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极针刺方法和禁忌 中极穴常用配伍疗法

中极针刺方法和禁忌 中极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肾俞,膀胱俞,关元,大赫,太溪,针刺补法,益肾缩泉,治疗肾虚遗尿,小便频数等,

2.配关元,肾俞,命门,三阴交,志室,针刺补法,补肾益气,治疗肾气不足之遗精,尿浊等。

3.配肾俞,关元,次髎,太溪,照海,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肾气,调经止带,治疗肾虚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

针刺神门针尖方向 神门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心俞,膻中,气海,内关,太渊,针刺补法,振奋心阳,治疗心阳不足之心悸气短,心痛,自汗肢冷等。

2.配心俞,膈俞,巨阙,内关,针刺泻法,活血通络,安神定治,治疗心血瘀阻之胸痹心痛,心悸不宁等。

3.配印堂,大陵,丰隆,公孙,针刺泻法,清热化痰,和胃安神,治疗痰火扰心之心悸,失眠等。

4.配膈俞,内关,少府,劳宫,腕骨,针刺泻法,清心凉血,治疗心火上炎之心烦口渴,口舌生疮,重舌,吐血,小便短赤,尿血等。

5.配阴郄,劳宫,丰隆,照海,井穴,针刺泻法,井穴点刺出血,清心泻火,豁痰开窍,治疗痰火扰心之癫狂,头痛失眠等。

6.配心俞,膈俞,脾俞,内关,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心脾,治疗心脾两虚之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眩晕,癫证,痴呆,月经不调等。

7.配心俞,肾俞,复溜,三阴交,针刺补泻兼施,滋阴清热,交通心肾,治疗心肾不交之心烦失眠,多梦,心悸,遗精等。

8.配胆俞,心俞,大陵,丘墟,针刺补法,养心益胆,治疗心胆虚怯之失眠多梦,易惊,胆怯善恐等。

9.配内关,太冲,行间,针刺泻法,疏肝理气,清心安神,治疗肝气郁结之脏躁,睡眠不安,悲伤恸哭,胸胁闷胀,心中烦乱等。

涌泉针刺深度 涌泉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百会,水沟,十宣,丰隆,太冲,针刺泻法,十宣点刺出血,平肝熄风,豁痰开窍,治疗风痰阻窍之中风昏迷。

2.配水沟,大椎,曲泽,委中,百会,针刺泻法,曲泽,委中点刺出血,泄热苏厥,治疗热毒蒙心之昏厥,暑厥等。

3.配前顶,印堂,神门,针刺泻法,镇惊熄风,治疗惊恐小儿惊风。

4.配风池,百会,太冲,针刺泻法,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

5.配大陵,合谷,中脘,丰隆,针刺泻法,豁痰开窍,清热醒神,治疗痰火扰心之狂证。

6.配神门,大陵,三阴交,针刺补泻兼施,清心安神,治疗心肾不交之心烦,失眠等。

7.配鱼际,廉泉,太溪,照海,针刺补泻兼施,滋阴清热,利咽开音,治疗阴虚火旺之咳嗽,咽喉肿痛,喑哑,失音等。

8.配中极,关元,三阴交,太溪,针刺补泻兼施,温肾利水,治疗肾气不足之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

9.配脾俞,中脘,足三里,针刺补法,灸涌泉,温肾健脾,治疗脾肾阳虚之泄泻。

10.配百会,足三里,血海,三阴交,针刺补法,益气补血,治疗气血虚弱之头晕,眼花等。

11.配关元,太冲,公孙,针刺泻法,平肝降逆,治疗肝热奔豚气。

12.配少府,太溪,昆仑,照海,针刺补法,补肾通络,治疗肾虚之足跟痛,手足心热,足趾麻木等。

中极的位置在哪里 中极的配伍疗法

中极穴配大赫、肾俞、阴交、三阴交、次髎:治遗精、白浊、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阴挺等症(肾气虚型);

中极穴配阴谷、气海、肾俞:治遗溺不止;

中极穴配大敦、关元、三阴交:治疝气偏坠;

中极穴配水分、三焦俞、三阴交、气海、委阳:治水肿。

天枢如何针刺 天枢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下脘,梁门,璇玑,腹结,梁丘,上巨虚,针刺平补平泻法,消食导滞,治疗食滞胃肠之绕脐痛,腹胀,呕吐,不嗜食。

2.配二间,上巨虚,大肠俞,针刺泻法,理肠导滞,治疗积滞内停之腹痛肠鸣,或腹泻,或便秘,或里急后重,下利不爽。

3.配风池,合谷,中脘,足三里,阴陵泉,针刺泻法,至阳穴针后加灸,散寒化浊,和胃止泻,治疗寒湿中阻滞脘闷腹痛,肠鸣泄泻。

4.配曲池,上巨虚,大肠俞,关元,针刺泻法,针灸兼施,温经散寒,和肠止泻,治疗感受寒邪或内伤生冷不洁食物之腹痛,腹泻。

5.配下巨虚,合谷,足三里,公孙,合谷针刺补法,余穴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和胃,调肠止泻,治疗脾虚湿盛泄泻。

6.配中脘,足三里,肝俞,行间,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健脾止泄,治疗肝郁脾虚泄泻。

7.配中脘,足三里,脾俞,关元俞,针刺补法,健脾和胃,益气止泻,治疗脾胃泄泻。

8.配肾俞,命门,关元,针刺补法,针灸兼施,温补脾肾,止泻,治疗脾肾阳虚泄泻。

9.配合谷,曲池,腹结,上巨虚,支沟,阳陵泉,针刺泻法,泄热通腑,治疗热结便秘。

10.配支沟,足三里,针刺平补平泻法,调畅气机,治疗气滞之习惯性便秘。

大椎针刺注意事项 大椎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门,列缺,支正,合谷,外关,风池,针刺泻法,散寒解表,治疗风寒外袭之感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哮喘等。

2.配尺泽,鱼际,曲池,内庭,合谷,针刺泻法,解表清热,治疗风热外袭之感冒,头痛,咽喉肿痛,咳嗽,肺炎喘嗽等。

3.配合谷,肺俞,针刺补法,益气姑表,治疗表卫不固之感冒,自汗。

4.本穴清热泻火,解毒祛暑。配曲池,商阳,内庭,关冲,商阳,关冲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热病邪入气分;配曲池,曲泽,井穴,井穴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热邪蒙蔽心包之神昏谵语;配水沟,百会,十宣,曲池,委中,委中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中暑;配至阳,腕骨,阳陵泉,太冲,针刺泻法,治疗湿热蕴结肝胆之阳黄;配外关,合谷,内庭,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湿热呕吐;配合谷,太冲,阳陵泉,井穴,井穴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小儿高热惊风。

5.配劳宫,水沟,大钟,本神,太冲,鸠尾,丰隆,筋缩,针刺泻法,熄风化痰,定惊宁神,治疗风痰阻窍,痰热扰心之癫狂,痫证,项强肢搐等。

6.配后溪或间使,针刺泻法,宣阳解表,祛邪止疟,治疗正疟;配内庭或合谷,针刺泻法,疏表清热,祛邪止疟,治疗热疟;配太溪或复溜,针刺补法,扶阳祛邪止疟,治疗寒疟;配合谷,足三里,针刺补法,益气健中,扶正止疟,治疗劳疟;配曲泽,委中放血,针刺泻法,清心解热,镇痉止疟,治疗脑型疟疾。

7.本穴振奋一身之阳气,鼓动,调动全身之气血,具有强壮补虚培元穴性。配关元,气海,足三里,脾俞,肾俞,针刺补法,治疗五劳七伤;配肾俞,太溪,涌泉,肺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骨蒸潮热;配合谷,足三里,脾俞,针刺补法,治疗放疗或化疗引起的虚损。

8.配风池,天柱,大杼,肩髃,肩外俞,列缺,后溪,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湿,通经络,治疗风寒湿邪痹阻经络,筋脉拘急之痉病,颈项痛,肩背痛等。

针刺带脉怎么操作正确

带脉针刺深度及方向

带脉位置: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简易取法:腋中线上,与通过其中的水平线相交处是穴。

进针深度及方向:直刺,针0.5-1.0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5-7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注意:带脉不宜深刺,忌猛力快速提插,以防刺破肠管。

作用主治

带脉穴为足少阳胆经穴,是胆经与带脉的交会穴,起于泻下,环形腰间一周,络胞而过,具有约束诸经之功,可固摄本经经气,起到调节止带,疏经活络,疏肝理气的作用,为治疗带下之要穴。常用于治疗经带病,腹痛,腰胁痛,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疝气,盆腔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带状疱疹等。

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调经止带,是治疗带下病的要穴。配中极,阴陵泉,下髎,行间,针刺泻法,治疗湿热带下;配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白环俞,针刺补法,治疗脾虚带下;配关元,肾俞,次髎,照海,针刺补法,治疗肾虚带下。

2.配三阴交,关元,归来,针刺平补平泻法,清利湿热,益气养阴,治疗湿热下注之阴挺。

3.本穴活血理气,调经止痛。配中极,四满,膈俞,太冲,针刺泻法,治疗气滞血瘀之月经不调;配太冲,三阴交,气海,膈俞,地机,针刺泻法,治疗血瘀经闭腹痛。

4.配侠溪,阴陵泉,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利胆,通经止痛,治疗肝气郁结之小腹减退,月水不通。

5.配大敦,期门,气海,阴陵泉,针刺泻法,散寒除湿,治疗寒湿疝气。

针刺内关的作用 内关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心俞,膈俞,巨阙,通里,阴郄,针刺泻法,活血化瘀,通痹止痛,治疗心脉痹阻之胸痹,心痹。

2.配心俞,厥阴俞,关元,神门,合谷,针刺补法,灸关元, 温阳救逆,益气复脉,治疗心阳虚之心痛,胸闷,心悸等。

3.配心俞,复溜,太冲,针刺补泻兼施,育阴潜阳,活血通络,治疗阴虚阳亢之心悸,心痛等。

4.配百会,水沟,丰隆,三阴交,太冲,针刺泻法,熄风化痰,醒脑开窍,治疗风痰阻络之中风闭证,晕厥。

5.配水沟,大椎,劳宫,丰隆,太冲,针刺泻法,泄热涤痰,清心安神,治疗痰火扰心之癫狂。

6.配膻中,神门,大陵,丰隆,三阴交,针刺泻法,豁痰宁心,治疗痰浊蒙窍之癫痫。

7.配神门,中脘,丰隆,厉兑,针刺泻法,和胃安神,治疗胃腑不和之失眠。

8.配中脘,阴陵泉,丰隆,公孙,针刺补泻兼施,健脾化痰,治疗痰浊中阻之眩晕,呕吐等。

9.配中脘,足三里,行间,公孙,针刺泻法,和胃降逆,理气止痛,治疗胃失降和之胃痛,嗳气,呕吐等。

10.配膻中,膈俞,合谷,足三里,针刺泻法,宽胸利膈,治疗胃气上逆之呃逆。

11.配肝俞,期门,膻中,太冲,针刺泻法,疏肝理气止痛,治疗肝气郁结之胸胁疼痛。

12.配膻中,乳根,少泽,太冲,针刺泻法,疏肝通乳,治疗肝郁气滞之乳少。

针刺百会 百会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池,劳宫,丰隆,涌泉,针刺泻法,熄风豁痰,开窍醒神,治疗风痰闭阻之中风闭证。

2.配风池,水沟,鸠尾,丰隆,太冲,针刺泻法,熄风化痰,治疗风痰阻络之癫痫。

3.配长强,关元,足三里,承山,针刺补法,灸关元,益气固脱,治疗气虚脱肛,滑脱不痛,少气懒言等。

4.配气海,维道,归来,足三里,针刺补法,灸气海,补益脾气,益气升阳,治疗脾虚阴挺。

5.配命门,关元,天枢,足三里,针刺补法,灸命门,关元,温中补虚,升阳举陷,治疗脾肾阳虚之久泻久痢。

6.配关元,气海,针刺补法,重灸,益气回阳固脱,治疗元气暴脱之中风脱症,中气下陷之气厥。

7.配风池,印堂,曲池,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散热,治疗风热头痛,鼻塞,目赤肿痛等。

8.配风府,天柱,上星,列缺,针刺泻法,疏风散寒,通窍止痛,治疗外感风寒之头痛,项强,鼻塞,鼻鼽等。

9.配阴陵泉,足三里,丰隆,针刺泻法,祛风散邪,和中化湿,治疗风湿或痰浊头痛,眩晕等。

10.配风池,复溜,行间,针刺补泻兼施,平肝潜阳,息风清脑,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

11.配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气血,治疗气血亏虚之头痛,眩晕等。

12.配肾俞,复溜,太溪,针刺补法,补益肾精,治疗肾精亏虚之头痛,眩晕,耳鸣等。

中极针刺方法和禁忌 中极针刺方法

取穴:仰卧,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连线上4/5与下1/5交界处,相当髂前下棘水平。

进针方向:从前下向后上与腹壁成50°。

深度:进针0.5-1.0寸,留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生殖器。

禁忌:在膀胱充盈时,中极穴不能深刺;孕妇不宜刺灸该穴位。

血海的针刺方法 血海穴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清热凉血止血,善清血分之热。配气海,三阴交,水泉,针刺泻法,治疗血热崩漏;配合谷,足三里,委中,阿是穴,针刺泻法,治疗热入血分,郁于肌肤之丹毒;配关元,地机,行间,针刺泻法,治疗郁热月经过多。

2.配气海,太冲,三阴交,中极,地机,针刺平补平泻法,行气活血,通瘀调经,治疗气滞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

3.配风池,风门,曲池,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凉血,治疗风热客表之风疹。

4.配风门,膈俞,脾俞,气海,足三里,针泻风门,余穴均用补法,益气养血祛风,治疗血虚生风之瘾疹。

5.本穴清热利湿,祛风止痒。配曲池,委中,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湿热痒疹;配陶道,曲池,脾俞,阴陵泉,神门,针刺泻法,治疗湿疹;配阴陵泉,膀胱俞,中极,行间,太溪,针刺泻法,治疗小便淋涩。

6.配气海,关元,三阴交叫,针补气海,关元,余穴用平补平泻法,健脾摄血,治疗气虚崩漏。

7.配膈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针刺补法,健脾益气,统血调经,治疗脾虚紫斑,月经过多,甚或崩漏。

8.配犊鼻,阴陵泉,阳陵泉,阴谷,三阴交,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通利关节,治疗膝关节疼痛,小腿内侧痛等。

相关推荐

针刺迎香图片 迎香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祛风通络,宣通鼻窍,如配列缺,合谷,上星,印堂,风门,治疗外感鼻塞,流涕,鼻渊,面痒等;配上关,四白,颧髎,合谷,治疗风邪入络之面浮肿,面痛;配地仓,颊车,阳白,合谷,治疗风邪外袭之口眼歪斜。 2.配合谷,曲池,尺泽,少商,针刺泻法,清热泻肺,治疗肺经蕴热之鼻衄。 3.配印堂,太冲,丘墟,针刺泻法,清泻肝胆,治疗肝胆火盛之鼻渊,鼻衄等。 4.配内庭,上星,二间,合谷,解溪,针刺泻法,清胃泻火,治疗胃火鼻衄,鼻头红肿等。 5.配神庭,上星,合谷,太渊,针补合谷,太渊,补益肺气,宣通

液门针刺方向 液门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太冲,中渚,合谷,睛明,侠溪,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上焦风热之热病,目赤,头痛等。 2.配翳风,听会,中渚,听宫,耳门,侠溪,针刺泻法,清泄少阳,治疗少阳火盛之耳鸣,耳聋。 3.配少商,关冲,侠溪,鱼际,针刺泻法,疏散少阳风火之咽喉肿痛。 4.配陶道,大椎,后溪,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和解少阳,祛邪截疟,治疗邪郁少阳之疟疾。 5.配中渚,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通络,治疗经脉痹阻之手臂痛等。

肺俞针刺手法 肺俞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宣肺止咳,为治疗咳嗽要穴。配列缺,合谷,外关,风门,针刺泻法,针后加灸,解表散寒,宣肺止咳,治疗风寒咳嗽,百日咳;配尺泽,曲池,大椎,外关,针刺泻法,解表清热,宣肺止咳,治疗风热咳嗽;配脾俞,丰隆,太白,列缺,合谷,针刺泻法,健脾化湿,止咳化痰,治疗痰湿咳嗽;配天突,丰隆,尺泽,合谷,列缺,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热咳喘;配太冲,尺泽,针刺泻法,平肝清肺,治疗肝火犯肺之咳嗽;配复溜,尺泽,太溪,太渊,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清热,治疗阴伤咳嗽。 2.配列缺,风门,风池,合谷,针刺泻法,疏风

廉泉针刺方法 廉泉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府,金津,玉液,通里,丰隆,阴陵泉,针刺泻法,金津,玉液点刺出血,祛风化痰,通利活络,治疗中风风痰闭阻之舌强,失语等。 2.配天突,列缺,风门,肺俞,针刺泻法,疏风散寒,宣肺利窍,治疗风寒袭肺之喉音,喉痹,咳嗽等。 3.配曲池,外关,少商,中冲,合谷,针刺泻法,少商,中冲点刺出血,清热利咽,治疗风热急喉风,咽喉肿痛,口干舌燥,舌下肿痛,暴喑等。 4.配翳风,地仓,太冲,十二经穴,金津,玉液,针刺泻法,金津,十二经穴,玉液点刺出血,熄风泻火,通利舌络,治疗风火上冲舌咽之舌根急缩,舌强,舌纵涎出等。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新方法

一、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同时进行: 1、心理治疗: 这种方法具体是通过锻炼患者自身的生理以及心理来降低前列腺的水平,以达到改变患者机体紊乱的心理方法。 2、抗生素疗法: 抗生素的疗法目前是治疗前列腺炎的常用办法了,抗生素疗法的原理是通过血液将药物注射到男性朋友的前列腺腺体之中,但是因为药物不能穿过前列腺上皮的纸膜进入前列腺腺泡当中,因此抗生素疗法也不是很理想。如果使用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的话,药物不容易达到前列腺腺体之中,所以就影响了治疗的效果。 还有一种办法是将抗生素直接注射到男性的前列腺腺体之中,具体办

下关针刺注意 下关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熄风解痉,开关通络,如配耳门,合谷,太冲,大椎,治疗破伤风口噤不开;配合谷,水沟,井穴,治疗中风闭证牙关紧闭;配内关,水沟,颊车, 治疗气厥牙关开阖不利。 2.配太阳,风池,翳风,四白,地仓,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疏风通络,治疗风痰阻络之口眼㖞斜。 3.配翳风,合谷,颊车,地仓,内庭,针刺泻法,清热止痛,治疗胃火齿痛。 4.配耳门,听会,翳风,中渚,侠溪,针刺泻法,清热降火,聪耳利窍,治疗少阳胆火上炎之耳鸣,耳聋等。 5.配风池,大椎,翳风,听宫,外关,足临泣,针刺泻法,清热解毒

针刺大横穴怎么操作正确

大横针刺方法 简易取穴:仰卧位,由两乳头向下作与前正中线的平行线,再由脐中央作一水平线,三线之间两个交点即是大横穴。 进针深度:针0.7-1.2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5-10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大横的作用与功效 类属:足太阴脾经。 功效:通调腑气,理气止痛,温中散寒。 作用:治疗多种大肠疾病,以及调理多汗,四肢痉挛,肚腹肥胖症。 主治病证:寒邪,湿热蕴结中焦,腑气不通之腹胀,腹痛,腹泻,痢疾,大肠秘结诸病证。 常用配伍疗法 配阴陵泉治疗腹痛;配上巨虚治疗痢疾;配天枢,足三里治疗便秘;配中脘,天

中极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中极穴随证配穴疗法

1.白带异常,滑精:中极配脾俞,气海,关元,适宜用按摩疗法,可调养肝脾,调理冲任。 2.尿潴留,淋证:中极配关元,三阴交,阴陵泉,次髎,适宜用刮痧疗法,可化气行水。 3.闭经,恶露不止:中极配阴交,石门,适宜用艾灸疗法,可活血化瘀。

子宫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子宫穴位置 子宫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患者卧位,在脐下4寸,旁开3寸处取穴。 【生理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在腹内、外斜肌处;有腹壁浅动、静脉;布有腹下神经。 子宫穴的功效与作用 调经理气,升提下陷。 子宫穴主治病症 子宫下垂,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不孕症,阴挺,崩漏。 【刺灸法】直刺0.8-1.2寸,局部酸胀感向外生殖器放散;可灸,艾炷炙5~7壮,或艾条炙10~15分钟(对受针着做蜂毒过敏实验后,确定不过敏着。可用蜂针散刺,蜂针直刺,蜂针蜇刺)。 配伍

鱼腰针刺方向 鱼腰常用配伍疗法

配耳尖治疗目生翳膜;配合谷治近视;配攒竹,四渎,内关,合谷治疗眶上神经痛;配瞳子髎,攒竹,翳明治疗白内障;配攒竹,合谷治疗眼睑瞤动;配太阳治疗目赤痛;配下关,地仓,颊车,合谷治疗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