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育九大特点
新生儿发育九大特点
l、新生儿出生时的体重平均3.0kg左右,身长46—53cm左右,头围33—38cm。
2、新生儿一天要睡20小时,大约有3小时是深睡不醒的。
3、新生儿的眼对光反应敏感,特别喜欢看脸的外形,2周内的新生儿己能区别出妈妈与爸爸的脸外形。
4、新生儿的听觉已相当灵敏,因为在胎内早己听惯母亲平时讲话的声音及母亲主动脉搏动声的节律,所以在哺母乳时比较安静,出现亲切感和安全感,而当新生儿哭吵时,只要母亲发声呼唤孩子即能安静,换了父亲的呼唤声就没有同样的效果。新生儿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音。向和声音持续时间,平均出生58小时的新生儿己能区分200和1000hz的音。
5、新生儿出生时嗅觉中枢及末梢早己发育成熟。哺乳时新生儿闻到乳的香味就会积极地寻找乳头。
6、新生儿的味觉已发育很完善,对不同的味觉产生不同反应。出生仅2小时就能对味觉进行分辨,对微甜的糖水表示愉快,对柠檬汁表示痛苦,还能区别不同浓度的糖溶液。出生最初几天女婴比男婴更喜欢甜味。
7、新生儿的触觉有高度的灵敏性,尤其在眼、前额、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
8、新生儿两手握拳很紧,在俯卧位时能抬头l—2秒钟,已有反射性的匍匐动作。扶新生儿直立时,两下肢稍能负重,出现踏步反射及立足反射。
9、新生儿还有几种特殊的生理状态,即:生理性黄疽、假月经、乳腺增大、泌乳现象。
睾丸的发育特点
睾丸将来产生精子,所以它是男孩的生殖器官,睾丸中曲细精管上的间质细胞则分泌大量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所以又是男孩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青春期前,睾丸处于幼稚状态,容积不足3毫升,睾丸中产生精子的曲细精管又狭又细,看不见管腔。10岁左右,曲细精管开始发育,管壁出现少量的精原细胞,12岁左右,睾丸迅速发育,容积增到12毫升以上,曲细精管的长度和曲折度都增加,管壁的精原细胞则不断分裂繁殖,逐步发育成各期生精细胞,最后产生精子,同时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等。
睾丸里产生的精子还未完全成熟,它进入附睾后继续吸取营养并发育。输精管紧接附睾尾部,与精囊腺的排泄管合成射精管,通过前列腺开口于尿道。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口,是精子外振的必由之路。
在睾丸等发育的同时,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等附属腺体也加快成熟,各自分泌具有特殊刺鼻气味的乳白色粘稠液,与精子汇合成精液,对精子的生存和活动极为重要。
宝宝出生后何时需要睡枕头
由于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故平躺时,背和后脑勺在同一平面上,不会造成肌肉紧绷状态而导致落枕;加上新生儿的头大,几乎与肩同宽,侧卧也很自然,新生儿无需枕头。如果头部被垫高了,反而容易形成头颈弯曲,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和吞咽,甚至可能发生意外。为了防止吐奶,婴儿上半身可略垫高1厘米。
当婴儿长到3~4个月,颈部脊柱开始向前弯曲,这时睡觉时可枕一厘米高的枕头。长到七~八个月开始学坐时,婴儿胸部脊柱开始向后弯曲,肩也发育增宽,这时孩子睡觉时应枕3厘米高左右的枕头。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睡眠和身体正常发育,常枕高枕头容易形成驼背。
在民间给新生儿枕上又硬(常用高梁米做的枕头)又高的枕头,使新生儿脊柱的发育受到了影响。为了儿童的正常发育,根据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发育特点,不要给新生儿枕枕头。
宝宝的枕头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呼吸通畅和颈部的血液循环,影响睡眠的质量和白天的精神状态。
发育期宝宝的生理特点
(1)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指的是从出生到28天的小婴儿。
新生儿刚刚离开母体开始独立生活,周围环境骤然改变,迫使新生儿必须适应新的,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是2500~4500克,平均身高为45~51厘米。
在营养方面,新生儿从孕妇提供全部营养过度到胃肠道吸收提供营养,对母体外的环境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如果喂养不当,就容易导致新生儿营养不良甚至患病。
(2)婴儿期的生理特点
婴儿是指1周岁以内的孩子。婴儿在这个阶段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
1、头围在出生时约为34厘米,前半年增加8~10厘米,后半年增加2~4厘米,1岁时平均为46厘米。以后增长速度减缓,到成年人时约为56~58厘米。
2、胸围在出生时比头围要小1~2厘米,到婴儿4个月末时,胸围与头围基本相同。
3、身长在出生时约为50厘米,一般每月增长3~3.5厘米,到4个月时增长10~12厘米,1岁时可达出生时的1.5倍左右。
4、体重可以达到出生时的3倍,约为9000~10000克。
5、儿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仍处于大脑的迅速发育期,脑神经细胞数目还在继续增加,需要充足均衡合理的营养素(特别是优质蛋白)的支持,所以对热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的需求特别旺盛。
由此可见,要满足快速成长的婴儿的需要,就必须提供充足均衡合理的营养。
小编总结:无论是新生儿还是婴儿都是出于发育的时期,需要营养的充足,因此,妈妈的喂养要得当,不然会让宝宝轻易就营养不良或生病。
新生儿打嗝放屁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打嗝放屁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打嗝放屁是,是新生儿发育过程中很常见的症状,随着宝宝逐渐发育成熟这些症状会慢慢小时,所以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1.新生儿打嗝是因为新生儿在吃奶的时候吸入了过多的空气引起胃部压力大而发生打嗝。
2.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和膈肌还没发育完善,当新生儿受到轻微的刺激如吸入冷空气、吃奶太急膈肌痉挛而产生打嗝。
3.人工喂养用的奶瓶瓶嘴洞口过大、奶粉冲泡之后放置时间过长、喂养方式不对等这些现象都会造成新生儿吸入过多的空气引起新生儿打嗝。
1.新生儿胃肠发育不成熟,造成新生儿各阶段肠道蠕动不协调,引起肠胀气,肚子咕噜咕噜响,排气多,放屁多并频繁出现不明原因哭闹。医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婴儿肠绞痛。婴儿肠绞痛是营养充足健康的婴儿也会出现的症状,属于婴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家长不必担心。
2.吃多了:新生儿吃多了会导致消化不良就会表现为喜欢放屁。
3.饿着了:新生儿放的屁没有臭味,大多是应为胃肠排空后因为饥饿而引起肠蠕动增加,此时还会听到阵阵肠鸣音。
4.吞入过多空气:在给新生儿喂奶时方式不恰当就会引起新生儿吸入很多空气,新生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胃小而平,当大量空气经过肠道时,会排气增多而放屁。
3个月婴儿发育特点
和刚出生时有所不同,三个月的宝宝能分辨气和味,开始有自己的喜好。如果宝宝不喜欢奶粉的味道,就会吐奶,表示拒绝。那宝宝还会有什么举动呢?下面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三个月宝宝的发育特点:
此时,宝宝的嗅觉已经开始起作用了,能对有气味的物体作为各种反应,比如面部表情丰富,不规则深呼吸,脉搏加强,打喷嚏,把头躲开,四肢和全身不安宁等。
这个阶段,宝宝能分辨不同的气味,会让妈妈措手不及。例如,吃惯了母乳的宝宝,突然喂给奶粉,宝宝会拒绝,因为气味已经发生改变,即使同样装在奶瓶里也一样。
此外,三个月的宝宝对不同味觉的刺激也有不同的反应,对甜的东西会吸允,脸上显示出愉快的表情,做出特殊的舔嘴、咂舌动作。对苦、酸、咸的食物,面部会出现不安的表情,比如闭眼、皱眉、闭嘴等,有时还会恶心、呕吐。
如果在三个月培养宝宝的嗅觉和味觉能力,等宝宝长大后,很多食物都能轻松分辨出来。这也算宝宝的特殊技能,不断强化,对宝宝日后生活有帮助。
婴儿何时需要睡枕头
人们习惯认为,睡觉就必须枕枕头,于是就给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也枕一个小枕头。我们说这完全不必要,这不利于新生儿正常发育。
由于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故平躺时,背和后脑勺在同一平面上,不会造成肌肉紧绷状态而导致落枕;加上新生儿的头大,几乎与肩同宽,侧卧也很自然,新生儿无需枕头。如果头部被垫高了,反而容易形成头颈弯曲,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和吞咽,甚至可能发生意外。为了防止吐奶,婴儿上半身可略垫高1厘米。
当婴儿长到3~4个月,颈部脊柱开始向前弯曲,这时睡觉时可枕一厘米高的枕头。长到七~八个月开始学坐时,婴儿胸部脊柱开始向后弯曲,肩也发育增宽,这时孩子睡觉时应枕3厘米高左右的枕头。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睡眠和身体正常发育,常枕高枕头容易形成驼背。
在民间给新生儿枕上又硬又高的枕头,使新生儿脊柱的发育受到了影响。为了儿童的正常发育,根据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发育特点,不要给新生儿枕枕头。
新生儿的发育特点 新生儿的听觉
新生儿的听觉是很敏感的。为了使孩子发展听力,妈妈在喂奶或护理时,只要宝宝醒着,就要随时随地和他说话,用亲切的语声和宝宝交谈,还可以给他播放优美的音乐,摇动柔和响声的玩具,给予听觉刺激。
1个月婴儿发育特点
项 目 男 婴 女 婴
体重(平均) 5.03公斤 4.68公斤
身高(平均) 57.06厘米 56.17厘米
头围(平均) 38.43厘米 37.56厘米
胸围(平均) 37.88厘米 37厘米
坐高(平均) 37.94厘米 37.35厘米
身体发育 1个月的孩子,一逗会笑,面部长得扁平阔鼻,双颊丰满,肩和臀部显得较狭小,脖子短,胸部、肚子呈现圆鼓形状,小胳臂、小腿也总是喜欢呈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
动作发育 孩子在8周时,俯卧位下巴离开床的角度可达45度,但不能持久。要到3个月时,下巴和肩部才能都离开床面抬起来,胸部也能部分地离开床面,上肢支撑部分体重。孩子俯卧时,家长要注重看护,防止因呼吸不畅而引起窒息。
从出生到1个月的孩子,动作发育处于活跃阶段,他可做出许多不同的动作,特别精彩是是面部表情逐渐丰富。在睡眠中有时会做出哭相,撇着小嘴好象很委屈的样子,有时又会出现无意识的笑。其实这些动作都是孩子吃饱后安详愉快的表现。
感觉发育 孩子经过妈妈一个月的哺育,对妈妈说话的声音很熟悉了,如果遇到陌生的声音他会吃惊,如果声音很大他会感到害怕而哭起来。因此要给孩子听一些轻柔的音乐和歌曲,对孩子说话、唱歌的声音都要悦耳。孩子很喜欢周围的人和他说话,没人理他的时候会感到寂寞而哭闹。
1个月的孩子,皮肤感觉能力比成人敏感得多,有时家长不注意,把一丝头发或其他东西弄到孩子的身上刺激了皮肤,他就会全身左右乱动或者哭闹表示很不舒服。这时的孩子对冷、过热都比较敏感,以哭闹向大人表示自己的不满。两只眼睛的运动还不够协调,对亮光与黑暗环境都有反应。1个月的孩子很不喜欢苦味与酸味的食品,如果给他吃,他会表示拒绝。
睡眠 这么大的孩子,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每天能睡18-20个小时,其中约有3个小时睡得很香甜,处在深睡不醒状态。
细数新生BB各阶段发育特点
1.出生时
婴儿出生时往往会伴随一些反射,包括惊跳反射,这意味着他被吓了一跳,当他听到一声巨响后,可能会弓起背部,并摆动他的胳膊和腿。此外,巴宾斯基反射(当用火柴棍或其他细细的物品,由脚心下向上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边缘时,他的大拇扯会向上弯曲,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然后再蜷曲起来。)导致婴儿大脚趾向后弯曲也是每个宝宝的共同反应。
2.一周
刚刚出生没几天,一个新生儿能够简单地抬起头定位在他们的肚子上,还可以向两侧移动他的胳膊和腿。婴儿出生时眼睛是近视的,所以他们的视力很模糊,大约要1个星期才可以看得清8至10英寸距离的人或事物。即使在这个阶段,婴儿也可以根据特征识别人脸和手势,有时可能还会模仿他们。
3.三周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新生儿可能会躺在那仔细观察他的肚子,并可以略微的抬起头。请记住,宝宝只能仰睡,不能趴着睡或趴过长的时间,这对于发展的颈部肌肉非常重要。此外,宝宝现在可能开始通过使用奶嘴或他们的拇指或其他手指来抚慰自己,当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
4.一个月
在宝宝第一个月结束时,他们将开始不断看向周围或盯着我们的脸,以及8到15英寸远的重点对象。她现在大概能用双手抱着自己的头,甚至还能笑着把两只手拍一起。
5.两个月
经过两个月的成长,我们的新生儿应该能够用微笑来回应我们的微笑,以某种方式做出反应或发出信号,除了哭,比如啧啧称赞。现在,他们应该可以把头抬起离地面45度,她甚至也许能在坐直时,头部保持稳定。在我们摸到他们肚子的时候,他们可能还会翻身、尖叫或笑出声来。
6.三个月
婴儿长到3个月大的时候,他们就能够抬起头,至少45度,大概也能笑出声或尖叫。他也应该能够把双手拍在一起,并分辨清家里每一个人的面部特征。他也许还能够翻身,抓起一个拨浪鼓,在腿上承担一定的重量,并模仿一些声音。
甲亢对胎儿的影响
什么是甲亢?
人体有个甲状腺,是个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就长在脖子前面皮肤肌肉深层的气管两侧。甲状腺素是控制人体代谢率并可决定体温调节、能量、体重、情绪和血钙水平的激素。甲状腺素还有促进生长发育,特别对长骨、脑和生殖器官的发育重要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就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怕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神经和血管兴奋增强,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颈部血管杂音等特征,严重的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甲亢青睐育龄妇女,原有甲亢的妇女本不应怀孕,但也有无意中怀孕的;妊娠期新发生甲亢的也不少见,其发生率为0.5%~2%。
甲亢对孕妇的影响
甲亢孕妇易致流产、早产及胎儿发育迟缓;甲亢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增高;甲亢产妇临产时易发生子宫收缩无力,使难产率增加;甲亢产妇围产期的死亡率增加。
甲亢对胎儿以及新生儿的影响
由于母体内长效促甲状腺素物质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所致先天性甲亢;甲亢患者通过不断的药物治疗会抑制胎儿甲状腺功能,引起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胎儿智力发育落后;甲亢患者用碘诊断和治疗均可引起胎儿急性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引起窒息,严重者可致死胎,母体患甲亢时胎儿畸形时有发生;甲亢时低体重儿、早产儿发生率增高,新生儿、围产儿死亡率增高;甲亢的孕妇在孕期服用大量抗甲状腺药物时,易发生流产、胎儿发育不良及胎儿死于宫内等。
新生儿的发育特点 新生儿的大便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12小时开始排便。胎便呈深绿色、黑绿色或黑色粘稠糊状,这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肠道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3 ~4天后胎便可排尽。吃奶之后,大便逐渐转成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