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

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

近视形成的真正原因

专家指出,单纯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均有关系。经过对孪生子研究发现,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对近视各起一半作用,遗传因素某种程度上略大于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与动物实验则证实,决定单纯性近视的主要环境因素是近眼工作。

专家指出,高度近视才过多地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多家长不近视,孩子却近视,这就说明近视与环境、孩子生长过程及用眼习惯有很大关系。孩子生长发育过快,眼轴会延长,就容易近视。

孩子学习压力大、近距离用眼机会多,也容易近视,同时,电脑、电视、电灯等长时间的辐射累积也会促使近视的形成。

近视眼的分类

1.按照近视的程度

⑴3.00D(300度)以内者,称为轻度近视眼。

⑵3.00D~6.00D(300度~600度)者为中度近视眼。

⑶6.00D(600度)以上者为高度近视眼,又称病理性近视。

2.按照屈光成分

⑴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⑵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⑶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引起。

3.假性近视眼

又称调节性近视眼。是由看远时调节未放松所致。它与屈光成分改变的真性近视眼有本质上的不同。

眼睛视力模糊怎么办

近视眼的病因是什么呢?

近视眼的病因一:近视眼是指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成像在在视网膜前,使远距离物体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近视眼看远模糊,看近清晰,这样就成了近视眼。

近视眼的病因二: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都是会导致眼睛疲劳进而导致近视眼的,如果光线太强会引起强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适,难以看清字体,相反,光线过弱,书面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体,这两种情况均能眼睛容易疲劳,眼睛的调节过度或痉挛而形成近视。

不断诱发出现近视现象的原因

(1)遗传素质是导致近视眼的原因之一,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眼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近视眼的,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

(2)发育因素也会导致近视眼的现象出现。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眼,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这是形成近视眼的原因之一。

近视眼的形成和真假近视眼

近视眼的形成

关于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现在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一般来说有近视过度说、眼外肌牵拉说和种族、体质、营养、遗传和微量元素缺乏所导致患近视眼。青少年的近视眼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使眼功能与结构发生适应性变化,在视力波动或下降的同时,出现眼结构的改变,眼肌牵引,眼压升高,长期眼球充血致眼内容增加,巩膜延伸,使眼球发育超过了正常比例,最后致眼轴延长。

近视也有真假之分

真性近视也称轴性近视,其屈光间质的屈折力正常,眼轴的前后径延长,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真性近视是不可逆转的。假性近视亦称调节性近视,其眼球轴径长度正常,但屈光间质的屈折力超出常度,一般为晶状体调节过度,因此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一般可能出现视力异常,有时看不清远处物体。散瞳后近视的屈光度完全消失,表现为正视眼或远视眼。经治疗可以消失。用睫状肌麻痹性充分散瞳可以区别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散瞳后无明显屈光度,视力提高者为假性近视;如果散瞳后有一定屈光度,必须用透镜加以矫正,视力才能提高者为真性近视。真性近视可以通过配眼镜、戴隐形眼镜和手术来治疗。假性近视可以通过穴位按摩、针灸,电刺激、理疗等方法来治疗恢复视力。

近视眼的分类

按近视程度分:3.00D(300度)以内者,称为轻度近视。

近视眼睛结构 :3.00~6.00D(300~600度)者为中度近视。6.00D(600度)以上者为高度近视,又称病理性近视。

按照屈光成分: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 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 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引起。

按调节性分:假性近视又称调节性近视眼。是由看远时调节未放松所致。它与屈光成分改变的真性近视眼有本质上的不同。

产生近视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近视眼的发生原因是眼科界长期争论的议题之一。遗传学派认为,近视眼是遗传引起的,近视眼的发展和归属取决于基因缺陷,我们只能矫正而不能防治它。环境学派认为,近视眼是环境引起的,特别是过度近工作,因而改变环境可以防治近视眼。

毫无疑问,近视眼的发生和遗传有关。近视眼的发生率和民族及种族有关,对双胞胎的研究令人信服的证明,近视眼和遗传密切相关。

环境在近视眼发生上所起作用的证据同样引人注目。例如,本来没有近视眼的爱斯基摩人进入电气化和经过学校教育后,近视眼的发生率迅速增加。又如,通过改变试验动物的环境,已经制造出动物近视眼模型。这些证据无可辩驳的说明,环境不仅影响近视眼的发展,而且可以制造近视眼。

近视眼是怎样分类的

近视眼分类尚未有统一规定,现临床一般最常用的是按屈光度和屈光成分分类的。

按屈光度分:①轻度近视眼:近视度<-3.00D(300度),一般眼底无病理性改变。②中度近视眼:近视度>-3.00D(300度)<-6.00D(600度),部分眼底呈豹纹状改变。③高度近视眼(病理性近视眼):近视度>-6.00D(600度),常引起玻璃体和眼底的退行性病变,其中>-10.00D(1000度)、眼底病理性改变严重的也称为恶性近视眼,多与遗传因素有关。

按屈光成分分:①轴性近视眼:是由于眼轴的延长造成的近视。一般眼轴增加1mm,近视度增加-3.00D,在高度近视眼特别是恶性近视眼中,眼轴的延长极为严重,往往可以看到明显的眼球突出。②弯曲度性近视眼:是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曲率半径变化(减小)造成的近视。临床主要见于角膜的改变,如圆锥形角膜、角膜葡萄肿等;还可见于晶体核异常形成的圆锥形晶体以及晶体位前移等。③屈光率性近视眼:是由于屈光间质的屈光率变化(增高)造成的近视。临床主要见于晶体的改变,如糖尿病、白内障早期的晶体膨隆等。

也有按成因把近视眼分为两类:①单纯性近视眼:主要是指由发育期视近过度造成的近视。度数一般在-6.00D(600度)以下,也称为获得性和生理性近视眼。②病理性近视眼:主要是指由遗传因素所致的近视。度数一般大于-6.00D(600度),也称为变性性近视眼。

在临床中,有人把幼儿期即出现的近视眼叫先天性近视,也有人把所有的病理性近视眼统称为先天性近视。

什么是假近视

什么是假近视呢?你知道什么是假近视吗?你想了解什么是假近视吗?

假性近视是相对真性近视而言。真正的近视眼是正视眼的屈光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即解除了调节作用后,眼的远点位于有限距离之内。换句话说,近视眼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造成眼球前后径变长,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引起视物模糊。而假性近视眼,是在看远处物体时还有部分调节作用。

从表面上看,假性近视也是看远模糊,看近清楚,但散瞳验光检查时又没有相应的屈光度改变。

那么,为什么看远处也不清楚呢?

这是由于经常不正确的用眼,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得不到应有的休息,晶状体也随之处于变厚的状态。这样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过变厚的晶状体屈折后,焦点落到了视网膜前面,看远处的东西自然就不清楚了。

近视的原因有哪些呢

阅读时不注意距离与姿势,不注意阅读的时间,光线不充分,照明不够亮或阅读写字连续几个小时不休息,造成用眼过度,在这种状态下,睫状肌长期持续收缩,先形成调节痉挛,视力疲劳,以后进一步发展成为近视眼。如以在这个年龄段课外阅读时间要小于2小时,近视患者数作基准的话,课外阅读时间3 小时的近视患者数则是其的2.1倍,4~5小时则为其的3.2倍,可见用眼过度是形成近视眼的最主要原因。

近视眼具有遗传倾向,据统计,如以父母无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基准的话,父母之一有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其的2.6倍,父母都有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其的3.8倍。而在高度近视眼中,遗传倾向更为明显。一般近视在18~20岁前停止发展,但进行性近视或某些高度近视20岁后仍有可能发展。在遗传性近视眼中,高度近视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属多因子遗传病。

假性近视眼的症状

1、假性近视的症状一般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工作,用眼姿势不良,伏在桌上、躺在床上或动荡不稳的车厢里看书;光线过强过弱等使眼睛睫状肌常常处于紧张、疲劳状态,造成视力减退。如经适当休息或用阿托品苭水滴眼,使麻痹痉挛的睫状肌放松,视力就可恢复。真性近视,视力在0.8以下,近视度超过100度就必须配戴眼镜,否则近视度会越来越深。

2、假性近视是相对真性近视而言。真正的近视眼是正视眼的屈光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即解除了调节作用后,眼的远点位于有限距离之内。换句话说,近视眼是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造成眼球前后径变长,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引起视物模糊。而假性近视眼,是在看远处物体时还有部分调节作用参加。

3、假性近视的症状常见于青少年学生在看近物时,由于使用调节的程度过强和持续时间太长,造成睫状肌的持续性收缩,引起调节紧张或凋节痉挛,因而在长时间读写后转为看远时,不能很快放松调节,而造成头晕,眼胀,视力下降等视力疲劳症状。

这种由于眼的屈光力增强,使眼球处于近视状态,称为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从症状上看都有视力疲劳、远视力不好而近视力好的特征。但假性近视属于功能性改变,没有眼球前后径变长的问题,只是调节痉挛,经睫状肌麻痹苭点眼后,多数可转为远视或正视眼。

远视和近视的区别

远视近视定义区别

远视眼是眼睛在无调节状态下,看远处的目标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近视眼则是在上面情况下,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远视眼表现为看远处清楚看近处模糊,而近视眼是看近处清楚看远处模糊。

近视眼远视眼形成原因是有所区别的:常见的原因是眼球前后轴较短(称为轴性远视),其次是眼的屈光力较弱(称为屈率性远视)。远视也可以认为是眼球发育不全,在儿童时一般常为远视,以后随年龄增长而程度减低。远视眼由于长期处于调节紧张状态,很容易发生视力疲劳症状。

远视眼要看清远距离目标需增加屈光力,要看清近距离目标则需要更多的调节。远视眼以凸透镜可矫正。而近视眼看远处目标需要增加屈光力,近视眼一凹透镜矫正治疗。

远视近视危害不同

远视眼的危害

远视眼的危害除了影响远近视力之外,还因调节肌之一---内直肌长期过度收缩,致使发生肌肉疲劳症状,眼球酸胀,眼眶疼痛,同时伴有头昏脑胀。患儿会出现上课时精神不集中,记忆力不佳,讨厌看书写字,因而学习成绩下降。

远视眼者,其调节力加强后,必定会增加内直肌的兴奋性。如果一只眼的远视程度严重,为使该眼看清物景,必须增加调节,内直肌的兴奋性必然比正常眼增加,因之,有的远视眼遂形成内斜视,这是远视眼的危害中比较重要的因素之一。

近视导致诸多并发症 危害大

1、视网膜脱离:在视网膜脱离病中,70%是近视眼,是近视眼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近视眼眼轴伸长及眼内营养障碍,视网膜周边部常发生囊样变性、格子样变性等,变性区视网膜非常薄,极易发生穿孔,有的已经穿孔形成于裂孔,再加上玻璃体液化、活动度增加,牵拉视网膜发生脱离。

2、白内障:近视眼眼内营养代谢不正常,使晶状体的囊膜通透性改变,晶状体营养障碍和代谢失常而逐渐发生混浊,视力逐渐减退产生并发性白内障。这种白内障发展缓慢,以核心混浊和后囊膜混浊为主。

3、黄斑出血和黄斑变性:近视眼眼部血液供应差,视网膜缺血,视网膜产生一种新生血管生长因子,这些因子使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生长,这些新生血管管壁极薄,极易破裂出血,出血后形成黄斑出血。出血被吸收后,新生血管可再破裂、再出血,多次出血后局部形成疤痕,致黄斑变性,黄斑变性将永久性损害视力。

4、玻璃体液化变性:玻璃体是无色透明胶冻状。当近视眼眼球增大,玻璃体却不会再增加,所以玻璃体不能充填眼内全部空间,出现液化,活动度增加,混浊,引起眼前黑影,诱发视网膜脱离。

5、青光眼:近视眼前房角处滤帘结构不正常,所以眼内的房水流出阻力较大,容易引起眼压升高。据统计高度近视眼30%有青光眼,这种青光眼会造成视力渐渐丧失。

6、斜视、弱视:近视眼可引起外斜或外隐斜,如双眼近视度数相差大于300度者,易引起度数深的眼外斜和弱视。

相关推荐

真近视假近视的区别

近视也有真假之分。一般来讲,只要眼睛在看五米以远时,外来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在视网膜上则为焦点后的模糊影象,都会出现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的现像,我们称之为近视状态,但这种近视状态并不都真正的近视眼。所谓近视眼也叫短视眼,中医称为能近却远,指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造成眼球前后径过度发展、角膜和晶体表面曲度过强、屈光间质屈率过高而形成,这种近视现像既使用散瞳药松弛调节后远视力也不会增加,近视度数也不减少,所以临床上有时也称其为真性近视。 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使睫状肌持续收缩,形成调节痉挛截,也会

近视治疗仪器有用吗

一般患有近视眼的患者,就看不清楚远处的事物了,只能看清楚近一点距离的东西。近视眼如果度数不很大的话,就平时所说的假性近视,可以按摩的方式方法来改善治疗的,这一种比较健康的物理治疗的方法,其中近视眼治疗仪,也有一定的效果的,主要的作用就缓解眼睛部位的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的进行,让眼睛得到放松,这样可以缓解近视眼,但不能根治的。 虽然因为眼睛看不见远的地方,如果近的地方眼睛可以看见的,应该近视眼的原因,一般因为没有正确的使用好眼睛,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近视眼治疗仪一种仪器,可以

近视眼形成

1. 近距离工作/阅读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视近负荷单纯性最重要的原因。视近负荷包括过近用眼及视近时间过长。近距离工作近视形成原因之一。 经过研究发现,经常阅读时间过长的学生患近视眼的几率要远远的高于阅读时间段的学生。近距离的阅读或者工作时间越长,近视眼进展的就越快,阅读及近距离工作时间越多,近视眼进展也越快。 同胞间屈光度一致性随其年龄差的增加而减小。相差2岁的比数比(OR)为5,相差10岁的只有2.5。因同胞之间无论差几岁,其遗传背景相似的,对比数比随年龄差增加而减小最合理的解释,年龄相

儿童真假近视怎么区分

(1)假性近视眼由于近距离用眼过度,眼内睫状肌通过收缩调节来使焦点移近,时间一长,就表现出一时性的近视现象,用扩瞳药后使睫状肌得到放松,近视现象可以消失。 (2)真性近视眼由于遗传或过度发育,使眼轴拉长,用扩瞳药后近视现象未改变。 如果假性近视,则不需要戴眼镜,眼睛休息放松后症状会减轻。真性近视就需要配戴眼镜。配镜原则:选用使患者获得最佳视力的最低度数的镜片。

吃蓝莓需要去皮吗 每天吃蓝莓可以治好近视吗

没有这样的效果。 近视一旦形成,只有手术矫正这一种根治方法,吃任何食物都不能起到治疗近视的作用,蓝莓中富含花青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一些微量元素,适量的食用一些蓝莓对身体很有益处,但蓝莓对于根治近视眼没有效果的,也不要追求一些治疗近视眼的偏方,不存在这样的食物的,不过,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对于身体具有益处的,可以起到养护身体的作用,经常吃蓝莓还能起到美容养颜、补充营养等好处。

近视眼怎样形成

1.内因 (1)遗传素质 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2)发育因素 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速,以后即减慢

预防近视眼和眼睛的保健有效方法

概 述近视眼我国学生检出率最高的疾病,由于不合理的用眼,过度用眼导致人们患近视眼的主要原因,患了近视眼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严重的可以导致视力障碍或致盲,因此预防近视眼应受到大家的关注,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近视眼的预防措施和眼睛保健方法。 步骤/方法:1减轻学习负担,合理运动,看书时每看30-40分钟要休息5-10分钟,不能过度用眼。 2改变娱乐方式,很多人每天都对着电脑,电视,打游戏,极大的损伤眼睛,造成视力障碍,我们应该多进行户外运动。 3当我们眼睛感到眼睛疲劳的时候我们要停下来休息,向远处

导致近视眼的病因

近视眼的病因一:近视眼指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成像在在视网膜前,使远距离物体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近视眼看远模糊,看近清晰,这样就成了近视眼近视眼的病因二: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都会导致眼睛疲劳进而导致近视眼的,如果光线太强会引起强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适,难以看清字体,相反,光线过弱,书面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体,这两种情况均能眼睛容易疲劳,眼睛的调节过度或痉挛而形成近视。 近视眼的病因三:在行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也不少小孩近视眼的患病原因,有的青少年充分利用时间,

老花眼和远视眼不一回事

老花眼和远视眼其实两种不同概念的情况,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重庆爱尔眼科(江北·观音桥)专家告诉我们,首先远视眼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远视平行光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后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影像。患者看近处模糊,看远处也模糊,随着年龄增大,调节力下降,视物疲劳、视物模糊等现象就会表现出来,可以通过配戴凸透镜矫正。 而老花眼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像人老了头发会变白一样,年龄增长的同时,眼睛的晶状体弹性逐渐下降,睫状肌功能也逐渐变弱,从而引起调节功能减弱,一般40岁以后就会开始逐渐出现阅

近视眼会有哪些分类

一、按照临床病理分类 单纯性近视:即一般性近视,屈光度通常在600度以下的中低度近视,近视的进行性发展缓慢。眼球组织正常,不出现病理性改变。 进行性近视:即所谓的高度近视,也称病理性近视,其屈光度超过600度,最高可达4000度。一般发病较早,眼球轴径不断加长,眼球的许多组织可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二、按照近视的程度分类 低度近视:屈光度低于等于-300度者。 中度近视:屈光度在-300~-600度之间的近视。 高度近视:屈光度高于-600度者。 三、按屈光成分分类 轴性近视眼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