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病人的护理有哪些
心包炎病人的护理有哪些
1、症状护理。心包积液时,做好心包穿刺术准备并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协助医师进行心包穿刺及术后护理。呼吸困难者应给予半卧位或前倾卧位,以及氧气吸人。手术治疗时护士应积极做好病人术前的准备工作及术前指导工作。合并水肿时要做到: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强心药等治疗,并观察疗效、准确记录24小时出人量。并且要抬高水肿的下肢,穿宽松的衣服,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如果病情允许,可以适当进行活动,经常变换体位。
2、一般护理。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取半卧位。胸痛明显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和镇静剂,并及时做好降温护理,更换病人衣裤,定时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抗结核药物和抗生素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一旦发现病人出现心包积液引起心脏压塞征象时,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抢救。患病期间要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水肿者应限制钠盐摄人。出现焦虑时,护士应积极与病人交谈接触,劝慰,给予生活上的帮助,使病人有安全感,有利于配合治疗。
病毒性心包炎怎么治疗
病毒性心包炎是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心包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发热、心前区痛、心悸、乏力、心包摩攘音、心律失常、心脏扩大等。常伴有病毒感染的其他系统症状与体征。
可引起心包炎的病毒有多种,其中较常见的是肠道病毒、正粘病毒和副粘病毒等。其中较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和B组、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
一般治疗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注意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和空气流通。急性发热的病人应作隔离,防止交叉传染。当病人出现心包缩窄、心包填塞、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时。应给予相应处理,以消除症状、恢复心脏功能。当病人存在严重细菌感染、真菌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时,亦应作相应治疗。
急性病毒性心包炎病人应在医院接受消化道传染病常规隔离与合理治疗。切断传播选径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注意个人呼吸与饮食卫生。保护易感者对接触病毒感染病人的婴幼儿可用肌内注射人血清丙种球蛋白2—5ml作预防。
缩窄心包炎怎么治疗
不同性质的心包炎的患者,在临床上我们给予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具体到心包炎患者的身体之上,我们想要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的话,还需要患者做一些疾病的检查工作,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我们临床治疗心包炎患者的效果。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以结核性心包炎最常见。
(二)临床表现:症状:早期为劳累后呼吸困难,随着腹水的出现或胸腔积液休息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体征: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率快,心音减低,可触及奇脉,可有心包叩击音及心脏受压体循环淤血的体征。
(三)治疗要点:主要为心包剥离术。
一、 心包炎病人的护理
(一)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淤血、肺或支气管受压有关;疼痛 与心包炎症有关。
心包炎的患者到底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治疗还需要知道患者的具体发病因素,因为不同性质的心包炎的患者在临床上的具体表现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随时的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随时的给予患者治疗。
缩窄性心包炎有什么症状
由于心包慢性炎症所导致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使心脏舒张、收缩受限,心功能减退,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症状。
缩窄性心包炎继发于急性心包炎,其病因作我国仍以结核性为最常见,其次也见于心包外伤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霉菌或病毒感染未及时得到治疗,也可以导致本病的发生。有许多缩窄性心包炎病人虽经心包病理组织检查也不能确定其病因。心包肿瘤和放射治疗也偶可引起本病。
缩窄性心包炎有什么症状?心包缩窄形成的时间长短不一通常将急性心包炎发生后1年内演变为心包缩窄者称急性缩窄1年以上者称为慢性缩窄演变过程有3种形式:
缩窄性心包炎的症症:有呼吸困难腹部膨胀乏力肝区疼痛
持续型:急性心包炎经治疗后在数天内其全身反应和症状如发热胸痛等可逐渐缓解甚至完全消失但肝大颈静脉怒张等静脉淤血体征不减反而加重故在这类患者中很难确定急性期和缩窄期的界限这与渗液在吸收的同时心包增厚和缩窄形成几乎同时存在有关因此难以区分两期的界限
间歇型:心包炎急性期的症状和体征可在一定时间完全消退患者以为病变痊愈但数月后重新出现心包缩窄的症状和体征这与心包的反应较慢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缩窄有关
缓起型:这类患者急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较轻甚至无病史但有渐进性疲乏无力腹胀下肢水肿等症状在1~2年内出现心包缩窄1.症状: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症状为腹胀下肢水肿这与静脉压增高有关虽有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其并非由心功能不全所致而是由于腹水或胸腔积液压迫所致此外患者常诉疲乏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等
缩窄性心包炎的体征:①血压低脉搏快1/3出现奇脉30%并心房颤动②静脉压明显升高即使利尿后静脉压仍保持较高水平颈静脉怒张吸气时更明显扩张的颈静脉舒张早期突然塌陷③心脏视诊见收缩期心尖回缩舒张早期心尖搏动触诊有舒张期搏动撞击感叩诊心浊音界正常或扩大胸骨左缘3~4肋间听到心包叩击音无杂音④ 其他体征:如黄疸肺底湿啰音肝大腹水比下肢水肿更明显与肝硬化相似
如果碰到心包炎我们该怎么办
心包疾病(别名:急性心包炎 英文:pericardial disease )一般包括急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三者也可以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慢性心包积液可由急性心包炎发展而来,也可以急性期症状不明显。若积液量多,形成时间较短。患者常有气短、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脉压差小及奇脉,重者有肝大、腹水,X射线心脏检查及超声检查可以证实大量心包积液。
心包炎的护理措施,心包炎的护理措施这个没有确切的答案。心包炎本身的症状有:1.心前区疼痛。主要见于炎症变化的纤维蛋白渗出阶段。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内表面无痛觉神经,在第五或第六肋间水平以下的壁层外表面有膈神经的痛觉纤维分布,因此当病变蔓延到这部分心包或附近的胸膜、纵隔或膈时,才出现疼痛。心前区疼痛常于体位改变、深呼吸、咳嗽、吞咽、卧位尤其当抬腿或左侧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倾位时减轻。疼痛通常局限于胸骨下或心前区,常放射到左肩、背部、颈部或上腹部,偶向下颌,左前臂和手放射。右侧斜方肌嵴的疼痛系心包炎的特有症状,但不常见。有的心包炎疼痛较明显,如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有的则轻微或完全无痛,如结核性和尿毒症性心包炎。
2.心脏压塞的症状。可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紫绀、乏力、上腹部疼痛、浮肿、甚至休克。
对于心包炎护理计划一定要重视,你提到心包炎护理计划为你解答如下。心脏外面有脏层和壁层两层心包膜,如它们发生炎症改变即为心包炎,可使心脏受压而舒张受限制。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心包炎较严重的类型是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表现 患者可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心包很快渗出大量积液时可发生急性心脏填塞症状,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甚至休克。还可有腹水,肝肿大等症。
所以我们如果碰到事情,应该学会用乐观的心态去解决,不要怨天尤人,老天是公平的,每个人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事情。疾病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只要好好回复,就会不留遗憾。
急性心包炎护理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活动量,以卧床为主。
3、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少量多餐,同时限制钠盐和水分摄人。
4、行心包穿刺抽液病人的护理:行抽液前应向病人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减轻病人的不安和焦虑,更好地配合操作。
5、加强急性心包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应教育病人严格遵守医嘱,配合治疗,以及早彻底治愈。心包炎病人机体抵抗力较弱,应充分休息,加强营养。
心包炎手术前后的保健方法
心包炎的心前区疼痛主要见于炎症变化的纤维蛋白渗出阶段。心包的脏层和壁层内表面无痛觉神经,在第五或第六肋间水平以下的壁层外表面有膈神经的痛觉纤维分布,因此当病变蔓延到这部分心包或附近的胸膜、纵隔或膈时,才出现疼痛。心前区疼痛常于体位改变、深呼吸、咳嗽、吞咽、卧位尤其当抬腿或左侧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倾位时减轻。疼痛通常局限于胸骨下或心前区,常放射到左肩、背部、颈部或上腹部,偶向下颌,左前臂和手放射。右侧斜方肌嵴的疼痛系心包炎的特有症状,但不常见。有的心包炎疼痛较明显,如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有的则轻微或完全无痛,如结核性和尿毒症性心包炎。
药物治疗心包炎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心包穿刺术既用于诊断,又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可以帮助明确心包积液性质及病原,又在大量心包积液时能解除心包填塞症状,在化脓性、结核性或癌性积液时,可向心包腔内注入药物。
1)心包穿刺术的术前准备:协助医师做超声波检查,确定积液的多少,并可指导选择穿刺进针的部位、深浅和方向;向病人做好解释,争取病人合作,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术前准备好各种试管(包括培养皿及酒精灯等),以便留取标本送检,并做好抢救物品的准备。
2)术中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操作,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并将穿刺针尾部与心电监护胸前导联连接,如穿刺针触及心肌,心电示波可出现st段上抬,这时可后撤少许穿刺针。
3)术后密切观察病人面色、表情、呼吸,嘱病人平卧位或半卧位休息4~6小时,每小时测血压l次,直至平稳。进行连续心电监护,密切注意心率、心律变化,并给予氧气吸入,详细记录病人尿量及脉搏(有无奇脉)情况。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天,以预防感染。
4)心包炎病人的机体抵抗力减弱,应注意充分休息,加强营养。
5)继续进行药物治疗,教会病人如何正确服药及观察疗效、副作用。
6)大多数心包炎可以治愈。结核性心包炎病程较长,鼓励病人坚持治疗,而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则易复发,部分病人可演变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病因
感染因素(30%):
细菌性:⑴化脓性心包炎;⑵结核性心包炎。
病毒性: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引起的心包炎。
真菌性:如组织胞浆菌、放线菌、奴卡氏菌、耳{0状菌、分支杆菌等。
其他:如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肺吸虫、阿米巴原虫和包囊虫等。
疾病因素(20%):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多关节炎、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心肌梗塞后综合征、透析治疗、肾移植和艾滋病等。
过敏性疾病:如血清病、过敏性肉芽肿和过敏性肺炎等。
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心肌梗塞、夹层动脉瘤、肺栓塞、胸膜、肺和食管疾病等。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尿毒症、粘液性水肿、糖尿病、痛风、阿钬森病、胆固醇性心包炎等。
其他:如胰腺炎、地中海贫血、肠源性脂肪代谢障碍、非淋病性关节炎,结膜、尿道炎综合征等。
物理因素(5%):
创伤如穿透伤、异物、心导管、人工心脏起搏器和心脏按摩等的创伤。
药物因素(5%):
如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苯妥英钠、青霉素、异烟肼、保泰松和甲基硫氧嘧啶等。
其他因素(20%):
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是一种浆液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或过敏、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以男性、青壮年多见。原发性间皮瘤、肉瘤等。继发性肺或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转移均会导致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患者护理计划
急性心包炎几乎都是继发性的。部分病因至今不明,其中以非特异性、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较为常见。化脓性心包炎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
急性心包炎的临床护理计划
【一般护理】
1)急性心包炎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氧气吸入,并保持情绪稳定,以免因增加心肌耗氧量而加重病情。休息时可采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出现心包填塞的病人往往采取强迫前倾坐位,应给病人提供可趴俯的床尾小桌,并加床挡保护病人,以防坠床。
2)饮食上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索、易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如有水肿,应限制钠盐摄入。
【心理护理】
1)病人气急发生后,常常精神紧张,甚至是恐惧心理,陪护人员应守护在旁,给予解释和安慰,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取得病人的配合。
2)在行心包穿刺抽液治疗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通过讲解此项治疗的意义、过程、术中配合事项等,减轻恐惧不安情绪。护士可在手术中陪伴病人,给予支持、安慰。
【病情观察】
1)注意胸痛及心前区疼痛,若症状明显,应及时通知医师,按医嘱给予镇痛剂或镇静剂。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疼痛发展快者一般为化脓性心包炎,慢者大都为结核性、肿瘤和非特异性;疼痛较剧烈者多为急性非特异性和化脓性心包炎。如在深吸气、咳嗽、变换体位时疼痛,系心包炎累及胸膜引起。局部可放置冰袋,减少咳嗽和变换体位以使疼痛减轻。干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可取左侧卧位,减少胸膜摩擦,减轻疼痛。
2)密切观察呼吸、血压、脉搏、心率、面色等变化。如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紫绀、血压下降、刺激性干咳、心动过速、脉压小、颈静脉怒张加重、静脉压持续上升等心包填塞的症状,应立即帮助病人取坐位,身躯前俯,并及时通知医师,备好心包穿刺用品,协助进行心包穿刺抽液。如不能缓解症状,应考虑心包切开引流。
年轻人缩窄性心包炎怎么办呢?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因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病因是结核菌感染。细菌学及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的占30%。约50%以上的病例不能明确致病因素。但许多病例是因为长期抗结核药物治疗,在发生心包缩窄时,结核病变的证据已经消失。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症状普遍增厚的心包束缚心脏,全身各脏器淤血,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胸水等征象。结核性心包炎可在急性期后3~6个月出现症状。常见的有疲乏、气短、尿少、腹胀、食欲减退、腹水、肝大乃致全身水肿者,呼吸困难加重。
慢性心包炎应该如何护理?
慢性心包炎可由于急性心包炎治疗不彻底发展而来,故临床上对急性心包炎的治疗要及时且彻底,可防止慢性心包炎的发生。另外在发生慢性心包炎时,也要积极治疗,防止形成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这几个疾病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故任何一方面都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应该如何预防?
应及早进行心包剥除手术,大部分患者可获满意的效果,病程较久可因心肌萎缩和心原性肝硬化,预后较差。如不经手术治疗,病情恶化,少数病例长期带病,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严重限制。对于由于结核病引起的患者,还需进行抗结核治疗。
但是,如果不加紧治疗,就会引发一些并发症,比如说,慢性心脏压塞、心源性肝硬化、肺动脉狭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等。但是能够及早进行彻底的心包剥离手术,那么大部分的病人就会治疗痊愈,得到一个满意的效果。因此,希望患病的人能够及时地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