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智力低下有哪些常见方法
预防智力低下有哪些常见方法
预防智力低下有哪些常见方法?对于智力低下患者,只有选择正确方法进行智力低下治疗,才能恢复健康,因此对于智力低下患者要及时的治疗。但智力低下的预防才是根本的方法,因此大家更应该要致力于智力低下的预防。那么预防智力低下有哪些常见方法呢?
1、培养语言交流能力。可面对面地教孩子进行口的开闭,舌的前后、左右、上下及吹口哨、鼓腮等运动,并进行口语交流。最好让孩子先学会一些简单的词语:比如:妈妈、爸爸、阿姨、我、吃等,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和人简单交流的快感,才能逐渐主动模仿学习。
2、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 可给孩子不同形状、大小、数量、颜色、功能各异的卡片、画片、玩具、实物等,以启发孩子的智力。
3、加强动作训练。动作训练包括抬头、翻身、坐、站、走等动作和平衡能力训练,训练孩子手、脑的协调能力。
预防智力低下有哪些常见方法?大家知道了智力低下的预防方法,做好做好智力低下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患上了智力低下的孩子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的一组疾病。智力低下尚无有效疗法,因此要特别注意预防,所以大家应该了解智力低下的预防方法。
智力低下概述
智力低下(别名:弱智、智力残疾 英文:Mental retardation)发生在发育时期内,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的一组疾病。智商(IQ)低于人群均值2.0标准差(人群的IQ均值定为100,一个标准差的IQ值为15),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即为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
适应性行为包括个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会职责两方面。发育时期一般指18岁以下。智力落后有各种名称。精神病学称为精神发育迟缓、精神发育不全、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儿科学称为智力低下、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
在诊断过程中,应详细收集儿童的生长发育史,全面进行体格和神经精神检查,将不同年龄儿童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长发育指标与正常同龄儿童进行对照和比较,判定其智力水平和适应能力,作出临床判断。同时,配合适宜的智力测验方法,即可作出诊断并确定本病的严重程度。
如何预防智力障碍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她很爱孩子的,也如她所愿,在婚后不久就怀上了孩子。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她心心念您的孩子居然是个智障儿童,也就是所谓的智力低下。她很是伤心,不过也对孩子悉心照顾。后来,在得知我怀孕时,她便把她后来总结出的如何预防智障患儿全部灌输给我。而后来,我的孩子终于平安出世。
1在怀孕后,要定期检查,以及时了解母亲和胎儿的健康情况,纠正异常胎位;对孕妇进行营养和预防感染的指导,避免不必要的X线照射。在妊娠的头3个月内应特别注意。此外,孕妇应避免接触有毒物质,不能过量饮酒、吸烟,否则也会使胎儿的脑部受到损害。
2怀孕期间,保证营养,不仅是补充给孕妇,同时,也是为了孕妇肚子里的宝宝。一般都要注意蛋白质、脂肪、葡萄糖、核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吸收。
宝宝脑瘫的早期症状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 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 诊断为脑瘫。
3.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 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4.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5.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
6.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 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7.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8.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 意义。9.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10.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11.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12.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13.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有些脑损伤较轻微,在婴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后半期(6-12个月)。
怎么预防智力低下
1.初级预防
包括以下内容:
①卫生教育和营养指导;
②产前和围产期保健(高危妊娠管理、新生儿重症监护、劝阻孕妇饮酒吸烟、避免或停用对胎儿发育有不利影响的药物);
③传染病(病毒、细菌、原虫)的免疫接种;
④遗传代谢检查及咨询(避免近亲婚姻、发现携带者);
⑤环境保护(防止理化污染、中毒及噪音损害);
⑥减少颅脑外伤及意外事故,正确治疗脑部疾病、控制癫痫发作;
⑦加强学前教育和早期训练;
⑧禁止对小儿忽视和虐待。采取上述措施的目的在于预防MR的发生。
2.二级预防
措施包括:
①对高危新生儿进行随访,早期发现疾病,给予治疗,尤其应该注意,早期营养(蛋白质和铁、锌等微量元素)供应和适当的环境刺激对智力发育有良 好作用;
②对学龄前儿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体格、营养、精神心理发育、视觉和听觉);
③新生儿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筛查;
④产前诊 断、羊水检查(染色体病、神经管畸形、代谢疾病)。二级预防主要在于早期诊断并给予特殊处理。
3.三级预防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有面协作进行综合预防。早期发现MR,早期干预和刺激;对家庭给以有效的帮助,保持家庭结构完整,使MR儿童的功能有所改进。
预防的根本途径是不断加深对MR病因学的研究,只有针对病因采取措施,才能使预防更加有效。
脑瘫的症状
1、体重增加不良、哺乳无力。
2、头围异常。头围是脑的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3、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4、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5、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6、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7、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8、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垂体外系损伤。
9、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10、反应迟钝及叫名无反应。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一般认为4个月时反应迟钝,6个月时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11、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有些脑损伤较轻微,在婴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在婴儿后半期(6~12个月)。
12、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13、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智力低下的原因
1.遗传
遗传因素是导致重度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发达国家由遗传疾病所致的智力低下占重度智力低下总数的一半以上。
2.感染和难产
出生前原因孕妇妊娠前4个月若感染风疹病毒,流感和其他病毒性疾病,对胎儿和婴儿危害极大,可造成胎儿先天畸形和智力障碍。
3.疾病
先天愚型又称唐氏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异常造成的。呆小病又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全。由于甲状腺发育异常不能合成甲状腺素,影响了大脑发育所致。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酶的缺陷,摄入的苯丙氨酸代谢受阻,引起脑细胞功能障碍。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体内染色体出了问题。
孩子智力低下有什么危害
1.父母面对智力低下的治疗一定要有信心、有耐心,持之以恒,绝大多数患儿一定会回归学校,走行社会,独立生活。智力低下是引起小儿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发育,也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负担,但并非是不治之症。精苓口服液有效治疗智力低下
2.在智力低下总数中,有精神病或精神症状者占30%~50%。在青春期智力低下的病例中,精神疾病的发生率更高,约占50%~60%。智力低下小儿伴有精神病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脑功能异常,心理病态、环境剥夺。也可能由于外界对病儿有过高的要求或期望,而病儿对此产生不正常的自我保护反应。精苓口服液有效治疗智力低下
3.智力低下病儿伴发的精神病症状依次为: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行为或情感障碍、品行障碍、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抽动症。智力低下和精神病症状的共同出现,几乎都有生物医学原因,其中以遗传性疾病最多见,例如染色体病,特殊的遗传变性病,单基因病,子宫内获得性疾病或围产期损伤。这一现象提示,智力低下的防治需要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的密切协作。
如何预防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的出现,给患儿的智力发育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因此,智力低下的孩子通常学习较差,反应能力弱,会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与欺负,大人们也会看不起,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阻碍。可是这并不是孩子的错,家长们若能全面了解智力障碍的知识,就可以做出预防措施,避免孩子患上智力障碍。以下是小儿智力障碍的预防措施的详细介绍。
小儿智力障碍常合并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情况的出现,只有尽早的采取科学的方法预防小儿智力障碍,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小儿智力障碍造成的残疾。预防小儿智力低下要从产前做起。
要减少智力障碍的发生,就必须做好预防工作。智力障碍的预防可分为三级:
1、一级预防(孕前的准备)
又称智力障碍的初级预防或病因预防。例如:普及婚前检查,进行计划生育宣传,妇女怀孕前做好充分的物质和心理准备,提倡优生优育,反对近亲结婚,缺碘地区的重点人群及时补碘,可以有效地预防智力障碍的发生。
2、二级预防(怀孕期间的预防工作)
二级预防主要是对高危孕妇进行必要的产前照顾、产前筛查等,以便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达到健康生育的目的。在妊娠早期接受过射线、吃过某些致畸药物、病毒感染、高龄产妇等,都应做产前检查。产前羊水检查和其他检查可以早发现21-三体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等,从而有助于提早治疗;健康普查或定期检查可以筛选出风疹抗体低或有生化缺陷的母亲,并给予及时防治。
3、三级预防(出生后的及早发现与干预)
三级预防是指出生后缺陷的治疗。包括新生儿护理及疾病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等。如果新生儿患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都可以通过在新生儿中进行筛查而发现这种病人,对其均有治疗办法。如苯丙酮尿症在生后2个月内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若6个月以上才治疗则有1/3患智力低下。若甲状腺功能低下,则应在1个月以内开始给予甲状腺素的长期替代疗法。对于半乳糖血症应限制乳类食品,对于黄疸应早期控制,完全可以预防核黄疸。
对智力障碍儿童和高危儿童(可能出现智力障碍但尚无明显障碍表现的儿童)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是最重要的三级预防措施。
智力低下原因
1原因1回顶部
婴儿智力低下病因包括生物医学因素和社会心理文化原因。前者指脑在发育过程中接受到的各种不利因素,它们可使脑的发育不能达到应有水平,最终影响智力。后者指文化剥夺、教养不当、感觉剥夺等因素可使后天信息输入不足或不适当,从而影响智力水平。依据WHO1985年分类法和全国协作组的调查结果,病因分为以下类型。
1、感染、中毒
占12.3%。感染指出生前、后的脑部感染,如风疹、巨细胞病毒、弓形体、单纯疱疹病毒及其他多种病毒感染。中毒包括高胆红素血症、毒血症、铅中毒、酒精中毒以及长期服用过量的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等药物。
2、脑的机械损伤和缺氧
占19.6%。出生前、后及分娩时都可因物理或机械因素造成脑损伤,如产伤、颅脑外伤。围产期或生后缺血缺氧也可损害脑组织,如孕妇严重失血、贫血、心力衰竭、肺部疾患和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以及溺水、麻醉意外、癫痫持续发作后的脑缺氧。
3、代谢、营养和内分泌疾患
占5.8%。体内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粘多糖、嘌呤等物质代谢出现障碍都可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及功能,如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生前、生后营养不足特别是蛋白质、铁等物质缺乏将会使胎儿、婴儿的脑细胞数目形成减少或功能低下。内分泌疾患也要影响智力发育,如甲状腺功能低下。
2原因
4、脑部大体疾病
占0.7%。包括肿瘤、不明原因的变性疾病、神经皮肤综合征、脑血管病等。
5.脑的先天畸形或遗传性综合征
占9.5%。先天畸形包括脑积水、水脑畸形、头小畸形、神经管闭合不全、脑的我发畸形等。遗传性综合征如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等。
6、染色体畸变
占5.1%。染色体畸变包括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改变,如先天愚型、18三体综合征、C组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脆性X综合征、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7、围产期其他因素
占11.8%。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母亲营养疾病、妊高症等。
8、伴发于精神病
如婴儿孤独症、儿童期精神分裂症。
9、社会心理因素
占8.2%。此类患儿没有脑的器质性病变,主要由神经心理损害和感觉剥夺等不良环境因素造成,如严重缺乏早期合适刺激和教育。
10、特殊感官缺陷
占5.1%。包括聋、哑、盲等特殊感官缺陷。
11、病因不明
占21.9%。经过详细检查而找不到任何病因线索,即为病因不明。
婴儿多爬行可以预防智力低下
当宝宝开始学习爬行的时候,很多家长会因为觉得地上脏或其它原因限制宝宝的活动,其实婴儿的爬行有很多好处,比如锻炼四肢肌肉等。部分儿童专家认为,婴儿多爬行还可以预防儿童智力低下。
爬行有助婴儿的智力开发,这是因婴儿爬行时,经常处于俯卧、抬头的姿势,可促进其颈部肌肉的发育,孩子抬头越高,视野也越开阔,孩子就可自由观察和探究周围的事物,从而促进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发育。另外婴儿看得越多,学说话的速度就会加快,学新知识和看、读能力也增强。儿童期阅读困难的孩子,很多是由于婴儿期缺少爬行环境和爬行训练造成的。
婴儿多爬行不仅可防智力低下,还能预防肥胖等很多疾病,因而,婴儿的爬行是婴儿时期最好的全身运动。
智力障碍如何预防
1、智力低下初级预防
包括以下内容:①卫生教育和营养指导;②产前和围产期保健(高危妊娠管理、新生儿重症监护、劝阻孕妇饮酒吸烟、避免或停用对胎儿发育有不利影响的药物);③传染病(病毒、细菌、原虫)的免疫接种;④遗传代谢检查及咨询(避免近亲婚姻、发现携带者);⑤环境保护(防止理化污染、中毒及噪音损害);⑥减少颅脑外伤及意外事故,正确治疗脑部疾病、控制癫痫发作;⑦加强学前教育和早期训练;⑧禁止对小儿忽视和虐待。采取上述措施的目的在于预防智力低下的发生。
2、智力低下二级预防
措施包括:①对高危新生儿进行随访,早期发现疾病,给予治疗,尤其应该注意,早期营养(蛋白质和铁、锌等微量元素)供应和适当的环境刺激对智力发育有良好作用;②对学龄前儿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体格、营养、精神心理发育、视觉和听觉);③新生儿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筛查;④产前诊断、羊水检查(染色体病、神经管畸形、代谢疾病)。二级预防主要在于早期诊断并给予特殊处理。
3、智力低下三级预防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有面协作进行综合预防。早期发现智力低下,早期干预和刺激;对家庭给以有效的帮助,保持家庭结构完整,使智力低下儿童的功能有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