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缺乳的原因 对哺乳缺乏正确认识
产后缺乳的原因 对哺乳缺乏正确认识
有些产妇担心哺乳后会影响到体型,不愿意给孩子喂奶,或者勉强给孩子喂奶,喂奶次数山少,乳头缺少吮吸的刺激,产妇的乳汁也会越来越少。
产后缺乳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产后缺乳的原因
一,饮食结构不对
当女性的饮食结构不对时,就会造成了奶水缺乏。主要是因为女性怕身材走形,为了追求薯条的身材,就很少吃主食,多吃蔬菜和水果,这种饮食结构的不对,就造成了乳汁的分泌不足等。
二,精神因素障碍
当产妇因为工作,或者是家庭的矛盾而精神不良时,也会造成了奶水不足现象的。科学研究证明,女性的奶水的分泌,与精神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只有保持快乐的情绪,才能让奶水充足,而且营养也更完善,没有奶毒。
三,缺乏喂养知识
一些女性缺乏喂养宝宝的知识,也会造成了宝宝的奶水不足现象的。这个就是有些女性因为担心孩子吃奶,会让乳房变形,就不会用母乳喂养,或者是减少了母乳喂养的次数,导致了奶水受不到刺激,而分泌量减少的结果。
四,内分泌的作用
女性的垂体分泌催乳素,如果女性的垂体有一些内分泌的问题的话,也不会再刺激分泌出来更多的乳汁的。所以,女性一定要保持好的垂体的活动量,才能有充足的乳汁分泌。而实际上,导致垂体的刺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女性自身来控制的。
五,产后的体质差
女性如果产后体质差的话,自身的健康或者是营养都跟不上,自然乳汁的分泌量也就会减少了。因此,如果女性产后身体弱,就得好好给产妇补一补了。如果女性本身就有营养不良,或者是贫血的疾病的话,那么,影响乳汁分泌是正常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给孩子用奶粉喂养了。
六,衣着不适合时
当女性生产后,开始又穿内衣了,若是使用的内衣不当,也会导致乳房的乳汁分泌不良,而造成了乳汁过少现象的。所以,女性在生产后,还是建议不要戴乳罩的好,等孩子再大一些,乳汁分泌正常了,再戴也不迟。
产后缺乳的解决方法1 .赤小豆治缺乳
[方剂] 赤小豆500克。
[制用法] 每天早、晚各服1半的煎赤小豆汤液(去豆、饮浓汤)。连服3-5天。
[验证] 用上药治疗有缺乳患者20例,均获得很好的效果
2 .黑芝麻、僵蚕等治缺乳
[方剂] 僵蚕6克,黑芝麻、红糖各30克。
[制用法] 将僵蚕研细,芝麻捣碎,加人红糖后拌匀。用时,将药放人茶杯内,倒入沸开水,加盖后待10分钟左右,1次顿服,每日服l 次,空腹时服。
[验证] 用上药治疗缺乳患者32例,一般2天见效,3-5天乳汁涌行
3 .金银花等治缺乳
[方剂] 金银花、蒲公英、王不留行各15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3次服,并以黄酒少量为引。每日1剂。
[验证] 用本方治疗缺乳患者68例,一般服药2-4剂,即可获得痊愈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女性产后缺奶的六大原因及解决办法的详细讲解,希望各位新妈妈们在产后缺奶的时候千万不要盲目补奶,一定要先找到原因再对症采取措施。
中医怎么调理产后奶水不足
产后乳少指产后乳汁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哺乳的需要,又称产后缺乳。多发生在产后数天至半个月内,也可发生于整个哺乳期。产后缺乳的发病率约为20%~30%,且有逐渐上升趋势。
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较为丰富和全面,早在隋《诸病源候论》中就有“产后无乳汁候”,首先提出了津液暴竭,经血不足可导致无乳。《千金要方》列出了“治妇人乳无汁共二十一首下乳方”,其中有至今临床上仍沿用的几种药物,如通草、漏芦、瓜蒌根,以及猪蹄、鲫鱼等催乳食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本病分为虚实两类,“产妇有二种乳汁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这个指导原则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病的诊断较为简单,患者多为产后数天至半个月内,开始哺乳时,乳房无胀满感觉,乳汁稀少或全无。也有产后曾正常哺乳,后因种种原因导致乳汁减少或无乳。乳房多无任何不适,也可有胀痛,或伴乳房结块。
病因病机
缺乳常见的病因病机有两种,一种是患者素体气血虚弱,又因产时失血耗气,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乳汁化生乏源,导致乳汁甚少或全无。这种类型的缺乳很容易理解,所以老百姓都有给产妇补的经验,给产妇喝汤、让产妇吃高蛋白高营养的食品,都是为了达到补益的目的。
还有一种类型的缺乳是大家了解较少的,很容易被忽视的,那就是肝郁气滞型缺乳。患者常因产后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导致乳脉不通,乳汁运行不畅,因而缺乳。这种情况不是化源不足,而是有乳汁但是排出不通畅。现在临床上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因虚而致乳少的情况较少,很多患者舌苔厚腻很明显,脉也没有明显虚象。常见患者这样自诉:“昨天穿山甲、今天王不留,早上猪蹄汤、晚上鲫鱼汤。乳房胀痛特别明显,但乳汁就是下不来。”这种情况下再盲目去补反而适得其反,越补患者乳房胀痛感越甚,但是乳汁就是出不来,这种类型属于实证。
故做出缺乳的诊断时,要明辨虚实。乳汁为血所化生,赖气以运行及控制,乳汁的有无、多少及排出情况均与气血有密切关系。故缺乳有虚有实,若气血虚弱,乳汁分泌障碍,内无乳汁可下,为真性缺乳,属虚;若乳汁来源本非缺乏,而由气机壅遏郁滞,管道不通,乳汁不能排出,为假性缺乳,属实。临床诊断过程中首先要询问病史,虚证患者常有产时失血过多等病史,而实证患者多有情志不遂等诱因。虚证患者通常乳房柔软,乳汁清稀,而实证患者乳房胀硬,乳汁质地浓稠。
另外,缺乳类型中还有一种是大家较少意识到的,那就是衣物纤维堵塞乳络导致乳脉不通,引起缺乳。主要原因在于怀孕期间或哺乳期间不注意乳罩及衣物的质地及乳头卫生等,衣服的细小纤维脱落,堵塞乳脉,致使乳汁排出不畅而缺乳。国外有人对一批缺乳、少乳的哺乳期妇女进行乳汁检查,发现80%以上的人乳汁中有化纤纤维、羊毛。反复发作的缺乳在询问病史时要注意这一方面。
辨证治疗
既然产后乳少有虚实之分,那么治疗时不能一味通乳,而是寓通于补、寓通于疏,方获良效。虚则补之、实则疏之是本病治疗大法,对于气血虚弱型以补益为主,肝郁气滞型以疏泄为主。不论哪种证型,均宜佐以通乳之品。
气血虚弱证:表现为产后哺乳时乳汁不足,甚或全无。乳房无胀感而柔软,乳汁量少清稀。伴气血虚弱证表现,如面色无华,神疲倦怠,纳食量少,舌质淡白或淡胖,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佐以通乳。方药:通乳丹加减(《傅青主女科》)。方中人参、黄芪大补元气,当归、麦门冬养血滋液,猪蹄、通草补血宣络通乳,桔梗载药上行。全方共奏补气养血、增液通乳之功,使气血充盛,乳汁自生。
产妇缺乳的6大原因
精神因素:生活节奏、工作环境、经济压力等客观因素,使人的情绪产生了极大的波动,烦躁、惊喜、忧愁、郁怒等情绪随时都可能发生。这些因素可通过产妇的大脑皮层影响垂体的活动,抑制催乳素的分泌,导致缺乳。
内分泌的作用:女性垂体分泌的催乳素,作用是使已经发育成熟的乳腺分泌乳汁,并维持其分泌活动。多种原因都会影响女性垂体的活动,从而抑制催乳素的分泌,导致产妇缺乳。
饮食结构的改变:女性爱美,为了追求身材苗条,一般都吃得很少,而且强调多吃水果和蔬菜。这种偏食现象会导致产妇体内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缺乏,当然乳汁也不会多了。
缺乏对哺乳正确的认识:一些产妇生怕哺乳后影响形体的美观,就不想给孩子喂奶,即使勉强给孩子喂奶,次数也相对较少。由于缺少吸吮的刺激,致使产妇的乳汁越来越少。
不合适的内衣:现代女性习惯使用文胸,如果产前使用乳罩太小,限制了乳房的发育,产后就可能产生缺乳现象。另外,乳罩中的一些纤维物质,会对乳房分泌乳汁有一定的影响。
产妇体质差:有的产妇食欲不佳、食量太少、过分偏食或不爱喝稀;有的因患贫血、肝病、营养不良、慢性腹泻等,影响乳汁分泌。
那么以上的介绍是否让大家女性缺乳有了一些了解呢,治疗起来也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大家知道基本知识了解的 重要性了吧。
乳腺增生的相关治疗会是怎样的呢
首先乳腺增生治疗要从心理治疗开始,由于缺乏对此病的正确认识,不良的心理因素过度紧张刺激忧虑悲伤,造成神经衰弱,会加重内分泌失调,促使增生症的加重,故应解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
其次是从治疗内分泌来进行乳腺增生治疗,因为乳腺增生症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人工流产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可防止在年青时就患上乳腺增生症,不生育的妇女也易较早发生乳腺增生症。
此外,母乳喂养对乳腺有许多益处,多哺乳使乳腺得到充分的发育,断奶后乳腺退化较好,不易患乳腺增生症,即使有也较轻,易治疗。
帮助现代妈妈应对产后缺乳
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缺乳”,或称“乳汁不足”。产后缺乳,常使“宝宝哭,妈妈愁”,着实令人烦恼。为何在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的年代,还会出现缺乳现象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力面的因素。
(1)未能尽早哺乳哺乳时间短、次数少,是乳汁不足最常见的原因。
(2)饮食结构改变有些爱美女性,为了追求身材苗条,一般吃得很少,而且强调多吃水果和蔬菜。这种偏食现象会导致产妇体内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缺乏,当然乳汁也不会多了。
(3)精神因素影响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紧张的工作环境等客观因素,使人的情绪产生了极大的波动,烦躁、惊喜、忧愁、郁闷等情绪随时都可能发生。这些因素通过产妇的大脑皮层影响垂体的功能,抑制催乳索的分泌,导致缺乳。
(4)内分泌的作用女性垂体分泌的催乳素,它的作用是使已经发育成熟的乳腺分泌乳汁。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各种疾病的困扰,都会影响女性垂体的功能,从而抑制催乳素的分泌,导致产妇缺乳。
(5)产妇对哺乳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产妇担心哺乳后影响形体的美观,不想给孩子喂奶,即使勉强给孩子喂奶,次数也相对较少。由于缺少吸吮的刺激,致使乳汁的分泌越来越少。
(6)缺乳与乳罩现代女性习惯使用文胸,如果产前使用乳罩太小,限制了乳房的发育,在乳罩的压迫下致使乳头和乳罩之间摩擦加剧,造成乳管堵塞,引起奶水少或无奶的现象。另外,乳罩中的一些纤维物质,也会对乳房分泌乳汁造成不良的影响。
(7)缺乳与内衣有研究表明衣服的纤维堵塞乳管,是现代母亲乳汁少的原因之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妇女在怀孕期间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怀孕期间不要戴过紧的乳罩;②最好选用棉织品的乳罩,不要将化纤衣服贴身穿或在乳罩外直接穿着毛类衣服;③切勿将乳罩与其他衣服放进洗衣机内混洗;④每次换用乳罩前要将其内侧的灰尘、纤维去净;⑤孕期坚持擦洗、按摩乳房,注意乳头卫生。
产妇奶水不足的六种原因
现在缺奶的产妇可不少,主要有以下六种原因:
精神因素:生活节奏、工作环境、经济压力等客观因素,使人的情绪产生了极大的波动,烦躁、惊喜、忧愁、郁怒等情绪随时都可能发生。这些因素可通过产妇的大脑皮层影响垂体的活动,抑制催乳素的分泌,导致缺乳。
内分泌的作用:女性垂体分泌的催乳素,作用是使已经发育成熟的乳腺分泌乳汁,并维持其分泌活动。多种原因都会影响女性垂体的活动,从而抑制催乳素的分泌,导致产妇缺乳。
饮食结构的改变:女性爱美,为了追求身材苗条,一般都吃得很少,而且强调多吃水果和蔬菜。这种偏食现象会导致产妇体内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缺乏,当然乳汁也不会多了。
缺乏对哺乳正确的认识:一些产妇生怕哺乳后影响形体的美观,就不想给孩子喂奶,即使勉强给孩子喂奶,次数也相对较少。由于缺少吸吮的刺激,致使产妇的乳汁越来越少。
不合适的内衣:现代女性习惯使用文胸,如果产前使用乳罩太小,限制了乳房的发育,产后就可能产生缺乳现象。另外,乳罩中的一些纤维物质,会对乳房分泌乳汁有一定的影响。
产妇体质差:有的产妇食欲不佳、食量太少、过分偏食或不爱喝稀;有的因患贫血、肝病、营养不良、慢性腹泻等,影响乳汁分泌。
产后缺乳怎么办 引起产后缺乳的原因
乳汁的分泌量除了与乳腺的发育、营养状态、饮食量、婴儿的按时吮吸等有关外,还与精神虚弱、肝郁气滞、痰浊阻滞有关。
所以治疗本病应从补益气血、疏肝解郁、健脾化痰这些方面着手。
得了乳腺炎乳汁可以吃吗
多数新妈妈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停止哺乳。这样的做法并不正确。这一误区是由于新妈妈对产后乳腺炎缺乏足够的认识所致,因此在患病期间难以为宝宝合理哺乳。产后乳腺炎是产褥期多发病,常见于产后三四周哺乳喂养的新妈妈。
一般而言,产后乳腺炎以细菌侵入引发的急性乳腺炎为主,具体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明显胀痛,严重时可伴有全身高热,形成乳房局部脓肿。抗生素类药物在病情早、中期阶段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症状,必要时配合手术治疗。但相关症状往往会引发焦躁情绪,是妈妈惧怕喂奶,不利于新妈妈们的身心健康。
哺乳期乳房保健方法
1、哺乳期母亲应保证充足的营养,以满足母婴二人的生理需要,否则,可能造成少乳、缺乳,而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亦可能使体内的脂肪消耗过多,形体消瘦,日后易造成乳房萎缩。
2、哺乳期母亲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心情愉快,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避免因各种精神刺激及不良情绪的影响,使乳汁分泌及排泄不畅。
3、哺乳时,应尽量将乳汁排空,每次哺乳若婴儿不能完全将乳汁吸完,则应用吸奶器将其吸净,避免乳汁淤积,否则易引起细菌感染而致急性乳腺炎。
4、哺乳时,左右两侧交替喂奶,避免因过多地喂某一侧而引起乳房不对称。
5、哺乳时注意卫生保健,避免因积乳、外伤、乳儿咬破乳头等引起乳房部的急性炎症;哺乳期母亲应避免接触苯、铅、汞、有机磷等有毒物质及x线、同位素等各种放射性物质,慎用或不用各种药物。
6、哺乳过程中,应佩带柔软的棉布乳罩,因哺乳期乳房肥大,受重力的作用容易下垂,用乳罩能起到一定的固定、托起的作用,从而防止乳房发生下垂;用棉布乳罩是因为可以防止化纤织品的纤维尘粒进入乳腺导管,避免由此导致的乳汁分泌、排泄障碍。
7、哺乳时间不要超过1年,一般以6个月到10个月为宜,避免因哺乳时间过长而引起卵巢功能抑制,造成乳腺过度萎缩退化,且性欲减低。
产妇少奶和无奶的原因是什么
——产前过分紧张,怕难产,怕疼痛,因而吃不下,睡不着,精疲力竭,造成产程延长,机体的内环境紊乱,影响了产后泌乳。
——孕期无思想准备,新生儿出生头几天啼哭,产妇感到束手无策,心情焦虑,怀疑自己的喂哺能力,认为自己的乳汁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产后早期采用了奶瓶喂养,使新生儿形成乳头错觉,不愿、不会吸吮母亲的乳头,因而对乳房刺激不力,使乳房排空减少,造成乳汁分泌减少。
——新生儿吸吮次数少,力度弱,对乳房刺激不力。
——一些错误的认识使母亲缺乏自己喂哺婴儿的信心。例如,因为觉得乳房无胀感,故而认为自己无奶或奶水不足;看到新生儿吃奶不久后即啼哭,认为是奶少、孩子未吃饱的缘故;认为孩子吃母乳,大便次数多而稀,不如吃牛奶的孩子大便干而少;认为自己的奶不如牛奶颜色浓,怀疑自己的奶质不佳。还有的母亲认为哺乳后会使乳房下垂,影响体形,因而在潜意识上排斥母乳喂养。这些怀疑和焦虑通过反射,影响了乳汁分泌的质和量。
造成产妇少奶、无奶原因的根源在于产妇缺乏分娩及母乳喂养方面的知识,因而缺乏信心,缺乏母乳喂养的积极、良好的心态。兵法上有句名言,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我们了解了母乳喂养方面的知识,我们就能得心应手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中医怎么调理产后奶水少
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较为丰富和全面,早在隋《诸病源候论》中就有“产后无乳汁候”,首先提出了津液暴竭,经血不足可导致无乳。《千金要方》列出了“治妇人乳无汁共二十一首下乳方”,其中有至今临床上仍沿用的几种药物,如通草、漏芦、瓜蒌根,以及猪蹄、鲫鱼等催乳食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本病分为虚实两类,“产妇有二种乳汁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这个指导原则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病的诊断较为简单,患者多为产后数天至半个月内,开始哺乳时,乳房无胀满感觉,乳汁稀少或全无。也有产后曾正常哺乳,后因种种原因导致乳汁减少或无乳。乳房多无任何不适,也可有胀痛,或伴乳房结块。
病因病机
缺乳常见的病因病机有两种,一种是患者素体气血虚弱,又因产时失血耗气,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乳汁化生乏源,导致乳汁甚少或全无。这种类型的缺乳很容易理解,所以老百姓都有给产妇补的经验,给产妇喝汤、让产妇吃高蛋白高营养的食品,都是为了达到补益的目的。
还有一种类型的缺乳是大家了解较少的,很容易被忽视的,那就是肝郁气滞型缺乳。患者常因产后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导致乳脉不通,乳汁运行不畅,因而缺乳。这种情况不是化源不足,而是有乳汁但是排出不通畅。现在临床上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因虚而致乳少的情况较少,很多患者舌苔厚腻很明显,脉也没有明显虚象。常见患者这样自诉:“昨天穿山甲、今天王不留,早上猪蹄汤、晚上鲫鱼汤。乳房胀痛特别明显,但乳汁就是下不来。”这种情况下再盲目去补反而适得其反,越补患者乳房胀痛感越甚,但是乳汁就是出不来,这种类型属于实证。
故做出缺乳的诊断时,要明辨虚实。乳汁为血所化生,赖气以运行及控制,乳汁的有无、多少及排出情况均与气血有密切关系。故缺乳有虚有实,若气血虚弱,乳汁分泌障碍,内无乳汁可下,为真性缺乳,属虚;若乳汁来源本非缺乏,而由气机壅遏郁滞,管道不通,乳汁不能排出,为假性缺乳,属实。临床诊断过程中首先要询问病史,虚证患者常有产时失血过多等病史,而实证患者多有情志不遂等诱因。虚证患者通常乳房柔软,乳汁清稀,而实证患者乳房胀硬,乳汁质地浓稠。
另外,缺乳类型中还有一种是大家较少意识到的,那就是衣物纤维堵塞乳络导致乳脉不通,引起缺乳。主要原因在于怀孕期间或哺乳期间不注意乳罩及衣物的质地及乳头卫生等,衣服的细小纤维脱落,堵塞乳脉,致使乳汁排出不畅而缺乳。国外有人对一批缺乳、少乳的哺乳期妇女进行乳汁检查,发现80%以上的人乳汁中有化纤纤维、羊毛。反复发作的缺乳在询问病史时要注意这一方面。
哺乳期艾灸可以吗 哺乳期保护乳房的方法
哺乳期母亲应保证充足的营养,以满足母婴二人的生理需要。
否则,可能造成少乳、缺乳,而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亦可能使体内的脂肪消耗过多,形体消瘦,日后易造成乳房萎缩。
哺乳期母亲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心情愉快,生活规律,睡眠充足。
避免因各种精神刺激及不良情绪的影响,使乳汁分泌及排泄不畅。
哺乳时,应尽量将乳汁排空,每次哺乳若婴儿不能完全将乳汁吸完,则应用吸奶器将其吸净。
避免乳汁淤积,否则易引起细菌感染而致急性乳腺炎。
哺乳时,左右两侧交替喂奶,避免因过多地喂某一侧而引起乳房不对称。
哺乳时注意卫生保健,避免因积乳、外伤、乳儿咬破乳头等引起乳房部的急性炎症;
哺乳期母亲应避免接触苯、铅、汞、有机磷等有毒物质及X线、同位素等各种放射性物质,慎用或不用各种药物。
哺乳时间不要超过1年,一般以6个月到10个月为宜,避免因哺乳时间过长而引起卵巢功能抑制,造成乳腺过度萎缩退化,且性欲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