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瘤的四大诱因
儿童脑瘤的四大诱因
一是环境污染:独生子女都是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小孩只要想吃什么,家长都会尽量满足。殊不知,现在很多食品、快餐以及饮料中都有添加剂,如色素、香料、防腐剂、增稠剂等等,其中很多并不能确定是否会致病。成年人身体代谢能力强,可能吃了没什么问题,但是儿童肝肾能力本来就弱,毒素容易堆积在体内,引发恶性病变。
二是电磁辐射:现代家庭中的各种电器如电视机、冰箱等等,本身都存在电磁辐射。很多母亲怀孕时常用电脑,也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
此外,不少家长为了随时了解子女的情况,小小年纪就给他们配备了手机。即使自己没有手机,孩子也可能经常拿着父母的手机玩儿。刘承勇表示,电磁辐射对人的身体肯定是有影响的,这是已经经过研究证明了的。
三是病毒感染:母亲怀孕期间乃至初出生的婴儿,如果受到乳头状病毒、EB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导致体内病变。
四是滥用药物:对新生儿用了不该用的药物,或者过量使用抗生素等,以及孕期滥用药物,都可能对婴儿造成难以预估的伤害。
儿童脑瘤做为家长不能忽视
我们知道,大脑被一层坚硬的头骨所包裹,这给儿童脑瘤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医生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就不得不先打开头骨,然后再切除肿瘤。加上肿瘤周围都是非常重要的脑组织,因此切除脑子里的肿瘤要比其他部位的肿瘤困难得多。
如何治疗儿童脑瘤?开颅手术的困难要求在手术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制定严密的手术计划。家长应该密切配合医生的工作,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乳腺癌的早期症状解除他们对手术的恐惧感。孩子做完手术后多处于昏迷状态,需要术后进行脑复苏,这也是手术是否能成功的关键。对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呼吸道梗阻、出血和感染等应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如果肿瘤太大,手术难以完整切除,那么术后加用放疗或化疗等综合疗法是巩固手术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年龄偏小的儿童(如小于3岁)进行放疗时,应注意减少放疗的剂量,以免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
儿童脑瘤或更凶险
脑肿瘤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肿瘤之一,仅次于白血病,居儿童时期肿瘤的第二位。发病高峰年龄一般在5~9岁,占小儿脑肿瘤的三分之二,男孩多于女孩,其中神经胶质瘤最多见,占儿童脑肿瘤的70%~80%。
大量临床 研究 资料分析表明,学龄期儿童脑肿瘤有以下几个特点:
1起病急,发展快,大多数患儿有 头痛 病史,疼痛部位在前额及枕部,并有逐渐加重趋势。
270%~85%患儿有呕吐 症状 ,清晨或早餐后比较多见,但很少伴有 腹痛 。呕吐后如果立即进食,将会很快再次发生呕吐。
3患儿意识改变,常见精神不振、易激惹、多动、记忆力下降。
4约三分之一患儿出现复视或视力减退,严重时会失明。
5有时出现不规则发烧,全身乏力,走路不稳,甚至说话含糊不清或不能说话。
6部分患儿表现呈 癫痫 样发作。
7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都可显示出颅内占位 性病 灶。
当小儿出现头痛、呕吐、步态不稳而又找不到适当的原因解释时,应考虑到脑肿瘤的可能。各位家长只要掌握这些特点,早期识别小儿脑肿瘤是不难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 脑膜炎 和癫痫等 疾病 相混淆,临床上应注意鉴别诊断。
脑瘤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儿童脑瘤的一般发病年龄为3岁~8岁,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为1.3∶1。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病的脑瘤患者有4万人左右,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有7000名左右儿童患上脑瘤,但由于小儿神经外科专业人员紧缺,且分布地区不平衡,加之父母对儿童脑瘤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儿童脑瘤很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诊。
惠主任表示:一般小儿脑瘤最易被误诊为先天性脑积水、胃肠道疾病、脑膜炎、肠蛔虫症。因此,她建议父母们应了学会鉴别小儿脑瘤的常用知识。
小儿脑炎的一般表现:包括呕吐、头痛、头颅增长、走路不稳、眼斜或者眼球不能上视、身材矮小或肥胖等。假如发现孩子出现类似这些症状,又不能确定是其他疾病所致,此时就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判断是否患有脑瘤。
脑癌的表现症状
儿童脑瘤的一般发病年龄为3岁~8岁,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为1.3∶1。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病的脑瘤患者有4万人左右,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有7000名左右儿童患上脑瘤,但由于小儿神经外科专业人员紧缺,且分布地区不平衡,加之父母对儿童脑瘤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儿童脑瘤很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诊。
一般小儿脑瘤最易被误诊为先天性脑积水、胃肠道疾病、脑膜炎、肠蛔虫症。因此,她建议父母们应了学会鉴别小儿脑瘤的常用知识。
小儿脑炎的一般表现:包括呕吐、头痛、头颅增长、走路不稳、眼斜或者眼球不能上视、身材矮小或肥胖等。假如发现孩子出现类似这些症状,又不能确定是其他疾病所致,此时就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判断是否患有脑瘤。
什么样的头痛要怀疑脑肿瘤
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检查。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居第二位,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由于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儿童脑瘤与成人脑瘤不同,往往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绝对不能将儿童脑瘤视为成人脑瘤的“缩小版”。对于脑肿瘤,我们应及早发现早期信号,早诊断,早治疗。脑肿瘤的出现和生长可有以下信号:
1、恶心呕吐 一般与饮食无关,有时伴有剧烈头痛,呕吐呈喷射状。颅内肿瘤患者80%可出现呕吐、头痛、视乳头水肿(由医生检查确定)——颅内高压三主征。
2、偏瘫 肿瘤多发生在大脑半球中央沟前后或神经束向下传导途径,故可出现此现象。
3、视力减退听力下降:可见双侧视力下降或丧失。值得注意的是,应避免将颅内肿瘤引起的视力下降误诊为屈光不正、青光眼、晶体浑浊等眼科疾病。听力下降多为听神经瘤所致。老年脑肿瘤病人的听力下降,经常被误诊为“老年性耳聋”。
4、癫痫发作走路不稳:可有一侧手足或肢体抽搐(局限性),也可由身体某一部位的癫痫发作扩展到全身,或一开始就是全身大发作,总发生率约为30%。其中约半数脑肿瘤病人是以癫痫发作为最初症状的,甚至是惟一症状。走路不稳可表现为动作笨拙、步态蹒跚、平衡困难。小脑是调节平衡的主要器官,所以当小脑患肿瘤时会出现以上这些症状。
5、面目改变声音嘶哑 可伴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咽反射消失;口眼歪斜,额纹变浅或消失,鼻唇沟变浅。常见于桥脑肿瘤,累及面神经。
6、内分泌失调 常表现为尿崩症或垂体功能低下(如阴毛稀疏、性欲减退、畏寒倦怠、少气懒言或向心性肥胖等),多是鞍上区或丘脑下部肿瘤。
为何小儿脑瘤误诊率一直很高
儿童脑瘤易被误诊为感冒,该病的误诊率高达50%。
假如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而有些医生往往不重视,把它当平常的感冒。
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而居第二位。脑瘤的发病率为3~4/10万/年,我国12亿人口每年应有新发生的脑瘤4万人左右,而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约有7千左右的新脑瘤患儿,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儿童脑瘤与成人脑瘤不同,绝对不能将儿童脑瘤视为成人脑瘤的“缩影”。
儿童脑瘤的特点
一般的发病高峰年龄为5~8岁。大宗病例统计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为1.3:1。
成人2/3以上发生在小脑幕上(即大脑),而小儿则半数左右发生在幕下(即小脑和脑干)。成人脑瘤多发生在大脑半球和桥脑小脑角区,而小儿脑瘤多发生在脑中线附近,如蝶鞍区、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等部位。成人三种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如脑膜瘤(20%)、垂体瘤(10%)和听神经瘤(8%)加在一起近40%,而这三种脑瘤在儿童期却十分少见,加起来还不到总数的5%。成人脑胶质瘤占40%,而儿童脑胶质瘤高达70%。
儿童得了脑瘤有哪些临床表现
1、头痛:较小的儿童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用手击头等。
2、走路不稳:因肿瘤发生在小脑者多。眼斜或眼球不能上视俗称“对眼”或“斗鸡眼”。
3、眼歪口斜。颈部抵抗或斜颈:平卧检查时抬头下颌够不到胸前。有时患儿颈部倾斜到某个姿势才舒服,这是有小脑肿瘤的一个信号。
4、发育矮小或向心性肥胖:如十几岁的小孩个子才像7~8岁,有时孩子到十几岁时出现以躯干为主的肥胖,这时要警惕有颅咽管瘤的可能。
5、多饮多尿:经常在门诊看到长期诊为“尿崩症”的患儿,最后因视力减退甚至失明才确诊为鞍上生殖细胞瘤。癫痫发作。
6、性早熟:松果体区的畸胎瘤90%为男孩。
7、发烧。
8、呕吐。
误诊原因
小儿脑瘤常常在诊断时已进入晚期,其原因有:
1、家长对小儿脑瘤的症状不太了解,有病乱投医。
2、小儿对自己的痛苦表达不清,有的甚至不会说话。
3、小儿对医生的检查一般不够配合,见了医生就哭闹,使检查无法进行。
4、我们的小儿神经科医生太少,而一般儿科医生对小儿脑瘤的症状不太熟悉,脑子里没有这根“弦”,把脑瘤错当成其他疾病(如感冒)。
婴儿脑瘤原因
儿童得脑瘤的原因之一手机电脑辐射。经常性的使用手机电脑可导致儿童得脑瘤。每年至少有七八千的儿童被查出患脑肿瘤,50%以上的为恶性肿瘤。所以不要经常使用手机电脑,如果是工作所需要无法避免,尽量不要过长时间的用手机和电脑。
儿童得脑瘤的原因之二电磁辐射。现在是生活水平提高了,挨家挨户都有电脑电视,电冰箱,殊不知这些都存在电磁辐射,在女性怀孕的时候还经常用电脑,冰箱对于胎儿的影响非常不好。有的家庭条件特别好,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佩戴手机,买一些电子产品等。这些都是诱发脑肿瘤的隐形因素。
儿童得脑瘤的原因之三、病毒感染。对于病毒感染注意是因为妈妈在怀宝宝期间或者是刚刚出生的时候,受到病毒性质的感染,这样的话很容易是胎儿或者是新生儿患得脑瘤。另外,孕期滥用药物也可以,对新生儿使用过度的抗生素等都有可能引发儿童得脑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