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低下是如何分型的
智力低下是如何分型的
智力低下分4型:
轻型,智商在50~70间,即均值以下2~3个标准差,并有轻度适应缺陷;
中度,智商30~50间,即均值以下3~4个标准差,有中度适应缺陷;
重度,智商低于35,即均值以下4~5个标准差,有重度适应缺陷;
极重度,智商20以下,适应行为有严重缺陷。
临床应用时,多将上述4型智力低下简化为轻、重两类。轻型智力低下者智商在50~70间;严重智力低下者智商在50以下,包括中、重、极重智力低下。
严重智力低下多由遗传或其他出生前因素、围产期损伤、出生后感染、外伤等原因所致,很少受时间、地区、人群特征的影响。多数起病于婴幼儿期,但可能到学前期才能发现。常伴有脑瘫、癫痫等其他残疾。一般治疗效果不显著,而遗传学防治、孕期和围产期保健才是减少严重智力低下的主要途径。
智力低下的孩子普遍都有反应迟钝,发育缓慢,学习费力等表现,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智力表现不同于其他同龄孩子,就应该引起重视,去正规的医疗机构给孩子做好检查,明确孩子智力低下的程度,积极治疗。
智力低下是怎么导致的
1、感染、中毒 占12.3%。感染指出生前、后的脑部感染,如风疹、巨细胞病毒、弓形体、单纯疱疹病毒及其他多种病毒感染。中毒包括高胆红素血症、毒血症、铅中毒、酒精中毒以及长期服用过量的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等药物。
2、脑的机械损伤和缺氧 占19.6%。出生前、后及分娩时都可因物理或机械因素造成脑损伤,如产伤、颅脑外伤。围产期或生后缺血缺氧也可损害脑组织,如孕妇严重失血、贫血、心力衰竭、肺部疾患和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以及溺水、麻醉意外、癫痫持续发作后的脑缺氧。
3、代谢、营养和内分泌疾患 占5.8%。体内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粘多糖、嘌呤等物质代谢出现障碍都可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及功能,如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生前、生后营养不足特别是蛋白质、铁等物质缺乏将会使胎儿、婴儿的脑细胞数目形成减少或功能低下。内分泌疾患也要影响智力发育,如甲状腺功能低下。
4、脑部大体疾病 占0.7%。包括肿瘤、不明原因的变性疾病、神经皮肤综合征、脑血管病等。
5、脑的先天畸形或遗传性综合征 占9.5%。先天畸形包括脑积水、水脑畸形、头小畸形、神经管闭合不全、脑的我发畸形等。遗传性综合征如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等。
6、染色体畸变 占5.1%。染色体畸变包括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改变,如先天愚型、18三体综合征、C组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7、围产期其他因素 占11.8%。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母亲营养疾病、妊高症等。
8、伴发于精神病 如婴儿孤独症、儿童期精神分裂症。
9、社会心理因素 占8.2%。此类患儿没有脑的器质性病变,主要由神经心理损害和感觉剥夺等不良环境因素造成,如严重缺乏早期合适刺激和教育。
10、特殊感官缺陷 占5.1%。包括聋、哑、盲等特殊感官缺陷。
11、病因不明 占21.9%。经过详细检查而找不到任何病因线索,即为病因不明。
精神发育迟缓儿童智力发育不好是因为这
精神发育迟缓,也称为智力落后、或精神发育不全,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发育障碍。智力低下主要表现在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其言语、注意、记忆、理解、洞察、抽象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能力都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智力低下是诊断的根据。
引起智力低下的病因大致可概括为两类
1.生物医学原因
如各种遗传病、获得性疾病、损伤等。
2.社会心理原因
由于社会的和文化的不良环境所引起。在生物医学因素中,各种原因的脑损伤、缺氧、围生期其他异常。
免疫力低下是先天的吗
众所周知,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常出现免疫功能低下。所谓免疫功能低下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医学上将它细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的生理性免疫低下,随着婴幼儿的发育成熟而完善。另两种情况分别为先天性免疫低下和后天继发性免疫低下,均属病态,需要特殊治疗。
大部分孩子都属于生理性免疫低下。生理性免疫低下实际上是人体生理现象,不属于病态。类似于人类的智力发育,谁也不会或不应该要求孩子具有与成人相同的智力。同样,我们也不能指望年幼的孩子具有和大人一样的免疫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正常。
先天性免疫低下,医学上也称免疫缺陷,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突变所造成,大部分是遗传的,也有部分是怀孕期间基因突变的。在免疫低下的孩子中这类疾病的比例较少,一般得病较重,可能会终身患病。主要表现为:起病早,重的可以在出生后就表现出临床症状;反复发生重症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反复腹泻;感染后治疗效果不佳,疾病长期不愈;正常预防接种后出现严重的感染;有类似家族史;易伴发肿瘤、白血病。有这样症状的孩子,要早点来医院检测,做到早期治疗,否则错过治疗时间,预后差、死亡率高。
后天继发性免疫低下,顾名思义是出生后由外界因素诱发的免疫低下。对于儿童,外界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病毒感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EB病毒感染,都可以影响免疫功能。某些外科疾病和手术等均可导致继发性免疫功能缺陷,尤其烧伤是造成免疫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又如因某种疾病引起严重的蛋白质丢失、营养不良、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也可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缺陷。总之,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原因多种多样,是导致原发性疾病病情加重和复杂化的主要原因。
智力低下的原因
1.遗传
遗传因素是导致重度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发达国家由遗传疾病所致的智力低下占重度智力低下总数的一半以上。
2.感染和难产
出生前原因孕妇妊娠前4个月若感染风疹病毒,流感和其他病毒性疾病,对胎儿和婴儿危害极大,可造成胎儿先天畸形和智力障碍。
3.疾病
先天愚型又称唐氏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异常造成的。呆小病又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全。由于甲状腺发育异常不能合成甲状腺素,影响了大脑发育所致。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酶的缺陷,摄入的苯丙氨酸代谢受阻,引起脑细胞功能障碍。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体内染色体出了问题。
脑瘫是否遗传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极少数脑瘫患儿有家族史,不能说明脑瘫的遗传性.所以说,脑瘫不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智力低下是脑瘫患儿的主要伴随症状之一.但不是说得了脑瘫的患儿智力就差.据专家统计,约25%的脑瘫患者智力低下,其余的正常或接近正常.即便是智力正常的孩子,不予以足够的训练,长大后智力也会出现问题.所以说,得了脑瘫的孩子不一定会智力低下,关键是要重视康复训练
临床脑瘫五种类型
根据患儿全身肌张力状况,临床上将脑瘫分为五种类型:
1、痉挛型,这是最常见的一种;
2、手足徐动型;
3、弛缓型;
4、共济失调型;
5、混合型,既有痉挛的症状,又有手足徐动或共济失调的表现。
脑瘫的表现由于病因及分型的不同而各种各样,但6个月以内多见以下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3.反应迟钝和叫名无反应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4.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5.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
6.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的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
7.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8.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9.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10.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11.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12.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13.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智力低下的研究方法
①调查的样本量:智力低下患病率的调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抽样调查。在抽样调查时,样本不宜过大或过小。样本过大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而且调查难以保证质量,从而影响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样本过小则由于抽样误差大,难以精确地推论总体。智力低下样本大小主要取决于预期患病率的高低和对调查结果精确程度的要求,所以要根据预期患病率和相对容许误差来确定样本大小。
②样本的代表性:智力低下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样本指标来推论总体情况,因此必须保证样本人群的代表性,在抽样时必须遵循随机化的原则。
③抽样方法:目前,抽样调查多采用综合抽样技术,如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等。
④心理测验:智力低下研究所采用心理测验不同,智力低下诊断的切值也不一样,在应用时要特别注意,不然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所以所采用的心理测验种类和性质,对智力低下患病率也有很大的影响。
小儿脑瘫和智力低下怎么区别
单纯的小儿脑瘫一般仅仅是指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为特征的综合征,易于和智力低下相区别。但很多小儿脑瘫病例也常常合并智力低下,而智力低下病例经常会有运动功能发育迟缓,这种情况下两者就难以区别,也不需要进行特别的区别,通常诊断为“小儿脑瘫合并智力低下”,在治疗时两者也是同时进行
智力低下是指在小儿发育时期内,一般智力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平均水平,并伴有社会适应行为缺陷的一组疾病。智力低下也称为“精神发育迟缓”或“智能迟缓”。出生前、产时和出生后各种影响脑发育的病理因素,均可导致小儿智力低下。
小儿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有:①睡眠过多而不易唤醒,吸吮能力差,喂养困难;② 哭闹声异常,由刺激引起啼哭时间长,有时需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哭声尖锐,有时呈尖叫,有时呈高音调或哭闹声无力,3~4个月才会出现笑的表情,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表情呆滞;④注视手和玩手的动作在6个月以后仍持续存在;⑤8个月以后仍经常见流口水,清醒时有磨牙动作;运动发育较健康儿童落后 2~3个月以上;⑦言语发育落后,如咿呀学语晚、发音不清晰等;⑧视觉发育落后,眼功能发育不良,因其不注视周围物体,常被误诊为盲;⑨听觉发育落后,由于对声音缺乏反应,常被误诊为聋;⑩面部表情呆板,部分病例可以出现所谓“痴呆面容”
孩子智力低下有什么危害
1.父母面对智力低下的治疗一定要有信心、有耐心,持之以恒,绝大多数患儿一定会回归学校,走行社会,独立生活。智力低下是引起小儿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发育,也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负担,但并非是不治之症。精苓口服液有效治疗智力低下
2.在智力低下总数中,有精神病或精神症状者占30%~50%。在青春期智力低下的病例中,精神疾病的发生率更高,约占50%~60%。智力低下小儿伴有精神病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脑功能异常,心理病态、环境剥夺。也可能由于外界对病儿有过高的要求或期望,而病儿对此产生不正常的自我保护反应。精苓口服液有效治疗智力低下
3.智力低下病儿伴发的精神病症状依次为: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行为或情感障碍、品行障碍、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抽动症。智力低下和精神病症状的共同出现,几乎都有生物医学原因,其中以遗传性疾病最多见,例如染色体病,特殊的遗传变性病,单基因病,子宫内获得性疾病或围产期损伤。这一现象提示,智力低下的防治需要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的密切协作。
发育迟缓后果 影响智力
儿童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是最常见的危害,60%以上的发育迟缓患儿都存在智力低下的现象其中有25%的患儿甚至为重度智能落后,痉挛型四肢瘫及强直型脑发育迟缓者智能更差。
免疫力低下是什么病
在同样的环境下,为什么有的人生病,有的人安然无恙?是因为不同的人免疫力(抵抗力)不一样。免疫力低下是人们生病的内在的、根本的原因。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现代免疫学认为,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人体内执行这一功能的是免疫系统。 数百万年来,人类在生活一个既适合生存又充满危险的环境,人类得以存续,也获得了非凡的免疫力。所以说免疫力是生物进化过程的产物。
免疫力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免疫力按其获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1。先天性免疫,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如猪瘟在猪群中传播很快,但和人类无缘。这是因为人类天生就不会得这种病;
2。获得性免疫,是人生下来以后在生活过程中自然获得的,或者用人工辅助的方法被动得到。 免疫力低下的身体易于被感染或患癌症;免疫力超常也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结果,如引发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 乐观的心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恰当的运动,正确的营养都有助于人体获得健康的免疫力
肌张力低会有什么后果
肌张力低下是脑瘫的表现之一。并发症后果有 :1、智力低下:据报道,肌张力低下约有2/3以上患儿智力落后,其中约50%患儿有轻度至中度智力低下,约25%为重度智力低下。 2、视力障碍:肌张力低下患儿约半数以上患儿伴视力障碍 3、听力障碍:肌张力低下的部分患儿听力减退甚至全聋。多数对高音频的听力丧失,需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定才能被察觉。 4、感觉认知异常:肌张力低下患儿常有触觉、位置觉、实体觉、两点辨别觉缺失。 5、语言障碍:肌张力低下患儿的语言缺陷与出生前后大脑受损和受损后继发大脑发育迟缓密切相关,也可因听力缺陷等因素引起。 6、癫痫发作:肌张力低下型脑瘫合并癫痫的发生率文献报道差异甚大,至少有25%以上的患儿在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癫痫发作 7、情绪、行为障碍:肌张力低下患儿易情绪或行为异常,此与大脑功能受损有关。 8、行为障碍:宝宝肌张力高危害大,轻的导致肌肉生长不均匀,重的导致脑瘫走路姿势异常,如内八字或X腿,甚至撅屁股走路.通常宝宝3个月应能体检发现,4个月以内的治疗成为早期干预,一般治疗效果好,好转迅速,能彻底治愈,不影响以后运动发展。最晚应在一岁半以前予以纠正治疗。
智力低下是唐氏综合症的主要症状吗
智力低下:唐氏综合症为轻、中度,多数是中度精神发育迟滞,其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年龄从1岁增长至10岁,其平均智商(IQ)则从58下降至40以下。也有专家认为,在青少年期智商(IQ)相对稳定,以后才降低。
大多数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是影响智商(IQ)的重要因素,在良好环境中抚养的唐氏综合症患者智商(IQ)相对较高。不同类型的患者智力低下的程度可不同,一般来说,三体型者最严重,易位者次之。易位型中以平衡易位者智力受累程度较小。由于患儿安静、温驯,为特殊教育训练提供较好条件,虽然在文化技能上很难达到小学1-2年级水平,但适应能力可有明显的改善,有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
以下是唐氏综合症的其它症状:
语言发育障碍:唐氏综合症患儿开始学说话的平均年龄为4-6岁,95%有发音缺陷、口齿含糊不清、口吃、声音低哑;1/3以上有语音节律不正常,甚至呈爆发音。
行为障碍:大多性情温和,常傻笑,喜欢模仿和重复一些简单的动作,可进行简单的劳动,少数患者易激惹、任性、多动,甚至有破坏攻击行为,某些则显示畏缩倾向,伴有紧张症的姿势,这也是唐氏综合症的症状之一。
运动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是唐氏综合症的主要症状吗?唐氏综合症患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其运动功能与正常同龄儿差别可能不大,但随年龄增长其差别增大。在不同的患者中运动发育的情况也相差很大。先天愚型唐氏综合症患者可执行简单的运动,如穿衣、吃饭等,但动作笨拙、不协调、步态不稳。
生长发育障碍:先天愚型患者母体妊娠期较短,平均为262~272天。出生时身高较正常新生儿短l~3cm,头围基本正常,双顶径在正常范围,前后径相对较短,枕部平坦。大多数呈短头畸型。前后囟及前额缝宽,闭合迟,常出现第三囟(后囟上方的矢状缝增宽)。本病患儿出生后几天睡眠较深,吸吮、吞咽十分缓慢,甚至完全不能,故弄醒和喂养十分困难。80%的唐氏综合症患儿肌张力普遍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