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上呼吸道感染的饮食 风热型上感

上呼吸道感染的饮食 风热型上感

症状:凡发热重、咽喉红肿热痛、咳嗽痰黄、流黄稠鼻涕者,为风热型。

配方:薄荷5克、粳米50克。

做法:粳米加水煮粥,粥熟后放入薄荷,再煮沸5分钟即可,空腹食用。每日2次。

功效:辛凉解表,适用于风热型上感。

配方:绿豆50粒,绿茶3克,冰糖15克。

做法:绿豆洗净后,捣碎带皮,与茶叶、冰糖一并放入杯中,加沸水冲泡,加盖闷20分钟,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生津止渴,适用于风热型上感。

机型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办呢

(1)异丙托溴铵(溴化异丙托品)喷雾剂:安慰剂对照试验证明对缓解流涕、打喷嚏有效,特别是病程早期第1天开始使用。主要不良反应为15%~20%患者黏液涕中带血丝。

(2)伪麻黄碱:作用于呼吸道黏膜α-肾上腺素能受体,缓解鼻黏膜充血,对心脏和其他外周血管α-受体作用甚微。减轻鼻塞,可改善睡眠。不宜长期应用,3~5天为限。

(3)抗组胺药: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对减少打喷嚏和鼻溢有效,老年人有前列腺肥大者慎用。非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缺少抗胆碱能作用,效果不肯定。

(4)解热镇痛剂:在发热和肌肉酸痛、头痛患者可选择。以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最常用。应避免与抗HIV药物齐夫多定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反复应用会增加病毒排出量,而改善症状作用轻微,不予推荐。

上呼吸道感染饮食注意事项

上呼吸道感染了,人的免疫力就会降低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者应该多吃提高免疫力,修复呼吸道上皮组织的食物,不宜吃辛辣和过咸的食物,在食物方面应该坚持吃清淡的食物知道完全康复。

胡萝卜中所含有的大量维生素A可以帮助人体有效的提高免疫力。一旦人体内维生素a缺乏,就会导致人体细胞各种抗病能力下降,同时呼吸道粘膜这道屏障防线的功能也跟着削弱的。

鸡汤对于此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鸡汤在烹饪的过程中会大量的释放一种叫半胱氨酸的物质,经常食用可有效的缓解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的各种不适症状。所以鸡汤具有治疗哮喘以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各种蘑菇对于呼吸道的治疗也很有好处的。因为各种菌类食物都具有促进白血球抗感染的作用,所以蘑菇等菌类食物可以作为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多吃一点蘑菇对于呼吸道的改善很有好处

对身体的爱护一定不要等到出现了疾病才采取措施,一定要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将它扼杀在摇篮里,平时多吃一点能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东西,多呼吸新鲜的空气对身体很重要

上呼吸道感染吃什么 上呼吸道感染饮食禁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高热、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为特征。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感染。大量饮水后,可通过多次排尿减少体内病菌,缓解病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期时,部分患者出现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辛辣(如辣椒、姜、葱蒜等)、肥腻(如肥肉、油炸食品等)食物不易消化,而且还能助湿生热,加重胃肠道症状。因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以流质饮食为主,忌食辛辣肥腻食物。

咸菜、咸鱼及各种过咸水产品,其性寒凉,食后会使病变部位黏膜收缩,加重鼻塞、咽喉不适症状。过咸之物还易生痰,引起咳嗽加剧,故本病患者不宜多食咸寒食物,特別是风寒型上感,尤不宜多食。

咖啡、浓茶都属兴奋之物,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兴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机体抗病能力低些,需安心静养。此外,茶叶中的茶碱还可降低解热药的作用。故上感期间最好不饮用以上兴奋之物。

儿童感冒是怎么发病的

病原学:

以病毒为主,可占源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胞较少见。又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推动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并发化脓性感染。

1、常见病毒:自组织培养法问世以来,对病毒了解渐多,简述如下:

(1)鼻病毒(rhino virus):包括100多种不同血清型,可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冠状病毒(Coronavirus)也是上感的常见病原,但分离需用特殊方法。

(2)柯萨基(Coxsackie)及埃可(ECHO)病毒:此类病毒均甚微小,属于微小病毒(Picornavirus)均可引起呼吸道症状。

(3)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一次。乙型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一般 只造成散发流行,病情也较轻。以上三型小儿呼吸道疾病中,主要引起上感,也可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4)副流感病 毒(parainfluenza virus):分1、2、3、4四种血清型。Ⅰ型又称“红细胞吸附病毒2型”(HA2),2型称“哮吼类病毒”Ⅰ型(HA1),往往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 炎,也常出现哮吼。4型又称M-25,似较少见,可在儿童及成人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5)呼吸道全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仅有一型,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很强的致病力,可引起小流行。1岁以内婴儿约75%左右可发生毛细支气管炎,30%左右可致喉、气管、支气管炎 及肺炎等。2岁以后上述疾病渐少,5岁以后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仅表现为轻型上感。

以上所述后三类病毒均属于粘液病毒。在上呼吸疲乏感染中以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冠状病毒较为常见。

结语:妈妈们一定要在孩子的身体多花心思,这样才能预防一些疾病的出现。以上就是中医的角度来分析的小儿感冒,此病主要可以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小儿感冒后家长要注意区分,看看孩子的痰颜色是黄的还是白的,黄色的是风热感冒,白色的就是风寒感冒了。

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一、上呼吸道感染

一般会伴有上呼吸道某一部位或整个上呼吸道的炎症,包括鼻、鼻窦、喉、咽、并常累及气管和支气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全身症状轻,通常不发热,轻度畏寒、头痛。上呼吸感染、流鼻涕开始为大量水样,以后变为粘液样和脓性。粘液脓性分泌物并不说明有细菌重叠感染。咽痛咽喉炎、咽干,轻度咳嗽,少量白痰。咳嗽通常不剧烈但常持续2周。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者上呼吸道感染后常见支气管炎加剧。病程一般持续3至5日。血液常规检查:白血球数量可正常或增多。

二、胃肠型上呼吸道感染

胃肠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上呼吸道症状相对比较轻,甚至没有,主要以胃肠症状为主,由于与普通肠胃炎及其相似,极易被误诊。上腹不适、反酸、烧心、以致恶心、呕吐,同时常常伴有腹痛、腹泻,大便以水样泻为主,不含脓血。畏寒、发热、头痛。血液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增多。部分有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完全没有。

小儿感冒是如何引起的

小儿感冒恐怕是最常见的小儿疾病了,一到秋冬季节总是会有很多家长带着感冒的孩子去儿科就诊。想要避免小儿感冒发病,就应该多了解下小儿感冒的病因还有发病机制,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和治疗。

病原学:

以病毒为主,可占源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胞较少见。又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推动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并发化脓性感染。

常见病毒:自组织培养法问世以来,对病毒了解渐多,简述如下:

(1)鼻病毒(rhino virus):包括100多种不同血清型,可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冠状病毒(Coronavirus)也是上感的常见病原,但分离需用特殊方法。

(2)柯萨基(Coxsackie)及埃可(ECHO)病毒:此类病毒均甚微小,属于微小病毒(Picornavirus)均可引起呼吸道症状。

(3)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一次。乙型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一般只造成散发流行,病情也较轻。以上三型小儿呼吸道疾病中,主要引起上感,也可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4)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分1、2、3、4四种血清型。Ⅰ型又称“红细胞吸附病毒2型”(HA2),2型称“哮吼类病毒”Ⅰ型(HA1),往往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也常出现哮吼。4型又称M-25,似较少见,可在儿童及成人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5)呼吸道全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仅有一型,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很强的致病力,可引起小流行。1岁以内婴儿约75%左右可发生毛细支气管炎,30%左右可致喉、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等。2岁以后上述疾病渐少,5岁以后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仅表现为轻型上感。

以上所述后三类病毒均属于粘液病毒。在上呼吸疲乏感染中以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冠状病毒较为常见。

从中医角度来说,小儿感冒可以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这两种感冒的治疗方法有很大区别,小儿感冒后家长要注意区分,看看孩子的痰颜色是黄的还是白的,黄色的是风热感冒,白色的就是风寒感冒了。

呼吸道感染饮食保健

适宜食用

1、乌梅、山楂等酸的食品,可提高食欲。

2、宜多饮开水。

3、饮食宜清淡稀软:因感冒患者脾胃功能常受影响,稀软清淡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可减轻脾胃负担。故宜食白米粥、牛奶、玉米面粥、米汤、烂面、蛋汤、藕粉糊、杏仁粉糊等流质或流质饮食。

4、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与蔬菜,如油菜、苋菜、蕹菜、菠菜、茭白、西瓜、冬瓜、丝瓜。

相关推荐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

1 病因 其原因主要有小孩先天性心脏病、肺发育不良、气管食管瘘;小儿免疫功能低下,加上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营养不良、白血病;小儿的喂养方式不当、环境污染等因素。 2 诊断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诊断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标准为: 0-2岁,每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7次,下呼吸道感染3次; 3-5岁,每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6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 6-14岁,每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5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

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是一个意思吗

严格来说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不是一个意思。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为上感,是包括鼻腔、咽喉急性炎症的总称,并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炎、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等。 我们通常说的上呼吸道感染就是表示普通感冒,但是两者严格来说不是一个意思,普通感冒只是呼吸道感染的一种,两者是一种包含关系。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病毒较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长。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

婴儿发生风寒感冒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1、常见病毒:自组织培养法问世以来,对病毒了解渐多,简述如下: (1)鼻病毒(rhino virus):包括100多种不同血清型,可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冠状病毒(Coronavirus)也是上感的常见病原,但分离需用特殊方法。 (2)柯萨基(Coxsackie)及埃可(ECHO)病毒:此类病毒均甚微小,属于微小病毒(Picornavirus)均可引起呼吸道症状。 (3)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

经常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怎么回事呢

其原因主要有小孩先天性心脏病、肺发育不良、气管食管瘘;小儿免疫功能低下,加上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营养不良、白血病;小儿的喂养方式不当、环境污染等因素。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诊断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标准为: 0-2岁,每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7次,下呼吸道感染3次; 3-5岁,每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6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 6-14岁,每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5次,下呼吸道感染2次。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有哪些发病表现

喉部以上的感染,包括鼻、咽和扁桃体。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邻近组织或下行感染,如鼻窦、中耳、气管、肺部感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各种病毒、细菌、支原体均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为多见,占上感发病的60%-90%;细菌感染占上呼吸道感染的10%,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小儿患上感时多有发热,甚至高热惊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多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为1周,发热多持续3-5天。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是家庭护理和对症处理,例如,充分休息、多饮水,注意隔离、预防并发

上呼吸道感染饮食注意事项的介绍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状况,我们不能够忽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在饮食上应该采用清淡,容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少食多餐,每天应该以 5到6餐为宜适合,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应该选择一些清热的食品,不能够吃生冷刺激的食物,症状减轻之后可以采用一些,既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过甜辛辣刺激的食物,是不能够吃的,也要戒烟戒酒, 想要改善病情可以多吃一些萝卜橄榄汤,首先采用青橄榄10枚,白萝卜去皮,用水煮,等煮熟之后加一些冰糖,就可以服用,每天服用两次,那么呼吸道感染的状况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患者也可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病毒较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长。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 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

小儿感冒由什么病毒引起

(1)鼻病毒(rhino virus):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体,约有5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该病毒引起。可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 (2)冠状病毒(coronavirus):也是上感的常见病原,但分离需用特殊方法。还可以引起婴儿、新生儿急性肠胃炎 (3)呼吸道全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至今已鉴定有2个主要血清型和9个亚型。它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多见于新生儿和6 个月以内的婴儿,可引起小流行。该病毒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很强的致病力,症状较重,可有鼻炎、

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该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临床上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由于大剂量头孢菌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