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口服液的鉴别
茵栀黄口服液的鉴别
(1)取[含量测定]项下溶液,照分光光度(附录Ⅴ)测定,在276±2nm和317±2nm波长处应有最大吸收。
(2)取本品10ml,加稀盐酸1ml,加热至约80℃,放冷,滤过,滤液移置分液漏斗中, 加醋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醋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茵陈对照药材3g,加水50ml,煮沸5~10 分钟,放冷,滤过,滤液加醋酸乙酯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丙酮(5:3: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
(3) 取栀子甙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10: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新生儿黄疸可以吃茵栀黄口服液吗 宝宝喝茵栀黄的注意事项
1.茵栀黄口服液一般用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辅助退黄,切不可自行当做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手段,也不可随意增加剂量,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2.若新生儿黄疸宝宝喝了茵栀黄口服液后出现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停药即可自行恢复。
3.茵栀黄口服液过于寒凉,不建议长期使用,若宝宝的新生儿黄疸反复发作不退,应考虑病理性黄疸治疗。
4.茵栀黄口服液中含有金银花的成分,如果是患有蚕豆病的新生儿应避免使用。
5.茵栀黄口服液适合湿热型黄疸,如果宝宝的新生儿黄疸属于其他类型,或者宝宝因为早产等原因脾胃虚弱,需谨慎使用此药。
45天小宝贝黄疸正常指数是多少
黄疸的素质应该是在12以下,如果这个时候的宝宝黄疸数值偏高的话,最好还是给他服用茵栀黄口服液。
婴儿病理性黄疸如何治疗
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新生儿肝炎等疾病是病理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很可能发展成为可以对新生儿神经系统产生损害甚至可以致死的“核黄疸”,一定要加强预防和治疗。
婴儿黄疸怎么办?
如果是新生儿黄疸,需要根据宝宝的黄疸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比较轻的黄疸,可以加强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还可以多晒太阳(在室内隔着玻璃就可以,尽量多的暴露皮肤,遮挡住生殖器和眼睛,只要不冷不热,累积晒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程度比较重,还可以吃点茵栀黄口服液(每次1/3支,一天三次)。如果程度很重,需要住院光疗。具体程度划分,需要到医院测一下黄疸值,听从医生建议,采取相应治疗。如果是大孩子出现黄疸,或者两三个月的宝宝黄疸不消退,需要到医院就诊,检查病因,再采取相应治疗。
脂肪肝如何治疗较有效
肝胃不和型:症见肝区胀痛,肝脏肿大,脘闷食少,或有恶心,腹胀,舌苔薄白,舌质淡,脉弦。治宜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香附、佛手、枳壳、丹参、枳实、姜黄、郁金、法夏、陈皮、茯苓、厚朴各10克,泽泻、山楂、荷叶各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中成药可选用调胃舒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加味左金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沉香化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肝胆湿热型:症见肝区胀痛,肝脏肿大,脘闷食少,口苦口干,或有恶心,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治宜清热利湿,方用小柴胡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法半夏、黄芩、大枣、泽泻、草决明、竹茹、枳壳、黄连、茯苓、陈皮、郁金、丹参、姜黄各10克,荷叶15克,生姜3片,甘草5克。中成药可选用龙胆泻肝口服液,每次一支,每日3次,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每次一支,每日两次,口服;晶珠降脂排毒胶囊,每次两粒,每日两次,口服;茶多酚降脂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口服;大黄醇片,每次3片、每日一次,空腹口服。
脾虚湿盛型:症见乏力,纳少,餐后腹胀,或伴胸闷,恶心,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连有齿印,脉濡细。治宜健脾化湿,方用六君子合平胃散加减。药用木香、党参、茯苓、白术、陈皮、苍术、大枣、泽泻、胆星、山楂、扁豆各10克,甘草、砂仁各5克,荷叶15克。中成药可选用脂必妥片,每次3片,每日两次,口服;参苓白术丸,每次9克,每日两次,口服;香砂六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两次,口服。
宝宝黄疸拉肚子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果是宝宝的黄疸进展比较快,上升程度很快,然后程度比较重,这时候宝宝如果有拉肚子的现象,要警惕是感染性的腹泻,这时候需要完善一些相关的检查、感染指标,还有大便的一些检查,如果确定是感染性的腹泻,或者是感染性的黄疸,是需要进行抗炎、抗细菌的治疗,也可以吃一些益生菌帮助宝宝调节肠道菌群,缓解拉肚子情况。
如果是宝宝以前是黄疸没有拉肚子,然后吃了茵栀黄以后拉肚子,有可能就是茵栀黄口服的时间太长了,胃肠功能不是很好,进一步加强胃肠的损伤,导致腹泻,这时候就要停服茵栀黄,然后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果是宝宝有拉肚子、呕吐比较明显,这时候说明宝宝是生病了,这个更需要引起重视,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根据宝宝情况对症处理,然后积极查找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新生儿黄疸吃茵栀黄最多吃几天 什么是茵栀黄口服液
茵栀黄口服液是一种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中药制剂,能促进肠道中的胆红素排泄,降低体内胆红素浓度,临床上可用来治疗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吃茵栀黄最多吃几天 黄疸退了后还需继续吃吗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在退黄后一般不会再复发,也就不需要再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巩固之类的治疗了。
若是病理性黄疸,没有进行彻底治疗的情况下即使退黄了也有可能复发,此时应当进行相应治疗,也不需要继续服用。
若新生儿黄疸的宝宝是由于母乳的原因反复复发黄疸,黄疸退了后也可以适当服用茵栀黄进行预防巩固性治疗,具体服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茵栀黄口服液的简介
【处方】茵陈提取物 12g 栀子提取物 6.4g 黄芩甙 40g金银花提取物 8g
【性状】茵栀黄口服液为棕红色液体;味甜、微苦。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茵栀黄口服液有退黄疽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用于湿热毒邪内蕴所致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Ⅰ型)。也可用于其他型重症肝炎的综合治疗。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规格】每支10ml(含黄芩甙0.4g)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新生儿黄疸常用的治疗方法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治疗
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4.现代的中药制剂
如:茵栀黄口服液,其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已经成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安全制剂,被广大患者接受,联合光疗。
新生儿黄疸可以吃茵栀黄口服液吗
茵栀黄口服液是一种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中药制剂,能促进肠道中的胆红素排泄,降低体内胆红素浓度,临床上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目前来看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还是比较安全的。
茵栀黄口服液几天能退黄
如果是生理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就可以自行消退。如果是病理性黄疸,茵栀黄口服液恐怕多长时间也退不了。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深,其特点:①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②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④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⑤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34.2μmol/L),但小于12.9mg/dl(221μmol/L)。如果孩子的黄疸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即不必担心。病理性黄疸①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③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④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9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⑤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
黄疸退了后还需继续吃吗 新生儿黄疸吃茵栀黄最多吃几天
宝宝在服用茵栀黄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守医嘱执行,且不可独自改变用量或者延长服用时间。
一般情况下,茵栀黄口服液服用一周就差不多了,若是宝宝服用一周后退黄效果并不明显,考虑是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治疗才对。
茵栀黄口服液的药性分析
方中茵陈为君药,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作用。栀子味苦,性寒,为臣药,具有清热利湿,泻火除烦的作用。黄芩苦寒为臣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三药相伍,加强了其清利湿热的作用,方中佐以具有清热解毒素作用的金银花,共同起到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