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萸肉的功效与作用 固经止血
蒸萸肉的功效与作用 固经止血
部分女性月经期间可能存在月经量多、崩漏或非经期白带过多的情况,而萸肉具有一定的止血固经的功效,如果女性有体虚、月经过多等不适症状的话,将萸肉蒸食或搭配熟地、当归、白芍等药材,能减轻因出血过多而出现贫血的症状。
山萸肉的功效与作用 收敛固脱
山萸肉味酸性温,能收敛元气,有固涩滑脱的功效。与人参、黄芪、熟地、白芍等同用,可治疗阳虚、腠理不固等症状。
避开经期女性药膳补血
1、乌贼骨炖鸡
乌贼30克,当归30克,鸡肉100克,精盐、味精适量。
做法:把鸡肉切丁,当归切片,乌贼骨打碎,装入陶罐内加清水500毫升,精盐适量,上蒸笼蒸熟,每日1次。一般3-5次可见效。
功效:乌贼骨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当归和鸡肉都是补血佳品,所以对血虚型月经过多,颇具疗效。
2、玉米须炖瘦肉
玉米须30克,瘦肉120克,精盐适量,味精少许。
做法:将瘦肉切块,与玉米须一起放入陶罐内,加水500毫升,上蒸笼加盖清蒸至肉熟,加精盐、味精,趁热服用。
功效:玉米须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民间常用来治红崩,瘦肉能补血,两者配合,故治血热型月经过多,疗效显著。
3、羊肉粥
鲜羊肉250克,大米100克,葱、姜、食盐各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片,与大米、葱、姜、食盐,以常规方法熬粥,至羊肉熟烂。
功效:补气,养血,止痛。适用于气血亏虚型痛经。
4、吴茱萸粥
吴茱萸、生姜、葱白各少量,粳米50克。
做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后下吴茱萸末及生姜、葱白,同煮为粥。
功效:补脾暖胃,温中散寒,止痛止吐。适用于虚寒型痛经及脘腹冷痛、呕逆吐酸。用量不宜过大,宜从小剂量开始。一切热症,实症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忌服。
龙眼肉功效作用
1、龙眼肉治产后浮肿:龙眼干、生姜、大枣,煎汤服(《泉州本草》)。
2、龙眼肉大补气血:以剥好龙眼肉,盛竹筒式瓷碗内,每次一两,加入白糖3克,素体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参片3克,碗口罩以丝绵一层,日日于饭锅上蒸之(《随息居饮食谱》玉灵膏)。
3、龙眼肉养心补肾:桂圆肉30克,红枣10颗(去核),黑芝麻(炒)约20克煮沸10分钟,加红糖或白糖适量,鸡蛋2个,稍煮片刻食用。
4、龙眼肉治心悸不安、失眠:桂圆肉20克,红枣5--10颗(去核),加水300毫升煮沸约10分钟,加白沙糖适量稍煮片刻即可食用。对心悸不安、失眠者有较好作用。
5、龙眼肉治思虑劳伤心脾有归脾汤,取甘味归脾,能益人智之义。《济生方》
6、龙眼肉养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滇南本草》
7、龙眼肉润肺止咳。《本草通玄》
8、龙眼肉提神醒脑:桂圆肉3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约10分钟,加鸡蛋2个,白沙糖或红糖适量稍煮片刻即可食用。可提神醒脑,为熬夜者之首选。
9、龙眼肉脾虚泄泻:龙眼干14粒,生姜3片,煎汤服(《泉州本草》)。
10、龙眼肉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怔忡。《得配本草》
11、龙眼肉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本经》
12、龙眼肉消除疲劳,养心安神:桂圆肉200克,加纯正白酒500毫升,泡1个月,每晚睡前饮15毫升,可消除疲劳,养心安神。
13、龙眼肉归脾而能益智。《开宝本草》
14、龙眼肉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虚烦不眠:龙眼干15克,粳米60克,莲子10克,芡实15克,加水煮粥,并加白糖少许(《食疗粥谱》)。
15、桂圆肉30克,加入炖好的汤中煮5分钟,可煮出更鲜美的汤。
16、龙眼肉健脾养心,补血安神:龙眼肉15克,红枣15克,粳米100克。粳米淘洗干净,红枣洗净备用;将粳米和龙眼肉、红枣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熬30分钟,直至米煮烂,加适量白糖。孕妇应慎食。(龙眼肉粥)
17、龙眼肉养血安胎:桂圆(龙眼干)含铁及维生素比较多,可减轻宫缩及下垂感,对于加速代谢的孕妇及胎儿的发育有利,具有安胎作用。
18、龙眼肉安神定志:桂圆(龙眼干)含有大量的铁、钾等元素,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再生以治疗因贫血造成的心悸、心慌、失眠、健忘。桂圆(龙眼干)中含尼克酸高达2.5毫克(每100克),可用于治疗尼克酸缺乏造成的皮炎、腹泻、痴呆,甚至精神失常等。
19、桂圆,大补阴血,凡上部失血之后,入归脾汤同莲肉、芡实以补脾阴,使脾旺统血归经。如神思劳倦,心经血少,以此助生地、麦冬补养心血。又筋骨过劳,肝脏空虚,以此佐熟地、当归,滋补肝血。《药品化义》
20、龙眼肉治疗失眠症:桂圆肉10克,酸枣仁9克,茨实15克煮水,睡前服,可用于治疗失眠症。
21、龙眼肉补心脾、益气血,提高记忆力:桂圆肉30克,红枣10颗(去核),粳米100克加水煮粥(稀饭),加适量红糖,早晚各吃一碗,可补心脾、益气血,提高记忆力。
22、龙眼肉温补脾胃,助精神:龙眼肉不拘多少,上好烧酒内浸百日,常饮数杯(《万氏家抄方》龙眼酒)。
23、龙眼肉益气补血,增强记忆:桂圆(龙眼干)含丰富的葡萄糖、蔗糖及蛋白质等,含铁量也较高,可在提高热能、补充营养的同时,又能促进血红蛋白再生以补血。实验研究发现,桂圆肉(龙眼干)除对全身有补益作用外,对脑细胞特别有益,能增强记忆,消除疲劳。
24、龙眼肉治贫血、神经衰弱、心悸怔忡、自汗盗汗:龙眼肉4至6枚和莲子、芡实等,加水炖汤于睡前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25、龙眼肉美容养颜,治体虚贫血:桂圆肉20克,莲子(去芯)15克,糯米30克加水煮粥(稀饭)食用,可美容养颜,治体虚贫血。
26、龙眼肉壮阳益气,补脾胃。治妇人产后浮肿,气虚水肿,脾虚泄泻。《泉州本草》
野艾蒿和艾草的功效区别
野艾蒿和艾草两者在功效作用上其实是没有很大差别的。
如果是当做药用的话,建议选择存放时间较久的野艾蒿或者艾草,两者在功效作用上没有很大差别,用途也很广泛,对人体都具有温经止痛、温经止血、通络等作用,但两者在外形上却有一定的差别。
野艾蒿叶片一般呈绿色,上面带有密集的白色小点,而野艾蒿为紫红色头状花序,一般呈椭圆或者长圆形,雌花花冠为紫红色狭管状,两性花花冠为管状,檐部的颜色紫红。
艾草也是头状花序,形状呈椭圆形,雌花的花冠呈紫色狭管状,两性花花冠则是管状或者高脚杯状,檐部呈紫色。
排卵期出血中医治疗
1、肾阴虚:经间期阴道出血,量少、色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阴,清热止血。
方药:生地、女贞子;旱莲草、生山药,茯苓各15克,山萸肉、丹皮、泽泻各10克。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2、湿热内蕴:经间期阴道出血,色红、质黏,或带下夹有血丝,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秽臭,胸脘痞满,口中黏腻,口苦心烦,纳差,小腹坠胀,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或滑。
治法:清利湿热,调经止血。
方药:白术、生苡仁、川牛膝、樗根皮各15克,黄柏、泽泻、车前子(包)各10克。
中成药:固经丸。
3、血淤: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紫黯、有小血块,小腹疼痛拒按,情志抑郁,舌质紫黯或淤斑淤点,脉涩。
治法:活血化淤,调经止血。
方药:生地15克,赤芍、桃仁、当归、丹皮、枳壳、龟板(先煎)各10克,三七粉(冲)1.5克。
中成药:血府逐淤丸。
续断的功效有哪些
【性味归经】苦、辛、甘,微温。入肝、肾经。
【功效】补肝益肾,活络止痛,续筋骨,疗折伤,固经止带。
【功效特点】本品具有补而能宣、行而不泄的特性,因此,用治腰痛脚弱、崩漏、带下、胎动不安,有补而不滞、行中有止之效。亦可用治关节不利、筋骨折伤,有通利关节、续筋接骨之功。
【功效作用】
1.补肝益肾,活络止痛:①用于肝肾不足、血脉不利,症见腰膝酸痛,足膝无力者,可与杜仲、牛膝、五加皮等同用。②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羌活、独活、薏苡仁、木瓜、狗脊等同用。
2.续筋骨,疗折伤:用于跌打损伤、挫伤、扭伤及闭合性骨折,可与乳香、没药、自然铜、土元、骨碎补等同用。
3.固经止崩:用于妇女崩漏带下及胎动不安、胎漏等证,可与当归、杜仲、熟地、阿胶、黄芪等同用。
【鉴别应用】续断与杜仲,均能补。肾安胎,二者配伍治腰痛、脚弱、胎动不安之证。然杜仲补益之功较续断为胜,且可强筋骨,故对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功效最好;续断兼能通血脉,续筋骨,又治崩漏、关节不利、痈疽溃疡、筋骨折伤等证。
【配伍应用】
1.配杜仲:杜仲与续断同入肝。肾二经,皆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然杜仲甘温,偏入肾经气分,长于补养,续断味苦而重,偏入肾经血分,长于活血通络。二药相须为用,止血寓有行血,使止血补血而不留瘀,并能加强补肝肾,利腰膝,固冲任之功效,常用于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腿软无力、行走不利及肝肾亏损、冲任不固所致之胎动不安、腰痛欲坠、崩漏等证。
2.配桑寄生:二药均为血分药,续断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通血脉,利关节之功效,有“疏利气血筋骨第一药”之称;桑寄生除能补肝肾以外,兼能润筋脉,祛风湿。二药相须配用,有较强的补肝肾、祛风胜湿、通利关节、安胎之效,可用于肾虚腰膝疼痛、筋骨酸楚、关节痹痛及肝肾不足、冲任不固、胎动不安之证。
3.配当归:当归养血补血功佳,其味又辛,尚能和血行血,生血中有运血之力,令血盛以养胎;续断补肝益肾,固冲任而安胎,二药同用,可使精血充、胎漏止,临床应用于肝肾不足、精血虚损、胎元不固之证。
4.配女贞子:女贞子养阴益精,平补肝肾;续断补肝肾,强腰膝。二药合用,专走下焦,补肾益精,可用于肾虚遗尿、滑精梦遗、胎动不安之证。
5.配山药:山药甘平,补脾胃之阴,强肾固精而止带;续断补益肝肾,又能安胎止漏、涩精止遗。二药配用,可治疗精滑梦遗、五更泄泻。
6.配艾叶:艾味辛香,能暖血温经,行气开郁以疏经络之壅,故能调经止痛、温经止血,且有安胎之功;续断补肾养肝,通血脉。二药同用,补益肝肾,止血安胎,治疗崩漏及胎动下血。
7.配紫菀:紫菀性温而不燥,偏入血分,甘以润之,故能润燥通便;续断辛散温通,偏入肾经血分,通血脉。二药同用,补肾润燥,可用于肾虚之肠液枯涸之便秘。
山萸肉的功效与作用 消肿止痛
山萸肉含有山茱萸苷等有效成分,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抗菌作用,山萸肉能用于消肿止痛,对于肠风下血、痔疮出血、皮肤溃疡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固经止血
山萸肉可入下焦,能补肝肾、固冲任以止血,可用于治疗肝肾亏虚、月经过多、带下不止之症。
月经不调怎么调理
气血两虚型: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月经不调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宜气血双补,可用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八宝坤顺丸,女金丸,当归调经丸,当归红枣颗粒,归脾丸,四物合剂等.血寒型: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可用艾附暖宫丸,田七痛经散,金匮温经丸等.血热型:1,实热型: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稠粘,有血块.伴心胸烦躁,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凉血,调经止血.可用风轮止血片,四红丹等.2,虚热型:经来先期,经期延长,量多,色红,质稠.或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清热滋阴,调经止血.可用固经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