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讲卫生
糖尿病患者讲卫生
(1)要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以防皮肤化脓感染。女性用化妆品也有引起感染的可能,男性刮脸时要小心,以免弄破皮肤造成感染。
(2)注意口腔卫生。糖尿病人易并发牙周病、口腔霉菌感染,因此要保持口腔卫生,要求做到睡前、早起后刷牙,每次餐后要刷牙漱口。
糖尿病患者要讲卫生
(3)糖尿病人易合并泌尿系感染,尤其是女性患者,因此要经常保持外阴清洁,便后及性生活后要求局部清洗,这对预防尿路感染有一定作用。
(4)讲究脚的卫生。糖尿病人易较早发生动脉硬化,糖尿病人中足坏疽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人高17倍。即使足部轻微损伤都会引起感染,发生坏疽,甚者需截肢。因此对每一个糖尿病患者来讲足部的保护都十分重要,足部的卫生如同每天洗脸一样。要求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要检查足部情况,发现有水泡、皮裂、磨伤、鸡眼、胼胝、甲沟炎、甲癣等要及时处理;每天用温水洗脚,脚趾缝之间要洗干净,后用柔软吸水强的毛巾擦干,并用羊毛脂涂抹;鞋要大小合脚,最好是皮鞋,袜子要柔软平整合适,趾甲不要剪的太短,应与脚趾相齐;不要赤脚走路;不要用刺激性药物如碘酒、石碳酸等。
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治疗高血压是需要一直吃药治疗的。糖尿病如果饮食控制的话是可以不吃药的。如果控制不了就需要长时间的吃药了。糖尿病是可以引起眼部疾病的,要十分注意。
糖尿病控制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饮食控制有关,为使患者贯彻执行饮食疗法,医护及营养人员应对糖尿病人进行指导与教育。
一方面采用低热量、高容积、含碳水化合物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大白菜、油菜、圆白菜、冬瓜、南瓜、菜花、豆芽菜、莴笋等补充解决饥饿,另一方面向患者讲明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疗法,使患者明确为了治疗糖尿病,应自觉坚持饮食治疗。另外,有的病人介绍食用三合面(玉米面、黄豆面、白面)、二合面(玉米面、黄豆面)制做的窝头比食用白面馒头饥饿感减轻。也有报道糖尿病人饮食控制感到饥饿时可食用煮熟的南瓜,既可充饥,又可降低血糖。这些措施糖尿病患者不妨试试.
糖尿病对心脏病的危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有26%~35%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其中老年和女性患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更大。糖尿病对女性患者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尤为严重,绝经期前女性自身激素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几乎完全消失。
(1)没有糖尿病的患者,血管病变大多是局限性的,血管的一个地方或者几个地方有病变,其他地方都是好的。而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常常是多支冠脉血管受累,而且病变弥散广泛,有更多的斑块溃疡和血栓形成,这种弥漫性、多支血管病变,范围大且广,势必增加治疗难度;
(2)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慢性高血糖状态,其脂质和蛋白质糖化与氧化过程势必加剧,而这一过程亦参与了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发病。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刚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就已经有冠心病了。
(3)有病例解剖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无论在冠状动脉还是脑动脉、肾动脉、周围动脉,都存在较同年龄非糖尿病患者更为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且糖尿病可加速任何年龄阶段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过程。
糖尿病病人的高纤维饮食
糖尿病食疗
糖尿病食疗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本博客主要为患者讲解如何通过饮食控制来有效降血糖,稳血糖。
<< 糖尿病患者食谱.兰州糖尿病专治--最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两种养生食谱! | 首页 | 糖尿病食谱 体重指数=体重÷ >>
1、主食:高纤维大米饭、高纤维馒头、高纤维面条或 - [糖尿病食疗食谱]
1、主食:高纤维大米饭、高纤维馒头、高纤维面条或
一、早餐
1、主食:高纤维馒头或饼等高纤维主食
2、副食:你看纤维。
①煮鸡蛋或荷包蛋一个。糖尿病食谱。
②淡豆浆、牛奶或小米粥可任选一种。维面。
③凉拌蔬菜。
二、午餐
1、主食:妊娠期糖尿病食谱。高纤维大米饭、高纤维馒头、高纤维面条或其它高纤维主食
2、副食:大米饭。
①瘦肉、鱼、鸡、鸭可依照处境拣选。
②清炒蔬菜、凉拌蔬菜、豆制品等。馒头。
三、晚餐
1、主食:妊娠期糖尿病食谱。
①高纤维馒头、高纤维大米饭等高纤维主食。
②喜欢喝粥者可依照小我风气拣选小米粥、绿豆粥、红小豆粥等。纤维。
2、副食:听听糖尿病食谱。
①蔬菜、豆制品等。糖尿病的食谱。
②鸡、鸭、肉、鱼等可依照小我嗜好处境拣选。我不知道主食。
四、早晨睡觉前喝纯牛奶一杯,对比一下1、主食:高纤维大米饭、高纤维馒头、高纤维面条或。看看妊娠期糖尿病食谱。约300毫升。
五、阐明
1、每日主食必需吃够,对于面条。不得少于300克(干品)。相比看糖尿病患者食谱。
2、每日所食蔬菜必需依照“糖尿病饮食调养规则”上指定的种类实行拣选,纤维。必需吃够500克以上。
3、每日所食蔬菜种类和副食要多样化,1、主食:高纤维大米饭、高纤维馒头、高纤维面条或。不要枯燥。糖尿病 高血压食谱。
4、食盐不跨越6克,食用油用动物油,不跨越18克为宜。
5、每日主食做到大米、面粉混合食用才有宜强壮,即一天二顿大米主食、一顿面主食;或一顿大米主食、二顿面主食。
6、西医养生学以为“汗要出透,水要喝够,便要排清,能力长命”,所以说糖尿病人在迷信合理饮食的根基上,每天的水要喝够,不要等渴了才暴饮。
糖尿病患者锻炼
锻炼方式要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区别对待。对肥胖及年龄不大的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运动量与运动时间可以各尽所能,适当放宽。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则运动量要小,时间要短。
糖尿病患者体育锻炼要先从短时间的轻微活动开始,然后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量及时间,每天可锻炼数次,每次15~30分钟。锻炼方式要因人而异,根据家庭环境及条件确定,诸如室内散步,原地踏步或跑步行走,做体操、跳舞、打太极拳等。有条件也可借助室内健身器材锻炼,无条件者可采取做家务活的方式进行锻炼。
锻炼应避开降糖药物作用的最强时间。锻炼要持之以恒,除有急性 病外切勿中断。室内空气要新鲜,温度要适宜。
运动后低血糖反应的预防:在饭后一小时左右锻炼;根据运动前后血糖变化,适当减少药量;运动时或运动后吃一些东西;餐前胰岛素注射改为腹壁皮下。
有发热、严重感染、酮症、严重心脑肾、视网膜合并症及高血压者,应禁止锻炼。
近期血压偏高、水肿、蛋白尿、轻度心脑供血不足、屈光改变者,运动时脉搏应限制在本人最快脉搏的80%左右,或仅限于步行活动。
血糖忽高忽低的脆性糖尿患者不宜急于锻炼,若要锻炼应在医生监护下进行。
年龄较大的脑力劳动者勿作大运动量锻炼。
中医认为,“脾主升清”。精微物质,都是靠它来推动,脾虚则运化不畅。加上饮食不节、思虑过度、劳逸失度等几个方面,诸因素长期作用于机体,最终导致脾虚,甚至脾气下陷。而糖尿病患者大多是脾气不足、脾气下陷。
怎样才能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首先需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终生治疗。糖尿病的确诊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应激源,患者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沉重的心理负担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付面影响,一方面,过重的心理负担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内分泌失调;另一方面,不良的情绪影响患者积极参与治疗,降低患者的依从性。
其次,糖尿病患者需要明白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对于每位糖尿病患者,适当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患者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不可少的措施。糖尿病患者必须终身进行饮食控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然后,日常还需要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
对于每位糖尿病患者,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和掌握个人基本情况,如文化层次、职业、年龄、社会地位、患者入院前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饮食、运动、作息、用药、血糖监测、心理状态等基本信息。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符合患者需求的教育计划,采取以教育方法为主,由责任护士负责健康教育的宣教内容。怎样才能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编制发放附有图片的健康教育小册子,采取口头教育或现场操作等方式对患者进行住院全程教育。
讲解糖尿病致病原因、发病原因、病程、转归、发病症状、诊断、治疗方法及患者自我监测方法、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等,使每位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治疗和转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较全面的理解。护理人员要向每位患者讲解糖尿病并发症对身体所造成的危害及其预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治疗、保健及预防重视程度,让患者能主动自觉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正确进行自我监测,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需要提高糖尿病患者对于降糖药的正确认识: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指导患者用药,提高患者对降糖药的认识,了解降糖药的适应症、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确保用药的疗效。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注射。
糖尿病患者夏季应该怎么做
糖尿病夏季护理一:
提高免疫力:糖尿病患者大多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起病菌感染,所以提高免疫力也是预防皮肤损害的重点。可以从饮食、运动等各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糖尿病夏季护理二:
注意卫生:夏季,炎热而潮湿,是病菌生长繁殖的旺季,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生皮肤感染,最常见的就是疖肿、脓肿和癣,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菌感染引起的,所以夏季注意卫生非常重要,应保持皮肤清洁,保证居住环境的卫生,避免沾染各种病菌。
糖尿病夏季护理三:
防止外伤:夏季是衣着最少的时候,四肢暴露在外,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各种外伤。一般人对小小的外伤可能并不在意,但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外伤,就很难愈合,甚至感染反复发作。所以,预防是关键,尽量避免各种磕磕碰碰,出行更应小心提防。糖尿病患者局部外伤后应及时消毒、注意保护好伤口,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以防小病酿成大祸。第三条,饮食有节制。
糖尿病夏季护理四:
饮食:虽然皮肤病变对饮食没有特殊的要求,但糖尿病患者如果不注意饮食禁忌的话,很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引起皮肤病变或影响已有皮肤病变的愈合。夏季水果较多,过量食用也会导致血糖骤升,这种波动会使病情恶化。因此,夏季有些糖尿病患者虽然血糖会比平时有所降低,但也不能麻痹大意,要严格遵照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糖尿病患者运动有何讲究
急于降糖 运动过度徒伤身
70岁的张大爷身患II型糖尿病多年,为了减肥和控制血糖,每天都逼着自己完成跑步、打球、爬山等剧烈运动,而且每次持续时间都在两小时以上。如此大的运动量本就让张大爷疲惫不堪,但为了控制血糖他却一再坚持,就在一次爬山回家的途中,张大爷突发脑溢血被送到医院急救。
一些患者急于降糖,认为剧烈运动可以多消耗能量,达到控制血糖和减肥的目的。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高强度或剧烈运动时,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增高,同时使氧化脂质分泌增加,氧化应激程度加重。同时,剧烈运动时,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无氧代谢会产生大量 酸性产物,从而导致酸碱平衡失调,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像张大爷这样运动过度,非但起不了治疗作用,还会造成软组织、关节损伤、视网膜出血等,如果引起急性 并发症还可能有生命危险。
糖友运动有何讲究?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时间和强度要控制在既达到了运动治疗的目的,又不能过分剧烈进入“无氧运动”状态。那么糖友在运动方面有哪些讲究?
1.年逾35岁,患病超过10年或患有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血压高、呼吸系统疾病的糖尿病人,需与医生商量及经医生检查后才可进行运动。可以选择步行、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时保持心率(次/分钟)=170-年龄(如年龄为60岁,保持每分钟110次的心率即可),或者感觉周身发热、微微出汗为宜,不要一味追求大运动量,以免发生意外。
2.不宜空腹锻炼。空腹锻炼极易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
3.运动后配合额外进食。通常每运动30分钟,应额外进食10~15克糖类(即一片面包或两块饼干),若感觉血糖过低时也可立即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