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的分类
关节炎的分类
1、风湿性关节炎为风湿热的表现之一,多见于成年人,常发生于膝、肩、肘、腕等大关节,发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出现游走性关节痛、肿及发热和其它风湿热的表现。
2、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于青壮年,起病缓慢,常发生于手足小关节及骶髂部,并逐渐累及全身关节。初始患病关节亦表现出红、肿、痛及活动不便等,久则关节畸形或强直。
3、外伤性关节炎多因外伤或持续慢性劳损引起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或形成骨刺,表现为患病关节肿、痛及运动障碍,易发生在持重关节、如肩、膝、踝等关节,运动员及青壮年中多见。
4、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病变,骨关节炎的名称极多,如肥大性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变性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或骨关节病,均指一种病,国内统一使用骨关节炎。其患病率随着年龄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发。骨关节炎以手的远端和近端指间关节,膝、肘和肩关节以及脊柱关节容易受累,而腕、踝关节则较少发病。
关节炎的检查要点有哪些呢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标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的患者可出现C反应蛋白(CRP)和血细胞沉降率(ESR)轻度升高。继发性OA患者可出现原发病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X线检查: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增生和骨赘形成或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积液,部分关节内可见游离体或关节变形。
美国风湿病学院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1987年)内风湿关节炎关节炎的诊断条件:
①早晨关节僵硬至少持续1小时。(大于或等于6周)
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大于或等于6周)
③对称性关节肿。(大于或等于6周)
④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大于等于6周)
⑤包括手部关节X线照片上的变化(表现为关节及其邻近骨质 疏松或明显的脱钙现象,关节间隙的狭窄)。
⑥皮下结节。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其中一、二、三项应持续6周以上。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肩周炎的诊断鉴别
一、详细的病史:询问在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包括年龄、受累关节的数目、部位、程度,疼痛性质,有无晨僵及与活动的关系等。
二、体格检查:包括受累关节局部压痛,有无关节肿胀,大关节有无磨擦感,关节有无畸形、活动受限甚至关节半脱位等。下蹲痛则表明髌股关节受累,手扶髌骨伸屈膝关节时,可以感到髌骨下有磨擦音。
骨性关节炎诊断方法
美国风湿病学院(ACR)制定的骨性关节炎分类标准如下;
一、手关节标准
有手关节痛或僵硬,伴以下四条中至少三条者。
1、双手第2、3指的远指和近指关节和第一腕掌关节,此103关节中有2个或更多的关节呈硬组织的肥大。
2、有至少2个远指关节呈硬组织的肥大。
3、掌指关节受累(肿胀)少于3个。
4、上述10个关节中至少有1个出现畸形。
肩周炎的分类是什么
肩周炎的分类依据不同分类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我国专家学者在参考国外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病例的实际情况,按病变部位、疾病性质和临床表现,将肩周炎的分类如下:①冻结肩。②喙突炎。③肩袖病变:包括冈上肌腱病变(冈上肌腱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冈上肌腱断裂),冈下肌腱炎,小圆肌腱炎。④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及腱鞘炎。⑤肩峰下滑囊炎(又称三角肌下滑囊炎)。⑥肩锁关节病变。⑦胸锁关节炎。⑧肩关节不稳定。⑨肩部纤维组织炎。⑩其他肩周病变(包括肩挫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三角肌肌腱炎等)。
【2】安达长夫根据病变部位进行肩周炎的分类,有以下三总:①肩关节滑动机构的损害:肩袖的肌腱炎、肩袖的断裂、肩袖的钙沉着等。②肱二头肌机构的损害: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③冻结肩。
【3】根据病变部位及诊断意义上的相似性,进行肩周炎的分类,有四种:①肩关节腔病变:冻结肩、疼痛性肩挛缩症、粘连性关节囊炎、疼痛肩及肩关节周围粘连症等。②滑液囊病变:粘连性肩峰下滑囊炎、粘连性滑液囊炎、钙化性滑囊炎、闭塞性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腱滑液鞘炎等。③肌腱炎及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粘连性腱鞘炎、冈上肌腱炎、疼痛弧综合征、钙化性肌腱炎、退行性肌腱炎、肩袖炎等。④其他肩周病变:肩纤维组织炎、喙突炎、退行性肩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信原氏根据病变部位、性质和临床特点,将肩周炎分为九类:①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及腱鞘炎。②喙突炎。③冈上肌腱炎,包括退行性和损伤性两种。④钙化性冈上肌腱炎。⑤肩峰下滑囊炎。⑥冻结肩,又称疼痛性关节挛缩症。⑦继发性肩关节挛缩,多因肩外伤、手术或长时间固定引起的继发性肩关节挛缩。⑧肩部纤维组织炎。⑨肩关节不稳定或肩松弛症,包括因外伤或病变引起的韧带、关节囊松弛,盂唇病变等引起的关节不稳定和半脱位。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病因 JRA病因不清,多年积累的资料认为与感染诱发易感人群产生异常免疫反应有关,现分述如下:
(1)感染因素:约35% JRA病人关节液细胞中能分离出风疹病毒,有些全身型JRA病人有柯萨基病毒或腺病毒感染的证据。研究者还发现相当多的JRA病儿有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线索。Hoffman等人虽证实了JRA病人有支原体感染证据,但未能证实关节液中有支原体DNA存在,因此认为支原体感染并非关节炎发生的直接原因。有人认为感染后某些抗体升高是感染后损伤的依据,感染仅是触发异常免疫反应的因素。有很多观察发现活动性关节炎与沙眼衣原体、耶尔森菌、沙门菌属、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感染诱发有关。有资料显示活动性关节炎病人血中或关节滑膜液中有被病菌激活的T细胞,当然也只有在易感人群感染后才会发生慢性关节炎。
(2)遗传因素:有很多资料证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基因(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特性决定了个体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发生异常免疫反应及发生何种类型、何种程度的免疫反应,决定了该个体是否发生免疫损伤。因此人们特别感兴趣是否有特异性MHC位点决定是否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人已经证实单卵双胎及同胞兄妹共患JRA的病例,由此提示遗传因子可能发挥易患JRA的重要作用。但遗传研究并未取得单一基因型与JRA发病对应关系的结果,虽然HLA-A2,DR8,DR5和DPw2在少关节型中较常见,但检测这些遗传标志对诊断JRA少关节型特异性、敏感性均不理想。有人发现HLA-DR4在类风湿因子阳性多关节炎中常见,但Barron及Bedford等(1992)同样发现HLA-DR4在全身型JRA中也较为常见。另一些资料也表明HLA-A2与儿童早期发作的JRA有关;而HLA-DRB1*0405与成年类风湿关节炎有关,且与RF阳性、关节破坏等关系密切。有关遗传因素在JRA的确切作用尚须深入研究。
(3)免疫学因素:JRA病人整体与局部的免疫反应异常已有很多研究证明。在JRA病程中不同时期可以测出不同的优势T细胞克隆,最多见的是CD4阳性T细胞,它们可能受到了不同的抗原刺激。T细胞与巨噬细胞被大量激活将产生过多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6,8)、肿瘤坏死因子(TNF)、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IL-1可诱导滑膜成纤维细胞及关节软骨细胞合成前列腺素E2及合成蛋白酶,介导关节组织损伤。实验发现IL-6、IL-8浓度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呈正相关,IL-1和TNF还可激发其他细胞因子合成或分泌。
自身抗体可能在部分JRA发病中发挥作用,10%~15%病儿RF阳性,合并慢性虹膜状体炎JRA病人80%可以测出ANA,多关节型和少关节型病人中也常有ANA阳性结果,只有全身型和少关节Ⅱ型病人ANA极少阳性。
2.临床分型 JRA分型标准在各国不断有所改变。大多数风湿病学专家都认为儿童时期的关节炎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目前,这一类疾病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在美国称为“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uvenile rheumatoid arthritis,JRA)”(表1),而在欧洲称为“幼年慢性关节炎”(juvenile chronicarthritis,JCA)。这两者包括的内容亦不一样:美国的分类标准包括全身型关节炎、多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阳性组、类风湿因子阴性组)和少关节炎及扩展型少关节炎,虽然名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但其中只有15%类风湿因子阳性,故这个名称不确切。同时这一分类不包括儿童时期的强直性脊柱炎;而欧洲分类标准则包括范围很广,除上述几种关节炎外,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炎性肠病性关节炎及其他结缔组织病所引起的关节炎均包括在内。儿童时期慢性关节炎是一组疾病,其起病方式、病程和转归都各不相同,推测的病因也不一致。为了便于国际协作组对这类疾病免疫遗传学、流行病学、转归和治疗方案实施等方面进行合作研究,国际风湿病学联盟儿科常委专家组(Classification Taskforce of Pediatric Standing Committee of International League of Association for Rheumatology,ILAR)经过多次讨论[1994年智利圣地亚哥,1997年南非德本(Durhan)和2001年加拿大埃得蒙顿],将儿童时期不明原因关节肿胀持续6周以上这类关节炎统一定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1)美国风湿病协会的分类:国内近20年来沿袭美国风湿病协会的分类,见表1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分型(美国)法,视JRA发病后6个月内临床特征,将JRA分为3型:即全身发病型、少关节炎型、多关节炎型。根据年龄、性别、下肢关节受累、骶髂关节炎、家族史及HLA类型将少关节炎型分为2型;依类风湿因子检测结果将多关节炎型分为类风湿因子阴性(Ⅰ型)与类风湿因子阳性(Ⅱ型)2型。类风湿因子阳性型多关节炎十分类似于成年类风湿关节炎,伴骶髂关节炎的少关节炎型也类似于成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表现,而全身发病型与少关节炎Ⅰ型在成人却十分罕见。因此虽然统称为JRA,实际上并非同一种疾病,也可能是具有相同基本病变,但表现各一的几种临床类型,进一步科学地分类将有助于指导诊断、治疗。
(2)1998年珠海建议分型:全国第五届儿科免疫学大会(珠海)建议将JRA分为4型,即全身发病型、少关节型、多关节型和伴肌腱附着处炎症关节炎型。而将美国风湿病协会分类中的少关节型的病例分为两型。满足下列条件者诊为儿童强直性脊柱炎(JAS):男孩;年长儿(≥8岁);以下肢大关节炎为主,早期即侵犯髋关节;HLA-B27阳性;有儿童强直性脊柱炎阳性家族史;肌腱附着处炎症;骶髂关节炎。若未发生骶髂关节炎即诊断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本篇分类中考虑到国内教科书普遍采用的美国JRA分类方式,仍将其分为全身发病型、少关节炎型、多关节炎型。其特征在临床表现中加以描述。
(3)国际风湿病学联盟2001年分类标准讨论稿: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分类标准讨论稿(加拿大埃得蒙顿):总定义为16岁以下儿童不明原因关节肿胀,持续6周以上者,称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关节炎诊断标准是什么
关节炎鉴别诊断
美国风湿病学院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1987年)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条件:
早晨关节僵硬至少持续1小时。(大于或等于6周)
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大于或等于6周)
对称性关节肿。(大于或等于6周)
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大于等于6周)
包括手部关节X线照片上的变化(表现为关节及其邻近骨质疏松或明显的脱钙现象,关节间隙的狭窄)。
皮下结节。
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其中一、二、三项应持续6周以上。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关节炎这种疾病所引起的疼痛往往给患者带来许多烦恼和不便,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于这种长期性的慢性疾病,做好预防工作往往比起治疗的漫长过程更有作用。
骨关节炎诊断标准方法
一、髋骨关节炎分类标准
临床:(1)前月大多数日有髋痛;(2)内旋<15?;(3)血沉<45mm/h;(4)屈曲<1155="">15?;(6)晨僵时间<60min7="">50岁;(8)内旋时疼痛;
佛山三水地质增康专科医院专家指出满足1+2+3条或1+2+4条,或1+5+6+7+8条者可诊断髋骨关节炎。
临床+实验室+放射学:(1)前月大多数日有髋痛;(2)血沉<20mm/h;(3)X线片有骨赘形成;(4)X线片髋关节间隙狭窄;
满足1+2+3条或1+2+4条,或1+3+4条者可诊断髋骨关节炎。
二、手骨关节炎的分类标准(临床标准)(1)前月大多数时间有手痛,发酸,发僵;(2)10个指定的指间关节中有硬性膨大的>2个;(3)掌指关节肿胀<24="">2个;(5)10个指定的关节中有畸形的>1个。
满足1+2+3+4条或1+2+3+5条可诊断手骨关节炎。
三、膝关节骨关节炎分类标准
临床:(1)前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2)有骨摩擦音;(3)晨僵时间<30min4="">38岁;(5)有骨性膨大。
满足1+2+3+4条,或1+2+5条,或1+4+5条者作出膝骨关节节病诊断。
临床+实验室+放射学:(1)前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2)骨赘形成;(3)关节液检查符合骨关节炎;(4)年龄<40岁;(5)晨僵时间<30min;(6)有骨摩擦音。
满足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者作为膝骨关节炎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如下,下述7项中,符合 4项可以确诊类风湿关节炎。①晨僵至少持续lh(彡6周)。②有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受累,同时肿胀或有积液。这些关节包括双侧近端 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跖趾关节(多6周)。③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或腕关节至少有1个关节肿胀或有积液(多6周)。④有②项所列举的关节中,同时出现对称性肿胀或积液的关节(多6周)。⑤有类风湿皮下结节。⑥X线片显示有骨侵蚀或有明确的骨质疏松。⑦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 : 32)。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上述分类标准中的症状和体征必须持续6周以上。②对称性、多发性关节损害,有其特指的关节界定: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 节、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跖趾关节。③晨僵并非类风湿关节炎特有。④不能单凭类风湿因子(RF)阳性来诊断和鉴别诊断类风湿关节炎。⑤测定RF必须采用定量或半定量。
骨关节炎分类 广泛性骨关节炎
广泛性骨关节炎也称作“结节性”骨性关节炎:以广泛性多关节受累为特征。多见于中年女性,主要累及远指和近指间关节,X线改变与局限性骨性关节炎相似。
骨关节炎分类 快速破坏性骨关节炎
一种不常见的、病因不明的疾病。快速破坏性骨关节炎的X线表现类似许多疾病,如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但少数病人在其他关节也可出现相似的萎缩性骨破坏。
肩周炎是怎样分类的
狭义的肩周炎是指发生在肩肱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因为临床表现以肩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为特征,故又称冻结肩。广义的肩周炎是指发生于肩关节复合体的多关节、多部位的病证,其分类方法很多,且诊断名称混乱,现分述如下。
(1)根据病变部位及诊断意义上的相似性分为四大类:
①肩关节腔病变:冻结肩、疼痛性肩挛缩症、粘连性关节囊炎、疼痛肩及肩关节周围粘连症等。
②滑液囊病变:粘连性肩峰下滑囊炎、粘连性滑液囊炎、钙化性滑囊炎、闭塞性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腱滑液鞘炎等。
③肌腱炎及腱鞘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粘连性腱鞘炎、冈上肌腱炎、疼痛弧综合征、钙化性肌腱炎、退行性肌腱炎、肩袖炎等。
④其他肩周病变:肩纤维组织炎、喙突炎、退行性肩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安达长夫根据病变部位将肩周炎分为三类:
①肩关节滑动机构的损害:肩袖的肌腱炎、肩袖的断裂、肩袖的钙沉着等。
②肱二头肌机构的损害: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
③冻结肩。
(3)信原氏根据病变部位、性质和临床特点,将肩周炎分为九类:
①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及腱鞘炎。
②喙突炎。
③冈上肌腱炎,包括退行性和损伤性两种。
④钙化性冈上肌腱炎。
⑤肩峰下滑囊炎。
⑥冻结肩,又称疼痛性关节挛缩症。
⑦继发性肩关节挛缩,多因肩外伤、手术或长时间固定引起的继发性肩关节挛缩。
⑧肩部纤维组织炎。
⑨肩关节不稳定或肩松弛症,包括因外伤或病变引起的韧带、关节囊松弛,盂唇病变等引起的关节不稳定和半脱位。
(4)我国专家学者在参考国外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病例的实际情况,按病变部位、疾病性质和临床表现分类如下:
①冻结肩。
②喙突炎。
③肩袖病变:包括冈上肌腱病变(冈上肌腱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冈上肌腱断裂),冈下肌腱炎,小圆肌腱炎。
④肱二头肌长头腱炎及腱鞘炎。
⑤肩峰下滑囊炎(又称三角肌下滑囊炎)。
⑥肩锁关节病变。
⑦胸锁关节炎。
⑧肩关节不稳定(包括发育或损伤所致的骨结构缺损、盂唇病变、关节囊或韧带过度松弛以及肩周围肌肉麻痹等原因导致的肩关节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