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老人宅在家里也能做的长寿运动
冬季老人宅在家里也能做的长寿运动
常弹脑治耳鸣
动作:人的五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损耗加大,所以老人一般都会出现听力的问题。在家时可以端坐在床上,用两手掌心分别按紧双耳,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轻轻弹击后脑壳,每天早晨弹3~4下。
效果:后脑上有多处神经和穴位,坚持此动作,可有效缓解疲劳、防头晕、强化听力、治耳鸣的功效。
施猫蹲强腰背
腰酸背痛不只是肾虚才会出现的症状,一般的老人因为关节的磨损,也会出现此现象。
动作:身体趴在床上,撑开双手,把臀部翘起,像猫儿一样拱起脊梁,用力拱拱腰,再放下高翘的臀部。如此反复十几次。
效果:此动作能锻炼腰背、四肢的肌肉和关节,还能促进全身气血通畅,对老人防治腰酸背痛和心脑血管疾病有重大的意义。
老年人过冬要警惕6个误区
不出门。天气变冷后,很多老人宅在家里,不爱出门,也不爱运动,之前长期坚持的散步都放弃了。但其实,多出门活动才能增强抵抗力,远离感冒等问题。散步、慢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是大风天或者雾霾天,老人可以呆在家中,减少外出。
不开窗。冬季关紧门窗御寒是很自然的事。但提升室温的同时,空气若是一直不流通,累积的细菌、病毒等都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建议每天应开窗2至4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此外,需要提醒有些老人,睡觉时不要蒙头挡冷空气,被子里的空气潮湿污浊,有可能造成大脑缺氧,非常危险。
穿太厚。穿上保暖的衣物出门是必需的,但如果太多太厚,会影响人体自身对温度的调节能力,反而容易导致感冒发烧。穿衣以身体不感到发冷即可。可以穿纯棉舒适的内衣,搭配稍微宽松的羊毛衫,外面罩上羽绒外套,这种组合足以抵御风寒。注意领口不要太紧,以防造成脑部供血不足。
捂住口鼻。很多老人冬天会佩戴口罩,或者用围巾捂住口鼻,以此来防病御寒。戴口罩的确可以减少吸入空气中的有害颗粒,但也极容易造成缺氧,尤其是心肺功能不全的老人。用围巾捂住口鼻,会使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对冷空气的处理能力减弱,稍微受寒,就容易感冒。应尽量把鼻子嘴巴都露出来,保持呼吸顺畅。如果是雾霾天或者大风天,可以戴口罩出门,时间不要太久。
不洗澡。老人洗澡的频率要看皮肤的情况和具体的季节来决定,一般冬天洗澡一周一两次就够了。但有些老人怕感冒,冬季经常一两个月都不洗澡,这可能会导致皮肤瘙痒等症状。建议老人冬季洗澡水温不宜高过40摄氏度,洗澡时间在15分钟左右即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可以由家人帮助擦浴。
穿厚衣睡觉。老人因怕寒,冬天睡觉时喜欢多穿衣服,但这样其实不利于保暖,也不利于健康。穿厚衣服睡觉,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蒸发,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就算盖上被子,也会感到寒冷。只穿宽松的睡衣,可以很快消除疲劳,使身体得到很好的休息。
养生小常识 只静养不运动
很多人深信:龟族长寿,在于静养,于是很多人加入“静养”的行列,就爱宅在家里。
建议:舒缓运动、量力而行。
事实上,常常处于“静态”也不利于身体养生,过度“静”养会延缓新陈代谢的动势,削弱内脏器官的运行功能,使得机体加速老化。
要合适地动起来,不一定要运动得很激烈,试试慢跑、健步走、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就很好。
秋季减肥难容易贴秋膘的原因
一、脂肪也感觉到了“凉意”。
因为随着秋季到来,身体内的脂肪也感受到了凉凉秋意,于是开始慢慢地聚集在一起,为过冬做准备,这时候人体便开始逐渐变胖。所以,在秋季管住嘴尤其重要。
二、胃口变好。
夏季天气闷热,人们普遍食欲不振,连出门都没有勇气,恨不得抱着空调过一辈子。可秋季就不一样了,没有了酷暑的煎熬,人们食欲增强,自然会在不知不觉中饮食过量,导致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而且天气变冷,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补充去抵抗凉意,吃进去的食物也会在不知不觉地消耗得更快,一下子就饿了。不是我动的手,是脂肪先动的手!
三、不想运动。
春困秋乏,很多人宁愿宅在家中打瞌睡也不愿意出门运动。深秋时期天气更冷,更不愿意出门运动。长此以往,运动量会逐渐减少,整天宅在家,吃得多、热量消耗少,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就容易长胖。其实,夏天不想出门运动是因为天气太热,容易中暑,冬天不想出门运动是因为天气太冷了。不想运动的人永远能够给自己找到借口。在秋意浓郁的季节,还是甩掉懒惰,出门运动一下吧!
怎么做对身体有害 误区二:只静养不运动
很多人深信:龟族长寿,在于静养,于是很多人加入“静养”的行列,就爱宅在家里。
事实上,常常处于“静态”也不利于身体养生,过度“静”养会延缓新陈代谢的动势,削弱内脏器官的运行功能,使得机体加速老化。
要合适地动起来,不一定要运动得很激烈,试试慢跑、健步走、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就很好。
冬季老人们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老人们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忌着凉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因为寒冷常常引起老人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心脏负荷。血管不好的老人外出要随时注意保暖。
2、忌蒙头睡觉
冬季很多老人怕冷,就会蒙头睡觉,但蒙头睡觉会使被窝内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增多,使正常呼吸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窒息,或诱发心血管病。老人睡眠醒来必须先在床上躺一会儿,待“醒透”后再起床。
3、忌洗澡时间过长
老人怕冷,洗澡时常常水温较高。但较高的水温,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这就会造成空气中氧含量不足,心脏不好的老人血液就会供氧不足,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爆发。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如果有人陪护在身边会更好。
4、忌外出过早
冬季清晨,是室外温度最低时间段,外出易引起来感冒咳嗽,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太阳没出来之前,空气的氧含量过低,外出锻炼,会造成血液供氧不足,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冬季老年人最好选择上午10点后,太阳出来了到室外活动。
5、忌活动过剧
冬季本来人体消耗的能量就会增多,如果再剧烈运动,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能量的供给是依靠血液,这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脏不好的老年人,这就是致命的危险。冬季老人不宜做剧烈运动,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
宅在家就能瘦的运动
电视瘦身操
人体中深层的肌肉称之为身体筋肉。如果是锻链这部分的肌肉,并不会变成硬梆梆的肌肉,而能适度地紧实肌肉线条,成为人人称羡的漂亮体态。不妨在看电视或空暇时间,一边伸展身体、一边做运动吧!!
Part1
让腰部变细的动作
(上)双手撑住将上半身抬起
脸朝下趴着,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并以脚趾让双脚立起来。双手打开比肩膀稍宽放在地上,将上半身抬起。
(下)从腰部向左边扭转并维持动作
将上半身从腰部向左边扭转。由於腹部肌肉正在伸展,一边慢慢地呼吸并维持这个动作约20秒。另一侧也是同样的动作。
Part2
追求蜜桃般的翘臀
(上)仰躺着将膝盖立起
呈仰躺姿势,将膝盖抬起、双脚打开如肩膀宽。两手手心向下,放在身体两侧。
(下)将臀部抬起并维持动作
将臀部抬起,让肩膀与膝盖呈一直线,并维持此动作约10?30秒。注意腰部不要抬得过高!
纤~长~的美腿
(左)将膝盖伸直并且抬起双腿
脸部朝上呈仰躺姿势,伸直膝盖并抬起双腿。两手手心向下,放在身体两侧。
(右)将双脚直直地抬高
一面将臀部抬起离开地板,只需要保持双脚伸直的状态、直直地往上抬起即可。约做10?20次。
12道养生经做个阳光宅女
1.宅生活最大的享受——睡到自然醒
“睡觉睡到自然醒”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生活,而宅人的一天则有条件从“睡饱和”状态开始。时间充分保证的睡眠,不再有应付“打卡”的紧迫感,身心自然会是一种放松。值得提醒的是,无论你选择什么时候入睡,什么时候起床,宅人们的睡眠习惯最好保持相对固定的时间,否则,容易导致生物钟紊乱,你的健康反被太多的自由消耗。
2.宅专属餐饮——Brunch为健康加分
享用Brunch也不错,做和太阳同起同睡的宅女当然好,但大部分宅人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很多宅人都赶不上清晨7-8点的黄金早餐时间,但1896 年英国人就发明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进餐方式——Brunch, 即Breakfast( 早餐)与Lunch(午餐)组合。宅女不妨也偶尔借用一下,从容地享用一顿比早餐丰盛,比午餐清淡的Brunch,不让自己的健康丢分。
3.宅女特权——穿运动BRA给乳房松绑
不用穿着束身合体的套装,亦不用担心走光,宅家你就有可以只穿着运动Bar,或什么内衣都不穿的自由了。还乳房原本的摸样,让她处于舒适的状态。专家建议每周至少裸胸一天对乳房健康有益。科学家发现了乳腺疾病高发背后的秘密-——这个世界上80% 的女性每天都佩带着不合适的胸罩;每天佩带胸罩超过8小时更容易患上乳腺癌。而最新的研究表明,使用普通内衣,每走一步,乳房会上下移动5 厘米,而使用运动型内衣,移动比例会减少74%。为了让S 形身材保持得更久些,宅女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宅家的环境优势,选择穿运动内衣在家,避免乳房下垂。
4.解放天足——赤足,享受自由的碰触
宅家的你,可以不必再做那个性感热辣的女人。踢掉7寸高跟鞋,让双足回到自由的状态,打着赤脚踩在木质地板上,那份惬意的心情想让人起舞。赤脚走路不仅让人心情好,对人的身体也有许多好处。赤脚走路能使足底肌肉、经络、韧带及神经末梢与地面接触、摩擦,进而通过神经传输刺激内脏器官及大脑皮层,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如果你家的地板是实木地板且有地热系统,宅家的你大可放心打赤脚。否则,舒适的软底鞋也会让宅家时光更享受。
5.宅居运动——每天30分钟,享受阳光与汗水
天气响晴,阳光正灿烂。不用闷在格子间打拼,你大可利用这段时间完成每天的30 分钟运动任务。宅女更容易发胖的部分原因就是缺乏必需让身体动起来的理由,作为重视健康的宅女,每天预留运动时间是必做的项目之一。不做邋遢发福、冬季抑郁的宅人,每天30 分钟阳光下的运动,绝对有益身心。
尝试在家动手烹饪,洗菜、切菜、洗碗时要卖力点,最好身体左摇右晃,唱唱歌,半小时就能消耗80千卡热量,是非常适合宅人的居家运动。
6.宅出自信——多来几面镜子,做个健康宅女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照镜子可以培养人的自信心,家中可以多放几面镜子,随时检视自己的状态,“熊猫眼”是提醒你需要休息了,长“痘”了是提醒你体内的某个脏器“抗议”了,如果是阴天影响了你的心情,照一照还能有效减轻心理压力和烦躁情绪。另外,镜子的反射原理还可从视觉上增加房间的通透性,拓宽人的视觉范围,从而起到缓解视疲劳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镜子像一双挑剔的情人的眼睛,看着你宅家后发生的每一点细微变化。如果你长期在家工作,不妨多装几面镜子,让你的身体保持一定的紧张感,这样更容易保持身材,远离邋遢宅女形象。
7.做情趣宅女——恋上一项有趣的嗜好
宅人有着大量可以自我支配的时间,因此也更有条件成为某一特殊爱好的达人。或许只是小小的手工制作,或许是园艺盆栽,拥有一项有趣的嗜好也就是为生活多涂抹了一道色彩。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比起每天早晨忙忙碌碌在人潮涌动的地铁上丢失了自己的人,宅人的生活品质更高。
8.宅不忘美容——素颜朝天+黄金美容觉
午后小睡一会,是上班族奢侈的梦,但是宅女却有条件实现。最好在撒满阳光的南向房间里小睡,让冬日的阳光洒满全身,这样休息和补钙一并完成。即使是睡不着,静静躺在床上,给大脑留一段空白的区间也是非常好的养生之道。 另外,宅家还可以让自己素面朝天,还肌肤有氧呼吸。这些都属于宅女的美丽特权。
9.飘香宅生活——种植香草+午后花茶
“宅人”有机会更多享受健康的草本生活。可以在花园和阳台的一方小天地里种植常用的香草,用来泡茶或做菜。例如薄荷、罗勒、迷迭香,凡是适合小盆栽种可食用的都可以尝试。随用随摘,保证新鲜,柠檬薄荷可以用来泡茶,胡椒薄荷可以用来炒菜,迷迭香可以用来做羊肉,洋甘菊则可用来泡澡,因为她独特的植物成分可降低春季皮肤过敏的发生率。
在家工作的“宅女”一族, 早饭后开始工作之前,可以从窗台上揪两片新鲜的柠檬薄荷叶子放在茶壶里,浇上蜂蜜,用开水浸泡,两分钟后就是一杯很好喝的蜜糖薄荷茶,简单又健康。工作间隙,也可以除枝剪叶和花花草草聊聊天,健康好享受。
10.宅家工作——每两小时一个健康BREAK
在这个宅时代里谁能离得开电脑和网络?宅人们更是如此。专家提醒宅人们,工作或上网浏览面对电脑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可以下载一个小软件,每隔一、两个小时播放轻松的音乐,提醒宅女们起身动一动、活动颈椎和腰椎,或做一做身体伸展、眼保健操。
11.宅居排毒行动——素食一天或断食一餐
因为宅在家,我们每天的体能消耗比出门上班时减少了至少20%。如此一来体内自然会囤积下多余热量和脂肪垃圾。宅家的你可采用短期“断食”或食素的方式,排除体内毒素。每周选择不那么忙的一天为少吃一餐的“断食日”,让自己多喝水和新鲜蔬果汁,你会体会到身体变得更轻盈。另外,每周至少一天素食也是宅女们为身体减负的好办法。
12.宅不离群——每月一次朋友聚会
MSN、QQ、电话、视频……这些现代通讯工具可以帮你实现沟通和联络,却无法取代面对面交流的温暖与分享。每月一天,主持一个“每人带一个菜”的聚餐PARTY,把朋友们召集起来,一起品尝美食、放松聊天,分享生活的美好。人不能断了人间烟火,宅人尤其需要有眼神交流的谈话。另外,还可以不定时地约上好友出门,无论是散步、逛街或是旅行都好。
长寿运动项目
持拍运动可减少综合死亡风险47%,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56%。羽毛球、乒乓球等持拍运动对速度、耐力、爆发力、反应力、控制力等的要求都很高,不仅锻炼肩肘、手部、下肢等部位,还能调动大脑功能,实现眼到、手到、心到。每周坚持2~3次,每次1小时,能强健心脑。
游泳
有益于血管
游泳可减少综合死亡风险28%,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41%。游泳能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延缓呼吸机能减退。此外,游泳非常适合关节不好的人,以及肥胖者。初期运动量别太大,每隔半小时休息一下,每次不超过2小时。体力弱的人,最好选择蛙泳、仰泳等体力消耗不太大的泳姿。
瑜伽
有益于心绪
室内健身项目可减少综合死亡风险27%,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36%。瑜伽是一种身心同练的运动,可改善生理、心理、情感、精神等,具有身心疗愈的功效。坚持练瑜伽可以让你拥有更健康的生活态度,建议每周3-5天,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
跑步
有益于肌肉
跑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45%。跑步主要锻炼下肢肌肉力量,增强心肺功能,延缓大脑衰老。腿部力量强,就能站得稳,降低了跌倒的风险。跑步前先热身10分钟,运动后要做拉伸运动;跑步时上身要直,两臂放松,自然摆动,按照“每三步一呼一吸”的节奏调整。
冬季老年人养生知识有哪些呢
老年人秋冬养生要学会调节饮食。因为老人的五脏衰弱,肠胃差。如果不注重饮食规律,贪恋生冷食物、常常一顿饱一顿饥的话一定会损伤你的胃。少吃多餐,多吃熟软开胃、易消化食物是老年人秋冬季养生要掌握的常识之一。
老年朋友选择食物的时候,尽量以甘平润燥、养肺生津食物为主,而这类食物有百合和麦冬、荸荠和山药,还有猪肺、莲子等。秋冬季老年人养生小常识还有积极防治疾病,秋季气候特殊,身体素质差的老年朋友易患上感冒、支气管炎、风湿病疾病,还有哮喘等,老年朋友进入秋冬季时,要根据自己体质,重点防治这些易发病症。
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也是秋冬季老年人要注意的养生小常识。秋风萧瑟难免会让人悲观伤感。老人不可忽略了精神保健。而晚辈可鼓励父母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或者在家中养花赏鸟等、还可以外出旅行,这些都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当然,子女也该多抽时间陪父母聊天。
秋冬季温差大,老年人要预防感冒。老年人抵抗寒冷的能力比较差,易患感冒或肺炎,甚至会出现心衰,这是非常危险的。秋冬季,老人一定要懂得防寒保暖。秋冬季老年人养生小常识有冷水洗脸或擦鼻,身体允许的话可以用冷水洗澡,增强身体的耐寒力,更好地抵御感冒。综上所述,秋冬季老年人养生不仅要适当调理饮食,更要积极防治感冒等易发疾病。
老人健康 老人冬季养生护心小常识
冬季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气候是心血管功能的晴雨表,心血管疾病的发作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冬节天气转凉,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时间段,很多心脑血管意外也最容易发生在冬季。因为,天气变冷,导致血管的收缩,老年人血管大都已经出现一些硬化,导致官腔狭窄,血管再一收缩,使得血管的官腔更加的狭窄,就非常容易出现栓塞。造成脑血栓。还有很多老年人在冬季,呼吸道很容易出问题,冷空气的刺激会引起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甚至肺炎,这些都是要足够的重视。
冬季老人护心6大禁忌
1、忌着凉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因为寒冷常常引起老人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心脏负荷。血管不好的老人外出要随时注意保暖。
2、忌蒙头睡觉
冬季很多老人怕冷,就会蒙头睡觉,但蒙头睡觉会使被窝内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等增多,使正常呼吸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窒息,或诱发心血管病。心血管不好的老人,正确的睡眠方法是:右侧卧位,低枕,头露被外,双腿屈伸
3、忌睡醒就起
老人冬季早上醒来之后,如果立即就起床,常常会导致心绞痛发作。老人睡眠醒来必须先在床上躺一会儿,待“醒透”后再起床。
4、忌洗澡时间过长
老人怕冷,洗澡时常常水温较高。但较高的水温,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这就会造成空气中氧含量不足,心脏不好的老人血液就会供氧不足,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爆发。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如果有人陪护在身边会更好。
5、忌外出过早
冬季清晨,是室外温度最低时间段,外出易引起来感冒咳嗽,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太阳没出来之前,空气的氧含量过低,外出锻炼,会造成血液供氧不足,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冬季老年人最好选择上午10点后,太阳出来了到室外活动。
6、忌活动过剧
冬季本来人体消耗的能量就会增多,如果再剧烈运动,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能量的供给是依靠血液,这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对于心脏不好的老年人,这就是致命的危险。冬季老人不宜做剧烈运动,可选择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
冬季老人养生小常识
1.饮食有节
冬季天气冷,老人可多吃一些肉类和高热能食品,以适当补充热量,但也要适可而止,若过食肥腻,则痰湿顿生,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害无益。冬季可选择食用苦瓜、白果等苦味食物,而少食过咸之物,对于养生保健,防患未然都是有一定作用。但如老人体质较好,就没必要大量进补营养品,只要注意日常生活调节即可。
2.起居有常
入冬后,昼短夜长,老人要适应变化,适时增添衣服,调节作息时间。在冬季,老人应睡眠充足且要定时,要“早睡晚起”。一般认为,老人冬天睡眠时间7至9小时为宜。起居有常还包括定时解大便。“欲得长生,肠中常清”。冬天由于上厕所不方便,加上活动少,老人往往不能保持天天大便。但长时间不解大便,肠道会吸收粪便中的有害物质,会促使一些老年性疾病的发展。
3.适当运动
冬季老人户外活动少,但还是要坚持锻炼。冬季晨练不能过早,应在太阳出来后再进行,活动要掌握“度”,“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量力而行,贵在坚持。老人最适宜的运动是散步,走路可刺激足部穴位,从而起到调整内脏功能的作用。
4.调摄情志
要心境平静,也要注意控制情绪,特别是高血压的老人,更应注意对情绪的调节。老人要保持青春之心,以积极的、善意的态度看待周围人事,遇到不顺心事,要一笑了之,情绪的乐观能促使体内的气血运行通畅,保证脏腑功能的正常。
5.避免外邪
外邪泛指外界可能引起疾病的因素。老人正气相对较虚,随着脏腑组织的老化,其功能日益衰退,如再感受外邪,发病后病情就会较重。如在传染病流行时,老人不但感染率高,而且发生并发症的比例也高。尤其在冬季,老年人极易感冒,且常诱发肺炎等。所以,冬天老人不仅要做好御寒保暖,还要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外出要戴口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