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临床表现有哪些
骨盆骨折临床表现有哪些
骨盆骨折由于损伤比较重,出血量比较大,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就是休克、血压降低,这种情况是由于失血造成的。
如果合并尿道损伤的时候,可能还有血尿的情况。
如果合并有直肠的损伤,可能直肠指诊的时候,手套可能都有血迹,主要是盆骨的疼痛以及双下肢这种活动受到影响。如果合并有坐骨神经的损伤,可能还有神经的症状,比如说腿麻木、脚趾无力。如果出血量比较大,在臀部以及髂部的皮肤可以看到明显的瘀斑,骨盆的挤压试验是阳性的。
脚趾骨裂的症状
骨折有什么症状表现
一、全身表现:
(1)休克:对于多发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严重的开放性骨。患者常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大量出血、剧烈疼痛或并发内脏损伤等而引起休克。
(2)发热:骨折处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开放性骨折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二、局部表现:骨折的局部表现包括骨折的专有体征和其他表现。
骨折的专有体征:
(1)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
(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摈音或骨擦感。
以上三种体征只要发现其中之一,即可确诊,但未见此三种体征者,也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如嵌插骨折、裂缝骨折。
骨盆骨折是怎样造成的
骨盆骨折90%是因为暴力因素。暴力直接作用于骨盆,从而造成骨质的完整性破坏,引起骨盆骨折,直接暴力引起的骨盆骨折成为骨盆骨折的主要原因。此外,挤压暴力所致的骨盆骨折多见于交通事故和塌方。骨盆骨折后局部肿胀、疼痛、皮下瘀斑,常有尿道损伤,可出现尿道口滴血,排尿困难,会阴部有血肿,膀胱破裂,血尿 腹痛,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状。
发病机制
骨盆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撞击,挤压骨盆或从高处坠落冲撞所致,运动时突然用力过猛,起于骨盆的肌肉突然猛烈收缩,亦可造成其起点处的骨盆撕脱骨折,低能量损伤所致的骨折大多不破坏骨盆环的稳定,治疗上相对容易,但是,中、高能量损伤,特别是机动车交通伤多不仅限于骨盆,在骨盆环受到破坏的同时常合并广泛的软组织伤,盆内脏器伤或其他骨骼及内脏伤,因此,骨盆骨折常为多发伤中的一个损伤,多发伤中有骨盆骨折者为20%,机动车创伤中有骨盆骨折者为 25%~84.5%。
骨盆骨折是机动车事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仅次于颅脑伤和胸部损伤,损伤后的早期死亡主要是由于大量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感染等所致,在严重的骨盆创伤的救治中,防止危及生命的出血和及时诊断治疗合并伤,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骨盆骨折会导致瘫痪吗 骨盆骨折能保守治疗吗
骨盆骨折是可以保守治疗的,但是骨盆骨折保守治疗,要根据骨折的位置和骨折的稳定性,有一些骨盆的稳定性骨折,比如说骶骨的骨折、髂前上棘的骨折、坐骨结节的骨折,这些骨折,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这些骨折都可以保守治疗,但是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骨盆骨折的并发症,比如说有些骨折合并泌尿系统的损伤,这时候的一定要注意小便情况,有些时候呢合并直肠的损伤,一定要注意排便的情况,同时在保守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下肢血栓的情况。
骨盆骨折应该如何处理
骨盆骨折一旦发生,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下面我们来向专家了解一下要如何处理?
1. 对骨盆边缘性骨折。只需卧床休息。髂前上棘骨折病人置于屈髋位;坐骨结节骨折置于伸髋位。卧床休息3~4周即可。
2. 对骨盆单环骨折有分离时,可用骨盆兜带悬吊牵引固定。骨盆兜带用厚帆布制成,其宽度上抵髂骨翼,下达股骨大转子,悬吊重量以将臀部抬离床面为宜。5~6周后换用石膏短裤固定。
3. 对骨盆双环骨折有纵向错位时,可在麻醉下行手法复位。复位方法是病人仰卧时,两下肢分别由助手把持作牵引,用宽布带衬厚棉垫绕过会阴部向头侧作对抗牵引,术者先将患侧髂骨向外轻轻推开,以松介嵌插,然后助手在牵引下将患侧下肢外展,术者用双手将髂骨嵴向远侧推压,矫正向上移位,此时可听到骨折复位的“喀嚓”声,病人改变健侧卧位,术者用手掌挤压髂骨翼,使骨折面互相嵌插。最后病人骶部和髂嵴部垫薄棉垫,用宽15~20厘米胶布条环绕骨盆予以固定。同时患肢作持续骨牵引。3周后去骨牵引,6~8周后去固定的胶布。固定期间行股四头肌收缩和关节活动的锻炼。三个月后可负重行走。
4. 对有移位的骶骨或尾骨骨折脱位可在局麻下,用手指经肛门内将骨折向后推挤复位。陈旧性尾骨骨折疼痛严重者,可在局部作强地松龙封闭。
5. 髋关节中心性脱位,除患肢作骨牵引外,于大粗隆处宜再作一侧方牵引。予以复位。
6. 对累及髋臼的错位性骨折,手法不能整复时,应予以开放复位内固定,恢复髋臼的介剖关节面。
骨盆骨折的预防
对于骨盆骨折无特殊的预防措施,预防骨盆骨折主要是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创伤。而术后的功能锻炼对病人较为重要,应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功能锻炼的意义与方法。功能锻炼方式依骨折程度而异。
对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单纯一处骨折,无合并伤,又不需复位者,卧床休息,仰卧与侧卧交替(健侧在下)。预防骨盆骨折早期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下肢肌肉收缩以及足踝活动。伤后1周后半卧及坐位练习,并作髋关节、膝关节的伸屈运动。伤后2-3周,如全身情况尚好,可下床站立并缓慢行走,逐渐加大活动量。伤后3-4周,不限制活动,练习正常行走及下蹲。
对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无合并症者,预防骨盆骨折可卧硬板床休息,并进行上肢活动。伤后第2周开始半坐位,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如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足趾伸屈等活动。伤后第3周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的活动,先被动,后主动。伤后第6-8周(即骨折临床愈合),拆除牵引固定,扶拐行走。伤后第12周逐渐锻炼,并弃拐负重步行。
骨盆骨折常伴有严重并发症,有时可较骨盆骨折更为严重,应当引起重视。应严密观察骨盆骨折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血红蛋白变化;有无血尿、无尿或急性腹膜炎症状,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骨盆骨折术后护理
骨盆骨折患者压疮的预防,骨盆骨折患者入院后多数要求绝对制动,因此,护理上则不能像其他科室患者一样进行每2小时一次的翻身、侧卧,这就给压疮的预防带来的较大的难度。笔者在压疮的预防上,首先积极与医生沟通,尽可能采取措牵引、止痛药等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了解患者骨折点,与患者充分沟通后使其了解小角度翻身、按摩的意义,以更好地配合,措施上笔者除采取防压疮气垫床,用手掌紧压床垫为患者进行骶尾按摩外,应用床单折叠4~6层垫于其一侧腰臂下,在不影响骨折制动的情况下,减轻压迫,促进皮肢排泄及循环。此方法较好地预防骨盆骨折患者骶尾部压疮的预防,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对于骨盆骨折无特殊的预防措施,预防骨盆骨折主要是注意生产生活安全,避免创伤。而术后的功能锻炼对病人较为重要,应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功能锻炼的意义与方法。功能锻炼方式依骨折程度而异。
对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单纯一处骨折,无合并伤,又不需复位者,卧床休息,仰卧与侧卧交替(健侧在下)。预防骨盆骨折早期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下肢肌肉收缩以及足踝活动。伤后1周后半卧及坐位练习,并作髋关节、膝关节的伸屈运动。伤后2-3周,如全身情况尚好,可下床站立并缓慢行走,逐渐加大活动量。伤后3-4周,不限制活动,练习正常行走及下蹲。
对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无合并症者,预防骨盆骨折可卧硬板床休息,并进行上肢活动。伤后第2周开始半坐位,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如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足趾伸屈等活动。伤后第3周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的活动,先被动,后主动。伤后第6-8周(即骨折临床愈合),拆除牵引固定,扶拐行走。伤后第12周逐渐锻炼,并弃拐负重步行。
骨盆骨折常伴有严重并发症,有时可较骨盆骨折更为严重,应当引起重视。应严密观察骨盆骨折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血红蛋白变化;有无血尿、无尿或急性腹膜炎症状,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骨盆骨折疼痛的诊断
骨盆骨折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骨折现象,危害性很大,受伤者务必要及时地诊断及时地治疗才行,以免严重后果的产生。了解骨盆骨折怎么诊断,不但可以使大家更好地认识这种现象,还可以使受伤者更好地治疗。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挤压所致。多见于交通事故和塌方。战时则为火器伤。骨盆骨折创伤在,半数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
骨盆骨折的诊断可根据外伤史,症状和体征及X线检查,易于诊断,但更应注重合并损伤的及时诊断。
(一)A型骨折若为单纯耻骨支骨折,疼痛位于腹股沟区及会阴部,合并内收肌痛。髂前上、下棘撕脱骨折常有皮下淤血和伸屈损关行疼痛。髂骨骨折表现为局部肿胀及压痛。
(二)B型骨折耻骨联合分离4A女及间隙增大及压痛。因骨盆旋转不稳定,翻身困难,尤其伤侧下肢移动时更为明显。外旋型损伤时,常见下肢外旋畸形。
(三)C型骨折常出现双侧下肢不等长和骨盆倾斜,髋臼骨折时锻关节活动障碍。骨盆骨折应常规行肛指检查,骨盆侧方或前后方挤压分离试验可引起骨折部副痛,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反分型。
通过文中的简单介绍,大家对于骨盆骨折怎么诊断是否有一个简单地了解了呢?一旦发生骨折现象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大家在生活中务必要做好预防工作。
造成骨盆骨折的原因有哪些
常见的有两方面原因:
(1)暴力性外伤:如高处坠落、高速车祸、建筑工地重物砸伤等均可造成骨盆骨折。
(2)病理性因素:简单地说,就是疾病本身造成的骨盆骨折,如原发性骨盆恶性骨肿瘤侵蚀破坏骨盆;肺癌或肝癌远处转移至骨盆、原发性骶尾部脊索瘤破坏骶尾椎,造成骨盆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