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梅核气偏方 硼砂大豆

梅核气偏方 硼砂大豆

硼砂面15克,大豆1小把。先用温水将大豆浸泡膨胀,然后煮熟取出,加硼砂面搅拌,使大豆挂匀硼砂为度;每次咀嚼熟豆4-5个,徐徐下咽,每日2次,5-7日为1疗程。可治梅核气。

咽喉有异物警惕梅核气

专家介绍,这是梅核气病症主要表现,因咽喉中有异物感,这种感觉就像一颗梅核堵在咽喉处,咳不出又咽不下而得名。从这些患者就诊时的表述、神情中看出,他们倍感焦躁、郁闷、形体消瘦、困倦、乏力、失眠。另外,就诊的多为女性患者。该病诊断时,一是要排除咽喉及食道的肿物;二是与虚火喉痹相区别。

“吃消炎药、和凉茶治疗,没什么作用。”

“梅核气的患者,多数都曾服用过消炎药或凉茶来治疗,这样其实没什么作用。”龙目恒教授说。

梅核气的患者都会觉得咽喉部堵着一团东西,咳不出吞不下,有认为是咽喉炎,也有人认为是上火,吃了很多治疗咽喉炎的药,消炎药、凉茶都派上用场,都没有什么作用,去检查又发现不是咽喉炎,咽喉也没异物,心里更犯嘀咕,同时,就越觉得咽喉堵得更厉害,那团东西感觉越大越重。

为此,龙目恒教授指出,咽喉及食道的肿物在喉镜下可以直接检查到;虚火喉痹,会伴有咽喉疼痛、红肿、吃饭难以咽下等表现,在排除这两者之后,梅核气的病症就很明显。

对于梅核气的治疗,龙目恒表示,接诊过的案例中,通过中医辨证施治针灸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另外,可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治疗,还要对这类患者从生理方面进行开导,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少食煎炒辛辣食物,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等。

鼻息肉患者可食用赤小豆炖猪唇

患了鼻息肉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一些鼻息肉患者会出现一些症状,例如张口呼吸,口臭,口干,咽干,嗅觉减退或消失,阻塞性鼻音,黏脓涕,喉部干燥不适及咳嗽,并有头昏,头疼。鼻息肉患者的有哪些食疗偏方呢?

1.赤小豆炖猪唇

用料:赤小豆120克,猪嘴唇1个

制作:将二者加水炖煮至熟食之

功效:治鼻息肉,对鼻出血也有疗效

2.西瓜藤汤

用料:西瓜藤30克

制作:将用料加水煎煮成汤,饮汤即可。

功效:防鼻息肉的发生

3.中药三方:

◆ 板兰根、核桃壳(先煎)各30克,芦根、金银花各20克,桑叶、桔梗、玄参各15克,赤芍、白芷各10克,红花、川芎各6克,甘草5克,辛夷3克。水煎服,日一剂。效果良好。

◆ 甘遂末、甜瓜蒂各3克,硼砂、飞辰砂各1.5克,冰片0.6克,研末,少许塞鼻,适用于各型鼻息肉。

◆ 狗头骨50克,乌梅25克,人指甲9克。置瓦上炭火焙烤,待分别呈白色、黑炭样和焦黄色时取出待凉研极细,与硼砂末6克和匀。用法:药粉少许吹于息肉上,1~2小时一次,10日一疗程。

心理因素是梅核气的主要原因

精神、心理因素是梅核气的主要原因”

“梅核气的发病率达40%,多数患者认为是咽喉炎或者咽喉异物,不存在什么大问题,于是就不治疗,更多的患者都认为是咽喉炎、咽喉异物的病症就诊,当检查不显示异物时,误认为医生不负责、明明有症状,就是检查不出病,不安、躁动的情绪立即表现出来,甚至出现失眠、怀疑是癌症。患者们都忽视了精神因素、心理作用等意识方面的原因。”面对满脸疑虑又急促不安的患者,专家坦言。

专家介绍,梅核气的患者虽然感觉咽喉的梗阻的感觉,咳不出、吞不下,但偶有疼痛感、不妨碍饮食。另外,该症状会随着情绪的波动出现变化,时轻时重。检查咽喉,并没有异常,即使有不适,也很轻微。而全身症状就特别明显,患者多表现出疑虑、纳呆、困倦、消瘦,甚至精神抑郁、失眠。妇女还表现为月经不调、舌质暗滞,脉弦。

可以说,梅核气发病的主要原因,与精神焦虑、抑郁、疑虑、心理焦躁有关。在疑虑的情绪下,患者颇为敏感,会觉得有痰卡喉的感觉,咽不下吐不出,情绪越波动、咽喉异物感越明显,越想越严重。

“吃消炎药、和凉茶治疗,没什么作用。”

“梅核气的患者,多数都曾服用过消炎药或凉茶来治疗,这样其实没什么作用。”专家说。

梅核气的患者都会觉得咽喉部堵着一团东西,咳不出吞不下,有认为是咽喉炎,也有人认为是上火,吃了很多治疗咽喉炎的药,消炎药、凉茶都派上用场,都没有什么作用,去检查又发现不是咽喉炎,咽喉也没异物,心里更犯嘀咕,同时,就越觉得咽喉堵得更厉害,那团东西感觉越大越重。

为此,专家指出,咽喉及食道的肿物在喉镜下可以直接检查到;虚火喉痹,会伴有咽喉疼痛、红肿、吃饭难以咽下等表现,在排除这两者之后,梅核气的病症就很明显。

对于梅核气的治疗,专家表示,接诊过的案例中,通过中医辨证施治针灸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另外,可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治疗,还要对这类患者从生理方面进行开导,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少食煎炒辛辣食物,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等。

梅核气是咽炎吗 梅核气是什么

梅核气是中医对于咽部出现不舒适异常感觉病证,所取的病名。常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咳不出来,咽不下去,不影响进食,时发时止。西医中称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癔球症、咽癔症。

清半夏的功效与作用 治瘿瘤瘰历、疮疡肿痛、梅核气等症

清半夏又能化痰散结,可用以治疗痰湿结聚所致的瘿瘤、瘰历痰核、阴疽肿痛,或痰气互结的梅核气等病症。用治瘿瘤瘰历痰核,可与海藻、黄独、贝母等配用。痈疽未溃者可用生半夏配生南星等同研,调醋外敷,有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梅核气,可配厚朴、紫苏等同用。

喉咙堵是怎么回事

喉咙堵得慌或是“梅核气”,梅核气常见于情绪焦虑、抑郁的人,即咽喉中有异常感觉,如梅核塞于咽喉,故称梅核气。

梅核气常见于情绪焦虑、抑郁的人,即咽喉中有异常感觉,如梅核塞于咽喉,故称梅核气。治疗“梅核气”可给予抗抑郁药物,往往效果很好。此外放松心情,改善家庭关系,必要时结合心理治疗,也可收到很好疗效。

陈阿姨最近感觉嗓子里堵了个棉花球,十分不舒服,到医院做了喉镜和胃镜,没看出什么问题,查甲状腺结果也正常。这时她想起有人建议去心理科看看,就走进了心理科诊室。

省人民医院心理科王昊飞医生接诊后,询问陈阿姨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不如意事。陈阿姨眼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告诉医生,她的日子确实过得相当艰辛。医生告诉陈阿姨,她的病症就是中医的“梅核气”,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多发生于情绪焦虑,抑郁的人,打个比方就是被压力大的生活“掐住了脖子”。

梅核气的诊断

1.以咽内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但不碍饮食。症状的轻重与情志的变化有关。

2.检查咽喉各部所见均属正常,无任何有关的阳性体征。

3.其他咽喉上的疾病所引起的不适,基本无梅核气现象,且可在咽喉内检查出病灶。

4.在咽喉外部用揉摩方法可直接观察到远伤病病灶,这是诊断要点。揉摩将病灶充分显现,异物感同时消失,这是肯定性诊断。

鉴别:该病需与虚火喉痹,咽喉及食道肿物相鉴别。虚火喉痹觉有异物刺痛感,并觉咽喉干燥,常有发出“吭喀”声音的动作,症状与情志变化关系不大;检查时可见咽喉粘膜呈微暗红色,喉底有淋巴滤泡增生。咽喉及食道肿瘤,吞咽困难,有碍饮食,肉眼检查或X光钡剂透视可发现肿瘤。

梅核气的治疗

1.针灸治疗

(1)毫针刺廉泉穴,针尖向上刺至舌根部,并令患者作吞咽动作,至异物感消失为止。

(2)取合谷、内关、太冲、丰隆等穴,中等刺激,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

2.咽喉部导引法

(1)不拘行立坐卧,随时闭目静心,待神调气定后,即行叩齿36次,再以舌上下左右搅动,待津液满口时进行鼓漱,然后如咽硬物状,将咽津吞下。

(2)静坐,以舌托上腭,凝神该处有一股凉水流下,待将满口时,吞下。

(3)舌头用力往后卷,有唾液即吞下。坚持数日,有一定疗效。

3.梅核气的辨证论治

肝郁气滞型

【证见】咽喉内有异物感,或如梅核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甚则感到窒闷难忍,但不碍饮食。患者常精神抑郁,多虑多疑,并觉胸闷胁胀,善太息,郁怒,嗳气。舌质淡红,苔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

【方药】

1.主方半夏厚朴汤加减

处方:法半夏12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香附12克,紫苏12克,白芍15克,薄荷6克(后下),甘草6克,生姜3片。水煎服。

胸胁苦闷者,加柴胡12克、薤白15克。口干,舌质偏红者,加夏枯草12克、杭菊10克。

2.中成药

(1)逍遥丸,口服,大蜜丸每次2丸,水蜜丸每次10~15克,每日1—2次;水泛丸每次8~10丸,每日1。3次。

(2)丹栀逍遥丸,每次6—8片,每日2次。

脾虚痰聚型

【证见】咽喉内异物感,常觉痰多难咯。或有咳嗽痰白,肢倦,纳呆,脘腹胀满。舌胖苔白腻,脉滑。

【治法】健脾理气化痰。

【方药】

1.主方二陈汤(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法半夏12克,陈皮6克,茯苓15克,神曲12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砂仁6克(后下)。水煎服。

若痰黄舌红者,加黄芩12克、薄荷6克(后下)。心烦者,加合欢花10克、素馨花10克。

2.中成药

(1)四君子丸(冲剂、液、袋泡剂),口服,水泛丸每次3—6克,冲剂每次15克,袋泡剂每次1~2袋,每日3次;合剂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

(2)陈夏六君子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3)香砂养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硼砂附方

①治气闭痰结火结,喉胀不通:蓬砂一钱。放口中噙化(《方脉正宗》)

②治咽喉肿痛:蓬砂、白梅等分。捣丸芡子大。每噙化一丸。(《经验方》破棺丹)

③治咽喉肿痛及走马喉痹:蓬砂、马牙硝各一分,丹砂半分,斑蝥二枚(去头、翅、足,炒)。上四味,共研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腊茶为衣。每服二丸,腊茶下。(《圣济总录》蓬砂丸)

④治缠喉风,风热喉痹:硼砂(生研)、白矾(生研)各一钱,西牛黄、人爪甲(焙脆,研)各一分。为极细末,以烂白霜梅肉三钱,研糊分作四丸,噙化,取涌顽痰。(《张氏医通》硼砂丹)

⑤治咽喉口齿新久肿痛及久嗽痰火咽哑作痛:玄明粉、硼砂各五钱,朱砂六分,冰片五分。共研极细末,吹搽患上,甚者日搽五、六次。(《外科正宗》冰硼散)

⑥治舌肿胀:好硼砂为细末,用薄批生姜蘸药揩舌肿处,少时即退。(《普济方》)

⑦治口臭、口干,口舌疮:硼砂二两,片脑、麝香各一钱,马牙硝(风化)四两,寒水石(煅)十两。上为细末,用甘草膏和丸,如麻子大,不拘时含一丸咽津。(《奋效良方》硼砂丸)

⑧治鹅口疮:硼砂二钱,雄黄三钱,甘草一钱,冰片二分五厘。上为细末,蜜水调涂或干掺。(《疡医大全》四宝丹)

⑨治噎食:荞麦秸烧灰淋汁,入锅内,煎取白霜一钱,入蓬砂一钱,研末,每酒服半钱。(《海上方》)

⑩解毒禽。并治恶疮疔毒:蓬砂四两,研细,真菜油一斤,瓶内浸之。遇有毒者,服油一小盏。(《本草汇言》)

⑾治慢性气管炎:硼砂、南星、白芥子各等量,共研细末。每日二次,每服六分。(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⑿治诸蛇咬痛肿:硼砂一两。研细为末,以园内生蒌葱,就上取却葱角尖,倾入硼砂末,却以角尖覆一七日,握出葱,倾硼砂汁于一张紧薄纸上,阴干。每在伤处,取钱孔大纸贴之。(《普济方》硼砂散)

⒀治腰部扭伤:西月石(法制)粉末少许,于晚上临睡前,放于目内眦角上,左侧扭伤点右眼角,右侧扭伤点左眼角。一般一至三次见效。放药后可能会流泪。(《浙江中医杂志》9(1):24,1966)

⒁住痛解毒丸(《医部全录-目门》)治目痛肿胀:硼砂150g,川芎、荆芥、朴硝、白芷、石膏、菊花各30g,没药15g,麝香少许。上为细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温汤下。方中硼砂清热解毒,为君药。

⒂乾咽妙功丸(《奇效良方》)治膈气,咽喉噎塞,咳嗽上气,痰盛喘满,气道痞滞,不得升降:硼砂6g,丹砂12g,巴豆霜9g,益智仁、官桂15g。上各别研为极细末,搅和匀,用糯米粥为丸,如麻子大。每服1-2丸,食后临寝干咽下。方中硼砂清热解毒,清热化痰,为君药。

相关推荐

两种癔症的饮食调护

癔症又名歇斯底里,多发于女性。多数在精神因素作用后发病,呈阵发性发作。临床表现可分为精神障碍和躯体机能障碍两大类。前者中医学称为“脏躁”,认为多由于气机不利,营血暗耗,脏阴(津血)不足,脏气不能自主,躁急而发病;后者称为“梅核气”,认为多由神情抑郁,气滞痰凝,气机升降失常,咽中梗阻而发病。 一)脏躁(精神障碍类癔症) 临床表现:症见精神不畅,情绪不定,有时大哭大笑,顿足捶胸,倒地翻滚,手舞足蹈,撕衣咬物,乱唱乱骂,常有装模作样的戏剧样表演。或者心中烦乱,睡眠不安,饮食无味。宜选用补气养血、润躁益脾的食疗方

天突的作用与好处

1.针对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等病症有很好的治愈和缓解效果。 2.功效: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

枇杷叶煮水的功效与作用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煮水喝能清肺热咳嗽,治气逆喘急,民间常用作偏方治久咳不愈。但此药单一味偏方,疗效有限。中成药制剂枇杷膏、枇杷露等,都是经过临床验证过的经典良方配伍制剂,治疗咳嗽比单一味中药疗效会更为显著,更为对症,更能适应身体需要。咳嗽患者,饮食应该注意忌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第2步胃热呕吐 取枇杷叶15g,竹茹20g,麦冬10g,制半夏6g,水煎服,每日1剂。 第3步声音嘶哑 取鲜枇杷叶30g(去毛),淡竹叶15g,水煎服,每日l剂,一般2-3剂即见效。 第4步流鼻血 取枇杷叶适量,去毛,焙干,研

嗓子有异物感是怎么回事

1、癔球症(梅核气) 总感觉喉咙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它虽然不影响呼吸、吞咽功能,可本人会觉得特别难受,甚至带来极大的心理困扰,造成失眠、焦虑、抑郁、恐癌,医学上把这种病症命名为“癔球症”(中医称为“梅核气”),被认为是心因性疾病。 梅核气的患者虽然感觉咽喉的梗阻的感觉,咳不出、吞不下,但偶有疼痛感、不妨碍饮食。另外,该症状会随着情绪的波动出现变化,时轻时重。检查咽喉,并没有异常,即使有不适,也很轻微。而全身症状就特别明显,患者多表现出疑虑、纳呆、困倦、消瘦,甚至精神抑郁、失眠。妇女还表现为月经不

进食梗咽感不一定是食管良性肿瘤

张阿姨今年48岁,正值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压力颇大。前两天张阿姨老觉得嗓子发干,好像有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咽也咽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偶然听一个患过食管良性肿瘤的朋友说他刚得病时就是这样的症状,这可把张阿姨吓住了,坐立难安的张阿姨赶紧去了医院。 进食梗咽感竟是梅核气在作怪 医生一边宽慰她一边询问起她近来的生活情况。“唉!家里有点不愉快的事。”张阿姨苦着脸说。医生随即给她做了食管镜检查,结果显示:食管良性肿瘤并不存在。 医生又具体询问了张阿姨的具体情况,一番检查后告诉她:“你是得了‘梅核气’,不是食管良性

食道炎艾灸治疗方法 天突

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功效:主治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

苦瓜水祛痱子方法

苦瓜汁去痱子偏方制作方法— 将新鲜苦瓜外皮洗净,剖开去籽,将苦瓜切碎捣烂取汁,将汁直接涂在痱子上 苦瓜汁去痱子偏方制作方法二 将苦瓜纵向切开,剔去籽,将适量硼砂置入其中。硼砂很快会溶解,用消毒棉球蘸瓜腹中的液体涂在痱子处,几小时后痱子即可止痒、消失。中医提醒:除了可用苦瓜汁去痱子止痒外,还可以用霍香正气水、十滴水治疗痱子。中药去痱子止痱偏方做法是:取适量霍香正气水和十滴水,兑上适量纯净水或凉开水,稀释过后,用棉球蘸了擦抹患处,每日2—3次,可去痱止痒。

三伏贴贴在什么位置 气喘、咳嗽选天突穴

天突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此穴主治疾病为:气喘、咳嗽、暴喑、咽喉肿痛、呕逆、瘿瘤、梅核气等。

治疗梅核气偏方 白糖腌海带

水发海带500克,白糖250克。将海带洗净,切丝,放锅内加水煮熟,捞出,拌入白糖腌渍1天后食用,每次服50克,每日2次。可治梅核气

梅核气的几个小偏方 山豆根银花汤

山豆根10克,桔梗5克,麦冬4克,银花3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治疗慢性咽炎和梅核气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