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引发哪些健康危机
牙周病引发哪些健康危机
牙周病可能会引发哪些健康危机。
血液运送细菌,全身作恶:
今年研究不断证实,牙齿缺失不是牙周病最坏的情况,牙周病与全身疾病关系密切,研究证实,牙周病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机2倍,增加糖尿病危机2.83至 4.18倍,增加早产机会7倍。他解释,牙龈布满血管,当牙龈长期出现细菌感染,细菌及其分泌的毒素便进入血流,随血流送至各主要器官,造成新的感染,引发炎症及其他疾病。
糖尿病危机:
牙周病与糖尿病相互影响,由于血糖偏高或不稳定,糖尿病患者出现口腔感染和牙周病的机会比较高,而且若糖尿病控制不理想,口腔地感染也较难控制。研究又发现,轻微至中度的牙周病,增加患上糖尿病的机会2.83倍;严重的牙周病,危机更高达4.18倍。
早产或婴儿体重偏低危机:
牙周病的细菌和毒素进入血管,可引起盆腔炎,导致孕妇早产。孕妇荷尔蒙转变,不但影响身体各组织,也令牙龈出现变化,容易患上牙周病。另外,孕妇出现晨吐、涌出的胃酸也会伤害牙齿,所以,妇女在怀孕前及怀孕期间,也应接受牙科检查。
心血管疾病危机:
Circulation一个研究报告指出,牙周袋内细菌与血管内的细菌数量成正比,血管细菌会令血管出现炎症,使血管壁硬化。血流的细菌会依附在冠状动脉的脂肪酸上,导致发炎及血栓形成,是心脏病的标记。
洁牙能有助于防牙周病
人们若不重视口腔保健,及早采取洁牙等有效防治措施,一旦发生牙周病,任其发展便会使牙周组织丧失支持功能,造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据资料统计,在医院口腔科门诊的拔牙患者中与牙周病有关的约占44%.
牙周疾病及失牙,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较大,除影响咀嚼食物、发音及美容外,还有可能成为冠心病、肺部感染或糖尿病等全身性病患的诱发因素。有的学者观察发现,孕妇发生牙周感染可能会增加胎毒而导致早产。因此提示广大民众必须十分重视保护牙齿,积极预防牙周病的发生。一方面要注意口腔卫生,坚持做到每天早晚刷牙,每餐饭后漱口。另一方面要养成定期洁牙习惯,最好每隔半年或1年洁洗一次。某些牙列不齐、牙面粗糙、易生牙石者及口腔卫生差者,洁牙间隔时间宜适当短些,则对防治牙周病更为有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洁牙有助于防治牙周病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牙齿主要依靠牙龈、牙周膜及牙槽骨等牙周组织固定于牙床。如果牙面常受菌斑、牙石等有关因素的刺激,部分牙齿往往容易发生龋病,同时也会使局部牙周组织遭受损害而引起慢性或急性炎症,甚至出现“牙周袋”,这种牙周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患病率高达70%左右。
洁牙,即牙齿洁治术,是口腔保健方法之一。近年来,各地不少医院已普遍开展洁牙这项技术服务,并逐步被许多都市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一种新时尚。目前,洁牙主要采用“超声波洁治法”,其特点是,超声洁牙舒适、快捷、安全、无痛,且刺激性小,不伤牙面,既能除掉牙菌斑、软垢和牙颈部、龈上及龈下的牙结石,又可消除烟斑、茶垢及色素结石,通过洁牙可使牙齿洁白光亮,有利于牙齿和牙周组织的健康,还给人增添美感。
为何中老人牙齿容易松动
大多数中老年人的牙齿松动脱落是由于牙周病、牙体病、骨质疏松等疾病引起的。牙周炎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牙菌斑、牙结石、咬合创伤、食物嵌塞、糖尿病等都可能引发牙周炎,严重的可能出现牙槽骨的破坏,使牙齿缺乏坚强的支持组织而出现松动,甚至脱落。牙周病所造成的损害,常常不限于个别的牙齿,而是损害多颗牙齿,甚至波及全口牙齿。
其实,牙齿松动不单纯是人老的正常生理现象,是牙周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到老年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导致的牙齿松动脱落。因此,牙齿保健不能等到出现牙齿问题才开始,应像爱护身体其他部位一样,从日常的细节和牙齿疾病初现之时就开始预防
六十岁牙齿松动怎么办呢
一般来说,老人家到了年纪大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牙齿松动,咀嚼不了食物等情况,而一些年过古稀的老人家,甚至满口的牙齿都松动脱落了。一般老人家会出牙齿松动等情况,一般是由于缺钙或者牙龈萎缩等原因造成的。那么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六十岁牙齿松动怎么办,是否有治疗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中心李跃华教授答:牙齿松动可以由年老牙龈营养性萎缩、牙周病牙龈萎缩、外力撞击等原因造成,严重后果是牙齿脱落。一般来讲,老年性牙龈萎缩是一种局部的器官退化现象。中年人牙龈萎缩多为牙周病引起。牙周病引起的牙齿松动,会造成牙周支持组织广泛破坏,甚至影响咀嚼功能。加上溢脓、出血、口臭等症状,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牙周病危害可殃及全身
牙周病的发展是一种慢性过程,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不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可出现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牙龈溢脓、等症状。当炎症继续,包绕牙齿周围的牙槽骨会被吸收而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牙间隙增宽,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可导致牙齿的脱落。更为严重的是,牙周病的局部感染还可作为病灶,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的一些重要脏器患病。例如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消化道疾病、关节炎、虹膜炎等疾病的发生都和牙周病有关联。对孕妇来讲,牙周病还会殃及胎儿,患重症的孕妇,发生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危险性是牙周正常孕妇的7.5倍。
未能及时发现口腔疾病征兆也是导致牙周病引发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下面几项可帮助你自测牙齿健康状况,只要出现下述症状,就存在患牙周病的风险,症状越多,风险越大。
1、早起后,嘴里感觉干燥、发黏
嘴里干的人缺乏正常的唾液抗菌酶和润滑口腔的蛋白质,因而更容易患龋齿和感染性牙周病。
2、刷牙时,牙龈爱出血
如果刷牙不认真,牙齿表面就会堆积软垢、牙菌斑、牙石,刺激牙龈,使牙龈血管壁容易破裂造成出血,引起牙周疾病,尤其是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更明显。
3、咬不动硬的食物
咬物疼痛或咬合无力等是牙周疾病加重的表现。
4、不管怎么刷牙都有口臭
多数情况下与口腔干燥或者细菌过多有关,要注意饭后勤漱口,如果还没有效果,就应该请医生帮忙。
5、牙龈时常红肿发炎
这说明牙周疾病的病情比牙龈出血时更严重,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6、牙龈与牙齿间的缝隙变大
说明牙龈已经开始松动或萎缩,不能更好地固定、保护牙齿。
7、牙齿松动
如果年纪不大就出现牙齿松动的情况,说明牙周疾病比较重了,一定要请医生做个全面的检查。
此外,如果你属于45岁以上、经常吸烟者、孕妇、糖尿病患者、不爱刷牙者之一,就更易患牙周病,需要多加注意。
牙齿松动怎么办 牙齿松动是什么原因
牙齿松动多由牙龈营养性萎缩,牙周病牙龈萎缩,外力撞击等原因造成,一把般来讲,老年性牙龈萎缩是一种局部的器官退化现象。中年人牙龈松动多由牙周病引起,牙周病引起的牙齿松动,会造成牙周支持组织广泛破坏,甚至影响咀嚼功能。对于牙齿松动的治疗要及时,并且注意平日里饮食以及对口腔的护理。
想要保护牙齿该从何做起
“百物养生,莫先口齿”。对口腔健康危害最大的疾病是龋齿和牙周病。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病损常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累及牙髓,最终只剩下残冠、残根,丧失牙体本有的咀嚼功能。
牙周病是最古老,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古印度医书《妙闻集》和《黄帝内经》中均有关于牙周病的记载。主要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前者发生在牙龈组织,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胀痛,继续发展侵犯硬组织。后者表现为牙龈炎症、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移位。
中医叩齿吞津养生法在口腔保健方 面有很好功效,“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苏东坡就有这个习惯,他曾说“盘腿而坐,叩齿三十六下,当会神清气爽”。方法为全身放松.口目微闭, 使上下牙齿有节奏互相叩击,铿锵有声,一般以36次为佳。要辅以“赤龙搅天池”,即吞津。在叩击后,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要柔和自然, 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可搅动36次,可当感觉有津液(唾液)产生时,不要咽下继续搅动,等唾液渐渐增多后,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 漱)数次,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咽津)。叩击和搅动的力度和次数视牙齿健康程度而定。每天坚持上述动作,不但按摩齿龈,促进牙周血液循环,减少龋齿发生, 对提高听力、预防耳鸣都有作用,还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美容养颜,延缓衰老。
另一种牙齿保健方法是洁牙,即人们常说的洗牙。从理论上讲,牙齿的寿命应和人的寿命一致。龋齿和牙周病是成年人掉牙的罪魁祸首。定期洁牙是治疗 牙周病的首要措施,可清除牙齿上的菌斑和结石,令牙周组织保持健康,防治牙周病。在发达国家,洁牙已成为很普及的常规口腔保健,人们每年至少定期洁牙2 次。在我国,正常人应每年洁牙一次,牙周状况欠佳的患者可3个月复查一次。
牙周炎掉牙怎么办
牙周炎患者如何缓解牙痛的症状:
1、取蜂房适量,加纯酒精适量,点火燃烧,待蜂房烧成黑灰时,用手指蘸灰涂于患牙,一般4~5分钟可止痛。
2、取陈醋120克、花椒30克、熬10分钟,待湿后后含在口中3-5分钟吐出(切勿吞下),可止牙痛。
3、取大蒜适量捣烂,温热后敷在痛点上可以缓解牙髓炎、牙周炎以及牙痛等症状。
4、取白胡椒10克研成末,加白酒调成糊状,分4次放入牙洞内。
专家表示,不良习惯虽然不是引发牙周病的主要因素,但它会影响牙周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可以加速牙周病的发展,这些不良习惯大体可包括以下几种:
1、偏嚼习惯。它可以使废用侧牙齿表向堆积大量牙菌斑、牙结石,从而引发牙周病。同时惯用侧牙齿可出现严重磨耗,造成塞牙,引发或加重牙周病。
2、偏食习惯。它可造成蛋白质和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的缺乏,从而引发或加重牙周病。
最后,牙周炎患者在患病期间要注意口腔的清洁,不要让口腔滋生更多的细菌,否而只会让牙周炎的病情加重,特别是在牙周炎初期,过多细菌的积聚,很容易诱发其他的呼吸道疾病,影响患者肺部的健康,患者不能掉以轻心。
牙齿脱落80%是牙周病引起的
牙齿脱落80%是牙周病引起的。你是否正面临着牙周病的困扰?因为患了牙周病而产生牙龈红肿、口臭、出血、牙齿松动、移位、倾斜、咀嚼无力甚至疼痛难忍的痛苦。牙周病,虽然它不像龋齿那么容易产生剧烈的疼痛,不易被发现和重视,但是对牙周病来说,发现越晚,治疗效果也越差。而且,80%的牙齿脱落是由于牙周病引起的。
目前对于中晚期牙周病,洗牙去除牙石、服用维生素C、甲硝唑片、局部用药等往往只能暂时控制炎症,没多久又复发了。牙周病灶须局部敷药抗菌,但由于口水的冲刷,一些病人还没离开医院,敷上的药物就咽进了肚子,这使根治牙周病变得非常困难。
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中晚期牙周病需要综合治疗。近年专科医生研究发现临时性安装一个特制的牙列帽,内敷进口药物,将药物直接送达口腔内,可使药物长时间敷疗,药物能更有效地被牙龈组织吸收,消除患者因进食、唾液等因素造成的药物减衰;对于牙龈结缔组织已发生慢性坏死的患者,首先施行局部小手术,把坏死的组织去除,然后再用牙列帽给药,使进口药物的药效能够持久发挥;牙齿已经严重松动者,虽然治疗难度相应增大,但也不一定要拔牙,除了局部手术和用药,还可采用牙周“夹板桥”使松动的牙齿固定,分散牙槽骨咬合力,减少牙周损伤,从这十几年来病人随访的情况看,患者普遍牙周组织保持稳定,牙周病得到成功控制。
牙松动咋办
牙齿松动可以由年老牙龈营养性萎缩、牙周病牙龈萎缩、外力撞击等原因造成,严重后果是牙齿脱落。一般来讲,老年性牙龈萎缩是一种局部的器官退化现象。中年人牙龈萎缩多为牙周病引起。
牙周病引起的牙齿松动,会造成牙周支持组织广泛破坏,甚至影响咀嚼功能。加上溢脓、出血、口臭等症状,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对牙周病引起的牙齿,若轻度松动,通过有效的牙周病治疗,多会恢复正常。
若中度松动,在治疗牙周病的同时,还应该把松动牙与相邻的牙结扎固定在一起,用以降低松动牙的负荷,阻止牙齿松动的加重;若重度松动,多采用拔除患牙的方法,避免加重相邻牙齿不必要的负担。随着材料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松动牙可以存留,并且继续行使功能,万不得已时才把牙齿拔掉。
治疗牙齿松动,应提高抵抗力,增加营养。局部治疗上,主要控制炎症感染,保持口腔卫生。牙周经常肿胀者、溢脓者须手术治疗,使牙周支持组织再生。牙齿松还可采取夹板固定等方式,达到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