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么判断婴幼儿期哮喘病情恶化

怎么判断婴幼儿期哮喘病情恶化

婴幼儿哮喘病情估计比较困难,因为任何客观的指标,如肺功能检查是不可能进行的,患儿也不可能为医师或家长提供任何可靠的主诉,因此婴幼儿哮喘病情恶化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长的观察和医师的综合判断。下面几点可供参考:

(1)精神状态:婴幼儿的天性是好动,因此哮喘婴幼儿哮喘轻度发作时,精神如常,仍活泼、爱玩,但当婴幼儿变得烦躁、爱哭或嗜睡时,常提示病情严重。

(2)气短和讲话方式改变:轻度哮喘发作的婴幼儿在活动或哭闹后出现气短,随着病情的加重,会说话的患儿语调变得软弱,哭声短暂,喂养困难,安静时也出现气短,进食被迫暂停。平卧位时症状加,哭闹加剧,坐位和前倾位时反而可以减轻。

(3)呼吸和脉搏增速:清醒安静时呼吸次数超过正常最高频率,病情越重,呼吸和脉率的频率越高。

(4)鼻翼扇动、呼吸辅助肌活动及胸骨上窝凹陷:鼻翼扇动是婴幼儿呼吸困难最常见到,也是最早出现的体征,因此即使轻中度哮喘发作的婴幼儿也可见到鼻翼扇动的体征。随着喘息症状的加重,胸骨上窝凹陷、肋间隙和剑突下部凹陷及点头呼吸均可出现,提示病情严重。

(5)哮鸣音:轻度喘息发作常可在呼气终末期听到散在肺哮鸣音,当病情转重,哮鸣吾的质和量均可有改变,例如变成响亮,甚至满布全肺,但当进入呼吸衰竭期哮鸣音反而减弱甚至听不到。

怎样诊断儿童哮喘呢

其实哮喘是有严格的诊断标准的。在1993年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就制定出了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1)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计分法)凡年龄<3岁,喘息反复发作者计分原则:①喘息发作>3次(3分);②肺部出现喘鸣音(2分);③喘息突然发作(1分);④有其他特应性病史(1分);⑤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1分)。

评分原则: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喘息发作只2次或总分≤4分者初步诊断为可疑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可进一步试验诊断以确诊。

(2)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标准:①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溯到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有关);②发作时肺部干罗及喘鸣音;③平喘药有明显疗效,疑似病例可选用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每次0.01ml/kg,最大量不大于0.3ml/次,或以舒喘灵气雾剂或溶液雾化吸入15分钟,观察有无明显疗效。

过敏性哮喘会传染吗

对于过敏性哮喘病是不是具备传染性,患者需要根据过敏性哮喘病的性质进行判断,要是过敏性哮喘病可以传染的话,患者要做好预防方法的工作。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如果忽视治疗,可以伴随终身。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过敏现象或者有过敏性鼻炎,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发病前兆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眼痒、流泪等症状。 由于症状与呼吸道感染或炎症相似,大人缺乏相关知识,往往在早期忽视治疗,也极有可能被误诊。

过敏性哮喘不是传染病,所以不会传染的。但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如果忽视治疗,可以伴随终身。由于过敏性哮喘的发病因素中,环境因素起很大的作用,所以父母中如有患此症者,只要预防得当,其子女并不一定会发生过敏性哮喘。预防的首要一条是注意优生,避免近亲婚配,因为表兄妹之间有 1/8的致病基因相同。

婴幼儿哮喘你到底知道多少

婴幼儿哮喘不易发觉

根据国内外资料显示,儿童支气管哮喘仅有20%到成年后完全没有症状。约50%以上患者于3岁以前发病,而婴幼儿期确诊率仅占20%,其原因是由于有些婴幼儿哮喘发作并不频繁,很容易和其他具有相同症状、体征的呼吸系统疾病相混淆;有部分婴幼儿在呼吸道感染时也可伴有喘息,因此经常把婴幼儿哮喘误诊为支气管炎或喘息性支气管肺炎。

另外,婴幼儿哮喘的发作基本上是由感冒诱发,早期未予及时控制,逐渐发展为哮喘伴肺部感染,这与喘息性肺炎或支气管炎难以鉴别,况且大家对婴幼儿哮喘认识不够,导致婴幼儿哮喘未能得到及时明确诊断;有时候即便诊断明确了,因为部分患儿不能配合或爸妈的偏见而不能接受规范的综合治疗,致使一些婴幼儿哮喘发展为儿童时期的持续哮喘,肺功能受损严重,症状难以控制,预后不佳甚至引起死亡。

婴幼儿哮喘发展两方向

婴幼儿哮喘的发展有着完全不同的方向,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规范治疗后,发作次数逐渐减少,以至全面控制;另一部分在未接受正规治疗的情况下,病情逐渐加重,肺功能受损,影响其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可靠的方法筛选哪些宝宝会发展为持续性哮喘,主要依靠询问爸妈有无过敏家族史和宝宝有无相应特征,或作些实验室检查,经综合分析后判断。

哮喘的三级预防工作

1、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也称为病因预防。一级预防是指在接触哮喘诱发因素或哮喘发生之前就采取的预防措施,来防止易感个体发生哮喘,预防的重点对象人群是围生儿和婴幼儿,但是目前由于观念和条件的限制,普及实施的并不理想。

2、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是指在哮喘的临床前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即接触过敏原后、哮喘发作之前进行的预防措施。如患有婴儿湿疹的婴幼儿,多属于过敏体质,发展为哮喘的可能性比较大,对这些婴儿使用H1受体拮抗剂等药物,预防未来哮喘的发作。二级预防可以明显地降低哮喘的发生率、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

3、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是指在已经确诊哮喘后进行的积极治疗以及尽量避免接触变应原的预防性措施,以防止哮喘症状恶化。目前三级预防受到医疗机构及患者本人的普遍重视。哮喘常见的诱发因素很多,如各种食物、花粉、尘螨、刺激性气体、烟雾、药物、呼吸道感染、冷空气、运动及精神因素等,有的哮喘患者可能只对其中的一种因素敏感,也有部分患者对其中的多种因素敏感,因此,很难做到完全避免。

在上面的介绍当中,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注意自己的健康之外,也要在自己身体不适的时候,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尽早发现疾病并进行治愈,避免病情加重危害到身体健康。在这里也希望大家都可以身体健康。

怎样诊断儿童哮喘呢

(1)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计分法)凡年龄<3岁,喘息反复发作者计分原则:①喘息发作>3次(3分);②肺部出现喘鸣音(2分);③喘息突然发作(1分);④有其他特应性病史(1分);⑤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1分)。

评分原则: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喘息发作只2次或总分≤4分者初步诊断为可疑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可进一步试验诊断以确诊。

(2)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标准:①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溯到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有关);②发作时肺部干罗及喘鸣音;③平喘药有明显疗效,疑似病例可选用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每次0.01ml/kg,最大量不大于0.3ml/次,或以舒喘灵气雾剂或溶液雾化吸入15分钟,观察有无明显疗效。

婴幼儿哮喘应如何进行诊断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国际哮喘会议上呼吸科的学者专家对于哮喘的诊断治疗达成了共识,全球有了统一的哮喘诊断标准。婴幼儿哮喘是指小于三岁的小儿喘息发作,其发作多与病毒性感染相关。由于婴幼儿处于快速发育期,身体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可塑性较强,如果能早期诊断婴幼儿哮喘,并及时给与正规合理治疗,一般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预后良好。

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包括:

(1)年龄<3岁,喘息发作≥3次。

(2)发作时双肺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具有特应性体质,如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等。

(4)父母有哮喘病等过敏史。

(5)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

凡具有以上第(1)、(2)、(5)条即可诊断哮喘。如喘息发作2次,并具有第(2)、(5)条,诊断为可疑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如同时具有第(3)和(或)第(4)条时,可考虑给予哮喘治疗性诊断。

由于婴幼儿患者常出现不典型的喘息症状,鉴别时需要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如果支气管舒张试验为阳性则支持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感冒后咳不停或是哮喘发作前兆

A、感冒后咳不停,当心咳嗽变异性哮喘

说到哮喘,很多人并不陌生,就是一发作起来喘个不停。其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哮喘,并没有典型哮喘发作时那样喘,这些不喘的哮喘往往容易被人所忽略。医师给记者举例说,有一些孩子,在得了一次感冒后就咳个没完没了,咳上几个月甚至大半年,这些孩子的咳嗽有一个特点,就是多为夜间干咳,咳嗽多是刺激性的,与闻到刺激性气味、天气变冷或剧烈运动等有关,咳嗽时无痰、不喘,使用抗生素或镇咳药物治疗无效,在做胸部X线或肺部检查时也并未发现异常。

医师说,如果这个孩子又恰巧是个过敏体质儿(如有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咳嗽超过8周以上,那么爸妈要高度警惕孩子是否患上了咳嗽变异性哮喘。

通常来说,患哮喘的儿童在刚开始时常以反复咳嗽为主要症状,也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一般来说,感冒引起的咳嗽很少超过2周,如果超过2周的反复咳嗽,并且在夜间或运动后咳嗽特别明显的,尤其在天气变化更明显时,就要警惕是否有哮喘。哮喘只有在急性发作时才会有胸闷、气促,呼吸时有喘鸣音的典型临床症状,往往此时才会引起家长的注意。

B、判断婴幼儿哮喘看两点

小孩子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而且因小孩年龄小,表达不清楚,所以医生对于婴幼儿哮喘的诊断主要看临床经验。医师说,一看临床症状,二看体格检查。如果孩子有以下症状时高度提示哮喘:超过每月1次的频繁发作性喘息,体育活动会诱发的咳嗽或喘息,长时间的夜间咳嗽。这些都需要家长细致地观察,提供详细的病史。

其次,医生常会用吸入速效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的试验性治疗来判断喘息是否是哮喘,比如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而停药后症状反复或加重,那么哮喘的诊断就成立了。

当然,发作性喘息和咳嗽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并非都是哮喘发作。因此,婴幼儿反复喘息还必须排除一些其他疾病,比如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道异物、结核等。

小儿哮喘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1]婴幼儿哮喘凡年龄<3岁,哮喘反复发作者,可按记分法进行诊断。记分方法为:喘息反复发作≥3次,3分;肺部出现哮鸣音,2分;喘息症状突然发作,1分;有其他特异性病史,1分;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1分。评分标准为: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哮喘发作2次,或总分≤4分者初步诊断婴幼儿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如肺部有哮鸣音者可做下列实验:①0。1%肾上腺素。每次0。01ml/kg皮下注射,15-20min钟后若喘息缓解或哮鸣音明显减少者加2分;②予以沙丁胺醇气雾剂或其水溶液雾化吸入后,观察喘息或哮鸣音改变情况,如减少明显者可加2分。

[2]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依据为:①喘息反复发作(或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②发作时肺部出现哮鸣音;③平喘药治疗有显效。疑似病例可选用0。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最大量不超过0。3ml/次,或以沙丁胺醇气雾剂或溶液雾化吸入,观察15分钟,有明显疗效者有助于诊断。

[3]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诊断依据为:①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常伴有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②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③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是诊断本症的基本条件;④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气道反应性测定、变应原检测等可作辅助诊断。

过敏性哮喘的诊断

过敏性哮喘在婴幼儿时期就经常发生,那么在这个时候,家长都是会非常的惊慌的,因为他们可能从来不会想到哮喘这一类疾病会发现在我们那还太小的孩子身上。那么在此时我们就需要去做一些相关的了解,比如说过敏性哮喘有怎样的诊断标准,也好为能自己先做一些简单的判断,为医生争取些时间。

过敏性哮喘病的诊断标准是: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

5.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⑴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⑵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ml;

⑶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过敏性哮喘这一类疾病对大家身体的危害,是无法想象的;特别是对婴幼儿来说。通过对以上的知识的了解,我们知道了一些关于过敏性哮喘诊断的一些简单标准,那么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因为我们如果一旦会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判断的话,就不会手忙脚乱的了。

相关推荐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哮喘患儿的胸部x线检查通常是正常的,少数病人可出现肺气肿征象。 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有助于哮喘的诊断,但年幼儿童难以配合,故对此两项检查受一定限制,此外皮肤变应原试验也可作辅助诊断。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1993年制定的试行方案) (一) 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计分法) 1.计分法 凡年龄3次(3分); ② 肺部出现喘鸣音(2分); ③ 喘息突然发作(1分); ④ 其他特应性病史(1分); 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1分)。 2.评分原则 (1) 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

儿童哮喘危害及与成人哮喘关系

、我国儿童哮喘死亡率全球第一 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是在发达国家中受累人群最多的疾病之一。据估计,全球已有3亿哮喘患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上升,并以每10年20%~50%的比率上升。2000年,我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对43个城市0~14岁儿童进行哮喘病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介于0.5%~3.34%,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虽然我国哮喘的发病率低于发达国家,但死亡率却高达10万分之36.7,位居全球第一,这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支气管哮喘可在任何年龄发生,成人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症状诊断标准

1、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 (1)年龄3岁,喘息反复发作。 (2)发作时两肺有哮鸣音,呼气延长。 (3)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疗效。 (4)除外其他原因的喘息、胸闷和咳嗽。 (5)对各年龄组疑似哮喘同时肺部有哮鸣音者,可作以下任何一项支气管舒张试验:用β2受体激动药的气雾剂或溶液雾化吸入;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0.01ml/kg,最大量不大于0.3ml/次,15min后,观察有无明显疗效。 3、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 (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夜间,清晨,运动,痰少,无感染)。 (2)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必须标准)

四个月宝宝哮喘怎么办

四个月宝宝哮喘怎么办 1、此病不容易治疗的。当患儿出现胸闷、咳嗽、喘息等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时,家长应先让孩子保持镇静,给小儿吸入迅速缓解气道痉挛的药物,如万托林或博利康尼等,如有好转,可每3-4小时重复一次。如1小时内吸入3次,患儿的症状仍无好转,就应和医生取得联系,必要时需送往医院治疗。在医院经过一周左右的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得到缓解。 2、为了能从应用ICS得到最大的好处,不但包括适当药物的选择和了解利/弊信息,也涉及到合适年龄的合适装置的选择,以使药物能最好地输送至下气道,在婴幼儿中这些问题更重要。

小儿干咳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小儿剧烈咳嗽是百日咳的症状之一。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杆菌是本病的致病菌。其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甚至3个月左右,故有百日咳之称。幼婴患本病时易有窒息、肺炎、脑病等并发症,病死率高。近年来幼婴及成人发病有增多趋势。 咳嗽伴有痰液时称为湿性咳嗽,呼吸道在正常情况下有少量分泌物,当呼吸道发生炎症时,分泌物大量增加,湿性咳嗽常是于呼吸系统的各种感染性疾病。 (1)典型的过敏病史(包括过敏性疾病家

哮喘病治疗的误区我们应谨慎

哮喘病虽然可以治疗,但很显然到今天为止,还是有很多人的治疗方法是不正确的,这种不正确的疗法,减慢了康复的进程,甚至有些导致病情更加恶化,甚至发生变异最终无法治疗,哮喘病治疗呀警惕治疗误区,防止病情恶化。 1、抗生素:目前临床上许多医生仍然把哮喘病的气道炎症误为气道细菌感染而滥用抗生素治疗。由于哮喘病是一种气道过敏性炎症,这种炎症与细菌性炎症截然不同,应用各种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红霉素等皆无效。我们在门诊经常遇到反复静脉点滴或长期口服抗生素的哮喘病患者,由于常年治疗不当,可造成某些副作用(如肝肾功能

小儿哮喘不能吃哪些东西

儿童得哮喘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过敏,也就是说得过敏性哮喘的孩子所占比重比较大。这可能与小儿胃肠道机制不够完善某些大分子蛋白通过消化道黏膜入血,并作为异种物质刺激机体发生过敏反应有关。 虽然小儿哮喘会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而有所减轻,但是有严重的过敏性病史的孩子在日常饮食中还是要注意。易诱发哮喘的食物有牛奶、蛋类、海产品、豆类、某些水果、辣椒以及调味品如胡椒、八角、茴香,还包括食用色素、香精、啤酒、汽水和冷饮等。因此在婴幼儿期要减少这些食品的摄入,特别是婴儿期0-1 岁要以母乳喂养为主,添加辅食时坚持由少到多、由稀

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的区别

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的区别在于: ①成人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特征: a.患者除有喘息症状外,还有长期的咳嗽、咯痰症状,不少患者有吸烟史;而哮喘病发作时一般无咳嗽、咯痰症状。 b.发病季节不同。喘息性支气管炎常于冬季或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情加重;而哮喘病多在夏秋之交或秋冬之交发作,入冬后反而发作减少。 C.喘息性支气管炎属较恒定的器质性病变,为不可逆性,常伴有小叶中心型肺气肿,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1秒钟呼气容积改善情况不佳;而哮喘病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1秒钟呼气容积能得到大幅改善。 ②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特征: a

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

成人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特征: 1、患者除有喘息症状外,还有长期的咳嗽、咯痰症状,不少患者有吸烟史;而哮喘病发作时一般无咳嗽、咯痰症状。 2、发病季节不同。喘息性支气管炎常于冬季或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情加重;而哮喘病多在夏秋之交或秋冬之交发作,入冬后反而发作减少。 3、喘息性支气管炎属较恒定的器质性病变,为不可逆性,常伴有小叶中心型肺气肿,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1秒钟呼气容积改善情况不佳;而哮喘病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1秒钟呼气容积能得到大幅改善。 哮喘与喘息性支气管炎有什么区别 儿童喘息性 1、一些婴幼儿患伤风感冒

支气管哮喘不可忽视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是发作性气喘。咳痰,病情可自发或经治疗缓解。本病多于幼儿期发病,男孩多于女孩,气候变化和情绪波动,常能诱发症状。幼儿哮喘一般预后较好。 大部分病儿在青春期前后终止发作。本病有遗传因素及个人过敏史,幼儿过去有婴儿湿疹、过敏性鼻炎等病史,吸入的过敏原多为花粉、屋尘、牛奶、鱼虾类。病毒感染所致哮喘多发生在3岁以前幼儿。某些药物也可引发哮喘,如阿司匹林、青霉素等。精神因素和运动也是幼儿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临床发病可急可缓,发病前1至2天有上呼吸道感染,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