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麻疹如何鉴别

麻疹如何鉴别

麻疹应与常见出疹性疾病相鉴别,分别叙述如下:

1.风疹 重点应与轻型麻疹相鉴别,风疹特点为:多见于幼儿及学龄前期小儿,成人少见,前驱期短而症状轻,无热或低热,轻咳,流鼻涕,较少发生眼结膜炎,无科氏斑,起病1~2天后即出疹,迅速见于全身,皮疹为稀疏色淡斑,丘疹,1~2天内即消退,不脱屑,不留痕,同时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很少并发症,预后好,测血清特异抗体可助鉴别。

2.幼儿急疹 多见于婴幼儿,1岁以内为主,骤起高热,持续3~5天,而突然下降,可伴发高热惊厥,呼吸道卡他症状不明显,热退时或热退后出现皮疹,呈散在玫瑰色斑丘疹,以躯干为多,1~2天即自动消退,疹退后一般不脱屑或留有色素沉着,发热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3.猩红热 前驱期发热咽痛明显,1~2天后全身出现针头大小红疹,疹间皮肤充血,呈现一片猩红,压之退色,疹退后可发生大片脱皮,血液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显著。

急性荨麻疹应该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荨麻疹需和丘疹性荨麻疹及多形红斑相鉴别,伴有腹痛腹泻者,应注意与急腹症及胃肠炎等鉴别,伴有高热和中毒症状者,应考虑为严重感染的症状之一,血管性水肿须与实质性水肿如丹毒,蜂窝织炎及眼睑部接触性皮炎,成人硬肿病,面肿型皮肤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等鉴别,获得性血管性水肿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可根据以上所述几点鉴别。

一、与婴儿湿疹鉴别

婴儿湿疹是指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婴儿湿疹可包括婴儿异位性皮炎,但异位性皮炎不能等同或取代婴儿湿疹,婴儿湿疹包括婴儿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婴儿异位性皮炎。

二、与血管性水肿鉴别

血管性水肿为慢性,复发性,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的大片局部性水肿,病因及发病机制与荨麻疹相同,只是血浆是从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的小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中渗出而进入到周围疏松组织内而引起。

三、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荨麻疹样血管炎风团持续时间长达24~72小时,伴有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低补体血症,病理检查为破碎性血管炎改变,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荨麻疹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荨麻疹伴有腹痛腹泻者,应注意与急腹症及胃肠炎等鉴别。伴有高热和中毒症状者,应考虑为严重感染的症状之一。血管性水肿须与实质性水肿如丹毒、蜂窝织炎及眼睑部接触性皮炎、成人硬肿病、面肿型皮肤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等鉴别。

1、与婴儿湿疹鉴别

婴儿湿疹是指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婴儿湿疹可包括婴儿异位性皮炎,但异位性皮炎不能等同或取代婴儿湿疹。婴儿湿疹包括婴儿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婴儿异位性皮炎。

2、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荨麻疹样血管炎风团持续时间长达24~72小时,伴有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低补体血症。病理检查为破碎性血管炎改变。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荨麻疹的检查诊断方法:

1、疑为风湿病引起荨麻疹者可检查血沉、抗核抗体等,血清补体测定、皮肤活检对有补体活化参与所致荨麻疹的诊断有帮助,这是荨麻疹的检查方法。

2、荨麻疹的检查方法有如怀疑吸入或食入过敏者,应行变应原检查,如为阳性可作脱敏治疗。

3、对寒冷性荨麻疹应检查梅毒血清试验,测定冷球蛋白、冷纤维蛋白原、冷溶血素和冰块试验、抗核抗体等这也是荨麻疹的检查方法这一。

4、血清病性荨麻疹患者有发热和关节痛,应检查血沉,如血沉正常有重要诊断价值。

5、疑与感染有关,或体检时肝大或病史存在肝炎史,可行血常规、乙肝抗原、抗体检查、大便虫卵、真菌、病灶部位X线这是荨麻疹的检查方法。

荨麻疹鉴别

一)丘疹性荨麻疹

丘疹性荨麻疹又称虫咬性皮炎,呈梭形,可有水疱,不易消退,往往持续5~7天才会好,而且消退后会有色素沉着。荨麻疹是成批出现,1~2小时消退,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消退后不留痕迹。另外,色素性荨麻疹也不是荨麻疹,是皮肤肥大细胞增多症。

二)与手足口病鉴别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手足口病的疹子则主要出现在口腔黏膜、手、脚和屁股等部位,泡内液体较少,比较干瘪,同时伴随口咽或口腔溃疡,宝宝会因咽痛导致拒食。出疹子的同时,宝宝可能还会出现类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等。

三)与水痘鉴别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水痘的疹子一般会遍布全身,以前胸后背部最多。此外,头皮、脚底、手指、手掌都可能出现疹子,非常痒,呈现透明的水泡,泡内液体较多。

四)与婴儿湿疹鉴别

婴儿湿疹是指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婴儿湿疹包括婴儿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婴儿异位性皮炎。

五)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荨麻疹样血管炎风团持续时间长达24~72小时,伴有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低补体血症。病理检查为破碎性血管炎改变。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荨麻疹的鉴别诊断

荨麻疹伴有腹痛腹泻者,应注意与急腹症及胃肠炎等鉴别。伴有高热和中毒症状者,应考虑为严重感染的症状之一。血管性水肿须与实质性水肿如丹毒、蜂窝织炎及眼睑部接触性皮炎、成人硬肿病、面肿型皮肤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等鉴别。

一、与婴儿湿疹鉴别

婴儿湿疹是指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婴儿湿疹可包括婴儿异位性皮炎,但异位性皮炎不能等同或取代婴儿湿疹。婴儿湿疹包括婴儿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婴儿异位性皮炎。

二、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荨麻疹样血管炎风团持续时间长达24~72小时,伴有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低补体血症。病理检查为破碎性血管炎改变。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宝宝高烧后出疹子的症状

幼儿急疹的症状与感冒、麻疹、风疹等病症十分相似,因此家长要准确鉴别宝宝发烧后出疹子的症状,以免耽误了治疗。

幼儿急疹一般有以下8个典型特症:

1、往往是突然高烧,体温迅速上升至39℃到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

2、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烧。

3、相对感冒高烧的孩子,患儿的精神、食欲状况比较好。

4、高烧时,多数会腹泻,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

5、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6、耳后、枕后能摸到黄豆、花生米大小的肿块。

7、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消退,没有色素沉着或脱屑。

8、患儿多在6~12个月大,50%~60%的患儿都在8~10个月大时发病。

与感冒、麻疹、风疹的鉴别

与感冒鉴别:感冒患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也可能会高,但流鼻涕、咳嗽等症状比较明显。

与麻疹鉴别:麻疹患儿也会烧3~4天,也会出疹子,但不同的是,烧一阵出一阵疹子,出疹子时发烧达到最高。此外,患儿伴有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明显症状。尤其眼睛症状突出,如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等。患儿大多精神不振、食欲不佳。

与风疹鉴别:患儿也会有耳后或淋巴结肿大,但发热比较轻(37℃~38℃),发烧半天或一天就出疹子了,皮疹细小如沙。

小儿急疹易被混淆

1、与感冒鉴别:感冒患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也可能会高,但流鼻涕、咳嗽等症状比较明显;

2、与麻疹鉴别:小儿急疹与麻疹不同之处在于本病症状较轻,患儿在发热期间精神、食欲均较好,它的特点是热退疹出,疹子在1~2天内自行消退。而麻疹大多精神倦怠,不思饮食,具有卡它症状等。当疹出时热势更盛,其疹子的发出一般是从头面、发际开始,遍及全身,出疹时间也比幼儿急疹长;

3、与风疹鉴别:风疹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发热较轻。一般38℃左右,伴见咳嗽,特殊的皮疹细小如沙,色淡红,并有枕后淋巴结及耳后淋巴结肿大。发病的患儿年龄以幼儿居多,也可见于学龄儿童。与本病鉴别主要是出疹时间,疹形及年龄。小儿急疹是好发于1岁以内的小婴儿,皮疹鲜红,疹形比风疹大,且为热退疹出,故临床上不难鉴别。

疥疮如何和其它疾病进行鉴别

疥疮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1)接触传染病人史。

(2)剧烈瘙痒,夜间为甚。

 (3)典型的隧道。

 (4)皮肤损害(丘疹、丘疱疹、抓痕)及其分布。

 (5)查到疥螨。

 (6)灭疹药物有明显疗效。

 疥疮如何同寻常痒疹鉴别?

寻常痒疹好发于四肢伸侧,丘疹较大,多数自幼年开始发病,常并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疥疮如何同皮肤瘙痒症鉴别?

皮肤瘙痒症好发于四肢,不发生手指缝。皮肤以抓痕、血痂为主,不似疥疮的丘疹、水疱及脓疱,无成群发病特点。

疥疮如何同湿疹鉴别?

湿疹为多形性皮疹,反复发作,有季节性,不发生在指缝。

 疥疮如何同丘疹性荨麻疹鉴别?

荨麻疹为散在性丘疹,周围有纺锤形红晕,抓搔后起风团,极易复发,一般有过敏原因,外阴处极少见,检查无疥虫。

疥疮如何同阴虱病鉴别?

 阴虱病好发部位以下腹生殖器肛周为主,指缝处等皮肤不涉及,查体可查到阴虱和虫卵。

疥疮的组织病理学有何特点?

(l)丘疹型:真皮深层和浅部脉管周围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多数的噜伊红细胞的混合浸润,真皮乳头水肿。血管炎少见,在角质层内有时可见到幼虫、若虫或粪便产物。

 (2)丘疱疹型:表皮内可见海绵性微疱,其脱屑与结痂内常有幼虫、若虫或卵。

 (3)隧道:在角质层内形成,隧道内可见虫卵。

 (4)结节型:真皮增厚,脉管周围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嗜伊红细胞以及异型性单一核细胞的炎细胞浸润。

 (5)挪威疥:块状正角化或角化不全,其中有大量虫体。

出疹子的症状

幼儿急疹一般有以下8个典型特症:

1、往往是突然高烧,体温迅速上升至39℃到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

2、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烧。

3、相对感冒高烧的孩子,患儿的精神、食欲状况比较好。

4、高烧时,多数会腹泻,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

5、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6、耳后、枕后能摸到黄豆、花生米大小的肿块。

7、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消退,没有色素沉着或脱屑。

8、患儿多在6~12个月大,50%~60%的患儿都在8~10个月大时发病。

与感冒、麻疹、风疹的鉴别

与感冒鉴别:感冒患儿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也可能会高,但流鼻涕、咳嗽等症状比较明显。

与麻疹鉴别:麻疹患儿也会烧3~4天,也会出疹子,但不同的是,烧一阵出一阵疹子,出疹子时发烧达到最高。此外,患儿伴有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明显症状。尤其眼睛症状突出,如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等。患儿大多精神不振、食欲不佳。

与风疹鉴别:患儿也会有耳后或淋巴结肿大,但发热比较轻(37℃~38℃),发烧半天或一天就出疹子了,皮疹细小如沙。

荨麻疹诊断鉴别

诊断

荨麻疹根据皮损为风团,骤然发生,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等特征,再根据各型的特点,不难诊断,寻找病因比较困难,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作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全面综合分析病情,并结合各型特点努力寻找发病有关因素,甚为重要。

血管性水肿根据突然发生大片暂时性无凹陷性肿胀,在数小时至2~3天内消退,常累及眼睑,唇,舌,外生殖器,手,足等部位,本病诊断不难。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诊断则可根据病史,阳性家族遗传史和血清学检查等,当有以下临床表现应当怀疑有否本病的可能:

1.反复发作的局限性水肿。

2.有自限性,一般1~3天可自行缓解消退。

3.反复发作的喉水肿或不明原因的腹痛。

4.伴有情绪,月经,尤其是外伤等诱因。

5.不痒且不伴发荨麻疹。

6.用抗组胺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

7.有阳性家族史,家族中有近半数成员发病。

8.血清脂酶抑制蛋白C4和C3值降低。

鉴别诊断

荨麻疹需和丘疹性荨麻疹及多形红斑相鉴别,伴有腹痛腹泻者,应注意与急腹症及胃肠炎等鉴别,伴有高热和中毒症状者,应考虑为严重感染的症状之一,血管性水肿须与实质性水肿如丹毒,蜂窝织炎及眼睑部接触性皮炎,成人硬肿病,面肿型皮肤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等鉴别,获得性血管性水肿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可根据以上所述几点鉴别。

一、与婴儿湿疹鉴别

婴儿湿疹是指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婴儿湿疹可包括婴儿异位性皮炎,但异位性皮炎不能等同或取代婴儿湿疹,婴儿湿疹包括婴儿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婴儿异位性皮炎。

二、与血管性水肿鉴别

血管性水肿为慢性,复发性,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的大片局部性水肿,病因及发病机制与荨麻疹相同,只是血浆是从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的小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中渗出而进入到周围疏松组织内而引起。

三、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荨麻疹样血管炎风团持续时间长达24~72小时,伴有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低补体血症,病理检查为破碎性血管炎改变,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荨麻疹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一、与婴儿湿疹鉴别

婴儿湿疹是指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婴儿湿疹可包括婴儿异位性皮炎,但异位性皮炎不能等同或取代婴儿湿疹。婴儿湿疹包括婴儿接触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烂性婴儿湿疹;婴儿异位性皮炎。

二、与血管性水肿鉴别

血管性水肿为慢性、复发性、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的大片局部性水肿。病因及发病机制与荨麻疹相同,只是血浆是从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的小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中渗出而进入到周围疏松组织内而引起。

三、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荨麻疹样血管炎风团持续时间长达24~72小时,伴有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低补体血症。病理检查为破碎性血管炎改变。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荨麻疹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荨麻疹诊断标准:

1、皮肤出现大小不等之风团样损害,骤然发生,迅速消退,瘙痒剧烈,愈后不留痕迹。

2、慢性荨麻疹,风团损害反复发作,时间持续1~3个月以上。

3、实验室检查,皮肤过敏源检查可查到阳性结果;血清IgE水平增高。

鉴别诊断一、与婴儿湿疹鉴别

婴儿湿疹是指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的皮肤损害。婴儿湿疹可包括婴儿异位性皮炎,但异位性皮炎不能等同或取代婴儿湿疹,婴儿湿疹包括婴儿接触性皮炎、脂溢性、擦烂性婴儿湿疹、婴儿异位性皮炎。

鉴别诊断二、与血管性水肿鉴别

血管性水肿为慢性复发性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的大片局部性水肿,病因及发病机制与荨麻疹相同,只是血浆是从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的小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中渗出,而进入到周围疏松组织内而引起。

鉴别诊断三、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荨麻疹样血管炎风团持续时间长达24~72小时,伴有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低补体血症,病理检查为破碎性血管炎改变,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

相关推荐

湿疹怎么和其他疾病区分

根据急性期皮损原 发疹的多形性,易有渗出液,瘙痒剧烈,对称发作及慢性期的浸润,肥厚等特征诊断不难,急性湿疹需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慢性湿疹需与神经性皮炎相鉴别,手足 湿疹,汗疱疹易与手足癣相混淆,后者常单侧起病,进展缓慢。可有小疱和干燥脱屑,当蔓延至手,足背出现边缘清楚的损害时有很大诊断价值,真菌检查阳性时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 应与急性湿疹鉴别。 2.神经性皮炎 应与慢性湿疹鉴别。 3.脂溢性皮炎 经过中可有湿疹样改变,但本病主要发生于头部,胸前,背部中央,腋窝,阴部等皮脂分泌较多的部位,常

斑疹鉴别诊断

斑疹应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诊断: 1、稽留热 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摄氏度一上的水平,达数天或数周,且24小事内体温波动范围小于1摄氏度,就称为稽留热。常见于大叶肺炎、斑疹伤寒。 2、红斑鳞屑 鳞屑是即将脱落或已脱落的表皮角质层薄片。其大小、形态、厚薄、数量、色泽不一,有的干燥,有的油腻,大多是有红斑或丘疹损害的皮肤病的继发损害。红斑是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网局限性或全身性扩张而产生局部的或全身性的红色斑疹。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副银屑病、盘状红斑狼疮等疾病都可表现为红斑鳞屑。

单纯疱疹鉴别诊断

应与口炎性口疮(疱疹样口疮)、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相、多形性红斑相鉴别。 一、口炎性口疮(疱疹样口疮) 二、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皮肤和粘膜;不越过中线;疼痛剧烈。 三、疱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A4,病损的分布只限于口腔的后部。 四、手足口病相 柯萨奇病毒A16、皮肤粘膜病,前驱症状,口腔粘膜、手掌、足底出现水疱、丘疹和斑疹。 五、多形性红斑 以靶形红斑或虹膜状红斑为典型病损,为急性炎症性皮肤粘膜病。疱很快破溃形成大面积糜烂,糜烂表面有大量渗出物形成厚的假膜。

怎么鉴别是不是得了荨麻疹

一、与婴儿湿疹鉴别 婴儿湿疹是指发生于婴儿期的具有湿疹特点皮肤损害。婴儿湿疹可包括婴儿异位性皮炎、婴儿接触性皮炎、婴儿脂溢性和擦烂性皮炎,荨麻疹不能等同或取代。 二、与血管性水肿鉴别 血管性水肿为慢性复发性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的大片局部性水肿。病因及发病机制与荨麻疹相同,只是血浆是从真皮深部或皮下组织的小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中渗出,进入到周围疏松组织内而引起。 三、与胃肠炎及某些急腹症鉴别麻疹样血管炎风团持续时间长达24~72小时,伴有发热、关节痛、血沉增快、低补体血症,病理检查为破碎性血管炎改变。伴有呕吐

带状疱疹临床鉴别

[临床鉴别] 应要单纯疱疹、疱疹性湿疹鉴别: 1、单纯疱疹 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不沿神经分布,常有反复发作,多见于发热性疾病、胃肠功紊乱及月经不调等患者。 2、疱疹性湿疹 皮疹多形性,无一定好发部位,多对称分布,自觉剧痒。

带状疱疹鉴别诊断

1.本病有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易破,疼痛不著,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病的过程中,常易复发。 2.偶尔也有与接触性皮炎混淆的,但后者有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 3.在带状疱疹和疱疹型带状疱疹前驱期、神经痛患者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应注意。

哪些疾病要和麻疹鉴别

应与以下疾病鉴别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肠道病 毒感染、败血症、斑疼伤寒、药物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相鉴别。患者应在家隔离治疗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患者应住 院隔离治疗,隔离期延长5天。

麻疹要做什么鉴别诊断

1、风疹又称“风痧”,痧子等 。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风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疹”也因此得名。风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患。中医《备急千金要方》指出风疹又名风痧。多由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表,发于皮肤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用银翘散或加味消毒饮风疹应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重点应与轻型麻疹鉴别。皮疹为稀疏色淡斑、丘疹,1~2天

儿童寻麻疹鉴定

丘疹性荨麻疹的皮疹常密集成群分布,风团的中央有丘疱疹,水疱,略成纺锤形,可持续数日才能消退。 儿童痒疹::初起与丘疹性荨麻疹相似,但是病程长,皮疹较多,同时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比较容易鉴别。 儿童湿疹: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皮疹表现多样,分布对称,伴有渗出,短期内消失或再次复发。 疥疮:疥疮有明显的接触感染史,皮损表现为丘疹及丘疱疹,多见于皮肤细嫩处,如指间系,腕关节屈侧,下腹部及会阴处,找到疥虫就可以确诊。

哪些疾病容易和麻疹发生混淆呢

1.风疹 重点应与轻型麻疹鉴别。风疹特点为:多见于幼儿及学龄前期小儿,成人少见。前驱期短而症状轻,无热或低热,轻咳、流鼻涕,较少发生眼结膜炎,无科氏斑。起病1~2天后即出疹,迅速见于全身。皮疹为稀疏色淡斑、丘疹,1~2天内即消退,不脱屑、不留痕。同时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很少并发症,预后好。测血清特异抗体可助鉴别。 2.幼儿急疹 多见于婴幼儿,1岁以内为主。骤起高热,持续3~5天,而突然下降,可伴发高热惊厥,呼吸道卡他症状不明显。热退时或热退后出现皮疹,呈散在玫瑰色斑丘疹,以躯干为多,1~2天即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