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多吃薯类有益健康
老年人多吃薯类有益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3年的研究和评选,评出包括最佳蔬菜、最佳水果等6类最健康的食品,红薯被列为13种最佳蔬菜之首。膳食指南第二条就提出“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能将薯类单独列出,可见薯类有不同于其他食物的地方。
而且研究发现,老年人都吃薯类有益健康!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薯类的好处!
薯类营养素丰富,所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比苹果高得多,钙、磷、镁、钾含量也很高,尤其是钾,可以说在蔬菜类里名列前茅。薯类中含有大量被称为是“第七营养素”的食物纤维,有预防便秘和肠癌等作用。在以前缺衣少吃的艰苦年代,红薯是老一辈人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食品。而进入新时代后,红薯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被遗忘。在当今物质充裕的情况下,红薯因其能减肥瘦身、减轻餐后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仍活跃在餐桌上。
薯类成分中比较特殊的是其所含的淀粉,被称为抗性淀粉,属于食物纤维类。这种淀粉具有耐受消化酶的作用,食用后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在小肠内不像米、面中的淀粉
被消化吸收,只有在大肠内被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等益生菌发酵降解,生成短链脂肪酸,作为结肠
细胞的能量来源,有增强结肠运动的功能,可以防治便秘。研究显示,抗性淀粉还具有很多生理功能。
减肥瘦身
抗性淀粉本身含能量极低,而且吃了之后,饱腹感增强,不容易饥饿,进而能收到节食瘦身效果,故而对肥男胖女特别适宜。
调节血糖
因抗性淀粉不能在小肠内分解为葡萄糖,因而不会提升体内血糖浓度,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极小,适宜血糖不稳定或高血糖患者食用。
预防癌症
研究资料表明,食物中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酚类、胺类等毒素在肠内积聚,可能是结肠癌发病的重要原因。抗性淀粉发酵以后,其代谢产物一方面维持肠内酸性环境、抑制毒素的产生,另一方面促进毒素分解与排出,故能在一定程度上拒癌于肠外。
防止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抗性淀粉能降低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进而起到防止动脉硬化与心、脑血管病的功效。
不过,薯类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受加工工艺以及烹调方法的影响力最大。比如生土豆抗性淀粉含量高达75%,而煮熟的土豆仅含 3%,一旦冷却又增加到12%。再如红薯,生薯内含抗性淀粉50%~60%,而熟薯降至7%。因此,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增加抗性淀粉的摄入,熟土豆等放凉后再吃。
薯类虽好,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在食用时也需注意几点:
烹调方法上,如采用油煎油炸方式制成的薯片、薯条,人为增加脂肪含量,而且油炸时高温环境下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此时薯类就失去其原有的营养特色,变成高脂高能量的不健康食品。
对于需要控制体重及血糖的人群来讲,薯类虽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但过多食用,还是会转变成能量蓄积在体内,引起肥胖。因为抗性淀粉虽然在小肠内不被消化,但进入结肠后在肠内细菌酵解下生成的短链脂肪酸,仍可供给机体一部分能量。所以,薯类的摄入并非多多益善,还是要控制薯类的摄入量,并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取,摄入时,可按薯类与主食3:1~4:1的重量比控制。
薯类含食物纤维较高,不易消化吸收因为其利,但胃肠功能差的人则要控制摄入量,尽量不要多吃,甚至要避免食用,以免引起反酸、胀气等不适。
因此,营养丰富“薯”第一,适量食用方为宝。
老年人多吃这些食物有益健康
鱼肉有助心脏健康
心脏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之一,可在美国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却很少受到这一疾病的困扰,原因就在于他们经常以鱼肉为食,从而补充了大量的欧米伽-3脂肪酸,这种物质可以帮助人体控制胆固醇水平,并能预防心律失常,是人类的贴“心”卫士。
巧克力有利血管健康
在巴拿马附近的圣布拉斯群岛,同样生活着心脏异常健康的库纳人,他们比巴拿马人心脏病发病几率低9倍,而他们心脏健康秘诀是什么呢?原因是他们的饮品中通常含有大量的可可,而可可中含有丰富的黄烷醇,可保护血管机能,减少高血压的发生,以及帮助预防2型糖尿病、肾病及老年痴呆症等疾病,适量食用富含可可的巧克力同样促进身体健康。
坚果延年益寿
提倡健康生活和素食的美国宗教团体——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研究指出,经常吃坚果的人可平均延长2年半的寿命。为何坚果有如此神效呢?因为坚果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很好来源,这一点与橄榄油颇为相似,此外,坚果还蕴含了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健康物质如抗氧化剂等,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
橄榄油抵抗老年病
早在四十年前,科学家们就已经研究出橄榄油的神奇作用:橄榄油中的不饱和单脂肪酸可以降低心脏病及癌症的发病几率。现在,人们有了更多的发现:橄榄油中还含有一种功能强大的抗氧化剂——多酚,能帮助人类抵御年龄增长带来的疾病。
红酒延缓衰老
适度饮酒可预防心脏病、糖尿病和记忆减退。尽管任何一种酒都可起到这样的作用,但是佼佼者却非红酒莫属,因为红酒中特有的白藜芦醇能激活控制细胞老化的因子,从而使人延缓衰老,更加年轻。
蓝莓保持身体灵活
广告
1999年,塔夫茨大学的梅耶人类营养研究中心进行了一次实验,他们给老鼠喂了相当一段时间的蓝莓提取液,这段时间相当于人类的十年。结果发现,食用蓝莓的老鼠们在老年以后比普通老鼠具有更好的平衡感、身体协调能力。这也证实了蓝莓中的化合物有助于减轻炎症、缓和氧化损伤,从而提高年老后的记忆力和肢体灵活性。
豆腐护肝
老人们普遍爱吃豆腐。他们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随息居饮食谱谓:“处处能造,贫富攸易,询素食中广大教主也,亦可入荤馔,冬月冻透者味尤美。”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异黄酮。豆腐具有益气、补虚、降低血铅浓度,保护肝脏,促使机体代谢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美和智力发育。老人常吃豆腐对于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老人吃猪血有益健康
首先,猪血的优质蛋白质含量与猪肉相当,但却没有肉类含有大量脂肪的弊端,特别是猪血的质地松软,便于咀嚼,宜于消化。
其次,我国60岁以上老人的贫血发生率很高,最近调查的结果是21.5%.猪血中的铁是血红素铁,不仅含量高过任何一种食物,而且极易被人体吸收,其在小肠内的吸收率可达37%,与市售的许多补铁剂的基本成分(血红素铁)的吸收率相当。所以,老人若每天吃20克猪血,基本上就可补足对铁的需要量,能避免和纠正贫血。
另外,猪血有清除污垢、通便的功能。猪血中的血浆蛋白在肠道内消化分解,未被消化的剩余残渣会吸收大量水分,同时还吸附肠内的有害物质,如混在食物中的金属微粒、粉尘等,一起随粪便排出体外。不但避免了这些物质对人体造成损害,还能滑肠通便。
所以,请老年朋友常吃些用猪血做的菜肴。猪血炖豆腐,东北人称其为红白豆腐,营养搭配合理,味道又好;用猪血做汤,将其做馅包包子或饺子,做丸子,香鲜程度不逊于猪肉;还有人将猪血掺在粳米里做粥,每日早晨吃。由于血红素铁不能被人体全部吸收,剩余的部分经胃酸与消化酶的作用变为黑色,使粪便呈柏油状,此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
多吃薯类有什么好处 薯类维生素丰富
薯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胡萝卜素等。我们常吃的精白米面,只是含有少量的B族维生素。
薯类中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与叶菜相当,是苹果、葡萄的6~20倍;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含量是精白大米的6~10倍。部分薯类,如红薯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其含量与部分蔬菜、水果相当,而精白米面几乎不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是抗氧化物质,有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
怎样运动有益老年人健康
1、闭眼练平衡
闭住双眼努力保持身体平衡,大脑依靠来自四肢肌肉、关节的信息,来协调身体各部分,更能锻炼大脑,防止痴呆。
2、边散步边投球
研究人员称,无论年龄如何,双手持球且在运动中投球接球,可以更好地刺激大脑中控制注意力的区域。
3、打乒乓球
打乒乓球锻炼可增强四肢、腰部、背部肌肉的力量,提高机体的耐受力,可有效地增强内脏功能,延缓衰老。
4、滚动腰
两腿弯曲,两手紧抱双膝,上身尽量放平,两腿先向左倾斜,使腰部在床上左右滚动。可以逐步加大倾斜度和滚动力度,做七八次。
5、去公园散步
研究人员发现,常去公园散步的人记忆力和注意力提高了20%。专家表示,自然环境具有平静身心的作用,使大脑能更好地处理信息。
6、缩腿缩肩运动
将四肢紧贴床面,身体形成一字形仰卧。向上提缩左腿同时向下缩左肩,向上提缩右腿的同时向下缩右肩。提缩腿时应以缩胯带动腿动作的完成。
7、门球运动
门球运动有竞争性,比赛时间短,运动量不大,但是趣味性很强,比较适合老年人。门球运动锻炼可增强老年人腰背、四肢肌肉力量,也有健脑作用。
8、与朋友一起慢跑
大量研究表明,增强社交有助于减少记忆丧失风险。一项新研究表明,广泛社交使女性老年痴呆危险降低26%。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鼓励别人锻炼,也会让自己多锻炼。
9、散步时跑步
研究表明,与不锻炼的人相比,两次3分钟的跑步能让锻炼者记新单词的速度快20%。研究发现,各种有氧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进而使负责记忆和语言学习的大脑海马区更健康。
10、伸懒腰
两臂伸直举过头顶,两腿夹紧形成一字形。用力伸展四肢打挺,使全身关节特别是腰椎舒展开。做五六次直挺动作后,再次两臂拉开,两腿叉开使身体形成大字形,向两侧伸挺五六次。
11、仰卧起坐
这一节主要靠腹肌的抽动力来完成。如果坐不起来,可先用挥动双臂来带动上身立起坐下。做这一动作,如果腹肌力强,双手可背托脑后或平放在床上。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可做5至10次。
12、举重加平衡训练
研究表明,进行举重、步行和平衡能力锻炼的老年人,其决策能力在6个月后会提高近13%。力量训练中增加平衡和协调能力锻炼(比如同时举起右臂和左腿等)能使人受益更大,其原因在于,不同的运动可锻炼大脑不同的区域。
13、打太极拳
多项研究已证实,打太极拳能改善平衡能力。新研究发现,练太极拳同样有助于保护负责触觉的大脑区域。该大脑区域在40岁之后会快速退化。一项近期研究显示,经常打太极拳的五六十岁的中年人,其指尖感觉灵敏度与25~30岁的人不相上下。
14、打健身球
打健身球是一项既有趣味性,又有娱乐性的器械运动。锻炼时,手持两个健身球,沿顺时针方向有节奏地转动。健身球能增强指、腕关节的韧性、灵活性;也能增强指力、掌力、腕力,对预防老年人手指及指关节和腕关节僵直颇有好处。另外,玩健身球还能刺激手掌穴位,可反向性地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起到健脑益智、消除疲劳的作用。
薯类食物怎么吃营养最丰富
蒸煮食用保留薯类维生素C的营养
薯类是很好的维生素C的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显示,每100克土豆中维C含量为27毫克,红薯为26毫克,高于大多数的根茎、鲜豆和茄果类蔬菜,如西红柿19毫克、茄子5毫克。
从维生素C的保留率上来讲,烹饪过程中,食物中的维C会因水浸、受热、氧化等因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为了保护维C,薯类最好的吃法是洗净后带皮蒸煮。烹炒土豆时不要切太细太小,切后不要再用水冲洗,以免维C通过切口大量流失。
搭配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一起吃
相对于精米白面,薯类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烟酸等含量都要高一些,但是它的蛋白质含量很低。如果完全用它替代主食,容易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所以薯类最好搭配牛奶、鸡蛋、瘦肉或者鱼类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动物性食物一起吃,能起到营养素互补的作用,它们为薯类提供优质蛋白,薯类丰富的膳食纤维也正是它们所缺乏的。
薯类每日摄入量为80克左右
每天吃薯类食品(马铃薯、白薯、芋头)大约应在80克左右。其次是荤素搭配好,只要搭配好,就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达到保持苗条身材的目的。在吃薯类时,要相应地减少主食的摄取。如果每天吃80克左右的薯类食品,可能有助于降低中风的危险。
薯类作早餐吃更好
早餐选择薯类作为主食,加上全脂牛奶或者酸奶、一小把坚果和一盘绿叶菜,营养均衡丰富,低脂高纤、热量适中,扛到下午两点都不会觉得太饿。但是晚餐用薯类当做主食,容易反酸,尤其是胃不好的人或者消化功能差得老年人。因为薯类膳食纤维含量高,不好消化,吃多了胀气,再加上晚上身体活动又少,严重的还会影响到睡眠。
孕妇要怎样吃薯类食品
红薯、马铃薯、芋头等薯类食物,所含营养素丰富,它所含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比苹果高得多,钙、磷、镁、钾含量也很高,尤其是钾的含量,可以说在蔬菜类里排第一位。薯类中含有大量的优质纤维素,有预防便秘和防治癌症等作用。
孕妇要怎样吃薯类食品?
孕妇要怎样吃薯类食品?为防生物碱孕妇要少吃薯类
首先,要有量的保证,每天吃薯类食品(马铃薯、白薯、芋头)大约应在80克左右。其次是荤素搭配好,只要搭配好,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达到保持苗条身材的目的。在吃薯类时,要相应地减少主食的摄取,可按照薯类与主食3∶1~4∶1的比例控制。如果每天吃80克左右的薯类食品,可能有助于降低中风的危险。
对于快餐中比较多的土豆泥、炸薯条,在加工过程中被氧化,破坏了大量的维生素C,使营养成分大大降低。而对于炸薯条来说,易增加脂肪的摄入量,而且炸薯条的油很难判断是否是新鲜的,加上反复高温加热,产生聚合物,像有毒物质环状单聚合物是致癌物质,所以要尽量少吃。
孕妇要怎样吃薯类食品?营养学家指出,吃薯类不必担心脂肪过剩,因为它只含0.1%的脂肪,是所有充饥食物中最少的,每天多吃薯类,可以减少脂肪摄入,使多余脂肪渐渐代谢掉。
但值得注意的是,薯类尤其是土豆,含有一种叫生物碱为有毒物质,人体摄入大量的生物碱,会引起中毒、恶心、腹泻等反应。这种有毒的化合物,通常多集中在土豆皮里,因此食用时一定要去皮,特别是要削净已变绿的皮。此外,发了芽的土豆更有毒,食用时一定要把芽和芽根挖掉,并放入清水中浸泡,炖煮时宜大火。
另外,如果孕妇经常食用生物碱含量较高的薯类,蓄积在体内就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孕妇要怎样吃薯类食品?当然,人的个体差异相当大,并非每个人食用了薯类都会发生异常,但是孕妇还是以不吃或少吃薯类为好,特别是不吃长期贮存、发芽的薯类,这一点对处于妊娠早期的妇女来说尤其重要。
薯类食物怎么吃最有营养
蒸煮食用 保留薯类维生素C的营养
薯类是很好的维生素C的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显示,每100克土豆中维C含量为27毫克,红薯为26毫克,高于大多数的根茎、鲜豆和茄果类蔬菜,如西红柿19毫克、茄子5毫克。
从维生素C的保留率上来讲,烹饪过程中,食物中的维C会因水浸、受热、氧化等因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失。为了保护维C,薯类最好的吃法是洗净后带皮蒸煮。烹炒土豆时不要切太细太小,切后不要再用水冲洗,以免维C通过切口大量流失。
搭配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一起吃
相对于精米白面,薯类的胡萝卜素、维生素、烟酸等含量都要高一些,但是它的蛋白质含量很低。如果完全用它替代主食,容易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所以薯类最好搭配牛奶、鸡蛋、瘦肉或者鱼类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动物性食物一起吃,能起到营养素互补的作用,它们为薯类提供优质蛋白,薯类丰富的膳食纤维也正是它们所缺乏的。
薯类每日摄入量为80克左右
每天吃薯类食品(马铃薯、白薯、芋头)大约应在80克左右。其次是荤素搭配好,只要搭配好,就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达到保持苗条身材的目的。在吃薯类时,要相应地减少主食的摄取。如果每天吃80克左右的薯类食品,可能有助于降低中风的危险。
薯类作早餐吃更好
早餐选择薯类作为主食,加上全脂牛奶或者酸奶、一小把坚果和一盘绿叶菜,营养均衡丰富,低脂高纤、热量适中,扛到下午两点都不会觉得太饿。但是晚餐用薯类当做主食,容易反酸,尤其是胃不好的人或者消化功能差得老年人。因为薯类膳食纤维含量高,不好消化,吃多了胀气,再加上晚上身体活动又少,严重的还会影响到睡眠。
老人吃薯类食物有什么好处
对于薯类,老人们都太熟悉了,清炒土豆丝、土豆炖牛肉、烤地瓜、煮红薯、红薯粥……这可都是大家常吃的食物。可是你知道吗,薯类食品不仅味道好、价格低,其营养价值还很高。因此,薯类很久以来就颇受推崇和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3年的研究和评选,评出包括最佳蔬菜、最佳水果等6类最健康的食品,红薯被列为13种最佳蔬菜之首。膳食指南第二条就提出“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能将薯类单独列出,可见薯类有不同于其他食物的地方。
而且研究发现,老年人都吃薯类有益健康!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薯类的好处!
薯类营养素丰富,所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比苹果高得多,钙、磷、镁、钾含量也很高,尤其是钾,可以说在蔬菜类里名列前茅。薯类中含有大量被称为是“第七营养素”的食物纤维,有预防便秘和肠癌等作用。在以前缺衣少吃的艰苦年代,红薯是老一辈人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食品。而进入新时代后,红薯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被遗忘。在当今物质充裕的情况下,红薯因其能减肥瘦身、减轻餐后血糖、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仍活跃在餐桌上。
薯类成分中比较特殊的是其所含的淀粉,被称为抗性淀粉,属于食物纤维类。这种淀粉具有耐受消化酶的作用,食用后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在小肠内不像米、面中的淀粉
被消化吸收,只有在大肠内被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等益生菌发酵降解,生成短链脂肪酸,作为结肠
细胞的能量来源,有增强结肠运动的功能,可以防治便秘。研究显示,抗性淀粉还具有很多生理功能。
减肥瘦身
抗性淀粉本身含能量极低,而且吃了之后,饱腹感增强,不容易饥饿,进而能收到节食瘦身效果,故而对肥男胖女特别适宜。
调节血糖
因抗性淀粉不能在小肠内分解为葡萄糖,因而不会提升体内血糖浓度,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极小,适宜血糖不稳定或高血糖患者食用。
预防癌症
研究资料表明,食物中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酚类、胺类等毒素在肠内积聚,可能是结肠癌发病的重要原因。抗性淀粉发酵以后,其代谢产物一方面维持肠内酸性环境、抑制毒素的产生,另一方面促进毒素分解与排出,故能在一定程度上拒癌于肠外。
防止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抗性淀粉能降低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进而起到防止动脉硬化与心、脑血管病的功效。
不过,薯类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受加工工艺以及烹调方法的影响力最大。比如生土豆抗性淀粉含量高达75%,而煮熟的土豆仅含3%,一旦冷却又增加到12%。再如红薯,生薯内含抗性淀粉50%~60%,而熟薯降至7%。因此,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增加抗性淀粉的摄入,熟土豆等放凉后再吃。
薯类虽好,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在食用时也需注意几点:
烹调方法上,如采用油煎油炸方式制成的薯片、薯条,人为增加脂肪含量,而且油炸时高温环境下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此时薯类就失去其原有的营养特色,变成高脂高能量的不健康食品。
对于需要控制体重及血糖的人群来讲,薯类虽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但过多食用,还是会转变成能量蓄积在体内,引起肥胖。因为抗性淀粉虽然在小肠内不被消化,但进入结肠后在肠内细菌酵解下生成的短链脂肪酸,仍可供给机体一部分能量。所以,薯类的摄入并非多多益善,还是要控制薯类的摄入量,并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取,摄入时,可按薯类与主食3:1~4:1的重量比控制。
薯类含食物纤维较高,不易消化吸收因为其利,但胃肠功能差的人则要控制摄入量,尽量不要多吃,甚至要避免食用,以免引起反酸、胀气等不适。
因此,营养丰富“薯”第一,适量食用方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