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八髎对女人的作用的功效 散寒除湿
艾灸八髎对女人的作用的功效 散寒除湿
八髎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五行属水,具有调节全身的水液,疏通气血之功效,同时艾灸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女性艾灸八髎能起调节体内水湿以及寒邪之气的作用,起到较好的散寒除湿效果。
女人常刮这里子宫不再寒冷
1.八髎穴
八髎穴既是八个穴位,也是一个身体区域。八髎穴在身体的腰骶部位,在尾椎骨上方,呈对称分布。
因为八髎穴这个区域临近胞宫(子宫),故而可以同调理妇科和下肢疾病,中医常常通过按摩、艾灸、刮痧八髎穴来调理腰痛、月经不调、盆腔炎、小腹痛等。
2.命门穴
人体与肚脐相对的后背学处穴位便是命门穴,因为命门穴在腰部,而腰为肾之府,女性宫寒多因肾阳不足引起。刮痧命门穴这一区域可以改善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痛经、畏寒等情况。
3.肾俞穴
肾俞穴与命门穴处于同一水平,命门穴向两侧1.5寸便是肾俞穴。在中医里肾俞穴主治肾气不足引起的腰痛、耳鸣、月经不调和泌尿系统等疾病。并且中医认为这个穴位有寒则泻之,热则补之的作用。
4.关元穴
关元穴不在背部,而在肚脐下三寸的位置,中医认为这个穴位有补气的功效。故而常常用于补肾虚、改善宫寒不孕、痛经等。而关元穴的保健方法除了刮痧之外,按摩、艾灸同样有效。
经期艾灸可以吗
经期艾灸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因人而异。
艾灸的作用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有的人经期血量多,此时艾灸容易促进活血化瘀,导致经血更多;而如果经量何绍的人,经期可以靠艾灸加大经量,排除体内的一些瘀阻。
艾灸调理月经不调的方法
血虚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时关元穴,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穴各10分钟。
肾虚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用三眼艾灸盒,归来和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俺就,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艾灸归来穴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血寒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艾灸方法: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盒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以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这样火力大点。关元、八髎穴艾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气郁型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关元、命门、肩井、太冲
艾灸方式:关元、命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施灸,也可以用隔姜灸。肩井和太冲用单眼艾灸盒或手持艾条施灸。艾灸时关元、命门各熏20分钟、肩井、太冲各熏10分钟。
艾灸的禁忌
并非所有女性来月经的时候都可以进行艾灸,有的女性来月经时经血量比较大,这种情况下进行艾灸的话是不妥的,因为艾灸的作用是活血化瘀,经血量多时候还用艾灸方式调理,反倒会使经血量更多。
看嘴唇就知道宫寒,太准啦!好厉害! 艾灸暖宫,直接有效
子宫寒,百病生;子宫暖,气色佳。中医认为:体内阴寒内盛、阳气不足、肾阳虚寒等造成宫寒。宫寒与肾虚,脾气虚,血虚,肝郁,痰湿,湿热,血瘀等原因有关。宫寒对女性的危害特别大,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生育。
用艾灸刺激经络来调理宫寒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保健方法。
艾灸能温通经络、扶阳补正、驱除寒邪、行气活血、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特别适合改善宫寒这种女人症。
改善宫寒治疗穴位:八髎、神阙、关元、子宫、三阴交。
艾灸如何治疗不孕不育症
于女性本身有经、带、胎、产等特殊生理过程,日常生活中饮食无规律,又肩负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往往比其他人群更易受到风、寒、暑、湿、热等外邪的侵害,导致气机失调,使多数女性都处于上热下寒体质,因为女性较敏感,情绪不稳定,又易因忧郁、急躁、怒气、思虑过度等内在因素扰乱气血运行,从而导致经络不通、免疫力低下、内分泌失调等失衡状态,出现手足冰凉、胃寒、胃痛、失眠、痛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症状,并成为困扰现代女性的通病。
暖宫养血灸可扶阳固本,增强脾肾功能,提高免疫,用艾条薰灼女性保健要血来温宫暖肾,从而达到温经散寒、生化气血、化淤止痛、调节内分泌的功效。暖宫养血灸取穴:神阙,关元,中极,血海,能够有效的调节女性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腰酸乏力、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一些列妇科症状。
治疗时,病人首先选取仰卧位,使用随身灸器或艾条,在距离穴位约2公分的空中熏烤以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为度。然后改俯卧位,同法灸治背面的八髎穴。每天进行一次。也可配艾灸器使用,比较安全方便
主穴:关元、神阙、子宫、三阴交、足三里
配穴:中级、归来(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八髎穴
穴位的选取,一般主穴每天使用。但配穴可每天轮换选取。
选择治疗时间:每日一次,每穴15-20分钟
可以艾灸十天,休息一两天,这些穴位每天都坚持,还有肾俞,次髎(一星期两回差不多了)
八髎疼痛是什么征兆 八髎的功效与作用
八髎穴位于腰骶部,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散寒除湿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局部疼痛症状,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肌劳损引起的背痛。对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盆腔感染等妇科疾病也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同时还能改善和预防便秘。它是女性的一个重要健康穴位,可以用艾灸、拔火罐、针灸和八跳穴按摩来治疗。
艾灸治疗输卵管不通怎么治疗
艾灸:就是一种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中医疗法。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艾灸选择工具:
天气温暖,可以使用艾灸盒插艾条来进行艾灸,腰腹部使用四眼艾灸盒即可,肢体可用单眼艾灸盒艾灸。艾灸的时间,腰腹部可以艾灸40分钟左右,逐渐适应为度,肢体可以15-20分钟左右。
如果天气寒冷,您可以腰腹部使用四罐或六罐艾灸罐,肢体使用单罐艾灸罐。艾灸时间,腰腹部艾灸40-60分钟左右,逐渐适应,肢体20-30分钟左右。
在使用艾灸罐的时候,因为需要毛巾包起来使用,所以相对直接对着皮肤艾灸的时间,稍微延长一点如果说那个效果更好一些,当然是用艾条和艾灸盒直接对着穴位和皮肤经络施灸的效果好于艾灸罐包起来的效果。
中脘: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
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神阙: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关元:腹正中线,肚脐下3寸处。
归来: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八髎: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湿热体质可以艾灸吗
湿热体质可以艾灸吗湿热体质是可以艾灸的。
湿热体质是指湿热内蕴,表现为面垢油光、脸上多痘、身重困倦等,艾灸通过肺俞穴、足三里等穴位调理湿热在人体中的运转,达到对湿热的治疗效果。
湿热体质艾灸的好处促进脾胃化湿
脾胃功能受困,水湿得不到运化,只能积聚在体内各个组织器官中,艾灸相关穴位比如阴陵穴等,就可以达到健脾除湿的目的。
去肺脏湿热
湿热藏于肺脏,则表现为口臭、痤疮,这一类可以艾灸相关穴位如肺俞穴,来清除经过肺脏的湿热。
湿热体质艾灸哪里八髎穴
取穴方法:位于骶椎之上,分上次中下,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做法:可每天艾灸1次,每次20分钟
功效:八髎穴有清热利湿的作用,适用于湿热体质偏于湿热下注的人。
曲泉穴
取穴方法:屈膝时,膝内侧横纹端上方凹陷中。
做法:以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20分钟为宜。
功效:该穴可清利湿热,重在通调下焦,另外还可调经止带,适用于湿热体质人艾灸。
湿热体质的调理小妙招按摩肺俞穴
取穴方法:取正坐或俯卧姿势,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做法:用食、中二指端按揉肺俞穴,约揉15-30次,艾灸20分钟左右,当皮肤潮红时即可。
功效:肺脏的湿热水汽由此外输膀胱经,按摩该处意在去肺脏湿热。
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100克、红豆50克、冰糖适量。
做法:薏米和红豆洗净后先,用清水浸泡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即可放入锅中,大火煮开,转用小火煲到薏米烂熟,加冰糖即可。
功效:薏米和红豆皆有祛湿健脾的功效,是祛湿热的好食疗方。
提示:该粥不加大米,以免影响该粥的祛湿热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