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调理盗汗疗程 心阴不足型盗汗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调理盗汗疗程 心阴不足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脾经5分钟,推补肾经7分钟。
2.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
推拿配穴:
1.揉外劳宫4分钟,捏挤神阙穴。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
3.揉肾顶穴3分钟。
小儿盗汗怎么推拿 宝宝盗汗预防与调理
宝宝新陈代谢较为旺盛,所以偶尔也会有入睡之后大汗不止的情况;孩子入睡前最好减少运动量以及减少进食,这样也可以缓解盗汗;父母要为孩子准备透气性好,吸汗的床单被褥,可有效防止因盗汗引发的感冒等;在饮食方面,宜营养均衡,少摄入刺激性食物。
小孩盗汗推拿手法 小孩盗汗辩证分型
“汗为心液”,小孩盗汗可以分为心阴不足和心阳过盛两种。
心阴不足:通常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导致盗汗。
心阳过盛:通常是因为小儿性热,或是摄入过多性热食物引发。
小儿推拿调理盗汗疗程 心阳过盛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肾经5分钟。
2.推清天河水1分钟。
3.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配穴:
1.清肺经5分钟,退下六腑5分钟。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
小儿捏脊的利弊
1 增强体质 小儿推拿是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尤其是现在气温突降,对于孩子受凉、腹泻、食欲不振,如果推拿手法运用得当,可以起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小儿捏脊的利弊 2 调理肠胃 胃肠疾病孩子脾胃薄弱,又不知道饥饱,吃了过多高能量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腻食物、高蛋白食物,会因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影响脾胃功能,形成积滞、厌食;消化不良还可能引起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会迁延变为脾胃虚弱。这些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小儿捏脊的利弊 3 治愈疾病 对于小儿常见疾病,诸如发烧、拉肚子、感冒、咳嗽、肚子痛等,小儿推拿都有招。 小儿捏脊的利弊 4 小儿捏脊的弊存在于捏脊的方法捏脊法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又无副作用,但是小儿脏腑娇嫩,如果家长操作手法不当很容易造成损伤。所以,给孩子捏脊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当孩子出现突发高烧、急性腹泻等急性疾病时,应先查清病变原因再做有针对性治疗,盲目自行捏脊可能会耽误孩子病情。
孩子发烧推拿手法分解图 小儿推拿常见注意事项和说明
1、儿童按摩跟成人不同,成人按摩要求有力,而儿童推拿按摩要求:均匀、柔和、轻快、持久(保证刺激到一定的次数/量);成人按摩要精确地找穴位,而儿童按摩以点状按摩、面状抚摸或线状推揉为主。对1岁左右的患儿,应以推、揉等弱刺激手法为主。
2、如果宝宝不是很配合,可以哄睡宝宝,睡后(含夜间)推拿,也是同样的效果;
3、按摩后以微汗出为宜,切勿发汗太过。
4、在给宝宝推拿时,室内温度要温暖适宜,空气清新,不可过热或过冷,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以免加重或影响患儿病情。
5、小儿过饥或过饱,均不利于按摩疗效的发挥(尤其有腹部、背部等部位推拿时),一般最适合按摩的时间是饭后1个小时后(高热或紧急时,可不受此限)。因为饭后半小时内按摩易发生呕吐、胸闷等不良反应,而空腹则容易出现头晕等不适。
6、在小儿哭闹之时,要先安抚好小儿的情绪,再进行推拿。
7、小儿推拿施术者/家长要保持双手清洁,摘去戒指、手镯等饰物。指甲要常修剪,刚剪过的指甲,一定要用指甲锉锉平。推拿时双手宜暖(一般要先搓热)。
8、推拿时,尽量让宝宝平躺着放松身体,以使小儿舒适为宜,并能消除其恐惧感。动作要柔,不然孩子哭闹不配合,非但没有保健效果,反而伤身。此外,孩子如果有皮损伤,按摩时要避开受伤皮肤,以免皮肤因摩擦受热而再受损伤。
9、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也可先重点,后一般;或先主穴,后配穴。拿、掐、捏、捣”等强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安,影响治疗的进行。
10、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因病因人而异。在临床实践中推法、揉法运用较多,做摩法用的时间较长。运用掐法、按法时,手法要重、少、快。如果仅按摩一侧手部穴位,可不论男女,均按摩左手。一般情况下,小儿推拿一次总的时间为10—20分钟。
11、推拿次数:对于轻病患儿,每日推拿1次即可;对重病患儿,每日推拿2-3次疗效较好,且每次推拿的时间应掌握在20-30分钟左右。但是由于病情和小儿年龄的不同,在推拿次数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别。年龄大、病情重,推拿次数多,时间相对长。反之,次数少,时间短。一般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需长时间治疗的慢性病7天至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数日,然后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做保健性按摩,针对不同的系统,可以进行每日1次或隔日1次的规律性按摩。推拿时穴位可以相对治疗时少取,刺激程度应略低,时间可以保持在15分钟左右。
12、推拿后,宝宝需注意避风,多喝白开水,忌食生冷寒凉食物和饮料(且喂母乳的妈妈也不能吃冰冷寒凉的食物)。
13、每次给孩子推拿最好只针对一个毛病,如果保健和治疗目的太多、推拿的穴位太杂,会影响最终效果。
14、小儿推拿的禁忌证有: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皮肤溃疡;烧伤、烫伤;急性、烈性传染病;肿瘤、癌症及危重病症等。
15、特别特别重要的最后几点:
①小儿推拿治疗前,必须有基本判断(排除急症、重大疾病、异常突发病情和反复发作病情等)或明确的诊断或/检验,若家长不能肯定,请先送医院就诊!另外,如果持续多日发烧不退(尤其连续多日低烧不退),或者高烧39.5以上多,建议先看医生和化验。但针对常规感冒发热,医生在进行治疗时(包括吃药打针),一般可以同时做小儿推拿调理,配合治疗及减少输液等副作用。
②推拿时或推拿后,如果宝宝身体反应显得更加痛苦、病情加重,或者行为异常,则应立即停止推拿,以观察变化,特别异常时徐前去医院进一步查明情况和就诊。
③小儿推拿很多情况下类似于用药,病情康复则不用推拿。平时没病一般不要推拿,最多则可以捏脊柱,肠胃不好或体质偏瘦、偏胖的宝宝,日常还可以揉腹等保健手法。
④初学者,如果手法不专业,效果不太好时,可以求助专业小儿推拿老师上门指导。如果自己手法无效,且宝宝病情没有任何好转或加重,则应前往医院就诊。
16、小儿常见更多问题和知识,均可百度 "问题 + 小儿推拿",可以找到很多调理方法。或者购买相关专业图书(如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孙重山小儿推拿等),进行学习和积累,对育儿和呵护宝宝健康,非常有价值!!
原创作者:神奇80后奶爸(转载请与作者联系QQ交流群:367183652)
小孩盗汗推拿手法有哪些
心阴不足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脾经5分钟,推补肾经7分钟。
2.逆运内八卦2分钟,推四横纹穴4分钟。
推拿配穴:
1.揉外劳宫4分钟,捏挤神阙穴。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3分钟。
3.揉肾顶穴3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脾经,肾经是治本之法,可平和脾肾之气,补先天与后天的不足;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则有助于促进消化,增加小儿食欲。
配穴功效:揉外劳宫,捏挤神阙穴,有助于消化,并有温阳下元功效;揉小天心,揉二人上马则有助于镇静安神,让孩子睡的安稳;揉肾顶则可起到固表止汗之功。
心阳过盛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肾经5分钟。
2.推清天河水1分钟。
3.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配穴:
1.清肺经5分钟,退下六腑5分钟。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
心阳过盛型盗汗推拿手法
推拿主穴:
1.推补肾经5分钟。
2.推清天河水1分钟。
3.推清板门穴5分钟。
推拿配穴:
1.清肺经5分钟,退下六腑5分钟。
2.揉小天心3分钟,揉二人上马5分钟。
主穴功效:推补肾经以平和体内阴阳;推清天河水以泻心火;推清板门穴则起滋阴清热之功效,帮助缓解盗汗症状。
配穴功效:清肺经,退下六腑,可帮助缓解小儿大便干燥症状;揉小天心,揉二人上马则为清热泻火,通利小便。
小儿补脾经正确手法图 补脾经适合多大的孩子
补脾经的手法是小儿推拿的一种,一般小儿推拿适合0-14岁的孩子,0岁就是指出生24小时之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推拿手法和效果都是有一定的区别的,6岁以下的孩子推拿效果最好,一般9岁以上就要配合一些成人手法才能有较好的效果了。
宝宝盗汗怎么调理
1、轻度盗汗
症状较轻的盗汗而言,孩子并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可以无需特别处理,只需要注意孩子睡前避免激烈运动,清淡饮食,避免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调节卧室温度、注意增减被褥即可。
2、严重盗汗
严重盗汗需要及时进行适当的调理,滋养阴液,同时还要及时止汗,才可免于身体受伤害,方法有:
(1)小儿推拿,是通过父母双手刺激孩子一定穴位,从而达到刺激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进一步治愈盗汗的目的。小儿推拿由于完全不使用任何药物,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而且父母经常给孩子做小儿推拿,还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2)穴位贴敷,是使用药物、制成药糊或者药面儿后粘附在穴位处而治病的方法。它是借助药物的性能,从皮肤表层通过经络作用到全身,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治愈疾病的目的。
(3)增强小儿体质,注意饮食营养,多进高蛋白和蔬菜类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小儿内热发烧怎么推拿
家长注意到孩子发热,除了观察发热程度,还要了解孩子是否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以便帮助了解小儿发热的原因,并根据发热的原因选择正确的调养方法,一般把发烧分成外感发烧,内热发烧两类,其中内热发烧又包括肺胃实热,阴虚发热等类型,因此推拿时应分型选择推拿手法:
肺胃湿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高热,面赤,烦躁,气喘,不思饮食,渴而欲饮,便秘,溲黄,舌红苔燥,脉数实,指纹深紫。
治则:清泻里热,理气消滞。
推拿处方: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水底捞明月,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摩腹。
推拿方解:清肺经,清胃经能清肺胃二经实热;清大肠,揉天枢,摩腹以疏调肠腑结滞,通便泄热;清天河水,退六腑,水底捞明月以清热除烦;揉板门,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
阴虚内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午后潮热, 手足心热,盗汗或自汗,形体瘦削,心烦少寐,舌红苔薄,脉细数,指纹淡紫。
治则:滋阴清热。
推拿处方:揉二马,补肾经,补脾经,清天河水,运内劳宫,按揉足三里。
推拿方解:揉二马,补肾经,补肺经能滋肾养肺,壮水制火;清天河水,运内劳宫可调和阴阳,清虚热;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和胃健脾,增进食欲;揉涌泉可引热下行。
加减:自汗盗汗者加揉肾顶;烦躁不安者,加清肝经,清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