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白内障术后看不清是什么原因

白内障术后看不清是什么原因

一.老视或近视:正常人的晶状体有自动调节功能,使我们既可以看远物,也可以看近物。而白内障术后的人工晶状体度数固定,看远物或看近物不能兼顾,要么能看近不能看远,要么能看远不能看近。为了达到较好的视力,病人一般可在术后3个月待伤口痊愈后到医院配镜。

二.后发性白内障:这是因为医生手术时,为了不破坏眼睛的正常生理结构,也为了能更好地置入人工晶状体,术中保留了一层薄膜(即晶状体后囊膜)起支撑作用。在术后一段时间内,约30%的老年白内障病人的这层薄膜会逐渐变混浊,从而影响视力,医生可用激光将后囊膜打一个小洞,仅花上1分钟的时间,眼睛马上就会变亮。

三.眼睛本身的病变:白内障手术仅仅是更换照相机的镜头,而图像的好坏还依赖于感光胶片即眼底的好坏。如果手术前存在着严重的眼底疾病,白内障手术再成功,也不一定能提高视力,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四.其他情况:如白内障手术后由于切口的影响,角膜(黑眼珠)的弯曲度会发生一些变化,术后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散光,从而影响视力,此时可在术后3个月伤口痊愈后进行验光配镜。

如果在手术后,眼睛看东西清楚了一段时间后,有开始看不清楚了,应该考虑是不是出现了后发性白内障,这种情况比较简单,只要让医生用激光激一下,很快就会好转的。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是黄斑囊样水肿,在手术后两个月左右出现视力模糊,但是到了六个月左右的时候就会好了。

白内障手术后看不见原因

白内障手术后看不见原因:

1、后发性白内障引起的

有些老年病人术后视力很好,过了几个月或几年后,视力又下降了,他们误认为又长出白内障了。

实际上,手术后白内障是不可能再长出来的。但有一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后发性白内障(简称后发障),

2、眼睛本身的病变

如果手术前存在着严重的眼底疾病,白内障手术再成功,也不一定能提高视力,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3、白内障手术后由于切口的影响

角膜(黑眼珠)的弯曲度会发生一些变化,术后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散光,从而影响视力,此时可在术后3个月伤口痊愈后进行验光配镜。

老年性白内障要等到看不见东西,白内障完全成熟的时候做手术最好,主要是因为以前的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晶体完全混浊才是手术的最好时机。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眼科显微手术的开展以及人工晶体的问世,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已有很大的改进。目前主要采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摘除术,近年来还开展了白内障激光摘除术,这些手术均在显微镜下操作,从手术技术上来说,摘除透明的晶状体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手术不一定非要等到晶体完全混浊(白内障成熟期)才做。

在对白内障手术后看不见原因了解后,出现这样情况的时候,患者也需要进行身体各方面检查,这样在改善看不见问题上,才会有很好帮助,而且要注意的是,治疗白内障过程中,患者情绪也要保持稳定,情绪起伏过大,对疾病治疗没有任何好处。

白内障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性并能够导致眼盲的的疾病。人在正常情况下,晶状体呈透明状态,光线通过它及一些屈光间质到达视网膜,这样人才能够看清外界的物质,如果晶状体因为某些原因而发生混浊,就会影响到视网膜形成像素,从而导致人看不清楚东西。也就是说由于晶状体混浊而导致的视力下降就我们所称的白内障。

白内障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白内障多发育45岁以后的中年时期,白内障早期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视力下降,因此白内障的患者在早期往往会感觉视力

模糊不清,但自己又不能察觉出来,只是会感到双眼的视力在持续的减退,只有当视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是患者才会引起重视,人到中年后如果出现轻度视力障

碍,或者眼睛易疲劳,或眼前有黑点并固定不动,或眼前有云雾状,视物不 清,或看东西出现双影( 复视)等情况,应该要引起高度重视。

有的老人在中年后悔戴上老花镜,如果出现偶尔不戴老花镜看近物反而清楚时,这也是白内障早期的信号,除此之外白内障的早期辛亥会有:晶体混浊/看物体时光觉

低下、看颜色时色觉低下,暗适应能力变差以及看清物体所需时间延长等。

上面介绍的就是轻微白内障的常见症状,现在大家都应该明白了吧,白内障带给我们的危害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日常生活中预防白内障和及时发现白内障是很重要的,如果是不小心患上了白内障最好是能够积极的去正规医院治疗,还有就是平常要注意用眼习惯。

人人必须要懂得预防白内障方法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科疾病,所谓白内障,是一旦晶状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混浊就会影响视网膜成像,使人看不清东西。也就是说,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就是白内障,平时应如何预防白内障的发生呢?请看专家的介绍:

1、外出采取防护措施

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是引发白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阳光强烈的日子外出时,应配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同时最好再同时戴遮阳帽或打遮阳伞,以便更好的防护,从而避免眼睛受到损伤。

2、多喝水少食盐

当人体处于脱水状态时,容易引起体液的正常代谢发生紊乱,进而产生异常的化学物质,对晶状体造成损伤,从而诱发白内障。因此,当发生脱水状况时,应及时进行补水。此外,盐的过多摄取也会引起白内障的发生,平时应减少食盐的进食。

3、限制热量摄入

调查数据显示,过度肥胖者的白内障发生率要高于体重正常者。这是由于过胖者会产生过量的C-反应蛋白,这种因子会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同时,因肥胖引发的2型糖尿病也会加快白内障的形成。因此,平时应尽量减少热量的摄入,避免发生肥胖。

4、补充维生素

当人眼里的维生素C的含量下降时,容易引起晶状体变性,引起白内障的发生。因此在日产生活中应注意维生素C的补充,同时还应适当补充谷胱甘肽、维生素B1、B2、E和微量元素硒等。

5、戒烟与服药

医学研究证明,吸烟也会引发白内障。对于长期吸烟者,其白内障的发生率远高于不吸烟者。此外,适当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减缓白内障病程的作用。

老人得了白内障怎么治疗

白内障是眼睛内晶状体发生混浊由透明变成不透明,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了视力。主要表现为视力逐渐下降,视力下降和晶体混浊的程度有关。起初稍有视物模糊,逐渐加重,最后就只能分辨光亮而看不清东西了,是目前致盲的主要原因。

老年性白内障不需要治吗?根据不同的病因可分为不同类型:先天与后天,后天中又分老年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药物性白内障,其中老年性白内障为白内障主要的类型,占白内障病人的80%以上,多在50岁以上老年中发病,老年退行性改变是主因。

眼科医院白内障专家谈到,其实认为老年性白内障是器官退化的表现不需要治疗,这是错误的。因为白内障不及时治疗,会产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瞳孔阻滞型青光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晶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等并发症,从而会出现青光眼,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

目前治疗白内障尚无特效药,手术是最佳的选择,常用白内障手术方法: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得了白内障之后一定要及时的通过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一旦发现有症状,患者就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白内障这种疾病是没有药可以治疗的,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手术,而且平常的时候饮食也需要多加注意,尽量多吃一些对眼睛有保护作用的食物。

轻微白内障的症状有什么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性并能够导致眼盲的的疾病。人在正常情况下,晶状体呈透明状态,光线通过它及一些屈光间质到达视网膜,这样人才能够看清外界的物质,如果晶状体因为某些原因而发生混浊,就会影响到视网膜形成像素,从而导致人看不清楚东西。也就是说由于晶状体混浊而导致的视力下降就我们所称的白内障。

通常情况下,白内障多发育45岁以后的中年时期,白内障早期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视力下降,因此白内障的患者在早期往往会感觉视力模糊不清,但自己又不能察觉出来,只是会感到双眼的视力在持续的减退,只有当视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是患者才会引起重视,人到中年后如果出现轻度视力障碍,或者眼睛易疲劳,或眼前有黑点并固定不动,或眼前有云雾状,视物不 清,或看东西出现双影( 复视)等情况,应该要引起高度重视。

有的老人在中年后悔戴上老花镜,如果出现偶尔不戴老花镜看近物反而清楚时,这也是白内障早期的信号,除此之外白内障的早期辛亥会有:晶体混浊/看物体时光觉低下、看颜色时色觉低下,暗适应能力变差以及看清物体所需时间延长等。

白内障需要手术的吗

白内障治疗分为非手术和手术两种方法。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成功恢复视力,白内障患者视力在0.5一下,只要眼底情况好,全身病症不明显,都可以手术治疗。而非手术治疗,适应于白内障初期,可滴卡他林、白内停等眼药水,减缓白内障的发展。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人眼中有一个组织叫做晶状体,正常情况下它是透明的,光线通过它及一些屈光间质到达视网膜,才能清晰地看到外界物体。一旦晶状体由于某些原因发生混浊就会影响视网膜成像,使人看不清东西。也就是说,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就是白内障。建议在发现或者已经诊断患有白内障时要及时的治疗,同时注意避免长期过度用眼。

随着人体年龄的老化,器官的退化,晶体同样是退化不可逆转,弹性下降,可塑性降低,皮质渐混,核心硬化,最终形成白内障。

1,避强光,太阳晒。佩带墨镜出门。

2,防止过度用眼疲劳。

3,口服含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

4,适当用,白内停,卡林优药水滴眼(没有副作用)。起码起到心里安慰。

5,也可以口服中药——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调理机体代谢。

老年人注意视力三大杀手

一、白内障。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眼部疾病,是因为长时间的氧化,使得眼内的透明晶状体变混浊而影响视力。引起白内障的原因很多:年龄增长带来的功能减退,属于眼睛的自然衰老,常年的紫外线照射,因为人的眼睛也会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的,还有一些疾病如糖尿病,还有就是用眼的不正确的方式如导致的屈光不正比如近视眼等,还家庭遗传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父辈的眼睛不是很好,那下一代也很容出现同样的问题。一旦出现白内障,老人视物就会感觉很不舒服,看东西会出现模糊不清、重影,而且老花的度数增加。严重的影响了日常的生活。

那平时该如何预防白内障呢?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减少吸烟和饮酒,饮食上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2、及时治疗各种内分泌疾病。糖尿病也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它是能促使白内障发生的疾病。所以,一旦有这些疾病要积极进行治疗。

3、太阳强烈时,外出要带眼镜。避免紫外线对眼睛强烈和长时间的照射。

二、黄斑变性。这种疾病很容易和白内障混淆,也是一种老年人视力的杀手,但是,这是因为眼睛的黄斑常年的受损出现变性导致的,白内障看东西是整个都是模糊的,而黄斑变性看物体会扭曲变形,物体四周清晰,但是中间模糊。这个时候到医院进行一下检查就很容易区分。

那如何预防黄斑变性?

1、注意控制血压。高血压可能会导致黄斑变性。

2、注意补充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C类的食物。

3、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三、青光眼。被称为是“光明的偷盗者”,也就意味着青光眼会导致失明。青光眼会导致眼压升高,主要危害是损害视神经,使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患者视线范围逐渐缩小,最后失明。在青光眼发作的时候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眼球胀痛、整个眼睛发红、看不清楚物体,而且还会伴有同侧偏头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情况出现需要立即去医院进行诊治,青光眼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青光眼和白内障有哪些区别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力或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眼内压力升高可因其病因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持续的高眼压可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造成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全部丧失甚至失明。故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病种之一。

白内障(Cataract)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任何晶状体的混浊都可称为白内障。根据调查,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和视力残疾的原因,人类约25%的人患有白内障。其中,老年人因年龄新陈代谢功能减退导致的白内障最常见,当下我国老人普遍留守在家,若患有白内障看不清东西更加让老人内心感到孤独。

白内障作为危害人类视力的大杀手,现已成为全球致盲眼病,因白内障致盲的约占视力残疾人数的60%,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眼健康。

上述就是青光眼和白内障的区别,一旦患上这种危害人类视力的疾病,切不可不管不顾指望着休息下能让眼睛自己恢复,那就大错特错了,只要发现眼部有不适,一定要到医院去治疗,抓住治疗时机,早检查早进行手术,才能更好的恢复和治愈,否则一旦恶化就不堪设想了,失去光明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难以忍受的打击。珍爱自己的双眼,远离眼科疾病!

白内障患者术后为何会看不清

白内障患者术后为何会看不清:

1.老视或近视

正常人的晶状体有自动调节功能,使我们既可以看远物,也可以看近物。而白内障手术后的人工晶状体度数固定,看远物或看近物不能兼顾,要么能看近不能看远,要么能看远不能看近。为了达到较好的视力,病人一般可在术后3个月待伤口痊愈后到医院配镜。

2.眼睛本身的病变

如果手术前存在着严重的眼底疾病,白内障手术再成功,也不一定能提高视力,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此外,如果角膜(俗称黑眼珠)有营养不良或角膜变性等病变,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白内障术后的视力。

3.后发性白内障

其中有一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后发性白内障,可使病人术后视力下降。这是因为医生手术时,为了不破坏眼睛的正常生理结构,也为了能更好地置入人工晶状体,术中保留了一层薄膜(即晶状体后囊膜)起支撑作用。在术后一段时间内,约30%的老年白内障病人的这层薄膜会逐渐变混浊,从而影响视力。

老年白内障有哪些认识误区

1.该病的概念

老年性白内障,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导致的晶状体的混浊和透明性的下降,又被叫做“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部分患者在中年出现白内障而非老年,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定义晶状体的改变更贴切。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升高,80岁以上的老人,白内障的患病率为100%。 1982年WHO提出,白内障的诊断标准为:视力<0.7、晶状体混浊,而无其它导致视力下降的眼病。< p="">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白内障与晶状体疾病学科杨晋

2.该病的发生机制

老年性白内障的病因仍未完全明了。它是晶状体老化后的退行性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职业、性别、吸烟、饮酒、紫外线辐射、糖尿病、高血压、阳性家族史和营养状况等。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不是七老八十了才会长白内障

(2)老年性白内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众常见认识误区及解读

(1)到底多大年龄会得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是机体老化的一个表现,它是慢慢发展的一个过程。50岁开始就可能发生老年性白内障,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大约在50%,80岁以上的患病率为100%。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的程度会逐步加重。

(2)我爸/妈有白内障,我是不是也会有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主要还是和年龄相关。不管家里人有没有有白内障,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多或少都会发生白内障。

(3)我又不抽烟又不喝酒,出门还戴太阳眼镜,为什么60岁了就得白内障了?

老年性白内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与年龄、职业、性别、吸烟、饮酒、紫外线辐射、糖尿病、高血压、阳性家族史和营养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有时没办法解释其到底是哪个因素起主要作用。

3.该病贻误治疗的常见原因

老年性白内障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但也有一些表现为近视、散光、复视或近视度数的不断加深。有相关症状时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看近的视力突然变好,要警惕白内障的发生

(2)眼睛看不清并不一定是老花

(3)近视度数不断加深也有可能是白内障

(4)一只眼睛已经做过白内障手术,能看见了,另外一只眼睛就不治疗了

大众常见认识误区的解读:

(1)我以前老花眼,需要戴老花镜看书。这几年奇怪了,不用戴老花镜也能看清书上的小字。

老年人获得的近视是白内障发生的一个前兆,晶体核的硬化导致晶状体屈光指数的增加,从而造成老年性假性近视。因此当你的看近视力突然变好的话,最好去医院眼科就诊。

(2)年纪大了眼睛总归要老花了,当然看不清楚了。

看不清楚并不一定是老花,老花是可以通过配老花镜来矫正获得最佳视力的,而如果得了白内障,即使戴眼镜视力也无法提高。

(3)我原来只有轻度近视,怎么现在年纪大了,度数还年年在加深,变成深度近视了

这也是白内障的一个表现,近视患者容易发生“核性白内障”,随着核性白内障的不断加重,近视度数越来越深,可能从原来的轻度近视变成高度甚至超高度近视。最后严重到一定程度,即使配再深的眼镜,眼睛也看不清楚了。

(4)我的一只眼睛已经做过白内障手术,能看见了,另外一只眼睛就不管他了。

白内障严重到一定程度会恶化,过熟期的白内障很容易并发“皮质溶解性青光眼”,引起眼球剧烈红痛,眼压急剧升高,严重者甚至视神经萎缩。到那时,即使再做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手术,视力已经无法恢复了。

4.疾病的表现

老年性白内障的主要症状是视力减退和视物模糊,严重者可造成白内障盲。视力下降程度与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及位置有关。远离中心的晶状体周边部混浊对视力无明显影响;而晶状体后极部的微小混浊也可严重影响视力。皮质性老年性白内障,混浊一般从周边部开始,逐渐向中心部发展,如中心皮质混浊区域之间留有透明部分,患者仍可有接近正常的视力;而核性白内障,由于混浊发生在中央区,即使白内障早期也可发生明显的视力下降。

皮质性老年障也可表现为固定的黑影,在视野某一方向出现点状或片状固定性黑影,尤其在强光背景下特别明显。老年性白内障还可表现为单眼重影、复视或多视。患者常主诉看东西一个灯变成2个或多个灯。另外,还可表现为近视。白内障患者近视的出现与晶状体核硬化有关。核硬化导致晶状体屈光指数明显增加,因而产生近视。其近视程度可以比较轻,并随白内障发展而变化,往往导致已有老视的患者看书反而不用戴老花镜。但当晶状体核进一步硬化,近视程度超过老花程度时,患者近视力又明显减退。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白内障一般肉眼是看不到的,只有全白的白内障才能看到瞳孔中央有白点

(2)白内障和玻璃体混浊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大众常见认识误区的解读:

(1)我眼白上长了块肉,是不是得白内障了

从眼白上往黑眼珠上长的肉叫“翼状胬肉”,和白内障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白内障一般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当然,非常严重的白内障也可以在瞳孔中央看到白点。

(2)我眼睛前面有好多黑影在飘,是不是长白内障了

眼前有黑影飘来飘去叫“玻璃体混浊”,它多数是由于年龄增长玻璃体液化造成的,也可能是玻璃体腔内的出血,还有可能是视网膜脱离的先兆,要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玻璃体混浊需要到医院做眼底的检查。但是它和白内障不是一回事。白内障造成的眼前黑影一般是固定的,不会飘来飘去。

5.该病的诊断

老年性白内障的诊断主要依靠医生的裂隙灯及视力检查。怀疑有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应到医院眼科就诊,通过眼科医生的检查获知自己是否得了白内障,白内障严重到什么程度,除了白内障是否还合并其他眼部病变。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白内障术前必须经过全面的身体和眼部检查

(2)老年性患者往往患有老年性白内障的同时还合并其他退行性疾病

大众常见认识误区的解读:

(1)开个白内障怎么要做这么多检查?

白内障术前的检查包括:抽血化验(空腹)、心电图、血压、眼压、泪道冲洗、人工晶体度数测量和计算、角膜内皮计数、角膜地形图、眼部B超、黄斑OCT。根据每个病人情况不同,可能还需补充一些其它检查。上述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确认患者是否能够耐受白内障手术,排除手术禁忌症,并对术后效果做出评估。

(2)老年人视力不好不一定只是老年性白内障,还可能合并其他老年性退行性病变。

老年患者尤其是70岁以上的患者,导致其视力不好的原因有多种:如老年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闭角性青光眼等。视力不好了不一定就是单纯老年性白内障,如因此不去医院就医,很可能耽误其他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

6.该病的治疗

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既往认为“白内障成熟期”为手术最佳时期,随着近年超声乳化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视力<0.4即可手术。此外,根据手术条件及患者主观要求,这一标准可作相应调整。< p="">

目前主流的白内障手术方式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技术将白内障手术切口缩小到3mm以下,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不用缝合、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小等优点,并可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术。

人工晶状体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使用的大多都是折叠式(软性)的人工晶状体,可折叠后通过小切口甚至微切口植入眼内。还有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人工晶状体,比如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矫正散光的人工晶状体、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等。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白内障目前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

(2)白内障手术不是越晚越好,符合手术适应症即可手术

(3)特殊情况下人工晶状体可能需要二次手术再植入

(4)部分患者术后视力恢复需要一段时间

(5)白内障术后仍然需要配眼镜

(6)人工晶状体的选择具有个性化、多样化

大众常见认识误区的解读:

(1)白内障点点药水、吃吃药就能好了。

至今药物治疗尚不能有效阻止或逆转晶状体混浊,因此手术仍是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我们可以通过避免一些高危因素来延缓白内障的发展和发生,如多食用抗氧化作用的食物、避免高强度紫外线的照射、少抽烟和饮酒。

(2)白内障要完全看不见了才能手术。

过去白内障的手术方式主要是“晶体囊外摘除术”,即手工将整个晶体核娩出眼外,晶体核硬一点(即白内障成熟期)对手术来说更方便。而当前的主流手术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即通过超声将整个晶体核乳化成碎片再通过很小的切口抽吸出眼外。晶体核越硬,所需要的乳化时间越长,能量越大,从而增加手术的组织创伤和手术难度,术后恢复也更慢。

(3)做了白内障手术,但没植入人工晶状体,是不是手术失败了?

某些特殊情况下人工晶状体需要二次手术再植入。例如由于高龄或眼部其它疾病造成患者的晶体悬韧带比较松弛,或术中发现存在晶体半脱位,晶体囊膜不足以支撑人工晶状体,此时暂不植入人工晶状体,待二期手术是最好的选择。

(4)术后第一天检查还是看不清,医生说角膜水肿,是不是手术出问题了?

术后早期角膜水肿是超声乳化术后的常见现象,主要原因是手术时所用的粉碎白内障的超声能量同时会对角膜产生一定损伤。严重的硬核性白内障、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少的病人易发生角膜水肿。经过药物治疗,一般术后3天至1周左右就能恢复正常。

(5)虽然术后视力很好,但是眼睛总觉得不舒服,异物感很厉害。

术后异物感也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症状,很多患者术后就诊时和医生抱怨不适感。术后异物感多由于眼睛干燥造成。很多老年人术前就存在干眼症,手术切口对角膜缘干细胞的损伤及术后眼药水的使用加重了这一症状。治疗上可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来缓解症状,多数患者1月后干眼症状缓解或消失。

(6)术后看远很清楚,看近还是看不清

人工晶状体的最大缺陷在于无法像我们透明晶状体那样进行自如地看近看近的调焦,如果设计术后让患者看远清楚,看近要戴老花镜;如术后设计保留近视,让患者看近清楚,看远就要戴近视眼镜。因此,白内障术后一月需要正确的验光配镜。

当然,目前也有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供选择,可以看远看近都清楚,但价格是正常人工晶状体的三倍,同时也有一定的适应征和局限性。如果有这样的需求也可以跟医生商讨是否能选择植入这样的人工晶状体,进行个性化选择。此外对于术前有角膜源性散光的患者我们还可以选择植入带散光的TORIC人工晶状体,术后可以获得更好的视力。

7.该病的预后

白内障术后视力能达到多少主要取决于每位患者的眼部情况尤其是黄斑和视神经功能。如眼底黄斑功能好,是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可以获得很好的视力效果。而如果同时合并眼底病变或视神经病变,术后视力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术后视力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不是说做了白内障手术,视力一定好。

(2)术后远期可能会再发生视力下降,这是因为发生了“后囊膜混浊”,需要YAG激光切开后囊膜混浊区。

大众常见认识误区的解读:

(1)做了白内障手术,视力总会提高的

白内障手术就像给照相机换了一个透明的镜头,能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主要取决于底片好不好。镜头再高级,底片坏了也拍不出好照片。底片就相当于人眼的视网膜。如果视网膜发生问题,像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视网膜劈裂等,白内障术后的视力提高就会非常有限,甚至部分患者术前检查发现有上述严重病变的话,医生会建议放弃白内障手术治疗。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白内障手术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到眼底,从而术后更便利更好地治疗眼底疾病。

(2)既然我眼底不好,为什么医生还给我做了白内障手术,结果开了白内障还是看不见。

部分患者术前由于白内障的阻挡(特别是严重的核型白内障或全白白内障),术前并不能全面的检查到眼底黄斑和视神经的功能,黄斑区OCT检查也没法做。虽然术前会做眼B超检查,但是只能看出有没有视网膜脱离这类比较严重的眼底疾病,有些眼底病B超是做不出来的,只能在白内障术后通过眼底检查才能发现。所以合并眼底病变的患者更不要等到完全看不见,再去就医,这样会影响医生对术后效果的判断,同时增加手术难度。

(3)白内障开了也没用,以后还会长出来的,就又看不见了

白内障术后约50%的人会发生后囊膜混浊,从而导致视力下降。通俗理解,就是放人工晶状体的支架发生了混浊了,并不是说“开掉的白内障又长出来了”。对于后囊膜混浊。只要进行YAG激光后囊膜切开,视力就又能恢复了。激光过程快捷无痛苦,门诊治疗,不用住院。

8.复诊与转诊

白内障术后一般在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三天、术后两周和术后一月时进行复诊。

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白内障术后需要定期复查

(2)如果合并其它眼部疾病,白内障术后要进一步治疗

大众常见认识误区的解读

(1)我开好刀看得很清楚,就不用复查了

术后早期复查非常重要,医生需要注意手术眼是否有感染及其它一些异常情况,有时感染刚开始患者并没有什么异样感觉。如果眼睛发生了红、痛,视力下降,需要及时就诊治疗,警惕术后眼内感染的发生。

(2)白内障手术做完了,为什么医生说我还要进行其他治疗?

对于合并其他眼病的患者,如术前还有青光眼,那术后需要经常随访眼压,看是否需要同时使用抗青光眼的滴眼液;有的患者术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后要及时扩瞳检查眼底情况,必要时进行激光治疗。

9.患者与医生

老年性白内障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类疾病,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白内障的手术普及率逐年升高。医生和患者应为同一阵线,目的都是为了把病看好。开好刀看得清楚了,病人高兴,医生也很开心。对于一些眼部情况比较复杂的患者,术后视力可能提高有限,患者要能理解,当然医生也要充分与患者进行沟通,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共同争取获得最佳的术后视力。

相关推荐

白内障都有哪些类型呢

白内障分类白内障可分为:并发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就广义来说,无论全身或眼局部病变引起的白内障,都属于并发性白内障的范围。并发性白内障发生的原因相当复杂。 糖尿病病人由于长时间的血糖增高,造成身体代谢障碍,引起全身一系列的并发症病,白内障其中之一。外伤性白内障:眼部钝伤、穿孔伤(包括眼内异物)长时间接触放射线(X线、镭或其它放射性元素与同位素);遭受

眼睛模糊看不清怎么回事 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青光眼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特征就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甚至失明。青光眼属双眼性病变,可双眼同时发病,或一眼起病,继发双眼失明。而白内障的主要症状视物模糊,可有怕光、看物体颜色较暗或呈黄色,甚至复视及看物体变形等症状。

中老年人对于白内障的三大误区

误区1:视物模糊就老花眼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功能衰退,眼的调节能力逐渐衰退而出现视力模糊,并伴有眼胀、头痛等症状。这就我们常说的老花眼。而白内障由于晶状体的蛋白质变性致使晶状体混浊,由透明状态变为不透明,进而影响视力。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盲、治盲角度出发,定义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变为不透明,以致影响视力,其矫正视力在0.7或以下者,可诊断为白内障。所以,不所有的视力模糊都

什么时候做白内障手术合适

人眼内的晶状体本身没有颜色、透明的碟形体,位于瞳孔后面,在眼的视轴中。自然界的光线穿过透明的晶状体,聚焦到正常眼底即视网膜上,人可以清晰地看到目标。当晶状体出现浑浊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受到阻挡,人就看不清物体了,医学上叫做白内障白内障怎么得的呢?有的人出生时就患有白内障,与发育有关;有的人眼部受伤后出现白内障;有的人因全身或眼部疾病并发白内障,如1型糖尿病、血清钙过低、半乳糖代谢障碍、葡萄膜炎

白内障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专家介绍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白内障较为少见。多与近亲配婚有关。近亲配婚后代的发病率要比随机配婚后代的发病率高十倍以上。比较常见的核性白内障。隐性遗传白内障也会出现分类的错误,因为在随机配婚的家族中,如果父母表型正常,但却白内障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其子女中如有一名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就会被误认为原因不明的白内障。其实,白内障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后天性的白内障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导致的晶体老化从而

白内障不及时治疗会引发青光眼

白内障患者大部分为老年朋友,很多老年总认为这一种老化的必然趋势,不治疗也无所谓。可等到看不到东西了才知道视力的重要性,这时才想到白内障要治疗了。可知道吗?该病若没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就会诱发青光眼。66岁的秦大妈,前几年被诊断出患有早期白内障,但因为眼睛还没到完全看不见的地步,所以没把医生建议进一步治疗的话放在心上,但近几日,秦大妈的眼睛胀痛得厉害,于来到医院就诊,诊断结果,秦大妈因

老人日常要如何预防白内障

1、如果视力有发生变化,有看不清周围的情况一定要及早进行治疗,否则视力下降的情况会随病情变化出现加重的情况。保持心情舒畅。要避免过度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全身气血流通顺畅,提高机体抗病能力。2、定时做视力及屈光查看,特别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好可以了解自己视力的变化,这样对于预防白内障有积极作用的。可做眼保健操进行眼部穴位按摩,如按摩睛明、横竹、瞳子骨、太阳、医风等穴位。3、定时眼部查

糖尿病患者做白内障手术需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和白内障同属于老年性疾病,常常发生在同一人身上,而且,高血糖也促进白内障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发生的比一般人早、进展快。大家都知道,白内障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手术治疗了。那么,糖尿病患者做白内障手术,有些什么特殊要注意的地方呢?手术前:尽可能详细查眼底。威胁糖尿病患者视力的真正凶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不白内障白内障手术可以恢复视力,但视网膜病变

​与老年人谈谈白内障

相当多的老年人都会得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预防或治疗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惟一有效方法人老了,头发会变得花白。眼睛也一样,随着年龄的变老,会发生白内障,这种白内障,医学上叫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主要症状视力障碍。在全球范围内,老年性白内障重要的导致失明的眼病之一。流行病专家发现,在北京有5.04%~12.5%的盲人白内障所造成的;而60

先天弱视不治回失明吗

1、视功能组织得不到外界事物的清晰图像的刺激就会导致弱视的形成。简单地说,因为某种原因人眼一直只能接收到模糊的外界图像,久而久之,它就会认为外界就这个模糊的样子,如果不加以治疗,到最后它就会认定外界一定就模糊的。这就弱视。我们说先天性白内障会造成弱视,就因为白内障会导致人眼看不清楚,最后弱视就形成了。2、没有研究表明弱视一定会遗传。3、弱视严重的话基本上就失明了4、治疗的时间最好在6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