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贫血有哪些种类呢

贫血有哪些种类呢

第一种: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是由于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血红蛋白合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致。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尤其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和婴幼儿。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患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期都会流失一定的血液,所以大约有20%的女性、50%的孕妇都存在贫血的情况,缺铁性贫血患者会感到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及耳鸣等,儿童缺铁会导致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

第二种: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临床上也不少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的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出现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住房要通风。忌服氯霉素、磺胺类、解热镇痛药等抑制骨髓的药物。

第三种:巨幼细胞性贫血

临床上这种类型的贫血比较少见,巨幼细胞性贫血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所致。多见于婴儿、孕妇、长期营养不良和胃大部切除患者。在我国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一经诊断,应当摄入富含叶酸的新鲜蔬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并改善烹调方法。目前很多孕妇专用奶粉中均强化了叶酸,可以补充。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牛肉、瘦猪肉等均有丰富的维生素B12。此外,摄入富含铁的食物也能够帮助提高维生素B12的吸收率。

贫血分为哪三种类型

(1)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MCV=80~95fI,MCHC=0.32~0.36(32~36%)。这种贫血的患者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多数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后贫血及慢性系统性疾病(慢性炎症、感染、尿毒症、肝病、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内分泌病等)伴发的贫血等。

(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红细胞MCV<80fI,MCHC<0.31(31%)。属于此类贫血者有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这也是一种贫血的分类。

(3)大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MCV>95fI。此类贫血的分类大多为正常色素型,如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和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多时。

老掉头发是什么病 贫血

贫血有很多种类,但是缺铁性贫血会导致身体红细胞减少,所以头皮的血氧量也随之降低,毛囊营养不够头发自然就会脱落。时间久了还会导致秃头,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

地中海贫血有几种

1、地中海贫血有几种:重型又称Cooley贫血

重型地中海贫血是相对比较少见的,一般就是指在出生数日之后就出现贫血的情况,并且,也还出现发育不良的情况出现,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头大、眼距增宽、马鞍鼻等方面的特点,一定要对地中海贫血疾病有足够的重视。

2、地中海贫血有几种:轻型患者无症状或轻度贫血

这种类型的地中海贫血是比较常见的类型之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脾不大或轻度大的特点,及时治疗的情况下,治疗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但要注意的是,这种类型的地中海贫血也是非常容易被忽视的,一定要有足够的警惕。

3、地中海贫血有几种:中间型地中海贫血

中间型地中海贫血主要是发病于幼童时期,特点是黄疽可有可无,骨骼改变较轻。因为地中海贫血这种疾病具有遗传的特点,所以,具有地中海贫血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高度警惕,在新生儿出生之后,应该重视身体方面的检查。以便能做到及时正规的治疗,要知道的是,地中海贫血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威胁性是非常大的,甚至会直接引起死亡的情况出现。

小儿营养性贫血有几种类型

小儿营养性贫血有两种类型: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贫血都有哪些种类

贫血分类:

1、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贫血。是贫血中常见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这种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均降低。

缺铁性贫血是人们生活经常提及的贫血,在女性、孕妇、儿童中最常见,防治缺铁性贫血需要多吃含铁高的饮食补充铁,或口服铁剂铁之缘片进行补铁纠正。

2、溶血性贫血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要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组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贫血。

3、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主要系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等获得性DNA 合成障碍引起。叶酸缺乏所致贫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利用障碍所致贫血。甲基丙二尿酸正常和高半胱氨酸升高则可确诊为叶酸缺乏。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贫血 是一种恶性贫血,经典的恶性贫血指内因子分泌丧失导致B12缺乏所引起的。

4、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5、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是一组遗传性小细胞性溶血性贫血。其共同特点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改变。

6、镰状细胞贫血是1949年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第一个分子病。临床症状包括溶血、贫血和血管闭塞症状。脾脏肿大见于童年,此后,由于反复梗死和弥漫性纤维化而萎缩。

7、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是一种很少见的遗传性红细胞系无效造血家族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慢性、难治性轻或重度贫血,伴持续或间断性黄疸,骨髓表现为红细胞系无效造血、多核、核碎裂和其他形态异常。

相信通过本篇文章的详细介绍,我们都知道了有关贫血的分类,对于这种复杂的疾病,患者应该要熟知自己所患的疾病是属于贫血的哪种类型,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女性贫血的种类

1.营养不良性贫血

多见于饮食失调或长期腹泻的患者。病人除有头晕、耳鸣、眼花、倦怠、头发干枯脱落等一般贫血症状外,还可伴发食欲不振、腹泻、口疮、舌炎等。

营养不良性贫血的防治关键是调整膳食营养结构、科学进餐。如早餐能摄取足够的高热量优质蛋白,如豆浆、鸡蛋、牛奶等;中餐能从菜肴中广泛摄取各种营养素;晚餐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和甜食,以防止消化不良和肥胖等。紫菜头、胡萝卜、柑桔、番茄等宜多吃一些,患有肠炎、溃疡病应积极治疗,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2.缺铁性贫血

此种贫血在女性中最为多见,铁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铁是贫血的主要原因。另外钩虫感染、胃肠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痔疮出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铁性贫血。其表现与营养不良性贫血差不多,可通过测验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鉴别。

治疗缺铁性贫血可用硫酸亚铁或10%枸檬酸铁铵5—20毫升,每日服3次。同时还需同服维生素C100-200毫克,每日3次,以促进铁的吸收。贫血症状消失后,为巩固疗效还需继续服药1—2个月。这种贫血的病人,应常吃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菠菜、紫菜头、动物肝、动物血及山檀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失血性贫血

多见于各种急性大出血之后,如妇女严重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崩)、性交创伤大出血及产后大出血;支气管扩张或肺肿瘤的大咯血;溃疡病或肝病所致的食道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呕血等。抢救不及时,常可因失血过多而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

孕妇贫血的2种类型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孕期最常见的贫血,一般从怀孕5-6个月开始发生。缺铁大多发生于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未能满足供应的特殊情况下,怀孕就是其中之一。到了孕晚期血容量大约增加1300毫升,血液被稀释,红细胞数和血色素相对性减少,因此,孕期血色素在10%克以下才算是贫血。

很多孕妇在怀孕前因月经失血,造成怀孕后体内存贮量不足;而胎盘和胎儿的发育都需要增加血液量,以至铁的供给量要达到孕前的2倍;加上孕妇怀孕后胃酸减低也影响了饮食中铁的吸收,而孕后又未能通过饮食摄取足量的铁。以上多种因素均使孕妇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2.叶酸缺乏性贫血

叶酸性贫血又称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怀孕后身体缺乏叶酸而引起。怀孕后,孕妇的身体对叶酸的需求量由孕前50-100微克增加到150-300微克,却因为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而影响了体内对叶酸的摄入。加之妊娠期叶酸从尿中的排出量增加,如果动物性蛋白质和新鲜蔬菜进食得少,就更容易缺乏叶酸,由此引发叶酸缺乏性贫血。

相关推荐

菠菜和鸡胗能一起吃吗

菠菜和鸡胗能一起吃。 菠菜中含大量的β胡萝卜素和铁,也是维生素B6、叶酸、铁和钾的极佳来源。其中丰富的铁对缺铁性贫血改善作用,能令人面色红润。菠菜叶中含铬和一种类胰岛素样物质,其作用与胰岛素非常相似,能使血糖保持稳定。菠菜中含大量的β胡萝卜素和铁,也是维生素B6、叶酸、铁和钾的极佳来源。其中丰富的铁对缺铁性贫血改善作用,能令人面色红润,光彩照人,因此被推崇为养颜佳品。金针菇具热量低、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菠菜鸡胗汤平肝、止血、润燥、润肺止咳、补气、止血、升压、补血、护

常见的孕妇贫血种类及概况

根据致病原因的不同,孕妇可能会患多种不同种类贫血症。常见的孕妇贫血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种(一些疑难杂症暂不计入):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最易突袭孕妇人群。妇女怀孕期间,铁的需求量要比平常高出一倍左右,如果妇女在怀孕前血红素就低,或者怀上了不止一个宝宝,那么铁的需求量要提高更多。倘若铁的供给量跟不上,妈妈很容易患缺铁性贫血。不过怀孕早期胎儿还小,对铁的需求量不大,孕妇缺铁的情况可能不明显,但是强烈建议妈妈们在怀孕四个月后要每天补充铁质。 2.巨幼细胞贫血 大部分巨幼细胞贫血症都是缺乏叶酸导致的。虽然妇

地中海贫血与一般贫血什么区别

所谓的贫血就是你的红细胞减少或者是血红蛋白减少。贫血很多种类,例如: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 地贫是溶血性贫血的一种类型,由基因决定,遗传性,用药物无法治愈。 地贫是一种隐性基因遗传病。多数人只是携带地贫基因而不表现出任何贫血症状,我们称之为地贫基因携带者。 地中海贫血是全球分布最广、累积人群最多的一种基因病,全世界约3.5亿基因携带者。只要见于地中海沿岸国家和东南亚各国。我国以南方地区多见,是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发病率最高、影响最大的遗传病之一,尤其以广西、广东和海南为甚。其中

宝宝贫血什么类型

一、缺铁性贫血 由体内缺铁影响血红素的合成所引起,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普遍的问题,尤见于婴幼儿及生育年龄妇女。据统计,我国近40%的学龄儿童和托幼儿童患不同程度的贫血。 缺铁的主要原因: 1、人体内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摄入量相对不足 婴幼儿生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时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育龄妇女由于妊娠、哺乳,需铁量增加,加之妊娠期消化功能紊乱,铁的摄入和吸收不佳,也极易导致贫血。 2、铁吸收性障碍慢

贫血哪些类型

营养性贫血:主要由于体内缺乏造血原料引起。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造成这种贫血的原因是慢性失血、某些胃肠道疾病、长期偏食等。其次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叶酸等造直原料,引起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感染性贫血:某些较为严重的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并发贫血,如脑膜炎、病毒性肝炎、各种化脓性疾病、慢性霉菌感染等。此类贫血待感染彻底治愈后,贫血也随之治愈。 药物性贫血:某些药物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容易引起溶血性贫血的药物主要伯氢喹啉、氨基比林、磺胺类、甲基多巴、利福平、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

贫血种类型 按红细胞形态学分类

平均血红蛋白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在任常范围内,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大多在正常范围内,少数可稍低于正常。网织红细胞计数如果较高,可使血红蛋白体积超出正常范围。属于此类贫血急、慢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其血红蛋白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正常或降低。属于此类贫血的主要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以及其他原因或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等。 其血红蛋白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出现降低。属于此类贫血

孕妇贫血的的三种类

1、轻度贫血 一般症状不明显,不过会皮肤粘膜苍白,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 2、较严重贫血 容易疲惫倦怠,容易全身乏力,即使没做任何事情;会头晕,特别是久蹲站立的时候,头晕目眩,眼前一片黑暗;皮肤及毛发干燥,面黄或者面色苍白,血色不佳;会口腔炎、舌炎;出现水肿;指甲薄脆容易折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胃纳不佳,食欲差及肚子不舒服等。 3、严重贫血 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悸、胸痛。严重贫血,心肌缺氧,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在妊娠或分娩期易发生心力衰竭。

老母鸡汤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 增强体力

老母鸡汤中的蛋白质含量也很高,种类多,并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可以增强体力,强身健体的,对营养不良,畏寒,易疲劳,贫血很好的调理作用。

贫血的分类

贫血的分类方法很多种,根据红细胞形态的特点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3大类;按骨髓增生情况分为:增生性贫血、增生不良性贫血及骨髓细胞成熟障碍性贫血。 (1)根据红细胞形态分为: 1)大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是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100fl,形态上红细胞体积增大(直径>10微米)的一类贫血。这类贫血大多数是正常色素性的。引起的原因主要是:叶酸和(或)维生素B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时,

贫血会掉头发吗

1、贫血的症状一般会伴随头晕耳鸣,面色萎黄或苍白,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嗳气,腹胀腹泻,吞咽困难。甚则晕厥,稍活动即感气急,心悸不适。妇女可月经不调、闭经等情况。贫血可以服用一些像体恒健牌铁之缘片之类的补血铁剂,促进人体铁微量元素的吸收和血红蛋白的合成,效安全补铁生血,同时饮食上要注意多吃瘦肉,猪血,猪肝,蛋黄,黑木耳等含铁高的食物,一般服用两个疗程的铁之缘片加上食疗贫血即可康复。 贫血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情,平时多散步运动对贫血帮助。贫血者在饭后尽量不喝茶和饮用咖啡以及牛奶等食物。 会引起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