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胃痛与心绞痛
如何区分胃痛与心绞痛
胃痛与心绞痛的疼痛发生部位相近,症状都会有上腹部疼痛、胀满和灼烧感,因此中老年人极易把心脏病混淆为胃病,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期,有的甚至发生猝死。
该如何区分胃病和心脏病呢?专家介绍,胃病往往与饮食有关,如吃冷、硬、刺激性食物等,疼痛多发生在饭前或饭后,多伴有返酸、嗳气现象,且时间多半持续半小时以上不缓解。心脏病主要见于冠心病,一般与运动、劳累、情绪变化、吸烟等有一定关系,疼痛部位在胸骨后,左心前区,疼起来如刀割,有压榨感或沉闷感,且可窜至右上肢内侧或颈、背部,常常迫使患者停止活动,持续数分钟或十余分钟,经休息或用药,如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等即可缓解。
按摩内关的作用与好处 按摩内关主治疾病
按摩内关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理气止痛,主治心痛,心悸,风湿性心脏病,心包膜炎,心肌炎,心绞痛,心律失常,神昏,产后血晕,癫痫,失眠,健忘,胃痛,肠胃炎等症。
心绞痛和胃痛有什么区别
1,疼痛的位置: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处.如果将肚子划分为四个区域来看,左侧偏中上的部分这一区域的疼痛,最有可能是胃痛.不过,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肠,胆,肝或胰等疾病引起,所以还需要以疼痛的时间,伴随症状等,作为判断的准则.
2,疼痛时间:胃痛是发生在餐后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后?或在过饥过饱暴饮暴食等状况下发生的.由于胃不适大多与进食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从饮食的时间,习惯,内容,种类等作为辨别的准则,也较有准确性.
3,观察症状:胃不适伴随症状繁多,如打嗝,胀气,恶心,呕吐,腹泻,胸闷等,由于每种疾病表现的症状不同,如果伴随胸闷烧心,吐酸水,打嗝等症状,可能是食道疾病;假如伴随空腹疼痛,饱胀饿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症状,可能是胃溃疡,但如果打嗝,黄疸,发烧等症状,与胃可能无关,或是胆囊的问题.因此不能忽视腹痛外所伴随的各项症状.
4,到医院检查:如果情况复杂,难以判定是哪个位置不舒服及发作的时间与疼痛的性质,应马上到医院请医生帮助诊断与检查,这才是最直接且准确的方法.
如何区分胆绞痛和心绞痛
老年人感觉疼痛定位能力较差,而且胆绞痛和心绞痛都位于胸腹部,不太容易区分。因此,学会简单判断胆绞痛和心绞痛,对老年人有很大的好处。胆绞痛发作时,会引起冠心病症状的出现,临床上称为“胆心综合征”。其机理是支配胆道和心脏的神经在脊髓部位有交叉,当胆绞痛发作时,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有病的冠状动脉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心绞痛、心律失常。
胆绞痛
位于右上腹,可放射至右肩。胆绞痛有可能反复发作,有时可持续数十年。疼痛呈间断性钝痛,疼痛部位在右上腹。当结石阻塞胆管时,疼痛可向右肩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90%以上胆绞痛为突然发作,常发生在饱餐、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后。平卧时结石容易坠入胆囊管,部分病人可以在夜间突然发病。除剧烈疼痛外,常有坐卧不安,甚至辗转反侧、心烦意乱、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表现。
心绞痛
位于胸骨后,位置固定,发作时间较短。心绞痛患者疼痛的典型部位是胸骨后(前胸正中部最坚硬的部位即为胸骨),可偏左或偏右,疼痛范围约有手掌大小。有近一半的病人胸痛可以向左肩、左臂和手指内侧放射。心绞痛呈阵发性发作,一般每次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一般来说,每次发作的疼痛部位是固定的。
心绞痛和胃痛的区别 心绞痛和胃痛易混淆的原因
心脏与胃是两种功能截然不同的器官,且分别位于胸、腹腔内,但是,两者又同为膈肌相隔,又同时受到自主神经的支配,发生病变时常会疼痛为主要表现,所以如果不仔细区分,即可能会发生混淆。
冠心病的类型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供应心脏自身血液,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
临床分型是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型为标准,即: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心绞痛又可分为劳力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 劳力性心绞痛又分3类,一是新发生的心绞痛;二是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三是恶化劳力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一般指休息状态下发作的心绞痛。其中将心绞痛发作时伴st段抬高者,称为变异型心绞痛。
生气后胃痛怎么办 按摩手腕减轻疼痛
手腕正中的内关穴,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处,在两筋之间取穴。内关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可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等病证,以及胃痛、呕吐、呃逆等胃疾。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3-5分钟。
心脏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心脏病的患者是越来越多了,很多的年轻人或者是老年人也都患有这样的疾病,在患有这种疾病的时候,我们的患者都不知道心脏病的发病原因在哪里,这种疾病还会出现反复发作的迹象,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才导致了心脏病的出现呢?看看下面专家给我们的介绍吧。
(1)病人方面的原因:心脏病患者病情严重,高龄、合并症多,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没有合理休息等。特别是有些患者在疾病较轻时常忽略治疗,而等到病情严重后,治疗效果要差得多,费用也很高。另外,有些患者由于心态的问题而导致病情恶化。因为情绪紧张焦虑而发展到抑郁症或焦虑症,从而引起顽固的心绞痛或者气喘,加重原来心脏病的治疗难度。
(2)医生的原因:医生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例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炎心绞痛,以及风心病引起的心绞痛不易区分;把心脏神经症引起的心慌胸痛当作心肌炎或冠心病。心脏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假性心绞痛,如心脏神经症,甲亢,食道疾病等,有时酷似冠心病心绞痛,即使作了许多检查,有时也难以区分。所以要想很好地治疗心脏病,找到合适的医生是很关键的。
(3)治疗不当:盲目地用药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比如把劳力性心绞痛的药物一成不变地用于治疗变异性心绞痛,会造成病情加重。错误的心脏手术更是危害很大。如对危险不大的轻度瓣膜反而作了瓣膜置换术,对没有很大危险的心绞痛滥用冠脉支架术或搭桥术,都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有时,对心脏病的轻重程度判断有误,造成治疗上的“病重药轻”或出现治疗过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