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产后心理变化及调试
新妈妈产后心理变化及调试
适应身份的转变
现在很多产妇是独生女,从小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突然发生角色转换,会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不被关心了,有时会产生失落感。此外,10个月的以孕妇为中心突然变成了现在的以宝宝为中心,会有一个心理落差。这时,丈夫和家人的关心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帮助产妇接受家庭角色的变化和情感转移。
与家人的关系
如果有条件,让自己的母亲来照顾月子是最好的,这样可以使产妇心情放松,如果是婆婆照顾,就要尽力搞好婆媳关系,这要双方都做出更多的心理调节来适应。有时,宝宝的性别或健康也是引起家庭矛盾的一个因素,有人重男轻女,也有人想要女儿却生了儿子,还有人觉得孩子没有想象中的可爱漂亮。此时,要接受现实,无论孩子是否如你所愿,都是生命最珍贵的礼物。
对宝宝的照顾
很多新妈妈总是感到自己责任重大,对是否能照顾好宝宝没有信心。而月子里的实际情况也往往是手忙脚乱,身心俱疲,这也是引起焦虑的原因。此时应多向其他妈妈请教交流,看看育儿书籍,减缓焦虑情绪,相信自己可以慢慢学会照顾孩子。此外,在哺乳问题上,周围的人要充分鼓励,给产妇信心,不要动不动就让她放弃努力。
新妈妈上岗看宝宝变化
宝宝是什么时候把妈妈的脸和其他人的脸区分开来的呢? 科学家把一组两周大的婴儿放在椅子上,然后让他们同时看自己妈妈的脸和另外一个妇女的脸,观察这些孩子通常会看哪里、看多久。试验证明,两周大的宝宝就已经喜欢看自己妈妈的脸了。 宝宝出生一个月左右时,虽然其能见距离仍不过几十厘米,可见区域也仅局限在45°~120°角内,但他们对妈妈的面容,特别是眼睛,却具备了非凡的识别能力。
细心的母亲或许会发现,当您给自己的宝宝喂奶时,他(她)总是边吃边用目光直视着您的眼睛,一旦“酒足饭饱”,还会回报您一个甜蜜的微笑。推荐阅读:哺乳100种技巧真人示范拉撒就这么简单周星驰的育儿癫狂语录锋芝家庭幸福长久度 大部分宝宝在满月以后,醒来时会到处眨眼看,对鲜艳的色彩十分敏感。家长可以在宝宝房间或家居中放置红、黄、蓝等颜色的鲜艳饰物,像红色的气球、黄色的动物玩具、色彩艳丽的沙发靠垫等,并有意识地移动它们来刺激宝宝的视觉,这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一步。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他的眼睛所能看到的距离越来越远,接纳的视觉信息愈来愈丰富。家居的艺术氛围,饰品的和谐搭配,对宝宝的成长均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科学家作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对一组孩子展示3张同样尺寸的平面的脸:第1张画的是非常标准的脸,粉红的底色,脸用黑线描;第2张与第1张差不多,但脸画得比较皱;第3张脸一侧有一小块黑斑。被测试孩子的年龄从4天到6个月,结果表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看标准的脸,不喜欢有皱的脸,最不喜欢有黑斑的脸,说明宝宝已经具有爱美的能力。
产后新妈妈如何调整心理状态呢
新妈妈可以多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几种常见的几种常用的产后抑郁的心理疗法,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新妈妈们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转移法
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在产后。有时问题会接踵而来,有些甚至很棘手,但是新妈妈们不要把精力过分放到这些事情上,更不要钻牛角尖,否则心情就会越来越沉重;新妈妈更不要沉溺于那种低落的情绪中不能自拔,以免形成恶性循环。新妈妈们要及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多去想那些能让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
倾诉法
心情极度不好的时候可以与好友或家人聊聊天以尽诉心曲,就算大哭一场也无妨,只要能把心中的郁闷情绪都宣泄出来就可以了。而新妈妈的朋友或家人也要耐心聆听,并给与充分的理解和精神上的支持,以帮助新妈妈充满信心地面对各种挑战。
换位思考法
家中新添了一个小成员,丈夫感觉压力更大了,为了让妻子和宝宝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常常需要更加需要辛勤的工作。新妈妈们要理解丈夫,不要偏激地认为只有自己劳苦功高;而做丈夫的也应主动分担一些家务活,以便更好地呵护新妈妈和家庭。
锻炼法
产褥期的新妈妈们不要一味地躺在床上休息什么都不做,应该在自己的身体逐渐恢复了的时候适当地进行一些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这样可以创造一些快乐的元素了。
远景法
生儿育女只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之后的路还很漫长。上班族新妈妈可以趁着产假关注一下自己的事业,做足准备后再以崭新、自信的形象重新出现在工作岗位上。而专心投入到家庭中的新妈妈则可以制定一下未来的计划,除了照顾好家里的日常事宜外,陪宝宝 一起度过快乐的童年也是很重要的。
妈妈及胎儿变化
准妈妈生理变化
妈妈这时体重大约以每周250克的速度增长,主要是因为胎儿在出生前的最后7、8周内体重猛增,这段时间胎儿增长的体重大约是此前共增体重的一半还要多。妈妈现在会感到尿意频繁,这是由于胎头下降,压迫膀胱的缘故。你还会感到骨盆和耻骨联合处酸疼不适,不规则宫缩的次数增多。这些都标志着胎儿在逐渐下降。沉重的腹部使你更加懒于行动,更易疲惫,但还是要适当活动。
准妈妈的体重增加了大约有10-12.7千克。虽然由于身体的长大,宝宝的活动受到限制,但通过B超,妈妈已能分辨出宝宝的小膝盖、小脚和胳膊肘了。
同时准妈妈也会注意到一些有节奏的轻微的碰撞,那是宝宝在打嗝呢。此时准妈妈可能会有胎膜早破的情况发生,尤其是睡觉时。不过也有可能是尿液。准妈妈要仔细分辨,一旦认为是胎膜破裂请立即与医生联系。
胎儿变化
孕33周胎儿生长发育:双顶径的平均值为8.50士0.47‘腹围的平均值为27.78:士2.30’股骨长的平均值为6点52士0.46。
现在你的胎儿体重大约已有2000克了,身长约为48厘米。妈妈子宫里的空间已显得很拥挤,胎儿的活动余地也小多了。这时胎儿皮下脂肪已较前大为增加,皱纹减少,身体开始变得圆润。胎儿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发育已近成熟。有的胎儿头部已开始降入骨盆。
有的胎儿已长出了一头胎发,也有的头发稀少,前者并不意味着将来宝宝头发就一定浓密,后者也不意味着将来宝宝头发就一定稀疏,所以不必太在意。胎儿的指甲已长到指尖,但一般不会超过指尖。
如果是个男孩,他的睾丸很可能已经从腹腔降入了阴囊,但是也有的胎儿的一个或两个睾丸在出生后当天才降入阴囊,别担心,绝大多数的男孩都会是正常的。如果是个女孩,她的大阴唇已明显隆起,左右紧贴。这说明胎儿的生殖器官发育也已近成熟。
产后检查有哪些项目 血压检查
血压的变化会对新妈妈的身体产生多方面严重影响,新妈妈血压长时间升高容易导致全身血管痉挛,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缺血和携氧量的降低则可能危害到全身器官组织,一旦威胁到心脏,脑,肝,肾等重要器官,病理,生理变化都可能导致抽搐,昏迷,脑水肿,脑溢血等,严重的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坦然面对早孕反应
妊娠早期(孕第1~3月)孕妇可能出现各种身体和心理的不适,这一时期孕妇的心理变化较为显著,表现为情感多变,经常处于矛盾、烦恼、抑郁、焦虑和疑虑之中;心理变得脆弱,好激动,依赖性增强;好担心,对于自己能否胜任孕育胎儿或胎儿是否正常总是持怀疑态度;对自己曾接触过某些不利因素如射线、药物、电脑等过度忧虑;担心会造成流产,开始对性生活产生畏惧和回避心理等等。
孕早期是一个心情起伏较大、生理反应也比较明显的关键阶段,准妈妈要注意在以下两方面来进行自我调节:
1.调节早孕反应
早孕反应通常表现为口味改变、不喜欢闻某些气味,有的还会孕吐并伴随体重下降等症状。根据医生们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孕吐与心理因素其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准妈妈厌恶怀孕,心理和情绪变化大,就比较容易出现剧烈孕吐和其他反应。而相反,如果准妈妈心理稳定,乐观开朗,相应的反应就不会那么剧烈,或者一段时间之后,就逐渐减轻。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准妈妈只要放松心情,随口味变化做些饮食上的调整,就能够顺利度过。
2.遇事保持豁达
有些准妈妈盼子心切,又对将来的生活感到茫然,因为对住房、收入、照料婴儿等问题的担心,导致心理上的高度紧张。这些不良心态致使准妈妈情绪不稳定、依赖性强,甚至会表现出神经质,对胎儿十分不利。因此,准妈妈要尽可能做到凡事豁达,不斤斤计较;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要去钻牛角尖,丈夫和其他亲属应关心和照顾准妈妈,使准妈妈的心理保持在最佳状态。
面对早孕反应,准妈妈们应该以淡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要烦躁厌恶,要知道这正是女性孕育生命的伟大所在。在日常生活中,就更要将这种豁达淡然的心态发扬光大。
产后新妈妈会产生哪些生理变化
子宫分娩后,子宫重量约1000克。到产后第8周左右,才能恢复到妊娠前的60克左右。子宫体恢复的快慢,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包括:新妈妈的精神状态、年龄和经历生产的次数:分娩过程中产程长短、顺利与否;分娩后对宝宝的哺乳能加速子宫恢复;如果出现感染和子宫体肿瘤情况的发生,则会使子宫恢复迟缓。
胎盘剥离娩出后,子宫壁上会留有圆形、手掌大小的创面。创面上闭锁的血管及血块会随产后恶露排出。到产后8周时,一般能完全愈合。、
外阴分娩之后,阴道外口有充血、水肿或不同程度的裂伤,或者为娩出宝宝时切开的会阴部伤口。轻者可以很快自愈,充血、水肿要在产后几天才会消失,会阴切开处缝合,一般在产后5天左右伤口可以拆线,逐渐痊愈。
卵巢分娩之后,母体就很快会有新的卵泡发充成熟,但产后母体的乳腺分泌能抑制排卵,因此,在哺乳期的新妈妈大多数不排卵、也无月经。但也有个别女性体质有异,在分娩后便会开始规律的月经周期。
产后抑郁的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长时间的情绪不好,心情不好,整天的都是无精打采的,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很容易累,情绪也不稳定,还爱哭。
患上抑郁的人经常心情压抑,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就动不动发脾气,很长一段时间在悲伤里走不出来。
作为年轻妈妈的家人,在怀孕的时候要对准妈妈多多的关注和关心,让准妈妈感受到家里的温馨和安全感,对于生完娃的妈妈们来说,家人这时候也要多关注新妈妈的心理变化,可以减少抑郁的产生。
刚当上妈妈的人,在生完后要尽快适应角色的变化,适应带孩子的生活,也要多多运动和多和朋友们联络感情,这样新妈妈们的心情就不会感到不安和紧张。
孕妇心理调节该怎么做
1.调节早孕反应
早孕反应通常表现为口味改变、不喜欢闻某些气味,有的还会孕吐并伴随体重下降等症状。根据医生们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孕吐与心理因素其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准妈妈厌恶怀孕,心理和情绪变化大,就比较容易出现剧烈孕吐和其他反应。而相反,如果准妈妈心理稳定,乐观开朗,相应的反应就不会那么剧烈,或者一段时间之后,就逐渐减轻。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准妈妈只要放松心情,随口味变化做些饮食上的调整,就能够顺利度过。
2.遇事保持豁达
有些准妈妈盼子心切,又对将来的生活感到茫然,因为对住房、收入、照料婴儿等问题的担心,导致心理上的高度紧张。这些不良心态致使准妈妈情绪不稳定、依赖性强,甚至会表现出神经质,对胎儿十分不利。因此,准妈妈要尽可能做到凡事豁达,不斤斤计较;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要去钻牛角尖,丈夫和其他亲属应关心和照顾准妈妈,使准妈妈的心理保持在最佳状态。
3.定期做产检知情心更安
妊娠中期(孕4~6月)孕妇对生理和心理变化已经较为适应,心理状态一般较平稳,因担心自身健康状况和胎儿发育是否正常,可能产生轻度焦虑,但一般无不良影响。妊娠中期发现异常的孕妇,例如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发现胎儿畸形等,则因为面临该如何治疗、是否中期引产等决策,心理负担较重,可能使病情更为不利。对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新妈妈产褥期身体的变化
1、乳房
产后3—4天,新妈妈会发现乳房开始充盈,血管扩张。
2、子宫
产后子宫将收缩至脐部以下,10后天降入骨盆腔中,6周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3、恶露
产后1周内,新妈妈阴道会发生流血,颜色鲜红,量较多。第二周为淡红色,量逐渐减少;以后逐渐转为黏稠的淡黄色液体,量更少。3—4周后基本干净。
新妈妈产后即面临两大任务:一是自身身体恢复;二是喂养宝宝,这两个任务均需要大量营养,因此饮食营养对于产褥期的新妈妈尤为重要。
新妈妈在分娩时耗力、损血,流失了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及水分,因此产后初期常常感到脸色苍白、疲乏无力、易出虚汗,且胃肠功能趋于紊乱,容易出现食欲不振、饥不思食、食而无味等情况,加之乳汁分泌也会消耗能量和营养素。此时倘若营养调配不好,不仅母亲身体难以恢复,容易得病,而且不利于哺乳,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