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脑血栓的病因以及症状
中年脑血栓的病因以及症状
一般来说,人体内有两种物质:一种是凝血物质,能使血小板凝集成块,形成血栓,起到止血的作用。另一种是抗凝血物质,有抗凝血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平时人体血液中的凝血物质和抗凝血物质两者外于动态平衡,不易形成血栓,在血管发生意外时,又有止血的作用,保持人体健康。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常有血管老化、血管壁受损,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问题。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产生的凝血激酶增多,促进凝血酶形成,凝血黄素A2也增多,同时制造抗凝物质前列环素减少,就很容易诱发血栓形成。如果血糖升高,糖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全身组织缺氧,这时血小板凝集性增强、黏度增大,也容易促进血栓形成。
由血栓脱落引起的栓塞称为血栓栓塞,由于血栓栓子的来源、栓子的大小和栓塞的部位不同,其对机体的影响也不相同。一般有肺动脉栓塞、体循环动脉栓塞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脑血栓。
脑血栓患者发病前大多曾有肢体发麻、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常于睡眠中或晨起时发病,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说话含糊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多数病人意识消失。脑血栓轻微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失误,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老年脑血栓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老年脑血栓患者的特点及心理状态 患脑血栓病对任何人都是一种很强的心理压力,特别是老年人机体的各种功能减退,其临床表现为瘫痪、失语、意识和智力障碍等,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因而对疾病恢复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使病人重新达到生活自理,有很好的最佳身心状态。 护理人员必须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病人急性期过后需较长的恢复阶段,病人表现为烦燥多虑,沉默不语,对突发的病不能正确对待,忍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和偏瘫带来的痛苦。因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和悲观厌世情绪。 护理人员应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对待病人态度要亲切关心、体贴、诚恳、言语温和,要尊重他们,不要勉强病人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向他们介绍康复的措施,进行语言安慰,增加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通过交流来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失语的病人可用手式、精辟字等方式尽快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情绪变化,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焦虑、抑制的紧张心理。
二、孤独寂寞恐惧的心理 老年病人最大的特点是害怕寂寞与孤独,患脑血栓病后更为明显,还有部分病人的家属忽视患脑血栓后老年人特殊的心理需要,甚至有遗弃老人的不负责任和不道德行为,这更加重了病人的寂寞与孤独感。 护理人员要多和老年病人攀谈,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尽量帮助病人摆脱孤独的境地,解决病人的种种生活需要,用真挚的同 情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主动帮助病人解决困难。多和他们谈心,多接触问候,了解病人在想什么以满足其心理需要,不能冷淡或故意疏远,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同情关心体贴病人,增加他们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三、语言肢体障碍的心理 由于失语或发音障碍不能通过正常的语言交流,以至于情绪极度低落,在病人的心理产生很久的压力,又因肢体活动障碍,生活难以自理,病人心理压力很大,对治疗丧夫了信心。护理人员应主动向病人介绍病情,细心观察,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治疗情况,学会看病人的手势来代替语言的表达,通过了解病人的面部表情,举止行为,了解病人的内心活动,热请周到,善于运用语言交际工具发挥语言巨大作用,在进行心理护理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灵活性和科学性,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四、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身修养,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1、在护理老年患者中,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文化修养都一视同仁.诚恳相待,尊重人格,争取做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2、护理人员以晚辈尊重长辈的态度取得患者信任,并通过良好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去影响患者,使病人自觉遵守院规,配合医护人员服从治疗,化担心、疑心为舒心安心,早日康复。
脑血栓病人吃什么食物好
脑血栓病人吃什么食物好
脑血栓如今是我们常见的疾病之一,有些人光是得了却不知道它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引起的,稀里糊涂,到时只能病急乱投医,那么脑血栓到底有着怎样的表现呢?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面对它我们应该如何调节饮食?接下来这一段小编就来介绍脑血栓疾病的发病原因。
脑血栓病症的介绍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脑血栓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些什么
1、急性期脑血栓应给与高蛋白成人每日蛋白质总量120克,饮食中增加肉,鱼,蛋,豆制品等动植物蛋白,高维生素新鲜蔬菜,如菠菜,土豆,白菜包心菜等,新鲜水果,如猕猴桃,西瓜,鲜枣,桔子,苹果梨等及其它红薯,燕麦片,豌豆,番茄等,高热量三餐之间可加牛奶,豆浆,鸡蛋,藕粉,蛋糕等,半流质或流质者可加浓缩食品,如奶油,巧克力等)饮食,并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以免加重脑水肿,(如腌制品,香肠,皮蛋,咸肉,罐头,味精,啤酒,碳酸饮料等。
2、急性期保持安静,绝对卧床4—6周,24小时内不宜搬动病人,以免加重脑血栓。
3、躁动者给予镇静剂,并根据情况适用约束带或床档。太高床头30度,减轻脑血栓症状。
4、不能进食的脑血栓患者给予鼻饲,保证脑血栓病人的营养共给,注意鼻饲的保存及用具的消毒,注意观察鼻饲后的效果。
5、恢复期的脑血栓患者给予清淡,低盐,低脂(成人每日脂肪总量在50克以下,如蛋黄,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维生素,适量的蛋白制及粗纤维饮食(如芹菜,韭菜,粗粮,豆类等),忌辛辣食物,戒烟酒。
6、急性期肢体保持功能位(肩下垫软垫,砂袋,支托足掌等)恢复期可进行肢体主动或被动训练循序渐进,脑血栓患者要保持肢体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7、急性期的脑血栓病人生命垂危,病人,家属情绪紧张,应主动关心脑血栓病人,安慰家属,讲解病情及愈后,合理安排陪护,减少不良刺激,取的配合。
8、恢复期的脑血栓病人常因生活不能自理而悲观,失望。应指导病人做好肢体和语言的功能训练,并持之以恒的增强病人的自信心。
静脉窦血栓症状有哪些呢
突发头痛谨防静脉窦血栓
颅内静脉窦血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主要包括遗传、获得性因素(非先天性因素)及医源性因素,引起血液高凝、静脉血流异常和静脉壁炎性反应。
这种静脉窦血栓病人的年纪都很轻,收治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是一位14岁的女孩。这种脑血栓与老年人的脑血栓完全不一样,老年人的脑血栓大多在动脉里,而这种脑血栓在静脉里,更加隐蔽。同时,由于病人的静脉窦血栓栓塞的部位比较关键,往往需要多次实施介入手术,才能完全消除症状。
颅内静脉窦血栓治疗
给予脱水降颅压、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防止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目前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病情出现反复,特别是下午疼痛厉害,伴有视物不清,无恶心、呕吐,饮食睡眠正常。
脑血栓患者的诊断方法包括哪些
血糖测定和糖耐量试验:可发现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邀低下病人。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是脑血栓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发现,脑血栓病急性期,无论出血性或缺血性,有中数病人糖耐量低下。缺血性脑血栓病不论在短暂脑缺血发作期间、急性期及恢复期均常有糖耐量低下,而且持续地存在。而在糖耐量低下的脑血栓病人中,凝血因子VIII相关抗原、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显著高于正常,血液存在高凝状态,是促发脑血栓病的原因之一。
尿常规:脑血栓对尿常规并无影响。当脑血栓病人有肾小动脉硬化并存时,尿常规可有异常。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男病人,尿中可有脓球、蛋白。尿糖检查可发现既往症状不显的糖尿病患者。
大便常规:一般无变化,脑血栓病人检查大便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寄生虫和其他肠道疾病。大便潜血以发现胃肠道的出血。
血常规:脑血栓发病初期,一般无特殊变化。白细胞不高,这一点就与脑出血不同。当合并感染时,如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则白细胞增高。
CT检查:常有助于明确诊断脑血栓,同时还可发现脑水肿及有无脑室受压、移位及脑疝形成等。
怎样对突发脑血栓的患者进行急救
怎样对突发脑血栓的患者进行急救?对脑血栓轻型病人可让其平卧,头高30度°左右,无论采取何种运输工具,应将脑血栓病人尽可能在1~2小时内送至附近的市级医院,避免先到小医院因无相应的检查设备转院而耽误时间。重症病人最好拨叫120急救车,在等车时如病人已出现意识障碍、呕吐等症状,可将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误吸入肺。等到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救助。
脑血栓形成的病人多半肥胖、有些还合并有糖尿病,如今发生了偏瘫,局部神经营养障碍,压迫过久会引起皮肤破溃,形成“褥疮”。一旦发生可能因感染发热而加重脑血管病,严重者还可引发败血症而致病人死亡。所以家属在陪护时应注意定时给予翻身、拍背,用温水将皮肤擦洗干净,并轻轻按摩被压过的部位,尤其是骨骼较突出的部位,如脊柱、骶尾部等。翻身的频率一般在2小时左右。如果发现已有皮肤破溃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及早处理。有大小便失禁的脑血栓病人要勤换尿布,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干净,擦干并扑上爽身粉。
有的脑血栓病人病后出现吞咽困难,这是由于主管吞咽的肌肉瘫痪引起的。脑血栓病人在吃饭,尤其是喝水时出现呛咳,甚至食物从口鼻处喷出。此时要注意不能勉强让脑血栓病人进食水或药物。对轻型脑血栓病人可让其进食粘稠食物,如稠粥、软饭等。将蔬菜、肉末等副食煮烂切碎拌在饭里,避免过稀过干的食物,这样容易被吞下。
口服药物如无禁忌,可研碎后拌在食物里。重症脑血栓病人则需要鼻饲饮食,即通过鼻孔将一根胶管插入胃内,将米汤、牛奶、菜汁等食物用注射器注入胃中,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同样可将口服药物从胃管中注入。注意所注入的食物及药物一定不能有大的颗粒,以免堵塞胃管。鼻饲饮食在一定阶段是保证治疗的必须手段,直接关系到脑血栓病人抢救的成败。有的脑血栓病人和家属不愿接受胃管,让脑血栓病人勉强吞咽,这样很危险,如果食物误吸入呼吸道,轻者引起肺部感染,造成吸入性肺炎;重者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脑血栓病因有哪些
1、中断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病理基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在血栓消退后脑动脉硬化并未消退,脑血栓仍然可能重新形成。因此,不能中断治疗动脉硬化的药物。
2、降压过度:降压过度是诱发脑血栓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正确应用降压药。用药过程中要坚持定期测量血压,调节剂量,切不可自己随便加大剂量。
3、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易引起血压波动或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易引起脑血栓的形成。
4、生活不规律:道理同劳累过度一样,是导致脑血栓复发的诱因之一。
5、嗜烟:烟毒可损害血管内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缩,管腔变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
6、酗酒:大量引用烈性酒,对血管有害无益。据调查,酗酒是引起脑血栓的诱因之一。
7、暴怒或忧郁:情绪恶劣,尤其是暴怒或长期忧郁、焦虑,可引起血管神经调节失常,或导致脑血管收缩,是诱发脑血栓的重要诱因。
8、受寒:寒冷的刺激,不仅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还可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易诱发脑血栓。
9、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若连续长期进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导致脑血栓复发。
10、剧烈呕吐和腹泻引起的脱水:由于脱水可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因而,各种原因导致的脱水,都可以诱发脑血栓复发,病人及其家属应对此提高警惕,若出现脱水倾向应及早治疗。
患过脑血栓的病人,应避免上述诱因,平时适当做一些体力活动,定期复查,预防该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