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推拿调理盗汗疗程 心阴不足型盗汗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调理盗汗疗程 心阴不足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脾经5分钟,推补肾经7分钟。

2.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

推拿配穴:

1.揉外劳宫4分钟,捏挤神阙穴。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

3.揉肾顶穴3分钟。

小儿盗汗怎么推拿 宝宝盗汗预防与调理

宝宝新陈代谢较为旺盛,所以偶尔也会有入睡之后大汗不止的情况;孩子入睡前最好减少运动量以及减少进食,这样也可以缓解盗汗;父母要为孩子准备透气性好,吸汗的床单被褥,可有效防止因盗汗引发的感冒等;在饮食方面,宜营养均衡,少摄入刺激性食物。

小孩盗汗推拿手法 小孩盗汗辩证分型

“汗为心液”,小孩盗汗可以分为心阴不足和心阳过盛两种。

心阴不足:通常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导致盗汗。

心阳过盛:通常是因为小儿性热,或是摄入过多性热食物引发。

小儿推拿调理盗汗疗程 心阳过盛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肾经5分钟。

2.推清天河水1分钟。

3.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配穴:

1.清肺经5分钟,退下六腑5分钟。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

小儿捏脊的利弊

1 增强体质 小儿推拿是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尤其是现在气温突降,对于孩子受凉、腹泻、食欲不振,如果推拿手法运用得当,可以起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小儿捏脊的利弊 2 调理肠胃 胃肠疾病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小儿捏脊的利弊 3 治愈疾病 对于小儿常见疾病,诸如发烧、拉肚子、感冒、咳嗽、肚子痛等,小儿推拿都有招。 小儿捏脊的利弊 4 小儿捏脊的弊存在于捏脊的方法捏脊法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又无副作用,但是小儿脏腑娇嫩,如果家长操作手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损伤。所以,给孩子捏脊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当孩子出现突发高烧、急性腹泻等急性疾病时,应先查清病变原因再做有针对性治疗,盲目自行捏脊可能会耽误孩子病情。

孩子发烧推拿手法分解图 小儿推拿常见注意事项和说明

1、儿童按摩跟成人不同,成人按摩要求有力,而儿童推拿按摩要求:均匀、柔和、轻快、持久(保证刺激到一定的次数/量);成人按摩要精确地找穴位,而儿童按摩以点状按摩、面状抚摸或线状推揉为主。对1岁左右的患儿,应以推、揉等弱刺激手法为主。

2、如果宝宝不是很配合,可以哄睡宝宝,睡后(含夜间)推拿,也是同样的效果;

3、按摩后以微汗出为宜,切勿发汗太过。

4、在给宝宝推拿时,室内温度要温暖适宜,空气清新,不可过热或过冷,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以免加重或影响患儿病情。

5、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尤其有腹部、背部等部位推拿时),一般最适合按摩的时间是饭后1个小时后(高热或紧急时,可不受此限)。因为饭后半小时内按摩易发生呕吐、胸闷等不良反应,而空腹则容易出现头晕等不适。

6、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7、小儿推拿施术者/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推拿时双手宜暖(一般要先搓热)。

8、推拿时,尽量让宝宝平躺着放松身体,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动作要柔,不然孩子哭闹不配合,非但没有保健效果,反而伤身。此外,孩子如果有皮损伤,按摩时要避开受伤皮肤,以免皮肤因摩擦受热而再受损伤。

9、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

10、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按摩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按摩左手。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

11、推拿次数:对于轻病患儿,每日推拿1次即可;对重病患儿,每日推拿2-3次疗效较好,且每次推拿的时间应掌握在20-30分钟左右。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做保健性按摩,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按摩。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12、推拿后,宝宝需注意避风,多喝白开水,忌食生冷寒凉食物和饮料(且喂母乳的妈妈也不能吃冰冷寒凉的食物)。

13、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4、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肿瘤、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5、特别特别重要的最后几点:

①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基本判断(排除急症、重大疾病、异常突发病情和反复发作病情等)或明确的诊断或/检验,若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医院就诊!另外,如果持续多日发烧不退(尤其连续多日低烧不退),或者高烧39.5以上多,建议先看医生和化验。但针对常规感冒发热,医生在进行治疗时(包括吃药打针),一般可以同时做小儿推拿调理,配合治疗及减少输液等副作用。

②推拿时或推拿后,如果宝宝身体反应显得更加痛苦、病情加重,或者行为异常,则应立即停止推拿,以观察变化,特别异常时徐前去医院进一步查明情况和就诊。

③小儿推拿很多情况下类似于用药,病情康复则不用推拿。平时没病一般不要推拿,最多则可以捏脊柱,肠胃不好或体质偏瘦、偏胖的宝宝,日常还可以揉腹等保健手法。

④初学者,如果手法不专业,效果不太好时,可以求助专业小儿推拿老师上门指导。如果自己手法无效,且宝宝病情没有任何好转或加重,则应前往医院就诊。

16、小儿常见更多问题和知识,均可百度 "问题 + 小儿推拿",可以找到很多调理方法。或者购买相关专业图书(如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孙重山小儿推拿等),进行学习和积累,对育儿和呵护宝宝健康,非常有价值!!

原创作者:神奇80后奶爸(转载请与作者联系QQ交流群:367183652)

小孩盗汗推拿手法有哪些

心阴不足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脾经5分钟,推补肾经7分钟。

2.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

推拿配穴:

1.揉外劳宫4分钟,捏挤神阙穴。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

3.揉肾顶穴3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脾经,肾经是治本之法,可平和脾肾之气,补先天与后天的不足;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则有助于促进消化,增加小儿食欲。

配穴功效:揉外劳宫,捏挤神阙穴,有助于消化,并有温阳下元功效;揉小天心,揉二人上马则有助于镇静安神,让孩子睡的安稳;揉肾顶则可起到固表止汗之功。

心阳过盛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肾经5分钟。

2.推清天河水1分钟。

3.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配穴:

1.清肺经5分钟,退下六腑5分钟。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

心阳过盛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肾经5分钟。

2.推清天河水1分钟。

3.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配穴:

1.清肺经5分钟,退下六腑5分钟。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肾经以平和体内阴阳;推清天河水以泻心火;推清板门穴则起滋阴清热之功效,帮助缓解盗汗症状。

配穴功效:清肺经,退下六腑,可帮助缓解小儿大便干燥症状;揉小天心,揉二人上马则为清热泻火,通利小便。

小儿补脾经正确手法图 补脾经适合多大的孩子

补脾经的手法是小儿推拿的一种,一般小儿推拿适合0-14岁的孩子,0岁就是指出生24小时之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推拿手法和效果都是有一定的区别的,6岁以下的孩子推拿效果最好,一般9岁以上就要配合一些成人手法才能有较好的效果了。

宝宝盗汗怎么调理

1、轻度盗汗

症状较轻的盗汗而言,孩子并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可以无需特别处理,只需要注意孩子睡前避免激烈运动,清淡饮食,避免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调节卧室温度、注意增减被褥即可。

2、严重盗汗

严重盗汗需要及时进行适当的调理,滋养阴液,同时还要及时止汗,才可免于身体受伤害,方法有:

(1)小儿推拿,是通过父母双手刺激孩子一定穴位,从而达到刺激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进一步治愈盗汗的目的。小儿推拿由于完全不使用任何药物,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而且父母经常给孩子做小儿推拿,还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2)穴位贴敷,是使用药物、制成药糊或者药面儿后粘附在穴位处而治病的方法。它是借助药物的性能,从皮肤表层通过经络作用到全身,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治愈疾病的目的。

(3)增强小儿体质,注意饮食营养,多进高蛋白和蔬菜类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小儿内热发烧怎么推拿

家长注意到孩子发热,除了观察发热程度,还要了解孩子是否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以便帮助了解小儿发热的原因,并根据发热的原因选择正确的调养方法,一般把发烧分成外感发烧,内热发烧两类,其中内热发烧又包括肺胃实热,阴虚发热等类型,因此推拿时应分型选择推拿手法:

肺胃湿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高热,面赤,烦躁,气喘,不思饮食,渴而欲饮,便秘,溲黄,舌红苔燥,脉数实,指纹深紫。

治则:清泻里热,理气消滞。

推拿处方: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水底捞明月,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摩腹。

推拿方解:清肺经,清胃经能清肺胃二经实热;清大肠,揉天枢,摩腹以疏调肠腑结滞,通便泄热;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以清热除烦;揉板门,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

阴虚内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午后潮热, 手足心热,盗汗或自汗,形体瘦削,心烦少寐,舌红苔薄,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则:滋阴清热。

推拿处方:揉二马,补肾经,补脾经,清天河水,运内劳宫,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揉二马,补肾经,补肺经能滋肾养肺,壮水制火;清天河水,运内劳宫可调和阴阳,清虚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和胃健脾,增进食欲;揉涌泉可引热下行。

加减:自汗盗汗者加揉肾顶;烦躁不安者,加清肝经,清心经。

相关推荐

小儿推拿的副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都青睐小儿推拿,但大部分人对小儿推拿的了解都是一些“碎片化”的知识,甚至存在着不少误区,一旦推拿手法不当,有可能使小儿的病情越加严重。那么,小儿推拿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据专家介绍,小儿推拿的关键在于辨证治疗,这就需要明确小儿所患的病症,比如,感冒可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如果病症分不清楚就盲目给患儿进行推拿,可引起反作用,使病情愈加严重。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施行推拿之前,最好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如血常规、便常规等等,这样能更好地辨证治疗。 另外,家长在家给孩子做推拿的时候,也要掌握

小孩哮喘推拿手法图 清肺经

位置:环指掌面。(无名指掌面) 推拿手法:拇指在患儿的无名指掌面,自指根向指尖直推100-300次。 推拿功效:清肺经能清热宣肺。主要用于治疗哮喘,感冒,咳嗽,自汗,盗汗等。

小儿盗汗推拿手法 第四步:揉二人上马

位置:二人上马位于小儿手背无名指和小指掌指关节后的凹陷中。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端着力,揉小儿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的凹陷中。

小儿推拿能治支气管炎吗 小儿支气管炎常用推拿手法

定位:位于两眉中间往上至前发际成一条直线。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推摩天门1-2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功效:疏风解表,安神定惊;主治感冒,发热,咳嗽,惊吓等。 定位: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从无名指指尖向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功效:补益肺气,主治咳喘,自汗,盗汗等。 定位:位于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自肘推向腕100-300次,以局部皮肤发热为度。 功效:清热凉血,主治咳嗽,盗汗,夜啼等。 定位: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

推拿手法大全

保健四大手法 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脾经、肝经、经、肺经和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补脾经。补脾经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

小儿推拿能治支气管炎吗

小儿推拿能治疗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炎主要是因为风寒侵袭肺部所致。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推拿相关穴位,可止咳化痰,顺气平喘,缓解小儿支气管炎,尤其是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小儿支气管炎推拿方法如下: 推天门 定位:位于两眉中间往上至前发际成一条直线。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推摩天门1-2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功效:疏风解表,安神定惊;主治感冒,发热,咳嗽,惊吓等。 推肺经 定位: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推拿方法:用拇指指腹从无名指指尖向指根处直推100次,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功效:补益肺气

多大小孩可以做推拿

小儿推拿是区别于成人推拿之外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通过经络传导,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经常对小儿进行抚摸,可使他们的生长明显增快,增强抵抗力。小儿推拿适合0-14岁的孩子。所谓0岁,就是指出生24小时后即可。只是各个年龄段的推拿手法和效果还是有区别的。

孩子发烧的治疗方法 发烧后这么做

孩子发烧,家长别着急,教你治疗发烧的方法 发热是小儿在感冒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导致发热的情况也很多。家长们总是怕遇到小儿发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小儿发热该如何辩证和处置。 小儿的正常体温一般在36℃~37℃之间,38℃以下称为低烧,高于38.1度就是高烧了。中医认为凡遇外感、肺胃实热、阴虚、惊吓、常见传染性发热疾病都会导致小儿发热。 1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是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出现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清涕,鼻息凉,喷嚏,喉痒,苔薄白等症状说明孩子是外感发热。 调理思路:温中散寒,发汗解表 重点穴位:三

推三关可以和清天河水一起吗 忌过饥过饱、带有畏惧感时推拿

在施行小儿推拿手法时,不能在过饥过饱的时候进行,避免幼儿情绪不好发生哭闹,同时医生、小儿推拿师或家长还要注意小儿的体位姿势,先调节气氛使孩子愉快,感到舒适后再进行推拿为宜,这样能消除其恐惧感,同时也便于操作。

小儿盗汗推拿手法 第一步:补脾经

位置:小儿推拿中脾经位于小儿大拇指的指腹螺纹面上。 推拿方法:通过补脾经能够健脾胃、补气血。进行推拿时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转向指根方向推3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