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的副作用
五倍子的副作用
〖注意事项〗
宜忌: 外感风寒或肺有实热之咳嗽及积滞未清之泻痢忌服.
五倍子含有大量鞣质, 不宜与酶制品同服, 以免影响疗效.
毒副作用: 豚鼠口服煎剂20g/kg, 未见异常, 皮下注射后, 局部发生腐烂、坏死, 并表现不安、行动迟钝、萎靡、食欲差、呼吸急促, 24小时后死亡.小鼠腹腔注射100%五倍子煎剂0.25ml, 均于12小时内死亡, 减少为1/10量时则未见异常.
五倍子含有鞣酸, 其有干扰食物吸收之作用(沉淀蛋白质), 但在小肠之碱性环境中, 蛋白质可重新被释出, 因此食物和饮料中含少量鞣酸是无害的, 但大量时如过度饮茶, 可延缓食物之吸收.更大量甚至可引起刺激、腐蚀, 特别在空腹时可导致疼痛、呕吐、下泻或便秘.一般情况下, 停药后上述症状可自行消失, 若症状严重者可给予对症处理.
〖医家论药〗
“盐麸子及木叶, 皆酸咸寒凉, 能除痰饮咳嗽, 生津止渴, 解热毒、酒毒, 治喉痹、下血、血痢诸病.五倍子乃虫食其津液结成者, 故所主治与之同功.其味酸咸, 能敛肺止血, 化痰, 止渴, 收汗;其气寒, 能散热毒疮肿;其性收, 能除泄痢湿烂.”(《本草纲目》)
“五倍子, 按书既载味酸而涩, 气寒能敛肺经浮热, 为化痰渗湿、降火收涩之剂;又言主于风湿, 凡风癣痒瘙, 目赤眼痛, 用之亦能收效.得非又收又散, 又升又降之味乎?讵知火浮肺中, 无处不形, 在上则有痰结、咳嗽、汗出、口干、吐衄等症;在下则有泄痢、五痔、下血、脱肛、脓水湿烂、子肠坠下等症;溢于皮肤, 感冒风寒, 则必见有风癣痒瘙, 疮口不敛;攻于眼目, 则必见有赤肿翳障.用此内以治脏, 则能敛肺止嗽, 固脱住汗, 外以治肤熏洗, 则能祛风除湿杀虫.药虽一味, 而分治内外, 用各不同.非谓既能入肺收敛, 又能浮溢于表, 而为驱逐外邪之药耳.书载外感勿用, 义实基此.”(《本草求真》)
几则治盗汗的脐疗方
1、五砂散:五倍子5份,辰砂1份。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散0.5—1克,用温水调成糊状,于患者临睡前敷于肚脐,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日晨起时取下,如无效可重复使用,一般连用3天即可凑效。本方适用于各种证型的盗汗,对因肺结核引起盗汗,也有比较显着的疗效。
2、五味敷剂:五倍子、赤石脂、没食子、煅龙骨、煅牡蛎各20克,辰砂1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于临睡前取药粉1克,用凉开水、食醋各半调匀,敷入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翌晨去掉。每日一次,3—5天为一疗程。本方无毒性,无副作用,具有较强的敛汗功能,各型盗汗均可使用。
中药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一般中药的药方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和改良的,身体最重要的就是防御系统,而五倍子这种中药材就是帮助提高这类能力,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
中药材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干燥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其性寒,味酸、涩,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等功效,主治肺虚久咳、久泻久痢、便血痔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等症。[6]
药理作用
1. 收敛作用五倍子含有鞣酸,有沉淀蛋白质的作用, 皮肤溃疡面、黏膜与其接触后,组织蛋白质即被凝固, 形成一层保护膜,起收敛作用, 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血液凝结而呈止血作用.腺细胞的蛋白质被凝固引起分泌抑制, 使黏膜干燥,神经末梢蛋白质的沉淀, 可呈微弱的局部麻醉现象
五倍子中所含鞣酸对正常小肠运动无甚影响,但由于其收敛作用而减轻肠道炎症, 故可制止腹泻.
2. 抗菌作用体外试验表明:五倍子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经用乙醚提出其鞣酸后的五倍子液仍有抑菌作用.但五倍子心部的煎剂无抗菌作用.
3. 其他作用五倍子煎剂对接种于鸡胚的流感甲型PR8 株病毒有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的鞣酸有关.
体外杀精试验表明: 10%五倍子甘油溶液(1:1)有杀精子作用.鞣酸可与若干金属、生物碱或甙类形成不溶解化合物, 因而可用作解毒剂.
对于药材我们不知道还有很多,五味子也只是众多的药材中的一种,人们需要它们所带有的医疗价值完全被挖掘出来,当然这也需要很多的时间,慢慢来但是还是希望可以在尽快短的时间内出现好的结果,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疾病困扰。
五味子副作用
一、五味子的副作用
(1)副作用:口服生药13~18g以上可有打嗝、反酸、胃烧灼感、肠呜、困倦等,偶有过敏反应。
(2)中毒反应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口干舌燥、有异昧感、恶心、呕吐、荨麻疹等。健康人口服五味子醚提取物,相当于口服生药13~18g以上可有打嗝、反酸、胃烧灼感、肠呜、困倦等。中毒反应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口干舌燥、有异昧感、恶心、呕吐、荨麻疹等。
二、不良反应机制:
五味子有小毒,能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及幅度增加。并有增加胃酸及降压作用。
三、五味子的不良反应:
(1)口服生药13~18g以上可有打嗝、反酸、胃烧灼感、肠呜、困倦等,偶有过敏反应。
(2)中毒反应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口干舌燥、有异昧感、恶心、呕吐、荨麻疹等。
(3)五味子有小毒,能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及幅度增加。并有增加胃酸及降压作用
四、五味子的食用禁忌:
五味子、枸杞子、红枣、人参一起泡水喝是不会有副作用的。但药总是药,健康状态良好时,没有必要吃,感冒了也不能吃。
五、五味子的服用禁忌
除了在日常服用的时候不能够大量的长期服用之外,也不是所有体质的人群都是适合服用的。例如感染风寒以及痧疹的患者不适合服用。具体的要求如下:
1、如果是咳嗽初期还有痧疹初期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五味子,避免病情加重。中医方面认为内里湿热,外部表邪的患者最好也不要服用五味子。
2、在本草正中具有记载,在感染有风寒的初期最好不要服用五味子,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风寒在身体中束缚能不到驱散。
3、肝旺的患者也最好不要服用五味子,大量吞服酸性物质的患者也不要服用,避免伤害身体的功能。
4、肝气旺盛以及肺部有实热的患者也要禁止服用,这个时候除了使用黄岑来起到泄热的作用之外,其他的所有药物都要禁止触碰。
抗癌中药五倍子的治癌验方
1.五倍子鞣质能凝固并破坏癌细胞原鞣质,具抗肿瘤作用,对小鼠肉瘤S-180,人类宫颈癌细胞JTC-26的抑制率均达90%以上。
2.酸树脂对粘膜、皮肤等组织溃疡有显着收敛作用;并能加速血淤的凝固呈止血作用。
3.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菌或杀菌作用;对接种于鸡胚的流感甲型PR株病毒亦有抑制作用。
【药性】酸、咸、平。归肝、脾、肾、肺、大肠经。
【药效】败毒抗癌、收敛止血、医疮消肿。
【药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
①胰腺癌
五倍子、山慈姑各30克,大戟22克,续随子15克,朱砂6克,雄璜、麝香各3克研匀为玉枢丹。取6克与下方:人工牛黄、青黛各3克,野菊花15克研末,取3克,1次服,日服3次,用温开水送下。继续数月肿块消失,诸症显着改善。
②肝癌
五倍子、马钱子、蜈蚣、全蝎、绿矾各150克,铜丹、青黛各90克,白及、乳香、没药各75克,冰片45克,明矾、石膏各240克,大黄、紫草各350克共研细末,用桐油1000 克,调和,配制为膏药。用适量外贴肿块处。配合下方:五倍子、山慈姑、茵陈、兔丝子、鸡内金、党参、山药、大黄各6克,柴胡、青蒿、黄芪各4。5克,白花蛇舌草、黄药子、半边莲、银花各15克水煎服。能使肿块软缩,黄疸、湿热等症状消失。
③宫颈癌
五倍子、苦参各15克,冰片6克,蛋黄油(蛋黄适量,置入少量头发,久熬取油)60克研匀调为黑倍膏。又用:五倍子、制砒、白及各1。5克,硇砂0。3克,三七、雄黄各3克,蟾蜍15克,明矾60克研匀,用消炎膏60克调为制癌膏。先用花椒水总督行后,局部上黑倍膏,隔3日换制癌膏。如此交替使用,迄肿瘤坏死、脱落,检查癌细胞阴性为止。
④乳腺癌
五倍子、枯矾各12克,硇砂、阿魏各18克,枯矾、铜绿各9克,猪胆6克,冰片3克,蟾酥1。2克,藤黄、乳香、没药各30克研匀为消散,用适量滴熟油调糊,搽患处,日1次。连用10~20天,迄癌瘤组织枯死,脱落后改用生肌散。亦宜于其它体表癌。
2.收敛止血,用于滑脱出血:自汗多汗五倍子适量研末,水调成糊,睡前敷于脐窝,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一般1~3晚即能制止。肠风便血五倍子末,纳入去内脏的鲫鱼内,令满,煅存性,研末,每服3克,温酒下。
3.医疮消肿,用于疮疖炎肿:疖肿脓疮五倍子、白芷等份为末,外掺。风热眼肿五倍子、蔓荆子各6克头煎内服,二煎趁热淋洗。
【药量】煎剂:3~6克。丸散:1.5~11克。外用:适量。
治疗宫颈糜烂的偏方 五倍子膏
材料:五倍子60克。
做法:将五倍子研磨成极细粉末,加水适量,放入器皿中炖热并搅拌成糊状。然后取适量五倍子糊涂抹患处。
功效:五倍子能够解毒抑菌,收敛止血,适用于治疗宫颈糜烂伴出血者使用。
中医子宫下垂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医认为,子宫脱垂多由身体虚弱,正气不足,气虚失于收摄所致。依据临床症状与表现可分为:气虚型,治疗原则益气升提;肾虚型,治疗原则补肾固脱;湿热型,治疗原则清热利湿兼以固脱。
中医治疗子宫脱垂之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每日3次。
2、人参健脾丸:每次6克,每日3次。
3、健脾资生丸:每次9克,每日3次。
中医治疗子宫脱垂之外治法
1. 熏洗法:药用黄芪30克,枳壳30克,艾叶10克,五倍子10克,葱白5-10根煎水趁热先熏后洗。
2.坐浴法:药用枯矾9克,乌贼骨15克,五味子9克,五倍子9克,冰片3克煎水坐浴。
3.外敷法:药用五倍子、煅龙骨各12克,冰片3克,共研细末,用麻油调匀,外敷脐中及脱出之子宫。也可用五倍子与覆盆子等量,共研细末,用麻油调匀,外敷于脱出之子宫及阴道膨出部位。
4.艾灸法:用艾条灸百会、足三里、气海、长强等穴。
中医治子宫下垂方法原则,首先说中医治疗子宫下垂效果还是不错的,而且治疗简单,安全,也不会出现副作用,但是要想真正通过中医治疗子宫下垂,方法原则很重要,所以最好是到医院全面的检查,通过医生的建议治疗,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子宫下垂通过中医治疗康复。
五倍子的副作用
五倍子长期外用是否有副作用未见相关资料,一般来说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长期外用治疗早泄的效果也不肯定,长期外用是否有必要值得探讨。
五倍子含有鞣酸,其有干扰食物吸收之作用(沉淀蛋白质),但在小肠之碱性环境中,蛋白质可重新被释出,因此食物和饮料中含少量鞣酸是无害的,但大量时如过度饮茶,可延缓食物之吸收。更大量甚至可引起刺激、腐蚀,特别在空腹时可导致疼痛、呕吐、下泻或便秘。一般情况下,停药后上述症状可自行消失,若症状严重者可给予对症处理。
如果用错药就会有副作用,比如痢疾初期,如大量用五倍子涩肠,是不对的,会加重病情。
五倍子粉加白醋可以治尿床吗 五倍子敷肚脐可以天天敷吗
视情况而定。
五倍子敷肚脐,主要是为了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因此身体只要处于五倍子的医治范围之内,那么在病情未得到改善及恢复之前,都是可以天天敷的。
但对于健康人群而言,使用五倍子敷肚脐,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养生保健效果,而且还非常的麻烦,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天天敷。
五倍子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五倍子又名文蛤、百虫仓、木附子。其味苦酸,性平,入肺、胃、大肠经。中医认为它具有敛肺涩肠、止血解毒的功效,可治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脱肛、自汗、盗汗、遗精、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肿毒疮疖等症。《本草纲目》上载有:“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心腹痛等。可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它含有鞣酸、树脂、淀脂肪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羊毛样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新型隐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五倍子外用疗效显著,现介绍几则验方:
五倍子蜜膏:将五倍子炒黑研末,用蜂蜜、米醋各半调如稠糊,敷患处,每日1~3次。治疗痈疖肿痛有良效。
倍蜜膏:五倍子用50%蜜水拌匀,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待冷后研末备用。用时薄掺疮面,外盖凡士林纱布,绷带固定,隔日换药一次。治疗下腿溃疡、疮面腐臭流水。
倍冰散:五倍子5克,冰片1克,共为细末,撒布于患处,能即时止痛。治口舌生疮。
五倍子猪油膏:五倍子粉、生猪油等量捣烂,皲裂者将油膏填入裂缝内;冻疮久不愈者将油膏摊于纱布上,贴于患处,用橡皮膏固定。对于手足皲裂及冻疮久不愈者有显效。
倍矾散:五倍子粉30克,枯矾粉30克,共为细末,先用双氧水将耳内脓液洗净,然后吹药,每日两次,至愈为止。治急慢性中耳炎有良效。
五倍子糖粉:用五倍子、绵白糖等量混合搽于患处,每日3次。治疗口舌生疮、溃疡等症颇有良效。
五倍子有什么功效 止痢
五倍子有涩肠收敛作用。取五倍子一个,研为细末,加入少量面粉、适量水,做成小丸,纳入脐中,胶布固定,主治小儿腹泻、大便清水。
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
1、防治水田皮炎:
五倍子一斤研成细末,放入白醋8斤中溶解,在下水田前,涂抹四肢受水浸泡处,使呈一黑色保护层。如已患水田皮炎,涂抹后半至一天内,患处渗出停止,疼痛减轻。
2.治疗盗汗:
五倍子研成细末,每晚睡前取1~3钱,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敷于脐窝,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重症每晚可敷2次。一般1~3次即可生效。共观察肺结核、矽肺合并肺结核等病的盗汗患者61例,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
五倍子研成细末,每晚睡前取1~3钱
3.治疗宫颈糜烂:
用五倍子、枯矾各等量研细末,加甘油调成糊剂,用带线的小纱布块涂药贴塞于宫颈糜烂处,12小时后取出。每周复查一次。观察18例,4例糜烂处完全光滑,14例好转。
4.治疗枕部疖肿:
先剃光枕部头发,清洁消毒后拔除疖子脓栓,用五倍子粉适量与醋调成膏状敷于疖肿上,厚约2毫米。每日更换1~2次,每次换药需清洁创面。共治20例,除2例不断出现新疖外,余18例均经3~9天治愈。
5.治疗睫毛倒卷:
用五倍子一两研细末,加入蜂蜜或醋适量,调匀拌成糊状。用时先洗净眼睑皮肤,然后再将适量的糊剂涂于距睑缘2毫米处,每日1次,一般连涂3~10次可望倒睫矫正。
6.用于拔牙创止血:
牙齿拔除后,如继续出血不止,可用五倍子粉末适量撒于创内(避免唾液浸入),3~5分钟内拔牙创表面即为一层黄白色薄膜所覆盖,血块凝固于薄膜之下,无需咬棉纱条压迫。上颌牙拔除,粉末撒入不易,有时须稍加压迫以促进血块凝固。试用此法于拔牙后止血54人(63只牙),止血效果均满意。
药理作用
1. 收敛作用:
五倍子含有鞣酸,有沉淀蛋白质的作用, 皮肤溃疡面、黏膜与其接触后,组织蛋白质即被凝固, 形成一层保护膜,起收敛作用, 同时小血管也被压迫收缩,血液凝结而呈止血作用.腺细胞的蛋白质被凝固引起分泌抑制, 使黏膜干燥,神经末梢蛋白质的沉淀, 可呈微弱的局部麻醉现象.五倍子中所含鞣酸对正常小肠运动无甚影响,但由于其收敛作用而减轻肠道炎症, 故可制止腹泻.
2. 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表明:五倍子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经用乙醚提出其鞣酸后的五倍子液仍有抑菌作用.但五倍子心部的煎剂无抗菌作用.
3. 其他作用:
五倍子煎剂对接种于鸡胚的流感甲型PR8 株病毒有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中所含的鞣酸有关.体外杀精试验表明: 10%五倍子甘油溶液(1:1)有杀精子作用.鞣酸可与若干金属、生物碱或甙类形成不溶解化合物, 因而可用作解毒剂.
五倍子的营养价值 收敛镇静解毒
五倍子中主要起作用的是五倍子鞣酸,具有收敛、镇静、解毒、止泻、抗菌的作用,对于肺虚久咳、肾虚遗精、疮疡肿痛、盗汗、肠炎、痢疾腹泻等症有治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