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秋季腹泻可继续喂母乳

宝宝秋季腹泻可继续喂母乳

深秋初冬季节正是“秋季腹泻”的多发期,主要原因为轮状病毒感染,可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经呼吸道感染发病,尤其喜欢侵犯6个月至24个月的婴幼儿,以起病急、病情重、发热、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呕吐多,腹泻频,排洗米水样或蛋花汤样水便,常伴失水酸中毒等全身症状为其特征。

婴幼儿发生秋季腹泻之后,发病初期都有呕吐现象,精神状态较差,甚至影响食欲。那么此时,还在喝母乳的孩子是否还应该继续母乳喂养呢?

儿科专家表示,如果宝宝此时有食欲,应继续喂养,母乳喂养的孩子仍哺母乳,不宜断奶;人工喂养的孩子,应吃腹泻奶粉;吃过后粪便量增加也无妨,因为腹泻儿仍可吸收摄入糖、蛋白质和脂肪,继续喂养对腹泻儿有利。

据了解,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发病初期,孩子都有呕吐现象。多数患儿有发热,体温在38℃~40℃之间,持续1至4天。病后出现腹泻,大便每日10次左右,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花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黏液,无脓血,无腥臭味。腹泻多在病后4至7天自愈,少数孩子腹泻可持续20多天。

轮状病毒感染可侵犯多个脏器,可产生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有个别病儿可发生猝死,可能与并发心肌炎有关。

因此,家长要注意做好护理,给孩子喂口服补液盐水,少量多次,每2至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约4至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如果孩子对口服补液不耐受,或腹泻程度加重,应就医,用静脉输液方法补液。

宝宝秋季腹泻症状

宝宝秋季腹泻症状

轮状病毒感染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尤以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而致病。

主要症状发烧和腹泻,有些宝宝最初会呕吐,有些宝宝还会同时伴有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腹泻中,宝宝的大便次数从1天几次到十几次不等。大便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黄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粘液,无脓血,无腥臭味。

通常宝宝发热和呕吐的持续时间大约为2天,腹泻的时间可持续约3~5天或一周,少数可长达三周。秋季腹泻严重时可导致宝宝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很严重。另外,也有报道称,个别病例在轮状病毒感染后也会对身体其他器官产生影响。

治疗方法

和其他种类的腹泻一样,宝宝得了秋季腹泻后,不能吃成人用的止泻药,这对宝宝来说非常危险。另外由于秋季腹泻是轮状病毒感染,服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果,而且还会扰乱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

秋季腹泻通常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调整饮食,只要没有剧烈的呕吐,宝宝大多不用禁食。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暂缓增加新的食物,原来吃过的还可以继续喂。腹泻期间宝宝容易出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使腹泻时间延长,必要时需要暂时更换不含乳糖的婴儿配方奶粉,腹泻好转后可以再恢复正常的配方奶和母乳喂养。对剧烈呕吐的宝宝需要禁食4~6小时后开始逐渐增加喂食。

呕吐腹泻

秋季是小儿腹泻发生率最高的季节,大多数患儿是感染了轮状病毒而导致腹泻。由于此病大多发生在秋季,因此得名为“秋季腹泻”。小儿秋季腹泻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婴幼儿,喂养所用器皿或食物若消毒不佳或不经过消毒,有可能引发感染。此外,秋季昼夜气温变化大,极易引起感冒而导致腹泻。秋季腹泻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先吐后泻,并伴有发热,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样,病程有自限性,尚无特效药治疗。如腹泻十分严重,补液又不及时,便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吸收障碍,久之可造成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秋季腹泻呕吐厉害怎么办?

腹泻病的治疗原则是

①预防脱水;②纠正脱水;③继续饮食;④合理用药。根据以上原则,病情轻、无明显脱水的患儿在家庭治疗,可采取以下常规治疗措施。但如果严重者就要到医院治疗。

(1)饮食调理: 饮食注意供给足够的热量,母乳喂养的患儿暂停辅食,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患儿喂养适量乳制品。严重呕吐的患儿禁食4-6个小时,缓解后继续喂养。

(2)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把1袋口服补液盐溶于500毫升温开水中,口服。此法无效者进行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即可停止。

患小儿季节性腹泻注意事项

1、尽可能母乳喂养婴儿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在炎热的夏天断奶,以减少腹泻的发生。如果患儿有食欲,就应该继续喂养,母乳喂养的孩子仍哺母乳。人工喂养的孩子,应吃去乳糖的奶粉,或1/2稀释牛奶。已添加辅食的孩子可吃稀粥或面片,吃过后粪便量增加也无妨,因为腹泻儿仍可吸收摄入糖的80%,蛋白质和脂肪的 60%,所以继续喂养对腹泻儿有利。

2、注意保暖由于腹泻,病儿的肠蠕动已经加快,如果再受了凉,则腹泻的情况将更加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病儿腹部的保暖。家长可以用一个暖水袋给孩子热敷腹部,还可以给孩子揉揉肚子,以减轻病儿的腹痛。

3、调节好饮食在腹泻急性期要减少进食量,但不必禁食,吃奶粉的幼儿可以在冲奶粉时加些米汤。要食用一些米粥、面汤之类的稀饭,急性期不要食用鱼、肉,待病情好转后可以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以免病情出现反复。

4、口服补盐口服补液盐一般一袋按要求冲水稀释约500到750毫升,根据宝宝丢失水分的程度来补充。稀释后的电解质水如果宝宝在24小时内没有喝完就要丢弃,重新再配。没有口服补液盐的情况下,妈妈可自行配盐水或者稀释果汁给宝宝喝,但要注意浓度配比。给孩子喂口服补液盐水应该耐心,少量多次地喂,每 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如果孩子对口服补液不耐受,或腹泻程度加重,就应该带孩子去医院看儿科医生,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

5、防止脱水腹泻引起的脱水一般表现为尿少尿黄,前囟、眼眶凹陷,眼泪减少,皮肤干燥等。没有经验的妈妈可以把孩子逗哭,观察孩子的眼泪是否还有。当宝宝秋季腹泻合并有脱水症状时,不要单纯地让宝宝喝大量的白开水,而是要补充含有电解质成分的水。腹泻脱水时,如果补水不恰当,不仅不能减轻脱水,还有可能加重脱水,导致危险程度更高的低渗性或高渗性脱水出现,让以后的治疗更加复杂。在药店出售的口服补液盐,购买非常方便,建议家中常备,对预防或者减轻宝宝由腹泻引起的脱水非常有用。

上述几点是专家根据小儿秋季腹泻的经验,给妈妈们提出的几点护理措施,希望妈妈们能够掌握这些方法,在宝宝秋季腹泻时,注意上述问题,让宝宝尽量远离病毒,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有利于身体的发育。

秋季腹泻治疗方法

1、不能吃止泻药

和其他种类的腹泻一样,宝宝得了秋季腹泻后,不能吃成人用的止泻药,这对宝宝来说非常危险。另外由于秋季腹泻是轮状病毒感染,服用抗生素不但没有效果,而且还会扰乱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

2、调整饮食

秋季腹泻通常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调整饮食,只要没有剧烈的呕吐,宝宝大多不用禁食。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暂缓增加新的食物,原来吃过的还可以继续喂。腹泻期间宝宝容易出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使腹泻时间延长,必要时需要暂时更换不含乳糖的婴儿配方奶粉,腹泻好转后可以再恢复正常的配方奶和母乳喂养。对剧烈呕吐的宝宝需要禁食4~6小时后开始逐渐增加喂食。

3、预防脱水

预防脱水也是秋季腹泻和其他各种腹泻很重要的治疗环节,要按少量多次的原则给宝宝增加饮水(主要是白开水)。当宝宝因为腹泻次数多,出现脱水症状,或已经被诊断为轻、中度脱水时,一般要给他用口服补液盐,对于中度以上脱水或吐泻严重的则需输液。这些措施可以及时纠正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4、正确使用药物

秋季腹泻治疗方法还包括使用肠粘膜保护剂和微生态制剂。肠粘膜保护剂(如蒙脱石粉)能吸附病原,固定毒素,然后随大便排出体外。同时,这种保护剂还能加强胃肠粘膜屏障功能,促进肠粘膜的修复。不过,如果你给宝宝服用,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不要过量,否则容易导致便秘。如果宝宝还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则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服用。当有任何不确定的地方,一定要向医生咨询。

秋季腹泻会交叉感染吗 怎么降低小儿感染秋季腹泻的几率

有调查显示,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更少得秋季腹泻。主要原因有三个。

(1)奶粉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因为奶瓶等喂食器具不干净,而感染秋季腹泻。

(2)母乳喂养的宝宝,能从母乳中获得更多抗体,抵抗力更强。

(3)母乳喂养的宝宝,添加辅食更晚。不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让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给宝宝吃饭的碗筷要彻底消毒;不要让宝宝吃手、咬不干净的玩具。不要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宝宝从医院或人群密集的地方回家后,及时给宝宝清洗身体。

秋季温度变化无常,家长要时刻关注气候变化,及时的给宝宝添加衣服,避免宝宝腹部着凉。

宝宝大便不成形注意事项

1、最重要的是保证液体的摄入,如果宝宝没有呕吐,爸妈要耐心地频频喂口服补液,就象静脉点滴那样,一点一点地喂。只要把住脱水这一关,宝宝病情就不会加重。

2、治疗秋季腹泻,抗菌素是无效的,相反还可能造成小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加重腹泻症状。

3、可继续进食和母乳喂养,6个月以内人工喂养的宝宝用米汤稀释牛乳,2-3天后改为正常饮食;6个月以上宝宝可食用粥、面条或软饭,加些蔬菜,还可以吃新鲜水果、果汁以补充钾。总之要鼓励进食,喂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

4、处于辅食添加期的宝宝,可暂时停部分辅食,如肉、蛋等,待腹泻减轻再开始食用。停辅食时间不要超过3天。保证宝宝所需热量和营养同样重要。

宝宝拉肚子在家怎么处理

●从宝宝腹泻开始,就可以口服足够的合适的液体以预防脱水,且应该包括至少一种含盐液体。

●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混合喂养的宝宝,应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口服补液盐(ORS,首选)或其他清洁饮用水。

●人工喂养的宝宝选择ORS或以食物为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面汤、糖盐水(接近眼泪水的咸度即可)、不含糖的新鲜果汁、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用水,以各种汤类为首选。

●建议在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个月者,50ml;6个月~2岁者,100ml;2~10岁者,150ml;10岁以上的孩子能喝多少给多少,直到腹泻停止)。

●应注意的是,水、果汁、提神饮料、运动饮料和软饮料一般含钠、钾较低而含糖量高,因此在补充脱水患儿丢失的水、电解质方面,效果均不及ORS。

急性腹泻病宝宝能进食后即予以补锌治疗,>6个月龄的宝宝,每天补充元素锌20mg,<6个月龄的宝宝,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共10~14天。

元素锌20mg相当于硫酸锌100mg,葡萄糖酸锌140mg,甘草锌200mg。   腹泻时补锌,是考虑到锌在细胞生长和免疫功能方便起着核心作用。补充锌,可以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腹泻的严重程度和降低脱水的危险。

(1)有严重呕吐的宝宝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4~6小时后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尽快恢复宝宝在腹泻之前一直有在吃的正常饮食(包括母乳)。

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母乳喂养,但需注意乳母的饮食,尽量避免油腻、高脂、高糖饮食及容易致致敏食物,按需哺乳,并可增加哺乳的次数和每次哺乳的时间。●<6个月的混合喂养的宝宝应该增加母乳喂养。

●<6个月的人工喂养的宝宝可继续喂配方乳,至少每3个小时喂一次,所谓的用于腹泻宝宝的特殊配方奶粉不应常规使用。

●>6个月的宝宝可继续食用已经习惯的日常食物,如粥、面条、稀饭、蛋、鱼末、肉末、富含钾的新鲜椰子汁和新鲜果汁等。

(2)尽量鼓励宝宝进食。如进食量少,可增加喂养餐次,每3~4个小时可安排进食1次,因为宝宝少量多次喂养比大量少次喂养的耐受性更好。

(3)对继发于急性腹泻的感染后乳糖不耐受症患儿,母乳喂养者应继续母乳喂养,除非有臀部表皮脱落或不能维持体重增长配方奶喂养者应使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喂养3~4周再过渡到普通配方奶。

病毒性肠炎(如秋季腹泻)常有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对疑似的可暂时给予改喂豆奶、淀粉类食品,或低(或去)乳糖配方奶粉,时间1~2周,腹泻好转后转为原有喂养方式。

(4)避免喂食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以及高糖、高脂食物,避免予含糖饮料(包括一般的市售果汁、甜茶、汽水、可乐等)、运动饮料、未稀释的果汁或提神饮料,以及一些有刺激性的、利尿或通便的液体如咖啡、某些药茶或冲剂等。

(5)腹泻停止后,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食物,并每日加餐1次,至少持续2周。如果宝宝营养不良,在宝宝体重恢复正常前,应一直给予额外的进餐次数。

(6)过敏性腹泻:以牛奶过敏较常见。这类患儿要避免食入过敏食物,或采用口服脱敏喂养法,不限制已经耐受的食物。婴儿通常能耐受深度水解酪蛋白配方奶,如仍不耐受,可采用氨基酸为基础的配方奶或全要素饮食。

●注意宝宝的腹部保暖。患有腹泻的宝宝,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低温刺激则肠蠕动更快,容易加重病情。

秋季小孩腹泻注意什么饮食

1、秋季小孩腹泻注继续喂养,无需禁食

有观念认为宝宝腹泻时应该要禁食,这样能减轻肠胃负担,从而减缓胃肠蠕动,减少腹泻的次数。但事实恰恰相反,禁食导致的饥饿感反而会促使胃肠蠕动次数成倍的增加,腹泻次数也随之会增加。腹泻饮食新理念是提倡继续喂养,不需禁食,以免孩子短期内体重大幅下降,尤其是喝母乳的宝宝要继续母乳喂养。除非患儿呕吐剧烈或进食后腹胀、腹泻明显,可暂时给予禁食4-6小时。

2、秋季小孩腹泻注要及时补液,预防脱水

宝宝腹泻时注意口服补液,预防脱水从腹泻起病时就应开始。应让宝宝每日少量多次饮水或稀粥等,或增加哺乳次数,或喂养稀释奶及口服补液盐(ORS)。口服补液盐用量:宝宝每次排完稀便后,要补充一定量的补液盐,一直吃到腹泻停止。一般小于6个月的小孩每次50ml,6个月到2岁每次100ml,2-10岁每次150ml,10岁以上的患儿能喝多少就给喝多少。

3、秋季小孩风寒型腹泻的饮食

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味少,伴有肠鸣腹痛。多见于秋季腹泻的早期。

姜茶饮:取生姜10克,绿茶3克,加水150毫升,煮沸,加红糖少许,饮用。

扁豆干姜萝卜仔饮:取扁豆10克,干姜3克,萝卜仔6克。以上加水适量煎汤。煎成后加红糖少许,再煎3分钟,取汁分数次饮用。

4、秋季小孩湿热型腹泻的饮食

表现大便呈蛋花汤样,有少量粘液,伴有发热,口干,尿深黄而少。此型在秋季腹泻较多见。

葛根黄芩粥:取葛根10克,黄芩10克,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加糯米50克,煮粥,加红糖少许服用。

乌梅车前草汤:取乌挴10只,车前草30克加水500毫升,煎汤,酌加红糖,代茶饮。

5、秋季小孩脾虚型腹泻的饮食

腹泻久而不愈,大便稀薄,带有白色奶块,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多见秋季腹泻后期或久泻不愈者。

山药蛋黄粥:取山药500克去皮捣碎,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煮10分钟,再调入鸡蛋黄2只,再煮3分钟即可。分数次食用。

秋季宝宝腹泻护理认准四招

腹泻为何“爱”在秋季

秋季腹泻,是特指发生在9~11月份的腹泻,它往往来势汹涌,发病急,症状严重,病程在1周左右,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的宝宝居多。秋季腹泻的病原体常见有:轮状病毒、ECHO病毒和柯萨奇病毒,而引起宝宝秋季腹泻的罪魁祸首主要是轮状病毒,目前在治疗上尚无针对此病毒的特效药,治疗原则以防脱水为主。

秋季宝宝腹泻护理认准四招

1.别给宝宝禁食

不论宝宝是因何原因导致的腹泻,妈妈们都不应该擅自给宝宝禁食。因为宝宝的消化道功能虽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营养素,完全给宝宝禁食,不仅不会帮助其止泻,还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营养缺失,让宝宝病程延长。对于吃母乳的婴儿应继续正常哺喂;吃配方奶的婴儿每次奶量可以减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减量后宝宝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哺喂新鲜蔬菜汁水,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应清淡饮食,吃面条、稀粥等。

2.坚持喂水预防脱水

有不少妈妈觉得,宝宝拉稀是因为宝宝喝太多水或者奶导致的,于是自行减少给宝宝喂水和吃奶的次数,其实,宝宝秋季腹泻往往都伴有呕吐、发烧、口渴、口唇发干等症状,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尿少或无尿、皮肤“发蔫”、哭而无泪等,这些都是宝宝严重脱水的表现,所以当宝宝腹泻时,妈妈们需格外注意给宝宝补液。

3.腹部保暖

宝宝腹泻多与“肚子”受凉有关。特别是已经腹泻的宝宝,如果还继续让腹部受凉,病情或会更加严重。因此,妈妈可适当给宝宝增加衣服,或用毯子、肚兜等围住宝宝的腹部,此外,也可以用毛巾裹住热水袋给宝宝轻敷腹部,但需要注意水温不可太烫、时间不宜过久,以免烫伤宝宝。

4.做好臀部护理

腹泻时,宝宝的臀部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父母应在孩子便后用湿纸巾擦拭或者直接用温水清洗。洗后可涂些护臀膏,以防红臀,并及时换尿布,以防尿布疹,避免破溃。

5.日常护理

对于患上腹泻的宝宝,妈妈应仔细观察他们每次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和量的多少,必要时,还可以将其大便保留送至医院化验;注意让宝宝多休息,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宝宝的臀部,并涂抹一些润肤露,防止红臀发生;尿布要清洗干净,最好能煮沸消毒,或置于太阳下曝晒消毒。

如何预防宝宝秋季腹泻

1.注意饮食卫生:宝妈们一定要注意食物和饮水卫生。要保证食物新鲜、清洁有充分的营养。还要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干净的东西不吃,吃东西前后洗手。食具的消毒也非常重要。宝宝的玩具或能够用手触摸到的地方都应保持清洁。衣被应勤洗勤换。

2.增强宝宝的抵抗力:适当的户外活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增加了宝宝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3.预防感冒: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受暑或着凉,同时预防病毒感染,预防感冒,使宝宝能够抵御轮状病毒的侵袭。

4.避免滥用抗生素:长期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而导致肠炎。

5.强调母乳喂养:母乳不仅温度适宜,营养全面,还含有免疫球蛋白等抗病成分,有利于预防轮转病毒的感染。

6.避免交叉感染:在秋季轮转病毒肠炎的高发期,尽量少带宝宝到人多的地方,避免接触传染。注意空气的流通,保持室内的清新,通风透气是减少及消灭致病菌的有效途径。

相关推荐

宝宝为什么会乳糖不耐受 宝宝乳糖不耐受吃什么

宝宝因为乳糖不耐受而腹泻时,如果继续食用普通奶粉,其中的乳糖难以被分解吸收,就有能腹泻不止。妈妈根据宝宝的情况选择低乳糖或者无乳糖奶粉,就改善腹泻的情况。 人工养的宝宝以把乳糖酶混合在奶粉中给宝宝吃。母乳养的宝宝如果也乳糖不耐受,以在给宝宝奶前15分钟给宝宝乳糖酶,然后再母乳。 注意:特殊配方奶粉,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宝宝拉肚子脱水怎么办

1、及时补液预防脱水 宝宝一开始腹泻就及时使用低渗型口服补液盐(ORS)预防脱水。 口服补液盐用量:宝宝每次排完稀便后,要补充一定量的补液盐,一直吃到腹泻停止。一般小于6个月的小孩每次50ml,6个月到2岁每次100ml,2-10岁每次150ml,10岁以上的患儿能喝多少就给喝多少。 除了口服补液盐以外,如果是母乳养的宝宝,应继续母乳养,并且适当增加养的频次和延长单次养的时间;如果是混合养的宝宝,应在母乳养的基础上给予低渗口服补液盐或其他清洁用水;人工养的应选择口服补液盐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

宝宝秋季腹泻饮食要点

继续养,无需禁食 有观念认为宝宝腹泻时应该要禁食,这样能减轻肠胃负担,从而减缓胃肠蠕动,减少腹泻的次数。但事实恰恰相反,禁食导致的饥饿感反而会促使胃肠蠕动次数成倍的增加,腹泻次数也随之会增加。腹泻饮食新理念是提倡继续养,不需禁食,以免孩子短期内体重大幅下降,尤其是喝母乳宝宝继续母乳养。除非患儿呕吐剧烈或进食后腹胀、腹泻明显,暂时给予禁食4-6小时。 及时补液,预防脱水 宝宝腹泻时注意口服补液,预防脱水从腹泻起病时就应开始。应让宝宝每日少量多次饮水或稀粥等,或增加哺乳次数,或养稀释奶及口服补液

轮状病毒腹泻治疗的八个误区

误区一: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和痢疾一样。 事实:轮状病毒引发的腹泻的症状和痢疾、普通腹泻不一样,很容易混淆。 轮状病毒主要侵犯5岁以下宝宝,尤以6个月至两岁的宝宝多见。它多发生在秋冬季节,所以叫也叫秋季腹泻。它的主要症状是急性胃肠炎,表现为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有些宝宝在出现消化道症状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但不含血或黏液,这点明显有别于细菌性腹泻。腹泻每天十到数十次不等,由于腹泻严重常伴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及毒性代谢产物的释放增加,少数腹泻严重的

宝宝腹泻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秋季马上到来,进入秋季,天气转凉,许多宝宝就会出现腹泻的情况。有的是因为肚子受凉也有的因为不合理的饮食。宝宝腹泻情况较轻的无需药物治疗,只要改变日常的饮食或者是家长稍微注意一下就以轻松的治疗。希望下面的方法以帮助到有宝宝的家长们。那么,宝宝腹泻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在最初4小时里,按宝宝的每公斤体重给予20~40毫升液体。此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大一点的宝宝用小杯子喝。如果宝宝呕吐,待10分钟后再慢慢地;一旦宝宝出现眼睑浮肿,表明补液有些过量,应暂时改喝白开水或母乳。 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

宝宝拉肚子的原因有哪些 秋冬季腹泻

宝宝秋冬季发生的腹泻,一般为轮状病毒引起,每年10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轮状病毒腹泻发病高峰。轮状病毒在干燥、寒冷季节容易爆发。由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局部免疫力和肠道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轮状病毒而发生腹泻。 不要带宝宝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避免接触患腹泻的孩子。宝宝使用的玩具、能够触摸到的家具,都要勤用清水冲洗;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宝宝吃奶或吃饭前,一定要用肥皂及流动的水洗手。冷热要适度,预防感冒,使宝宝能够抵御轮状病毒的侵袭。不要让宝宝接触有感染病毒能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保证液体的摄入,如果

小儿秋季腹泻需提早预防

小儿秋季腹泻的预防 接种免疫轮状病毒的疫苗已在临床应用。在流行期间,对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采用被动免疫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人乳在一定程度上以有保护作用。提倡母乳养,以减少幼儿患病的严重性。 对于秋季腹泻的患儿应该怎样养呢? 1、如果患儿有食欲,就应该继续养,母乳养的孩子仍哺母乳;人工养的孩子,应吃去乳糖的奶粉,或1/2稀释牛奶;已添加辅食的孩子吃稀粥或面片。 2、给孩子口服补液盐水要耐心,少量多次地,每2-3分钟一次,每次用匙10-20毫升;这样积少成多,约4-6小时即能纠正

四个月的宝宝腹泻是怎么回事

1、养不当造成宝宝腹泻 养不当也是宝宝拉肚子的重要原因。婴幼儿消化系统功能发育不够成熟,养不定时、养量过多或过少、过早添加某些食物、突然断奶等都容易造成腹泻。 2、感染导致宝宝腹泻 如果饮食不注意卫生,所吃食物或使用餐具被细菌、病毒污染,引起肠道外感染,如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败血症、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疾病都会导致腹泻。 2.1、病毒感染:寒冷季节的小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其次有诺如病毒、星状病毒、科萨奇病毒、埃病毒、冠状病毒等。 2.2、细菌感

秋季腹泻预防的误区

● 误区1:是菌痢或由细菌引起的腹泻。正确认识:罪魁祸首是轮状病毒。 ● 误区2:宝宝饮食不干净造成的,没有传染性。 正确认识: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效预防 ● 误区3:秋季腹泻不是传染病,没有疫苗 。正确认识:宝宝秋季腹泻有疫苗,是计划外疫苗,需自费。 ●误区4:腹泻往往是由细菌引起的,应使用抗生素治疗 。正确认识:秋季腹泻是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无效,反而造成不良后果 ● 误区5:宝宝泻得太厉害,用止泻药以止泻 。正确认识:止泻药副作用大,对婴幼儿有毒害 ● 误区6:宝宝腹泻,止泻、禁食(或补充营养

腹泻后发烧怎么办

一、宝宝腹泻发烧的应对策略 1、宝宝腹泻发烧是常见的病症。首先,家长要弄清楚引起宝宝腹泻的原因是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再对症下药。加重要注意观察宝宝病情,尿量的多少是衡量宝宝缺不缺水的一个标志,尿量跟平常一样多说明宝宝身体还不缺水。如果宝宝少尿甚至无尿,则说明能严重缺水,爸爸妈妈用自制的米汤给宝宝喝,要多给宝宝喝水。 2、许多小儿疾病都以引起发热。宝宝发热时家长注意以下几点:注意室温是否过高。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湿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