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肝阳上亢型头疼艾灸部位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肝阳上亢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胁肋胀满,头疼眩晕,心烦易怒,面赤目红,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施灸方法:宜选用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处施灸,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较大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施灸穴位:风池,太冲,中封,阳辅。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风热犯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脉濡。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处施灸,以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为宜,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2.艾柱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方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施灸穴位:曲池,大椎,风池,列缺,合谷。
头疼艾灸管用吗 风寒袭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怕寒,肩背发冷,遇风加重,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紧。
施灸方法:宜选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
2.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柱施灸,可吹火使艾柱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清除艾柱一般灸3-10壮。
施灸穴位:风池,风门,外关,合谷。
头疼艾灸哪个穴位 温和灸缓解头痛
头疼艾灸穴位:百会穴、太阳穴、上星穴、合谷穴。
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术者立于患者身侧,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日灸15~20分钟,灸至患者感觉舒适、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灸1~2次。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气血虚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不华,遇劳则重,自汗盗汗,舌淡苔薄白,脉细。
施灸方法:宜选用足太阴脾经,任脉穴及背俞穴进行治疗。
1.艾条温和灸:将艾条点着,一手中,食指放于所取穴位两旁,另一手持艾卷垂直旋起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离皮肤3-4厘米,以患者觉得温热至有灼痛感觉为度,如果觉得太热可回旋移动,使温热连续刺激,每穴灸5-10分钟。
施灸穴位:百会,风池,神庭,中脘,气海,足三里,心俞,脾俞穴。
头疼艾灸哪个部位
风寒袭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怕寒,肩背发冷,遇风加重,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紧。
施灸方法:宜选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穴位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
2.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柱施灸,可吹火使艾柱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即清除艾柱一般灸3-10壮。
施灸穴位:风池,风门,外关,合谷。
风热犯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脉濡。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处施灸,以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为宜,火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2.艾柱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方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施灸穴位:曲池,大椎,风池,列缺,合谷。
风湿困表型头疼艾灸部位
症状:头疼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苔白,脉濡。
施灸方法: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进行治疗。
1.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粘附艾炷,用标准大中艾柱施灸,可吹火使艾柱较快燃烧,待穴下产生强烈刺激感时清除艾柱,一般灸3-10壮,适宜于慢性顽固性病症。
2.艾柱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方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10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
施灸穴位:风池,合谷,阴陵泉,足三里。
面瘫艾灸部位图片 面瘫常用艾灸部位
面瘫艾灸多以阳明经腧穴为主,足太阳经腧穴为辅。
治则:祛风通络,养血合营。
艾灸处方:颊车,地仓,翳风,合谷,阳白,外关,足三里,下关。
艾灸方义:翳风,合谷,下关,外关疏散风邪,通经活血;颊车,地仓,阳白疏调局部经气,通经活络;足三里补益脾胃,益气生血。
灸法:
1.温和灸:每次选用4-7个穴位,每穴灸5-15分钟,每日灸1-2次,5-7次为一个疗程。
2.隔姜灸:每次选用4-6个穴位,每穴灸507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1次,5-7次为一个疗程。
三伏天应该注意什么 做艾灸
艾叶是温热型药材,三伏天的时候做一个艾灸可以将身体里面淤积的湿寒之气给排出体外,同时清除人在夏季身体苦夏不耐的暑热,故此有消暑祛湿的养生作用。
建议:1,艾灸能益阳,也能伤阴,所以对阴虚阳亢及邪热内炽的病人,一般不宜用灸或慎用,如咯血吐血、肝阳头痛、中风闭证、高热神昏、抽风,或极度衰竭呈恶病质状态之人,均应慎用灸法;
2,部位禁忌:面部穴位不宜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重要脏器部位不宜直接灸,妊娠期小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头痛怎么艾灸 肝阳上亢型头痛
主证:头痛眩晕,心烦易怒,胁肋胀满,面赤目红,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施灸穴位:风池,太冲,中封,阳辅。
施灸方法:选用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进行治疗。
用低按绕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离皮肤3-5厘米,反复回旋灸10-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