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病 - 治疗
减压病 - 治疗
再压是唯一对严重减压症有效的治疗,而休息及吸氧气(须提高氧气浓度)亦对轻微的症状有效。再压一般都是在再压舱进行。在潜水时,较危险的有水中再压。
严格遵守减压规则
中国交通部、铁道部已制订了具体规定。由于减压过程中,吸入二氧化碳愈多,减压病发病率也愈高,因此,降低二氧化碳十分重要。国外有人建议在隧道中空气成分的最低要求:氧20%~22%、甲烷<10%、二氧化碳<2000ppm、一氧化碳<20ppm、油或颗粒物5mg/m3。此外,要作好潜水供气(高压管路系统、装备检查、检修、保养、配气)及潜水技术保证等工作。
特殊治疗
在缺乏再压舱或快速上升时,氧疗对于怀疑减压症病者是有效的急救措施。大部份循环呼吸器可以提供高浓度的氧气,并且可以作为开路给氧复苏器的另一选择。
及时送入高压舱中再加压治疗减压病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可使90%以上的急性减压病获得治愈。近年来,我国用加压治疗,使有的慢性减压病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加压治疗愈早愈好,以免时间过久招致组织严重损害而产生持久的后遗症。在升压、高压停留时间、减压(按治疗方案逐步减压以至出舱包括2.8ATA以下的吸氧减压)过程中,必要时尚需辅以其他对症治疗措施,如补液或注射血浆以治疗休克等。患者出舱后,应在舱旁观察6~24小时;如症状复发,应立即再次加压治疗。
药物治疗
对严重病例,加压治疗只能排除气泡的栓塞作用,有时难以解决继发的生化变化及机能障碍。药物作为辅助疗法,一般应在减压病刚发病时就给药,效果较好。常用药物有血液扩容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和生理盐水,除了使血液扩容外,尚可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减少血小板因子的活性,从而阻止血凝,改善症状和体征。近年来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调查440名潜水员,见潜水后饮酒者急性减压病的发病率26.0%,明显低于潜水后不饮酒者74.0%(P<0.001=。又用兔作实验,也见乙醇对急性减压病有直接治疗作用,主要由于乙醇不但是一有效的消泡剂,还能抑制血小板粘附到气泡壁上,且使血小板从气泡壁上解离下来,因而血小板数明显上升。提出潜水员出水后迅速饮50度白酒75~150g治疗急性减压病为适宜剂量,此疗法简便,在无加压舱的边远地区更有实际意义。此外,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恢复血管的正常通透性,减少血浆渗出,缓解脑和脊髓水肿。根据病情可用多巴胺、氨茶碱、地西泮(安定)等对症处理。
减压病 预防
严格限止气体的摄取常可防止明显的气泡形成.如将潜水的深度和时间限制在上升时不需要减压停顿的范围内[无压缩(无停顿)限止],或使用美国海军潜水手册或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潜水手册中的空气压缩表,这类空气压缩表指明正常允许惰性气体无害泄漏的上升方式.若潜水者能适当地保持在无停顿限止内或能按空气减压表规定的执行,则很少会发生减压病.但潜水者对深度,时间和减压过程的理解不一定可靠,很多潜水者不正确地认为潜水表中的安全范围很广,因此不必精确地按表中规定执行.潜水者携带的新的无停顿限止规定表和减压微型计算机虽有较大的安全范围,但它们也可能用错.潜水者应小心遵守无停顿的深度和时间限止,按规定的速率上升,并在约5m深处作一次数分钟的安全停顿.几乎没有减压表对女性或老年潜水者的适用性进行过测试,故这类人使用减压表时要特别小心.
反复潜水可引起减压病,因为每次潜水后还有过剩的惰性气体留在人体内,过剩惰性气体的量随着潜水次数而增加.如果先后两次潜水之间的间隔不到12小时,必须使用反复潜水表.
潜水后在高海拔潜水或飞行,需要特别小心.潜水后,在去高海拔处以前应在地面度过24小时.
送7种减压病的策略
1.去SPA听流水、鸟鸣
SPA这个词会让人联想到巴厘岛或欧洲。因为那儿最正宗,不过还好,国内也有SPA了。走进SPA的理疗间,闻着芳香油精散发的味道,先来一杯热饮,让身体温暖起来,把老化的皮肤角质交给牛奶、燕麦和海盐,在宽大的按摩浴缸中放松每一根神经,把压力和污垢一并赶出体外。SPA是一种不错的减压方式,根据年龄、肤质和体质量身订做一套适合自己的SPA,每周一次拿出2个小时,就能让自己重新再来。耗时:2~4个小时
2.神游夏威夷
无论你的办公室环境有多好,也要离开它,去找一个幽静的空间和一张舒适的床或椅子,用自己感觉最舒服的姿势,或坐或躺,全身肌肉放松,心中静静地想象夏威夷的海滩、天空……充分运用意念的力量。耗时:灵活机动。
3.“冷静”一下
德国科学家最近发现,男人在身处冷冻间里几分钟之后心理压力会骤然下降。不过每天寻个足够大的冰柜去“冷静”一下不大现实,如果你体质足够好的话,去滑雪、滑冰和冬泳应该是好主意,都不行还可以用冰袋放在头上3分钟。如果冰袋也无效还可以尝试去结婚,因为有人曾经这样说:“结婚,就像数九寒天脱掉棉衣跳进冰水里,试过一次终生难忘。”耗时:最长下半生,最短3分钟。
4.吃顿日餐
大脑是“高压”的最先受害者。过度的脑部“运动”消耗极大能量,人脑的重量虽然只占人体重量的2%左右,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全身消耗能量的20%。大脑对血糖极为敏感,血糖浓度降低时,脑的耗氧量也下降,轻者感到头昏、疲倦,重者则会发生昏迷。高速运转之后,给大脑及时输送养料非常重要。和最谈得来的朋友吃顿营养丰富的晚餐吧,不谈公事、避免特别刺激的食物、喝一点葡萄酒、把握好时间。日餐good idea。耗时:1
5.峰谷浪尖终极享受
按摩浴缸很久没用了,桑拿房也很久没去了。建议你来一套沐浴的“终极享受”,向压力发起猛攻,先是感受按摩浴的水流冲击和抚触的震撼,然后在能直接面对生存压力的桑拿房里以毒攻毒,最后冷热水交替淋浴,让肌肉和皮肤在温度的变化中极度放松,整套下来,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将让你明天信心十足。耗时:2小时。
6.慢跑快走
太传统了吧!就知道你会这么想,可慢跑、快走确实是一种缓解压力的好办法,而且简便易行。别怕尾气和尘土,因为室外一般的空气质量都要比室内好得多。除了减压,慢跑、快走还对保持骨骼健康很有帮助,经常慢跑、快走,腿骨的密度平均要提高5%,每月9次以上,骨密度最大,即使每月只有一次,骨密度也有变化。有专家还验证,慢跑和快走能提高“性”趣。
7.享受“性”福
一次高质量的性生活,可以有效缓解压力。但不要忘了随情顺意是一次完美、和谐性爱的开始,因为她可能也同样感到压力大、忙而累,平衡好是关键。其实性是一种娱乐活动,在你的锦囊里精选一条妙计,确保性爱在浪漫情调中达到预期的指数,两个人都缓解了压力,应该算是一份意外收获。如果你的招数不够,最好时时关注《时尚健康》Trends Health For
什么是减压病
此病亦称减压病(Decompression sickness)。1973年Smith首次描述该症为沉箱病(Caisson disease),即在潜水高压环境中迅速变换压力出现的内耳损伤。潜水员作业中发生率为1%,一般潜入水下每沉10m即增加一个大气压的水压,相当于施加人体17~18Mg的压力。因此潜水时必须吸入压缩性空气或惰气和氧的混合气体,以调节鼓室和鼻腔的内外压力。如果变换压力过快或咽鼓管功能失调,便可发病。
这是一种因周围压力降低(如潜水上升,出沉箱或高压舱,或上升到高海拔区),促使溶解于血液或组织中的气体形成气泡所致的疾病,其常见的特征为疼痛和/或神经系统症状.
"弯曲症"(thebends)系指减压病所致的局部疼痛,但常作为整个减压病的同义词应用.
潜水者或空气压缩工人(compressed-airworker)在周围气压增高的情况下呼吸时,过量溶解的氮和氧被血液和组织摄取.氧可连续地被利用,但氮(或其他任何惰性气体)只能通过血流和肺(其进入途径的逆转)离开人体.分压梯度控制着气体的摄取或排泄,但过饱和(当血液和组织内气体的压力高于其周围气压时可发生)的程度决定着在潜水上升时或上升后是否发生明显的气泡形成.
减压病 症状和体征
潜水者的局部疼痛(弯曲症)大多发生于上肢关节或其附近,而空气压缩工人的局部疼痛则多见于下肢关节.有时疼痛的部位难以确定,疼痛的性质难以描述,但表现为"深部痛"和"像有某物钻入骨头那样痛".有时疼痛很尖锐,界线很清楚.开始时疼痛轻而间歇性,但可逐渐加重直至很严重.局部常无炎症和触痛,疼痛不受活动的影响.
神经系统症状可单独发生也可伴有疼痛.>50%的减压病患者有神经系统症状,用水下呼吸器潜水后比沉箱工作后或用传统防护头盔潜水后更为常见.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差异很大,轻者仅为感觉异常,重的可有严重的大脑问题.前庭受累时可产生严重的眩晕,难以与外淋巴瘘区别.表面轻微的早期症状(如无力或肢体麻木)可有偏瘫等严重后果,若延误治疗或治疗不适当则不可逆转.有时开始时的病损太严重,即使迅速而良好选择的治疗也无效.但用高压氧反复治疗似乎有帮助.减压病所致的脊髓损伤的预后比其他原因所致的脊髓损伤的预后好.
气哽(呼吸道减压病)罕见但严重,此乃肺血管枝被大量气泡栓塞所致.某些病人的呼吸道减压病可自行消退,但若不给予及时加压,则可迅速进展到循环虚脱而死亡.深吸气或吸烟时出现胸骨下不适或咳嗽常是早期症状.动物实验时,气哽与潜水后立即暴露于高海拔区密切相关.发生于高海拔区的气哽和其他严重症状在返回地面后不一定能痊愈,必须立即进加压舱加压.
瘙痒,皮疹和少见的疲劳也可发生,对这些症状一般不必加压.但有时这些症状是严重病症的先兆,因此当潜水者主诉这些症状时,至少应保持警惕,密切观察.用口罩吸入100%的氧可使症状缓解.皮下水肿罕见,可能系气泡阻塞淋巴管所致.进行性或持续性水肿需加压治疗.皮肤斑纹(大理石样皮纹)不常见,但可能先于或同时伴有需加压治疗的病症.腹痛可能系腹部气泡形成所致,但若疼痛缠绕腰部则可能表明脊髓受累.病情严重而延误治疗时可发生休克.
气压性骨坏死(disbaricosteonecrosis)是一种无菌性骨坏死,在空气压缩工人中比潜水员中多见.长期或频繁而反复地暴露于高压环境可能是最大的危险,邻近关节面(最常见于肩或髋部)的病损可损害关节,引起长期疼痛和严重丧失劳动力.骨坏死是隐匿发生的,因为要在起病后数月或数年才出现症状或被X线检查发现,其起因可能就是一次不适当的减压
腹胀气治疗
1、原发病治疗
主要针对原发病治疗。
2、一般治疗
减少吞气食物、限制产气食物的摄入,如洋葱、芹菜等。保持排便通畅。
3、药物治疗
(1)二甲硅油促进厚泡沫层破裂和液体流动,减轻腹胀。
(2)可选用促动力剂治疗胃肠动力功能减退的患者。
(3)酶制剂可促进内源性酶消化不完全的食物残渣分解。
(4)益生菌、益生元可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减少产气,减轻腹胀症状。
4、其他
对于严重腹胀者,采用肛管排气、胃肠减压、适当吸氧等,也可腹部热敷
减压病 - 发生条件
发生
潜水员急速上浮,或在长时间或深潜后没有进行减压停留;
未有加压设施的飞机升空时;
飞机的座舱增压失效时;
潜水员于潜水后马上搭乘飞机。纵然飞机有进行加舱,但座舱压力若未能维持在海平面的压力时亦会出现;或
工程人员从加压后排除地下水的沉箱或坑道出来时;
太空人进行太空漫步,或舱外活动时,而宇航服内的压力较舱内压力低时。
这些状况都会使溶在身体组织内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溶出,在体内形成气泡致病的。
根据亨利定律,当一种在液体上的气体的压力下降时,该气体溶于液体的量亦会下降。示范这个定律的例子就时当开启软性饮料的樽或罐时,气体会从中出来,在液体中亦有气泡。这些二氧化碳的排出是因在容器内的压力下降至大气压力。
同样地,氮气是一种溶解于人体组织及体液内的气体。当身体暴露于压力下降的环境时,氮气会被释放到离开身体的气体中。若氮气被逼离体液的速度太快时,气泡会在身体内形成,造成减压症的症状,如皮肤发痒及皮疹、关节痛、感觉器衰弱、麻痹及死亡。
因其他过程而造成的空气栓塞症,与减压症的大部份症状相似。这两个被分类为减压病。
加重因子
减压的幅度:压力大幅下降会有较高出现减压症的可能。例如,周边压力在潜水上升10米后或从海平面飞行上升5000米后会减半。在潜水不久后飞行亦会扩大压力的下降。
重复暴露:在短时间内(约数小时)重复潜水或上升超过海拔18000呎以上亦会增加患上减压症的风险。
上升的程度:上升越快,患上减压症的风险亦越高。
高海拔的滞留时间:飞到6000米以上的时间愈久,愈容易得到减压症。
年龄:有多篇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年纪增加罹患减压症的风险也愈高。
之前受伤病史:曾有关节或肢体损伤者较易加重减压症的发生。
环境温度:有些证据指出低温环境中更易造成减压症的发生。
身体型态:一个有较高身体脂肪的人会较易患上减压症。这是由于不健康的血液供应,氮会较多储存于脂肪组织之内。虽然脂肪只占成人身体的15%,它却储存了超过一半的氮。
运动:在飞上约6000米以上高空前、或潜水前后曾经从事激烈运动中,都有较高的风险得到减压症。
饮用酒精:饮酒后从事会有减压状况的活动有较高的风险得病。
心房中隔缺损:胎儿心脏心房间的孔洞,在出生后的第一口呼吸会靠垂下物来遮盖。约有20%的成人这个垂下物并没有完全封死这个孔洞,因咳嗽或其他提升胸部压力的活动会使血液流过这个孔洞。在潜水时,静脉内的血液及微气泡会经此孔直接进入动脉,而非经过可排放气泡的肺部。
脑栓塞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通常治疗法:
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栓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引起严重脑水肿和继发脑疝,小脑梗死易发生脑疝,应积极脱水、降颅压治疗,必要时去颅瓣减压术。房颤可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源性脑栓塞发病后数h内用血管扩张剂罂粟碱,麦全冬定或烟酸占替诺600~900mg静脉滴注。
2、抗凝治疗法:
对房颤或有心源性栓子、动脉夹层或高度狭窄病人,可用肝素预防再栓塞,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并调整剂量。
3、气栓处理法:
患者应低头、左侧卧位,如为减压病应尽快高压氧治疗。减少气栓。增加脑含氧量,气栓引起癫痫发作,应严密观察并抗癫痫治疗。脂肪栓可用扩容剂、血管扩张剂静脉滴注。感染性栓塞选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预防高血压的措施妙招
1、胸怀开阔、精神乐观,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脑力劳动者坚持作一定的体力活动等,有利于维持高级神经中枢的正常功能;不吸烟;少吃盐;避免发胖;都对预防本病有积极意义。
2、开展群众性的防病治病工作,进行集体的定期健康检查,对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而本人血压曾有过增高记录者,定期随访观察,则有利于对本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早治疗。
3、提倡每个医师在诊病时都将测量血压列为一项常规检查,这次有助于发现无症状的早期高血压病人,为他们提供得到早期治疗的机会。
股骨头坏死的特殊症状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多见于股骨颈、股骨转子间、股骨头和单纯髋臼骨折以及髋关节脱位等较为严重的损伤。患者创伤治愈后,大部分在1年以后出现患侧髋关节疼痛或不适,大多在18个月~2年内出现髋关节疼痛,少部分患者在3~4年后才出现症状。
减压病股骨头坏死患者在急性加压并在减压后数小时内发病。轻者主要表现为关节可持续性疼痛,重新加压后,疼痛可消失。重者可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突发恶心、呕吐、低血压等,甚至猝死。急性减压病发病18个月以后,逐渐出现患侧髋关节疼痛或不适,大多在2年内出现髋关节疼痛,少部分患者在4年后才出现症状。
放射性股骨颈骨有头坏死患者具有长期放射线接触史或放射治疗史。其特殊症状主要表现为髋关节周围疼痛,且疼痛较重,往往与原发的肿瘤性疼痛难以区分。疼痛往往发生在放射治疗后1年左右,患侧在负重或休息时疼痛,可以与肿瘤性的夜间休息疼痛区分。
什么是职业病 物理因素职业病
物理因素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因接触放射性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物理因素职业病: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臂振动病。
可能不知的“减压病”预防措施
估计很少人知道减压病,这种病是由于高压环境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在减压后短时间内或减压过程中发病者为急性减压病。主要发生于股骨、肱骨和胫骨缓慢演变的缺血性骨或骨关节损害为减压性骨坏死。
减压病经常会在航天员、潜水员中发生,但是减压病其实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的疾病,也不是潜水专业人员特有的疾病,但是如何预防此病的发生还是要知道的:
1.对潜水员尤其新潜水员,要进行医学防治知识教育,使潜水员了解减压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建立合理生活制度。工作前应充分休息,防止过度疲劳;不饮酒和少饮水。工作时应预防受寒和受潮。工作后应立即脱下潮湿的工作服,饮热茶,洗热水浴,在温暖的室内休息半小时以上,以促进血液循环,使体内多余的氮加速排出。
3.每日应保证高热量(一般每日约15072~16747KJ)、高蛋白、中等脂肪饮食,并适当增加各种维生素。近来国内有用兔做实验,显示维生素E具有一定的预防或减轻实验性减压病的作用,其原因可能由于阻止或减少血小板内储存颗粒中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不致发生血管内凝血。
4.进行潜水员就业前,定期及下潜前体检。骨关节尤其四肢大关节每年应进行X线摄片,一直到停止高气压作业后四年为止。凡患有听觉器官、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皮肤疾病,均不宜从事高压环境工作。重病后、体力衰弱者、远期骨折者、嗜酒者及肥胖者也均列为就业禁忌。
肠梗阻胀气怎么办啊
方法:
1、胃肠减压:病人一旦诊断明确后,应即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对老年病人还可以预防误吸的发生。胃管保持在胃内,可吸出由肠管逆流到胃内的液体与气体,从而减少肠管膨胀的程度,有利于手术探查。对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仅用胃肠减压与静脉输液,有时可以解除梗阻,避免再次手术。应用胃肠减压12h后,重复进行X线检查,若小肠充气减少,结肠充气时,则证明肠梗阻有所缓解。
2、抗生素的应用:单纯性肠梗阻无须应用抗生素。对绞窄性肠梗阻则须使用,可减少细菌繁殖,尤其当肠管发生坏死而引起腹膜炎时,更应使用。
3、手术治疗:经以上的治疗,有部分病人可缓解。若腹痛加重,呕吐未止,白细胞增高,体温也增高时,则必须要进行手术治疗.
建议:肠梗阻术后应注意饮食,不要爆饮爆食,注意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饭后多运动,可以避免肠粘连。一定要注意饮食,有腹胀的症状可以吃西药普瑞博斯即可缓解.
减压病减出来的股骨头坏死
减压病又称“Caisson”病,可累及全身器官。引起骨坏死的原因是随减压血中氮气分离,不能在肺内交换而在组织和小血管内堆积。氮气在脂肪内的溶解度是水中的5倍,因此,氮气在富有脂肪组织的骨髓中堆积而引起骨坏死。此类骨坏死可发生在从高压状态回复到大气压状态,也可发生在从大气压至低压状态,如高原生活。
由此原理我们可知,那些从事特殊工作的人群,如深海潜水员、打捞工作人员等,在没有特殊装备保护的情况下都可能有患上减压病的可能。据调查显示,在没有合适减压保护措施的的日本海岸潜水员中,骨坏死发生率高达50%;而采取严格减压保护措施的海岸水员中,其发生率低于4%。在有减压环境工作历史的患者中,骨坏死的发生率与其在工作环境中停留时间的长短、次数、严重程度、是否间隔进入等因素有关。
在压缩气体环境中工作的工人骨坏死的发病率变化较大,从0~75%,但是大多数报道中估计为10%~20%。从暴露于减压环境中至X线片上有异常的表现通常要经过4~12个月(间隔时间的长短则要看坏死存在的时间和坏死的范围、组织重叠的厚度、X线片的技术质量和再血管化的程度)。
老人长期患有高血压病如何进行治疗
老人长期患有高血压病如何进行治疗?目前,备受高血压病影响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这种疾病治愈比较困难,发作不定时,一旦病发就会出现危及性命的可能,维持血压稳定通过药物是可以实现的,那么,老人长期患有高血压病如何进行治疗?为了大家的健康,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药物可以缓解降压:
高血压病治疗方法有很多,往往以药物为主,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原则是控制剂量,缓慢降压、坚持长期用药,即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由于老年人多合并有心、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性疾病,机体整体的循环调节机能差,加之机体的总体液量减少,治疗时易出现降压过度,要平衡机体内环境。为此,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剂量应从青壮年用量的1/3~1/2开始,通过观察其反应逐渐加量,2~3个月后收到满意效果即可。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
老人长期患有高血压病如何进行治疗?中医疗法根据血压的高低程度个体化用药,没有毒副作用和体内蓄积,防止高血压病患者产生耐药性,治疗高血压病彻底不复发,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病属于“头痛”、“眩晕”等范畴。一般是肝阳上亢,肾精不足导致血压升高,针对顽固性高血压病也有独特的治疗理念,通过辨证论治,以调理为主,治疗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治疗方法也是有很多,在治疗高血压病上有不同的见解,针灸推拿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不可忽视的益处,通过针灸推拿,可以使经脉气血畅通,阴阳归于平衡,精神和肌肉得到松弛,从而使血压下降,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都适应针灸推拿疗法。临床上应该根据医师的建议和高血压病患者的配合程度进行具体治疗。
老人长期患有高血压病如何进行治疗?饮食对于患者的健康有一定的帮助,无高血压病的人戒烟可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有高血压病的人更应戒烟。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患者对这些要有足够的认识。
以上就是“老人长期患有高血压病如何进行治疗”的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高血压病患者除了做好以上护理以外,还要注意休息,适当的休息和充分的睡眠对降低血压都有好处。要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尽量减少探视,保证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