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脱位的处理原则
骨关节脱位的处理原则
(1)确诊
对怀疑关节脱位的患者,要通过“望”,即观察患者疼痛、肿胀、局部畸形等;“触”,即了解关节局部是否有压痛?是否有空虚感?骨骼标志及相互关系有无异常?“动”,即活动异常关节,了解关节是否有功能障碍?是否有弹性固定现象?如果上述检查怀疑有关节脱位,应该尽快去医院拍摄X光片,以确定诊断。如果一时无条件拍摄X光片,只要有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就应该按照关节脱位进行处理(详见本书有关章节)。
(2)复位
对于确诊的关节脱位患者应及时复位。复位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复位也越容易,而且复位成功率越高。如果脱位超过2周,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挛缩或瘢痕化,复位就比较困难,复位成功率也较低。关节复位主要有两种方法:
① 手法复位
医师通过对脱位机制的分析及X线片的判读,制定周密的手法复位方案。然后通过牵引、拉拔、折顶、旋转、按摩等手法使脱位的关节恢复正常的关节面。复位成功的标志是肢体或关节的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关节骨性标志复原,关节的疼痛或肿胀减轻或缓解,关节局部空虚感消失,关节X线片显示关节的对合关系恢复。
脱臼以后怎么恢复
关节脱位恢复
关节脱位的恢复不建议自行处理,每个部位的关节脱位的恢复方法都不一样,一旦发现关节脱位后,建议在采取简单的固定处理后,立即去医院让专业医生进行判断后再实施复位手法。
注意关节锻炼
关节脱位后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用石膏或模板固定一段时间,而关节长时间的不活动容易引起关节黏连、萎缩的现象,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患者应该在休息期间加强关节的锻炼。
固定期间主要以加强肌肉的锻炼为主,固定接触后可以逐渐尝试关节活动训练。
防止再次受伤
关节脱臼恢复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护,防止受寒甚至再次受伤,因为关节受伤容易引起疼痛的后遗症,尤其是人进入老年阶段时,受伤部位的关节疼痛就开始变得更加明显。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肩关节脱位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这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
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按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肩关节脱位如在初期治疗不当,可发生习惯性脱位。肩关节前脱位者很多见,常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沿肱骨纵轴向上冲击,肱骨头自肩胛下肌和大圆肌之间薄弱部撕脱关节囊,向前下脱出,形成前脱位。后脱位多由于肩关节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跌倒时手部着地引起。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一般是首次外伤脱位后,造成包住关节的关节囊损伤,虽经复位,但如果未得到适当有效的固定和休息,破损处就很难愈合,并很可能使原来破损处越来越大,最后伤及肱骨头关节面,肩关节脱位就越来越容易复发,成为“习惯”。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还会造成相关软骨和骨性结构的破坏,使肩关节骨关节炎提前出现,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使治疗更加困难。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宜尽早用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增强关节囊前壁,防止过分外旋外展活动,稳定关节,以避免再脱位。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和手术器械的飞速发展,绝大多数肩关节脱位的患者都可以通过关节镜微创手术得到满意的恢复。因运动损伤、车祸伤等各种创伤导致的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应及早到专业的骨科关节镜医生处接受诊治。
关节脱位的病因
关节脱位,多数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引起,其中以间接暴力所致者为常见。个别病例可因肌肉强烈收缩的内力或病理因素而引起。另外,关节脱位还与年龄、性别、职业、体质等因素有关。举例说明如下:
1.身体向侧方栽倒时,因肩部着地或直接冲撞,所致的肩关节脱位为直接暴力所引起。
2.踢足球时引起的髋关节或膝关节脱位,为间接暴力所致。
3.个别人因打哈欠而发生的颞下颌关节脱位,是由肌肉收缩的内力所致。常发生于年老体弱,肝肾亏损,筋肉松弛者。
4.关节本身及其周围组织疾病(如化脓、结核等)引起关节破坏,而导致病理性脱位。如小儿瘫痪等疾病,由于关节周围筋肉组织松弛,可引起关节全脱位或半脱位,临床常见于肩关节和髋关节。
5.由于先天性发育缺陷引起的脱位,称为先天性脱位。如儿童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此外,创伤性脱位还与关节结构特点、活动程度、使用情况及其所处的位置等有一定关系。如肩关节,其肱骨头大、关节盂小而浅,关节囊的前下方缺乏筋肉保护,加上肩关节活动机会多与活动范围大,故容易发生脱位;小儿因桡骨小头发育不健全,环状韧带松弛,常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
关节脱位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骨端关节面的对应关系超越正常范围,常伴有关节囊的撕裂或松弛,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损伤引起血管破裂,并在关节囊内、外迅速形成血肿。有时可因暴力过大,造成骨端关节面及关节边缘部骨折及血管、神经损伤。若脱位时间较久,由于关节囊内、外血肿机化,疤痕组织充填于关节腔内,使脱位之关节与周围筋肉组织形成粘连,可造成复位的困难,甚至使复位难以成功。
1.按脱位的原因
(1)外伤性脱位,由外界暴力引起的脱位。
(2)病理性脱位,由关节本身疾病引起的脱位。
(3)先天性脱位,由先天发育引起,出生时即存在的脱位。
(4)习惯性脱位,反复多次发生的脱位,由第一次脱位处理不当,关节囊及其周围筋骨肉组织未能很好的修复而引起。
2.按脱位的程度
(1)全脱位,相邻骨端相对应的关节面完全无接触。
(2)半脱位,相邻骨端关节面有部分接触。
3.按脱位的时间
(1)新鲜性脱位,脱位时间在3周以内者。
(2)陈旧性脱位,脱位时间超3周仍未复位者。
4.按脱位的方向
(1)前脱位。(2)后脱位。(3)上脱位。(4)下脱位。(5)中心型脱位,股骨头穿过髋臼底部,进入盆腔内,形成髋关节中心型脱位。又可概括为前下方脱位和后上方脱位两种。
5.按构成关节的远方骨端是否与外界相通
(1)闭合性脱位,脱位的骨端未穿破皮肤。
(2)开放性脱位,由于过大暴力,引起脱位的骨端把皮肤顶破,与外界环境发生接触。
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1)疼痛与压痛:在关节脱位时,往往引起周围筋肉组织损伤,脉络受损,气血凝滞,阻塞经络,出现局部疼痛和压痛,尤其在活动时疼痛更甚。
(2)肿胀:由于关节囊及周围筋肉损伤,其出血或渗出充满关节囊内外,即在短时间内出现肿胀。若伤及血脉,则形成血肿。
(3)功能丧失:因脱位的关节结构异常,关节周围筋肉组织又因疼痛发生痉挛,而出现关节活动功能丧失。
2.特有体征
(1)畸形:头位关节与伤肢的正常形态发生改变,而出现畸形。如肩关节前下方脱位出现的方肩,肘关节后脱位出现的形似足跟状及肘三角正常关系的改变;髋关节后上脱位出现的伤肢屈曲、短缩、内收、内旋畸形及关节部凸凹等。
(2)关节腔内空虚:原来位于关节腔内的骨端脱出于异常位置,致使关节腔内空虚,表浅关节易触及此体征。如肩关节脱位,肩峰下不能触及肱骨头,而有空虚感。
(3)弹性固定:脱位后,关节周围未撕裂的筋肉组织紧张收缩,将脱位后的肢体保持在特殊的位置上。该关节被动活动时,仍可轻微运动,但有弹性阻力,活动停止后,伤肢又恢复原有的特殊位置,这种情况称谓弹性固定。
(4)肢体间接长度改变:脱位后,肢体的间接长度缩短或增长。如髋关节后脱位时,伤侧下肢间接长度比健肢短;前脱位时,则肢体间接长度比后脱位长。
3.脱位并发症
(1)骨折:常发生于关节部位邻近关节面的骨端或关节盂的边缘。如肩关节前脱位时,可并发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肘关节后脱位合并尺骨喙突部骨折;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上缘骨折等。这些伴发的骨折,绝大多数在脱位整复后,骨折片也随之复位。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骨干骨折的病例,可转骨科处理,若有条件亦可处理。但其原则是先整复脱位,而后整复骨折。
(2)神经损伤:多因脱位之骨端压迫或牵拉所致。如肩关节脱位时,腋神经被肱骨头牵拉或肱骨头压迫臂丛神经;髋关节脱位时,坐骨神经被股骨头压迫或牵拉等。脱位整复后,即可同时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和牵拉因素。大多数神经挫伤,可在3个月左右逐渐恢复,故不必外科手术治疗。
(3)血管损伤:多系毛细血管损伤。若遭受强大暴力,脱位之骨端可挫伤较大的F管,导致肢体远端血运障碍。如肩关节前下方脱位,肘关节后脱位,可分别挫伤腋动脉碗肱动脉,影响伤肢血液循环;膝关节后脱位时,可伤害国窝部血管。尤其是伴有动脉硬化症的老年患者,可因动脉挫伤导致血栓形成,影响伤肢血液循环。
(4)软组织嵌顿:脱位后,可在两骨之间发生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筋肉组织的嵌顿,使复位产生困难。
(5)感染:常发生于开放性关节脱位,应注意预防。
(6)内脏损伤:脱位可以造成其它内脏器官的损伤。如严重的肩关节脱位,肱骨头穿进胸腔,可发生胸膜破裂和肺损伤。耻骨联合严重分离时,可发生尿道的损伤等。
(7)严重的脊椎脱位,常合并脊髓受压或挫伤,造成神经麻痹或肢体瘫痪,有时还可伴有脑震荡等并发症。
脱臼如何紧急处理
脱臼临床上叫做脱位,脱位的紧急处理方法就是尽早的复位。
肩关节脱臼可以用足蹬法;髌骨半脱位用髌骨复位方法;这个指间关节脱位可以用手指牵拉进行复位;肘关节脱位的时候也是通过屈曲牵拉进行复位。
骨关节脱位的分类
骨关节脱位的分类!专家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这是广大患者迫切要了解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跟专家一道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关节脱位的分类
1.按关节脱位的病因可分为:外伤性脱位、习惯性脱位和病理性脱位。
2.按关节脱位的方向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和侧方脱位。
3.按关节脱位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半脱位和完全脱位。
4.按关节脱位的时间可分为:新伤关节脱位(关节脱位时间在3周以内者)和陈旧性关节脱位。
5.按关节脱位时邻近软组织是否有内外贯通的创口可分为:开放性关节脱位和闭合性关节脱位。
6.关节脱位的损伤程度可分为轻、重二型:
(1)轻型:关节周围韧带关节囊的扭伤或肌肉及肌腱的损伤撕裂、小血管的撕裂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血肿等,如各种脱位、半脱位或习惯性脱位等。
(2)重型:伴有骨干骨折或神经损伤、大血管破裂形成严重血肿者,以及开放性关节脱位等。关节脱位多发生在活动范围较大、活动较频繁的关节。
骨关节脱位的分类!关节脱位中发病最多者是肩关节脱位,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40%。肩关节脱位以成年人多见,儿童少见。根据其脱位方向分为前脱位、后脱位,其中又以前脱位常见,约占95%以上。
关节脱位西医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
对关节脱位的处理主要分为三步:
1复位
以手法复位为主,时间越早,复位越容易,效果越好。但应由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复位。
2固定
复位后,将关节固定在稳定的位置上,使受伤的关节囊、韧带和肌肉得以修复愈合。固定时间为2-3周。
3功能锻炼
固定期间应经常进行关节周围肌肉的舒缩活动,和患肢其它关节的主动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2、治疗方法
对关节脱位的治疗,不同部位方法略有不同,现介绍几个常见关节脱位部位的治疗:
(1)肩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shoulder joint) 大多为后脱位,除老年肌肉松弛之新鲜脱位外,一般均需麻醉后或肌松弛下进行复位,常用手法复有:
①希氏法 伤员仰卧位,术者立于伤侧,用靠近患肢术者一侧的足跟置于患肢腋窝部,于胸壁和肱骨关之间作支点,握患肢前臂及腕部顺其纵轴牵引。达到一定牵引力后,轻轻摇动或内、外旋其上肢并渐向躯干靠拢复位。
②牵引上提法 坐位,助手握患肢腕部顺应其患肢体位向下牵引,用固定带或另一助手将上胸抱住固定。牵引1~2分钟后,术者用双手中指或辅以食指在腋下提移位之肱骨头向上外复位。 操作时不可粗暴,以免引起肱骨外科颈骨折,复位后X线摄片检查完全复位后,用胶布或绷带作对肩位固定3周。 手法复位不成功则去进行手术开放复位,习惯性脱位时,可作修补术。
(2)肘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elbow joint) 平卧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作对抗牵引,术者握其前臂向远侧顺上肢轴线方向牵引。复位后上肢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3周。
(3)桡骨头半脱位 术前一手握患肢,另一手轻握其腕部作轻柔的牵引及旋转其前臂,当前、后轻旋时即感到桡骨头清脆声或弹动而复位。绷带悬吊前臂适当保护患肢1周。
(4)髋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hip joint)
①预防休克,若已有休克时,应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并急送医院进行抢救。
②急送医院在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
③复位后可用皮肤牵引或髋人字形石膏固定6~8周。
④解除外固定后应继续锻炼髋骨活力和髋部肌力,然后持拐不负重步行。 三个月后X线照片证实股骨头无缺血性坏死征象,可逐渐弃拐步行。 一年内应仍应定期检查股骨头情况
脱臼什么意思 脱臼的症状
1、局部疼痛与压痛发生关节脱位后由于局部肌肉、韧带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破损引起较剧烈的疼痛和压痛。
2、局部肿胀由于受伤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内血管破裂出血及软组织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关节脱位发生后短时间就会出现明显肿胀。
3、关节活动功能丧失由于正常的关节结构被破坏,关节失去枢纽作用,同时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疼痛和肌肉痉挛等,使损伤的关节失去了正常的活动功能。
4、畸形与健侧相比,关节脱位处可发现明显的畸形,肢体形态异常,并可发生肢体展收、旋转或缩短等畸形。
骨科疼痛是怎么回事
关节脱位病因
1、肘关节脱位(40%):
肘关节脱位是肘部常见损伤,多发生于青少年,成人和儿童也时有发生。由于肘关节脱位类型较复杂,常合并肘部其他骨结构或软组织的严重损伤,如肱骨内上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和冠状突骨折,以及关节囊、韧带或血管神经束的损伤。多数为肘关节后脱位或后外侧脱位。
2、肩关节脱位(25%):
肩关节脱位按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肩关节前脱位者很多见,常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沿肱骨纵轴向上冲击,肱骨头自肩胛下肌和大园肌之间薄弱部撕脱关节囊,向前下脱出,形成前脱位。肱骨头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脱位,如暴力较大,肱骨头再向前移致锁骨下,形成锁骨下脱位。后脱位很少见,多由于肩关节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跌倒时手部着地引起。后脱位可分为肩胛冈下和肩峰下脱位,肩关节脱位如在初期治疗不当,可发生习惯性脱位
髋关节脱位(25%):
本病是一种严重损伤,因为髋关节结构稳固,必须有强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脱位。在脱位的同时软组织损伤亦较严重。且常合并其他部位或多发损伤。因此患者多为活动很强的青壮年。一般分为前、后及中心脱位3种类型。脱位后股骨头位于Nelaton线(髂骨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之前者为前脱位。脱位于该线之后者为后脱位。股骨头被挤向中线,冲破髋臼而进入骨盆者为中心脱位。三种类型中以后脱位最为常见。这种损伤应按急诊处理,复位越早效果越好。
骨病病因
1、原发性骨关节病
是由于年龄增长、长期劳累,导致骨关节退行性改变、韧带松弛,肌肉力量下降,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关节的周围形成骨刺,从而引起关节炎。
2、继发性骨关节病
多因关节创伤、发育畸形等导致关节面不平、受力不均而引起本病。
什么是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占全身关节脱位之首,多见于青壮年,当跌倒时,上肢外展,手掌着地,传达暴力可致肘关节后脱位。脱位的桡、尺骨上端可同时发生桡侧或尺侧移位,也可合并骨折或尺神经损伤。肘关节脱位在关节脱位中,肘关节占首位,根据脱位情况不同,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与侧方脱位,其中后脱位最为常见。
肘关节脱位占全身四大关节脱位总数的一半。构成肘关节的肱骨下端呈内外宽厚,前后薄扁。侧方有坚强的韧带保护,关节囊前后部相当薄弱。肘关节的运动,主要为屈伸。尺骨冠状突较鹰嘴突小。因此对抗尺骨向后移动的能力要比对抗向前移动的能力差。所以肱关节后脱位远比其它方向的脱位较为常见。新鲜脱位经早期正确诊断及适当处理后,不会遗有明显的功能障碍。如早期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则可能导致晚期严重的功能障碍。此时无论何种精心治疗,都难以恢复正常功能,而仅仅是得到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而已。
肘关节脱位的诊断与治疗肘关节脱位有时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尺神经损伤,喙突及桡骨小头骨折等。如肘关节从后方受到直接暴力,可产生尺骨鹰嘴骨折和肘关节前脱位。肘关节后脱位,使肘部变粗,上肢变短,鹰嘴明显后突。如并有侧方移位,还可见肘外翻或内翻畸形,肘关节弹性固定于半屈曲位。X线检查,可了解移位情况及有无并发骨折。骨关节后脱位手法复位后,应用超肘关节夹板,或长臂石膏托将肘关节固定于屈肘90度位。用三角巾胸前悬吊2~3周。固定期间应做肩、腕、手各关节的活动,解除固定后,肘关节应加强锻炼,争取尽早恢复功能。
脱臼以后怎么恢复 关节脱位恢复
关节脱位的恢复不建议自行处理,每个部位的关节脱位的恢复方法都不一样,一旦发现关节脱位后,建议在采取简单的固定处理后,立即去医院让专业医生进行判断后再实施复位手法。
肩关节脱位为何会成习惯
能彻底摆脱“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吗?
患有“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病人是否只能接受这种“坏习惯”呢?医生除了在关节脱位时帮助复位,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患者摆脱这种“坏习惯”的困扰,从而使“肩关节脱位”得到根本治疗呢?骨科王卫明教授介绍,现代医学已经证实创伤引起的“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是脱位时肩关节囊韧带和关节盂唇撕裂造成的,由于这种撕裂很难通过保守治疗达到愈合,因而脱位反复发生,最终成为“习惯”。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脱位反复发生,除了上述撕脱伤外,还会造成相关软骨和骨性结构的破坏,使治疗更加困难。而反复脱位又会明显加剧患肩的退行性变,使肩关节骨关节炎提前出现。因而,国际运动医学界和肩关节专科学会大声呼吁,对于在25岁以前因创伤发生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应建议尽早手术修复撕裂的肩关节囊韧带和盂唇,从而有效预防“习惯性脱位”的发生。
关节镜手术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记者了解到,肩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有“传统开放手术”和“关节镜微创手术”。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和手术器械的飞速发展,关节镜下应用缝线锚钉技术缝合撕脱的肩关节囊韧带和盂唇组织,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王卫明教授带领的治疗组,已经对十余例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了成功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肩关节镜下手术修复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住院时间短等显著优势。传统手术10厘米左右的伤口被三个0.5厘米的小切口代替,外表美观,创伤小。当然不是所有的“习惯性肩关节脱位”都可以通过关节镜手术来治疗,对于有骨性盂唇损伤的患者,开放手术可能更合适。所以,对于因运动损伤、车祸等各种创伤导致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应该及早到专业的运动医学医生处接受诊治,尽快得到专业的治疗,防止出现“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尽早摆脱这种“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