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腹泻的检查方法

腹泻的检查方法

腹泻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很多人都有过腹泻的经历。那么大家知道得了腹泻的话要做什么检查吗?想必很多人都不那么了解,没有关系,现在就让我们有问必答网的专家来为您解读一下。

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 粪便性状呈糊状、稀便或水样,量多或具恶臭,粪便中不含黏液、脓血或仅含脂肪时,常提示为小肠性腹泻或肝、胆、胰腺功能低下性腹泻;如粪便量少,含黏液、脓血时则多提示为结肠性腹泻;粪便中发现原虫、寄生虫或虫卵,又能排除其他原因时,可提示为原虫、寄生虫性腹泻;粪便培养可分离出多种致病菌,对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应强调粪便取材要新鲜,送检应及时,否则会影响诊断。此外,如一次培养阴性时,不能轻易否定感染性腹泻,还应多次送粪便培养,有时会获得阳性结果。

2.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 如怀疑腹泻是胰腺疾病所致时,应进行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如试餐试验Lundh试验、苯甲酰-酪氨酸-对氨基苯甲酸试验PABA试验及促胰泌素试验等。

3.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1粪便中脂肪球、氮含量、肌纤维和糜蛋白酶含量测定: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脂肪球高达100个以上时苏丹Ⅲ染色法,可考虑脂肪吸收不良;粪便中含氮量增加时,考虑系糖类吸收不良;粪便中肌纤维增多,糜蛋白酶含量降低时,都提示小肠吸收不良。

2右旋木糖试验:小肠吸收功能不良者,尿中D-木糖排出量常减少。

3放射性核素标记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者,尿内放射性核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

4.呼气试验 多为14C-三酰甘油呼气试验。脂肪吸收不良者口服14C标记的三酰甘油后,由肺内呼出的14C标记的CO2减少,而粪中14C标记的 CO2排出量增多。近年来开展较多的13C呼气试验可观察糖类的吸收情况,对乳糖吸收不良亦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此外还有14C甘氨酸呼气试验等方法。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可了解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蠕动情况等,对小肠吸收不良、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瘤、结肠癌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2.B超、CT或MRI检查 可观察肝脏、胆道及胰腺等脏器有无与腹泻有关的病变,对肠道肿瘤性病变也可提供依据。因此,B超、CT及MRI检查对消化吸收不良性腹泻及肿瘤性腹泻等均有辅助诊断价值。

3.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对回肠末端病变,如肠结核、克罗恩病,其他溃疡性病变以及大肠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直肠息肉及癌肿、慢性血吸虫肠病等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4.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对胆道及胰腺的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

5.小肠镜检查 虽然小肠镜检查未能普遍开展新型小肠镜即将问世,但其对小肠吸收不良及Whipple病等有较重要诊断意义。小肠镜直视下可观察小肠黏膜的情况,活组织病理检查可判断微绒毛及腺体的变化等。

通过我们专家的介绍大家是不是觉得获益匪浅呢?我们希望用我们所知道的来为您服务,让您关注自己的身体,使自己能够远离疾病,生活快乐,家庭幸福。如果大家还有不懂的地方,就请登录我们的有问必答网咨询我们的专家吧。

腹泻该做哪些检查

1.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计数增多、糖尿病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情况。

2.粪便检查,新鲜粪便检查时诊断急、慢性腹泻病因的最重要步骤,可发现红白细胞、吞噬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及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测出血。粪培养可发现致病微生物。

3.X线检查,X线钡剂检查和腹部平片可显示胃肠道病变、肠道动力状态等。

4.选择性血管造影和CT检查,对诊断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胰腺癌等尤有价值。

5.内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

6.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7.血清及尿中胃肠道激素与化学物质测定

常见的几种腹泻检查

1、常规化验

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增多和糖尿病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新鲜粪便检查是诊断急、慢性腹泻病因的最重要步骤,可发现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瘤、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出不显性出血。粪培养可发现致病微生物。鉴别分泌性腹泻和高渗性腹泻有时需要检查粪电解质和渗透性。

2、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1)粪脂测定:

粪涂片用苏丹Ⅲ染色在镜下观察脂肪滴是最简单的定性检查方法,粪脂含量在15%以上者多为阳性。脂肪平衡试验是用化学方法测定每日粪脂含量,结果最准确。131碘-甘油三酯和131碘-油酸吸收试验较简便但准确性不及平衡试验。粪脂量超过正常时反应脂肪吸收不良,可因小肠粘膜病变、肠内细菌过长或胰外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

(2)D-木糖吸收试验:

阳性者反映空肠疾病或小肠细菌过长引起的吸收不良。在仅有胰腺外分泌不足或仅累及回肠的疾病,木糖试验正常。

(3)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在回肠功能不良或切除过多、肠内细菌过长以及恶性贫血时,维生素B12尿排泄量低于正常。

(4)胰功能试验:

功能异常时表明小肠吸收不良是由胰腺引起的。

腹泻检查费用高吗

1、病情决定费用:

根据患者个人病情的轻重和有无并发症来决定,患者在检查腹泻的时候还要检查其他疾病,比如说转移了,这样收费就会相对高一点。且跟检查方式和用药也有关,进口的化疗药比的也存在几十倍之差。具体的费用要患者到医院进行检查之后才能确定。

2、检查方法决定费用:

腹泻的检查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检查方法和检查周期所产生的费用也是不同的。

3、地区决定费用:

检查腹泻多少钱与就医地点也有一定的关系,就医的环境,医院的大小,服务,诊疗的配套设施也是影响诊疗费用的关键。

4、医疗设备决定费用:

越先进越有效果的诊疗技术和配套设备所需求的诊疗费用是相对的。而选择一般的检查腹泻方法,所需要的设备,诊疗方法要求就相对的低了很多,效果一般。这些因素也是引起同种疾病检查腹泻的费用有差异的原因。说到后,其实费用是其次,治好病才是重中之重。

5、选择医院决定费用:

腹泻患者选择的医院也影响检查费用的一个关键因素,正规医院受国家卫生部门直接监控,而一些不正规的小医院,则可能“唯利是图”,将患者吸引到医院,但是乱收费现象时有发生,检查效果却不见好。患者白花了钱,还耽误了疾病,实在是劳民伤财。

腹泻检查诊断

腹泻检查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

1、常规化验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增多和糖尿病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新鲜粪便检查是诊断急、慢性腹泻病因的最重要步骤,可发现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瘤、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出不显性出血。

2、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1)粪脂测定:粪涂片用苏丹Ⅲ染色在镜下观察脂肪滴是最简单的定性检查方法,粪脂含量在15%以上者多为阳性。脂肪平衡试验是用化学方法测定每日粪脂含量,结果最准确。131碘-甘油三酯和131碘-油酸吸收试验较简便但准确性不及平衡试验。粪脂量超过正常时反应脂肪吸收不良,可因小肠粘膜病变、肠内细菌过长或胰外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

(2)D-木糖吸收试验:阳性者反映空肠疾病或小肠细菌过长引起的吸收不良。在仅有胰腺外分泌不足或仅累及回肠的疾病,木糖试验正常。

(3)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在回肠功能不良或切除过多、肠内细菌过长以及恶性贫血时,维生素B12尿排泄量低于正常。

(4)胰功能试验:功能异常时表明小肠吸收不良是由胰腺病引起的。参阅“慢性胰腺炎”一节。

(5)呼气试验:①14C-甘氨酸呼气试验:在回肠功能不良或切除过多肠内细菌过长时,肺呼出的14CO2和粪排出的14CO2明显增多。②氢呼气试验:在诊断乳糖或其他双糖吸收不良,小肠内细菌过长,或小肠传递过速有价值。

二、影像诊断

1、X线检查X线钡餐、钡灌肠检查和腹部平片可显示胃肠道病变、运动功能状态、胆石、胰腺或淋巴结钙化。选择性血管造影和CT对诊断消化系统肿瘤尤有价值。

2、内镜检查 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的操作简便,对相应肠段的癌肿有早期诊断价值。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活检可观察并诊断全结肠和末端回肠的病变。小肠镜的操作不易,可观察十二指肠和空肠近段病变并作活检。怀疑胆道和胰腺病变时,ERCP有重要价值。

3、B型超声扫描 为无创性和无放射性检查方法,应优先采用。

4、小肠粘膜活组织检查 对弥漫性小肠粘膜病变,如热带性口炎性腹泻、乳糜泻、Whipple病、弥漫性小肠淋巴瘤(α重链病)等,可经口手入小肠活检管吸取小肠粘膜作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

腹泻发烧的检查

1、血常规和生化检查

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计数增多、糖尿病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情况。

2、粪便检查

新鲜粪便检查时诊断急、慢性腹泻病因的最重要步骤,可发现红白细胞、吞噬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及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测出血。粪培养可发现致病微生物。

3、X线检查

X线钡剂检查和腹部平片可显示胃肠道病变、肠道动力状态等。

4、选择性血管造影和CT检查

对诊断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胰腺癌等尤有价值。

婴儿腹泻的检查

1.粪便检查

消化不良:粪便有脂肪滴或少量粘液。

结肠性腹泻:粪便量少,含黏液、脓血。

真菌性肠炎:粪便可见真菌抱子及菌丝。

肠炎:粪便含白细胞及偶见红细胞及吞噬细胞。

2.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

试餐试验(Lundh试验)、苯甲酰-酪氨酸-对氨基苯甲酸试验(PABA试验)及促胰泌素试验等。

(1)试餐试验:以面包片牛奶200ml、煮鸡蛋1只、干酪50g(含脂肪20g蛋白质30g碳水化合物25g)为标准试餐作刺激剂,进餐后每隔分钟分别测定血清胃泌素的浓度。

(2)苯甲酰-酪氨酸-对氨基苯甲酸试验:口服后,收集6小时尿,测定其排出量。

3.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1)右旋木糖试验:

口服一定量的D-木糖后测定血及尿中D-木糖的浓度。

小肠吸收功能不良者,尿中D-木糖排出量常减少。

(2)放射性核素标记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

尿内放射性核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

(3)测定粪便中脂肪球、氮含量、肌纤维和糜蛋白酶含量:

粪便中肌纤维增多,糜蛋白酶含量降低。

粪便中含氮量增加:糖类吸收不良。

苏丹Ⅲ染色,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脂肪球高达100个以上:脂肪吸收不良。

4.小肠黏膜活组织检查:

适用于弥漫性小肠粘膜病变。

用小肠活检管吸取小肠粘膜作病理检查。

婴幼儿不建议用此方法。

5.结肠镜检查

适用于回肠末端病变、大肠病变及其他溃疡性病变。

6.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适用于胆道及胰腺病变。

7.X线检查

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了解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蠕动情况等。

8.B超、CT或MRI检查

可观察肝脏、胆道及胰腺等脏器有无与腹泻有关的病变。

对消化吸收不良性腹泻及肿瘤性腹泻等均有辅助诊断价值。

9.呼气试验

多为14C-三酰甘油呼气试验,适用于脂肪吸收不良者。

口服14C标记的三酰甘油,由肺内呼出的14C标记的CO2减少,而粪中14C标记的CO2排出量增多。

10.其他:

(1)根据病情测定水分、电解质。

心电图检查了解血钾情况:

低钾:T波平坦,然后代倒置,ST段降低,常出现U波,有时与T波融合。

严重低钾: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个别重症有心室纤颤。

(2)惊厥:测血清。

(3)重症或不易判断者:测血清钠、钾、氯化物和血气分析,或测二氧化碳结合力。

小儿腹泻检查

小儿腹泻需做的检查一般有便常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白细胞计数(WBC)等项目。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

2、大便培养: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一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斑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

7、粪便电镜检查: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0、血生化检查: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11、其他:对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孩子,必要时作乳糖、蔗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呼气氢试验,也可作纤维结肠镜检查。

介绍腹泻检查的标准

发病者常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病原携带者、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需排除致泻性的过敏原、化学药品暴露史及症状性、器官功能失调等非感染性腹泻病史。食(水)源性感染常为集体发病并有共进可疑食物(水)史;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A组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感染可在婴儿群体中引起暴发流行。

1.每日大便次数≥3次,粪便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

2.已排除由血清群和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届、溶组织内阿米巴及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的腹泻。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检查粪便有性状改变,常为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稀便、水样便。

3.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血清群和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属、溶组织内阿米巴、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片段检测阳性。

4.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片段检测阳性。

总之无论任何疾病只有详细检查,才能正确的做出正确的诊断,最后才能做出正确的治疗。

腹泻的检查方法

腹泻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很多人都有过腹泻的经历。那么大家知道得了腹泻的话要做什么检查吗?想必很多人都不那么了解,没有关系,现在就让我们专家来为您解读一下。

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 粪便性状呈糊状、稀便或水样,量多或具恶臭,粪便中不含黏液、脓血或仅含脂肪时,常提示为小肠性腹泻或肝、胆、胰腺功能低下性腹泻;如粪便量少,含黏液、脓血时则多提示为结肠性腹泻;粪便中发现原虫、寄生虫或虫卵,又能排除其他原因时,可提示为原虫、寄生虫性腹泻;粪便培养可分离出多种致病菌,对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应强调粪便取材要新鲜,送检应及时,否则会影响诊断。此外,如一次培养阴性时,不能轻易否定感染性腹泻,还应多次送粪便培养,有时会获得阳性结果。

2.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 如怀疑腹泻是胰腺疾病所致时,应进行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如试餐试验Lundh试验、苯甲酰-酪氨酸-对氨基苯甲酸试验PABA试验及促胰泌素试验等。

3.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1粪便中脂肪球、氮含量、肌纤维和糜蛋白酶含量测定: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脂肪球高达100个以上时苏丹Ⅲ染色法,可考虑脂肪吸收不良;粪便中含氮量增加时,考虑系糖类吸收不良;粪便中肌纤维增多,糜蛋白酶含量降低时,都提示小肠吸收不良。

2右旋木糖试验:小肠吸收功能不良者,尿中D-木糖排出量常减少。

3放射性核素标记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者,尿内放射性核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

4.呼气试验 多为14C-三酰甘油呼气试验。脂肪吸收不良者口服14C标记的三酰甘油后,由肺内呼出的14C标记的CO2减少,而粪中14C标记的 CO2排出量增多。近年来开展较多的13C呼气试验可观察糖类的吸收情况,对乳糖吸收不良亦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此外还有14C甘氨酸呼气试验等方法。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可了解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蠕动情况等,对小肠吸收不良、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瘤、结肠癌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2.B超、CT或MRI检查 可观察肝脏、胆道及胰腺等脏器有无与腹泻有关的病变,对肠道肿瘤性病变也可提供依据。因此,B超、CT及MRI检查对消化吸收不良性腹泻及肿瘤性腹泻等均有辅助诊断价值。

3.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对回肠末端病变,如肠结核、克罗恩病,其他溃疡性病变以及大肠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直肠息肉及癌肿、慢性血吸虫肠病等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4.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对胆道及胰腺的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

5.小肠镜检查 虽然小肠镜检查未能普遍开展新型小肠镜即将问世,但其对小肠吸收不良及Whipple病等有较重要诊断意义。小肠镜直视下可观察小肠黏膜的情况,活组织病理检查可判断微绒毛及腺体的变化等。

检查腹泻有哪些项目

腹泻腹痛是我们常常听见的肛肠疾病,出现腹泻,您及时检查过吗?经常腹泻折磨着自己不能睡个安稳觉,对身体更是一个摧残。那么,出现腹泻症状需要做哪些检查呢?请看看下面医院肛肠中心专家的介绍,希望给您带来帮助。

一、病史

腹泻的伴随症状常有助于提示诊断。结肠性疾病常伴下腹疼痛,排便后腹痛往往减轻或消失;小肠病变疼痛常在脐周或右下腹,腹泻之后腹病一般不缓解。腹泻伴有里急后重提示直肠与乙状结肠疾病。腹泻伴有发作性绞痛、局限性腹胀与肠蠕动亢进,提示不完全性肠梗阴,可见于肠结核、克罗恩病、小肠不断改进性淋巴瘤、结肠直肠癌等。

二、体格检查

腹泻常为某些疾病的症状,体格检查常可发现原发病的体片。急性腹泻常有脱水的体征,如眼窝下陷、皮肤干燥而缺乏弹性。

腹部压痛,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可有左下腹部压痛,右下腹部触到肿块、肠结核、克罗恩病、阿米巴肠病、克罗恩病、肠结核。小肠病变的压痛多在脐周围。腹部肿块、肠结核、克罗回民病、阿米巴肠病有时可在右下腹部触到肿块,结肠的癌肿可在相应的部位触到肿块。直肠癌可通过肛门指栓发现。

三、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为腹觉悟珠最基本检查,包括外观、镜检与培养等。镜检注意有无红细胞、白细胞、虫卵、原虫等,涂征的不同染色可达到不同的检测目的,如干革兰染色可做细菌学检查,注意球杆比例苏丹Ⅲ染色可检查有无脂肪滴,碘染色鸡窝有无淀粉颗粒。粪便的真检查、菌谱分析都有助于腹泻的病因学诊断。

2、其他检查血常规、血沉、电解质、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等。如怀疑为胃源性腹泻,应进行胃液分析。对疑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做相关检查如基础代谢率、甲状腺吸碘率等。

3、吸收功能检查

D-木糖吸收试验、维生素B12吸收试验、胰功能试验等。主要用于诊断脂肪泻,表明腹泻为胰源性。

检查腹泻有哪些项目?以上就是肛肠专家为我们介绍的全部内容了,由于每位患者的情况不同,所做的检查项目是不同的,不过大家在检查时,一定要听取医生的意见,做好疾病的诊断工作。

小儿腹泻的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

2、大便培养: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一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斑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

7、粪便电镜检查: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0、血生化检查: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11、其他:对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孩子,必要时作乳糖、蔗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呼气氢试验,也可作纤维结肠镜检查。

相关推荐

腹泻的诊断标准和检查事项

以往将有烧心、反酸症状现时胃镜检查未见有反流性食管炎者列为反流型的FD,现已将这部分患者归为内镜检查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标准 1、有上腹痛,有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至少持续四周或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 2、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疾病病史; 3、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4、无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5无腹部手术史。对科研病例选择还需将伴有肠易激综合征者除外,以免影响研究的可比性;经定期随访未发现新

婴儿腹泻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血常规、便常规、电解质、B超 1、粪便检查: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等。 2、小肠吸收功能测定:显示肠道吸收不良。 3、X线及内窥镜检出病变位置,运动功能状态,胆石等。 4、超声。 5、小肠黏膜活组织检查,有条件者应作大便培养,电镜检查或病毒分离。 6、其他:对重症或不易判断者,应测血清钠,钾,氯化物和血气分析,或测二氧化碳结合力,出现惊厥时可测血清,;注意必须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对水分,电解质紊乱进行分析,心电图检查有助於了解血钾情况:低钾时T波平坦,然后代倒置,ST段降低,常出现U波,

慢性腹泻的诊断检查方法

多数急性或慢性腹泻患者只需根据病史,体征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粪便常规及培养等即可明确诊断,当一般常规检查后仍不能作出诊断时,应考虑作进一步检查,但由于可供检查的项目甚多,故必须结合每例患者腹泻的特点而作出选择,例如,当判断患者腹泻系小肠疾病所致的可能性大时,应选择对小肠疾病诊断有帮助的检查;如考虑腹泻是大肠疾病所致,则应选择对大肠疾病诊断有帮助的检查。 一、慢性腹泻的实验检查 1、粪便检查: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等。 2、血液检查:血红蛋白、白细胞及其分类等都有助于慢性腹泻的诊断。 3、小肠吸

婴幼儿腹泻应该做哪些检查

1.粪便检查: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等。 2.小肠吸收功能测定:显示肠道吸收不良。 3.X线及内窥镜检出病变位置、运动功能状态、胆石等。 4.超声。 5.小肠黏膜活组织检查,有条件者应作大便培养、电镜检查或病毒分离。 6.其他:对重症或不易判断者,应测血清钠、钾、氯化物和血气分析,或测二氧化碳结合力。出现惊厥时可测血清。;注意必须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对水分、电解质紊乱进行分析。心电图检查有助於了解血钾情况:低钾时T波平坦,然后代倒置,ST段降低,常出现U波,有时与T波融合。严重低钾时可出现室性早搏

腹泻检查方法都有哪些

1.血常规和生化检查 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计数增多、糖尿病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情况。 2.粪便检查 新鲜粪便检查时诊断急、慢性腹泻病因的最重要步骤,可发现红白细胞、吞噬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及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测出血。粪培养可发现致病微生物。 3.X线检查 X线钡剂检查和腹部平片可显示胃肠道病变、肠道动力状态等。 4.选择性血管造影和CT检查 对诊断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癌、胰腺癌等尤有价值。 5.内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 内镜检查对肠道的肿瘤和炎症病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黏膜活检有助于发现早期恶性肿瘤

婴儿腹泻检查项目有哪些

1、粪便检查:出血,脓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等。 2、小肠吸收功能测定:显示肠道吸收不良。 3、X线及内窥镜检出病变位置,运动功能状态,胆石等。 4、超声。 5、小肠黏膜活组织检查,有条件者应作大便培养,电镜检查或病毒分离。 6、其他:对重症或不易判断者,应测血清钠,钾,氯化物和血气分析,或测二氧化碳结合力,出现惊厥时可测血清,;注意必须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对水分,电解质紊乱进行分析,心电图检查有助於了解血钾情况:低钾时T波平坦,然后代倒置,ST段降低,常出现U波,有时与T波融合,严重低钾时可出现室性早搏

秋季腹泻需要做哪些检查

1.腹部检查⑴视诊注意有无腹胀,肠型,肠蠕动波和腹式呼吸。 ⑵听诊注意肠鸣音。 ⑶叩诊腹胀明显者应检查肝浊音是否消失,有无移动性浊音,鼓音明显者提示肠腔充气,有梗阻可能……⑷触诊 检查应由非疼痛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疼痛部位,找出压痛及紧张部位、范围和程度,观察患儿面部表情、局部拒按、哭叫程度是否严重。 2.其他检查注意皮肤出血点,瘀斑,黄疸。心肺检查,腹股沟,肛指检查。 3.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液和大小便常规检查,血和尿的胰淀粉酶等。 2)。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胸膜及心脏病变。腹部透视和摄片

宝宝腹胀腹泻需要做哪些检查

1.常规放射科检查 (1)腹部平片:由于正常新生儿及小婴儿腹部存在着生理积气,无论气体增多或减少均提示可能存在病变,所以小儿腹部平片的诊断价值远远大于成人。并且年龄越小所能提供的信息越多。除提示不同部位的肠梗阻外,还可能提示腹部占位 性病变的大小和位置。腹部平片还易于显示胎粪性 腹膜炎及 神经母细胞瘤不同特点的钙化及 畸胎瘤的骨骼影而提示诊断。腹部平片应作为气腹诊断的首选检查项目。 (2)消化道造影 ①钡餐 对诊断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及十二指肠梗阻有很大帮助,但除慢性不全性肠梗阻有时可通过钡餐确定梗阻位

婴幼儿腹泻检查诊断

1.粪便常规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大便培养: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

腹泻检查项目有哪些

实验室检查 1.常规化验 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白细胞增多和糖尿病以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新鲜粪便检查是诊断急、慢性腹泻病因最重要步骤,可发现出血、吞噬细胞、白细胞、原虫、虫卵、脂肪滴、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出不显性出血。粪培养可发现致病微生物,如弯曲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艰难梭菌等。通常水样便培养不易获得阳性结果。此外,耶尔森菌属、邻单胞菌属、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属O157:H7、气单胞菌属及非霍乱弧菌属等因不予常规检查而易漏诊。但应强调粪便化验时粪便取材要新鲜,送检应及时,否则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