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鸡的基本介绍
田鸡的基本介绍
田鸡,其实一种蛙类,因肉质细嫩胜似鸡肉,故称田鸡。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有“亚洲之蛙”之称。雌性比雄性大,体长可超过12厘米,体重250~500克。皮肤较为粗糙,头部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背部呈黄绿色略带棕色,有十几行纵向排列的肤棱,肤棱间散布小疣粒。
腹面白色,也有不规则的斑纹,咽部和胸部还有灰棕色斑。前后肢有横斑。由于这些斑纹看上去略似虎皮,因此又称虎纹蛙。趾端尖圆,趾间具全蹼。前肢粗壮,指垫发达,呈灰色。雄蛙具外声囊一对。已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田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水分和少量脂肪,肉味鲜美,现在食用的田鸡大多为人工养殖。
田七菜的基本介绍
此菜通过临床研究分析,除具有三七的功能外,还具有镇静,降压,扩张冠状动脉,解毒等功能,可用于防治心脏病(心律失常、阵发性心动过速、风湿性心脏病等)、癔病、失眠、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中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牙龈出血、消化系统出血,跌打损伤病毒性感冒及肝炎等10余种病症有显著疗效,且无毒、副作用;它作为蔬菜食用,堪称是21世纪家庭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常食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养心菜嫩茎叶制成养心茶叶,具有养心菜鲜菜的功能,开水冲泡饮用,口感清爽。
鸡蛋的基本介绍
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它富含各类营养,是人类常食用的食品之一。若鸡蛋有受精,约经过21天会孵出小鸡。鸡蛋主要可分为三部分:蛋壳、蛋白及蛋黄。
1. 蛋壳:完整的蛋壳呈椭圆形,约占全蛋体积的11%~11.5%。蛋壳又可分为壳上膜、壳下皮、气室。壳上膜:即在蛋壳外面,一层不透明、无结构的膜;作用是避免蛋品水份蒸发。壳下皮:在蛋壳里面的薄膜,共二层;空气能自由通过此膜。气室:二层壳下皮之间的空隙;若蛋内水分遗失,气室会不断地增大。
2. 蛋白:蛋白是壳下皮内半流动的胶状物质,体积约占全蛋的57%~-58.5%。蛋白中约含蛋白质12%,主要是卵白蛋白。蛋白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核黄素、尼克酸、生物素和钙、磷、铁等物质。蛋白又分浓蛋白,稀蛋白。浓蛋白:靠近蛋黄的部分蛋白,浓度较高。稀蛋白:靠近蛋壳的部分蛋白,浓度较稀。
3. 蛋黄:蛋黄多居于蛋白的中央,由系带悬于两极。蛋黄体积约全蛋的30%~32%,主要组成物质为卵黄磷蛋白,另外脂肪含量为28.2%,脂肪多属于磷脂类中一的卵磷脂。对人类的营养方面,蛋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且含有较高的铁、磷、硫和钙等矿物质。蛋黄内有胚珠。胚珠:在蛋黄表面的一白点,受精蛋的胚珠直径约3毫米,未受精蛋的胚珠更小。鸡蛋匀称光滑的曲线是它难以竖立起来的原因,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鸡头果基本介绍
安徽天长市境内水网发达,水生资源较为丰富,水生产品较多,其中龙岗“鸡头果”最负盛名。该地位于我市东北部高邮湖滨,境内盛产鸡头,所产鸡头个大、粒大饱满,素有“鸡头果之乡“的美称。聪明智慧的老区龙岗人,数千年来采用传统工艺,经过打苞、撵籽、去涩、分级等流程精制而成。
由过去的零散买卖,发展成为集地加工、批发经营;由过去的单一籽粒出售,发展成为籽、仁并举销售;由过去的季节生产,发展成为包装、冷冻常年营销。不但茶余饭后嗑壳食用,而且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是招待、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既有营养价值,更有药用价值。每逢中秋、国庆、春节采购的人们更是络绎不绝,誉满皖东,远销到北京、南京、山东、广东、台湾、香港等全国大部分省市。
梨的基本介绍
梨为蔷薇科梨属植物,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叶子卵形,花多白色,果子多汁、可食。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主要品种有秋子梨、白梨、沙梨、洋梨四种,多分布在中国华北、东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中国是梨属植物中心发源地之一,亚洲梨属的梨大都源于亚洲东部,日本和朝鲜也是亚洲梨的原始产地。中国栽培的白梨、沙梨、秋子梨都原产中国。
梨有降血压、清热镇凉的作用,梨皮和梨叶、花、根也均可入药,有润肺、消痰、清热、解毒等功效。梨是“百果之宗”,因其鲜嫩多汗、酸甜适口,所以又有“天然矿泉水”之称。
梨树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不论山地、丘陵、沙荒、洼地、盐碱地和红壤,都能生长结果。在一般栽培管理条件下,可获得高产。梨根系发达,垂直根深可达2-3m以上,水平根分布较广,约为冠幅2倍左右。梨干性强,层性较明显。结果早,结果期长,有些品种2-3年即开始结果,盛果期可维持50年以上。
虾的基本介绍
虾,甲壳亚门(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动物。近2,000种。与蟹、螯虾、蝲蛄、海螯虾、蝉虾和龙虾近缘。特征为体半透明、侧扁、腹部可弯曲,末端有尾扇。第二触角长,鞭状。腹肢是游泳肢。海洋及淡水湖泊、溪流中都有。
许多种为重要食物。大小从数公釐到20多公分(约8吋),平均4∼8公分(1.5∼3吋)。体型大者称为大虾。藉腹部和尾的弯曲可迅速倒游。吃微小生物,有的吃腐肉。雌虾可产卵1,500∼14,000粒,附在游泳肢上。在成体前要经过5个发育期。
我国海域宽广、江河湖泊众多,盛产海虾和淡水虾。海虾是口味鲜美、营养丰富、可制多种佳肴的海味,有菜中之"甘草"的美称。海虾有对虾、明虾、基围虾、琵琶虾、龙虾等;淡水虾有青虾、河虾、草虾、小龙虾等;还有半咸水虾如白虾等。
不管何种虾,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其肉质和鱼一样松软,易消化,但又无腥味和骨刺,同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等),海虾还富含碘质,对人类的健康极有裨益。根据科学的分,虾可食部分蛋白质占16~20%左右。
藕的基本介绍
藕,又称莲藕,属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肥大,有节,中间有一些管状小孔,折断后有丝相连。可以吃,也可作中药。藕原产于印度,后来引入中国。在南北朝时代,藕的种植就已相当普遍,迄今已有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藕在中国南方诸省均有栽培,藕的品种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江苏省、浙江省一带较多栽培七孔藕,该品种质地优良,它的根茎粗壮,肉质细嫩,鲜脆甘甜,洁白无瑕,人们均爱食它。莲的各部分名称不同,均可供药用,莲的柄名荷梗,叶名荷叶及荷叶蒂。荷花蕊名莲须,果壳名莲蓬;果实为莲肉或莲子,其中的胚芽名莲心,莲的地根茎名藕。
藕生于污泥而一尘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自古就深受人们的喜爱。藕分为红花藕、白花藕和麻花藕三种。红花藕,藕形瘦长,外皮褐黄色、粗糙,含粉多,水分少,不脆嫩;白花藕肥大,外表细嫩光滑,呈银白色,肉质脆嫩多汁,甜味浓郁;麻花藕呈粉红色,外表粗糙,含淀粉多。
中国各地著名的藕品有苏州的荷藕,品质优良,在唐代时就列为贡品。其藕有″雪藕″之称,色白如雪,嫩脆甜爽,生吃堪与鸭梨媲美,诗人韩愈曾有″冷比霜雪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之赞。湖南省汉寿县西竺乡的白臂藕白如玉,壮如臂、汁如蜜,吃起来嫩脆脆、水汪汪,落口消融,食而无渣。广西贵县大红莲藕,身茎粗大,生吃尤甜,熟食特别绵。据说,清朝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就指名要尝贵县大红莲藕。现在,当地人还喜欢设″全藕席″招待客人。湖北省洪湖藕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鲜美爽口,早已驰名中外,被誉为″水中之宝″。杭州人则推崇西湖的藕,由于它白嫩如少女之臂,美其名曰″西施臂″。此外著名的莲藕还有安徽省雪湖贡藕,江苏省宝应的美人红,南京的大白花等。
米酒基本介绍
古之甜酒,无论以果实或以谷酿成,皆有滓汁浮沉及清浊之别。至唐代产之甜酒类,仍多含杂质,临饮时须经压榨过滤。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诗中有“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之句,即为一证。(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甜酒,又称江米酒、酒酿、醪糟,主要原料是糯米,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 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在一些菜肴的制作上,糯米酒还常被作为重要的调味料。由于它渗进了沸水,故又称“水酒”。
这种农家自酿的糯米酒,味醇而香甜,少刺激性;饮量适当,能舒筋活络、强壮体魄。农民逢年过节或招待宾客时,必用此酒。酿酒剩下的糟粕,再加上食盐混和后,叫“糟麻”。人们把它贮藏起来作为长期煮汤之用,亦有人把它和鲜鱼一起煮,味道极佳。
根据美国联邦法律,甜酒(Cordials)与利口酒(Liqueurs)意义相同,无论使用哪一种字词,一般美国人总认为甜酒的制成,其中须含2.5%以上的蔗糖或葡萄糖。
湖南有一种特产也叫甜酒是用糯米蒸熟加酒药子酿成,因甜蜜而故称。益阳一带盛行甜酒,民间在春节时大多用甜酒水待客。有贵重客人者,用甜酒加开水放糖煮沸后,再冲鸡蛋,俗称“甜酒茶”。寓意宾主之间关系甜蜜。桃江、安化一带每逢喜事接客,必备甜酒茶招待。
杜仲茶基本介绍
杜仲叶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7-15cm,宽3.5-7cm。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微有光泽。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成广楔形,边缘有锯齿,具短叶柄。质脆,搓之易碎,折断面有少量银白色橡胶丝相连。气味,味微苦。杜仲鲜叶比茶鲜叶硬而大,梗较长,除幼叶外,不易做成具有茶叶样的条索。
特点
(1)无污染、天然、绿色、纯正;
(2)不含茶碱,无咖啡因,易吸收,利健康。
(3)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
(4)野生茶叶黑质脆易碎,茶水色泽橙黄透明,口感味微苦而回甜上口。
(5)杜仲树的叶、皮及枝条都富含杜仲胶,在折断时会有细密的白丝拉出,犹如藕断丝连状,即使炒制成茶叶的花蕊,折断时也能拉出细丝,甚是奇妙,这是正宗杜仲茶的标志。杜仲茶是以杜仲叶炮制而成,研究发现,以野生杜仲初春芽叶炮制的杜仲茶有效成分最高,目前,杜仲树在我国多有分布如江苏四川、安徽、陕西、湖北、河南、贵州、云南、江西、甘肃、广西等地,但多数为人工栽培,药用价值不高,目前国内最大的野生杜仲林位于湖南境内南山、南岭、雪峰山三山交汇缓冲之地的次原始森林中,目前此处已成为神农金康杜仲茶的唯一原料供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