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测定胃酸

如何测定胃酸

如何测定胃酸:

以五肽胃泌素等做刺激物,定时留取基础胃液,测定单位时间内胃酸的分泌量。包含基础胃酸分泌量、最大胃酸分泌量和高峰胃酸分泌量。

1.基础胃酸分泌量(basalacidoutput,BAO)

采集无食物和药物刺激1小时内分泌的全部胃液量。参考值:3.9±1.98mmol/L(很少超过5mmol/L)

2.最大胃酸分泌量(maximalacidoutput,MAO)

注射五肽胃泌素刺激剂,每隔15分钟采集一次胃液,连续1小时内4次测定之和。参考值:3~23mmol/L(男),女性略低。

3.高峰胃酸分泌量(peakacidoutput,PAO)

在测定MAO中取2次最高值之和乘以2。参考值:20.60±8.37mmol/L

影响胃酸分泌的因素很多,尽管采集标本、试验方法满意,此检测仍可受患者性别、精神、年龄、食欲、烟酒等影响。故胃酸分泌量测定对诊断疾病的特异性较差,仅在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胃癌等诊断中有一定意义。

胃酸过多:

胃酸过多症多表现为反酸烧心。正常情况下,胃酸有助于我们的消化,但胃酸过多会侵蚀我们的胃粘膜壁,造成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甚至出现穿孔。造成胃酸过多的因素很多,具体原因如下所述:

1、饮食不均衡

过甜、过咸、过辣、过酸、过冷、过烫的食物都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所以在日常的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均衡饮食。

2、不易消化食物

不易消化的食物,例如辣椒、洋葱、巧克力等食物,由于剩余的糖分在胃肠道里发酵,也很容易诱发胃酸,产生胃酸过多。

3、进餐不定时

如果不定时进餐,还经常食用零食,也可能会刺激胃酸增加;另外如果吃得太饱,也会刺激胃窦引起胃酸分泌增多。

4、肠胃疾病

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返流性食管炎、胆囊炎等疾病,可促使胃酸增多。例如十二指肠粘膜可以释放某些激素,而当这种功能衰退时,也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加。

5、精神压力

当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不佳时,大脑皮质功能紊乱,不能很好地管辖胃酸分泌的神经,从而会促使胃酸分泌增多。

6、遗传因素

虽然说胃酸分泌不是直接归类于遗传病,但是遗传因素可以导致体质的不同,不同体质胃酸分泌的水平是不一致的,对胃酸过多的影响不容忽视。

7、与胃粘膜有关

胃粘膜中的壁细胞经常性受刺激而处于兴奋状态能够导致胃酸过多。这里可以举个例子,比如副交感神经如果处于兴奋状态就可以连续不断地促进释放一种叫作乙酰胆碱的物质。

8、壁细胞反应性

壁细胞的反应性增高或总数增多。即使壁细胞总数正常,也可因高胃酸分泌损伤粘膜。

慢性胃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幽门螺旋菌检查:慢性胃炎的阳性率在40~60%之间,阳性发现与病变活动性有关。近年来幽门螺旋菌检查,已被作为治疗观察和研究慢性胃炎的重要内容之一。

2、胃分泌功能测定:胃分泌功能是由胃粘膜各种细胞分担分泌的生理作用,胃内腺体除主细胞、壁细胞、粘液细胞和被覆之上皮细胞均有分泌功能外,胃内泌酸腺区和幽门窦腺区至少还有7种内分泌细胞,散在于基底膜和上述外分泌细胞之间,对于调节胃粘膜外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尤以胃泌素细胞分泌的胃泌素最为重要。

(1)泌酸功能测定:胃酸是由壁细胞分泌,五肽胃泌素或加大组织胺试验,正常人BAO3.28+/-1.89mmo1/小时(不超过 5mmol/小时);PAO21.22+/- 9. 4mmol/小时(大于或小于此范围为高酸或低酸),浅表性胃炎一般正常,少数呈高酸,也可为低酸。

(2)胃蛋白酶原测定:胃蛋白酶原为主细胞所分泌,可以在胃液或尿液中测知其活力。胃蛋白酶原水平之高低基本和胃酸平行。在浅表性胃炎时常属正常(尿中水平757士 471U/24小时;胃液中水平,间接法每毫升含40~60U);而萎缩性胃炎患者,尿中及胃液中含量一般常降低(尿中水平526士360U/24小时)。近年来也可测定血中胃蛋白酶原I(由胃底腺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分泌,电泳为1~5带)和胃蛋白酶原II(由毛细胞和十二指肠腺分泌,电泳为6~7 带),发现浅表性胃炎正常或偏高;而萎缩性胃炎则下降,尤其是伴肠化明显者,胃蛋白酶原I下降更明显,I/II之比值也明显下降。

(3)内因子测定:内因子是壁细胞分泌的另一种物质,胃液中正常含量平均为7700u/小时,慢性萎缩性胃炎,尤以体部病变明显者则明显降低,病变严重而伴有恶性贫血者,内因子缺如或降至微量。

(4)胃粘液分泌功能-组织己糖胺(hexosamine)含量测定:胃粘膜表面的粘液是由粘膜表面上皮细胞和颈粘液细胞分泌,己糖胺是构成粘液的主要成分,胃粘膜中己糖胺的升高或降低与胃粘液合成和分泌的增力,或降解加速有密切关系。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前组织中含量据我们测定为:15.933+/-7.2927~16.5714+/-15.0934ug/mgDW之间,治疗后不但粘液厚度增加,己糖胺也上升到23.8172土 8.1837~23.6154+/-10.6017ug/mgDW,说明慢性胃炎患者粘液分泌功能低下。

(5)血清胃泌素测定:胃泌素是胃窦部G细胞和胰腺内D细胞分泌,两者均属胃肠胰系统激素分泌细胞;G细胞即是胃粘膜内分泌细胞,也有腔分泌型式。因此,在血液及胃液中均可查得,空腹血清正常值 30~120pg/m1(多数人认为<100pg/m1),浅表性胃炎患者正常或偏高;在萎缩性胃炎患者,窦部炎症重者正常或偏低;窦部炎症较轻或正常者水平偏高。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胃镜检查 ①胃黏膜颜色变淡;②黏膜下血管透见;③黏膜皱襞细小甚至消失;④当萎缩性胃炎伴有腺体颈部过度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时,黏膜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结节状,有时可见假息肉形成,而黏膜下血管显露的特征常被掩盖;⑤萎缩黏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并可有糜烂灶;⑥萎缩性胃炎可同时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如充血红斑、附着黏液,以及反光增强等。

病理检查 ①胃黏膜内固有的腺体萎缩;②化生;③增生;④癌变。

实验室检查 ①胃液分析 A型CAG患者多无酸或低酸,B型CAG患者可正常或低酸;②胃蛋白酶原测定 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萎缩性胃炎时,血及尿中的胃蛋白酶原含量减少;③血清胃泌素测定 胃窦部黏膜的G细胞分泌胃泌素。A型CAG患者,血清胃泌素常明显增高;B型CAG患者胃窦黏膜萎缩,直接影响G细胞分泌胃泌素功能,血清胃泌素低于正常;④免疫学检查 壁细胞抗体(PCA)、内因子抗体(IFA)、胃泌素分泌细胞抗体(GCA)测定,可作为萎缩性胃炎及其分型的辅助诊断。

慢性胃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实验室诊断:

1、幽门螺旋菌检查:慢性胃炎的阳性率在40~60%之间,阳性发现与病变活动性有关。近年来幽门螺旋菌检查,已被作为治疗观察和研究慢性胃炎的重要内容之一。

2、胃分泌功能测定:胃分泌功能是由胃粘膜各种细胞分担分泌的生理作用,胃内腺体除主细胞、壁细胞、粘液细胞和被覆之上皮细胞均有分泌功能外,胃内泌酸腺区和幽门窦腺区至少还有7种内分泌细胞,散在于基底膜和上述外分泌细胞之间,对于调节胃粘膜外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尤以胃泌素细胞分泌的胃泌素最为重要。

(1)泌酸功能测定:胃酸是由壁细胞分泌,五肽胃泌素或加大组织胺试验,正常人BAO3.28+/-1.89mmo1/小时(不超过 5mmol/小时);PAO21.22+/- 9. 4mmol/小时(大于或小于此范围为高酸或低酸),浅表性胃炎一般正常,少数呈高酸,也可为低酸。

(2)胃蛋白酶原测定:胃蛋白酶原为主细胞所分泌,可以在胃液或尿液中测知其活力。胃蛋白酶原水平之高低基本和胃酸平行。在浅表性胃炎时常属正常(尿中水平757士 471U/24小时;胃液中水平,间接法每毫升含40~60U);而萎缩性胃炎患者,尿中及胃液中含量一般常降低(尿中水平526士360U/24小时)。近年来也可测定血中胃蛋白酶原I(由胃底腺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分泌,电泳为1~5带)和胃蛋白酶原II(由毛细胞和十二指肠腺分泌,电泳为6~7 带),发现浅表性胃炎正常或偏高;而萎缩性胃炎则下降,尤其是伴肠化明显者,胃蛋白酶原I下降更明显,I/II之比值也明显下降。

(3)内因子测定:内因子是壁细胞分泌的另一种物质,胃液中正常含量平均为7700u/小时,慢性萎缩性胃炎,尤以体部病变明显者则明显降低,病变严重而伴有恶性贫血者,内因子缺如或降至微量。

(4)胃粘液分泌功能-组织己糖胺(hexosamine)含量测定:胃粘膜表面的粘液是由粘膜表面上皮细胞和颈粘液细胞分泌,己糖胺是构成粘液的主要成分,胃粘膜中己糖胺的升高或降低与胃粘液合成和分泌的增力,或降解加速有密切关系。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前组织中含量据我们测定为:15.933+/-7.2927~16.5714+/-15.0934ug/mgDW之间,治疗后不但粘液厚度增加,己糖胺也上升到23.8172土 8.1837~23.6154+/-10.6017ug/mgDW,说明慢性胃炎患者粘液分泌功能低下。

(5)血清胃泌素测定:胃泌素是胃窦部G细胞和胰腺内D细胞分泌,两者均属胃肠胰系统激素分泌细胞;G细胞即是胃粘膜内分泌细胞,也有腔分泌型式。因此,在血液及胃液中均可查得,空腹血清正常值 30~120pg/m1(多数人认为<100pg/m1),浅表性胃炎患者正常或偏高;在萎缩性胃炎患者,窦部炎症重者正常或偏低;窦部炎症较轻或正常者水平偏高。

影像诊断:

X线钡餐检查:X线钡餐检查对轻度慢性胃炎诊断帮助不大。气钡双重对比检查,对中、重度病例诊断优于一般钡餐,主要表现为异常皱褶、锯齿状边缘或切迹等,约70%的胃底部萎缩性胃炎可发现直径1~1.5mm以上的胃小区病变。适用于定期随诊及初步了解治疗中的发展情况。

免疫学检查:

有关的抗体检测:

(1)壁细胞抗体(parietal cell antibodv,PCA)壁细胞抗体存在于胃体部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清中。对胃窦部萎缩性胃炎,其胃体部萎缩病变很轻、散在或局限,且血中不存在此抗体者称之为B型萎缩性胃炎。据认为A型萎缩性胃炎的病机和壁细胞抗体有关;而B型萎缩性胃炎的病机可能和胃泌素细胞抗体有关。 经研究壁细胞抗体并非壁细胞特异性高的抗体,在其他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也可存在。

(2)内因子抗体(intrinsic factor antibody)内因子系壁细胞分泌的另一种物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中常存在有对抗此因子的物质,称为内因子抗体。抗体又分两型:I型是阻断性抗体,能阻断VitB12与内因子结合,以致VitB12不能吸收,此型抗体在一般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的阳性率低,而伴有恶性贫血之萎缩性胃炎的阳性率,可达 6%;II型是结合性抗体,能与内因子--VitB12复合物结合,阻碍其吸收,在伴有恶性贫血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阳性率为30%。在我国伴恶性贫血的萎缩性胃炎罕见。

(3)胃泌素细胞抗体(gastrin producing cel1 aniibody, GCA):1979年Vandelli报告部、分B型萎缩性胃炎(胃窦部萎缩性胃炎壁细胞抗体阴性,患者,血清中存在胃泌素细胞抗体,而认为这部分B型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胃泌素细胞自身抗体有关。我国1组胃窦部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泌素细胞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25.64%,而胃体部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尚未有发现阳性的报道。有人认为壁细胞抗体和胃泌素细胞抗体同时测定,可以对病变的部位有诊断价值。

组织学检查:

胃粘膜活检组织检查:是确诊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由于胃粘膜病变之程度和性质,在胃镜下与病理组织检查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其符合率约为60%~80%。因此,依据胃镜检查临床上可诊断慢性胃炎,而活组织检查则是确诊慢性胃炎,并作为分型、分度的根据。由于萎缩性病变往往呈灶性分布,故在活检时,应在胃分区的不同部位及病变区的同一部位做多点多块活检,一般认为以3~6块为宜,并要求尽可能深达粘膜肌层。在复查时尽可能在原病变部位钳取组织。

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症状

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症状体征

大多数病人主诉中上腹持续性烧灼痛,餐后疼痛加重,服硷性药物后不能缓解,或反见增剧,少数病人可表现为胸骨后痛,或胃部不消化感觉,胆汁性呕吐是其特征性表现,由于胃排空障碍,呕吐多在晚间或半夜时发生,呕吐物中可伴有食物,偶有少量血液,因为害怕进食后症状加重,病人减少食量,可发生贫血,消瘦,营养不良以及腹泻等表现。

胃手术后发现上述特征性症状者,应进行下列检查:

(一)内窥镜检查可直接看到胆汁返流,胃粘膜充血,水肿,或呈糜烂,活组织检查提示胃炎,胆汁返流虽是胃切除术后常见的情况,如胃镜检查显示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可以确诊。

(二)胃吸出物测定插胃管后,抽吸空腹和餐后胃液,测定其中胆酸含量,如空腹基础胃酸分泌量(BAO)<3.5mmol/h,胆酸超过30μg/ml,则可确诊胆汁返流性胃炎。

(三)同位素测定

静脉注射2mCi99mTc-丁亚胺双醋酸,每隔5分钟观察肝及胆道共1小时,1小时病人吸饮100ml水,内含0.3mCi99mTc,以准确测定胃的位置,随后在2小时内,每15分钟检查肝,胆囊及胃区,决定肠胃返流指数,正常值为8.6±6.0;有返流性胃炎者增至86.3±7.1,也可用99mTc 标记的溶液注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然后描记胃内同位素的含量,用以了解肠胃返流的程度。

胃溃疡要做什么检查 胃酸测定

总的来说,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基础胃酸排出量和最大胃酸排出量高于正常人,胃溃疡患者的胃酸排出虽则正常或低于正常。因此,胃酸测定对于溃疡病的临床诊断无重要意义,不能作为确定诊断的指标,但当怀疑综合征时,则必须检查胃酸分泌功能。

胃息肉的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胃泡鼓音区、粪隐血试验、内镜检查、腹部平片、纤维胃镜检查、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胃基础胃酸分泌量测定(BAO)、胃总酸度测定、胃钡餐造影 1.实验室检查

合并黏膜糜烂或胃溃疡者,多表现为粪潜血实验阳性或黑便。

2.其他检查

(1)内镜检查 内镜下可见黏膜表面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样病变,少数呈分叶状,有蒂或无蒂,多数直径在0.5~1.0厘米之间,少数直径大于2厘米。腺瘤性息肉颜色往往较周围黏膜红,而增生性息肉则与周围黏膜相似。内镜直视下活检及组织学检查可明确其性质及类型,同时可进行治疗。

(2)X线钡餐检查 表现为充盈缺损,该法对诊断胃息肉有一定价值,但其发现率低于胃镜,适用于内镜检查有禁忌证者。

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返流性胃炎,也称硷性返流性胃炎,系指由于胆汁返流入胃所引起的上腹痛、呕吐胆汁、腹胀、体重减轻等一系列表现的综合征,常见于胃切除、胃肠吻合术后,总发病率约5%左右,其中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后的发病率为BillrothⅠ术式的2~3倍。鉴于其症状、病理变化以及治疗反应与其他胃切除后综合征有所不同,Roberts等将本病从胃切除后并发症中分出,列为一种独立的病症。

【诊断】

胃手术后发现上述特征性症状者,应进行下列检查:

(一)内窥镜检查

可直接看到胆汁返流,胃粘膜充血、水肿、或呈糜烂。活组织检查提示胃炎。胆汁返流虽是胃切除术后常见的情况,如胃镜检查显示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可以确诊。

(二)胃吸出物测定

插胃管后,抽吸空腹和餐后胃液,测定其中胆酸含量,如空腹基础胃酸分泌量(BAO)<3.5mmol/h,胆酸超过30μg/ml,则可确诊胆汁返流性胃炎。

(三)同位素测定

静脉注射2mCi99mTc-丁亚胺双醋酸,每隔5分钟观察肝及胆道共1小时。1小时病人吸饮100ml水,内含0.3mCi99mTc,以准确测定胃的位置。随后在2小时内,每15分钟检查肝、胆囊及胃区,决定肠胃返流指数。正常值为8.6±6.0;有返流性胃炎者增至86.3±7.1。也可用99mTc标记的溶液注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然后描记胃内同位素的含量,用以了解肠胃返流的程度。

慢性胃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上消化道功能测定和显像、幽门螺杆菌检测、胃总酸度测定、胃游离盐酸测定、胃钡餐造影、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纤维胃镜检查、胃液乳酸测定、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高峰胃酸分泌量、抗幽门杆菌IgG抗体、无痛胃镜

实验室诊断:

1、幽门螺旋菌检查:慢性胃炎的阳性率在40~60%之间,阳性发现与病变活动性有关。近年来幽门螺旋菌检查,已被作为治疗观察和研究慢性胃炎的重要内容之一。

2、胃分泌功能测定:胃分泌功能是由胃粘膜各种细胞分担分泌的生理作用,胃内腺体除主细胞、壁细胞、粘液细胞和被覆之上皮细胞均有分泌功能外,胃内泌酸腺区和幽门窦腺区至少还有7种内分泌细胞,散在于基底膜和上述外分泌细胞之间,对于调节胃粘膜外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尤以胃泌素细胞分泌的胃泌素最为重要。

(1)泌酸功能测定:胃酸是由壁细胞分泌,五肽胃泌素或加大组织胺试验,正常人BAO3.28+/-1.89mmo1/小时(不超过 5mmol/小时);PAO21.22+/- 9. 4mmol/小时(大于或小于此范围为高酸或低酸),浅表性胃炎一般正常,少数呈高酸,也可为低酸。

(2)胃蛋白酶原测定:胃蛋白酶原为主细胞所分泌,可以在胃液或尿液中测知其活力。胃蛋白酶原水平之高低基本和胃酸平行。在浅表性胃炎时常属正常(尿中水平757士 471U/24小时;胃液中水平,间接法每毫升含40~60U);而萎缩性胃炎患者,尿中及胃液中含量一般常降低(尿中水平526士360U/24小时)。近年来也可测定血中胃蛋白酶原I(由胃底腺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分泌,电泳为1~5带)和胃蛋白酶原II(由毛细胞和十二指肠腺分泌,电泳为6~7 带),发现浅表性胃炎正常或偏高;而萎缩性胃炎则下降,尤其是伴肠化明显者,胃蛋白酶原I下降更明显,I/II之比值也明显下降。

(3)内因子测定:内因子是壁细胞分泌的另一种物质,胃液中正常含量平均为7700u/小时,慢性萎缩性胃炎,尤以体部病变明显者则明显降低,病变严重而伴有恶性贫血者,内因子缺如或降至微量。

(4)胃粘液分泌功能-组织己糖胺(hexosamine)含量测定:胃粘膜表面的粘液是由粘膜表面上皮细胞和颈粘液细胞分泌,己糖胺是构成粘液的主要成分,胃粘膜中己糖胺的升高或降低与胃粘液合成和分泌的增力,或降解加速有密切关系。慢性胃炎患者,治疗前组织中含量据我们测定为:15.933+/-7.2927~16.5714+/-15.0934ug/mgDW之间,治疗后不但粘液厚度增加,己糖胺也上升到23.8172土 8.1837~23.6154+/-10.6017ug/mgDW,说明慢性胃炎患者粘液分泌功能低下。

(5)血清胃泌素测定:胃泌素是胃窦部G细胞和胰腺内D细胞分泌,两者均属胃肠胰系统激素分泌细胞;G细胞即是胃粘膜内分泌细胞,也有腔分泌型式。因此,在血液及胃液中均可查得,空腹血清正常值 30~120pg/m1(多数人认为<100pg/m1),浅表性胃炎患者正常或偏高;在萎缩性胃炎患者,窦部炎症重者正常或偏低;窦部炎症较轻或正常者水平偏高。

影像诊断:

X线钡餐检查:X线钡餐检查对轻度慢性胃炎诊断帮助不大。气钡双重对比检查,对中、重度病例诊断优于一般钡餐,主要表现为异常皱褶、锯齿状边缘或切迹等,约70%的胃底部萎缩性胃炎可发现直径1~1.5mm以上的胃小区病变。适用于定期随诊及初步了解治疗中的发展情况。

免疫学检查:

有关的抗体检测:

(1)壁细胞抗体(parietal cell antibodv,PCA)壁细胞抗体存在于胃体部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清中。对胃窦部萎缩性胃炎,其胃体部萎缩病变很轻、散在或局限,且血中不存在此抗体者称之为B型萎缩性胃炎。据认为A型萎缩性胃炎的病机和壁细胞抗体有关;而B型萎缩性胃炎的病机可能和胃泌素细胞抗体有关。 经研究壁细胞抗体并非壁细胞特异性高的抗体,在其他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也可存在。

(2)内因子抗体(intrinsic factor antibody)内因子系壁细胞分泌的另一种物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中常存在有对抗此因子的物质,称为内因子抗体。抗体又分两型:I型是阻断性抗体,能阻断VitB12与内因子结合,以致VitB12不能吸收,此型抗体在一般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的阳性率低,而伴有恶性贫血之萎缩性胃炎的阳性率,可达 6%;II型是结合性抗体,能与内因子--VitB12复合物结合,阻碍其吸收,在伴有恶性贫血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阳性率为30%。在我国伴恶性贫血的萎缩性胃炎罕见。

(3)胃泌素细胞抗体(gastrin producing cel1 aniibody, GCA):1979年Vandelli报告部、分B型萎缩性胃炎(胃窦部萎缩性胃炎壁细胞抗体阴性,患者,血清中存在胃泌素细胞抗体,而认为这部分B型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胃泌素细胞自身抗体有关。我国1组胃窦部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泌素细胞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25.64%,而胃体部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尚未有发现阳性的报道。有人认为壁细胞抗体和胃泌素细胞抗体同时测定,可以对病变的部位有诊断价值。

组织学检查:

胃粘膜活检组织检查:是确诊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由于胃粘膜病变之程度和性质,在胃镜下与病理组织检查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其符合率约为60%~80%。因此,依据胃镜检查临床上可诊断慢性胃炎,而活组织检查则是确诊慢性胃炎,并作为分型、分度的根据。由于萎缩性病变往往呈灶性分布,故在活检时,应在胃分区的不同部位及病变区的同一部位做多点多块活检,一般认为以3~6块为宜,并要求尽可能深达粘膜肌层。在复查时尽可能在原病变部位钳取组织。

诊断胃溃疡时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确诊胃溃疡首选的检查方法。胃镜检查不仅可对胃黏膜直接观察,还可直接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内镜下胃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也有呈线形,边缘光整,底部覆有灰黄色或灰白色渗出物,周围黏膜可有充血、水肿,可见皱襞向溃疡集中。

X线钡餐检查:X线钡餐检查适用于对胃镜检查有禁忌或不愿接受胃镜检查的胃溃疡者。溃疡的X线征象包括龛影及胃大弯侧痉挛性切迹。

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测是胃溃疡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检测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前者需通过胃镜检查取胃黏膜活组织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培养。后者主要有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及血清学检查(定性检测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

胃液分析和胃酸测定:胃液分析与胃酸测定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和治疗胃溃疡方式的选择都有帮助。基础胃酸分泌量(basalacidoutput,BAO)>5mmol/h可能为十二指肠溃疡,BAO>7.5mmol/h则应手术治疗。BAO>20mmol/h最大酸分泌量(MAO)>60mmol/h,或BAO/MAO>0.6者可能为胃泌素瘤,应进一步行胃泌素测定。

血清胃泌素及血清钙测定:血清胃泌素的测定可以帮助排除或诊断胃溃疡,血清胃泌素>20pg/ml则考虑有胃溃疡可能。当胃泌素>100pg/ml,则可以肯定为胃泌素瘤。甲旁亢患者易并发消化性溃疡,因此,血清钙的测定亦有一定的帮助。

胃溃疡的检查有哪些

检查

1、胃液分析和胃酸测定 胃液分析与胃酸测定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都有帮助。基础胃酸分泌量(basal acid output,BAO)5mmol/h可能为十二指肠溃疡,BAO7.5mmol/h则应手术疗。BAO 20mmol/h最大酸分泌量(MAO)大于60mmol/h,或BAO/MAO0.6者可能为胃泌素瘤,应进一步行胃泌素测定。

还有医院按胃酸分型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具体方法是:当BAO15mmol/h,五肽胃泌素刺激胃酸最大分泌量(PMAO)小于40mmol/h及胰岛素低血糖刺激胃最大分泌量(IMAO)大于或等于PMAO,同时不伴幽门梗阻则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当BAO15mmol/h,PMAO40mmol/h,PMAOIMAO,同时伴幽门梗阻则行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术后随访表明根据胃酸分泌类型选择迷切手术方式,可以明显降低溃疡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2、血清胃泌素及血清钙测定 血清胃泌素的测定可以帮助排除或诊断胃泌素瘤,血清胃泌素20pg/ml则考虑有胃泌素瘤可能;当胃泌素100pg/ml则可以肯定为胃泌素瘤。甲旁亢患者易并发消化性溃疡,因此血清钙的测定亦有一定的帮助。

3、大便隐血试验 合并出血的胃溃疡可为阳性,但大便隐血试验如持续为阳性则应考虑胃恶性病变。

4、与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相关检查 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计数、出血和凝血时间。

5、希林试验(Schilling test) 在广泛萎缩性胃炎患者作测定维生素B12的希林试验(Schilling test)。

6、幽门螺杆菌检查 此检查虽不是溃疡病的诊断依据,但因其与溃疡病的复发有密切关系,故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凡此菌阳性者,应选用有效的药物将其根除。

7、胃镜加活检 准确性和灵敏性都比较好,确诊率高。电子纤维胃镜可准确了解胃溃疡的大小、部位、有无出血、穿透、活动期还是静止期,根据溃疡的病理形态可以大致了解是良恶性,加上病理活检更可以清楚知道是良性还是恶性。同时胃镜还可结合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了解有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胃镜可以进行某些治疗,如镜下局部止血。

8、钡餐检查 简便易行,痛苦少。可以根据胃的大体形态了解胃的蠕动及是否革袋胃,同时根据龛影和黏膜的改变可以鉴别良性或恶性。良性溃疡龛影多位于胃壁以外,周围黏膜放射状集中。钡餐也可了解十二指肠及幽门有变形、狭窄、梗阻。但钡餐有一定的假阴性。

9、CT检查 不作为本病的首选和常规检查,但在溃疡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仍有一定的意义。胃溃疡的CT表现是溃疡、胃壁水肿和瘢痕性改变的综合。

胃溃疡检查方法是什么

1.胃液分析和胃酸测定:胃液分析与胃酸测定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都有帮助。基础胃酸分泌量(basal acid output,bao)>5mmol/h可能为十二指肠溃疡,bao>7.5mmol/h则应手术治疗。bao>20mmol/h最大酸分泌量(mao)>60mmol/h,或bao/mao>0.6者可能为胃泌素瘤,应进一步行胃泌素测定.

还有医院按胃酸分型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具体方法是:当bao<15mmol/h,五肽胃泌素刺激胃酸最大分泌量(pmao)<40mmol/h及胰岛素低血糖刺激胃最大分泌量(imao)大于或等于pmao,同时不伴幽门梗阻则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当bao>15mmol/h,pmao>40mmol/h,pmao>imao,同时,伴幽门梗阻则行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术后随访表明根据胃酸分泌类型选择迷切手术方式,可以明显降低溃疡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2.血清胃泌素及血清钙测定:血清胃泌素的测定可以帮助排除或诊断胃泌素瘤,血清胃泌素>20pg/ml则考虑有胃泌素瘤可能;当胃泌素>100pg/ml,则可以肯定为胃泌素瘤.甲旁亢患者易并发消化性溃疡,因此,血清钙的测定亦有一定的帮助.

3.大便隐血试验:合并出血的胃溃疡可为阳性,但大便隐血试验如持续为阳性则应考虑胃恶性病变.

4.与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相关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计数、出血和凝血时间。

5.希林试验(schilling test):在广泛萎缩性胃炎患者作测定维生素b12的希林试验(schilling test)。

6.幽门螺杆菌检查:此检查虽不是溃疡病的诊断依据,但因其与溃疡病的复发有密切关系,故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凡此菌阳性者,应选用有效的药物将其根除。检查方法有:

①胃镜加活检 准确性和灵敏性都比较好,确诊率高。电子纤维胃镜可准确了解胃溃疡的大小、部位、有无出血、穿透、活动期还是静止期,根据溃疡的病理形态可以大致了解是良恶性,加上病理活检更可以清楚知道是良性还是恶性。同时胃镜还可结合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了解有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胃镜可以进行某些治疗,如:镜下局部止血。

②钡餐检查简便易行,痛苦少。可以根据胃的大体形态了解胃的蠕动及是否革袋胃,同时根据龛影和黏膜的改变可以鉴别良性或恶性。良性溃疡龛影多位于胃壁以外,周围黏膜放射状集中。钡餐也可了解十二指肠及幽门有变形、狭窄、梗阻。但钡餐有一定的假阴性。

相关推荐

胃溃疡检测方法有哪些

1.胃液分析和胃酸测定 胃液分析与胃酸测定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都有帮助。基础胃酸分泌量(basal acid output,bao)>5mmol/h可能为十二指肠溃疡,bao>7.5mmol/h则应手术治疗。bao>20mmol/h最大酸分泌量(mao)>60mmol/h,或bao/mao>0.6者可能为胃泌素瘤,应进一步行胃泌素测定. 还有医院按胃酸分型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具体方法是:当bao40mmol/h,pmao>imao,同时,伴幽门梗阻则行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

胃癌的检查和并发症

胃癌这种疾病的有效治疗是建立在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基础之上的,但是胃癌患者的疾病有效治疗是需要患者的配合的,再者胃癌的患者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护理,患者才会更加的舒适呢?想要知道的话我们首先应该知道胃癌的患者应该接受怎样的治疗。 胃液锌离子测定:胃癌病人中胃液锌离子含量较高,胃癌组织内含锌量平均为11400MG/KG,等于健康组织含锌量的2.1倍。因在胃癌病人胃液内混有脱落的癌细胞,癌细胞中的锌经过胃酸和酶的作用,使其从蛋白结合状态中游离出来,呈离子状态而混入胃液中。所以胃癌患者的胃液中锌离子含量增高 胃癌常见的

判断浅表性胃炎的依据有哪些

浅表性胃炎是常见胃炎中的一种,患者常伴有上腹部胀闷、嗳气、吐酸、食欲减退,等症状。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就会发展为萎缩性胃炎。那么,浅表性胃炎该如何诊断和确诊呢?求医小编将为大家做出介绍。 1、临床表现: 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以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 2、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依据 (1) 胃镜及活组织检查:胃镜检查及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胃镜诊断应包括病变部位、萎缩程度、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程度。肉眼直视观察萎缩性胃炎的粘膜多呈苍白

饭后散步多久比较合适

饭后散步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一般控制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一般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决定,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微胖或肥胖的人、平时缺乏锻炼的人散步的时间可以适当地延长,而年迈体弱的人散步的时间则可以相对的短一些,一般可以将散步的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胃轻瘫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

1.胃排空功能测定 胃排空功能的检查方法很多,目前认为应首选放射性核素胃排空试验。对于任何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患者,如果条件允许,应常规进行核素标记的固体和液体胃排空试验。该试验对确诊有重要价值,亦是观察促动力药物疗效的重要客观评价手段。插管法和X线钡餐或不透X线标记物的检查方法由于有较多缺陷,已较少应用。阻抗技术能测定胃液体排空,将来可能广泛采用。超声测量胃排空由于技术要求较高,目前仅作为研究手段。 2.胃内测压 只有胃排空试验异常时才进行该项检查。胃轻瘫患者胃内测压可显示胃运动异常,以餐后胃窦部运动低下

消化性溃疡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内镜检查 不论选用纤维胃镜或电子胃镜,均作为确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在内镜直视下,消化性溃疡通常呈圆形、椭圆形或线形,边缘锐利,基本光滑,为灰白色或灰黄色苔膜所覆盖,周围黏膜充血、水肿,略隆起。 2.X线钡餐检查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X线下象是壁龛或龛影,指钡悬液填充溃疡的凹陷部分所造成。在正面观,龛影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因溃疡周围的炎性水肿而形成环形透亮区。 3.HP感染的检测 HP感染的检测方法大致分为四类:①直接从胃黏膜组织中检查HP,包括细菌培养、组织涂片或切片染色镜检细菌;②用尿素酶试验

如何准确诊断出胃癌呢

如何准确诊断出胃癌呢?一。胃液检查:胃癌患者大多数都会有缺乏胃酸的特征。基础胃酸中乳酸含量可超过正常(100μg/ml)。但胃液分析对胃癌的诊断意义不大。 二。CT和核磁共振(MRI)这种检测方法检查适用于晚期胃癌的患者,发现病变的程度,也可用于胃癌患者的诊断提供数据已经确定手术方案。。但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欠佳。 三。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检查:包括免疫反应,特殊的化学成分的测定在癌症和酶反应。。血如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及胃蛋白酶原Ⅰ/Ⅱ之比;CEA,CA19-9,CA125等癌胚抗原及单克隆抗体的检测等,但这些

饭后散步多长时间为宜

饭后散步多长时间一般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决定,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微胖或肥胖的人、平时缺乏锻炼的人散步的时间可以适当地延长,而年迈体弱的人散步的时间则可以相对的短一些,一般可以将散步的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

消化性溃疡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胃镜检查、胃超声检查、吲哚试验、幽门螺旋杆菌检查 1.内镜检查 不论选用纤维胃镜或电子胃镜,均作为确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在内镜直视下,消化性溃疡通常呈圆形、椭圆形或线形,边缘锐利,基本光滑,为灰白色或灰黄色苔膜所覆盖,周围黏膜充血、水肿,略隆起。 2.X线钡餐检查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X线下象是壁龛或龛影,指钡悬液填充溃疡的凹陷部分所造成。在正面观,龛影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因溃疡周围的炎性水肿而形成环形透亮区。 3.HP感染的检测 HP感染的检测方法大致分为四类:①直接从胃黏膜组织中检查H

喝茶胃疼怎么回事 喝茶胃痛怎么办

喝茶就出现胃痛的原因已经说明了,针对上面出现的胃痛的原因,提出几个预防胃痛的方法。 1.喝茶不宜喝浓茶和头道茶,容易出现茶醉现象,初学喝茶的朋友一定要从清茶开始慢慢调到浓茶,不可急切的喝浓茶。 2.喝茶不宜就空腹喝茶,对胃的刺激伤害比较大,容易出现胃痛。 3.有胃病的朋友需要确定胃病属于什么类型,如果是炎症坚决不能喝茶,如果是胃酸分泌较少,可以适当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