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中必须知道的十件事
母乳喂养中必须知道的十件事
1奶水不够怎么办?宝宝刚出生的几天需要喝多少母乳?
几乎所有妈妈都有足够的乳汁喂养宝宝。
担心母乳大量分泌之前,宝宝会饥饿或者脱水?不用担心,刚出生的婴儿体内存储了足够的水分,而且新生儿的进食量需要不大。一天大的宝宝胃容量约为5-7ml,相当于玻璃弹球大小。到第三天,宝宝的胃容量憎到22-30ml。到一周左右,新生儿的胃容量大概为44-59ml,相当于乒乓球大小。随着宝宝吸吮的增多,乳汁也更多。初乳完全能够满足宝宝的需要,不需要喝水、饮品或吃其他食物,不需要添加配方奶粉,否则宝宝会对吸吮母乳的兴趣减弱,不利于乳汁分泌,宝宝也享受不到初乳的有益作用。
2剖宫产可以母乳喂养吗?
当然可以。剖宫产不影响母乳分泌,但是母亲需要克服困难坚持早开奶,坚持纯母乳喂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剖宫产后常用的抗生素等药物不影响母乳喂养。手术后一旦恢复知觉,母亲就可以与宝宝皮肤接触,开始哺乳。但是剖宫产的母亲需要更多的帮助,例如家人帮助抱孩子和交换对侧哺乳等。最初几天,母亲伤口疼痛,躺着喂奶会比较方便。
3宝宝出生后头六个月内只喝了母乳,连水都不喂,宝宝会不会吃不饱、口渴或者上火呢?
母乳的含水量达到88%,完全满足六个月之内宝宝对水分的需要,不需要额外添加水或者其他饮品。
相反,水会占据胃容量,减少宝宝的母乳摄入量,致使母亲泌乳减少。同时饮用水的安全、喂水工具的卫生都很难保证。通过排尿可以判断宝宝是否获得了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每天排尿次数不少于六次,尿液呈淡黄色,说明宝宝获得了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4六个月之后,母乳真的没有营养了吗?六个月之后,母乳的营养向水一样的说法对吗?
不对。母乳是保障婴儿营养的最佳物质,绝大多数妇女可以分泌有足够营养元素的乳汁。
不同阶段,从初乳到成熟乳汁,母乳的成分不同,同时母乳提供的各种营养素的量会随着宝宝在不同成长时期的生长需要而改变。一般情况下,六个月之后宝宝对能量和营养元素的需求仅靠母乳无法满足。因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一致推荐六个月之后继续母乳喂养并同时添加辅食。
5乳汁像水一样很稀,没有营养,是真的吗?
完全不是。像水一样的乳汁,是前奶。
不同阶段,从宝宝刚出生时的初乳到成熟乳汁,母乳的成分都不同,甚至在每次喂奶中,乳汁成分也不同。前奶富含乳糖,帮助宝宝的大脑发育,后奶满足其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这正是母乳的神奇之处。母亲身体自动调节母乳的成分以满足宝宝需要。
6离家工作的女性还能继续母乳喂养吗?
可以。妈妈在工作之余和孩子在一起时,应该经常给孩子喂奶。
频繁喂奶可以保证妈妈的乳汁分泌。如果妈妈在工作地点无法喂奶,可以在每个工作日挤出乳汁两至三次,并将挤出的乳汁存放在干净的容器中,放进水箱或冰包中存储。喂给孩子时,把挤出的乳汁适当回温,用干净的杯子喂给孩子。完全不需要给孩子配方奶粉等母乳代用品。用人单位应遵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为女职工提供带薪产假,保障职场妈妈的喂奶时间,并开设母乳喂养室,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7很多妈妈担心宝宝吃奶不够影响生长发育,认为宝宝越胖越好。那么如何评估宝宝的体重和身高呢?
判断婴儿吃到足够乳汁的标准是,宝宝出生后头两个月体重最低增长600克,之后3-6个月平均每月体重增长500克左右。
每天排淡黄色尿六次以上。新生儿体重平均三公斤,六个月的婴儿体重达到出生时的两倍,约六公斤。奶粉喂养的婴儿生长快不意味着生长佳,胖不等于健康!所谓的宝宝越胖越健康,这是不正确的。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体重增加得很快,但也增加了其今后超重、肥胖和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8配方奶粉可能替代母乳吗?配方奶粉中的成分是否和母乳中都具备?母乳比配方奶粉更加有营养?
配方奶粉不可替代母乳。
奶粉厂家每年花费数百万美元做广告,宣称自己的产品含有和母乳一样的营养元素,甚至比母乳更有营养。事实并非如此,两者的营养成分永远不可能相同。只有母乳含有最佳的能量和营养成分,远远优于配方奶粉,最适合宝宝前六个月的生长发育。六个月以后,请及时添加辅食,但仍需要坚持母乳喂养,母乳依然是宝宝获得营养的主要来源。
9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在哪里?
全球卫生机构一致认为与配方奶粉相比,母乳喂养室最好的婴幼儿喂养方式。
1、母乳中含有营养物质的完美组合,可促进宝宝生长及脑部及智力发育,任何配方奶粉都无法相比。
2、母乳中保护婴儿免患肺炎和腹泻等疾病的抗体成分是任何配方奶粉都不具备的,也能减少孩子患慢性病、肥胖症的风险,对预防糖尿病也有积极作用。
3、母乳比任何配方奶粉都更安全、更经济实惠。配方奶粉喂养的各个环节:调配奶粉的水、奶瓶、和奶嘴还有奶粉本身都可能受到污染,或出现质量问题。
4、坚持母乳喂养能帮助妈妈减轻体重。母乳喂养可以减少女性患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癌的几率,还有助于停止产后出血,子宫恢复。
10人工配方奶粉喂养存在什么样的风险?
全球卫生机构一致认配方奶粉实际上对宝宝健康是有潜在危害的。
因为在其生产、调配和使用的过程中可能被污染。这一点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和其他地区都有诸多的例子可以证明。奶瓶奶嘴缝隙和沟回较多,不容易清洗和消毒,藏污纳垢、滋养细菌,增加腹泻风险。奶瓶奶嘴的材质是人工合成物质,具有潜在的危险。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在最卫生的、无菌的条件下调配配方奶粉,也永远无法达到母乳的卫生标准,而且使宝宝易患传染病、哮喘、脑膜炎、肥胖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母乳总是最佳选择!
巨幼细胞性贫血预防
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纠正偏食习惯及不正确的烹调习惯。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喂养。在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高发区应积极宣传改进食谱。
对慢性溶血性贫血或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者应给予叶酸预防性治疗,全胃切除者应每月预防性肌内注射维生素B12一次。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纠正偏食及不良的烹调习惯。
不酗酒。血液透析,胃肠手术患者加强营养,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服用影响叶酸、维生素B12吸收利用的药物时应及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12。
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孕妇应多食新鲜蔬菜和动物蛋白质,妊娠后期可补充叶酸。
小儿肥胖症的预防
1、孕期避免妈妈营养过度和体重增加过多。
2、围产期保健应包括婴儿喂养的指导,强调母乳喂养的好处,给予母乳喂养的具体指导,并宣传过度喂养的危害。在婴儿期,鼓励纯母乳喂养4~6个月。
3、在生后前4个月不添加固体食物。每月测量并记录体重,如果发现宝宝体重增长过速,要给妈妈及时指导,少给、晚给固体食物,尤其是谷类,代之以水果和蔬菜。
4、在宝宝早期要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保护。
5、对学龄儿童和青春期少年, 胖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完善,加强营养教育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宣传营养知识、引导正确的食物选择、鼓励多吃水果和蔬菜、去除或减少饮食中多脂、含糖的食物成分。
6、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或体力活动。
7、控制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并减轻学业负担。
8、对已经肥胖和潜在肥胖的儿童要进行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处方、行为改善、追踪监测和临床治疗的综合性干预措施,但不主张采取饥饿、手术、物理疗法及短期快速减重。
宝宝母乳喂养多久才好
宝宝母乳喂养多久之全职妈妈:
对于没有职业的全职妈妈们来说,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的时间相对来说就比较自由了,并且全职妈妈们更有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对宝宝的母乳喂养之中。所以,对于全职妈妈们来说,小编建议您可以将对宝宝的母乳喂养时长延长至宝宝两周岁左右。这样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来说,是最佳的。
宝宝母乳喂养多久之上班族妈妈:
上班族妈妈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工作以及额外的事情都会占据掉您大部分的时间。但是,您一样不能减少对宝宝进行母乳喂养。如果妈妈们真的没办法做到将宝宝的母乳喂养时间延长至宝宝两周岁左右,那么您至少也要对您的宝宝进行母乳喂养长达六个月以上的时间才是比较好的。同时,您还可以采取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至消毒过的奶瓶之中并且放入冰箱中保鲜的办法,来对宝宝进行间接的母乳喂养。在宝宝需要喝奶的时候,就可以用用热水将奶水妈妈温热,此时监护人要注意,千万不要求快而将奶水直接用大火加热,因为这样加热出来的奶水是不适合宝宝饮用的。
宝宝母乳喂养多久之添加辅食的宝宝:
对于在母乳喂养期间,妈妈们如果同时对宝宝添加了辅食,那么这时候,六个月时间就远远不够宝宝来获取到需要的足够的营养了,这时候你们就要延长对宝宝的母乳喂养的时间,至少要在八个月以上为宜。推迟断奶的时间对宝宝其实是有好处的。所以,妈妈们一定不要为了贪图自己的一时的舒适或者是安逸,而草草对待对宝宝进行母乳喂养这件事情哦!无论如何,小编还是建议妈妈们能够有效的尽可能的延长对宝宝的母乳喂养时间,这样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来说才是很有保障的。
宝宝吃多久母乳最好?在阅读完小编给您做出的解释之后,妈妈们是不是都已经牢记于心了呢?母乳喂养绝不是一件小事,不是您有空就喂,没空就用奶粉代替的随随便便的事情,只有认真对待,才能帮助您的宝宝自小打下良好的基础,助您的宝宝成长一臂之力哦!
母乳喂养知识大全
民以食为天,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吃。专家指出,对于宝宝而言,最好的食物来源就是母乳。母乳的营养成分完全适合4~6个月内的婴儿的需要,不需要添加任何其他食物、水和饮料。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可以大大地降低婴儿的发病率,所以4~6个月内的婴儿必须坚持母乳喂养。
专家说,喂宝宝吃母乳时,母亲一手抱起宝宝,另一只手托起乳房,用乳头碰碰宝宝嘴唇,让他的嘴张开,将大部分乳晕和乳头塞入宝宝嘴中,宝宝的下颌紧贴乳房,鼻子对着乳头,头与身体呈一直线,面颊鼓起呈圆形,含接时可见到上方乳晕比下方多,有慢而深的吸吮,有时会有暂停,会见到吞咽动作和听到吞咽的声音。
母乳喂养时可以采取多种体位,主要有坐位、侧卧位和环抱式三种体位。
专家指出,无论哪种体位,重要的是母亲要舒适、放松,使婴儿可以含进大部分乳晕,有效吸吮。有关哺乳姿势的描述,有人曾形象地称之为“三贴”:婴儿的嘴及下颌部紧贴母亲乳房;母亲与孩子胸部紧贴胸部;腹部紧贴腹部。
坐式 母亲自然地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脚放在地上,如果嫌腿的位置太低,可在双脚下摆一张矮凳子,以免引起下肢肌肉疲劳。母亲的背部最好靠在椅背或一些可支撑的物体上。将婴儿放在妈妈的大腿上,妈妈的一只手搂抱着婴儿的头、颈和肩的部位,使婴儿的身体与妈妈的胸腹部紧密贴在一起。妈妈用另一只手托起乳房,托乳房的手要将拇指与食指分开呈C形,然后将乳头轻轻地送入婴儿口中。如果在婴儿初生的数日,婴儿可能含吮不到乳头,可将婴儿的下颏轻轻向下推,并帮助婴儿含吮到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环抱式 环抱式喂奶就是将婴儿抱放在母亲的身体一侧的喂奶姿势,如双胎儿、剖宫产后,均可采用这种姿势。
侧卧式 妈妈侧身躺在床上,用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颈部,用上述方法帮助婴儿含吮即可。有的妈妈由于剖宫产侧身较为困难,可采取仰卧位哺喂婴儿。
母乳喂养常见问题
如何判定宝宝吃饱了 喂奶前乳房丰满,喂奶后乳房较柔软;喂奶时可听见吞咽声;母亲有下乳的感觉;尿布24小时湿6次以上;孩子大便软,呈金黄色、糊状,每天2~4次;在两次喂奶之间,宝宝很满足、安静;孩子体重平均每周增长125~210克。
乳房肿胀怎么办 当乳房发生肿胀时,产妇可先热敷乳房;哺喂时,手以C型握住乳房,先往胸壁压,再以大拇指及食指压住乳晕,挤出一些乳汁,如此使乳头变软后,再让婴儿吸吮。此时婴儿较易含住乳房,而能有效吸吮;当婴儿不能有效地吸吮或婴儿一点都不肯吸奶时,需帮助母亲将乳汁挤出。
如果乳房很痛,可用挤奶器挤出乳汁,使乳房舒服至肿胀消失为止。另外可用一盆温热水放在膝盖上,再将上身弯至膝盖,让乳房泡在脸盆里,轻轻摇晃乳房,借着重力可使乳汁比较容易流出来,或者可以在淋浴时按摩乳房。如果痛的无法忍受时,可请医生给予止痛药。
乳头凹陷 产后及时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可用拇指与食指夹住乳晕部,放在婴儿嘴里做到有效吸吮。
乳头皲裂 避免用肥皂清洗乳头。采取正确的含接姿势,喂哺后,留一滴奶在乳头上,让它自然干燥保护皮肤,也可以用花椒油涂抹。
乳头疼痛 含接姿势不正确,没有把乳头、乳晕充分的放入宝宝嘴里。
新妈妈掌握哪些母乳喂养知识
新妈妈母乳喂养宝宝基本上要按6个步骤走。
第一步:初次哺乳宜“三早”
早接触:分娩后,母婴皮肤接触应在生后30分钟以内开始,接触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在医院,分娩过后,就会将宝宝带到妈妈身边,保持母子肌肤相亲。使母亲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待产、分娩后心理上得到安慰,也使初生的宝宝在皮肤接触时很快表现安静,此项措施不仅促进母婴情感上的紧密联系,也使新生儿的吸吮能力尽早形成。
早吸吮:生后30分钟以内开始吸吮母亲乳房。
在分娩后的头一个小时内,大多数新生儿对哺乳或爱抚都很感兴趣,利用这段时间启动母乳喂养是在合适不过的了。尽早地吸吮乳汁,这样会给宝宝留下一个很强的记忆,在以后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吸吮。由于尽早地让婴儿吸吮了乳头,可使母亲内产生更多的催产素和泌乳素,前者增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后者刺激乳腺泡,可提早乳房充盈。
早开奶:第一次开奶时间是在分娩后30分钟以内。
婴儿早开奶可得到初乳,早得到第一次免疫。乳腺初次生成的乳汁称为初乳,是一种发黄的或清澈的糖浆样液体。初乳富含蛋白质和抗体,可以保护新生的小宝宝避免感染,还能帮助排出体内的胎粪、清洁肠道。
第二步:母婴同室,按需哺乳
和以前单设婴儿室的方法不同,现在大多数医院都设立母婴同室,成立爱婴医院。所谓母婴同室,就是指母亲和宝宝24小时在一起,最长分开不超过1小时。许多医院的产房和病房都是按照家庭化设计,方便家属更好的照顾妈妈和孩子。成立母婴同室的好处就是为了促进母乳喂养。有些妈妈和家属认为白天还好,在夜间喂奶太累了,不好坚持。其实妈妈和小宝贝在一起,宝宝要吃,妈妈就喂,宝宝睡了,妈妈也睡会,就可以很好的坚持下来。
母乳喂养并不像配方奶那样强调几个小时喂一次,她更尊重母亲和孩子的意愿,按他们的需要来进行哺乳,如果宝宝饿了,或是妈妈感觉乳房胀满,就可以进行哺乳。这样宝宝会感到安全和满足,而产生的乳汁可以尽快排空,对于妈妈的乳腺健康和保证乳汁的分泌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第三步:让宝宝顺利的吃到奶
正确含接的姿势
1、用一只手握住乳房,将拇指放在上面,其他手指在下面。然后用您的乳头或手指,从宝宝的鼻子到上唇轻轻的敲打,这样能诱使他张开小嘴。
2、当宝宝张嘴时,逐渐移动宝宝让他靠近乳房,当宝宝张大嘴的瞬间,将乳头及乳晕(乳头周围的黑色区域)送入口中,即所谓含接。他的嘴自然就能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
3、当宝宝吃完一侧乳房的乳汁时,轻轻将您的手指伸进宝宝的嘴角并向耳朵方向拉(这样不会伤害到宝宝),以此来终止宝宝吸奶,然后再喂另一侧。
如何确知婴儿是否已牢牢地叼住乳头
当婴儿叼牢奶头时,她才能更容易的吸吮到乳汁,那么怎样才知道宝宝是不是叼牢奶头并形成有效的吸吮呢?
牢牢叼住奶头并形成有效吸吮的征象:
当吸吮时她的下颌有节律的运动。
哺乳开始时作短而快的吸吮,一旦乳汁放出,其吸吮节奏开始放缓,表现为猝然一阵吸吮动作与短暂的停顿交替发生。
您可以听到宝宝的吞咽声,在乳汁开始旺盛分泌之前的几天,宝宝大概要吸吮5-10次,才能获得足够的乳汁来吞咽。一旦乳汁开始旺盛的分泌了,每次吸吮都可以听到吞咽的声音。
乳头未叼牢而不能形成有效吸吮的征象:
宝宝努力的撅嘴,就像你在用吸管喝果汁一样;
由于吸吮不到足够的乳汁,用力之下,宝宝表现出脸颊凹陷的表情;
在哺乳过程中能听到咂舌声;
听不到宝宝吞咽乳汁的声音;
宝宝的嘴从乳房处滑脱,然后又急匆匆地寻找乳头;
您会感到乳头在吸吮约一分钟后持续疼痛。
第四步:选择最合适的哺乳姿势。
1、摇篮抱法:用您手臂的肘关节内侧支撑住宝宝的头,使他的腹部紧贴住您的身体,用另一只手支撑着您的乳房。因为乳房露出的部分很少,将它托出来哺乳的效果会更好。
优点:
通常最简便易学的姿势,多数父母最常用的姿势。
2、交叉摇篮抱法:和使用摇篮支撑法的位置一样,但这一次用对侧的手臂,这样就可以用手来支撑宝宝头部,用前臂支撑身体。这样您可以更多的控制宝宝头部的方向。
优点:
使用手支撑颈背部,较使用前臂会对婴儿头部形成更好的控制;
当用来为早产儿或叼牢乳头有困难的婴儿哺乳时尤其有效。
3、足球抱法:让宝宝在您身体一侧,用前臂支撑他的背,让颈和头枕在您的手上。如果您刚刚从剖宫产手术中恢复,那么这样是一个很合适的姿势,因为这样对伤口的压力很小。
优点:
易于观察宝宝是否已叼牢乳头形成有效的哺乳;
对于接受剖宫产的母亲而言会比较舒适,因为远离切口抱持婴儿;
乳房较大的母亲会比较舒适,因为婴儿的胸部可协助支持乳房的重量;
当乳房胀满时,以该姿势有利于调整乳房的形状。
4、侧卧抱法:您可以在床上侧卧,让宝宝的脸朝向您,将宝宝的头枕在臂弯上,使他的嘴和您的乳头保持水平。用枕头支撑住后背。如果是在剖宫产术后,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姿势。
优点:
哺乳中便于休息
会阴切开或撕裂疼痛或痔疮疼痛的妇女采用此姿势最舒适。
第五步:吃完了,别忘帮宝宝打嗝
如果宝宝在吃奶时哭泣或咽奶时吞入了空气,吞咽下的空气填充在胃里,会让宝宝感到饱胀不适,因此需要在哺乳结束后帮助宝贝把空气排出来,要不然突然出现的漾奶和睡眠中的哭闹会让您手忙脚乱的。帮助宝宝打嗝的方法有下面几种,您可以试验一下,找出对您的宝宝最有效的方法:
1、头枕肩上:托着小屁屁抱好宝宝,让他的头枕在您的肩膀上,用另一只手轻抚或轻拍他的后背中部靠下的位置,直至听到打嗝的声音。
2、坐在膝上:让宝宝侧向坐在您的膝上,用您的拇指和食指放在他的下巴之下,用手掌扶好他的胸部,另一手轻拍他的后背,直到听到打嗝声。
3、趴在腿上:让宝宝脸朝下横躺在您的大腿上,头朝外,一只腿稍抬高,使头部随之稍抬起(腿部交叉叠放或一只脚踏在凳子上)。一只手放在臀部扶好宝宝,用另一只手轻拍他的后背,直至听到打嗝声。
第六步:频繁吸吮,让乳汁源源不断
宝宝看似没完没了的吮吸实际上是在告诉妈妈:我想吃奶,请尽量多的制造乳汁吧。吮吸越早越勤,乳汁就会分泌得越多。在乳汁的生成过程中,泌乳素和催产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宝宝对乳腺的吮吸可刺激大脑,向血液中释放泌乳素,泌乳素使乳腺腺泡细胞自血液里吸收水和养分,生成乳汁。而当宝宝吮吸、觉醒和哭闹时,大脑可向血液中分泌催产素,时乳腺腺泡周围的肌肉细胞收缩,驱出乳汁供宝宝食用。
此外,乳房中生成的乳汁不断的被排空,也是刺激产奶的一个信号,乳汁不断的消耗,妈妈的大脑就会不断的下达命令,使乳房再度充盈。所以有许多妈妈没办法让宝宝吮吸乳头而仅仅使用吸奶器,却也同样能够实现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误区早知道
误区一:婴儿是母乳喂养的最大受益者
正确地说,母乳喂养的最大受益者是母亲,其次才是婴儿。高质量哺乳首先确保了母亲乳腺、卵巢健康,使她们远离乳癌。海内外几乎所有有关母乳喂养的研究、宣传都将重点放在母乳对婴儿的重要性这一公认事实上,却忽视了哺乳对母亲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研究和宣传。而 婴儿配方奶粉生产商对其产品的夸大宣传又使人们增加了对使用婴儿配方奶粉的侥幸心理。美国伯克利博士在其所著的《营养抗癌》一书中写到:“如果给婴儿喂牛奶而不吃母乳,这不仅仅会增加孩子长大后罹患癌症的可能,母亲自己也易得癌症”,黎巴嫩医院的塞达尔夫妇在对5000名妇女进行了调查研究后,也得出婴儿吃母乳是使母亲避免患乳腺癌的最理想方法的结论。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对30个国家经过多年的人群调查,于2002年7月终于证实母乳喂养是否可以减少母亲患乳腺癌的危险。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多胎次哺育及过去以“奶妈”为职业的妇女与乳腺癌无缘。
误区二:人乳乃母亲气血所化,弥足十分珍贵,不能随便捐献。婴儿最好吃生母的乳汁
事实上,乳汁分泌越多,哺乳时期越长,母亲将来的乳腺健康就越有保证。这是因为哺乳能促进 产妇催乳激素的分泌,而催乳激素分泌越多,对雌激素和乳癌因子的抑制就越强。一般来说,奶水只会越吃越多,越排越多,有多余的乳汁最好能收集起来,提供给“母乳库”,或没有母乳吃的 新生婴儿。实际上,一个婴儿最好能喂以数位母亲的乳汁,那是因为每个产妇身上所拥有的免疫抗体都不尽相同,吃“百家奶”能使婴儿所获得免疫抗体更健全。因此,健康母亲们可以互相交换母乳来喂养自己的孩子,或者用自己多余的乳汁同“母乳库”交换母乳,使小宝宝更健康,智商更高。
误区三:乳汁淤积症和乳腺炎是小病,经常规药物治疗也能痊愈
事实上,乳汁淤积症、乳腺炎是件大事,关系到母乳喂养能否顺利进行和母婴健康能否得到保障。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加以正确处理,将给初产妇埋下日后乳腺疾病甚至乳癌的隐患。中西医各种常规治疗的确可以治愈乳腺炎脓肿,但须使用大量抗生素,甚至进行外科开刀手术,不但给病人增添经济负担,增加痛苦,还使泌乳量减少,甚至丧失泌乳功能。除非病人日后能再次生育,并不再发生类似病症,且能顺利高质量哺乳,否则,她们就是今后乳腺癌及一些妇科疑难杂症的高危人群。
误区四:娩后最初几天内,婴儿吮吸乳头次数越多,泌乳就越早、量越多
不一定。充分睡眠和良好休息是早开奶、多泌乳的基础。不定时、不定量、按需哺乳是新提倡的母乳喂养方法,分娩后最初三天内可以每天让宝宝吮吸乳头10次左右,每次约15分钟,须保证初产妇每天有6至8小时的充分睡眠。如果让宝宝一开始就过频吮吸乳头,不但影响休息,也很可能导致乳头水肿、皲裂,乳头疼痛,影响以后顺利泌排乳、哺乳。良好的休息更有利于乳腺细胞泌乳。否则,产妇若疲劳过度、纳差,体质更虚弱,极易产生乳腺导管平滑肌痉挛,排乳受阻,引起少乳、闭乳,从而影响母婴健康。
误区五:哺乳期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无须忌口
事实上,分娩后的第一周内食物宜清淡,应以低蛋白、低脂肪的流质为主。此后可适当增加营养。如果第一周内就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会使初乳过于粘稠,容易引起乳腺导管堵塞症。在整个哺乳过程中还应始终避免食用含雌激素的食品,如雌性的动物、家禽和鱼类等。这是由于在食用这些雌性食物时,会同时摄入过多雌性激素。初产妇体内的过量雌性激素会抑制催乳激素而导致泌乳量的减少。因此,民间流行的产妇进补老母鸡汤实际上是错误的。有经验的老中医会建议初产妇食用会啼叫的公鸡来帮助催乳,泌乳量过多时 则可适量食用雌性食物。
误区六:科技进步使配方奶粉拥有更接近母乳的营养价值。除母乳外,配方奶粉是婴儿的最佳选择
众所共知,母乳中含有配方奶粉所没有、而且是婴儿成长所必需的生长素、不饱和脂肪酸等许多天然免疫抗体。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要求,应保证婴儿有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在此期间,不得添喂任何配方奶粉。如果母亲在分娩的最初几天里没有母乳,求助其他健康母亲的乳汁或来自“母乳库”的人乳是婴儿的第二选择,配方奶粉应是最后的选择。任何关于婴儿配方奶粉的广告宣传实际上都是违法行为。使用各种手段促销婴儿奶粉的奶粉商在国外还被人称作“披着羊皮的狼”。
母乳喂养知识
母乳喂养主张越早开奶越好,对于一个足月生产的宝宝来说,出生半个小时就可以让妈妈母乳喂养了,这样可以预防宝宝低血糖也可以促进妈妈的乳汁分泌。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加入牛奶和其他乳制品。每次哺乳时,应该先紧着一次乳房喂哺,吸空一侧再换吸另一侧。
每次喂完奶,都要将多余的奶水挤出来,可以保存起来慢慢给孩子吃,如果有多余的奶水留在乳房中,会使母乳中的抑制因子抑制奶水的分泌导致奶水减少。而且严重的还会导致乳房炎的发生。在进行母乳喂养时,一定要注意乳头的清洁,这对宝宝的饮食健康很重要。
妈妈要注意平时的休息,不要随便吃药,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要有规律,尤其是要多喝水,如果在哺乳期间,妈妈们得了急性传染病或者有较重的心、肾疾病,一定要暂停母乳喂养,以免传染宝宝,也对母体的身体有很大的损害,但奶水照样要挤出来,不然会导致以后乳量减少。
如果妈妈的奶水不足,可以通过多吃催乳食物,比如鱼汤等,来增加奶水。母乳几乎就是无菌食品,而且比牛奶更容易消化。经常母乳喂养不仅对新生宝宝很有好处,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母子间的情感交流的好机会。此外,坚持哺乳的妈妈们得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大大降低。
关于减肥你应该知道十件事 缩小盘子大小
西方的正餐都是每人一盘食物,食盐表明,将12寸的盘子换成10寸的盘子可以让人每顿少摄入22%的食物。在中国,如果是自带午餐,不妨选择更小的饭盒,如果是在家里吃饭,不妨选择更小的饭碗。
小儿哮喘与母乳喂养有关
虽然说母乳喂养对宝宝来说是最好的,可是你知道吗患有哮喘的新妈妈如果坚持母乳喂养四个月或以上,她的孩子的肺功能会比其他母乳喂养时间短的哮喘母亲的孩子要差。
研究表明在一些孩子中哮喘与母乳喂养相关
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可以使大多数的孩子肺部发育得更健康,但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如果母亲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话,延长母乳喂养会增加孩子哮喘的发病率。
患有哮喘的母亲如果坚持母乳喂养四个月或以上,她的孩子的肺功能会比其他母乳喂养时间短的哮喘母亲的孩子要差。
研究人员Theresa W.Guilbert说:“这个发现提示对于患哮喘的母亲来说,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但目前的发现还不足以让我们修改母乳喂养建议。”
Guilbert还向记者提到,这项研究的发现仍待进一步证实。她说:“作为一个儿科医生和用母乳喂养了3个孩子的母亲,我要强调的是,母乳是最好的婴儿食品。我们都知道母乳对孩子大脑发育很有帮助,母乳喂养的孩子耳朵感染的几率也更小。关于母乳喂养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好处,但是它必然也有自己的缺点。”
哮喘与母乳喂养
Guilbert和她的同事们分析了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一个儿童呼吸研究的数据,这个随访研究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跟踪和检测儿童哮喘和过敏症的研究。她们的研究对象包括679位儿童,从他们出生一直跟踪观察到青春期,在这些儿童11岁和16岁的时候分别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这个肺功能检查用于评价是否发生哮喘。
这些研究人员发现,那些非哮喘的妈妈所生的孩子和易于过敏的孩子如果接受母乳喂养4个月以上,他们的肺功能会改善。而患哮喘母亲生下的孩子则恰恰相反。
与那些同样由哮喘母亲所生但是接受较短的母乳喂养时间的孩子相比,哮喘母亲所生并接受了4个月以上母乳喂养的孩子在16岁时,肺功能有了6%的下降。哮喘专家Homer A。 Boushey, Jr。, MD告诉记者:“6%是一个很显著的下降。”
这项研究的结果已经发表在11月份的美国呼吸和重症治疗杂志上,最近的一项在老鼠身上进行的动物实验也支持这个研究的结果,动物实验显示由非哮喘母鼠生的小鼠如果经由哮喘母鼠喂养,它们患哮喘的几率也增高。
专家们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美国胸科协会的前任主席Boushey也表示,根据这个研究结果去限制患哮喘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还为时过早。他说:“在婴儿前三个月进行母乳喂养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他还提到,在母乳喂养的同时服用适当的药物严格地控制哮喘也是很重要的。很多女性在母乳喂养期间停止使用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因为她们认为这个药物会伤害她们的孩子。他说:“也许会有小剂量的激素通过母乳排泄,但是这不会对孩子造成危害。”
虽然这个研究没有检查那些入组的母乳喂养的哮喘母亲是否有严格控制她们的病情,但是Boushey也同意这些孩子也许是更有可能患上哮喘的。
糖皮质激素可以控制炎症,现在已经成为了治疗哮喘的主要药物。在理论上说,哮喘母亲可以通过母乳把一些促进炎症的激素传递给她的孩子。Boushey猜测:如果哮喘母亲的病情得到控制的话,传递给孩子的促炎症激素也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