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先心病能用超声心电图诊断吗

小儿先心病能用超声心电图诊断吗

超声心动图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新技术之一,由于它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尤其对小儿先心病的诊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手段。目前大约80%的小儿先心病仅依靠超声心动图检查,即可得出明确诊断。有的医院新生儿期的小儿先心病完全型大动脉错位,约90%仅依靠超声心动图检查即可设计小儿先心病手术治疗方案。

常用的超声心动图包括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B型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心动图是定点(某一线)地反映心脏内部结构及动态变化;二维超声心动图是通过超声断面观察心脏内部结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反映血流动力学的资料;实时二维彩色多普勒是以脉冲多普勒原理为基础,经彩色编码,将多普勒信号转为彩色信号,它可显示血流的部位、形态及分布。几个方面的结合大大地提高了对小儿先心病的诊断价值。新近兴起的食道超声心动图的检查,不仅弥补了经胸超声心动图的不足,而且对于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脏监护和手术效果评定均有重要作用,尤其对小儿先心病房间隔缺损的诊断及导管介入性放置关闭器更是至关重要的。

三维超声心动图是应用计算机将一系列的二维超声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能以立体形式显示心腔、心内结构等,可以直观地观察缺损的部位、大小、毗邻关系、及瓣膜形态、大血管畸形等,对复杂小儿先心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血管内超声目前多用于冠心病的冠状血管内超声,将来心腔内的超声必然对小儿先心病的诊断提供更新的资料。

胎儿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对胚胎发育至12~16周以后,即可经腹壁对胎儿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对家族中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或患病的孕妇应提倡进行胎儿心脏超声,以早期明确心脏畸形,有利于优生优育。当然要求操作者要有娴熟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及极强的责任心,以免错误地终止妊娠

小儿心肌炎的鉴别诊断

1.小儿心肌炎与风湿性心肌炎的鉴别诊断

风湿性心肌炎是一种多见于五岁以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的疾病,有前驱感染史,除心肌损害外,病变常累及心包和心内膜,临床有发热、大关节肿痛、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体检心脏增大,窦性心动过速,心前区可听到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偶可听到心包摩擦音。抗链“O”增高,咽拭子培养A族链球菌生长,血沉增快,心电图可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2.小儿心肌炎与β受体功能亢进症的鉴别诊断

β受体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多见于六岁到十四岁学龄儿童特别是女童,这种疾病的发作和加重常与情绪变化和精神紧张有关,症状多样性,但都类似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患者体检心音增强,心电图有T波低平倒置和S-T改变,普萘洛尔试验阳性,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心脏β受体功能亢进。

3.小儿心肌炎与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诊断

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是多为三度阻滞,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病史中可有晕厥和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但多数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耐受性好,一般无胸闷、心悸、面色苍白等。心电图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QRS波窄,房室传导阻滞无动态变化。

4.小儿心肌炎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自身免疫性疾病这是多见全身型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红斑狼疮。全身型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肝脾肿大、充血性皮疹、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白细胞增多、贫血及相关脏器的损害。累及心脏可有心肌酶谱增高,心电图异常。对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对激素和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有效。红斑狼疮多见于学龄女童,可有发热,皮疹,血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低,血中可查找到狼疮细胞,抗核抗体阳性。

5.小儿心肌炎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这是一种多见于两岁到四岁幼儿,发热,眼球结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散性充血,口唇皲裂,杨梅舌,浅表淋巴结肿大,四肢末端硬性水肿,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多有病变。需要注意的是,重症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并发冠状动脉损害严重时,可出现冠状动脉梗死心肌缺血,此时心电图可出现异常Q波,此时应根据临床病情和超声心动图进行鉴别诊断。

无症状型心肌缺血应该做哪些检查

1.可有血脂升高 典型有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2.部分病人可有血糖增高。

心肌缺血发生后,心肌细胞会出现一系列代谢与功能的变化,采用多种无创及有创方法可以发现这些病理生理变化,从而反映心肌缺血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

1.心电图 普通心电图诊断SMI的依据是: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mm伴或不伴T波倒置,但无症状。持续性ST-T波异常者多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

2.动态心电图监测 其临床应用最为普遍。它是目前研究日常生活中无痛性缺血的最好方法,具有无创、简便、准确、实时、可重复性及可定量等优点,能准确反映出心肌缺血的发作频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在动态心电图中,约30%的心肌缺血发作是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约68%~84%的缺血性ST段压低是无症状的。暂时性心肌缺血的标准是:在j点后80ms,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mm,持续1min以上,发作相隔时间1min以上。而ST段上斜型抬高和T波改变可频繁地发生在正常人,不作为暂时性缺血指标。动态心电图很少有假阳性,且能提供心肌缺血的发作频度和持续时间,有利于估计预后和指导治疗。

3.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 它已广泛应用于筛选和初步诊断冠心病缺血患者。由于无痛性心肌缺血病人缺血发作时缺乏主观症状,因此在诊断时缺血激发试验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也是筛选高危病人进一步做冠脉造影、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手术及评价药物、手术疗效,预测病人预后的重要方法。

用于检测平时心电图正常而存在有SMI危险因素的人群。但存在假阳性高和特异性低的缺点。运动试验出现下列变化提示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①运动时间<10min,ST段压低≥1mm,且持续≥6min;②女性病人运动时间≤3min;③男性病人>40岁,运动时间<5min,ST段压低1mm或R波振幅增加;④收缩压下降≥1.33kPa(10mmHg);⑤运动心电图出现u波倒置;⑧开始ST段压低时的心率<140次/min。

4.放射性核素检查 放射性核素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显示无症状性心肌灌注减低,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扫描显示无症状性室壁运动异常,均有助于心肌SMI的诊断。

5.超声心动图检查 静息或运动超声心动图显示局限性室壁运动异常有助于SMI的诊断。二维超声心动图与201铊(201Tl)心肌显像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相似。但运动超声由于病人过度换气等影响,虽对心尖及前壁观察较好,但对下壁观察较差。采用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超声进行检查,可消除运动引起的不良影响,但敏感性低。

6.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可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有确诊价值,疑有冠状动脉痉挛因素者可作麦角新碱激发试验。

怎么检查心衰这种症状

心衰的诊断在临床上出现误诊的机会的确是比较高,就像冠心病的误诊非常高一样,比如平常冠心病的误诊就是心电图一出现改变(s-t段下降)就诊断病人得了冠心病,实际上这样并不是非常科学的,心衰也是同样的,是不是病人这口气喘不匀了就认为是心衰,显然不是的。,是不是已经被明确诊断为冠心病,是不是很长时间内一直患有糖尿病,结合这些如果出现了胸闷、气短,活动耐力下降这些情况,这个时候再去考虑心衰诊断的机会就明显增加了。

再从年龄来看,小孩得心衰大多是因为炎症,比如心肌炎症,就是常说的心肌炎,或者是一些心肌病,比如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成年人,45岁以上的人大部分起因于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得心衰的病因是不一样的。那对于十来岁的小孩得心衰,首先要明确他的心肌有没有问题,最需要做的检查就是心电图,还有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要做X片胸片,做彩色超声心电图,严重的时候还要做心内膜心肌活检等复杂的检查。

对于年龄大的人来说,除了做超声心电图明确基本的情况之后还要给这些病人做冠状动脉造影,看是不是冠状动脉血管出问题引起的心衰,所以检查上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一些特殊的地方。针对不同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疾病,可能要选择一些比较特殊的检查。当然,诊断心衰的方法还需要结合一些设备和器械的检查,比如拍摄X片、胸片,做心电图,做彩色超声心电图。

带您一起认识心电图家族

心电图:30岁以上的人应每年查一次

人的心脏跳动时会产生微弱的电流,当它被连接于体表的电极接收后,通过心电仪就会形成一种波形,并被记录在心电图纸上,就成为心电图。心电图是目前检测心脏基本生理的一项检查,包括心脏活动情况、跳动的快慢、节律是否整齐等,通过心电图,医生能够对心脏问题有一个基本和初步的诊断,30岁以上的人每年体检时,查一次心电图是很有必要的。

动态心电图:24小时对心脏的全程监护

做一次心电图往往难以捕捉到有效的诊断依据,这种情况下,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做一个Holter检查,就是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够发现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目前临床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其主要作用包括:一是可以发现隐匿性心律失常,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帮助医生进一步了解疾病规律,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二是能够发现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室速或室颤,发生前常有心电活动不稳的室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就能发挥它独特的优势,可及时、全面地发现猝死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三是可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矇或晕厥是否为心源性;四是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检出率高,还可进行定位诊断,尤其是症状不典型的心肌缺血。此外,动态心电图还能够帮助医生了解体内安装心脏起搏器、除颤仪的工作情况。

超声心动图:用超声看心脏

超声心动图是用超声波显示心脏结构,并评价心功能状态的检查方法。目前,通过超声心动图,先心病、风心病、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脏问题基本能够确诊。超声心动图能够动态观察心脏的活动和工作情况,对心间隔缺损、瓣膜狭窄与关闭不全等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超声心动图对大部分心脏病诊断的准确性高、重复性强、方法简单且无损伤。

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诊断以下疾病:A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三尖瓣和主动脉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B心肌病变。心肌梗死,特别是室壁瘤的发现,以心腔扩张为主的扩张型心肌病,以心壁增厚为主的肥厚型心肌病。C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能观察到房室间隔缺损、大血管转位和血液分流的情况。D其他。心包增厚和积液,心脏内和心旁的肿瘤,如心内黏液瘤、心肌肿瘤、纵隔肿瘤等。

年纪偏大、肺气多的患者做超声心动图,可能会对检查结果有一些影响,因此,对这类患者,医生往往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心脏听诊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运动负荷试验:因人而异

先慢慢走,逐步加快走,再跑步——在医院的跑步机上,按医生指令,通过逐步加大运动量来观察心脏功能,就是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它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可对无症状者筛查有无隐性冠心病,估计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筛选高危患者以便进行手术治疗。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是一种简便、实用、可靠的检查方法,但也不排除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出现。因为每个人的体力和体质有差异,有的人日常生活中爱运动,体力活动大,而有的人极不爱运动,体力耐受程度小,因此临床还需结合其他检查来做出诊断。

注意:1个月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炎、急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等不宜做激烈运动的患者,不适宜做该检查,以免发生意外。

心梗要不要做B超

一般来说,对于心脏类疾病,首先必须通过心电图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如发现有心肌梗死时,往往需要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因为心电图只是能够观察心脏的电生理变化,却不能从形态方面观察心脏的变化,如心脏瓣膜的乳头肌断裂、室间膈穿孔、心脏壁的附壁血栓等并发症都无法判断。

超声心动图检查,实际上就是用超声波观察跳动的心脏结构并评价心功能状态的检查方法。医生能够通过屏幕看到心脏的外形和活动情况,能够弥补心电图所不能检查出来的病变情况。对诊断疾病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超声心动图具有无痛苦、安全、方便及重复性好等优点,在诊断心血管疾病方面被广泛应用,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发现并发症及心功能评价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较常用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有:M型超声、二维超声、脉冲多普勒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它们常应用在以下几方面:

梗死的部位及范围室壁节段性收缩运动障碍,是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根据。如梗死部位室壁运动消失、心肌无收缩或其周围心肌收缩力减弱,都可作为确定梗死部位及范围的依据。

是陈旧性还是急性心机梗死陈旧性梗死时,梗死部位心室壁变薄且回声增强;急性梗死时,室壁舒张期虽可变薄,但回声变化不明显。

哪些检查有利于诊断出高血压

一、尿常规

早期高血压病人尿常规正常,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尿比重逐渐下降,可有少量尿蛋白,红细胞,偶见管型,随肾病变进展,尿蛋白量增多,在良性肾硬化者如24小时尿蛋白在1g以上时,提示预后差,红细胞和管型也可增多,管型主要是透明和颗粒者。

二、肾功能

多采用血尿素氮和肌酐来估计肾功能,早期高血压病人检查并无异常,肾实质受损到一定程度可开始升高,成人肌酐>114.3μmol/L,老年人和妊娠者>91.5μmol/L时提示有肾损害,酚红排泄试验,尿素廓清率,内生肌酐廓清率等可低于正常。

三、超声心动图

目前认为,和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比较,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左心室肥厚最敏感,可靠的手段,可在二维超声定位基础上记录M型超声曲线或直接从二维图进行测量,室间隔和(或)或心室后壁厚度>13mm者为左室肥厚,高血压病时左心室肥大多是对称性的,但有1/3左右以室间隔肥厚为主(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比>1.3),室间隔肥厚常上端先出现,提示高血压时最先影响左室流出道,超声心动图尚可观察其它心脏腔室,瓣膜和主动脉根部的情况并可作心功能检测,左室肥厚早期虽然心脏的整体功能如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仍属正常,但已有左室收缩期和舒张期顺应性的减退,如心肌收缩最大速率(Vmax)下降,等容舒张期延长,二尖瓣开放延迟等,在出现左心衰竭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左室,左房心腔扩大,左室壁收缩活动减弱。

四、心电图

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时心电图可显示左心室肥大或兼有劳损,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标准不尽相同,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差不大,假阴性为68%~77%,假阳性4%~6%,可见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敏感性不很高,由于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左房舒张期负荷增加,心电图可出现P波增宽,切凹,Pv1的终末电势负值增大等,上述表现甚至可出现在心电图发现左心室肥大之前,可有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

心肌缺血的检查方法

1.心电图

普通心电图诊断SMI的依据是: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mm伴或不伴T波倒置,但无症状。持续性ST-T波异常者多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

2.动态心电图

监测 其临床应用最为普遍。它是目前研究日常生活中无痛性缺血的最好方法,具有无创、简便、准确、实时、可重复性及可定量等优点,能准确反映出心肌缺血的发作频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在动态心电图中,约30%的心肌缺血发作是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约68%~84%的缺血性ST段压低是无症状的。

暂时性心肌缺血的标准是:在j点后80ms,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mm,持续1min以上,发作相隔时间1min以上。而ST段上斜型抬高和T波改变可频繁地发生在正常人,不作为暂时性缺血指标。动态心电图很少有假阳性,且能提供心肌缺血的发作频度和持续时间,有利于估计预后和指导治疗。

3.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

它已广泛应用于筛选和初步诊断冠心病缺血患者。由于无痛性心肌缺血病人缺血发作时缺乏主观症状,因此在诊断时缺血激发试验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也是筛选高危病人进一步做冠脉造影、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手术及评价药物、手术疗效,预测病人预后的重要方法。 用于检测平时心电图正常而存在有SMI危险因素的人群。但存在假阳性高和特异性低的缺点。

运动试验出现下列变化提示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①运动时间<10min,ST段压低≥1mm,且持续≥6min;②女性病人运动时间≤3min;③男性病人>40岁,运动时间<5min,ST段压低1mm或R波振幅增加;④收缩压下降≥1.33kPa(10mmHg);⑤运动心电图出现u波倒置;⑧开始ST段压低时的心率<140次/min。

4.放射性核素检查

放射性核素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显示无症状性心肌灌注减低,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扫描显示无症状性室壁运动异常,均有助于心肌SMI的诊断。

5.超声心动图检查

静息或运动超声心动图显示局限性室壁运动异常有助于SMI的诊断。二维超声心动图与201铊(201Tl)心肌显像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相似。但运动超声由于病人过度换气等影响,虽对心尖及前壁观察较好,但对下壁观察较差。采用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超声进行检查,可消除运动引起的不良影响,但敏感性低。

6.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可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有确诊价值,疑有冠状动脉痉挛因素者可作麦角新碱激发试验。

心脏病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一)动态心电图(Holter)又称长程心电图,可提供受检者全日的动态心电活动的信息。有效地补充常规心电图的不足,不仅可以获得连续24小时甚至48小时的心电图资料,结合病人的活动日记,还可以明确病人的症状、活动状态及服用药物等与心电变化之间的关系。

应用范围: 1、心悸、胸痛、头昏、晕厥等症状性质的判断。 2、心律失常的定性、定量诊断。 3、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及相对的定位诊断。 4、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后随访作预后评估。 5、选择安装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评定起搏器的功能。 6、抗心律失常及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疗效评定。

(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是用以发现早期冠心病的一种诊断方法,虽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有一定比例的假阴性和假阳性,但由于其方便、无创伤、安全,仍被公认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其中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 适用于: ①对不典型胸痛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鉴别诊断; ②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负荷能力; ③评价冠心病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效果; ④进行冠心病易患人群流行病调查筛选试验。 有以下情况不宜进行该检查: ①急性心肌梗塞或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 ②不稳定型心绞痛; ③心力衰竭者;④中、重度心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病; ⑤急性或严重慢性疾病; ⑥严重高血压患者; ⑦急性心包炎或心肌炎; ⑧肺栓塞; ⑨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⑩严重残疾不能运动者。

(三)超声心动图检查俗称心脏B超。超声心动图利用雷达扫描技术和声波反射的特性,在荧光屏上显示超声波通过心各层结构时发生的反射,形成灰阶图像,借以观察心、大血管的形态结构和搏动状态,了解房室收缩、舒张与瓣膜的关闭和开放活动的规律,为临床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参考资料。超声心动图对下述心脏病有诊断价值: ①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三尖瓣和主动脉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②心肌病变(心肌梗死特别是室壁瘤的发现;特发性心肌病,以心腔扩张为主的扩张型心肌病,以心壁增厚为主要表现的肥厚型心肌病) ③先天性心脏病(能观察到房室间隔缺损、大血管转位和血液分流的情况) ④冠心病; ⑤高血压性心脏病; ⑥其他:心包的增厚和积液、心脏内和心旁的肿瘤,如心内粘液瘤,心肌的肿瘤,心脏旁(纵隔)肿瘤等。

相关推荐

得了心脏病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查

心脏病患者体检时应查的项目有内科检查、血压、心电图、血脂、血糖、肝肾功、血常规。因为心电图检查只作短时静态记录,所以,心脏病患者应视情况加做以下检查。 (一)动态心电图(Holter)又称长程心电图 可提供受检者全日的动态心电活动的信息。有效地补充常规心电图的不足,不仅可以获得连续24小时甚至48小时的心电图资料,结合病人的活动日记,还可以明确病人的症状、活动状态及服用药物等与心电变化之间的关系。 应用范围: 1.心悸、胸痛、头昏、晕厥等症状性质的判断。 2.心律失常的定性、定量诊断。 3.心肌缺血的

高血压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确定有无高血压:测量血压升高应连续数日多次测血压,有两次以上血压升高,方可谓高血压。 二、鉴别高血压的原因:凡遇到高血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检查,以排除症状性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和分型,了解靶器官的功状态,尚有利于治疗时正确选择药物。血尿常规、肾功、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尤其血钾)、心电图、胸部X线和眼底检查应作为高血压病病人的常规检查。 (一)血常规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无异常,但急进型高血压时可有Coombs试验阴性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伴畸形红细胞、

宝宝有心脏杂音不一定是先心病

一般来说,按病情轻重不同,先心病会不同程度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降低抵抗力,而且,一部分先心病患儿的病情是随年龄发展的,如不及时治疗,随着肺动脉压力增高或心脏增大,到了晚期便会失去治疗机会。资料表明,先心病患儿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到1岁时有一半死亡,到2岁时有2/3死亡。 出现心脏杂音不等于确诊先心病 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体征是心脏杂音,如果得知小儿的心脏出现杂音,相信会让很多家长心生恐惧。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不仅仅听心脏杂音,还必须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方确定诊断,必要时还需进一步做心血

心脏病的检查

心脏病要做的检查 心脏病患者体检时应查的项目有内科检查、血压、心电图、血脂、血糖、肝肾功、血常规。因为心电图检查只作短时静态记录,所以,心脏病患者应视情况加做以下检查。 (一)动态心电图(Holter)又称长程心电图 可提供受检者全日的动态心电活动的信息。有效地补充常规心电图的不足,不仅可以获得连续24小时甚至48小时的心电图资料,结合病人的活动日记,还可以明确病人的症状、活动状态及服用药物等与心电变化之间的关系。 应用范围: 1.心悸、胸痛、头昏、晕厥等症状性质的判断。 2.心律失常的定性、定量诊断

确诊冠心病需要做哪些检查项目

1、心脏药物负荷试验检查冠心病:某些药物如双嘧达莫、腺苷、多巴酚丁胺等可以增快心律,增加心肌的耗氧量或“冠脉窃血”诱发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或心电图ST段改变。利用这些药物的特性,对疑有冠心病但因年老体弱或生理缺陷等不做运动试验者进行药物负荷试验,提高冠心病诊断率。 2、超声心动图检查冠心病:是诊断心脏疾病极其有价值的一项检查。(1)确诊或排除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先心病,风心病,心肌病);(2)冠心病心绞痛:绝大多数病人超声心动图是正常的;(3)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有明确的室壁运动异常,超声心动图

小儿心肌病的诊断检查

小儿心肌炎的临床诊断问题 目前我国小儿心肌炎的诊断基本上仍属于临床诊断,尚缺乏高度敏感、特异的实验诊断指标。当前许多儿科医生常根据下列几点来诊断心肌炎: (1)患儿近期有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的病史; (2)自觉有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乏力、头迷等症状; (3)化验显示一项或几项心肌酶增高; (4)心电图有窦性心动过速、过早搏动或传导阻滞等改变。 怀疑心肌炎时,应做以下检查: (1)血清心肌酶谱和心肌肌钙蛋白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早期多有升高,其中以来自心肌的同工酶CK-MB特异性强,且敏感性高,CK

出现高血压后的检查项目

血压 眼底检查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心电图 酚红排泄试验 尿比重 尿常规 尿素尿酸 一、确定有无高血压:测量血压升高应连续数日多次测血压,有两次以上血压升高,方可谓高血压。 二、鉴别高血压的原因:凡遇到高血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检查,以排除症状性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和分型,了解靶器官的功状态,尚有利于治疗时正确选择药物,血尿常规,肾功,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尤其血钾),心电图,胸部X线和眼底检查应作为高血压病病人的常规检查。 (一)血常规红细胞和血红蛋

心病的检查确诊方法

心病检查方法1、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心电图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易于普及,当患者病情变化时便可及时捕捉其变化情况,并连续动态观察和进行各种负荷试验,以提高其诊断敏感性。 冠心病检查方法2、核素心肌显像:根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排除心绞痛时可做此顶检查。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大小。结合运动试验再显像,则可提高检出率。 冠心病检查方法3、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

高血压的检查

一、确定有无高血压:测量血压升高应连续数日多次测血压,有两次以上血压升高,方可谓高血压。 二、鉴别高血压的原因:凡遇到高血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检查,以排除症状性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和分型,了解靶器官的功状态,尚有利于治疗时正确选择药物,血尿常规,肾功,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尤其血钾),心电图,胸部X线和眼底检查应作为高血压病病人的常规检查。 1、血常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无异常,但急进型高血压时可有Coombs试验阴性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伴畸形红细胞,血

心肌缺血的检查方法

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检查。为尽早发现心肌缺血,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关体检,了解有无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血糖、颈部血管超声、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 受负荷试验检查。若属于心肌缺血的高危人群,应向医生询问,是否具备典型的冠心病症状,决定是否需要接受负荷试验,如活动平板心电图、腺苷负荷心脏超声心动图以及冠脉多排CT。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