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压测量方法介绍
中心静脉压测量方法介绍
中心静脉压测量方法:
⒈静脉选择单位。经锁骨下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穿刺插管至上腔静脉。经右侧腹股沟大隐静脉插管至下腔静脉。一般认为上腔静脉测压较下腔静脉测压更能准确反映右房压力尤其在腹内压增高等情况下。
2、中心静脉搏压测定装置:用一直径0.8-1.0cm的玻璃管和刻有cmH20的标尺一起固定在输液架上,接上三通开关与连接管,一端与输液器相连,另一端接中心静脉导管。有条件医院可用心电监护仪,通过换能器,放大器和显示仪,显示压力波形与记录数据。
⒊插管前将连接管及静脉导管内充满液体,排空气泡,测压管内充液,使液面高与预计的静脉压上。
⒋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穿刺后插入静脉导管,无论经锁骨下静脉、颈骨静脉或股静脉穿入导管时,导管尖端均应达胸腔处。在扭动三通开关使测压管与静脉导管相通后,测压内液体迅速下降,当液体降至一定水平不再下降时,液平面在量尺上的读数即为中心静脉压。不测压时,扭动三通开关使输液瓶与静脉导管相通,以补液并保持静脉导管的通畅。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0.49-1.18kpa(5-12cm H20)
在对中心静脉压测量方法认识后,进行中心静脉压测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正确饮食和情绪,饮食随意选择,情绪不佳,对中心静脉压测量都是会有很大影响的,使得中心静脉压测量结果会不准确,这点需要注意的。
休克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血常规 大量出血后数小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即显著降低;失水病人则发生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压积增加。白细胞计数一般增高,严重感染者大多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显著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可减少。有出血倾向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血小板计数可减少,血纤维蛋白原可减低,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或乙醇胶试验阳性。
(二)血液化学 血糖增高,血丙酮酸和乳酸增高,并有pH值降低,碱储备降低,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肾功能减退时可有血尿素氮和非蛋白氮等增高。血钾亦可增高。肝功能减退时血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可增高,肝功能衰竭时血氨可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含量可下降。肺功能衰竭时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降低,吸纯氧亦不能恢复正常。
(三)尿常规 随肾脏的变化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和管型等。
(四)心电图 可有冠状动脉明显供血不足的表现,如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甚至可有类似心肌梗塞的变化。原有心脏病者还可有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辅助检查】
(一)动脉压测定 除休克早期外,病人动脉压均降低。有时用袖带血压计测血压时,血压已明显下降或测不出,但病人一般情况尚好,尿量亦无明显减少,如改用动脉内直接测压法测量可发现血压无明显降低,甚至正常。这是由于周围血管收缩,袖带测压已不可靠之缘故。因此,在应用升压药物过程中,如单凭袖带测压作指标,有可能造成升压药使用过量,反而增加心脏负担。故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如脉率、神志、四肢皮肤颜色和温度、尿量等,以作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如有条件,最好作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压。此外,测血压应注意正常儿童血压低于成人;有高血压者,血压数值下降20%以上或较原来血压降低4kPa(30mmHg),应考虑血压已降低。测压处肢体局部肿胀压迫动脉,或肢体局部受压致血流不畅等因素,也可影响测量血压的正确性,应更换测量部位。
(二)中心静脉压测定 测定中心静脉压,有助于鉴别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因而对处理各类休克、决定输液的质和量、是否用强心药或利尿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测定时将一根塑料管,通过静脉穿刺法,经周围静脉送入上或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导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并加入少许肝素,接用Y形管,在不测压时可作为补液通路。测压时应暂停呼吸,以腋中线第四肋间为"0"点水平。中心静脉压与右心室充盈压成正比,在无肺循环或右心室病变的情况下,亦能间接地反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它能反映心脏对输液的负荷能力。但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血管收缩剂和扩张剂的应用、肺部疾患、心脏疾病以及"0"点水平的不准确等,须加以注意。
(三)肺楔嵌压测定 肺楔嵌压反映左心房平均压,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密切相关。在无肺血管疾病或二尖瓣病变时测定肺楔嵌压,有助于了解左心室功能,是估计血容量和监护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的一个很好的指标。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一种顶端带有气囊的飘浮心导管(Swan-Ganz导管),通过周围静脉,将其送至上腔或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向气囊注入二氧化碳或空气1.0~1.5ml,气囊充气后可随血流飘浮进入肺动脉分支(无需在X线透视下进行)。当气囊放气后,可记录肺动脉压;气囊再度充气后,肺动脉被阻塞,此时即可记录肺楔嵌压。
(四)心排血量测定 用带有热敏电阻的飘浮心导管,将心导管顶端置于肺动脉,注射液体的开口置于右心房,先抽出一些血液,使体外部分的心导管腔内的温度增到体温的水平,以温度为0.5℃的冷生理盐水10ml(或5%葡萄糖液)迅速从导管腔注入,用具有电子计算装置的测定仪显示出心排血量数字,可以反复而迅速地测定。
目前应用多用途的飘浮心导管,可同时测中心静脉压、肺楔嵌压、肺动脉压及心排血量,如导管带有铂电极必要时可记录心腔内心电图或行心腔内起搏,一般导管放置时间不能超过72小时。
(五)尿量测定 留置导尿管连续观察排尿情况,要求每小时尿量多于20~30ml。若不到此数,提示肾血流不足,肾功能趋于衰竭。
(六)微循环灌注情况检查
1、皮肤与肛门温度的测定 休克时皮肤血管收缩,故皮肤温度常较低;由于皮肤血管收缩不能散热,故肛温常增高。如二者温差在1~3℃之间,则表示休克严重(正常在0.5℃左右)。
2、红细胞压积 当周围末梢血的红细胞压积高出中心静脉血红细胞压积的3Vol%时,则表示有显著的周围血管收缩。这种差别变化的幅度常表示微循环灌注恶化或好转的程度。
3、眼底和甲床检查 眼底检查可见小动脉痉挛与小静脉扩张,严重时可有视网膜水肿。在指甲上加压后放松时可见毛细血管内血液充盈的时间延长。
拉出的大便是黑色的怎么办
1、一般治疗
大出血宜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头侧位,以免大量呕血时血液反流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禁食。少量出血可适当进流食,对肝病患者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应加强护理,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及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通路,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和心电图监护。
2、补充血容量
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收缩压低于90mmHg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全血。肝硬化患者应输入新鲜血。开始输液应快,但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输血输液不宜过多过快,否则可导致肺水肿,最好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如果血源困难可给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
3、止血措施
(1)药物治疗: ①近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疗效最好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或雷尼替丁,或雷尼替丁在基层医院亦较常用。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垂体后叶素是常用药物,但作用时间短,主张小剂量用药。患高血压病、冠心病或孕妇不宜使用。
(2)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内镜直视下止血。
(4)血管介入技术: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垂体后叶素或三腔气囊管压迫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采用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手术(TIPS)结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5)手术治疗:经上述处理后,大多数上消化道大出血可停止。如仍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肺炎的对症护理和一般护理
对症护理
1、根据病情,合理氧疗。
2、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无外溢,必要时置中心静脉压了解血容量。
3、按医嘱送痰培养2次,血培养五次(用抗生素前)。
4、高热护理见高热护理常规。
5、胸痛、咳嗽、咳痰可采取对症处理。
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给予高营养饮食,鼓励多饮水,病情危重高热者可给清淡易消化半流质饮食。
2、注意保暖,尽可能卧床休息。
羊水栓塞的诊断方法都有哪些呢
羊水栓塞的诊断是很难及时、准确地做出来的,而这也正是处理羊水栓塞时的难题,需要了解清楚状况,并迅速做出正确诊断,从而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羊水栓塞哦。
确切的诊断通常是在尸检时作出的,通过母体循环和肺部小动脉、肺毛细血管中的羊水物质证实。对于活着的病人,可从右心吸出血液,鉴定其中的胎毛、胎发或胎儿鳞屑,从而作出诊断。
其他用来确定羊水栓塞的诊断手段包括:
(1)拍胸片:可见右心房和右心室扩大、明显的弥散性肺水肿;
(2)肺部扫描:它可以显示某些栓塞区域灌注减少;
(3)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初期由于急性肺动脉高压引起的中心静脉压升高以及最终由于大出血导致的中心静脉压大幅下降;
(4)凝血因子的检查:一般来说,在妊娠时凝血因子会增加,但是,由于羊水栓塞和DIC,血液无法凝结。
休克的检查
(一)血常规:大量出血后数小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即显著降低;失水病人则发生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压积增加,白细胞计数一般增高,严重感染者大多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显著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可减少,有出血倾向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血小板计数可减少,血纤维蛋白原可减低,凝血酶原时间可延长,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或乙醇胶试验阳性。
(二)血液化学:血糖增高,血丙酮酸和乳酸增高,并有pH值降低,碱储备降低,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肾功能减退时可有血尿素氮和非蛋白氮等增高,血钾亦可增高,肝功能减退时血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可增高,肝功能衰竭时血氨可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静脉血氧含量可下降,肺功能衰竭时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降低,吸纯氧亦不能恢复正常。
(三)尿常规:随肾脏的变化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和管型等。
(四)心电图:可有冠状动脉明显供血不足的表现,如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甚至可有类似心肌梗塞的变化,原有心脏病者还可有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辅助检查】
(一)动脉压测定:除休克早期外,病人动脉压均降低,有时用袖带血压计测血压时,血压已明显下降或测不出,但病人一般情况尚好,尿量亦无明显减少,如改用动脉内直接测压法测量可发现血压无明显降低,甚至正常,这是由于周围血管收缩,袖带测压已不可靠之缘故,因此,在应用升压药物过程中,如单凭袖带测压作指标,有可能造成升压药使用过量,反而增加心脏负担,故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如脉率,神志,四肢皮肤颜色和温度,尿量等,以作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如有条件,最好作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压,此外,测血压应注意正常儿童血压低于成人;有高血压者,血压数值下降20%以上或较原来血压降低4kPa(30mmHg),应考虑血压已降低,测压处肢体局部肿胀压迫动脉,或肢体局部受压致血流不畅等因素,也可影响测量血压的正确性,应更换测量部位。
(二)中心静脉压测定:测定中心静脉压,有助于鉴别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因而对处理各类休克,决定输液的质和量,是否用强心药或利尿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测定时将一根塑料管,通过静脉穿刺法,经周围静脉送入上或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导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并加入少许肝素,接用Y形管,在不测压时可作为补液通路,测压时应暂停呼吸,以腋中线第四肋间为"0"点水平,中心静脉压与右心室充盈压成正比,在无肺循环或右心室病变的情况下,亦能间接地反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它能反映心脏对输液的负荷能力,但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血管收缩剂和扩张剂的应用,肺部疾患,心脏疾病以及"0"点水平的不准确等,须加以注意。
(三)肺楔嵌压测定:肺楔嵌压反映左心房平均压,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密切相关,在无肺血管疾病或二尖瓣病变时测定肺楔嵌压,有助于了解左心室功能,是估计血容量和监护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的一个很好的指标,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一种顶端带有气囊的飘浮心导管(Swan-Ganz导管),通过周围静脉,将其送至上腔或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向气囊注入二氧化碳或空气1.0~1.5ml,气囊充气后可随血流飘浮进入肺动脉分支(无需在X线透视下进行),当气囊放气后,可记录肺动脉压;气囊再度充气后,肺动脉被阻塞,此时即可记录肺楔嵌压。
(四)心排血量测定:用带有热敏电阻的飘浮心导管,将心导管顶端置于肺动脉,注射液体的开口置于右心房,先抽出一些血液,使体外部分的心导管腔内的温度增到体温的水平,以温度为0.5℃的冷生理盐水10ml(或5%葡萄糖液)迅速从导管腔注入,用具有电子计算装置的测定仪显示出心排血量数字,可以反复而迅速地测定。
目前应用多用途的飘浮心导管,可同时测中心静脉压,肺楔嵌压,肺动脉压及心排血量,如导管带有铂电极必要时可记录心腔内心电图或行心腔内起搏,一般导管放置时间不能超过72小时。
(五)尿量测定:留置导尿管连续观察排尿情况,要求每小时尿量多于20~30ml,若不到此数,提示肾血流不足,肾功能趋于衰竭。
(六)微循环灌注情况检查:
1,皮肤与肛门温度的测定:休克时皮肤血管收缩,故皮肤温度常较低;由于皮肤血管收缩不能散热,故肛温常增高,如二者温差在1~3℃之间,则表示休克严重(正常在0.5℃左右)。
2,红细胞压积:当周围末梢血的红细胞压积高出中心静脉血红细胞压积的3Vol%时,则表示有显著的周围血管收缩,这种差别变化的幅度常表示微循环灌注恶化或好转的程度。
3,眼底和甲床检查:眼底检查可见小动脉痉挛与小静脉扩张,严重时可有视网膜水肿,在指甲上加压后放松时可见毛细血管内血液充盈的时间延长。
拉出黑色的大便治疗
黑便又称为柏油便,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出血量较少,且出血速度较慢,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排出的粪便即为黑色;若出血量较多,在肠内停留时间较短,则排出的血液呈暗红色;出血量特别大,而且很快排出时也可呈鲜红色。
拉出的大便是黑色的怎么办?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话,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治疗
大出血宜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头侧位,以免大量呕血时血液反流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禁食。少量出血可适当进流食,对肝病患者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应加强护理,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及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通路,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和心电图监护。
2、补充血容量
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收缩压低于90mmHg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全血。肝硬化患者应输入新鲜血。开始输液应快,但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输血输液不宜过多过快,否则可导致肺水肿,最好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如果血源困难可给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
3、止血措施
(1)药物治疗: ①近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疗效最好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或雷尼替丁,或雷尼替丁在基层医院亦较常用。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垂体后叶素是常用药物,但作用时间短,主张小剂量用药。患高血压病、冠心病或孕妇不宜使用。
(2)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内镜直视下止血。
(4)血管介入技术: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垂体后叶素或三腔气囊管压迫治疗失败的患者,可采用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手术(TIPS)结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5)手术治疗:经上述处理后,大多数上消化道大出血可停止。如仍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拉出的大便是黑色的怎么办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已经知道拉出的大便是黑色的怎么办了。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知,拉出的大便是黑色一般是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因此,对于出现这种症状的朋友,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哦!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1.一般处理
(1)大量出血:加强护理,禁食,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通畅。吸氧,记录尿量及排出血量,严密观察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肤色、静脉充盈等情况,有条件者行心电血压监护,必要时行中心静脉压测定。
(2)中少量出血:根据出血量、年龄、伴随病变等给以相应的护理、观察和监护;呕血及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须禁食,其余患者一般可适当进食流质或半流质。
2.补充血容量 老年人对缺血耐受力差,补充血容量应更为积极,输血指征应相对放宽。大量或较大量出血后,应尽快建立静脉通路,尽早输入足量全血(肝硬化者宜鲜血)。最好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量,避免因输液过多引起肺水肿。对肝硬化患者要提防因输血过多、增加门静脉压力而引起再出血。
3.止血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①生长抑素:可用奥曲肽(善得定,生长抑素八肽),首次100μg静脉注射,以后每小时25μg静脉滴注,持续72h。可减少内脏动脉血流,减低门静脉压力,减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压力和血流量,而快速止血。止血率70%~87%。不良反应少。
4.其他治疗
(1)处理继发病变:急性肾衰竭,按休克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处理。对感染、肝性脑病等给以相应治疗。对于失血后贫血,可补充铁剂并适当增加蛋白质营养,血止后一般恢复较快。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是一种呈螯合状态的非离子铁剂,用量小,吸收全,不良反应小;口服150mg,1次/d。老年人严重贫血可能加重原有的心、脑、肾等损害,必要时应输红细胞补充。
(2)治疗原发病变:参见相应章节。
(3)治疗伴随病变:老年人往往有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基础病。消化道出血后,这些伴随病变可能与失血性损害相互牵连而影响病情的演变。因此在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抢救中,应兼顾并重视心脏病等伴随病变的治疗,这往往成为抢救能否成功的关键。
脾破裂术后护理要注意哪些
1、要立即大量给氧,病人由于大量失血,血容量降低,组织器官缺氧,采用大量给氧4~6 l/ min ,必要时面罩加压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2、迅速建立多静脉通路。建立2~3 条静脉通路,采用16~18 号静脉留置针,上肢或静脉为佳,同时可做中心静脉压测定,以便了解补液情况,如血管穿刺困难应及时静脉切开,保证输液、输血畅通和静脉给药,手术输液过程中,护士应配合麻醉要求,随时调整液体滴速,对ⅲ度失血病人采用半小时快速补液法,恢复血压,同时要注意用碱性药物以碱化尿液,防止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脓毒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1)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脉嵌压(PAWP)。CVP和PAWP分别反映右心室舒张末压和左心室舒张末压,是反映前负荷的压力指标,中心静脉导管应该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尽早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则根据病情考虑放置。
(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混合静脉氧饱和度(SvO2)。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早期,即使此时机体的血压、心率、尿量和CVP处于正常范围内,此时全身组织灌注就已经发生灌注不足,而ScvO2和SvO2能较早的反映组织这种灌注状态。
肺栓塞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1.本病发病急,须做急救处理
(1)绝对卧床休息,高浓度吸氧。
(2)放置中心静脉压导管,测量中心静脉压,控制输液入量及速度。
(3)镇痛,有严重胸痛时可用吗啡皮下注射,休克者避免使用。
(4)抗休克治疗。
(5)解痉。
2.抗凝疗法
给予相应抗凝治疗,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稳定在2.0-3.0,或根据患者栓塞面积大小及生命体征情况给予溶栓治疗后维持抗凝治疗。
3.外科治疗
(1)肺栓子切除术本方法死亡率高,但可挽救部分患者生命,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2)腔静脉阻断术主要预防栓塞的复发。方法有手术夹、伞状装置、网筛法、折叠术等。
确诊休克需要做哪些辅佐检查
休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不分年龄段的。休克按照临床病因病理有心原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这就需要我们在确诊休克时需要特别小心,除了做一些常规的检查项目外,还需要做一些辅佐检查的。
下面介绍确诊休克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
1、动脉压测定
除休克早期外,病人动脉压均降低。有时用袖带血压计测血压时,血压已明显下降或测不出,但病人一般情况尚好,尿量亦无明显减少,如改用动脉内直接测压法测量可发现血压无明显降低,甚至正常。这是由于周围血管收缩,袖带测压已不可靠之缘故。
因此,在应用升压药物过程中,如单凭袖带测压作指标,有可能造成升压药使用过量,反而增加心脏负担。故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如脉率、神志、四肢皮肤颜色和温度、尿量等,以作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如有条件,最好作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压。
此外,测血压应注意正常儿童血压低于成人;有高血压者,血压数值下降20%以上或较原来血压降低4kPa(30mmHg),应考虑血压已降低。测压处肢体局部肿胀压迫动脉,或肢体局部受压致血流不畅等因素,也可影响测量血压的正确性,应更换测量部位。
2、中心静脉压测定
测定中心静脉压,有助于鉴别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因而对处理各类休克、决定输液的质和量、是否用强心药或利尿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测定时将一根塑料管,通过静脉穿刺法,经周围静脉送入上或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导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并加入少许肝素,接用Y形管,在不测压时可作为补液通路。测压时应暂停呼吸,以腋中线第四肋间为"0"点水平。中心静脉压与右心室充盈压成正比。
在无肺循环或右心室病变的情况下,亦能间接地反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它能反映心脏对输液的负荷能力。但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血管收缩剂和扩张剂的应用、肺部疾患、心脏疾病以及"0"点水平的不准确等,须加以注意。
荜澄茄的营养价值 降低心肌耗氧量
挥发油给犬静脉注射,能显著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动脉压,不影响冠脉流量、冠脉阻力和中心静脉压,亦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减少离体兔心冠脉流量的作用。
淤血性肝硬化的形成
淤血性肝硬化是由于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使肝脏长期处于淤血和缺氧状态下形成的。Budd-chiari综合征是由于肝静脉慢性梗阻造成长期肝淤血,也发生与心源性完全相同的肝硬化。
心功能不全时,由于心脏搏血量减少,肝内血液灌注下降,肝小叶边缘部位血含氧量较高,流向肝小叶中心时,氧含量进行性减低。心功能不全同时又存在中心静脉压增高,中心静脉及其周围肝窦扩张、淤血、压迫肝细胞,肝细胞变性、萎缩、甚至出血坏死。
缺氧及坏死均可刺激胶原增生、发生纤维化,甚至发生中心静脉硬化纤维化,逐渐由中心向周围扩展,相邻小叶的纤维素彼此联结,即中心至中心的纤维隔。而汇管区相对受侵犯较少。这是循环障碍性肝硬化的特点。后期由于门脉纤维化继续进展,肝实质坏死后不断再生以及胆管再生则最后失去淤血性肝硬化特点。此型肝硬化在病理形态上呈小结节性或不完全分隔性肝硬化。
抗休克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主要是快速输液,医生会给患者补充大量的液体,如果能在初始复苏的 6 h 内达到下列目标,改善的可能性较大:
(1)中心静脉压 8~12 mmHg;
(2)平均动脉压达到 65 mmHg;
(3)尿量至少达到每小时每公斤体重 0.5 毫升。
但很多时候,单纯依靠补充液体并不能达到上述目标,因此,常常需要用到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具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的药物。有些时候甚至需要输注白蛋白甚至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