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阳怎么找最简单 至阳穴针灸操作手法
至阳怎么找最简单 至阳穴针灸操作手法
刺法:斜刺0.5-1.0寸。局部酸胀,可向下背或前胸放散,不宜针刺过深,以免刺伤脊髓。
灸法:艾炷灸3-7壮,艾条灸或温针灸10-20分钟。
注意:灵台穴处分布有肋间动,静脉后支及胸神经后支的分支;针刺方向也应顺着胸椎棘突向前上方刺入。如刺抵蛛网膜下腔,也极易损伤脊髓,故针刺不宜通过硬脊膜,此穴宜刺入0.5-1寸。
梁丘最简单找法 梁丘穴针灸手法操作
仰卧,或正坐位,于髌骨外上缘2寸凹陷处,直刺,深1-1.5寸,其局部可有酸胀感,并可扩散至膝关节。
本穴穴下肌肉丰厚,可进行一般的针刺操作,但如已有酸胀感,即可停针,不可再施以强刺激,以免损伤肌肉,筋膜。
太阳穴痛怎么改善
面对太阳穴疼痛的现象很多人及其不解自己到底是怎么了,一些人首先就是先想到了疾病,以为是疾病造成的,太阳穴痛的话如果不及时控制会引起头晕,还会引起头痛,甚至是身体疲乏的现象,而太阳穴按着就会痛的话必须要先改善,如果自己经常熬夜加班也会导致太阳穴痛,那么太阳穴按着疼到底该怎么办呢?
按揉太阳穴
以大拇指或食指揉按,先轻后重,并由太阳穴推至风池穴,然后拿风池穴数下、肩井穴18次。按揉太阳穴可快速缓解头痛脑胀症状。
按摩两侧耳轮
用两手分别按摩两侧耳轮18次,然后用两手鱼际处掩住耳道,手指放在后脑部,用食指压中指并滑下轻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
热毛巾
热敷只要对风寒感冒,受凉,血管痉挛,神经性头痛有很好的作用,可以用热毛巾或者暖手宝之类的东西直接敷在太阳穴上,起到很快缓解疼痛的作用。
冷敷
冷敷是缓解太阳穴疼痛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用冰袋或者凉毛巾直接敷在额头,能够快速缓解头痛症状,特别是感冒发烧,酒后引起的太阳穴疼痛效果很好。
针灸
中医针灸治疗太阳穴疼痛效果很好,起效非常快,主要穴位有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用银针针灸,需要找专业医生。
如果自己的太阳穴按着疼的话,就要试试这些按摩方法,这样才可以改善自己的穴位疼痛的现象,穴位平时一般是不会痛的,如果痛得比较严重的话最好是到医院做个诊断,检查一下自己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而太阳穴疼痛很有可能是心理压力太大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要多放松放松自己的心情。
乳腺增生中医疗法
(一)身柱透至阳穴法
临证可用26号4寸长针从身柱穴向下成30°角进针,贴近皮肤使针沿皮下缓刺入,直透到至阳,行泻法,每次留针1小时。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看疗效。
评析
(1)吾临证常用此法治疗乳腺增生。如患者肝火太盛则酌加太冲;阴虚则酌加太溪;气血亏虚则酌加足三里、脾俞;月经不调则酌加三阴交。
(2)乳房位于胸前部,胸大肌和胸筋膜的表面。其上起第2〜3肋,下至第6〜7肋。内侧至胸骨旁线,外侧可达腋外线,乳头平第4肋或第5肋水平。而身柱与至阳穴正当乳房解剖界限之上限与下限之间。其临证用刺法,可有效通调两乳间失畅之气机。身柱穴临证常以之治疗痈疽疔疮为著,尤善托疮排毒。身柱透至阳穴实际是起到了通调乳房部气机,托疮排毒,软坚散结的功效。
(二)肝俞截根法
此法见于彭静山所著《针灸秘验与绝招》。
评析:乳腺增生症的针灸治法,或疏肝,或理气,或疏肝理气并用,皆可奏效。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彭氏通过肝俞一穴,疏肝而后理气,直指乳腺增生之疾根本所在,治疗上绝不拖泥带水,堪执治疗之牛耳。临证用之,其效甚著。
(三)针灸大家贺普仁的治法,则又另得其妙
在他眼中,乳癖之邪幻化成三种形象,分别治之。肝郁气滞型:选足临泣治之。肝肾亏虚型:选照海穴治之。冲任失调型:选足临泣、照海穴治之。
评析:此法独具匠心,不直接以肝论治,而是以“胆”“肾”论治,颇有张士杰“援物比类”的味道。
(四)四关穴
太冲+合谷穴针刺法。
评析:《标幽赋》:“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太冲为肝经原穴,刺之可疏肝解郁;合谷亦为大肠经原穴,手足阳明同气,乳房原为足阳明胃经所属,刺合谷可调足阳明经经气,功同理乳间之气机。故临证刺四关是从疏肝理气来论治的。
(五)神阙穴敷药法(乳脐散)
评析:此种办法最后能制成成药,则为患者之福。
(六)内关+太冲穴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症法(针刺时以内关穴为主)
评析:针灸治则有“心胸内关谋”之说。此方以内关为主治乳癖,以宽胸理气为先,疏肝为次,与四关穴治法性质相同。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心绞痛如何缓解 针灸缓解
穴位:至阳穴
方法:针灸至阳穴20分钟既克有效缓解,请在专业针灸师指导下操作。
功效:至阳穴属于督脉,有调节犬舍阳经经气的作用,针灸至阳穴可以激发督脉之经气,使阳气得以振心阳,心阳振则气血行,气血形则百脉调和,心脉自然通畅。心绞痛患者针灸至阳穴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气喘等症状。
按摩至阳的作用与好处 至阳怎么找简单
俯卧,在腰上方的脊背处,于后正中线,第七胸椎下凹陷处取穴。
至阳怎么找最简单
至阳定位: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快速取穴:俯卧位,双臂紧贴身体两侧,与两肩胛骨下角相平的第7胸椎棘突下方处取穴。
至阳的功效与作用
至阳穴,是督脉上阳气最盛的地方,督脉循行脊中,刺激这个穴位,有清肺理气,疏肝利胆,化湿去黄,化痰止咳的功效,可治疗脊强;又因穴位位于背部,故可治疗胸背痛;此穴还能止痛消痈,对急性乳腺炎有极佳的清热消痈作用。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黄疸,胆囊炎,胃肠炎,腹痛,胸胁胀痛,腰脊强痛,冠心病,心绞痛等症。
至阳穴保健按摩手法
被按摩者取俯卧位,按摩者用拇指指腹垂直用力按压至阳穴,力度由轻到重,以穴位处有酸麻胀痛感觉为宜,每次按摩3分钟。
老人心绞痛的应急措施
1.立即停止活动,取自然位置卧床或坐位休息.最好抬高上身。
2.穴位治疗:按压至阳穴。至阳穴位于第七、八胸椎脊突之间,操作者左手扶患者肩部,右手持5分硬币大小的东西,其边缘横放于至阳穴处,逐渐用力按压,以能耐受为度,可使心绞痛完全缓解,起效时间10~30秒。至阳穴皮下埋藏微型助压器。用穿刺针将1.5厘米助压器植入至阳穴皮下,当心绞痛发作时,背靠硬物顶压,心绞痛即可缓解,每日3~4次,每次3~5分钟可预防心绞痛发作。
3.硝酸甘油为首选药物,可用0.3~0.6毫克舌下含化,l~2分钟内生效,能维持20~30分钟。
4.亚硝酸异戊酯,一玻管含药0.2毫升,压碎放于鼻孔前吸人,约lO~15秒生效,能维持数分钟。常可引起面红、脉速、眩晕及头痛。
5.麝香酮气雾剂或延通心气雾吸入。
6.针刺膻中、心俞、团俞、内关、足三里。耳针取心、皮质下、神门、肾及肾上腺等穴。
7.丹参注射液2~4毫升加于25%葡萄糖液20~24毫升静注。
8.脉心导敏舌下含化或嚼啐后口含,2~4分钟内生效,持续6~7小时。晚上睡前喊一片,即可防止夜间或早晨心绞痛发作。
胆结石按摩那个穴位有效呢
患者可按摩的穴位有:
(1)取坐位,用拇指、中指扣掐右侧内关、外关穴100次,必要时两侧同时扣掐。
内关穴:针灸学名词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外关穴: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
(2)取仰卧位,用双手拇指指端同时点压两侧太冲穴30次;然后配合中指扣掐两侧阳陵泉穴100次,必要时可反复1~2次;最后用拇指扣掐右侧足窍阴穴60~100次。
足窍阴穴:该穴位于人体的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3)取俯卧位,先用两拇指或中指指端同时点按至阳穴、灵台穴各30下,然后持续按压胆俞、肝俞、天宗穴各2分钟。
至阳穴: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7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灵台穴位置:沿着至阳穴往上,找到上面的一根骨头,骨头上方的凹陷处就是灵台穴所在位置。
天宗穴: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膝盖受凉致疼痛的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点燃艾草制成的艾炷,在身体需要施治的穴位上熏灸,使艾叶的药气和火力温度透达肌骨经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样看来,艾灸疗法取材很简单,治疗起来也很方便,但它的功效却不简单。古之医家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有温阳补气、舒经通络、化淤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主要取足三阳经穴位为主。临床可用温和灸法,即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穴处熏灼(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感觉或皮肤红晕即可,一般灸约15~30分钟,每日1次,14天1疗程。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膝部的经脉和经筋。局部感受风寒之邪,遂致气血阻滞而成。根据“穴位所在,主治所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近取及循经取患部穴位。《名医别录》记载:“艾叶,味苦,微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本法简单方便,患者在家可自行操作,值得推广。
小儿捏脊治疗的适应证 小儿咳嗽
捏脊方法:患儿俯卧或侧卧,以舒服为主。操作者用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对应钳形用力,常规捏脊4-6遍,从第2遍开始,在捏脊过程中加入重提手法,捏3下,提1下。其中,对于急性疾病引起的咳嗽,从大椎穴提向长强穴,当按捏至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的肺俞穴处时,用力上提及重按3次,配合按揉天突,清肺经等手法;对于慢性疾病引起的咳嗽,从长强捏向大椎,手法缓和轻柔,当按捏至脾俞,肺俞穴处时,用力上提及按揉3次,然后配合按揉天突,清肺经,掐,擦至阳,拍上背等手法。
常用按摩方法:操作者用拇指指端轻轻按揉位于胸骨上窝正中的天突穴10-15次;再用拇指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线推动200-400次,即清肺经;再用一手拇指或食指按放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的至阳穴,用指端甲缘按掐,一掐一松,连掐21次,也可配合用掌根按揉;最后将一手拇指或食指按放在至阳穴处,用指腹推擦3分钟。
针灸调理月经扎哪里 月经后期针灸调理
证候:经行延后,量少色暗有瘀块,少腹冷痛,脉沉紧,或胸胁乳房作胀,小腹胀痛,舌苔薄白,或舌质有瘀斑,脉弦。
治法:温经行滞,活血调经。
针灸处方:命门八阵,至阳八阵,河车路,至阳至长强段,三阴交,中极,归来,蠡沟。
手法:杵针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寒证可加灸法。
针灸方义:本证多为气血阻滞,经脉不通所致,故取命门八阵,至阳八阵,河车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中极为任脉经穴,通于胞脉,杵针加灸法可以温经通络,调理胞脉,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会穴,可以活血调经,归来为足阳明经穴,蠡沟为足厥阴经穴,杵针用针法可以散寒理气,活血调经。
加减:腰骶疼加腰俞八阵,寒凝腹痛加天枢,关元八阵,气机郁滞加期门,行间。
证候:经行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隐痛,面色少华,眩晕心悸,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养血调经,益气通络。
针灸:命门八阵,至阳八阵;河车路,至阳至长强段,气海八阵,三阴交,足三里。
手法:杵针用补法,并可加灸法。
针灸方义:本证因气血不足,血海空虚所致,故选命门八阵,至阳八阵,河车路以调养气血,充盈血海,气血旺,经血才能应时而至;气海(八阵)为任脉经穴,可调理冲任,补气以生血,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阴中求阳;三阴交,足三里为足太阴,阳明经穴,能补脾胃以助生化之源,化源充足则阴血自生,血海充盈,月经自调。
加减:心悸加内关,神道八阵,纳差加中脘八阵,中枢八阵。
吃东西太阳穴疼的治疗方法
1按揉太阳穴
以大拇指或食指揉按,先轻后重,并由太阳穴推至风池穴,然后拿风池穴数下、肩井穴18次。按揉太阳穴可快速缓解头痛脑胀症状。
2按摩两侧耳轮
用两手分别按摩两侧耳轮18次,然后用两手鱼际处掩住耳道,手指放在后脑部,用食指压中指并滑下轻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
3热毛巾
热敷只要对风寒感冒,受凉,血管痉挛,神经性头痛有很好的作用,可以用热毛巾或者暖手宝之类的东西直接敷在太阳穴上,起到很快缓解疼痛的作用。
4冷敷
冷敷是缓解太阳穴疼痛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用冰袋或者凉毛巾直接敷在额头,能够快速缓解头痛症状,特别是感冒发烧,酒后引起的太阳穴疼痛效果很好。
5针灸
中医针灸治疗太阳穴疼痛效果很好,起效非常快,主要穴位有曲池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用银针针灸,需要找专业医生。
至阳怎么找最简单
定位: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快速取穴:俯卧位,双臂紧贴身体两侧,与两肩胛骨下角相平的第7胸椎棘突下方处取穴。
至阳怎么找简单 按摩至阳的方法
1、硬币刺激法:取一个一毛的硬币,或其他边缘光滑的硬板,用右手食指,拇指夹持,以硬币或硬板的横缘抵住至阳穴,给予重压,局部可有酸胀感,一般按压一分钟之内,心绞痛即可缓解。
2、指压刺激法:用拇指尖端刺激至阳穴1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