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的作用和功效
地黄的作用和功效
作用
生地甘寒质润,既善凉血泻热,又善养阴生津。凡血分有热及诸脏津伤阴不足者,均为常用之品。
1、清热凉血。本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营血分之热而凉血。用于温热病之高热、口渴、舌红绛,处方如清营汤。
另外,本品通过凉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热的各种出血症。
2、养阴生津。本品质润多液能养阴,味甘性寒能生津,有养阴润燥生津作用。用于温热病后期、邪热伤津者。
另外,取本品滋阴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的口干口渴、头晕目眩,处方如六味地黄丸。消渴病属热盛伤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疗。
3、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
如四生丸,养阴生津功效,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药用时煎服,10~30g,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
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功效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鲜地黄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保健作用:熟地补血,滋阴,生精补髓,保健益寿。推荐法吃:1.本品为补血之首剂,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漏等,可配白芍、当归、川芎,方如四物汤。2.对肝肾阴虚之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可配山茱萸、山药、龟板等,方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3.比较适用于精血亏虚致腰膝脚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之证。4.抗衰健体。精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衰老是精血亏虚所导致。熟地可补血填精,所以为抗衰保健之要药,可以用于多类中老年病的预防与治疗,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用量用法:煎服10~30g。tips:凡脾虚食少、腹满便溏、痰湿素盛者,均不宜用。
推荐:1.地黄粥。地黄和米同煮熟,加入炒香的酥油和蜂蜜,熬粥,可利血生精。
2.二地膏。生地、熟地各500g,水煎过滤取药液,浓缩成膏。用于中老年真阴不足、精血两亏者。
3.熟地膏。大熟地煎熬去渣过滤,稳火煎熬浓缩成膏,可滋阴补肾,生精益髓。凡阴血不足者都适合常服。
4.天地丸。熟地、天门冬为末,炼蜜为丸,长期服用白发变黑、齿落更生、益寿延年。
5.怀熟地、沉香、枸杞子用高度烧酒浸10天服用,治男妇精血不足。
6.熟地、当归各等份蜜丸,治失血诸不足、不思饮食和妇人经病、月事不调。熟地含葡萄糖、维他命等营养物质,可刺激骨髓造血细胞,增加血细胞的生成,并且具免疫调节作用和降糖、强心、保肝等功能,为养生保健食疗之佳品。
女人腰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腰痛吃什么用地黄
地黄是补益滋肾很好的中药,而且常见于山坡及路旁荒地等处。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将地黄作为食品,在民间已有悠久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原地黄产区群众就将地黄“腌制成咸菜,泡酒、泡茶而食之。”至今人们仍把地黄切丝凉拌,煮粥而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熟地黄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1.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生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简称熟地。切厚片用。
2.食疗作用:味甘,性微温。能补血滋阴,补益精髓。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月经不调,崩漏失血;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盗汗;肾阴虚,消渴口干;肝肾两虚、精血不足,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单用,或与当归配伍炖鸡,用于血虚证或月经不调;配黄芪、山药、天冬,煎汤饮,用于消渴(糖尿病);配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浸酒,用以补虚抗衰。一日可用15~30g。用法与注意与生地黄相似。
杞菊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杞菊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可以说对于治疗糖尿病有什么辅助作用。当然对于杞菊地黄丸购买最好选用品牌,这样质量有所保证。而且才可以让药物发挥最大的疗效。这样才能让患者更健康。
杞菊地黄丸的作用1、滋肾养肝,主要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的治疗。现代药理作用上来说,可用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慢性前葡萄膜炎黄斑水肿;早期老年黄斑变性等。
2、降血压及改善左室肥厚,用杞菊地黄口服液合用依那普利治疗Ⅱ、Ⅲ期高血压,结果发现血压明显下降,效果明显高于单用依那普利治疗。
3、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用杞菊地黄丸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32例,症状基本消失及减轻者为30例,肝缩小至正常者12例,脾缩小至正常者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
当然了解了杞菊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之后,毕竟杞菊地黄丸还是药物,而且疗效卓越,因此对于患者来说,服用杞菊地黄丸最好可以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而且正确服用药物才有益身体健康。才可以帮助疾病。
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六味中药组方而成。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泽泻利小便,清湿热。本方科学组合,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阴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
知柏地黄丸治肝肾阴虚
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组成。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治疗阴虚火旺,盗汗骨蒸。临床验证表明本方具有滋阴清热的功用。其独特作用是治疗肝肾阴虚火旺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血淋等症,能滋其阴、降其火。
桂附地黄丸治肾阳虚
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肉桂、附子组成。对肾阳虚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阳萎、滑精或女子不孕症等较为适用;从更严格的意义来讲,桂附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的基础上加用温补肾阳药物,达到阴阳双治的目的。应该注意的是,方中肉桂属温热药,不适用于治疗具有口干舌燥、烦燥气急、便干尿黄症状的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亦不宜和外感药、赤石脂或其制剂同时服用。孕妇也应忌服。
杞菊地黄丸治肝阴虚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而成,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目干涩疼痛等, 可收到补精、清肝、明目的目的。
归芍地黄丸有填精养血之效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养血柔肝的当归、白芍而成,具有填精养血之功, 对头晕、崩漏等疗效显著。
麦味地黄丸治肺肾阴虚
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五味子、麦冬而成,以增强六味地黄丸的养阴生津、敛肺涩精之效,专治肺肾阴虚所致的肺痨、喘咳、遗精等。
七味都气丸治肾阳不足
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入五味子而成。五味子有补益固涩之功,故七味都气丸适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虚咳、气喘、遗精等。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学认为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方中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生髓,为方中的君药。山茱萸滋养肝肾,并能涩精;
六味地黄丸山药补脾益气而固精,二者用为臣药。三味药相配,共同发挥补益肝、脾、肾的作用,效力全面,且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可治“本”。泽泻泄肾利湿,并可防止熟地黄过于滋腻;丹皮能够清泻肝火,同时可以制约山茱萸的收敛作用;茯苓淡渗脾湿,帮助怀山药健运脾胃,这三味药物为泻药,泻湿浊,平其偏盛,为佐药,是治标。
1、治疗糖尿病: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每日服2-3次,治疗轻(中)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对重型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
2、消除肾炎蛋白尿:急性肾炎患者,经治疗水肿消失,但尿蛋白仍存在,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服1-2个月后可消失。
3、治疗甲胎蛋白低浓度持续阳性: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一日服2次,连续服半年至一年,可大大降低肝癌的发病率。
4、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本病常伴有潮红、潮热、出汗、焦急、心悸、急躁、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连服3个月,可明显改善上述症状。
5、治疗五更泻: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10克,每日服3次。
6、治疗复发性口疮: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一般服3-5天可见效,且愈后很少复发。如复发再服本药仍有效。
7、治疗牙周脓肿: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10克,每日服3次,服3-5天可减轻症状。
8、治疗慢性鼻炎: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早晚各服1次,连服2-3个月,可有明显疗效
生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黄的功效:
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养阴生津功效 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性味归经: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
生地黄的作用:
地黄中含有有效成分(R-BP-F),经过实验研究证明,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生地黄还含有止血的作用,经过实验研究证明,生地黄能够缩短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达到止血的功效;
生地黄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抗凝血酶的作用,以此来产生抗血管内凝血的功效;
能够治疗肝炎,生地黄配上甘草一起服用,临床实践证明,有治疗肝炎的功效。
熟地黄的功效和作用
1熟地黄的功能有滋阴补血及益精填髓。对于月经不调和肝肾阴虚以及盗汗遗精和比较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它还能够保护心脑血管,有效来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具有抗氧化和抑制血栓的作用。
2把熟地黄洗干净来,放入适当的水,煎上半个小时多的,把熟地菜取出来倒掉,喝里面的汁,对于一些有腰酸或者是遗精以及耳朵感觉有鸣响的患者,一天喝上三次左右的,效果非常好。
3平进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喝些熟地茶,它的制法特别的简单,就是用熟地黄和麦冬再加以酸枣仁和远志的放一起磨成碎,用纱布包住放在杯子里面,再倒入开水进行冲泡,最好是加盖过半小时再喝。
注意事项:熟地黄的功效比较多,用来烫的时候避免用些钢铁器之类的来盛,同时食用的时候,要禁忌一些萝卜和葱白之类的,这些会减弱药性,特别的值得注意。
八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八味地黄丸是干什么用的?该药能治疗什么疾病呢?帮助大家了解八味地黄丸,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八味地黄丸究竟有怎样的功效!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大便不实,脐腹疼痛,夜多漩溺,或阴格阳,内真寒而外假热等证。
熟地黄八两,忌,杵膏 山茱萸酒润,去核 干山药炒,各四两 牡丹皮酒洗微炒 白茯苓去皮,乳制 泽泻去毛酒浸,焙,各三两 肉桂去皮,忌火,一两 熟附子如法详制,一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淡盐汤送下三钱,忌萝卜。肾有两枚,皆属于水,虽有左右之分,初无水火之别。
考之《内经》昭然可晓。《仙经》曰:两个一般无二样,中间一点是真精。又曰:两肾中间一点明,夫真精也,明也。即命门相火也。命门乃穴名,而其穴在两肾中间。盖一阳生于二阴之间,所以成乎坎,而象天之北也。《经》曰:少火生气。人无此火,生化之原或几乎息矣。是丸也,肉桂、附子味厚而辛热,味厚则能入阴,辛热则能益火,故能入少阴而益命门之火。
地黄、山茱萸味厚而质润,味厚则能养阴,质润则能壮水。
故能滋少阴而壮坎中之水。火欲实则泽泻、丹皮之咸酸可以引而泻之。
水欲实则山药、茯苓之甘淡可以渗而制之。水火得其养则肾复其天矣。
地黄的功效与作用
1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肝、肾经。
2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3生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
4本品能够保护心脑血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抑制血栓。
5常用量:每日12~30克。水煎服。
食用方法:地黄饮:熟地黄15克,水煎30~6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3次温服。主治腰膝酸软、遗精崩漏、目眩耳鸣之症。
八珍汤:熟地黄15克,当归、白术各10克,茯苓、白芍药各8克,川芎、炙甘草各5克,人参3克,生姜6克,大枣3克,将以上药物一同放入砂锅,水煎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服。此汤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面色苍白、头晕目眩、食欲减退、心悸怔忡等症。
首乌地黄粥:熟地黄15克,制何首乌(炮制后的何首乌)10 克,粳米100克,白糖15克,先将熟地黄、何首乌放入砂锅中,水煎取汁,然后用药汁熬煮粳米,出锅前调入白糖即可。每日早晚食用。
三才炖鸡汤:熟地黄30克,人参10克,天门冬20克,大枣10克,生姜2克,母鸡500克,食盐、味精各2克,葱段、姜片各5 克,将上述药物洗净后一同放入鸡腹中,加水炖煮,直至肉烂即可。佐餐食用。
熟地茶:熟地黄、麦冬各10克,酸枣仁15克,远志5克,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粗末包入纱布中,把布包置于保温杯内,以适量沸水冲泡,加盖闷20分钟,即可饮用。
熟地酒:熟地黄100克,胡麻仁50克,薏苡仁20克,低度白酒800毫升,将上述三味药物研磨后包入纱布中,然后把纱布包置于玻璃瓶内,密封浸泡15日后即可。每日早晚各饮用一小杯(约10 毫升)。
生地黄酒的功效与作用
生地黄酒——(脚气)
(《普济方》)
【配方】生地黄(干)一斤,杉木节五两,牛蒡子(去皮)一斤,丹参二两,牛膝(去苗)五两,大麻仁半斤,防风(去叉)三两,独活、地骨皮各三两。
【制法】上剉,用生绢袋盛,以酒三斗浸六七日。
【主治】治脚气肿满,烦疼少力。
【用法】每于食前随性饮之。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生地黄酒这种药酒的一些介绍,虽然生地黄酒确实是对某些疾病有缓解作用,但它最好不要作为我们治愈疾病的主要手段,因为时间的消耗太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