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痛腿麻警惕糖尿病
腿痛腿麻警惕糖尿病
老人腿痛要留神糖尿病:
人到老年,体质越来越弱,身体各个方面的毛病也越来越多,腿痛在老年人中更是普遍。很多老年人往往认为腿痛是关节和骨头的问题,很少考虑其他疾病引起腿痛的可能,而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种。
其实,手足麻、皮肤痒就是早期诊断糖尿病的一些线索。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病人有对称性肢端感觉异常、手足皮肤麻木、虫爬、蚁走、灼热、触电样感觉,后期可呈手套型或短袜型感觉丧失,拿东西不稳,特别是做精细动作不灵活。严重者有腕下垂和足下垂,行走困难,四肢肌肉可萎缩,膝、踝反射迟钝或消失。因此,发现有不明原因的肢端麻木时,应怀疑患了糖尿病。
手脚瘙痒谨防糖尿病!案例:
半年前,60岁的吴女士感觉双下肢麻木、疼痛、有袜套感,且双腿变得硬邦邦的。吴女士怀疑自己是腰椎间盘突出,到医院治疗几个月腿痛依旧,后被建议到内分泌代谢科才查明病因,原来是糖尿病引发的腿痛。专家解释,吴女士之所以会腿痛无力,是由于糖尿病造成下 肢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使下肢血流量减少,特别在活动时,由于肌肉、骨骼耗氧量增加,但下肢血管内的血流量严重不足,就会导致缺血、缺氧愈演愈烈,从而出现下肢疼痛。
专家介绍,糖尿病引起腿痛通常是病史较长的患者,这类患者还会伴有很多其他并发症,例如视物模糊、头晕乏力等。糖尿病引起的腿痛不可轻视,如果得不到及时正规治疗,极易引起糖尿病足、糖尿病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需警惕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双腿酸软无力,脚部、腿部以及面部出现浮肿,糖尿病需警惕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了。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糖尿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太明显,当出现尿蛋白时,病程很可能有10年以上,因此糖尿病肾病的预后很很麻烦。
不过,糖尿病肾病早期因为肾小球已发生病变,所以,可以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加来进行监测,这让其及早发现变为可能。临床上,患者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便说明其肾脏功能正在呈进行性下降趋势。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水肿,其原因是肾病的持续发展,尿中丢失了大量蛋白引起低蛋白血症。如果病情已较为严重,可能需要做透析治疗。因此提醒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以便能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可以说,肾病是最危险的糖尿病并发症。一长串的数据都可以说明,肾病并发症是吃掉糖尿病患者的“猛虎”。调查发现,如无良好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6年内有25%发展到肾功能衰竭阶段,而50%的患者在10年内、75%的患者在15年内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从出现蛋白尿到患者死于尿毒症的平均时间为10年。
从发病机理上看,当出现全身血管受损后,肾脏血管因较为细小,肾脏便成为首先“损害”的器官。血管受损引起肾小球硬化,人就表现为蛋白尿、水肿、肾功能衰竭,甚至最后发展为尿毒症。在欧美,糖尿病肾病是尿毒症患者首要致病原因,占透析患者的50%以上。我国的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影响糖尿病肾病的因素包括肾脏病理改变、糖尿病控制情况,高血糖、高血压和饮食高蛋白等。另外,吸烟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专家认为,只要能针对这些因素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可以有一个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以上就是糖尿病需警惕糖尿病肾病的详细介绍,提醒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需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对预防疾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糖尿病的十个典型症状
中老年人若出现以下小症状,应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视力下降:当出现眼睛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等现象时,要立即进行检查,以防糖尿病的发生。
皮肤瘙痒: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常常让人难以入睡。
手足麻木: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出现手足麻木、疼痛以及烧灼感等现象。
口腔疾病:糖尿病引起口腔疾病的表现主要有:①口干口渴,口腔烧灼感;②皮肤黏膜可出现淤点、淤斑、水肿;③不易治愈或经常复发的牙龈炎、牙周炎、牙龈出血及牙痛等。
尿路感染:糖尿病引起的尿路感染有两个特点:①菌尿起源于肾脏,而一般的尿路感染多起源于下尿道;②尽管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发热期仍比一般的尿路感染发热期延长。
排尿困难:男性糖尿病患者出现排尿困难者约为21.7%。
腹泻与便秘:糖尿病可引起内脏神经病变,造成胃肠道功能失调,从而出现顽固性的腹泻与便秘,其腹泻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可引起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从而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以阳痿最为多见。
体重下降:中年人的身体日渐肥胖,食欲也正常,一旦发现体重下降很快,应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全身倦怠无力:没有从事劳动或体育运动,身体就感到疲惫不堪、双腿乏力、膝盖酸软,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应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手指麻木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
如果经常感觉到手指发麻,并且伴有酸痛的症状,需要警惕糖尿病,一般情况下,手指麻木通常是糖尿病周围神经出现病变的重要表现。
警惕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大约30%~4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伴有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引起尿毒症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症状不明显,可能仅有微量白蛋白尿,因此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微量白蛋白尿经过若干年可发展成明显蛋白尿,而此时患者可见尿泡沫增多。遗憾的是,一旦临床明显蛋白尿形成,有一半患者约在5年里就可能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如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则肾功能下降速度更快。
一定要定期检查小便和肾功能。糖尿病患者明确诊断后,不仅要重视血糖的控制,而且要定期检测小便和肾功能,不要以为血糖控制好了就万事大吉,许多人虽然血糖控制不错,但仍有可能发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肾脏损害。
要积极治疗高血压。因为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后,更容易导致动脉硬化,从而加重肾脏的损害。患者应在家里备有血压计,天天多次测量血压,血压控制不良往往是加速肾脏功能恶化的重要诱因。
要积极治疗微量白蛋白尿。由于早期微量白蛋白尿没有症状,所以要定期随访检查,一般近3个月检测一次,如病人有浮肿、高血压或视力减退,则更应重视肾脏功能的定期检查。早期微量白蛋白尿是非常容易控制的,而控制好微量白蛋白尿,可以显着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速度。
要戒烟。临床研究表明,吸烟不仅对心血管不利,而且可促进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形成,故糖尿病患者应下决心戒烟。
糖尿病患者应注重合理营养。营养治疗是控制糖尿病重要的基础性措施。然而临床上发现,许多糖尿病患者对营养治疗的原则把握不好,要么不重视,要么过于控制饮食,导致营养不良。近年来,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在老年人当中相当普遍,低蛋白血症可加速肾功能的减退。
早期发现有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优先考虑腹透而非血透。因为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管条件较差,如果选择血透,透析效果相对不太理想。但是,如果本身有腹腔黏连、腹部做过手术、皮肤出现感染、慢阻肺等情况的患者,不适合进行腹透,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考虑其他治疗方案。
糖尿病早期有哪些症状 皮肤干痒
别以为皮肤瘙痒就是皮肤有毛病,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中也有皮肤小信号。如皮肤又干燥又发痒,脖子腋下皮肤都发黑,要警惕糖尿病的发生。专家指出,这类皮肤问题与血糖低下身体脱水有关。
多尿要警惕糖尿病
1.正常情况下,排尿是在自主神经的支配下,通过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调运动来完成的。而长期高血糖,可以损害支配膀胱和尿道的自主神经,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膀胱逼尿肌或尿道括约肌发生功能障碍,或两者功能不协调,从而引起排尿功能障碍。
2.患者此时应先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可以在正规医院的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神经营养药物及肌肉收缩药物,以免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训练逼尿肌功能,养成按时饮水及排尿的习惯。如果有严重尿潴留,可考虑手术治疗,以防长期尿路梗阻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疾病。
对久治不愈的真菌性阴道炎有什么需要警惕的呢
对久治不愈的真菌性阴道炎应警惕糖尿病的可能,因为血糖高,阴道内糖的水平也增高,经过乳酸菌的作用,阴道内的酸性大,适合真菌繁殖生长.若糖尿病得不到控制,真菌性阴道炎就难以控制.
怎么都吃不胖是什么原因 糖尿病
说到糖尿病,很多人会以为跟胖人有关,其实瘦人也同样会得糖尿病。医学上总结糖尿病人有“三多一少”的特点,即多食、多饮、多尿、消瘦。
所以,如果有些人吃得多喝得多还不胖,要警惕糖尿病的可能,也应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进行排除。
手脚发麻部位不同病情亦不同
单手麻木警惕颈椎病
如果是单侧手臂、手指麻木,可能是颈椎病引起的。颈椎病引起的麻木通常为慢性、反复发作,同时伴有颈胸部的酸痛、僵硬等症状。可到骨科或康复科就诊。
屈腕时手指麻木加剧可能是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指腕部劳损等原因引起,通常会有手指麻木无力,并呈进行性加重的症状。应去骨科或康复科就诊。
单腿麻木警惕腰椎疾病
如果是单侧大腿或小腿、足部的麻木,可能是腰椎疾病引起的,通常是慢性、反复发作的麻木,同时伴有腰部疼痛、不适等症状。腰椎疾病中,通常可能会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或腰椎滑脱等。这种情况可到骨科或脊柱外科就诊。
对称性麻木应防糖尿病病变
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常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异常。这种情况应到内分泌科就诊。
手脚冰凉是什么病
1、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
多发生于男性青壮年。发病初期,大多表现为受寒后感到足部发冷、麻木、疼痛,走路时小腿酸胀、乏力。
2、闭塞性动脉硬化
早期症状表现为患肢发冷、有麻木感,以及间歇性跛行,发展到后来会表现为患肢皮肤苍白。老年人、高血压及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要警惕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