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有哪些
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有哪些
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鼻咽癌,尤其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其发病率可高达30~50/10万。鼻咽癌的死亡率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81%,居第八位,高发年龄在40~60岁,以男性为多见。
其次是甲状腺癌,其发病率约3.5/10万,好发于中青年女性,高发年龄在35~55岁。第三位是唾液腺肿瘤(包括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唾液腺等),发病率约3/10万,其中80%发生在腮腺、10%位于领下腺、 1%在舌下腺,其余分布在小唾液腺。男女发病比例相当,好发于中、老年人。
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还有口腔内的癌症(包括舌、颊粘膜、齿龈、口底、硬腭、软腭、扁桃体等),喉癌、恶性淋巴瘤、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癌,头颈部软组织肉瘤,以及头皮癌和头颈部皮肤癌与恶性黑色素瘤。
总之,头颈部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总体上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男性发病高于女性,高发年龄往往从30~40岁开始,40~60岁呈最高峰,60岁以后逐渐下降。根据地理分布不同,在我国南方好发鼻咽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与皮肤癌;而在我国北方,好发口腔癌与喉癌。
口干舌燥是怎么回事 放射治疗
患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接受放射线治疗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唾液腺受到破坏而减少甚至停止进行唾液分泌。这种患者不仅需要饮食上偏向汤水食物更是需要在说话之前吸入水分湿润口腔进行正常交流。
孕妇鼻涕带血怎么回事
一、环境因素
长时间在干燥且带有粉尘的环境中,很容易使得鼻部粘膜受到刺激,进而破坏鼻部血管,导致该类症状的出现。
二、特异性炎症
比如结核、梅毒或是恶性肉芽肿等疾病的长期感染,很容易促使鼻腔小血管扩张、鼻黏膜糜烂,继而出现该症状。
三、非特异性炎症
存在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或是其他鼻部非特异性炎症,也是相当常见的一个出现鼻涕带血的原因。
四、鼻咽癌
该病在我们十分常见,在所有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在40~60岁左右的年龄层相当多发,男性朋友出现的较多。患有鼻咽癌时,患者主要表现为擤出带血鼻涕,或是倒吸涕中带血,在晨起时比较常见。因为该病发作频率不高,且出血量较少,很容易被多数患者忽略掉,这需要患者朋友们多多注意才是。
一般的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鼻涕中带血的问题,不过出血的量并不大。所以提醒广大孕妇朋友们如果出现异常问题的时候。最好多加警惕,及时就医。
鼻出血是怎么回事 鼻咽癌
鼻咽癌为我国多发肿瘤之一,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该病发病率占首位,且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至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其主要表现为:倒吸涕中带血或擤出带血鼻涕,这主要是肿瘤表面破溃引起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多,以早晨起床时多见。由于出血少,时有时无,常被患者忽视,或被误认为呼吸道炎症进行。
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因
从临床表现判断,淋巴结转移癌的就诊年龄最大,无性别差异,病程较长,淋巴结较大。淋巴结核以女性多见,病程长。淋巴结炎患者多较年轻,平均病程短,淋巴结较小。恶性淋巴瘤男多于女,淋巴结肿大明显,常伴发热。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为多部位性,常有发热,平均病程较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发病年龄小,伴高热,淋巴结肿痛明显。
颈部肿块诊断80%规律可作为诊断分析的参考:颈部非甲状腺瘤20%为炎症、畸形或其他非肿瘤性疾病;恶性肿瘤20%为颈部原发肿瘤,80%为转移性肿瘤;转移性肿瘤20%来源于胸腹部脏器,80%来源于头颈部恶性肿瘤。转移性恶性肿瘤中,20%原发灶不明,80%可找到原发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值得注意的是,诊断为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proliferation of the lymph node)的病例越来越多。常是不明原因的多部位淋巴结肿大,无或轻度不适。能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因素有多种,例如病毒、某些化学药物、代谢的毒性产物、变性的组织及异物等。
常见恶性肿瘤有哪些
·常见的恶性肿瘤简介
胃癌
胃癌的好发年龄比较偏向于中老年人,男女比例也是承男多女少的趋势发展的,在我国更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高发,要想远离胃癌,日常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还是要多加注意的。
肝癌
肝是我们身体的排毒器官,肝癌发病较为隐蔽,且有很大的侵蚀性,前期不易察觉,后期增长迅速,危害人们的生命,一些肝部疾病是造成肝癌的原因,除此之外,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造成肝癌高发的因素。
肺癌
说起肺癌,它可谓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为迅速的恶性肿瘤了,近年来更是明显增高,可谓是位于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癌症的首位,常见于吸烟的人,研究证实长期吸烟于肺癌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食管癌
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常发于中年人,研究发现食管癌的发病因素有很多,如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饮食不规律、遗传、接触化学物质等。
宫颈癌
宫颈癌近年来死亡率已经逐渐减少,但还是微笑人们生命的恶性肿瘤。吸烟、病毒感染、不良性习惯都是诱发宫颈癌的因素。
乳腺癌
乳腺癌是常见的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一般来说症状都较为明显容易发现,建议广大女性为降低乳腺癌几率定期去医院体检,早发现早治疗。近日,著名女歌手姚贝娜也是因为乳腺癌复发医治无效去世的,一曲红颜劫,空留天籁绕人间!
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有哪些
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有:肺癌、胃癌、食管癌、肠癌、肝癌、乳腺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宫颈癌、鼻咽癌。其中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最为多见,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0%~80%。
颈部肿块怎么办
颈部肿块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颈部肿块组织来源复杂,生物学特性各异,治疗方案不同。据统计,在非甲状腺肿块中,颈部肿块80%为肿瘤;在肿瘤中,恶性占80%;在恶性肿瘤中,转移性者占80%;在转移性恶性肿瘤中,原发灶80%位于锁骨上。
颈部炎症肿块病程多为7天,颈部肿瘤性肿块病程多为7个月,颈部先天性畸形肿块病程多为7年。
1.从年龄上来看,婴幼儿患者多为先天性肿块,如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囊性水瘤等;青少年患者多为炎性淋巴结肿大;青壮年和中年患者应警惕恶性肿瘤;老年者多为转移性恶性肿瘤。
2.从部位上来看,甲状舌骨囊肿和甲状腺肿物常位于颈部中线区域,鳃裂囊肿、涎腺肿物、颈部神经鞘瘤、颈动脉体瘤常位于颈侧区域,淋巴管瘤、肺及消化道来源的转移癌常位于颈后区域。
3.从肿瘤的性质来说,颈部恶性肿瘤一般较硬,活动度差。颈部转移癌可出现多个肿块,压痛不十分明显。颈部良性肿物一般质地中等,边界清楚,活动度可。鳃裂囊肿、囊性水瘤、表皮样囊肿为囊性肿物,但某些甲状腺转移癌也可表现为囊性。
4.颈部炎性肿块有红肿热痛症状,急性者有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白细胞总数升高。脓肿形成时,局部皮肤有明显压痛点及凹陷性水肿,浅在的脓肿可以查出明显的波动感。
鼻涕带血丝是什么原因 鼻咽癌
鼻咽癌为我国多发肿瘤之一,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该病发病率占首位,且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至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其主要表现为:倒吸涕中带血或擤出带血鼻涕,这主要是肿瘤表面破溃引起出血,出血量一般不多,以早晨起床时多见。由于出血少,时有时无,常被患者忽视,或被误认为呼吸道炎症进行治疗。
双侧颈部多发性淋巴结肿大临床表现
颈部肿块诊断80%规律可作为诊断分析的参考:颈部非甲状腺瘤20%为炎症、畸形或其他非肿瘤性疾病;恶性肿瘤20%为颈部原发肿瘤,80%为转移性肿瘤;转移性肿瘤20%来源于胸腹部脏器,80%来源于头颈部恶性肿瘤。转移性恶性肿瘤中,20%原发灶不明,80%可找到原发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诊断为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proliferation of the lymph node)的病例越来越多。常是不明原因的多部位淋巴结肿大,无或轻度不适。能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因素有多种,例如病毒、某些化学药物、代谢的毒性产物、变性的组织及异物等。组织学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表现十分复杂,是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淋巴组织交界性病变。如伴有淋巴组织不典型增生,则需注意恶变倾向,予以严密观察。
掌握淋巴结肿大的性质,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患急、慢性炎症,淋巴结质地柔软,能活动,与周围组织和皮肤无黏连,有游离感,急性期有红、肿、热、痛等典型症状。
如患淋巴结核,早期淋巴结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黏连,病情加重后淋巴结可继续肿大,但一般不超过核桃大小,以后可黏连融合成片,发生液化,破溃,流出棕黄色脓液或干酪样物质。癌肿所致淋巴结肿大多呈石头样的坚硬感,表面凹凸不平,与皮肤可黏连一起,无疼痛或压痛。如患淋巴性白血病,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能活动、不黏连、光滑、不硬、不痛,也不化脓破溃。
介入治疗良性肿瘤的效果怎么样
介入治疗良性肿瘤的效果怎么样?良性肿瘤有很多,包括肝血管瘤、肝腺瘤、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子宫肌瘤等,肿瘤疾病可选择手术、化疗、放疗、介入治疗、生物治疗及中医中药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不断得到提高,介入治疗是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介入治疗就是在大腿根皮肤切1-2豪米的小口,穿刺股动脉,在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导管导丝技术,将导管送至肿瘤的营 养血管内,将化疗药物直接地灌注到肿瘤内,杀死肿瘤细胞,并可以将肿瘤的营养血管栓塞,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饿死”肿瘤细胞。这就是常说的的经皮动脉化疗栓塞。
动脉化疗可以将化疗药直接灌注到肿瘤内,提高肿瘤局部的化疗药物浓度,研究表明,动脉灌注时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较静脉给药高2-6倍,而局部药物浓度增加1倍,其杀灭肿瘤细胞量可增加10倍以上,而且全身药物浓度减少,副反应减少。动脉化疗栓塞不仅是肝癌、肝转移癌的首选治疗,而且对肺癌、胰腺 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食管癌及头颈部恶性肿瘤也有很好疗效。
介入治疗不仅包括血管介入治疗,还有非血管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射频消融是利用电子发生器产生中高频率的射频波, 并将射频波转化热能,使肿瘤局部温度达到90℃--120℃,从而使局部癌组织细胞发生热变性和凝固坏死。对于小5cm的肿瘤可完全毁损,达到替代外科手 术的作用。射频消融因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正越来越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治疗领域已从最初的肝癌发展到 肾、肾上腺、肺、骨、甲状腺、乳腺等肿瘤。
这些表现就是颈部淋巴结病
从临床表现判断,淋巴结转移癌的就诊年龄最大,无性别差异,病程较长,淋巴结较大。淋巴结核以女性多见,病程长。淋巴结炎患者多较年轻,平均病程短,淋巴结较小。
男性恶性淋巴瘤比女性淋巴结肿明显大,常伴有发热。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是一个多部位,常伴发热,平均病程相对较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Kikuchi病)发病年龄小,发烧,淋巴结肿大明显。
颈部肿块诊断80%规律可作为诊断分析的参考:颈部非甲状腺瘤20%为炎症、畸形或其他非肿瘤性疾病;恶性肿瘤20%为颈部原发肿瘤,80%为转移性肿瘤;转移性肿瘤20%来源于胸腹部脏器,80%来源于头颈部恶性肿瘤。
转移性恶性肿瘤中,20%原发灶不明,80%可找到原发灶。值得注意的是,诊断为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proliferation of the lymph node)的病例越来越多。常是不明原因的多部位淋巴结肿大,无或轻度不适。
能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因素有多种,例如病毒、某些化学药物、代谢的毒性产物、变性的组织及异物等。组织学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表现十分复杂,是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淋巴组织交界性病变。如伴有淋巴组织不典型增生,则需注意恶变倾向,予以严密观察。
掌握淋巴结肿大的性质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急性、慢性炎症、淋巴结肿大、软质、可活动性、周围组织及皮肤无粘连,有无红肿、热痛、痛等典型症状。
如患淋巴结核,早期淋巴结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黏连,病情加重后淋巴结可继续肿大,但一般不超过核桃大小,以后可黏连融合成片,发生液化,破溃,流出棕黄色脓液或干酪样物质。
颈部肿块诊断80%规律可作为诊断分析的参考:颈部非甲状腺瘤20%为炎症、畸形或其他非肿瘤性疾病;恶性肿瘤20%为颈部原发肿瘤,80%为转移性肿瘤;转移性肿瘤20%来源于胸腹部脏器,80%来源于头颈部恶性肿瘤。
转移性恶性肿瘤中,20%原发灶不明,80%可找到原发灶。值得注意的是,诊断为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proliferation of the lymph node)的病例越来越多。常是不明原因的多部位淋巴结肿大,无或轻度不适。
能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因素有多种,例如病毒、某些化学药物、代谢的毒性产物、变性的组织及异物等。组织学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表现十分复杂,是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淋巴组织交界性病变。如伴有淋巴组织不典型增生,则需注意恶变倾向,予以严密观察。
掌握淋巴结肿大的性质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急性、慢性炎症、淋巴结肿大、软质、可活动性、周围组织及皮肤无粘连,有无红肿、热痛、痛等典型症状。
如患淋巴结核,早期淋巴结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黏连,病情加重后淋巴结可继续肿大,但一般不超过核桃大小,以后可黏连融合成片,发生液化,破溃,流出棕黄色脓液或干酪样物质。
咽部异物感警惕下咽癌
一、发病情况
下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肿瘤,5%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占3%,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危害。在我国,许多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些癌症的发病机制的线索。
1、亚硝胺类化合物致癌;
2、霉变物致癌;在高发地区中,这些地区常常会有土壤、粮食及饮水中缺乏微量元素,如铜、锌等情况;
3、遗传易感性等。我们调查发现下咽癌与过度饮酒(白酒)密切相关,下咽癌在头颈部肿瘤中属于比较难治,疗效较差的肿瘤。一般放疗后5年生存率10%-20%,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30%-40%。
二、临床表现
下咽癌患者常伴以下临床症状
1、咽部异物感
起病时患者可以有咽部异物感,常在进食后有食物残留感,此症状可持续数月。
2、吞咽疼痛
开始轻微,以后逐渐加重,可向一侧耳部放散。
3、吞咽不畅
在咽部的肿瘤增到的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患者就会有无法下咽的情况。
4、声音嘶哑
晚期由于侵犯喉内或喉返神经所致。可伴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5、咳嗽或呛咳
肿瘤长大,影响吞咽功能,唾液或食物可呛入呼吸道。
6、颈部肿块
约1/3的病人因颈部肿块为主诉而来诊,通常在上颈或中颈部,咽部症状可轻微或无。
软骨肉瘤的发病比例
传统性软骨肉瘤被定义为一种软骨性恶性肿瘤,肿瘤基质为均一的软骨。软骨肉瘤是继骨肉瘤之后第二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占全部恶性骨肿瘤的 20%~27%。发病随年龄增长,多发于30~70岁。20岁以下发病者少见。软骨肉瘤有累及躯干骨的倾向,约占45%(骨盆25%,肋骨20%)。髂骨是最好发的部位,约占所有病例的20%,其次是股骨(15%)和肱骨(10%)。脊柱的发生率约为10%。男性多于女性。发生于髓腔者为中心型,发生于骨膜者为骨膜型,另有少数可发生于软组织。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与骨盆,亦可见于椎骨、骶骨、锁骨、肩胛骨和足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