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胃炎药膳食疗

胃炎药膳食疗

1、桂皮山楂汤,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先用水煎山楂肉15分钟,后入桂皮,待山楂肉将熟熄火,滤汁入红糖,调匀即可,趁热饮服。温胃消食止痛。适用于胃炎痛症。

2、南瓜山药牛肉粥,大米150g、牛肉100g、山药1截、南瓜100g、小葱1棵、姜1小块、料酒5ml、淀粉1g、植物油少许。大米淘洗洗净,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捞出沥去水分备用。锅中注入足量清水,烧开后放入大米,大火煮开后传小火慢煮约20分钟,中途适时搅拌一下防止粘锅和溢出。山药去皮切小丁,南瓜去皮切小丁,姜切丝,小葱切碎。牛肉剁成细末,用姜丝、淀粉、料酒和少许油抓匀后腌制片刻。米粥熬煮至米粒开花时,加入山药和南瓜丁继续熬煮5分钟。放入腌好牛肉末搅拌均匀,再次煮滚转小火继续煮2分钟,最后调入盐和香葱搅匀即可。服用对慢性胃炎有帮助。

3、包心菜粥,包心菜500克,粳米50克。先将包心菜水煮半小时,捞出菜后,入粳米煮粥。温热服,每日服2次。功效缓急止痛。适用于胃炎急痛。

4、南瓜胡萝卜小米粥,小米、南瓜、胡萝卜。将南瓜去皮切小块,胡萝卜洗净切小块。小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将南瓜块和胡萝卜块放入锅中和小米小火一起熬煮即可。服用对慢性胃炎有帮助。

5、黄连温胆汤,取米仁30克,石菖蒲10克,半夏10克,积壳10克,胆星10克,茯苓10克,佩兰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将上述药材放入锅中,加入清水,以常规方法煎煮成汤,滤出服用。每日1付。

6、柴胡疏肝散,取柴胡10克,玄胡10克,木香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积壳10克,陈皮6克,甘草6克。将上述药材放入锅中,加入清水,以常规方法煎煮成汤,滤出服用。每日1付。

7、人参莲子汤,白人参10克,冰糖30克,莲子10枚。将白人参、莲子(去心)放碗内加水适量泡发。加入冰糖。将碗置蒸锅内,隔水蒸1小时即成。饮汤,吃莲子肉。人参可连续使用3次,次日再加莲子、冰糖和水,如上法蒸服,第3次可连人参一并服用。补脾益气,健胃,止泻。适用于慢性胃炎之脾胃虚弱型。症见胃脘痞闷,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纳少便溏,神疲等。三药共用,既可以补脾胃之虚弱,又祛其邪气,效果较好。

8、仙人掌猪肚汤,仙人掌30-60克,猪肚1个。将仙人掌装入猪肚内,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炖至热烂,饮汤,食猪肚。行气活血,健脾益胃。适用于气滞血瘀,胃炎年久不愈等症。

9、玉竹粥,鲜玉竹30~60克,粳米60克,冰糖少许。先将鲜玉竹洗净,除去根须、切碎,加水1000毫升,煎取浓汁约500毫升,再加粳米煮为稀粥,加少许冰糖即可,每日分3~4次分服。适用于胃火炽盛或阴虚内热、容易饿的胃炎患者。酸水、脘闷腹胀等症,是胃炎患者的良好饮食。

儿童急性肾炎药膳食疗方

小儿急性肾炎是生出血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临床症状主要是:全身浮肿、少尿、血尿症状一般持续1~2周,经过治疗,尿量增多、浮肿消退,血压渐渐下降。血尿和蛋白尿持续一段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年。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产生,外因为感受风邪、水湿或疮毒入浸;内因主要是肺、脾异常。常用的 药膳疗法是:

二陈竹叶茶:陈皮、陈瓢各10克,鲜竹叶20片,白糖适量。煎煮数沸,加白糖,本药茶功能利水消肿,适用于肾炎脾虚湿盛水肿。

干玉米须汤:将干玉米须6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一次服完,早晚各一次,钾1克,每日3次。本药膳功能利水,适用于肾炎浮肿。

小白菜薏米粥:小白菜500克,薏米60克。薏米煮稀粥,加洗净切好的小白菜,菜热,不可久煮。无盐或低盐食用,每日2次。本药膳适用于急性肾炎浮肿少尿者。

赤小豆煨鲤鱼:赤小豆100克,鲤鱼一尾(250~500克)。将鲤鱼去内脏,淘净,文火同煨一小时,食时不加盐。日1~2次。本药膳利水消肿,适用于肾炎水肿。

大蒜蒸西瓜:大蒜30~45克,西瓜一个(约1500克)。先在西瓜皮上挖一个洞,大蒜剥皮纳入西瓜内,再用挖出的瓜皮塞住洞口,将洞口向上用小盘盖好,隔水蒸熟。趁热一天内分次吃完。本药膳功能利水消肿,适用于小儿急性肾炎。

赤豆蒸乌骨鸡:乌骨母鸡一只(重约1500克),赤小豆300克,黄酒一匙,精盐宰杀后去毛、剖腹、洗净、沥干、切小块,赤小豆洗净,取大瓷盆一个,先倒入一半层鸡块,再倒入一半赤豆,铺上鸡块及人脏,淋上黄酒。喜甜食者,鸡块上面加白糖者,撒入小半匙食盐。

旺火隔水蒸3小时。当点心或佐膳食,每次一小碗,日2次,分本药膳功能健脾补肾,利水消肿,适用于肾炎水肿轻症。

除用上述药膳治疗小儿急性肾炎外,还须注意饮良宜忌。在水肿期间严格控制盐,在水肿消退后,再给少盐饮食。平时要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少吃刺激性食物(每天少于100毫升),甚至无尿时,就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应控制在20~30在人体内通过新陈代谢所形成的废物,大部分经肾脏排泄,而肾炎使排泄功能发生,障碍,如果再多吃蛋白质,则大量废物滞留体内,这些废物是有毒性的,多了会引起尿毒。

小儿在患病期间要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等物既能供给多种维生素,又能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热量和脂肪的供给量,这时,糖的供给量要充足来供给。

胃炎的药膳食疗

桂花心粥:

粳米50克,桂花心2克,茯苓2克。粳米淘净。桂花心、茯苓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分钟,滤渣,留汁。粳米,汤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每日1次,早晚餐服用。

鲜藕粥:

鲜藕适量,粳米100克,红糖少许。将鲜藕洗净,切成薄片,粳米淘净。将粳米、藕片、红糖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桔子蜂蜜饮:

橙子1只,蜂蜜50克。将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然后带皮切成4瓣。橙子、蜂蜜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25分钟,捞出橙子,留汁即成。代茶饮。

枸杞藕粉汤:

枸杞25克,藕粉50克。先将藕粉加适量水小火煮沸后,再加入枸杞,煮沸后,可食用。每日2次,每次-150克。

桔皮粥:

鲜桔皮25克,粳米50克。先将鲜桔皮洗净后,切成块,与粳米共同煮熬,待粳米熟后食用。每日1次,早餐食用。

蜂蜜桃汁饮:

蜂蜜20克,鲜桃1个。先将鲜桃去皮,去核后压成汁,再加入蜂蜜和适量温开水即成。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

胃癌药膳食疗

1、若出现噁心、口乾者:选用药膳方"鲜芦根汤"(鲜芦根120g、冰糖30g,加水500mL,煮沸30分钟即可),有清胃止呕的功效。

2、若食欲不振、噁心呕吐者:选用"鲜藕薑汁粥"(鲜藕半斤去节、生薑3-6片、粳米90g,加水1000mL,用文火煮粥),有和中养胃之功效。

3、若食欲不振,腹胀者:选用"佛手粥"(佛手20g、粳米90g、冰糖和?适量,先煎佛手取汁,再加入粳米与水1000mL,煮成粥后加入冰糖和?调味),有理气和胃之效。

癌症本身是一种消耗性疾病,病人在接受各种治疗后,还面临?恢復健康和防止復发、转移等问题。因此,饮食调理在肿瘤康復治疗中常涉及"补"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患者通过各种治疗后确实存有"虚"象;另一方面,食品又有补益和免疫调节作用,通过食补,使身体进一步康復,可以预防肿瘤的復发和转移。因此,调理脾胃十分重要,宜选甘淡食物为主,应避壅补,远滋腻,并注意缓调,持之以恆。

患者经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后,身体往往比较虚弱,故应加强进补,多吃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猪、牛、羊肉,鱼、蛋、牛奶等),有益身体康复。

关节炎药膳食疗

1、地黄当归金甲汤

组方:将上药切成薄片,加水800—1000毫升,煮约1小时,2次温服,隔日1 剂。

制用法:干地黄95克 当归3克 白金条(即人角枫)须根5克 刺三甲5克

2、三白皂剌熏剂

组方:用沙锅置火炉上,纳上药,加水适量,煮沸后即直接熏蒸局部,或用多层纱布覆盖以助熏蒸。治疗时炉火保持适度。1日熏蒸2次,每次30—60分钟。如疼痛剧烈,治疗时间可适当延长

制用法:鲜三白草1000克 鲜皂角刺250克

3.治风湿方

取红辣椒30个,老姜100克(切碎或打细),胡椒90粒,花椒20粒,用白酒浸泡(浸泡时间:腊月一个月,七八月份十天,其他时间二十天)。用布条蘸药酒擦患处,每次只能擦一个部位,一般只需2-3天,严重的7-8天会有所缓解。涂抹后患处会发热,只能用手轻拍退热,决不能用手抓、抠。此方主治风湿麻木、关节炎、凉痛;对肩周炎、类风湿、骨质增生者禁用。

4.类风湿康复汤

制氏草200g、制草禾20g、制尖白15g、制工草15g、青风藤20g、海风藤20g、地龙15g、防己15g、桂枝15g、川牛膝15g、甲珠15g、白芷20g、白藓皮15g、甘草15g、关节发热者加漏芦30g、关节发凉者加附子10-30g(先煎一小时)、麝香1、羚羊骨6 g、坎炁5 g(研冲)。

5.附子粥

风湿患者在平时多喝这种粥可以有效的去除自己体内的湿气,对控制风湿病情特别有益。原料包括制附子5g,干姜3g,大米100g,葱白2根,红糖少许,将附子、干姜研为极细粉末,先取大米煮粥,待沸后,调入药末及葱白、红糖,同煮为稀粥,或用附子、干姜水煎取汁,同大米、葱、糖煮粥服食。

6.薏仁山药猪肚汤

这种汤味道鲜美,可以帮助风湿患者恢复食欲,同时也具有很好的抑制风湿病情的作用。做法是先将猪肚一个洗净,再把薏仁、砂仁、新鲜山药、纳入猪肚中,加水,用麻绳把猪肚口结扎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制,将猪肚取出,去药渣,吃猪肚、山药,饮汤。

小儿急性肾炎药膳食疗

1、二陈竹叶茶:陈皮、陈瓢各10克,鲜竹叶20片,白糖适量。煎煮至沸,加白糖,本药茶功能利水消肿,适用于肾炎脾虚湿盛水肿。

2、干玉米须汤:将干玉米须6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一次服完,早晚各一次,钾1克,每日3次。本药膳功能利水,适用于肾炎浮肿。

3、小白菜薏米粥:小白菜500克,薏米60克。薏米煮稀粥,加洗净切好的小白菜,菜热,不可久煮。无盐或低盐食用,每日2次。本药膳适用于急性肾炎浮肿少尿者。

4、赤小豆煨鲤鱼:赤小豆100克,鲤鱼一尾(250~500克)。将鲤鱼去内脏,淘净,文火同煨一小时,食时不加盐。日1~2次。本药膳利水消肿,适用于肾炎水肿。

5、大蒜蒸西瓜:大蒜30~45克,西瓜一个(约1500克)。先在西瓜皮上挖一个洞,大蒜剥皮纳入西瓜内,再用挖出的瓜皮塞住洞口,将洞口向上用小盘盖好,隔水蒸熟。趁热一天内分次吃完。本药膳功能利水消肿,适用于小儿急性肾炎。

6、赤豆蒸乌骨鸡:乌骨母鸡一只(重约1500克),赤小豆300克,黄酒一匙,精盐宰杀后去毛、剖腹、洗净、沥干、切小块,赤小豆洗净,取大瓷盆一个,先倒入一半层鸡块,再倒入一半赤豆,铺上鸡块及人脏,淋上黄酒。喜甜食者,鸡块上面加白糖者,撒入小半匙食盐。旺火隔水蒸3小时。当点心或佐膳食,每次一小碗,日2次,本药膳功能健脾补肾,利水消肿,适用于肾炎水肿轻症的患儿。

慢性肥厚性鼻炎药膳食疗

1.丝瓜藤煲猪瘦肉,清热消炎,解毒通窍,主治慢性鼻炎急性发作,萎缩性鼻炎,鼻流脓涕,脑重头痛。取近根部的丝瓜藤3~5克洗净,猪瘦肉60克切块,同放锅内煮汤,至熟加少许盐调味,饮汤吃肉,五次为一疗程,连用1~3个疗程自愈。

2.辛夷煮鸡蛋:通窍,止脓涕,祛头痛,滋养扶,正主治慢性鼻窦炎,流脓涕。用辛夷花15克,入沙锅内,加清水2碗,煎取1碗;鸡蛋2个,煮熟去壳,刺小孔数个,将砂锅复火上,倒入药汁煮沸,放入鸡蛋同煮片刻,饮汤吃蛋。

3.柏叶猪鼻汤;消炎通窍,养阴扶正,主治鼻流臭涕。取猪鼻肉66克刮洗干净,用生柏叶30克,金钗斛6克,柴胡10克同放砂锅内,加清水4碗煎取1碗,滤除药渣,冲入蜜糖60克,30度米酒30克,和匀饮之。

4.黄花鱼头汤:扶正祛邪,补中通窍。主治慢性萎缩性鼻炎,感冒频繁。取胖头鱼100克,洗净后用热油两面稍煎待用。将大枣15克去核洗净,用黄花30克,白术15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生姜3片共放砂锅内与鱼头一起煎汤,待熟吃肉饮汁。

5.羊粉:主治慢性鼻炎取羊睾丸一对,洗净后,放瓦片或砂锅内焙黄(不可炒焦炒黑),研成细末,用温开水或黄酒送下。每对睾丸一日分二次服完,连续用2-3天见效。

6.黄芪粥:黄芪400g, 百术230 g, 防风240g,桔梗120g,甘草60g,米20g(一天用) 除了米之外,将其他材料磨成粉,拌匀,放入干燥容器(有盖)保存。将400cc水和米放入锅里,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20分钟。将10g磨粉放入锅中,小火煮沸,灭火盖上盖等5分钟。

胰腺炎药膳食疗

1,莱菔子汤:

[原料]莱菔子(鲜50 g,干品60~90 g),红糖适量。

[制法]把莱菔子用纱布包好、捣成汁。干品则切成细末,加入红糖即可。

[功效]理气止痛。用于慢性胰腺炎气滞血瘀型。

[服法]患病期1剂/d,连服数日。

2,山楂荷叶汤:

[原料]山楂30 g,荷叶12 g,蜂蜜适量。

[制法]把山楂洗干净,荷叶洗干净、切细,一同放入沙锅中,加清水500 g,煎熬至200 g。去渣后,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理气止痛,补脾健胃。用于慢性胰腺炎患者。

[服法]1剂/d,分早、晚2次服用。

3,海带决明汤:

[原料]海带20 g,决明子10 g,蜂蜜适量。

[制法]先把海带洗干净,去泥沙,切成长条丝,草决明用布包好。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清水1 000 mL左右,煎熬成药液500 mL,加入蜂蜜适量即可。

[功效]消肿理气,止痛健脾。用于气滞血瘀型胰腺炎。

[服法]1剂/d,分2次服用,患病期可以常服用。

5,内金红叶饮:

[原料]红薯叶30 g,鸡内金10 g。蜂蜜适量。

[制法]先将红薯叶洗净、沥干、切细备用;把鸡内金洗干净,与红薯叶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文火慢煎煮,去渣,加入蜂蜜适量即可。

[功效]理气止痛,温中补虚。用于慢性胰腺炎气滞血瘀型患者。

[服法]1次/d,分早、晚服用,在患病期可以连续服用,直至好转。

6,山药大枣汤:

[原料]大枣10枚,山药50 g,蜂蜜适量。

[制法]将大枣洗净、去核,放入沙锅中煎成汁液,用纱布过滤;把山药泡发,捣成泥状,然后将药液对山药泥。调入蜂蜜服用。

[功效]健脾益气。用于脾气亏虚的胰腺炎患者。

[服法]1剂/d。每口分2次服食,连服数日。

7,内金黄鳝饮:

[原料]黄鳝1条(约120 g),鸡内金3个。

[制法]黄鳝杀后去内脏,切成2~3 cm长的段块,放入沙锅中,将新鲜鸡内金洗净、沥干后用微火焙干、研成粉末,一同放入沙锅黄鳝肉上,加适量清水蒸熟,放入各种调料即可。

[功效]健脾止痛,消炎化积食。用于气滞血瘀的慢性胰腺炎。

[服法]1剂/d,分早、晚2次服用。连服数日。

8,马铃薯饮:

[原料]马铃薯100 g,红糖或蜂蜜适量。

[制法]将马铃薯洗干净、沥干,切成小颗粒,放入干净纱布中包好,使劲挤取汁液加红糖或蜂蜜即可。

[功效]理气止痛,清热消炎。用于胰腺炎早期。

[服法]空腹服之,每次2匙,1次/d。病期每日服用。

肾炎药膳食疗

1,浮萍黑豆汤:

[原料]鲜浮萍50~100 g,黑豆30~50 g,冰糖适量。

[制法]将新鲜浮萍淘洗干净;把黑豆洗后用冷水浸泡1~2小时,再与浮萍一同放入小锅内,加水适量,煎沸后去渣取汤,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祛风行水,清热解毒。适宜风水相搏,症见颜面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伴发热恶寒,喷嚏流涕,咽痛咳嗽等。

[服法]以上为1日量,分2次温热饮用,连用5~7日。

2,胡椒蛋:

[原料]白胡椒5~7粒,新鲜鸡蛋1枚。

[制法]把鸡蛋顶部用小剪刀剪个筷子头粗细的小孔,把白胡椒从小孔放入鸡蛋中,再用面团把鸡蛋小孔封固,用湿纸把整个鸡蛋包裹起来,放入蒸笼内蒸熟,或放入碗内隔水蒸熟即可。

[功效]泻肺逐水,温阳扶正。适宜水气上凌心肺,症见肢体浮肿,经久不消,尿量减少,咳嗽气急,心悸胸闷,口唇青紫等。

[服法]把蒸熟的鸡蛋去壳后,将鸡蛋胡椒一起趁热吃下,1次/d,连用10次为1个疗程,休息3日后再服第2疗程,一般用3个疗程。

3,车前玉米须粥:

[原料]车前草10~15 g,玉米须5~10 g,大枣3~5枚,粳米70~100 g,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大枣去核;车前草、玉米须择洗干净,水煎取汁,加入红枣、粳米煮粥,待粥熟时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适宜湿热内盛,症见肢体浮肿,尿少色黄,口苦纳呆,大便不爽等。

[服法]1剂/d,早、晚餐分服,连服3~5周。

4,赤白二味汤:

[原料]赤小豆50~100 g,白茅根30~50 g,冰糖适量。

[制法]将白茅根布包,与赤小豆一起加水适量同煮,待豆熟后,去药包,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利水消肿。适宜湿热内盛,症见小便不利,颜面肢体浮肿等。

[服法]1剂/d,分2次饮用,5~7日为1个疗程,连用3~5个疗程。

5,鸭汁粥:

[原料]鸭汤300~500 mL,粳米30~50 g。食盐极少量或不用。

[制法]先把粳米洗净备用。再将鸭汤煮沸,撇去浮油,与粳米一同放入锅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熟,加入极少量食盐调味即成,待温服食;水肿严重者不宜加食盐。

[功效]益肺肾,消水肿。适宜肺肾亏损,症见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燥咽干,大便干燥等。

[服法]2次/d,早、晚餐服用,连服3~7日。

6,鲜白茅根饮:

[原料]鲜白茅根、玉米须各30~50 g,冰糖适量。

[制法]将白茅根、玉米须洗净后用水煎汁,或单味白茅根50~60 g煎水,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祛风利水消肿。适宜风水相搏,症见颜面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伴发热恶寒,喷嚏流涕,咽痛咳嗽等。

[服法]1剂/d,代茶饮,;连服3~5日。

7,白术苡米粥:

[原料]白术5~10 g,薏苡仁(苡米)15~30 g,大枣3~5枚,大米50~100 g,白糖适量。

L制法]先将白术水煎取汁;大枣去核,与薏苡仁、大米同煮成粥,待粥熟时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化湿。适宜湿困脾阳,水湿浸渍,症见全身水肿,身体困重,胸闷脘痞,食欲不振,大便不爽等。

[服法]2次/d,早、晚餐服用,连服3~5周。

8,鲤鱼冬瓜汤:

[原料]鲤鱼1条,赤小豆15~30 g,冬瓜1000~1500 g,大葱3~5棵,葱花、姜末、食盐(极少量或不用)、味精、麻油各适量。

[制法]鲤鱼去鳞及内脏并洗净,加水5碗,与赤小豆、冬瓜、大葱共同煮至3碗汤,再加葱花、姜末、食盐(极少量)、味精、麻油调味即可;水肿严重者不宜加食盐。

[功效]利水消肿,祛风散寒。适宜风水相搏,症见颜面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伴发热恶寒,喷嚏流涕,咽痛咳嗽等。

[服法]1剂/d,连服7~8日,吃鱼喝汤后盖被发汗。

9,西瓜皮饮:

[原料]西瓜皮(西瓜翠衣)30~50 g,赤小豆30~50 g,鲜白茅根30~50 g,冰糖适量。

[制法]西瓜皮去绿衣,切成片,与赤小豆、鲜白茅根共同用水煎汤,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益肺肾阴津。适宜肺肾阴虚,症见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燥咽干,大便干燥等。

[服法]1~2次/d,连服数日。

10,冬瓜粥:

[原料]冬瓜300~500 g,赤小豆15~30 g,粳米30~60 g。

[制法]先将冬瓜、赤小豆煮成汤后,再放入粳米煮成粥即可;或单用冬瓜、赤小豆煮汤亦可,煮汤时不宜加盐或极少放入盐。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益肾。适宜邪陷厥阴,症见小便短少,肢体浮肿,头痛舷晕,视物模糊,烦躁不安等。

[服法]2次/d,连服5~7日。

11,红枣大蒜炖猪肚:

[原料]大枣3~5枚,大蒜5~7头,猪肚1个。

[制法]先将猪肚洗净;大枣去核;再将大枣、大蒜放入猪肚中,文火炖烂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适宜湿困脾阳,症见眼睑浮肿,小便短少,畏寒身冷等。

[服法]2~3次周。连服3~5周。

12,小白菜苡米粥:

[原料]小白菜300~500 g,薏苡仁(苡米)30~60 g。

[制法]薏苡仁煮成粥,再加入切好的小白菜,待菜熟即成,不可久煮,可做成无盐或低盐。

[功效]滋阴润肺,除烦利尿。适宜肺肾阴虚,症见下肢浮肿,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燥咽干,大便干燥等。待温服食,小便不利,

[服法]2次/d,早、晚餐服用,连服3~5周。

13,荔枝草汁:

[原料]荔枝草30~50 g,白蜜适量。

[制法]将荔枝革洗净。切碎,加水300~500 mL,煎汁去渣,加入白蜜即可。

[功效]清热宣肺利水。适宜风水相搏,症见颜面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伴发热恶寒,喷嚏流涕。咽痛咳嗽等。

[服法]3次/d,连服5~7日。

14,茯苓粥:

[原料]茯苓粉10~15 g,粳米70~100 g,胡椒粉、食盐、味精各少许。

[制法]先把茯苓研粉;粳米淘洗干净,与茯苓粉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再加味精、食盐、胡椒粉,搅匀即成,待温服食。

[功效]健脾胃,利水肿。适宜肺脾气虚,症见肢体浮肿不甚,汗多恶风,容易感冒,面色少华,食欲不振,大便不实等。

[服法]1剂/d,早、晚餐分服,连服3~5周。

病毒性心肌炎药膳食疗

益心复脉膏 :

人参30克、黄芪100克、灵芝50克、麦冬60克、丹参100克、当归50克、甘松100克、炙甘草30克洗净,加水浸泡,煎煮2次,去渣取汁,加热浓缩,兑入适量蜂蜜,加热收膏,冷却收贮。服10~20毫升/次,3次/日。 功能益气养阴,活血复脉。主治气虚血瘀,脉律不齐型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期。

清热宁心饮 :

金银花、板蓝根各30克,玄参、柏子仁各12克,桔梗9克,甘草6克,共加水浸泡30分钟,煎煮滤汁2次,去渣,药汁中兑入适量蜂蜜。1剂/日,分2~3次饮服。 功能清热解毒泻火,兼养阴宁心。主治风热邪毒,袭肺侵心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症见发热,咽痛,肌痛,心烦心悸,胸闷,或有胸痛,便干尿赤,舌尖红,舌苔黄或黄腻,脉疾数或结、代、促,或迟缓。

银花山楂饮 : 金银花30克、山楂20克入沙锅,加水煎煮滤汁,药渣再加水煎煮滤汁,共3次,合并3次药液,加入蜂蜜适量搅匀。随时饮服,或每日分3~5次饮服。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益气安神。主治风热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

银菊竹叶代茶饮 :

金银花、芦根各15克,麦冬12克,菊花、竹叶、甘草各6克,共加水浸泡,在沙锅内煎煮后倾人饮茶容器中;或将诸药置饮茶容器中以开水沏,代茶频饮。 功能清热解毒泻火,兼养阴宁心。主治风热邪毒,袭肺侵心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

银菊饮 :

金银花20克,菊花15克,共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主治热毒侵。心型病毒性心肌炎。

银菊桑竹饮 :

金银花、白茅根各15克,菊花、桑叶、竹叶各6克,薄荷3克,共置饮茶容器中以沸水沏,代茶饮。 功能疏散风热,解毒利水,清心除烦。主治风热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

虫咬性皮炎药膳食疗

1,牛肉南瓜条:

[原料]牛肉300 g,南瓜500 g。

[制法]牛肉炖七成熟,捞出切条,南瓜去皮、瓤,洗净切条,与牛肉同炒即可。

[功效]固卫御风。适宜属风寒证。

[服法]1剂/d,早晚分食。

2,玉米须酒酿:

[原料]玉米须30 g,甜酒酿100 g,白糖少许。

[制法]将玉米须放在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入甜酒酿,煮沸后放入白糖调味。

[功效]解热透疹。适宜偏风热证。

[服法]2次/d,1剂/次。

3,荸荠清凉散:

[原料]荸荠200 g,鲜薄荷叶10 g,白糖10 g。

[制法]荸荠洗净去皮切碎绞汁,鲜薄荷叶加白糖捣烂,放荸荠汁中加水至200 mL。

[功效]凉血祛风止痒。适宜属血热者。

[服法]频饮。

4,乌梢蛇羹:

[原料]乌梢蛇1条,姜、料酒、盐、湿淀粉各少许。

[制法]乌梢蛇杀好洗净,整条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放入姜、料酒各少许。先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后用小火将蛇煮熟,降温后将蛇捞出。用手将蛇肉一丝一丝撕碎,将撕碎的蛇肉放回原锅汤中,加盐调昧后,用大火烧开,调入湿淀粉。

[功效]祛风通络定惊。适宜气血亏虚证。

[服法]佐膳食,隔日1次,连食3~5次。

5,马齿苋地龙饮:

[原料]马齿苋30 g,乌梅、绿豆衣、地骨皮各15 g,干地龙9 g。

[制法]将马齿苋洗净切碎。与乌梅、绿豆衣、地骨皮、地龙一起入沙锅内,加水适量,共煎30分钟,弃渣取汁。

[功效]清热熄风。适宜胃肠湿热型。

[服法]2次/d,1剂/次。

6,韭菜甘草饮:

[原料]韭菜150 g,甘草10 g。

[制法]韭菜洗净切断与甘草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弃渣取汁。

[功效]行气理血。适宜风寒型。

[服法]2次/d,1剂/次。

7,香蕉桃仁泥:

[原料]香蕉2支,桃仁15 g。

[制法]上 2味同捣烂调匀服食。

[功效]疏风散瘀,润肠通便。适宜荨麻疹。症见大便干结难下。

[服法] 1次/d。

8,醋姜汤:

[原料]姜50 g,醋半碗,红糖100 g。

[制法]上3味同烧汤。

[功效]活血消肿,散寒止痒。适宜因食鱼蟹等引起的荨麻疹瘙痒难忍者。

[服法]温饮。1小杯/次,2~3次/d。

9,红枣山药汤:

[原料]大枣(红枣)10枚,山药250 g。

[制法]上2昧同烧汤。

[功效]健脾利湿,养血祛风。适宜荨麻疹,症见气血不足,面色不华,周身乏力,纳少便溏者。

[服法]服食,1剂/d,连服1~2周。

10,冬瓜皮汤:

[原料]冬瓜皮50 g。

[制法]冬瓜皮加水煎汤代茶。

[功效]利湿消肿。适宜荨麻疹风团肿胀明显者。

[服法]时时饮之。

11,黄花菜汤:

[原料]黄柏15 g,蝉蜕10 g,生地黄30 g,黄花菜60 g,芡实30 g。

[制法]上诸味加水煎汤。

[功效]疏风清热、利湿。适宜皮疹色赤、遇热则发、尿黄者。

[服法]2剂/d。

12,冬瓜芥菜汤:

[原料]冬瓜200 g,芥菜30 g,白菜根、白茅根各50 g。

[制法]上诸味加水煎汤。

[功效]疏风清热、利湿。适宜皮疹色赤、遇热则发、尿黄者。

[服法]2剂/d。

退行性骨关节炎药膳食疗

1,鹿肉炖山药:

[原料]鹿肉200 g,山药250 g,生姜、料酒、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山药洗净、切块,入六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色。鹿肉切块,加生姜、料酒和水适量入沙锅,小火炖烂,再加入山药块炖10分钟后,加入精盐、味精等调味。

[功效]补脾益气,温肾壮阳。用于肾虚所致的骨关节炎。

[服法]佐餐服食,经常食用有效。

2,黄酒炖黑鱼:

[原料]黑鱼1条,黄酒200 mL。精盐、姜片、味精、葱花各适量。

[制法]将黑鱼洗净、切段,入沙锅中,加水适量,再加精盐、姜片、黄酒适量,旺火煮沸后。小火煮45分钟,加味精、葱花稍焖即成。

[功效]补脾利水,祛瘀生新。清热祛风。用于骨关节炎。

[服法]佐餐服食,经常食用有效。

3,三七丹参粥:

[原料]三七10~15 g,丹参15~20 g,鸡血藤30 g,粳米300 g。

[制法]将三七、丹参、鸡血藤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取浓汁,再把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药汁,共煮片刻即成。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瘀血内阻、经脉不利的关节疼痛。

[服法]每次随意食用,1剂/d。

4,三七炖鸡:

[原料]雄乌鸡1只,三七6 g,黄蓖10 g,黄酒10 mL。

[制法]将三七、黄芪共纳入鸡腹内,加入黄酒10 mL,隔水小火炖至鸡肉熟。

[功效]温阳,益气,定痛。用于膝关节炎证属阳气不足者。

[服法]用酱油随意蘸食,隔日1次。

5,猪肾粥:

[原料]猪肾1对,人参6 g,核桃肉10 g,粳米200 g。

[制法]取猪肾洗净、切片,人参、核桃肉与粳米加适量水共煮成粥。

[功效]祛风除湿,补益肾气。用于膝关节炎证属肾气不足者。

[服法]随意服用,1剂/d。

6,防风粥:

[原料]防风10~15 g,葱白2根,梗米60 g。

[制法]

取防风、葱白洗净,加适量清水,小火煎药汁备用;再取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熬成稀粥即成。

[功效]祛风湿。用于膝关节炎证属风湿痹阻者。

[服法]1剂/d,作早餐用。

7,桃仁粥:

[原料]桃仁10~15 g,薏苡仁30 g,粳米50~100 g。

[制法]取桃仁洗净、捣烂如泥,加水研去渣,与薏苡仁、粳米同煮为粥。

[功效]益气活血,通利关节。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证属气虚血瘀,阻滞关节者。

[服法]随意服用,1剂/d。

8,冬瓜薏仁汤:

[原料]冬瓜500 g,薏苡仁50 g。

[制法]冬瓜连皮切片,与薏苡仁加水适量共煮,小火煮至冬瓜烂熟为度,加食盐适量调味。

[功效]健牌祛湿,清热通络。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证属湿热内蕴而湿邪偏盛者。

[服法]1剂/d,随意食之。

9,丝瓜竹叶汤:

[原料]丝瓜100 g,竹叶20 g,薏苡仁60 g。

[制法]将丝瓜连皮切片。与竹叶加适量水共煎煮取汁备用。再将薏苡仁加水煮成粥。调入药汁。

[功效]健脾祛湿,清热通络。用于膝关节炎证属风湿痹阻而热邪偏盛者。

[服法]随时服用,1剂/d。

10,五加皮酒:

[原料]五加皮30 g,当归15 g,牛膝15 g,白酒500 mL。

[制法]诸药加入白酒中加盖密封7日。

[功效]温经通络。用于风寒阻络型骨关节炎。

[服法]10~30 mL/次,口服,1~2次/d。

11,胡桃蟹壳散:

[原料]胡桃肉250 g,蟹壳100 g。

[制法]胡桃肉炒研细,再将蟹壳煅存性研细末,两物搅匀。

[功效]补肾固精,攻毒行瘀。用于骨关节炎。

[服法]3 g/次,早、晚各服1次,淡盐水送下。

相关推荐

牛奶药膳食疗

白芨煮牛奶原料:牛奶250毫升,白芨10克,白糖20克。做法:1.将白芨润透,切片。2.将白芨、牛奶放入奶锅内,煮沸,再用文火煎熬15分钟,加入白糖即成。用法:每天1次,早餐饮1杯。功效:补虚损、益脾胃、美容颜、降血压,适用于高血压等病症。泽泻煮牛奶原料:牛奶250毫升,泽泻10克。做法:1.将泽泻研成细粉。2.将牛奶置文火上烧沸,加入泽泻粉,开一次沸即成。用法:每日1次,早餐饮1杯。功效:渗湿利

跌打损伤药膳食疗

土鳖虫酒:土鳖虫7个焙干,以白酒30毫升浸1昼夜,去土鳖虫渣。上酒分作3份服,3次/日。功能破坚逐瘀,疗伤止痛。主治闪腰扭伤(注:孕妇忌服)。大黄蚯蚓酒:大黄如鸡子1枝、蚯蚓矢30克、酒100毫升,煮取3沸。随量服食。主治宿疾在诸骨节及肋胁外不去者。山羊血三七末方:山羊血50克、田三七10克共研细末。0.3克/次,黄酒适量冲服,2次/日。功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外伤瘀血肿痛。月季花烧鱼肚:水发

养胃护胃食疗药膳

薏米扁豆鲫鱼汤选取薏米、扁豆各30克和鲫鱼按照普通家庭煲汤的方法煲制即可。该汤有健脾、清热、利湿的作用。当夏天感到食欲不振、消化能力减退时,不妨将其汤汁代水喝,亦能起到增加食欲,促进消化,适合脾胃虚弱者食用。煲冬瓜水将冬瓜洗净后加水煲成汤。冬瓜有良好的清热解暑功效,但是冬瓜偏凉性,体质较弱、脾胃虚寒者要少吃。花生小米粥材料:小米50克,花生仁50克,红小豆30克,桂花糖、冰糖各适量。做法:将小米、

胃下垂药膳食疗

一、30克桂圆肉加水煮沸,待冷后将鸡蛋1~2个打人碗内,用煮好的桂圆肉水冲人蛋中搅匀,煮熟食用,每天早、晚各1次,直至痊愈。二、先将米糠500克放人锅内以文火炒至黄褐色,再放入鸡内金丅50克,炒至鸡内金胀发后,从火上移开,稍后除去米糠,将鸡内金研成细末,每次用温开水送服1—2克,每日3次。三、猪肚1只,莲肉、山药各50克、糯米100克,将猪肚除去脂膜,洗净切碎,莲肉、山药捣碎,加糯米加水放锅内同煮

风湿的药膳食疗

1、生姜红糖茶:生姜5片,红糖适量。生姜放入保温瓶中,加入红糖以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代茶随时饮用。此药膳茶可治肢体关节风痹所治疼痛。有通经散寒之功效。2、生姜粥:生姜5片,葱白3段,糯米60克。将生姜、葱白、糯米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粥热服,常食有效。此药膳粥可散寒利湿、祛风通络。用于游走不定的关节疼痛。3、五加皮醪:五加皮50克,糯米500克,酒曲适量。将五加皮水煮两次去渣合汁,与糯米共煮成

眼底出血药膳食疗

(1)双耳汤:取黑白木耳各9克,冰糖29克,木耳洗净泡发,放入碗中,加冰糖和水,隔水蒸1小时,熟后食用。有滋阴补肾、活血化瘀功效。可治疗血管硬化、高血压,眼底出血等。(2)谷精旱莲银耳汤:银耳9克,谷精草、旱莲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上、下午各服1次。有凉血止血作用。可辅助治疗眼底出血、视力减退。(3)菊花决明汤:用茶菊花9克,槐花6克,决明子9克。水煎,1日3次分服。有清肝凉血之

疱疹药膳食疗

一、 发病初期带状疱疹鱼腥草汤原料:鱼腥草干品30-50g(鲜品300g)。制法:将鱼腥草洗净,入砂锅,加入适量水,上火煎汤20分钟,盛碗温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可连续服用3-7天。功效:药理实验证明,鱼腥草可抑制各种致病菌及病毒,还有镇痛,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对带状疱疹出现水泡溃破,疼痛有良效。二、 适用各类带状疱疹菱角粥原料:粳米100g,菱角500g,红糖100g。制法

韭菜的药膳食疗

【简介】韭菜,为百合科植物韭的叶。又名草钟乳、起阳草或壮阳草等。【功用】补肾壮阳,健脾暖胃。主治肾阳虚弱,腰膝酸冷,阳痿早泄,小便频数等;脾胃虚寒,噎嗝反胃,腹中冷痛,泄泻或便秘等。【性味归经】性温,味辛。人牌、胃、肾经。【用量用法】内服:捣汁饮,每日 50~100克,或炒熟作菜食。外用:捣敷,取汁滴注,炒热煨或煎水熏洗。【现代研究】叶含硫化物、苷类和苦味质,有较多的胡萝卜素上族维生素、维生素C以

宝宝急性肠胃炎食疗药膳

1、莱菔仔(萝卜仔)粥:取萝卜仔10g,粳米50g。先将莱菔仔炒至香熟,然后研成细末。将粳米加水煮粥,再加莱菔仔末调和食用。莱菔仔有理气和助消化的作用,适用于8个月以上宝宝伤食性腹泻。2、豆蔻粥:取豆蔻5g,生姜2片,粳米50g。将豆蔻捣碎研末将粳米加水煮沸后加生姜及豆蔻末煮成粥食用。有温胃、消食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有腹冷、呕吐、虚泻的宝宝。3、香姜脱脂奶:取丁香2粒,姜汁5ml,脱脂奶250m;

伤风的药膳食疗

中医把伤风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冷伤风和热伤风。冷伤风表现为咳嗽流涕、头痛鼻塞,痰质稀白,口淡无味。宜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之物如葱白、生姜、紫苏等。热伤风表现为发热恶风、咳嗽黄痰、口干舌燥,它用辛凉解表,定饰清热之品如菊花、银花等。伤风发热时需要补充大量水份,食疗以饮料为主。具体如下:(一)热伤风的食疗1.姜糖饮:生姜10克,饴糖或砂糖20克沸水冲饮,功能散寒温中,化痰止咳。2.杏仁红糖饮:甜杏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