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骨质疏松的饮食指导 补充钙磷

骨质疏松的饮食指导 补充钙磷

骨骼脆性的增加与骨矿物质含量减少有着直接的关系。而80%~90%的骨矿物质是由钙、磷、镁三种元素组成的。要合理掌握钙的摄入量。低钙饮食会影响钙、磷代谢的平衡,影响骨矿化作用。钙摄入过多,可与磷结合生成不溶性磷酸三钙,也会干扰钙、磷的吸收。在摄入高钙食品时,要注意钙、磷的平衡,一般成年人摄取钙、磷的比值应为2:1或1:1。

骨质疏松饮食禁忌

一忌过食高蛋白质食物。多吃瘦肉、鸡蛋、牛奶、豆腐等高蛋白食物,摄入蛋白质过多,会增加体内钙的流失,促发或加重骨质疏松症。

二忌过食高盐饮食。饮食过咸,吃腌菜多,盐的摄入过多,食盐中的某些成分会与钙结合成为不溶性化合物而妨碍钙的吸收;吃盐多也会增加钙的流失,促发或加重骨质疏松症。

三忌吃糖过多。过多食用糖果、点心、水果等食品,摄入糖分过多,也会影响钙的吸收,使机体缺钙,从而加重骨质疏松症的病情。

四忌常喝咖啡。医学研究表明,嗜好喝咖啡者较不喝者易流失钙。可能是因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有利尿作用,能加速钙盐的排泄。

食物中含有很多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当身体有疾病时,很多元素是不需要再摄入的。所以这就需要患者注意,不能摄入与疾病相冲突的元素,以免加重病情。当然,饮食也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骨质疏松的饮食指导 忌草酸

应避免不合理的配餐,如含有草酸类的蔬菜忌与豆腐、牛奶及高脂饮食同餐,以免形成不易被吸收的草酸钙与脂肪酸钙。

骨质疏松的饮食指导 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氨基酸是合成骨有机质的主要原料。饮食中的蛋白质可以加快小肠对钙的吸收速度。蛋白质的缺乏会影响骨基质与钙盐结合的质量;而蛋白质摄取过多,又会增加尿钙的排出。一般来说,蛋白质与钙的摄取量呈正比例关系较为合适。氨基酸中的赖氨酸、精氨酸可促进钙盐的吸收,有利于骨的正常代谢。

老年人为什么会发生骨质疏松呢

1、老年人行动缓慢,活动量减少,如果长期卧床缺少必要的活动,都可以造成骨质疏松。就是青年人肢体固定一定时间,也会发生骨质疏松,而且再增加活动也不能恢复正常。

2、老年人饮食量减少,食欲减退,营养缺乏,钙的摄入量就会减少。实际上老年人需要钙的数量可能比青年人还要多,至少老年人需要钙的量与青年人相似。但是老年人所需要的钙可能达不到需求。老年人钙的代谢与维生素D的代谢有很大关系,在充足的日光照射下,维生素D充足,体内的钙、磷浓度就会增高。饮食中缺乏足够的维生素D和蛋白质,胃切除手术等都会造成钙的吸收障碍。

3、绝经期以后的妇女,由于缺乏性激素,造成骨质疏松,饮水中氟减少也会影响女性,使妇女骨质疏松。四肢的长骨从40岁以后骨髓腔逐渐扩大,男性骨髓腔扩大极为徐缓,而女性则进展迅速。这些原因可能是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增高的原因。

糖尿病人可以吃苋菜吗 糖尿病人吃苋菜有什么好处

而且每100克苋菜含有187毫克钙,很适合作为缓解和预防骨质疏松的家常菜。调查发现,大约有50%的糖尿病患者有着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这是因为,肾脏在排出体内过多葡萄糖的同时,对钙离子的过滤率也随之增加,导致大量的钙、磷、镁等微量元素从尿中丢失。因此,通过日常饮食有针对性地补充钙质,是糖友必不可少的“保健要诀”。

骨质疏松症吃什么 虾皮

推荐理由:虾皮看似很平常,但其实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的钙、磷、蛋白质,骨质疏松症者适量食用,能补充钙质,对缺钙弓|起的骨质疏松症具有缓解作用。

骨性关节炎应该如何护理

1、运动疗法是属于骨质疏松的护理方式之一,长期卧床的骨质疏松患者,早期以被动运动训练为主,维持关节活动和全身循环系统的功能。骨质疏松的病情允许坐起时,可在床上进行主动训练。锻炼全身和部分肌肉,改善肢体功能和胃肠道功能,有利于钙、磷的吸收。

2、可以行走的骨质疏松患者,主动运动,如步行、上下台阶、举哑铃、骑自行车、划船等运动,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活动量,借以增强肌力,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这也是在骨质疏松的护理中需注意的。

3、 合理饮食是骨质疏松症的护理重点。骨质疏松患者以米面、杂粮为主,品种多样搭配,增进钙质饮食,如:牛奶、奶制品、虾米、豆类、海藻类、鸡蛋等。植物性食物中应以绿叶菜、花菜为主。骨质疏松的护理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补充各种营养素如:钙、磷、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口营养的平衡。不能等年老再补充钙质饮食。

老人怎么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1、饮食

在预防骨质疏松饮食中,老人要补充各种维生素、钙和蛋白质,萝卜、白菜、各种豆制品、海鲜都有丰富的钙,另外,牛奶也是预防骨质疏松很好的食物,它具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食用方便,老人可以喝一喝。

2、不要长时间的坐卧

老人长时间的坐卧,会导致关节僵硬,也会加重骨质疏松症状,应当进行适度的锻炼,坐一段时间后要站一站,站久了就要坐一坐,也可以帮家里做一做家务劳动,如果长期卧病在床,也要注意动一动身体,特别是四肢,实在行动不方便的话,让子女帮忙运动、按摩也很好。

骨质疏松饮食禁忌

1、减少钠离子的摄入。体内钠离子含量过多,会增加钙的流失,会使骨质疏松症症状加重。

2、减少糖分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影响钙质的吸收,间接地导致骨质疏松症。

3、蛋白质摄入适量,蛋白质摄入过多会造成钙的流失。

4、不宜喝咖啡,咖啡中的鞣酸等成分会和食物中的钙离子结合,导致钙离子摄入量不足。

5、不能长期饮浓茶。茶叶内的咖啡因可明显遏制钙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和促进尿钙排泄,造成骨钙流失,日久诱发骨质疏松。

6、不宜用各种利尿药,抗癫痫药、甲状腺旁素、可的松一类药物。这些药物可直接或间接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加快钙盐的排泄,妨碍钙盐在骨内沉淀。

原来这是骨质疏松前期症状

骨质疏松前期症状有哪些?

骨质疏松是代谢性疾病,可致骨痛、骨折和老年退行性变化。出现以下症状则可能是骨质疏松。一是疼痛,特别是腰背疼痛;二是身体变矮、驼背;三是极易发生骨折;四是在45岁或以前已停经、四肢骨痛、手脚麻木、肌肉抽筋等。但有50%的骨质疏松患者无症状,很多人都是在骨折后才发现的。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统计,50岁以上女性一生中发生骨折的几率达40%。

骨质疏松前期症状:怎样控制

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预防骨质疏松。钙和维生素D都是骨骼健康的补充剂,在日常生活中可适量摄入。多吃奶制品、豆制品和绿色蔬菜可有效补充钙质。此外,多晒太阳可提升体内维生素D的转化,促进钙吸收。

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毫克,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400毫克,故平均每日补充钙量500—600毫克即可。但一味补钙并不能帮助骨骼形成,血液中钙的含量过多或过少都不行。适当的户外运动有助于骨骼健康。戒掉嗜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也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还可以服用schiff益节氨糖钙片来增加骨密度,缓解骨关节疾病。

骨质疏松前期症状:治疗手段

骨质疏松症不是自然的生理老化现象,而是需要治疗的疾病。如被诊断为骨质疏松,则要遵从医生的指导,进行及时积极的治疗。

骨质疏松的治疗包括两个方面,除了日常生活方式的控制外,患者需要服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其中主要为抗骨吸收的药物。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是一项长期任务,所以患者须有长期接受治疗的心理准备。一般患者需服药3年,有骨折史的需要3—5年。

相关推荐

老年人补误区要谨记

1、补误区——食物补比药物补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青豆、黄豆、豆腐、芝麻酱等含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 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剂。 安全有效的补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比药物补更安全,不会引起血过量。 2、补误区——治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

严重骨质疏松怎么办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多种因素所致,它的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临床症状。 临床上用来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有:制剂,包括有逸得乐、凯思立,尔奇D、乐力、葡萄糖酸口服液、龙昌+D口服液、劲得、巨能和超微;抑制骨吸收药物,如去氢孕嗣、倍美力片和利维爱等;双膦酸盐类,如福善美、骨麟、邦得林和吉力舒宁;成骨治疗药物,如特乐定;促进矿化的维生素类药物,如法能(lα-羟基维生素D3)、罗全(三醇

中老年人为什么会导致骨质疏松

1、老年饮食量减少,食欲减退,营养缺乏,的摄入量就会减少。实际上老年需要的数量可能比青年人还要多,至少老年需要的量与青年人相似。但是老年所需要的可能达不到需求。老年的代谢与维生素D的代谢有很大关系,在充足的日光照射下,维生素 D充足,体内的浓度就会增高。饮食中缺乏足够的维生素D和蛋白质,胃切除手术等都会造成的吸收障碍。 2、老年行动缓慢,活动量减少,如果长期卧床缺少必要的活动,都可以造成骨质疏松。就是青年人肢体固定一定时间,也会发生骨质疏松,而且再增加活动也不能恢复正常。 3、绝经期以后

骨质疏松补充剂有哪些 骨质疏松每天补多少

根据中国营养协会的推荐,青少年的每日质摄入量是1000—1200mg,中青年人为800—1000mg,50岁以上的为1000—1200mg,有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的摄入量为400mg左右,每日还需要通过剂额外补充是500—600mg,但是不宜超过1600mg。 补应先进行检查,以了解机体的血与尿水平,如,化验血、尿、肌酐比值、骨代谢相关激素、肾脏超声检查等,这对决定(补)哪种以及补多少非常重要。因此,补前应先去医院的专科门诊检查,并咨询专科医生以获取如何合理补的信息。

鹌鹑蛋有什么营养 促进生长发育

鹌鹑蛋中含量丰富,适量食用可以为机体补充质,促进生长发育,预防骨质疏松,防治佝偻病,是极好的来源,且鹌鹑蛋中的维生素D含量格外丰富,能有效促进机体的吸收利用。

治疗骨质疏松症不是单纯的补

介绍,首先,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不取决于你摄取质的多少,定期补仅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其次,只有骨质疏松的发生与质流失过多有关时,补才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且常要与其他药物合用。因此,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该在补补充活性维生素D的基础上,再选用一种抗骨质疏松的药物。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骨质疏松患者是否需要补,需要根据身体状况来定,最好先做一些体检检查,包括血液中、镁的水平,骨密度、肾功能等,并且要看是否有肾结石病史和引起血升高的疾病。如果有肾结石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需要在医生指导

中年人四成患骨质疏松

研究发现,我国目前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16.1%,随年龄增加,骨质疏松发生递增,60岁以上人群22.6%,超过80岁50%人群均有患病,而且不同地区、城乡之间、性别差异,骨质疏松患病率均明显不一样,城市高于农村,女性多于男性。研究还初步得出我国人群依据腰椎或股骨不同部位的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症的参考值,并提出了需要治疗的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参考值。 该研究还从230多个有价值的调查数据中,筛选出了47个影响我国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除年龄增大、低饮食、少运动量外,慢性呼吸系统病史、胃病史、烟龄

老人补容易犯的错误

1、食物补比药物补更安全 专家建议:老人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青豆、黄豆、豆腐、芝麻酱等含丰富的食物。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这些都会造成骨量丢失。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的吸收和利用。这些都是安全的补方法,老人们根本没有必要每天服用剂。 最安全有效的补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比药物补更安全,不会引起血过量。 2、治骨质疏松不辨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

骨质疏松饮食怎么安排

1、 黄豆猪骨汤 : 鲜猪骨250克、黄豆100克。 制法: 黄豆提前用水泡6-8小时;将鲜猪骨洗净,切断,置水中烧开,去除血污;然后将猪骨放入砂锅内, 加生姜20克、黄酒200克,食盐适量,加水1000毫升,经煮沸后,用文火煮至骨烂,放入黄豆继续煮至豆烂 ,即可食用。每日1次,每次200毫升,每周1剂。 功效:鲜猪骨含天然质、骨胶原等,对骨骼生长有补充作用。黄豆含黄酮甙、、铁、等,有促进骨 骼生长和补充骨中所需的营养。此汤有较好的预防骨骼老化、骨质疏松作用。 2、 桑葚牛骨汤 :桑葚25克,牛骨2

骨质疏松饮食指导 维生素D

饮食中维生素D含量与的吸收有密切关系。维生素D的缺乏,可使机体对的吸收下降。成人每日口服15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时,可使能被充分吸收和利用。但要防止摄取过量而发生维生素D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