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秋季腹泻常用的饮食疗法
宝宝秋季腹泻常用的饮食疗法
1.禁食疗法 对于单纯腹泻,大多不需要禁食。即使禁食,也不超过6~8个小时。禁食的结果,可能使宝宝出现饥饿性腹泻,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造成营养不良。没有医生嘱咐,爸妈不能对腹泻的宝宝实行禁食或饥饿疗法。
2.饮食疗法 食疗在治疗腹泻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具体方法包括:6个月以内的宝宝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腹泻,都不要停止母乳喂养,但乳母要少吃油脂重的食物,并在喂奶前30分钟到1个小时喝一杯温开水,稀释奶液。如果宝宝有脂肪泻,就尽量给宝宝吃前一部分的母乳。前一部分的母乳中含较多的蛋白质,后一部分的母乳含较高的脂肪,不利于腹泻儿的消化。牛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加大水与奶的比例,如果腹泻前喂纯乳,腹泻初期可把牛奶配成4:1、3:1、2:1,还可把奶煮沸,去掉上面的奶皮,降低脂肪含量,成为脱脂奶。炒米粉也是有效的食疗法(但不适合4个月以前的宝宝),把米粉放在文火上炒,直到米粉变焦黄,每次取适量焦米粉,加少量的水和糖煮沸后食用;藕粉也可作为腹泻时的食物,把藕粉放入水中溶开,加适量糖煮沸后食用。
3.饮食策略 适当延长喂哺的间隔时间,减少喂哺剂量(对于吃得少的宝宝,只要宝宝想吃,就不要限制),减少食物种类,改变烹饪方法(如把鲜奶多煮沸几次,弃去上面的奶皮)等。
4.补水方法 宝宝腹泻会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肠腔内的水分不但不能吸收,还会有大量的水析出,如果只喝白开水,是不能被肠道吸收的,还会出现喝水拉水现象。这时如果能口服补液盐(电解质),不但能吸收水分,还能吸收补充的电解质,起到止泻作用。
秋季腹泻会肚子痛吗
宝宝还很小的时候,消化系统发育没有完全,所以消化食物的能力比较低,很容易受一些因素发生腹泻。一般情况下,宝宝秋季腹泻是不会引起肚子疼的。
秋季腹泻,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秋冬季的腹泻病。一般发生在每年10~11月份这个季节的腹泻,发病以6个月~3岁年龄的宝宝最多见。引起宝宝发生腹泻的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车轮而得名为轮状病毒。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无特效药治疗,多数患病宝宝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
小儿秋季腹泻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婴幼儿,每年秋冬季发病率最高,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喂养所用器皿或食物若消毒不佳或不经过消毒,有可能引发感染。此外,秋季昼夜气温变化大,极易引起感冒而导致腹泻。
宝宝拉肚子的根本原因是免疫功能差,对病毒细菌的抵抗力弱,当肠道受到感染时,便很容易感染拉肚子。同时,如果宝宝喂食太多,造成积食也会引起宝宝拉肚子,另外,过敏体质,感冒等也会伴有拉肚子症状。宝宝急性拉肚子期间,要适当短期禁食,一般不超过8小时。
秋季宝宝腹泻护理认准四招
腹泻为何“爱”在秋季
秋季腹泻,是特指发生在9~11月份的腹泻,它往往来势汹涌,发病急,症状严重,病程在1周左右,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的宝宝居多。秋季腹泻的病原体常见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和柯萨奇病毒,而引起宝宝秋季腹泻的罪魁祸首主要是轮状病毒,目前在治疗上尚无针对此病毒的特效药,治疗原则以防脱水为主。
秋季宝宝腹泻护理认准四招
1.别给宝宝禁食
不论宝宝是因何原因导致的腹泻,妈妈们都不应该擅自给宝宝禁食。因为宝宝的消化道功能虽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营养素,完全给宝宝禁食,不仅不会帮助其止泻,还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营养缺失,让宝宝病程延长。对于吃母乳的婴儿应继续正常哺喂;吃配方奶的婴儿每次奶量可以减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减量后宝宝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哺喂新鲜蔬菜汁水,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应清淡饮食,吃面条、稀粥等。
2.坚持喂水预防脱水
有不少妈妈觉得,宝宝拉稀是因为宝宝喝太多水或者奶导致的,于是自行减少给宝宝喂水和吃奶的次数,其实,宝宝秋季腹泻往往都伴有呕吐、发烧、口渴、口唇发干等症状,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尿少或无尿、皮肤“发蔫”、哭而无泪等,这些都是宝宝严重脱水的表现,所以当宝宝腹泻时,妈妈们需格外注意给宝宝补液。
3.腹部保暖
宝宝腹泻多与“肚子”受凉有关。特别是已经腹泻的宝宝,如果还继续让腹部受凉,病情或会更加严重。因此,妈妈可适当给宝宝增加衣服,或用毯子、肚兜等围住宝宝的腹部,此外,也可以用毛巾裹住热水袋给宝宝轻敷腹部,但需要注意水温不可太烫、时间不宜过久,以免烫伤宝宝。
4.做好臀部护理
腹泻时,宝宝的臀部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父母应在孩子便后用湿纸巾擦拭或者直接用温水清洗。洗后可涂些护臀膏,以防红臀,并及时换尿布,以防尿布疹,避免破溃。
5.日常护理
对于患上腹泻的宝宝,妈妈应仔细观察他们每次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和量的多少,必要时,还可以将其大便保留送至医院化验;注意让宝宝多休息,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宝宝的臀部,并涂抹一些润肤露,防止红臀发生;尿布要清洗干净,最好能煮沸消毒,或置于太阳下曝晒消毒。
如何预防宝宝秋季腹泻
1.注意饮食卫生:宝妈们一定要注意食物和饮水卫生。要保证食物新鲜、清洁有充分的营养。还要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干净的东西不吃,吃东西前后洗手。食具的消毒也非常重要。宝宝的玩具或能够用手触摸到的地方都应保持清洁。衣被应勤洗勤换。
2.增强宝宝的抵抗力:适当的户外活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增加了宝宝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3.预防感冒: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受暑或着凉,同时预防病毒感染,预防感冒,使宝宝能够抵御轮状病毒的侵袭。
4.避免滥用抗生素:长期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而导致肠炎。
5.强调母乳喂养:母乳不仅温度适宜,营养全面,还含有免疫球蛋白等抗病成分,有利于预防轮转病毒的感染。
6.避免交叉感染:在秋季轮转病毒肠炎的高发期,尽量少带宝宝到人多的地方,避免接触传染。注意空气的流通,保持室内的清新,通风透气是减少及消灭致病菌的有效途径。
宝宝拉肚子这9种情况应及时就医
秋冬季节是秋季腹泻的高发期,如果宝宝拉肚子不严重,则可在家护理,但如果孩子属于以下9种情况,则一定要及时就医:
1.宝宝年龄小于六个月,或宝宝体重小于八公斤;
2.小于三个月的宝宝体温高于38度;
3.有早产史或慢性病;
4.便中见血;
5.六个小时内无尿,哭时无泪;
6.持续呕吐;
7.口服补液盐补不进去或没有效果;
8.孩子的精神状态改变,如嗜睡等;
9.腹泻症状超过七天仍不见好转。
宝宝拉肚子的原因
对于秋季宝宝拉肚子的情况,首先就是先了解宝宝拉肚子的原因,然后及时进行治疗才行。那么什么原因导致宝宝拉肚子呢?宝宝拉肚子要吃什么食物好呢?一起看看!对宝宝健康是有帮助的。
1、消化系统不成熟: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又高,肠道负担重。如果喂养不当,如过多地加喂淀粉类、脂肪类食物,导致成分改变,或者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导致腹泻。
2、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够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
3、轮状病毒感染: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致病微生物可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宝宝消化道),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8—12月,以10—11月份为最高峰。
4、温差大: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宝宝秋季拉肚子怎么办
给患儿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病情轻者或重者均不必禁食,只要孩子有食欲就可鼓励其进食。急性期可减少哺乳的次数,缩短每次哺乳时间,可吃牛奶加等量米汤等。病情较重伴脱水者应到医院及时就诊。患儿营养好转后逐步恢复饮食,进食须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地循序渐进。
腹部保暖秋季气候渐凉,腹泻宝宝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将加重腹泻。父母可适当地用热水袋对宝宝腹部进行热敷,也可帮宝宝揉肚子以缓解其疼痛。
生活用品消毒患儿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交叉感染。宝宝的玩具也应该经常消毒。对宝宝的饮食用具,如奶瓶、汤勺等,在每次用前和用完后都应该用开水洗烫,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保持肛门清洁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温水擦洗干净,婴儿要及时更换尿布。
宝宝秋季拉肚子的饮食调理法
A、伤食型
症状:宝宝有腹胀、腹痛,腹泻前哭闹不安的表现,大便酸臭且有不消化奶块,食欲减退伴有口臭。此型多见于秋季腹泻伴有消化不良的宝宝。
食疗方:
苹果汤:取苹果一只洗净,连皮切碎,加250毫升水,加食盐少许,煎汤代茶饮。若宝宝超过1岁,可以吃苹果泥。
焦山楂麦芽饮:取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红糖15克。先用小火将山楂及麦芽炒至略焦,离火,加少许酒搅拌,再置火炉上炒至干,然后加200毫升水,煎煮15分钟,去渣后加入红糖再熬至沸,待温后分几次服用。
B、风寒型
症状:宝宝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臭味少,有腹鸣腹痛,或伴有发热。此型多见于秋季腹泻的早期。
食疗方:
姜茶饮:取生姜10克,茶叶3克,加水煮沸后加少许红糖,代茶饮。
糯米苍白术粥:取糯米30克,白术12克,苍术6克。先将糯米略炒一下;白术及苍术放水煮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糯米煮粥食用。
C、湿热型
症状:大便呈蛋花汤样,伴有少许黏液,发热伴舌苔厚腻。秋季腹泻以此型最多见。
食疗方:
乌梅葛根汤:取乌梅10只,葛根10克,加250毫升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烧20分钟,去渣加红糖少许,分次饮用。
陈皮红枣汤:铁锅内放12只干红枣,炒成微焦,取洗净的陈皮(晒干的橘皮)10克,加入红枣和水煎15分钟,代茶饮。
D、脾虚型
症状:腹泻久泻不愈,宝宝面色萎黄,食欲减少,大便稀薄伴不消化块物。多见于秋季腹泻后期不愈的宝宝。
食疗方:
胡萝卜汤:取新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后,喝汤、吃胡萝卜。
扁豆薏米仁山药粥:取扁豆50克,山药60克,薏米仁30克,粳米50克。将扁豆炒熟,与薏米仁、山药、粳米、少许盐同煮成粥食用。
专家详解秋季宝宝饮食注意事项
一、宝宝秋季饮食的两大宜
1.秋季宝宝饮食以优质蛋白食物为主
Q:夏天天气炎热,宝宝食欲不好;秋天相对清爽,宝宝胃口也好。妈妈们想给宝宝补充夏天流失的营养,可是往往会出现宝宝消化不良的症状。针对这种情况,有没有推荐的饮食疗法呢?
A:秋天渐渐凉爽,宝宝胃口随之好转,但必须注意防止过度喂养,以免由于存食着凉而出现消化不良及肺热咳嗽等症状。秋季宝宝的饮食方面,以优质蛋白食物为主,可以考虑选择鱼、虾、肉、豆制品等,多吃些汤类和粥类食品,选择新鲜蔬菜和水果。比如梨,除了生吃外,还可以煲汤,临睡前加蜂蜜饮用,有润肠通便,消积食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食物最适宜宝宝在秋天吃呢?
A: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泥鳅、鲥鱼、白鸭肉、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鲜山药、白木耳、广柑、白果、梨、红枣、莲子、甘蔗等。
2.宝宝秋季多吃鱼有益身体与智力发育
听中医说秋季养生多吃鱼,这个也适合宝宝吗?对宝宝有什么好处?
A:鱼营养丰富,富含优质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夏季有些孩子苦夏,食欲差,营养摄入受到影响。秋季天气凉爽,可适当增加营养,弥补夏季的不足,又能为寒冷的冬季做储备。鱼富含EPA、DHA,对宝宝身体及智力发育都有好处。
二、秋季哪些食物不应多吃或尽量不吃
1.西瓜、橘子等水果不适合小孩多吃
我家宝宝2岁半了,平常很喜欢吃水果,请问秋季有什么水果不太适合给小朋友吃呢?
A:2岁半以上的孩子,一般的水果都可以吃,但是量都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孩子正常进餐,影响必需营养素的摄取,水果只能作为正餐的补充。以下水果不适合给小孩多吃:荔枝、柿子、香蕉、西瓜、橘子等。
2.辣椒、韭菜等刺激性蔬菜尽量不要吃
秋天的时候,哪些蔬菜适宜给宝宝多吃,哪些蔬菜应少吃?为什么呢?
A:西兰花、卷心菜、青菜、菠菜、豌豆、胡萝卜、南瓜、红薯、芋艿、冬瓜、番茄等应季蔬菜均可。刺激性及不好消化的蔬菜(辣椒、韭菜、洋葱等)和反季节蔬菜水果尽量不吃。
3.甜品影响正餐,秋季莫多吃
我女儿很爱吃甜食,哪些甜品有助于秋季宝宝降火的啊?
A:不鼓励孩子吃甜品,因为甜品一般作为零食食用,零食热量高,必然影响正餐入量,而身体所需营养素的摄入,大部分依赖正餐,如果长期吃,会导致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出现营养不良,甚至营养不良性肥胖。
Q:姐姐的宝宝四岁半,夏天很喜欢吃雪糕和冷饮,秋天时还能让他吃吗?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A:小孩儿冷饮都要少吃,秋天凉爽,脾胃更容易受伤害,因此更要少吃冷饮。
三、秋天饮食进补3个注意事项
1.宝宝饮食不建议额外添加蛋白粉
我宝宝一到秋季就经常生病,这个季节给宝宝喝蛋白粉,宝宝才3岁,可以吗?对身体有什么好的或者坏的影响?
A:如果宝宝饮食正常,再加上适量的户外活动,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防止感冒。如果没有特殊需求,蛋白粉不建议额外添加,否则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
2.骨头汤补营养,不科学
婆婆说秋季应该给宝宝补补,每天都煲骨头汤给他喝,有必要天天喝吗?吃多了会有什么现象?
A:想用骨头汤补充营养,是不科学的。骨头汤补骨补钙,是缘于民间“吃啥补啥”,“以形补形”的说法。熬制出来的骨头汤,看上去很浓稠,许多人以为,骨汤越浓白,说明煮出来的胶原蛋白越多,越能补钙,营养价值越高,事实并非如此。乳白色并不来自于蛋白质,主要是汤中的脂肪,喝这种汤,口感是很好,但也只是补充了脂肪,并没有很多的胶原蛋白。
3.秋季药补需医生指导
我家宝宝体质比较弱,我想在秋天的时候给他用些中药补补,请问有哪些中药适合煲汤给宝宝喝的呢?
A:秋季是进补的季节,但是要根据个人体质,药补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才能安全。
四、宝宝秋季的3种特殊饮食护理
1.秋季咳嗽,少吃油腻及易上火食物
Q:宝宝秋季经常咳嗽,请问有哪些食物是要少吃的呢?
A:咳嗽时,油腻食品(大鱼大肉)、甜食(洋快餐)及容易上火的橘子、炒瓜子、花生等都要少吃。多喝水,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偏食。
宝宝秋季咳嗽在饮食方面有什么禁忌吗?
A:首先饮食要清淡,少吃油腻食物,应以富有营养并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为主;其次,在咳嗽时不能喝冷冻的饮料,不能吃寒凉的食物,如果饮食过凉,会使咳嗽的症状加重,日久不愈;再次,咳嗽的宝宝要少吃有腥味的鱼虾食物,否则会让咳嗽加重;最后,不能吃橘子,少吃咸或甜的食物,宝宝咳嗽时也应该停吃补品,以免使咳嗽难愈。
宝宝秋季咳嗽,有没有祛痰止咳的饮食疗法推荐呢?
A:第一,可以多给新鲜蔬菜及水果给宝宝食用,补充足够的无机盐及维生素,可以多摄入含有胡萝卜素蔬果,如西红柿、胡萝卜等这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第二,要给咳嗽的宝宝喝足够的白开水,因为充足的水分不仅满足宝宝生理代谢的需要,还可以帮助稀释痰液,有助于宝宝把痰咳出来;第三,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药食两用的食材,比如百合、银耳、藕、梨、杏仁、莲子、白果、荸荠等。
2.宝宝秋季腹泻,饮食注意需根据年龄段划分
宝宝秋季腹泻,请问在饮食上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A:宝宝秋季腹泻,不同年龄阶段的宝宝饮食注意事项有所不同。
(1)6个月以内的宝宝发生腹泻,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但哺乳的妈妈在平时的饮食上要少吃油脂重的食物,在喂奶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喝一杯温开水稀释奶液。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加大水与奶的比例。腹泻容易脱水,要给宝宝口服补液盐(电解质),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稍大一些的宝宝出现秋季腹泻,饮食上可以考虑:焦米汤(或炒面糊):首先要用米粉(或面粉)上火炒至焦黄色,之后加入适量的水和糖,边煮边搅拌,直到成为糊状就可以(4个月以内的宝宝不适宜);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其中含有大量果胶能使宝宝大便成形,可以有效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对宝宝腹泻很有帮助;苹果泥:选择新鲜优质的苹果,把苹果从中间切开,再用小勺刮成泥状即可,苹果具有收敛作用。
3.有湿疹/痱子的宝宝少吃鱼
宝宝长湿疹/痱子了,请问有湿疹或痱子的宝宝在饮食上有什么禁忌吗?
A:有湿疹或痱子的宝宝应避免或减少食鱼、虾蟹等海味品和刺激性较强的食物。给宝宝多吃清淡、易消化、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这样可以调节宝宝的生理功能,减轻皮肤过敏反应。
小儿秋季腹泻常用的饮食疗法
1.禁食疗法 对于单纯腹泻,大多不需要禁食。即使禁食,也不超过6~8个小时。禁食的结果,可能使宝宝出现饥饿性腹泻,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造成营养不良。没有医生嘱咐,爸妈不能对腹泻的宝宝实行禁食或饥饿疗法。
2.饮食疗法 食疗在治疗腹泻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具体方法包括:6个月以内的宝宝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腹泻,都不要停止母乳喂养,但乳母要少吃油脂重的食物,并在喂奶前 30分钟到1个小时喝一杯温开水,稀释奶液。如果宝宝有脂肪泻,就尽量给宝宝吃前一部分的母乳。前一部分的母乳中含较多的蛋白质,后一部分的母乳含较高的脂肪,不利于腹泻儿的消化。牛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加大水与奶的比例,如果腹泻前喂纯乳,腹泻初期可把牛奶配成4:1、3:1、2:1,还可把奶煮沸,去掉上面的奶皮,降低脂肪含量,成为脱脂奶。炒米粉也是有效的食疗法(但不适合4个月以前的宝宝),把米粉放在文火上炒,直到米粉变焦黄,每次取适量焦米粉,加少量的水和糖煮沸后食用;藕粉也可作为腹泻时的食物,把藕粉放入水中溶开,加适量糖煮沸后食用。
3.饮食策略 适当延长喂哺的间隔时间,减少喂哺剂量(对于吃得少的宝宝,只要宝宝想吃,就不要限制),减少食物种类,改变烹饪方法(如把鲜奶多煮沸几次,弃去上面的奶皮)等。
4.补水方法 宝宝腹泻会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肠腔内的水分不但不能吸收,还会有大量的水析出,如果只喝白开水,是不能被肠道吸收的,还会出现喝水拉水现象。这时如果能口服补液盐(电解质),不但能吸收水分,还能吸收补充的电解质,起到止泻作用。
宝宝秋后腹泻的症状
秋季是腹泻的高发期,当秋季来临时,很多人都无法快速适应,导致出现了腹泻的情况。秋季腹泻是指秋、冬婴儿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导致的腹泻,也叫轮状病毒肠炎。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宝宝秋后腹泻的症状。
宝宝秋后腹泻的症状
秋季腹泻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先吐后泻,并伴有发热,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病程有自限性,尚无特效药治疗。如腹泻十分严重,补液又不及时,便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障碍,久之可造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秋季腹泻的治疗以抗病毒(抑制病毒复制繁殖)、保护肠道黏膜、补充液体为主。
宝宝秋季腹泻如何护理
1、严重者需就医
严重腹泻、有脱水症状的患儿应及时到儿童医院诊治,必要时应住院或输液治疗。
2、不能吃止泻药
和其他种类的腹泻一样,婴幼儿得了秋季腹泻后,不能吃成人用的止泻药,这对婴幼儿来说非常危险。另如,秋季腹泻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服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果,而且还会扰乱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
3、调整饮食
只要没有剧烈的呕吐,患儿大多不用禁食。对剧烈呕吐的患儿需要禁食4-6小时后开始逐渐增加喂食。 以适当减少喂奶次数,喂食糖盐水,减轻胃肠道负担。
4、预防脱水
要按少量多次的原则给患儿增加饮水。当患儿因为腹泻次数多,出现脱水症状,或已经被诊断为轻、中度脱水时,一般要给他用口服补液盐,对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的则需输液。这些措施可以及时纠正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保护臀部
每次便后都要为患儿清洗臀部,防止发生尿布皮炎,再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被粪便尿液浸渍而出现“红屁股”。
宝宝秋季腹泻吃什么好
1、宝宝秋季腹泻吃什么好之胡萝卜泥
取新鲜胡萝卜适量,洗净切碎,加水煮烂或者蒸烂,然后取出胡萝卜,用调羹捣成糊状,然后掺入少量煮胡萝卜的水即可。煮胡萝卜的水要留 作备用。注意:胡萝卜泥中不能加食糖,以免加重腹泻。食用时,平均每100毫升胡萝卜的水加5~10克胡萝卜泥。。此法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显著。
2、宝宝秋季腹泻吃什么好之炒米汤
将普通大米洗净,凉干,用大锅炒至金黄色,加水煮粥,给孩子喝粥水。也有止泻作用。
3、宝宝秋季腹泻吃什么好之葱头饮料
葱头水不太好喝,众所周知,葱头有杀菌,消炎作用。葱头饮料制法:把半个葱头切成小块,加250毫升牛奶,略煮片刻,加适量蜂蜜。最好在睡前饮。
4、宝宝秋季腹泻吃什么好之丝瓜叶粥
取鲜丝瓜叶30克,粳米30克。先将丝瓜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再滤取煎汁煮粳米为粥,粥成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分2次食用。
5、宝宝秋季腹泻吃什么好之糯米固肠粥
取糯米30克,山药15克。先将糯米炒微黄,山药研成细末,然后把二者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熟后加胡椒面少许,白糖适量调服,每天2次。
6、宝宝秋季腹泻吃什么好之小米红糖
小米30克,红糖3克,清水适量。先将小米淘洗干净,晾晒至半干。用文火炒至焦黄。加适量清水煮至成粥,加入红糖搅匀,略煮片刻即可食用。
7、宝宝秋季腹泻吃什么好之山楂神曲粥
取山楂50克,神曲15克,粳米30克。先用纱布将山楂、神曲包好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后去掉药渣,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加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每天2次。
帮宝宝赶走秋季腹泻
腹泻为何“爱”在秋季
秋季腹泻,是特指发生在9~11月份的腹泻,它往往来势汹涌,发病急,症状严重,病程在1周左右,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的宝宝居多。秋季腹泻的病原体常见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和柯萨奇病毒,而引起宝宝秋季腹泻的罪魁祸首主要是轮状病毒,目前在治疗上尚无针对此病毒的特效药,治疗原则以防脱水为主。
1.别给宝宝禁食
不论宝宝是因何原因导致的腹泻,妈妈们都不应该擅自给宝宝禁食。因为宝宝的消化道功能虽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营养素,完全给宝宝禁食,不仅不会帮助其止泻,还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营养缺失,让宝宝病程延长。对于吃母乳的婴儿应继续正常哺喂;吃配方奶的婴儿每次奶量可以减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减量后宝宝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哺喂新鲜蔬菜汁水,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应清淡饮食,吃面条、稀粥等。
2.坚持喂水预防脱水
有不少妈妈觉得,宝宝拉稀是因为宝宝喝太多水或者奶导致的,于是自行减少给宝宝喂水和吃奶的次数,其实,宝宝秋季腹泻往往都伴有呕吐、发烧、口渴、口唇发干等症状,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尿少或无尿、皮肤“发蔫”、哭而无泪等,这些都是宝宝严重脱水的表现,所以当宝宝腹泻时,妈妈们需格外注意给宝宝补液。
哪些二类疫苗有必要接种 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主要是通过医院内感染导致的扩散,呼吸道感染,粪便——口腔途径进行传播,一般来说,平时注意饮食卫生,身体好的宝宝感染几率比较小,目前数据显示,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对宝宝秋季腹泻的保护率在60%~70%左右,接种之后可以减轻宝宝腹泻症状。
轮状病毒疫苗建议在夏天口服,不要等到高发季节再口服,可以在孩子满6个月以后,口服第一次,一年后,口服第二次。
秋季腹泻预防的误区
● 误区1:是菌痢或由细菌引起的腹泻。正确认识: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
● 误区2:宝宝饮食不干净造成的,没有传染性。 正确认识: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可有效预防
● 误区3:秋季腹泻不是传染病,没有疫苗 。正确认识:宝宝秋季腹泻有疫苗,是计划外疫苗,需自费。
●误区4:腹泻往往是由细菌引起的,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正确认识:秋季腹泻是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无效,反而造成不良后果
● 误区5:宝宝泻得太厉害,用止泻药可以止泻 。正确认识:止泻药副作用大,对婴幼儿有毒害
● 误区6:宝宝腹泻,止泻、禁食(或补充营养)很重要 。正确认识:孩子脱水重,需要及时补液
宝宝秋季腹泻食疗法
宝宝秋季腹泻食疗法
每个宝宝的体质不同,在感染病毒后的表现也因人而异。因此,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食物疗法治疗秋季腹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伤食型
症状:宝宝有腹胀、腹痛,腹泻前哭闹不安的表现,大便酸臭且有不消化奶块,食欲减退伴有口臭。此型多见于秋季腹泻伴有消化不良的宝宝。
食疗方:
苹果汤:取苹果一只洗净,连皮切碎,加250毫升水,加食盐少许,煎汤代茶饮。若宝宝超过1岁,可以吃苹果泥。
焦山楂麦芽饮:取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红糖15克。先用小火将山楂及麦芽炒至略焦,离火,加少许酒搅拌,再置火炉上炒至干,然后加200毫升水,煎煮15分钟,去渣后加入红糖再熬至沸,待温后分几次服用。
2、湿热型
症状:大便呈蛋花汤样,伴有少许黏液,发热伴舌苔厚腻。秋季腹泻以此型最多见。
食疗方:
乌梅葛根汤:取乌梅10只,葛根10克,加250毫升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烧20分钟,去渣加红糖少许,分次饮用。
陈皮红枣汤:铁锅内放12只干红枣,炒成微焦,取洗净的陈皮(晒干的橘皮)10克,加入红枣和水煎15分钟,代茶饮。
3、风寒型
症状:宝宝大便稀薄多泡沫,色淡,臭味少,有腹鸣腹痛,或伴有发热。此型多见于秋季腹泻的早期。
食疗方:
姜茶饮:取生姜10克,茶叶3克,加水煮沸后加少许红糖,代茶饮。
糯米苍白术粥:取糯米30克,白术12克,苍术6克。先将糯米略炒一下;白术及苍术放水煮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糯米煮粥食用。
4、脾虚型
症状:腹泻久泻不愈,宝宝面色萎黄,食欲减少,大便稀薄伴不消化块物。多见于秋季腹泻后期不愈的宝宝。
食疗方:
胡萝卜汤:取新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后,喝汤、吃胡萝卜。
扁豆薏米仁山药粥:取扁豆50克,山药60克,薏米仁30克,粳米50克。将扁豆炒熟,与薏米仁、山药、粳米、少许盐同煮成粥食用。
秋季腹泻预防的误区
到多,由稀到浓地循序渐进。
宝宝秋季腹泻的认识误区
● 误区1:是菌痢或由细菌引起的腹泻。正确认识: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
● 误区2:宝宝饮食不干净造成的,没有传染性。 正确认识: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可有效预防
● 误区3:秋季腹泻不是传染病,没有疫苗 。正确认识:宝宝秋季腹泻有疫苗,是计划外疫苗,需自费。
●误区4:腹泻往往是由细菌引起的,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正确认识:秋季腹泻是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无效,反而造成不良后果
● 误区5:宝宝泻得太厉害,用止泻药可以止泻 。正确认识:止泻药副作用大,对婴幼儿有毒害
● 误区6:宝宝腹泻,止泻、禁食(或补充营养)很重要 。正确认识:孩子脱水重,需要及时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