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功能性消化不良经过治疗缓解后还会复发吗

功能性消化不良经过治疗缓解后还会复发吗

在许多患者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是长期存在或者是反复发生的。经过个性化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但相当多的患者受到饮食、生活规律、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因素的影响时可能会有上述症状的波动和复发。

消化不良不能只是促进胃动力

化学性消化是通过消化液中的各种消化酶,将大分子的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因而化学性消化是彻底的消化。

临床上有很多患者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现为腹胀、早饱、嗳气、打嗝或食欲不振,经过各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如吗丁啉、多酶片等,非常苦恼,来就医者不乏其数。

近几年来研究发现,许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酶分泌不足。导致化学性消化不良。所以解决消化不良仅仅改善胃动力是不够的,还应重视消化酶制剂在消化不良治疗中的作用。

许多研究证实,应该重视补充消化酶制剂,以消除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这样的理念逐渐被临床认可,且得到临床有效验证。

新一代消化酶制剂就是模拟小肠内消化液的主要成分而制成,例如秘特,即复方阿秦米特肠溶胶囊,其主要成分是胰酶加上利胆剂及纤维素酶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化学性消化的问题,更有效地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同时还含有二甲硅油制剂,可以消除腹胀的不适主诉。另外还有得每通、慷彼申等消化酶制剂。

因为多酶片的消化酶含量和种类较少,临床应用疗效差,现临床基本不主张采用。如果临床上消化不良患者若用胃动力药效果不佳时,应该考虑到有自身消化酶或胆汁分泌不足的可能,给予新一代消化酶类制剂治疗,对收到一定的疗效。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症状体症]

1.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不适;2.腹胀;3.嗳气;4.早饱;5.厌食;6.恶心7.呕吐;8.反酸;9.烧心;10.胸骨后不适或疼痛;11.反胃;12.不安、焦虑、抑郁、失眠,多梦、心悸、手足多汗、血压偏低等。

[诊断依据]

1.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超过三个月;2.内镜检查未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3.实验室、超声波、x线等检查排除肝胆胰、肠道器质性病变;4.无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精神病等;5.无腹部手术史;6.追踪2 ̄5年,2次以上胃镜复查,未发现新的器质性病变。

功能性消化不良怎么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1.治疗原则 主要是对症治疗,要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2.一般治疗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免个人生活经历中会诱发症状的食物;注意根据患者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治疗,消除患者对所患疾病的恐惧和疑虑;失眠、焦虑者可于睡前口服适当镇静催眠药。

3.药物治疗 FD尚无特效药,主要是经验性对症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药:适用以上腹痛伴有反酸为主要症状者,可选择碱性制酸剂或酸分泌抑制剂,如西咪替丁等H2受体拮抗药或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药等。

(2)促胃肠动力药:适用于以上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者。多潘立酮为周围性多巴胺受体阻滞药,常用剂量为10mg,3次/d,饭前15min服;西沙必利为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用量为5~10mg,3次/d,餐前15~30min服用,疗程2~8周。但西沙必利可致腹鸣、稀便或腹泻、腹痛和心肌QT间期延长等副作用,故现已较少应用,心脏病人更应慎用;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为中枢性及周围性多巴胺受体阻滞药,因长期服用锥体外系副作用大,故现已少用或不用。近年来新的促胃肠动力剂,如莫沙必利、依托比利等也可选用,莫沙必利常用剂量为每次5mg,3次/d,于餐前1/2h服用。对疗效不佳者,抑制胃酸分泌药和促胃肠动力药可轮换用或合用。

(3)抗H.pylori治疗:对小部分FD伴有H.pylori感染的患者应加用杀灭H.pylori药物,一般采用二联或三联药物疗法。

(4)抗抑郁药:上述治疗疗效欠佳而伴随明显焦虑、紧张、抑郁等症状者可试用抗抑郁药,但起效较慢。常用药有二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25mg,2~3次/d;具有抗5-羟色胺作用的抗抑郁药,如氟西汀20mg,1次/d等,宜从小剂量开始,注意药物副作用。

(5)其他:可用黏膜保护剂,如氢氧化铝凝胶、铋剂、硫糖铝、麦滋林-S等。

2、预后

经内科药物治疗,多数病人预后良好。

二、中医

辨证论治

1、实证

(1)邪热内结:

治宜清热消痞。代表方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胸闷加瓜蒌,恶心呕吐加竹茹,口渴加花粉。

(2)饮食积滞:

治宜消食导滞,和胃降逆。代表方保和丸合平胃散加减(山楂、神曲、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苍术、厚朴、枳实、连翘)。

(3)痰湿内阻:

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代表方平胃二陈汤(苍术、半夏、厚朴、陈皮、茯苓、甘草)。气逆噫气不除加旋复花,胸膈满闷加瓜蒌、薤白,痰黄,口干加黄芩。

(4)肝郁气滞:

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消痞。代表方越鞠丸(川芎、苍术、香附、炒山栀、神曲)加味,气郁甚加木香、枳壳,痰多加陈皮、半夏。

2、虚证:

治宜健脾理气。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半夏、陈皮、木香、砂仁、内金、枳壳)。若脾阳虚,加干姜,温运中焦,振奋脾阳。命火不足加附子、肉桂,脾肾同治。若脾虚而又水热互结、虚实相兼者,可用仲景泻心汤意,既调补脾胃,又辛开苦降,和中消痞。半夏、黄芩、黄连、生姜、干姜、党参、炙甘草、大枣。

中药

(1)香砂六君子丸(《中国基本中成药》):益气健脾,理气和胃,治脾虚气滞,胃部胀痛。

(2)枳木丸(《中国基本中成药》):健脾化食,行气消痞,治脾虚气滞食积,胃胀胃痛。

(3)平胃散(《实用中成药手册》):燥湿运脾,宽胸消胀,治湿浊中阻,胸满腹胀。

(4)香砂养胃丸(《中国基本中成药》):健脾祛湿,和胃畅中,消胀除满。

(5)加味保和丸(《中国基本中成药》):消食导滞,利湿和胃。

(6)越鞠保和丸(《中国基本中成药》):解郁舒气,和胃消食。

(7)左金丸(《中国基本中成药》):泻肝清胃,治肝胃热郁,泛酸灼热。

养生之道网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怎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的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功能性消化不良”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功能性消化不良吃什么 功能性消化不良推荐食谱

普洱茶12克,大米100克。先将普洱茶加清水煮取茶计,然后将茶计与大米同故锅內煮粥,亦可食用。

山楂.神曲.陈皮各5克,麦芽30克,获苓、法半夏、连翘各10克,大米100克.砂糖适量。先将上述材料煎取出汁,然后将计与大米放入锅內煮粥,粥熟后加人少量砂糖即可。

怎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1、抑制胃酸分泌药:适用以上腹痛伴有反酸为主要症状者,可选择碱性制酸剂或酸分泌抑制剂,如西咪替丁等H2受体拮抗药或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药等。

2、促胃肠动力药:适用于以上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者。多潘立酮为周围性多巴胺受体阻滞药,常用剂量为10mg,3次/d,饭前15min服;西沙必利为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用量为5mg~10mg,3次/d,餐前15min~30min服用,疗程2周~8周。但西沙必利可致腹鸣、稀便或腹泻、腹痛和心肌QT间期延长等副作用,故现已较少应用,心脏病人更应慎用;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为中枢性及周围性多巴胺受体阻滞药,因长期服用锥体外系副作用大,故现已少用或不用。近年来新的促胃肠动力剂,如莫沙必利、依托比利等也可选用,莫沙必利常用剂量为每次5mg,3次/d,于餐前1/2h服用。对疗效不佳者,抑制胃酸分泌药和促胃肠动力药可轮换用或合用。

3、抗抑郁药:上述治疗疗效欠佳而伴随明显焦虑、紧张、抑郁等症状者可试用抗抑郁药,但起效较慢。常用药有二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25mg,2~3次/d;具有抗5-羟色胺作用的抗抑郁药,如氟西汀20mg,1次/d等,宜从小剂量开始,注意药物副作用。

4、其他:可用黏膜保护剂,如氢氧化铝凝胶、铋剂、硫糖铝、麦滋林-S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FD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可单独或以一组症状出现。

1.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以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

2.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

3.早饱和上腹胀常伴有嗳气。恶心、呕吐并不常见,往往发生在胃排空明显延迟的患者,呕吐多为当餐胃内容物。

4.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在部分患者中与“恐癌”心理有关。

5.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经年累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功能性消化不良预防

一、进餐时应保持轻松的心情,不要匆促进食,也不要囫囵吞食,更不要站着或边走边食。

二、不要泡饭或和水进食,饭前或饭后不要马上大量饮用液体。

三、进餐时不要讨论问题或争吵,以免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四、不要在进餐时饮酒,进餐后不要马上吸烟。

五、不要穿着束紧腰部的衣裤就餐。

六、进餐应定时。

七、避免大吃大喝,尤其是辛辣和富含脂肪的饮食。

八、有条件可在两餐之间喝一杯牛奶,避免胃酸过多。

九、少食过甜过咸食品,过多吃糖果会刺激胃酸分泌。

十、进食不要过冷或过烫。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1.一般治疗 一般说来,治疗中最重要的是在医生和病人之间建立一种牢固的治疗关系。医生应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取得病人的信赖。经过初步检查之后,应与病人讨论鉴别诊断,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能。应向病人推荐合理的诊断和检查步骤,并向病人解释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经过诊断性检查之后,应告诉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同时向他们进行宣教、消除疑虑,抑制“过分检查”的趋势,将重点从寻找症状的原因转移到帮助病人克服这些症状。

医生应该探究病人的生活应激情况,包括病人与家庭、学校、人际关系及生活环境有关的事物。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是不太可能的,应指导病人减轻应激反应的措施,如体育锻炼和良好的饮食睡眠习惯。

还应了解病人近期的饮食或用药的改变。要仔细了解可能使病人症状加重的食物和药物,并停止使用它们。

功能性的消化不良治疗方法

1,可以准备酸牛奶,这需要准备好牛奶,加入百分之十的蔗糖,之后煮沸后消毒,等到牛奶冷却之后,那么这个时候是可以放入一些乳酸菌的,这需要一百毫升的牛奶,加入百分之五的乳酸菌,一边加一边来进行搅拌,之后成颗粒状的时候就可以了,在饭后的时候吃一些,对于有消化不良的情况有很好的改善的作用的,不论是小孩子还是成年人,老年人这都是可以喝一些的,效果都不错的。

2,还可以准备山楂,这需要准备新鲜的山楂,洗干净后放在锅内,之后加入适量的水来进行炖煮,煮沸后就可以加入适量的冰糖来进行混合,搅拌,继续炖煮一段时间,之后用勺子把山楂碾碎,之后放在碗内冷却了就可以吃了,山楂有很好的健胃消食的作用的,对于有消化不良的患者,是有很好的改善的作用的。

3,对于婴儿有消化不良,那么是可以准备一些奶糕买进行炒熟,呈现黄色的时候就可以了,这 可以给宝宝吃一些,对于宝宝消化不良,有涨肚的情况,那么改善的效果是很不错的。

对于有消化不良的情况,那么以上的方式都是可以尝试一下的,但是对于反复的消化不良,吃药物也没有作用的情况,这不妨及早的去医院检查一下,有胃病,胃溃疡的患者也是会频繁的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的。所以要多注意一些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

本病可能与胃动力及感觉障碍、胃酸分泌异常、胃幽门弯曲杆菌感染及胃十二指肠炎、精神、应激及环境因素有关。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诱因很多,其中精神因素作为发病诱因比较常见。精神紧张或抑郁状态下,胃的运动与分泌减弱,甚至可能停止,在抑郁,灰心时,肠蠕动呈抑制状态,焦虑或抑郁的心理状态可引起体内某些激素分泌的改变和植物神经功能改变,从而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

相关推荐

功能性消化不良怎么治疗

(1)抑制胃酸分泌药,一般适用于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选择质子泵抑制剂,此类药抑制胃酸程度和时间都优于H2受体拮抗剂,如奥美拉唑,每日20-40毫克,有明显疗效,也可选用兰索拉唑,潘托拉唑等。 (2)促胃动力药,适用于以腹胀,早饱,嗳气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可用吗丁啉10毫克,一日3次,或西沙必利5-10毫克,一日3次,餐前15-30分钟服用,疗程2-8周.少数人服西沙必利后有肠鸣,腹泻等副作用,减少剂量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副作用可减轻或消失。 (3)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适用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有效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艾灸 消化不良艾灸方法

采用艾炷直接灸法,每穴灸3-5壮;或采用艾条悬空灸法,每穴灸5-7分钟;也可以采用艾炷隔葱灸法,每穴灸3-5壮。 以上方法可三选一,也可三法交替,穿插使用,每日灸1次。 疗程:连续灸7日为1个疗程,休息3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

消化不良的三种类型

消化不良是一组综合征,有许多不同的描述或定义。概括地说,消化不良是由许多不同的以胃为主的症状群构成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包括腹痛、腹胀、早饱、食欲减退、恶心及呕吐等。 消化不良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两类。器质性消化不良是指患者经过相应检查,发现患有消化性溃疡病、胃癌、反流性食管炎、胰腺炎或肝胆系统疾病等器质性疾病,或有的可由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无器质性疾病,或用器质性疾病不能解释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消化不良,如上腹疼痛或不适感,

功能性消化不良如何诊断

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症状表现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常因胸闷、早饱感、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或尽量少进食,夜里也不易安睡,睡后常有恶梦。到医院检查,除胃镜下能见到轻型胃炎外,其他检查如B超、X光造影及血液生化检查等, 1)详细问病、系统查体:详细询问病史以了解患者的症状类型,判断症状的来源和性质。同时要特别注意了解对药物的治疗反应,有无精神刺激、抑郁、焦虑,是否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体格检查要系统全面,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

1 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心情要好,劳逸结合。 (2)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的分泌药物,可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胃肠动力药 可用吗丁啉10毫克 一日三次 莫沙必利5毫克 一日三次 (3)根除幽门螺杆菌 可用抗hp三联疗法 (4)抗抑郁药 常用百忧解、黛力新 2 中药治疗 中药在治疗此种病有独特的疗效,要分型治疗 (1)肝胃不和 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什么是胃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胃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但缺乏解释症状的器物质性疾病证据的消化不良症状表现,肠胃功能性消化不良,包括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痛或烧灼感等。患者可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调节障碍表现,(如焦虑、失眠、不定位疼痛等)。 肠胃功能性消化不良,简而言之,慢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都以消化不良为主要临床表现,胃镜和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和主要检查手段。然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亦可能由于各种应激刺激(如胃镜检查前夜摄入刺激性食物、检查前吸烟、检查时患者干呕等)导致黏膜免疫激活反应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早饱(即少进食即有饱感,以致进食明显减少),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的以一种症状为主,有的是一组症状,但胃镜,上消化道造影,B超及各种化验却无明显异常,病情常经年累月,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本病属功能性胃肠病,治疗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 在中医的理论上讲就是脾胃虚弱,可以用中药治疗,每天一幅,两个星期,就会得到好的效果。药用:党参30克、砂仁10克、干姜10克、山药30克、白术10克、焦三仙各30克,鸡内金20克、吴茱萸5克水煎服,日一剂,分别二次早晚服。 根

功能性消化不良食疗方法

消化不良可能会引起孩子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身体瘦弱,体重减轻等等症状。长期下来对孩子身体的危害性特别大。我孩子3岁的时候经常消化不良,后来到处打听,找到一些食疗的方法,算是对孩子治疗的一个辅助手段吧。 1小米香菇粥。小米就是健脾养胃的东西,然后配上香菇和鸡内金,香菇有增进食欲的功效,两者相配可谓完美。小火熬上一两个钟头,能让宝宝增进食欲。长期使用还有预防消化不良的效果哦。 2山楂片。山楂大家都吃过,也都知道他的功效,给孩子吃山楂片,能够起到促进胃液分泌,加速肠胃的消化功能,防止胃积食,增加胃中酶类,从而助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治疗

一、脾胃虚弱证 症见胃部痞满,餐后早饱,食后腹胀,呃逆嗳气,大便溏粘,胸脘胀闷,疲乏无力,痰涎量多,舌苔白腻,脉象细滑。治宜健脾助运,祛湿化痰。方用陈夏四君子汤: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20克,炙甘草5克, 陈皮10克,法夏10克,厚朴10克,炒莱菔子15克,焦三仙30克,炙胆星10克。水煎服。从现代药理学研究分析:四君子汤可以促进消化,促进胃排空,调节胃肠运动功能,增加小肠的吸收,另外,四君子汤对脾虚证临床所表现的胃泌素D-木糖等多种生化病理改变均有明显的恢复正常和改善作用。陈皮所含的挥发油对胃肠道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治疗

1 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酒。心情要好,劳逸结合。 (2)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的分泌药物,可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胃肠动力药 可用吗丁啉10毫克 一日三次 莫沙必利5毫克 一日三次 (3)根除幽门螺杆菌 可用抗hp三联疗法 (4)抗抑郁药 常用百忧解、黛力新 2 中药治疗 中药在治疗此种病有独特的疗效,要分型治疗 (1)肝胃不和 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nextpage] (2)痰湿内阻 常用二陈汤加减 (3)湿热阻滞 常用三仁汤加减 (4)脾胃虚弱 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