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鱼头汤有哪些误解
关于鱼头汤有哪些误解
误解:鱼头汤蛋白质含量高
真相:鱼头汤里的蛋白质只占鱼肉的2%左右,却含鱼肉中40%的脂肪
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李群主任介绍,荤汤(鱼、肉汤)中除富含脂肪外,别的营养素都很缺乏,例如一碗鱼汤里溶解的蛋白质只占鱼肉的2%左右,却集中了鱼肉中脂肪的40%。从营养价值上来说,如果将鳙鱼(又称花鲢、胖头鱼,很多砂锅鱼头就是以这种鱼头为主料)去除水分后,鱼头中蛋白质含量为49.0%,远低于鱼肉中的87.5%;脂肪含量鱼头为14.9%,远高于鱼肉的3.1%。
我们知道,脂肪中含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好处更多,动物性食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大约是二八开(20%∶80%),植物性食品则刚好相反,但鱼肉不同,鱼肉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所以,鱼头汤里的脂肪没有那么可怕,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营养需要平衡,任何东西都不是越多越好,鱼汤含有脂肪多,容易产生饱腹感,影响其他营养的摄入。
误解二:汤汁乳白是因为营养物质溶解进去了
真相:白色汤汁其实是乳化脂肪
鱼头汤汤汁乳白、味浓醇厚,好多人便以为,白色的汤就是蛋白质、钙等营养元素溶解在水里。
实际上,这种乳白色、浓稠的汤汁形成过程是脂肪乳化过程。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炖出乳白色汤必须选用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新鲜动物性原料,并且在熬汤之前一定要油煎,然后大火熬煮,保持汤汁沸腾。在熬制过程中,烹调油中的脂肪、原料中所含脂肪、肌肉组织中的一些水溶性蛋白质和骨骼中的卵磷脂溶出,肉皮中的胶原蛋白部分水解成了明胶分子,在锅内汤汁不断沸腾的情况下,脂肪被粉碎成了细小的微粒,而卵磷脂、明胶分子和一些具有乳化性的蛋白质起到了乳化剂的作用,形成了水包油的乳化液,这样就使得汤汁浓白,最终成了奶汤。所以“奶汤”就是“乳化脂肪”,没有脂肪的鱼汤一般是不会呈现乳白色的。
鱼头汤用冷水煮还是用热水煮
热水。
鱼头是以鱼头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汤品,其中的营养价值以及食用价值比较高,一般情况下鱼头汤需要放热水煮比较好,因为冷水下锅煮鱼头汤很容易导致鱼头汤变腥,热水炖的话,既可以保证鱼头汤没有腥味,又可以将鱼头汤炖成奶白色,口感浓郁,食用口感比较好,所以鱼头汤在炖的时候一般建议使用热水,有开水的话用开水最好。
喝鱼头汤的常见误区
误解一:鱼头汤蛋白质含量高
真相:蛋白只占鱼肉的2%左右,却集中了鱼肉中脂肪的40%
根据营养科李群主任介绍,人体健康所需要的营养不是一种元素,而是多种元素按比例的科学组合,并且应当因人而异。例如对于蛋白质,如果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人就需要高蛋白饮食,但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往往高蛋白是致命的。而荤汤(鱼、肉汤)中除富含脂肪外,别的营养素都很缺乏。如:一碗鱼汤里溶解的蛋白只占鱼肉的2%左右,却集中了鱼肉中脂肪的40%。
从营养价值上来说如果将鳙鱼(又称花鲢、胖头鱼、大头鱼等,天目湖砂锅鱼头就是以这种鱼头为主料)去除水分后,鱼头中蛋白含量为49.0%远低于鱼肉中的87.5%;脂肪含量鱼头为14.9%,远高于鱼肉的3.1%。同样的鲢鱼(又称白鲢、鲢子鱼等)鱼头蛋白含量为53.6%,远低于鱼肉的83.2%;脂肪含量鱼头为11.4%,远高于鱼肉的2.8%。
误解二:乳白汤汁富含溶解的营养
真相:浓稠汤汁其实是“乳化脂肪”
鱼头汤“汤汁乳白、味浓醇厚,鲜美异常”,好多人便以为,白色的汤就是蛋白质、钙等营养溶解在水里,这其实是误解。
这种乳白色、浓稠的汤汁形成过程其实是脂肪乳化过程。烹饪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炖出乳白色汤必须选用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新鲜动物性原料并且在熬汤之前一定要油煎鱼头,然后大火熬煮,保持汤汁沸腾才行。在熬制过程中,烹调油中的脂肪及原料中的所含脂肪,肌肉组织中的一些水溶性蛋白质和骨骼中的卵磷脂溶出,肉皮中的胶原蛋白部分水解成了明胶分子,在锅内汤汁不断沸腾的情况下,脂肪组织被粉碎成了细小的微粒,而卵磷脂、明胶分子和一些具有乳化性的蛋白质起到了乳化剂的作用,形成了水包油的乳化液,这样就使得汤汁浓白,最终成了奶汤。所以“奶汤”就是“乳化脂肪”,没有脂肪的鱼汤一般是不会呈现乳白色的。
提醒:长期食用鱼头汤易热量超标
对于饥饿的人来说荤汤是最具幸福感的食物,但对于需要科学摄入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的老年人以及三高人群来说,常喝鱼汤会导致脂肪摄入超标及能量超标,同时,鱼汤的饱腹感会挤占他本来该摄入的其他食物的胃容量,长期食用会影响膳食结构,造成营养失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生物富积效应,鱼头因为富集了鱼的血管恰恰是各种残留的农药和其它有毒化学物质的富集区。根据以往的调查数据,鱼头部的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量有可能是鱼肉所含的5-10倍。同时,鱼头中可能存在着大量的寄生虫,炖鱼头汤时因为经长时间炖煮一般可以不考虑这个问题,但吃火锅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
川芎白芷鱼头汤的功效
风邪易犯于头面部,导致头痛,川芎性温,入肝胆经,有活血行气止痛的效果,白芷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能祛风止痛,二者配伍使用,川芎的行气作用可将药效通过经脉到达头部,驱散风寒,达到止痛的效果。
有很多女性有面色萎黄,时感眩晕、心悸心慌,月经量少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肝血亏虚导致的,川芎白芷鱼头汤有补血、养血之效,可以帮助补充气血,温经通络,调节女性月经。
川芎中的生物碱提高细胞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血管流量,减轻冠脉阻力,降低动脉压,改善微循环;白芷中提取的异欧前胡素和印度榅桲素有降低动脉压力的作用;鱼头中富含人体必需的卵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川芎白芷鱼头汤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保护心脑血管,降脂降压。
川芎白芷鱼头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胆固醇、DHA、DPA、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如:钙、钾、磷、镁、钠等等,能帮助补充人体营养,维持身体机能。
冬日进补 三高人群要少喝鱼头汤
随着严寒冬季的到来,也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所以大多数人往往选择这个时机食用一些滋补的食物。鱼头汤是一种为人所熟知的汤品,很多人问“三高”人群能不能食用鱼头汤进补。从营养角度来看,鱼头汤的营养价值有限,而且“三高”人群不宜常喝。
鱼头汤的汤质乳白、味浓醇厚,鲜美异常,看上去很有营养。因此很多人以为,白色的汤里溶解的都是蛋白质、钙等营养。这其实是误解。荤汤(鱼、肉汤)中除富含脂肪外,别的营养素都很缺乏。一碗鱼汤中的蛋白质只占鱼肉的2%左右,但却集中了鱼肉中脂肪的40%。
这种乳白色、浓稠的汤汁形成过程其实是脂肪乳化过程。烹饪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炖出乳白色汤必须选用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新鲜动物原料并且在熬汤之前一定要油煎鱼头,然后大火熬煮,保持汤汁沸腾才行。在熬制过程中,烹调油中的脂肪及原料中所含的脂肪,肌肉组织中的一些水溶性蛋白质和骨骼中的卵磷脂会溶出,肉皮中的胶原蛋白部分水解成了明胶分子,在锅内汤汁不断沸腾的情况下,脂肪组织被粉碎成了细小的微粒,而卵磷脂、明胶分子和一些具有乳化性成的蛋白质起到了乳化剂的作用,形成了水包油的乳化液,这样就使得汤汁浓白,最终成了“奶汤”。所以“奶汤”就是“乳化脂肪”,没有脂肪的鱼汤一般是不会呈现乳白色的。
长期食用鱼汤易造成脂肪摄入超标。对于饥饿的人来说荤汤是最具幸福感的食物,但对于需要科学摄入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的老年人以及“三高”人群来说,常喝鱼汤会导致脂肪摄入超标及能量超标。过剩的热量及脂肪可直接导致超重、肥胖,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鱼汤的饱腹感会影响进食其他食物,造成营养失衡。
由此可见,“三高”人群食用鱼头汤未尝不可,但是不适宜常喝。再说,鱼头汤本身营养价值非常有限,做汤喝味道虽然鲜美,但对进补没有太大作用。
天麻鱼头汤怎么做可以养肝护肝
天麻鱼头汤配料:天麻10克,胖头鱼头1个,天麻洗净, 鱼头洗净劈开,加入葱、姜、醋、盐调味,放入沙锅中煮半小时, 食肉喝汤。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的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 肝风内动所致的头晕目眩、头痛眼花、肢体麻木等病症。
怎样炖鱼头不腥
建议最好是在炖鱼头之前,将鱼头进行去腥处理,因为鱼头汤中最主要的材料就是鱼头,而不仅是鱼头,鱼的身上本身就带有一股鱼腥味,如果在炖之前没有将鱼头处理好的话,最后炖出来的鱼头汤味道也是会有腥味的。
因此可以在炖鱼头之前,将鱼头用料酒或者生姜等进行浸泡,这样能很大程度地减少鱼头带有的腥味,之后在炖鱼头的过程中,也可以选择在汤里加入一点料酒和食醋,主要是因为这两者的气味都比较强,能够起到一定的去腥味效果。
最后在鱼头汤快要出锅时可以再加入一些香菜、葱等进行调味,这样炖出来的鱼头汤就很少带有腥味了。
天麻鱼头汤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 美容养颜
天麻中的有效成分能使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力明显增强,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延缓衰老;而鱼头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卵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食用可以修复细胞组织、延缓肌肤衰老,防止皱纹的产生,故食用天麻鱼头汤有抗衰老、美容养颜的作用。
鱼头汤要煮多少分钟 鱼头汤是冷水煮还是热水
开水。
生活中很多人觉得煮鱼头汤需要用冷水,这样水开了鱼头也熟了,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冷水煮鱼头汤很容易导致鱼头变腥,只有开水下锅,那么炖出来的鱼头汤才会出奶白色,口感更加细腻。
鱼头豆腐汤能下奶吗 正宗鱼头豆腐汤的做法
材料:西红柿、鱼头半个、豆腐、生姜、葱、料酒、盐、食用油、鸡精。
1、准备材料,半个鱼头的重量大概500克左右,清洗鱼头只要将鱼鳍还有鱼肚子上黑色的粘膜洗干净就可以了。西红柿放到开水中烫一下去掉皮,然后再切块,这样吃起来更方便。不过不去皮会更好,因为西红柿的皮中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豆腐先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去除豆腥味,然后再切成小块备用。
2、锅烧热,加入油,等油也烧热后加入鱼头煎,这里要注意,锅一定要烧热后再下油,油也要热后再放入鱼,这样鱼皮还有鱼肉才不容易粘锅。将鱼头和鱼肉煎成两面金黄后,加入姜片煸出香味。
3、提前将开水烧好,鱼头和鱼肉煎成金黄色后就可以加入开水,要想让汤成奶白色,这一步很关键,另外加入开水后,一定要开大火,让汤保持沸腾状态,所以加开水的时候可以多加些,以免水烧干了。
4、等鱼头汤煮成奶白色后,加入切好的豆腐还有西红柿,最后在汤中加盐、料酒,鸡精调味,再煮一分钟左右即可出锅。
想要喝奶白色的鱼头汤有三个要点,一个是鱼头要先煎,二是用开水煮鱼头汤,三是煮鱼头汤的过程中要用大火煮,掌握这三点就能煮出奶白色的汤。
四款适宜老年人春季养生鱼汤 健康又美味
青葙子鱼片汤
鱼肉150克,豆腐2块,青葙子12克,海带少许,蔬菜酌量。
①先将青葙子用4杯水以中火约煎1小时半,煎至约2杯半水,隔渣留汁备用;
②把蔬菜(可随意选择)洗净切好,鱼肉切片,豆腐切成小块;
③将切好的海带连同青葙子汁倒进锅,煮滚调味,可作汤用;
④把鱼片放在碗内,用汤汁搅拌一下,然后放进锅内,再放入豆腐;
⑤待豆腐煮至浮起时,再放蔬菜,然后调味,再煮片刻便成。
此汤有强肝明目、祛风解毒和润肤之功。适用于视力减退、皮肤瘙痒不润、头晕目眩等病症。
鱼头豆腐汤
鲩鱼头2个,豆腐3块,生姜3块,油、盐酌量。
把鱼头切开洗净,除鳃去瘀血。放油和姜片在锅内,把鱼头爆香。再放4碗水,然后放豆腐,煮1小时左右即可。
此汤有祛风补脑、活血消肿之功。适用于风虚头痛、高血压头昏等病症。
天麻沙锅鱼头汤
鳙鱼头1个(约500克),天麻6克,肥肉50克,净冬笋30克,熟火腿30克,水发口蘑30克,净油菜心3克,奶汤1 500克,香菜段10克,葱丝15克,葱姜油30克,精盐3克,料酒10克,味精3克,米醋10克,胡椒面少许,生姜10克。
①将天麻用水刷净,切成薄片,用白酒浸泡,得天麻酒液20克,浸泡后的天麻片留用;
②将鱼头去鳃洗净,放入七成热油中稍炸,立即倒入漏勺内滤去油。肥肉、冬笋、火腿都切成片;
③锅中放入葱姜油,烧热投入姜(拍松)稍炸,放入肥肉片煸炒,烹入料酒、米醋,再加入奶汤、精盐、味精和胡椒面,调好口味,烧开倒入沙锅内。把鱼头(嘴朝上)、冬笋片、火腿片和口蘑片都放入汤内。汤开撇去浮沫,加入天麻酒液,盖上盖,用小火炖30分钟。加入油菜心、天麻片,拣出姜片,再炖5分钟,端下锅撒上葱丝和香菜段即成。
此汤鱼头肥美,汤醇味鲜,有祛风平肝、滋养安神之功。适用于肝风眩晕、头痛、神经性偏正头痛、肢体麻木、高血压病等病症,对肝风内动之神经衰弱亦有良效。
牛蒡子咸鱼汤
咸鱼250克,海带120克,牛蒡子9克,猪骨头汤4碗。
①将牛蒡子用1杯水以弱火煎至一半分量,隔渣留汁备用;
②把咸鱼先用水煮约15分钟,使减去盐分和腥味,然后捞起去骨斩段;
③再将猪骨头汤和牛蒡子汁放锅中同煮,用少许酱油调味,煮滚时放入咸鱼和海带,再煮片刻便可饮用。
此汤有解毒利咽、祛风除瘟之功。适用于春季流脑、发热恶寒、头痛寒战、咽喉疼痛等病症。
鱼头豆腐汤用什么鱼头 鱼头豆腐汤要炖多久
大约炖30分钟即可。
鱼头豆腐汤炖煮的时间不宜长,一般炖到汤色奶白即可,但如果久炖汤色依旧没有变成奶白色的话,说明做法有误,此时也不可继续久炖,否则汤水会少,为了避免粘锅,会继续加水再炖,但加水二次炖煮的话鱼头汤的口感会大打折扣,而且久炖后鱼头豆腐汤中的食材营养也会流失较多,因此炖煮时间控制在水开后继续炖30分钟为好。
炖鱼头汤怎么出奶白色
很多人在炖鱼头汤的时候,不知道用活鱼还是死鱼好,一般炖鱼头汤的时候最好建议使用活鱼,因为活鱼其中的脂肪以及蛋白质等成分物质比较新鲜,炖出来的鱼头汤也比较容易变白。
虽然说炖鱼头汤的时候,既可以用冷水煮也可以用热水中,但冷水开煮不会很影响鱼头汤的营养成分,从而可以使炖鱼头汤更容易炖出白色。
要想鱼头汤炖出白色,那么在炖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往其中加盐,因为加盐之后会影响鱼头汤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