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血红蛋白降低的原因
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血红蛋白降低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较正常人低10%~20%;怀孕期间孕妇血容量增加导致血液稀释,老年人造血功能逐渐减低,均可导致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而病理情况下如病理性红细胞生成减少,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造成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的贫血,以及失血等因素也可造成人体血红蛋白降低。
婴儿贫血指标一般是多少
一般婴儿血红蛋白正常值是:新生儿:170~200g/L;四个月后:110~160g/L。宝宝的血红蛋白偏低于110g/L就有缺铁性贫血,建议进一步检查后,对症治疗。
在满四个月后,婴儿贫血应及时添加辅食,如蛋黄、动物肝、瘦肉及绿叶菜,以及含蛋白质高的鱼肉、蛋奶、豆类等,此外可以选择铁剂进行补充,如铁之缘片,安全补铁增加蛋白质营养,宝宝也爱吃,可有效的提高宝宝的造血能力,一般一个月血红蛋白明显提高,为使体内铁贮存恢复正常,待血红蛋白正常后继续补充服用2个月。
血红蛋白高到底是怎么回事
血红蛋白是使我们的血液呈现红色的蛋白,负责运输氧气。生活中,我们会常常听到关于血红蛋白偏高的疾病,但是并不是很清楚了解血红蛋白高是怎么回事?血红蛋白高说明身体的某个器官或功能组织出现了障碍,我们要引起重视,千万不能不在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任何疾病,我们都要尽早治疗,千万不能不能一回事,导致疾病更加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我们的健康遭受威胁。血红蛋白高是怎么回事?血红蛋白高的原因有很多。
红细胞内含大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的机能主要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除作为血液缓冲物质而发挥作用外,其主要功能在于携带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正常值是120~160g/L,成年女性的正常值是110~150g/L,新生儿的正常值是170~200g/L,儿童的正常值是110~160g/L。
血红蛋白高的原因是什么?专家表示,根据血红蛋白增高的两种情况,可以对血红蛋白高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血红蛋白高的原因——相对性的增多
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这种情况检查结果会是血红蛋白偏高,一般情况下大量脱水会引起相对性增多。(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二、血红蛋白高的原因——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生理性增高:
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新生儿则为生理性增高。(血红蛋白偏低有什么危害)
●病理性升高: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乙肝患者血红蛋白降低的原因)
(2)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子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
(3)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血液疾病。
肝病专家指出,血红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很多,一定要根据病情具体分析。如果只是在检查中发现血红蛋白偏高而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患者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并适当锻炼身体即可,患者要多喝水,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症状就会逐渐缓解。
血红蛋白高要引起重视,避免导致其他疾病,要尽快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根据病因治疗,尤其是有过肝病病史的人血红蛋白偏高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看病,血红蛋白高是怎么回事,不同的病因不同的治疗。患者一定要尽早治疗。
血红蛋白降低要怎么办才好
治疗方法:
1.饮食营养要合理,食物必须多样化,食谱要广,不应偏食,否则会因某种营养素的缺乏而引起贫血。要富有营养及易于消化。饮食应有规律、有节制,严禁暴饮暴食。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瘦肉、奶制品、豆类、大米、苹果、绿叶蔬菜等。多饮茶能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有利于巨细胞性贫血的治疗。但缺铁性贫血则不宜饮茶,因为饮茶不利于人体对铁剂的吸收。适当补充酸性食物则有利于铁剂的吸收。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配合滋补食疗以补养身体。
2.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l2
叶酸、维生素B12摄人不足或吸收不良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叶酸缺乏者可口服叶酸10mg,每日3次,或30mg,每日1次肌注,直至贫血及症状完全消失;
维生素B12缺乏者,每日1次肌注维生素B12,2周后,每周2次,血象正常后每月1次,痊愈后停药。
3.生物素疗法
生的肝萃取物,每日2次,各500毫克或两周注射一次。可考虑采取注射方式(但仅在医师的监督下进行)含有所有制造红血球所需。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血红蛋白偏低的危害及治疗方法,我们很多人需要了解相关情况,提前了解一些相关方面的内容对我们非常有帮助,当我们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就可以及时有效的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早的恢复身体健康。
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血红蛋白计数的意义
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大致相同,但是通过血红蛋白计数能够更好的反映出贫血的程度,临床上医生们常将血红蛋白作为判断是否贫血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红蛋白正常值 血红蛋白升高的原因
可以导致血红蛋白升高的因素很多,如机体大量水分丢失可造成人体血红蛋白的相对性增多,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引起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病理性增多等,以及居住用高原的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运动、恐惧、冷水洗澡等因素均可导致血红蛋白增多。
新生儿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正常情况新生儿的红细胞为6~7×1012∕L,血红蛋白170~230g/L,出生10天左右约减少20%,以后由于生长发育迅速,血容量迅速增加,骨髓暂时性生血功能偏低等原因,至3~4月时红细胞降至约4×1012∕L,血红蛋白约110 g∕L,之后又缓慢上升,约12岁时达成人水平,即红细胞4.55.5×1012∕L,血红蛋白120~160 g∕L。血红蛋白正常值随年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新生儿期﹤145 g∕L、4月时﹤90 g∕L、4~6月时﹤100 g∕L、6月~6岁时﹤110 g∕L、6~12岁时﹤120 g∕L者为贫血。贫血最易反映的部位在睑结膜、口唇、指甲,出现贫血时常呈现苍白表现,家长应着重注意观察,贫血的识别必须结合血常规检查,对于比较复杂的贫血,必要时还需做骨髓穿刺检查。血红蛋白即血色素,女性正常为110--150g/L。 一般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偏低即为贫血,从你的值来看是存在贫血的。但是,大多数女性因存在生理周期,故有轻度几个值的差异并不能说明大的问题。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份。每个血红蛋白分子由4个血红素基团与珠蛋白构成,每个血红素又由4个吡咯环组成,在环中央有一个铁原子。血红蛋白中的铁在二价状态时,可与氧呈可逆性结合(氧合血红蛋白),如果铁氧化为三价状态。血红蛋白则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就失去了载氧能力。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儿童:110-160g/L。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高的原因有那些呢
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任何疾病,我们都要尽早治疗,千万不能不能一回事,导致疾病更加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我们的健康遭受威胁。血红蛋白高是怎么回事?血红蛋白高的原因有很多。
红细胞内含大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的机能主要由血红蛋白完成。血红蛋白除作为血液缓冲物质而发挥作用外,其主要功能在于携带氧气(O2)和二氧化碳(CO2)。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正常值是120~160g/L,成年女性的正常值是110~150g/L,新生儿的正常值是170~200g/L,儿童的正常值是110~160g/L。
血红蛋白高的原因是什么?专家表示,根据血红蛋白增高的两种情况,可以对血红蛋白高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血红蛋白高的原因——相对性的增多
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这种情况检查结果会是血红蛋白偏高,一般情况下大量脱水会引起相对性增多。(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二、血红蛋白高的原因——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生理性增高:
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新生儿则为生理性增高。(血红蛋白偏低有什么危害)
●病理性升高: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乙肝患者血红蛋白降低的原因)
(2)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子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
(3)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血液疾病。
肝病专家指出,血红蛋白偏高的原因有很多,一定要根据病情具体分析。如果只是在检查中发现血红蛋白偏高而没有任何不适症状,患者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并适当锻炼身体即可,患者要多喝水,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症状就会逐渐缓解。
血红蛋白高要引起重视,避免导致其他疾病,要尽快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根据病因治疗,尤其是有过肝病病史的人血红蛋白偏高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看病,血红蛋白高是怎么回事,不同的病因不同的治疗。患者一定要尽早治疗。
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值是多少
许多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至8.1%以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将会大大地降低。如果超出这个值,那么并发症的机率会非常大。而非糖尿病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4-5.5%.。
虽然糖化血红蛋白尚存在着标准化和个体变异方面的问题,但是它仍然是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金标准”,给临床医师和患者调整治疗药物剂量或改变治疗方案提供了简单而实用的手段。
关于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糖尿病专家介绍,许多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至8.1%以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将会大大地降低。如果超出这个值,那么并发症的机率会非常大。而非糖尿病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4-5.5%.。
当然,任何疾病都要因人而异,糖化血红蛋白指数也一样,总的来说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规定”,中青年可以要求的严格一些,若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或更低,收益会更大。对老年人则可以适当放宽一点(7.0%~7.5%),如果老年人能达到这个标准,就算正常了。
而我国最新糖尿病指南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是6.5%,是目前国际上最严格的控制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的临床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的意义
1、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的指标。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2、有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 若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持续高血糖存在,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同时也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
3、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用于指导对血糖的调整。 ,生化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在7%~8%者要更多干预餐后血糖,减少低血糖反应; >8%者要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 <8%则侧重于改善餐后血糖。
4、对判断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有一定的意义。 正常糖耐量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5.6%,单独IFG患者其平均值为6.2%,单独IGT患者为5.9%,既有IGT又有IFG的患者为6.2%,新筛查 出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8%. 5、区别应激性血糖增高和妊娠糖尿病(GDM)中的检测意义。 脑血管急症等应激状态下血糖增高,但糖化血红蛋白却不增高。妊娠糖尿病仅测血糖是不够的,要控制糖化血红蛋白<8%,可避免巨大胎儿、死胎、畸胎、子痫前期更有意义。故HBA1c是妊娠糖尿病控制的重要参数。
血红蛋白降低的原因是什么
1、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
缺铁性贫血一般会表现为血红蛋白偏低,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食中缺乏铁,铁摄入量不足直接影响血红蛋白合成,因此会导致血红蛋白分子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故障。这无疑会造成血红蛋白质水平偏低产生贫血。
2、妇女贫血除铁营养不足外,也与月经失血过多、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子宫内置节育器、多次妊娠、多次流产等因素有关;
3、慢性肠炎及消化吸收不良、疟疾、肠寄生虫感染(蛔虫、钩虫、绦虫)及包括艾滋病在内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造成贫血的原因,以上疾病除营养补充外,还需要治疗原发病。
4、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中,营养不良是其中一个最常见因素。除了缺铁外,维生素不足(特别是B12)缺乏也会直接影响血红蛋白数量。这种问题最常见于孕妇和饮食不当的女性(缺乏叶酸,维生素和矿物质)。
5、如何提高血红蛋白含量:
平时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是提高血红蛋白水平的好方法。如含铁高的猪血、猪肝、瘦肉、黄豆、黑芝麻、红枣,含蛋白质高的鱼、肉、蛋、奶、豆等。此外,配合补充铁剂,通过服用补铁生血的铁之.缘片,帮助造血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一般两个月左右血红蛋白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