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全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攻毒散结

全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攻毒散结

全蝎味辛,有毒,辛以散结,能以毒攻毒、解毒散结,可治疗诸疮肿毒、结核,可内服,亦可外敷。

中药蜈蚣有哪些抗癌作用

蜈蚣:能治疗多种癌症。

中药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 的干燥体。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等地。春夏两季捕捉。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或先用沸水烫过,然后晒干或烘干。生用或烘炙研末用。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肝经。

中药蜈蚣的功效与全蝎的关系完全一样。息风止痉,与全蝎是典型的相须为用。以抗惊厥为主要指标看是1+1大于2。2个各用0.5g,抗惊厥作用效果相当好。用于多种肝风内动证,包括小儿急惊风,尽管偏温,就是因为它息风止痉作用比全蝎还强。攻毒散结。用于疮痈肿痛、瘰疬、痰核、瘿瘤。通络止痛。用于顽固的风湿痹证,顽固的头痛,对口眼歪斜、麻木偏瘫通络。与全蝎比不同的就一点,蜈蚣的温燥毒烈性强于全虫或强于全蝎,用时要注意,适合散剂。现在全蝎药材质量很差,药材炮制是用盐水来烫死全蝎,这样保存时间长,又叫淡全虫,没盐味。如果盐多还要去盐。而现在有的人向里拌很多盐,降低药材质量。更有甚的是让它临死前饿几天,然后喂水泥,所以它死后肚子里都是泥块。几乎不能用。有的人喜欢用蝎尾,尾节,有效成分是这里强,但是很浪费,其它的腹节也是有效的,只不过是作用稍缓和些。这是蜈蚣在临床上往往都用多少条。但称的时候都不去掉竹片,造成用量偏小,还混进了杂质。

1.息风止痉,用于痉挛抽搐。蜈蚣辛温,性善走窜,通达内外,有比全蝎更强的息内风及搜风通络作用,二者常相须为用,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如止痉散。经适当配伍,亦可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中风口眼歪斜等证。

2.攻毒散结,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本品以毒攻毒,味辛散结。以本品同雄黄、猪胆汁配伍制膏,外敷恶疮肿毒颇佳,如不二散。与茶叶共为细末,敷治瘰疬溃烂。若以本品焙黄,研细末,开水送服,或与黄连、大黄、生甘草等同用,可治毒蛇咬伤。

3.通络止痛,用于风湿顽痹、顽固性头痛。本品亦有与全蝎相似的搜风通络止痛作用,用于风湿顽痹,可与防风、独活、威灵仙等祛风、除湿、通络药物同用。治疗久治不愈之顽固性头痛或偏正头痛,可与天麻、川芎、白僵蚕等同用。

中药蜈蚣的作用

蜈蚣除含毒性成分外,尚含脂肪油、胆甾醇、蚁酸及多种氨基酸。蜈蚣有抗惊厥及扩张血管,降压作用。蜈蚣水浸剂对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有促进免疫、抗肿瘤作用。

1.蜈蚣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毒性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性蛋白质。其脂溶性成分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尚含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糖类、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蜈蚣水提液有明显的抗惊厥、镇痛作用,并能抗炎,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消肿;对结核杆菌、多种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本品尚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抑制抗体生成而调节免疫功能;其水提物有阻止自由基连锁反应作用。蜈蚣对小鼠肉瘤、小鼠白血病模型有抑制作用;蜈蚣水蛭注射液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2.蜈蚣研末吞服,气味较重,病人常致恶心,故可将其焙干,研粉,过筛,装入胶囊服用,既能保证疗效,又便于控制用量,避免中毒。

3.蜈蚣含有类似蜂毒的毒性成分,可引起溶血及过敏反应。大剂量可使心肌麻痹,并抑制呼吸中枢。有溶血反应者,可见酱油色尿及溶血性贫血症状。过敏反应者,可见全身过敏性皮疹、瘙痒,甚则引起过敏性休克。

4.蜈蚣经烘焙后,其毒性物质被破坏,毒性降低。故内服蜈蚣,以炮制品为宜。

要和前面的防风、白花蛇、胆南星、蝉蜕、天南星、白附子对照使用。

中药蜈蚣的应用

1.用于多种肝风内动证。本品有类似全蝎的息风止痉之效,且作用和温燥毒烈之性更强,二者常相须为用。治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等所致痉挛抽搐,其配伍应用与全蝎相同。

2.用于痈肿疮疡,瘰疬痰核等。本品攻毒散结之力强,外敷为主,亦可内服。其应用配伍原则亦与全蝎相同,且常同用。

3.用于风湿顽痹,顽固性偏正头痛,口眼喎斜。本品亦有与全蝎相似的通络止痛之效。治以上诸证除二药同用外,用于风湿顽痹还宜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药物配伍。治顽固性偏正头痛,还宜与祛风、活血、止痛之品同用。治口眼喎斜,宜与祛风、通络药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l~3g;研末吞服,每次0.6~lg。外用适量,可研末用或油浸涂敷患处。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服。

全蝎的功效有哪些

全蝎又叫蝎子,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别名:虿、奎、杜伯、主簿虫、虿尾虫、全虫、茯背虫、蝎子。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喎,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别名:虿、奎、杜伯、主簿虫、虿尾虫、全虫、茯背虫、蝎子。

性味:味辛;性平;有毒

功效分类:平肝息风药;祛风药。

归经:肝经。

功效:祛风止痉;通络止痛;玫毒散结

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牙痛;耳聋;痈肿疮毒;瘰疬痰核;蛇咬伤;烧伤;风疹;顽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g;研末入丸、散,每次0.5-1g;蝎尾用量为全蝎的1/3。外用:适量,研末掺、熬膏或油浸涂敷。

全蝎对人体有何功效

全蝎又名钳蝎、蝎子,为钳蝎科动 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全蝎性平,味 辛,有毒,归肝经。具有熄风镇痉,攻 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小儿惊 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 破伤风、风湿额療、偏正头痛、疮病、 瘰疬等。

乳腺癌患者可食全蝎蜂蜜露

乳腺癌患者应该重视日常饮食习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全蝎蜂蜜露和海带萝卜汤。

全蝎蜂蜜露

原料:全蝎50g,白糖100g,蜂蜜250g。做法:先将捕捉的全蝎杀死,晒干或烘干,研成极细末,放入蒸碗中,加白糖、蜂蜜及清水少许,搅拌均匀,加盖,隔水蒸1.5个小时,离火,晾凉后装瓶,防潮,备用。每日3次,每次10g,温开水送服。功效:解毒通络,防癌抗癌,适合各期乳腺癌患者食用。全蝎擅长走窜攻毒、解毒散结,是中医临床用于治疗疮痈肿毒、瘰疬痰核的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全蝎提取物对乳腺癌有抑制作用,能使瘤组织的DNA明显减少,全蝎蜂蜜露可抑制乳腺瘤的发展,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坚持定量服食,可在乳腺癌手术以及术后放疗、化疗中发挥辅助治疗作用。

海带萝卜汤

原料:海带30g,白萝卜250g。做法:先将海带用冷水浸泡12小时,其间可换水数次,洗净后剖条,切成菱形片,备用,将白萝卜放入冷水中浸泡片刻,反复洗净其外皮,连皮及根须切成细条状,与海带菱形片同放入沙锅,加水足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至萝卜条酥烂,加精盐、味精、蒜末,拌匀,淋入麻油即成。功效:软坚散结,防癌抗癌。

中药蜈蚣有哪些抗癌作用

中药蜈蚣的功效与全蝎的关系完全一样。息风止痉,与全蝎是典型的相须为用。以抗惊厥为主要指标看是1+1大于2。2个各用0.5g,抗惊厥作用效果相当好。用于多种肝风内动证,包括小儿急惊风,尽管偏温,就是因为它息风止痉作用比全蝎还强。攻毒散结。用于疮痈肿痛、瘰疬、痰核、瘿瘤。通络止痛。用于顽固的风湿痹证,顽固的头痛,对口眼歪斜、麻木偏瘫通络。与全蝎比不同的就一点,蜈蚣的温燥毒烈性强于全虫或强于全蝎,用时要注意,适合散剂。现在全蝎药材质量很差,药材炮制是用盐水来烫死全蝎,这样保存时间长,又叫淡全虫,没盐味。如果盐多还要去盐。而现在有的人向里拌很多盐,降低药材质量。更有甚的是让它临死前饿几天,然后喂水泥,所以它死后肚子里都是泥块。几乎不能用。有的人喜欢用蝎尾,尾节,有效成分是这里强,但是很浪费,其它的腹节也是有效的,只不过是作用稍缓和些。这是蜈蚣在临床上往往都用多少条。但称的时候都不去掉竹片,造成用量偏小,还混进了杂质。

1.息风止痉,用于痉挛抽搐。蜈蚣辛温,性善走窜,通达内外,有比全蝎更强的息内风及搜风通络作用,二者常相须为用,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如止痉散。经适当配伍,亦可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中风口眼歪斜等证。

2.攻毒散结,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本品以毒攻毒,味辛散结。以本品同雄黄、猪胆汁配伍制膏,外敷恶疮肿毒颇佳,如不二散。与茶叶共为细末,敷治瘰疬溃烂。若以本品焙黄,研细末,开水送服,或与黄连、大黄、生甘草等同用,可治毒蛇咬伤。

3.通络止痛,用于风湿顽痹、顽固性头痛。本品亦有与全蝎相似的搜风通络止痛作用,用于风湿顽痹,可与防风、独活、威灵仙等祛风、除湿、通络药物同用。治疗久治不愈之顽固性头痛或偏正头痛,可与天麻、川芎、白僵蚕等同用。

中药蜈蚣的作用

蜈蚣除含毒性成分外,尚含脂肪油、胆甾醇、蚁酸及多种氨基酸。蜈蚣有抗惊厥及扩张血管,降压作用。蜈蚣水浸剂对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有促进免疫、抗肿瘤作用。

1.蜈蚣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毒性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性蛋白质。其脂溶性成分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尚含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糖类、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蜈蚣水提液有明显的抗惊厥、镇痛作用,并能抗炎,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消肿;对结核杆菌、多种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本品尚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抑制抗体生成而调节免疫功能;其水提物有阻止自由基连锁反应作用。蜈蚣对小鼠肉瘤、小鼠白血病模型有抑制作用;蜈蚣水蛭注射液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2.蜈蚣研末吞服,气味较重,病人常致恶心,故可将其焙干,研粉,过筛,装入胶囊服用,既能保证疗效,又便于控制用量,避免中毒。

蝎子酒的功效与作用 攻毒散结

蝎子酒味辛有毒,能够以毒攻毒,解毒而散结消肿,可用来治疗各种疮疡肿毒引起的相关病症。

能癫痫病的有哪些中药

一、全蝎:味辛、微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适用于风邪引起的惊痫,发作时有抽搐之症,被誉为“止痉抽之要药”。全蝎含蝎毒素,是一种毒性蛋白,能麻痹呼吸中枢,有溶血作用,实验证明有抗惊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全蝎有毒,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常用量一般是2~5克(或1~3条),蝎尾1~2克。

二、地龙: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经。能熄风通络、清热镇惊、平喘、利尿,适用于温热、神昏、抽搐或瘀滞等痫证。《本草拾遗》中说:“疗温病太热,狂言,主天行诸热,小儿热病癫痫”。地龙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毒素、胆固醇、胆碱、氨基酸等。药理试验研究表明,地龙热浸液、醇提取液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常用量:煎汤5~15克,鲜品10~20克,研末内服1~2克。

三、蜈蚣:性味咸、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熄风止痉作用强,适用于癫痫发作引起的惊厥抽搐及口眼歪斜。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有一定毒性,实验证明有中枢抑制、抗惊厥和镇痛作用。止痉作用比全蝎强。其常用量为1~3克(1~3条),入丸、散量减半,研末吞服,每次0.6~1克。

蜈蚣的功效有哪些

蜈蚣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等证。

现代临床上还用于治疗结核病(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肋膜炎、肺结核、散发性结核、骨结核、乳腺结核及颈淋巴结核等),癌症(食道癌、乳腺癌、皮肤癌、肺癌、子宫癌、唇腺癌等)。

1.痉挛抽搐。本品性温,性善走窜,通达内外,搜风定搐力强,与全蝎均为息风要药,两药常同用,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如止痉散(《经验方》);若治小儿口撮,手足抽搐,以本品配全蝎、钩藤、僵蚕等,如撮风散(《证治准绳》),又(《圣惠方》)万金散,治小儿急惊,以本品配丹砂、轻粉等分研末,乳汁下;若治破伤风,角弓反张,即以本品为主药,配伍南星、防风等同用。如蜈蚣星风散(《医宗金鉴》)。经适当配伍,本品亦可用于癫痫、风中经络,口眼斜等证。

2.疮疡肿毒,瘰疬结核。本品以毒攻毒,味辛散结,同雄黄、猪胆汁配伍制膏,外敷恶疮肿毒,效果颇佳,如不二散(《拔萃方》);本品与茶叶共为细末,敷治瘰疬溃烂,如《本草纲目》引《枕中方》验方,新方结核散,配合全蝎、土鳖虫,共研细末内服,治骨结核;若以本品焙黄,研细末,开水送服,或与黄连、大黄、生甘草等同用,又可治毒蛇咬伤。

3.风湿顽痹。本品有良好的通络止痛功效,而与全蝎相似,故二药常与防风、独活、威灵仙等祛风、除湿、通络药物同用,以治风湿痹痛、游走不定、痛势剧烈者。4.顽固性头痛。本品搜风,通络止痛,可用治久治不愈之顽固性头痛或偏正头痛,多与天麻、川芎、白僵蚕等同用。

蝎子治类风湿关节炎吗

在中医理论当中认为蝎子是有祛风除湿效果的,所以经常被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骨病。从保健的角度上来说,大家都知道蝎子尾巴上的毒液是很霸道的,但是这种毒液,确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品,适当的食用可以增强人体内的免疫能力,对于寒毒也有非常好的去除作用。

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搜剔走窜,可升可降;具有熄网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的功效;主治小儿惊风,痉挛抽搐,癫痫,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作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牙痛,耳聋,疝气腹痛,瘰疬痰核,痈肿疮毒,风疹顽癣,虫蛇咬伤,烧烫伤。

另外,蝎子的功效主要是做药用。有息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攻毒散结等功效,能治疗风湿痹痛、半身不遂、中风、瘰疬、无名肿痛、癌症、顽固性皮肤病等,可以泡酒服用,也可经过处理烹调食用。

其实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蝎子可以说全身都是宝,因为不管是蝎毒还是全蝎都可以入药,可以与多种中药材辅助使用,通过以毒攻毒的治疗方式,可以达到软坚散结,祛除体内寒毒的功效,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病症有非常好的治疗和缓解功效。

癫痫不可怕五种中药能缓解发作

全蝎

味辛、微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适用于风邪引起的惊痫,发作时有抽搐之症,被誉为“止痉抽之要药”。全蝎含蝎毒素,是一种毒性蛋白,能麻痹呼吸中枢,有溶血作用,实验证明有抗惊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全蝎有毒,使用时要注意剂量。

常用量:2~5克(或1~3条),蝎尾1~2克。

蜈蚣

性味咸、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熄风止痉作用强,适用于癫痫发作引起的惊厥抽搐及口眼歪斜。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有一定毒性,实验证明有中枢抑制、抗惊厥和镇痛作用。止痉作用比全蝎强。

常用量:1~3克(1~3条),入丸、散量减半,研末吞服,每次0.6~1克。

僵蚕

性味咸、辛,平,入肝、肺经。功效熄风止痉、祛风清热、化痰散结,适用于肝风内动和痰热引起的癫痫病。僵蚕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动物实验有抗惊厥和催眠作用。

常用量:3~10克,研末吞服,每次1~1.5克。

地龙

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经。能熄风通络、清热镇惊、平喘、利尿,适用于温热、神昏、抽搐或瘀滞等痫证。《本草拾遗》中说:“疗温病太热,狂言,主天行诸热,小儿热病癫痫”。地龙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毒素、胆固醇、胆碱、氨基酸等。药理试验研究表明,地龙热浸液、醇提取液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常用量:煎汤5~15克,鲜品10~20克,研末内服1~2克。

蝉蜕

性味甘、寒,入肝、肺经。能疏散风热,又可凉肝熄风止痉,多用于癫痫抽搐之证。蝉蜕主要成分是甲壳质,动物实验证明有镇静、抗惊厥、解热、抗过敏、免疫抑制、镇痛作用和神经节阻断作用。

常用量:3~10克,水煎服,或单味研末冲服。

全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全蝎的用药禁忌

1、血虚生风者及孕妇禁服全蝎。

2、全蝎性烈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全蝎用量过大可致头痛、头昏、血压升高、心慌、心悸、烦躁不安;严重者血压突然下降、呼吸困难、发绀、昏迷,最后多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治癫痫有哪些偏方最好

㈠蜈蚣是治疗癫痫病的偏方:性味咸、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熄风止痉作用强,适用于癫痫发作引起的惊厥抽搐及口眼歪斜。蜈蚣 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有一定毒性,实验证明有中枢抑制、抗惊厥和镇痛作用。止痉作用比全蝎强。入丸、散量减半,研末吞服。

㈡僵蚕是治疗癫痫病的偏方:性味咸、辛,平,入肝、肺经。功效熄风止痉、祛风清热、化痰散结,适用于肝风内动和痰热引起的癫痫病。僵蚕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动物实验有抗惊厥和催眠作用。㈢蝉蜕是治疗癫痫病的偏方:性味甘、寒,入肝、肺经。能疏散风热,又可凉肝熄风止痉,多用于癫痫抽搐之证。蝉蜕主要成分是甲壳质,动物实验证明有镇静、抗惊厥、解热、抗过敏、免疫抑制、镇痛作用和神经节阻断作用。水煎服,或单味研末冲服。

㈣全蝎是治疗癫痫病的偏方:味辛、微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适用于风邪引起的惊痫,发作时有抽搐之症,被誉为“止痉抽之要 药”。全蝎含蝎毒素,是一种毒性蛋白,能麻痹呼吸中枢,有溶血作用,实验证明有抗惊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全蝎有毒,使用时要注意剂量。

相关推荐

吃什么中药能治疗术后癫痫

中药治癫痫是很多患者选择的治疗癫痫的方法,当然对于癫痫患者来说,坚持用药和配合医生治疗是相当重要的,因为癫痫想要康复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因此配合治疗是相当重要的。 1、地龙: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经。能熄风通络、清热镇惊、平喘、利尿,适用于温热、神昏、抽搐或瘀滞等痫证。《本草拾遗》中说:“疗温病太热,狂言,主天行诸热,小儿热病癫痫”。地龙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素、胆固醇、胆碱、氨基酸等。药理试验研究表明,地龙热浸液、醇提取液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常用量:煎汤5~15克,鲜品10~20克,研末内服1

蝎子有何功效,能治什么病

1、蝎子是一种什么动物? 有何药理作用? 蝎子,学名全蝎,又名全虫,是古老的节肢动物,中医称为“五”之首,是贵重的动物性药材,全世界有1000多种,中国有十几种。有息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散结等功效,能治疗风湿痹痛、半身不遂、中风、瘰疬、无名肿痛、癌症、顽固性皮肤病等,在中医共有100多种疾病需用蝎子进行治疗。用蝎子配制的著名中成药有偏瘫再造丸、大活络丸、七珍丹、止痉散等。 2、蝎对人体有害吗? 蝎子的剌是一种自卫武器,但蝎子不会主动蜇人,只有在受到侵犯时才会用剌进行自卫。蝎子被除掉

中医治疗肺癌的优势

1、阴虚内热型:主症见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气短胸痛,心烦不眠,或低热盗汗,口干便燥,咽干声哑,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治以滋阴清热,解抗癌,方用百合固金汤合千金苇茎汤化裁(生地黄、黄芪、龙葵、石上柏、白英、百合、沙参等)。治法为养阴清热,解散结。采取生地黄10 g、玄参12 g、黄精10 g、山药12 g、白扁豆10 g、天冬12 g、天花粉10 g、陈皮9 g治疗,舌如镜面无苔,加女贞子12 g、枸杞子15 g等,治疗阴虚内热型患者45例,其中,5年以上生存期为35例。 2、气阴两虚型:在辨证论治中

全蝎怎么吃

剪掉蝎子尾部针,去掉内脏,用水洗净;把蝎子放在水里浸泡一会儿;煮蝎子,煮到半熟;把蝎子放入油锅中炸;放调料,继续炸,直到飘来一阵蝎子的清香;等蝎子冷却一下(太烫吃了上火);用筷子夹住一只蝎子,放入嘴里,细嚼慢咽。 全蝎是一味中药,有祛风、定惊、镇痉之功用;主治口眼歪斜,风湿麻痹,痉挛抽搐,破伤风,恶疮肿(外用)等症。 有息风止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散结等功效,能治疗风湿痹痛、半身不遂、中风、瘰疬、无名肿痛、癌症、顽固性皮肤病等疾病、脚气;另外,还是治疗肾炎、血管硬化、乙肝、癌症等疑难病的要药。用

全蝎的营养价值 作用

全蝎中含有的蝎、三甲胺使得全蝎具有一定的性,并且起到一定作用

蜈蚣有什么作用

抗肿瘤作用。 蜈蚣提取物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一定作用。 抗菌作用。 本品水浸液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试管法表明,本品水浸液,乙醇、乙醚提取液对葡萄球菌,八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并不显示直接的抑制作用。 促进免疫功能。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服药前血清IgG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分别为0.034±0.025mg/L和0.213±0.022mg/L。服蜈蚣后,血清IgG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明显升高,早晚唾液中IgG、IgA均高于正常人P

乳头溢液患者的饮食保健

1、海带萝卜汤 原料:海带30g,白萝卜250g。做法:先将海带用冷水浸泡12小时,其间可换水数次,洗净后剖条,切成菱形片,备用,将白萝卜放入冷水中浸泡片刻,反复洗净其外皮,连皮及根须切成细条状,与海带菱形片同放入沙锅,加水足量,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至萝卜条酥烂,加精盐、味精、蒜末,拌匀,淋入麻油即成。功效:软坚散结,防癌抗癌。 2、山慈菇海鲜汤 材料:山慈菇30g,鲜牡螨250g,鲜文蛤200g,煅蟹骨、海藻、水发海带丝各45g,活蟹2只,活虾60g,葱、姜、油、盐、黄酒、味精。做法:制作者可将山慈

孕妇禁用的中草药有哪些

中医认为,凡破血逐瘀、破气之品,易使气乱而气妄行,不利于血聚以养胎;峻下之品,可使胎气下坠,中气不举;大辛大热之品,易动血伤阴,损伤胎气;大苦大寒之品,易伤阳气,损气血,使胎冷不长;有之品,则直接损伤胎儿。所以,从中药的性能来讲,凡峻下、滑得、祛瘀、破气、有、苦寒之品禁用或慎用。 常见妊娠禁忌用药如下: 峻下类:大黄、芒硝、巴豆等。 滑利类:大戟、芫花、甘遂、商陆、牵牛子、生苡仁、茅根、芦荟、冬葵子等。 祛瘀类:水蛭、虻虫、地鳖虫、蛴螬、蜈蚣、蝼蛄、斑蟊、全蝎、麝香、益母草、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乳

哪些中药可代替马钱子的功效

马钱子与全蝎功效是相近的,除马钱子独具较强的搜风功能之外,二药都有疏经通络、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之功。可二者的作用却是相反的,马钱子中的士的宁可兴奋中枢神经,如果使用过量,会导致中,临床表现为抽搐、惊厥,甚至因呼吸肌麻痹而导致窒息死亡。 而全蝎则可抑制中枢神经的过度兴奋,使用过量会导致全身肌肉麻痹、瘫痪。所以二药相配,正可谓“以”,既增加了疗效,又可相互消除对方的性。马钱子历来多为进口药,现我国云南有马钱子经测定种子含番木鳖碱,可以代替进口马钱子。

蜈蚣的功效作用

(一)蜈蚣的功效 蜈蚣味辛,性温,有。入肝经。 功用主治:祛风,定惊,,散结。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癥积瘤块,疮疡肿,风癣,白秃,痔漏,烫伤。现代临床上还用于治疗结核病(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肋膜炎、肺结核、散发性结核、骨结核、乳腺结核及颈淋巴结核等),癌症(食道癌、乳腺癌、皮肤癌、肺癌、子宫癌、唇腺癌等)。 第1步《本经》:"主啖诸蛇虫鱼,温疟,去三虫。" 第2步《抱朴子》:"末,以治蛇疮。" 第3步《别录》:"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 第4步《日华子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