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有什么好处 喝什么养生粥好
喝粥有什么好处 喝什么养生粥好
材料:芹菜120克,粳米100克,盐2克,味精1克
做法:
1.先将芹菜连根洗净,并切成2厘米长的段。
2.然后将淘洗干净的粳米与芹菜段一起置于铝锅中。
3.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改用文火熬至米烂成粥。
4.再加入适量味精、食盐调味即成。
功效:春季肝阳易动,常使人头疼、眩晕、目赤,常吃此粥可平肝降压。
材料:粳米,黑芝麻,枸杞
做法:
1.黑芝麻用小火焙香後,辗碎备用。粳米淘洗乾净。枸杞用温水泡发。
2.将黑芝麻、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後转小火煮30分钟。
3.放入泡发的枸杞,再煮10分钟即可。
功效:用粳米煮粥以养生延年,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粳米粥最上面的一层粥油能够补液填精,对病人、产妇和老人最是适宜。
材料:胡萝卜、100克粳米
做法:
1.先将胡萝卜1~2根(按个人喜好定)洗净切成细丝,沸水稍微煮过后,与植物油、葱花、姜末等佐料炒后待用。
2.用100克粳米加水煮粥,快熟时,加入炒好的胡萝卜同煮。
3.起锅时撒些香菜、芝麻油,顿觉一股诱人的清香便钻入鼻孔,令人食指大动。
功效:胡萝卜粥,富含维生素A,凡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皮肤干燥、夜盲症、高血压者,可经常食用此粥。
材料:香芋200g,排骨400g,糙米200g,大米200g,适量油、盐、姜片、葱花
做法:
1.糙米提前浸泡一晚,加入大米清洗干净,先把米类倒入汤煲。
2.准备排骨和姜片。
3.排骨加生姜淖去血水,倒入汤煲中,大火煲开后转中火煲。
4.处理香芋,最后连汤汁一齐倒入汤煲中,再煲10分钟,吃前洒葱花。
功效:香芋,有散积理气、解毒补脾、清热镇咳的药效。
降血糖喝什么粥
降血糖养生粥推荐一:山药粥
想要煮降血糖养生粥,就不得不提山药粥。山药粥的做法也尤其简单,将山药洗干净,切成片状,与粳米放入水中一起同煮,早晚可以食用。山药粥有着“神仙粥”之称,其中山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以及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既可以滋补肺肾、健脾养胃,还可以延缓衰老等功效。粳米既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也可以预防糖尿病等功效。
降血糖养生粥推荐二:玉米须粥
玉米须粥也是一种能降血糖,预防糖尿病的养生粥。将玉米须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水煮开,把渣去掉。接着把粳米洗干净,放入锅中,倒入玉米须水,一起熬成粥就可以食用。玉米须粥对于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降血糖效果。
降血糖养生粥推荐三:苦瓜粥
苦瓜有着“植物胰岛素”的称号,具有清心明目、降血糖的效果。苦瓜粥的做法是将苦瓜去籽清洗干净,切成片状,粳米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水,一起煮成粥。苦瓜粥对降血糖有着非常好的效果。糖尿糖的患者日常不妨可以多煮苦瓜粥来喝。
冬天喝什么粥好
冬季养生粥推荐一:腊八粥
原料:多种米、豆、干果和坚果。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豆子中含有很多优质植物蛋白,干果则浓缩了鲜果中的营养物质,坚果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富含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
功效: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都能起到很大作用。
冬季养生粥推荐二:鸡汁粥
原料:母鸡1只,粳米100克,精盐少许,水煮成粥。
做法:鸡汁粥具有滋补气血、安养五脏的作用。
功效:适用于虚劳诸证、精血亏损、肾气不定、产妇营养不足等病症。
冬季养生粥推荐三:核桃粥
原料:核桃仁30克,大米适量。
做法:水煮成粥。核桃粥具有补益身体的作用。
功效:适用于老年人、小孩体弱者。
冬季养生粥推荐四:栗子粥
原料:粳米250克,栗子50克。
做法:水煮成粥。
功效:栗子粥具有养胃补肾、壮腰膝、强筋骨的作用。相宜于肾虚腰酸、腿足无力以及中老年多尿者服食。
冬季养生粥推荐五:南瓜粥
原料:南瓜
南瓜粥比米粥更好,经过一个夏天的日照和生长,现在的南瓜正是营养最佳的时候,南瓜粥现在也是当前应季最适合市民秋补的粥类。
做法:水煮成粥。
功效:南瓜粥属于温性粥,与皮蛋瘦肉粥等凉性的粥类相比,温和的南瓜粥则更容易适宜秋季人体胃肠温补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粥虽美味,却不适宜天天食用。对于老人家来说更是如此。老年朋友不宜天天喝粥、人上年纪后,消化系统都有所衰退了,适当喝粥的确有利于消化,但如果天天如此,反而对身体不利。因为喝粥不用细嚼,缺少咀嚼会加速老年人咀嚼器官的退化;粥类食物中纤维含量较低,不利于老年朋友排毒。
霜降养生喝什么粥好
1、白果萝卜粥
目前已到霜降节气,进入深秋。中医介绍说,秋季是容易犯咳嗽的季节,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或加重的时期,养生不妨多喝这款经典的白果萝卜粥,有固肾补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材料:白果6粒,白萝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做法: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
2、芝麻桃仁粥
核桃仁性温,味甘,能补肾、温肺、润肠。秋天是心血管病多发季节,对心脏有益的食物中,核桃排在首位。黑芝麻性温平,有补肺气、止咳嗽痰喘作用,同时还有和血、补肝肾、乌头发、养阴补虚及润燥通便等功效。芝麻桃仁粥有补肾益五脏的功效。
材料:黑芝麻、桃仁、冰糖、大米
做法:将黑芝麻放入砂锅内,用文火炒香;桃仁洗净,去杂质;大米淘净;冰糖打碎成屑。将大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至八成熟时,放入黑芝麻、桃仁、冰糖屑搅匀,继续煮至粥熟即成。
3、莲芡豆粥
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莲芡豆粥健脾开胃,利水止泄泻。对秋季小儿腹泻有辅助治疗作用。
材料:莲子肉15克,炒白扁豆15克,芡实15克,大米50克。
做法:将上述食材洗净、浸泡20分钟,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煲粥。粥煲好后加糖或盐调味,即可食用。
4、桂花山芋粥
山芋,也叫红薯,据《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桂花山芋粥,香甜可口,健脾益气、温中暖胃,是霜降节气很好的一款时令主食,尤其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材料:大米150克、山芋1个、冰糖20克、清水1200克、桂花适量。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半小时;浸泡后入煮锅煮开,转小火煮20分钟;煮粥时可以在锅中放一个汤匙,可防止溢锅和沾底;山芋洗净,去皮切小块;倒入粥里,加冰糖再煮20分钟;煮粥期间可以经常用汤匙搅动几下防止沾底;最后撒入桂花搅匀即可。
熬夜喝什么粥最好 黑米养生粥
原料:黑米100克、核桃仁20克、枸杞20克、胡萝卜100克。
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切块备用。黑米淘洗干净。起火上锅,加适量水,放入黑米、核桃仁、胡萝卜块,用大火烧开后加入枸杞,再煮开后改用小火煮至米熟即可。
功效:益智健脑,养血明目。核桃仁健脑益智,枸杞补肝明目,适用于健忘、眼涩目胀等症。
这些养胃误区反而更加伤胃
万水千山总是情,不要闹我行不行。这大概就是,每个胃不好的人的共同心声。很多人知道自己脾胃不好,但却找不到适合自己养胃的方法,只知道大概就是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要冷热交替吃,多喝粥不要吃太饱。关于养胃,有很多人还是存在误区。
误区一粥当主食
喝粥养胃是有一些科学依据的:粥通常已经煮得稀烂,与被胃消化后的食糜是差不多的性状,胃不再需要对其进行研磨、消化,可以直接送入小肠进行吸收。因此,粥易消化、易吸收,对胃的“要求”不高,对于“受伤”的胃来说,工作起来没有什么特别大的“负担”。所以,从给胃减负角度来说,喝粥有一定的养胃作用,但如果是因反酸烧心,也就是胃酸太多引起的胃不舒服,就不太适合喝粥养胃,甚至可能“雪上加霜”。粥类是流质,容易导致反流,连同胃酸一起反的话就容易产生反酸的感觉。对反流的患者,不太建议进食过多流质食物的,而应该进食半流质或固体食物,以免伤及食道。
胃酸分泌过多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当减少喝粥的频率,以免刺激胃酸过多分泌,加重病情。
误区二牛奶能治胃病
牛奶能治胃病:生活中,出现胃部酸胀不适等症状时,喝杯热牛奶的确可以缓解症状,但牛奶可以治疗胃病就言过其实了。最新研究表明,牛奶能促进胃酸分泌。有报告说,饮牛奶后胃酸分泌增加30%。所以,消化性溃疡患者、患有腹泻、脾虚证、湿证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宜过量饮用牛奶。
误区三胃不好就吃姜
胃部不适时喝碗姜末水是常见的事,姜可以暖胃,胃部不适时喝碗姜末水可以缓解症状;但胃病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偶尔用之,且无不良反应,未尝不可。姜是刺激性食物,对于胃病严重的患者来说,过量食用会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部不适或加重病情,胃病患者最好不要吃生的葱姜蒜。
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去应酬了,到时候不但吃的东西没保障,而且少不得要喝酒。一日三餐一定要按时吃,特别是早餐,不吃早餐,对胃的伤害特别大。早晚餐可以喝粥,并且最好喝养生粥,帮助养胃。辛辣的食物,你是坚决不能吃,就算你是重庆,四川,湖南的也一样。
冬天喝什么粥好
冬天喝什么粥好
冬季养生粥推荐一:腊八粥
原料:多种米、豆、干果和坚果。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豆子中含有很多优质植物蛋白,干果则浓缩了鲜果中的营养物质,坚果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富含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
功效: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都能起到很大作用。
冬季养生粥推荐二:鸡汁粥
原料:母鸡1只,粳米100克,精盐少许,水煮成粥。
做法:鸡汁粥具有滋补气血、安养五脏的作用。
功效:适用于虚劳诸证、精血亏损、肾气不定、产妇营养不足等病症。
冬季养生粥推荐三:核桃粥
原料:核桃仁30克,大米适量。
做法:水煮成粥。核桃粥具有补益身体的作用。
功效:适用于老年人、小孩体弱者。
冬季养生粥推荐四:栗子粥
原料:粳米250克,栗子50克。
做法:水煮成粥。
功效:栗子粥具有养胃补肾、壮腰膝、强筋骨的作用。相宜于肾虚腰酸、腿足无力以及中老年多尿者服食。
冬季养生粥推荐五:南瓜粥
原料:南瓜
南瓜粥比米粥更好,经过一个夏天的日照和生长,现在的南瓜正是营养最佳的时候,南瓜粥现在也是当前应季最适合市民秋补的粥类。
做法:水煮成粥。
功效:南瓜粥属于温性粥,与皮蛋瘦肉粥等凉性的粥类相比,温和的南瓜粥则更容易适宜秋季人体胃肠温补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粥虽美味,却不适宜天天食用。对于老人家来说更是如此。老年朋友不宜天天喝粥、人上年纪后,消化系统都有所衰退了,适当喝粥的确有利于消化,但如果天天如此,反而对身体不利。因为喝粥不用细嚼,缺少咀嚼会加速老年人咀嚼器官的退化;粥类食物中纤维含量较低,不利于老年朋友排毒。
冬天喝什么粥好
冬天喝什么粥好冬季养生粥推荐一:腊八粥
原料:多种米、豆、干果和坚果。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豆子中含有很多优质植物蛋白,干果则浓缩了鲜果中的营养物质,坚果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富含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
功效: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都能起到很大作用。
冬季养生粥推荐二:鸡汁粥
原料:母鸡1只,粳米100克,精盐少许,水煮成粥。
做法:鸡汁粥具有滋补气血、安养五脏的作用。
功效:适用于虚劳诸证、精血亏损、肾气不定、产妇营养不足等病症。
冬季养生粥推荐三:核桃粥
原料:核桃仁30克,大米适量。
做法:水煮成粥。核桃粥具有补益身体的作用。
功效:适用于老年人、小孩体弱者。
冬季养生粥推荐四:栗子粥
原料:粳米250克,栗子50克。
做法:水煮成粥。
功效:栗子粥具有养胃补肾、壮腰膝、强筋骨的作用。相宜于肾虚腰酸、腿足无力以及中老年多尿者服食。
冬季养生粥推荐五:南瓜粥
原料:南瓜
南瓜粥比米粥更好,经过一个夏天的日照和生长,现在的南瓜正是营养最佳的时候,南瓜粥现在也是当前应季最适合市民秋补的粥类。
做法:水煮成粥。
功效:南瓜粥属于温性粥,与皮蛋瘦肉粥等凉性的粥类相比,温和的南瓜粥则更容易适宜秋季人体胃肠温补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粥虽美味,却不适宜天天食用。对于老人家来说更是如此。老年朋友不宜天天喝粥、人上年纪后,消化系统都有所衰退了,适当喝粥的确有利于消化,但如果天天如此,反而对身体不利。因为喝粥不用细嚼,缺少咀嚼会加速老年人咀嚼器官的退化;粥类食物中纤维含量较低,不利于老年朋友排毒。
秋冬养生喝什么粥好 黑芝麻粥
做法
把黑芝麻和大米洗净后,锅中放水,煮开后,加适量白糖即可。
1、改善体虚:黑芝麻富含生物素,能够提高身体抵抗力,改善身体虚弱及早衰,很适合瘦弱人群经常食用。
2、防动脉硬化:黑芝麻中的亚油酸对人体益处很大,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有助于防治动脉硬化的出现。
3、延缓衰老:黑芝麻能起到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
胃酸过多要怎样调理 面食可做主食
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来讲,大米饭可以少吃些,用面条,馒头等等面食来代替,这样对胃更好,平时可以多喝些养生粥,尤其是小米粥有很好的养胃效果。
冬季养生粥品有哪些
冬季养生喝粥最宜,那么冬季养生粥品有哪些呢?这是大家目前最为关注的,只有了解了冬季养生粥品,才会更好的恢复大家的健康,那么究竟哪种冬季养生粥品更适合你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
冬季养生粥品:
1.芝麻粥:
芝麻10克,大米50克,蜂蜜或食盐适量。先将芝麻炒出香味,将大米洗净煮成粥加入芝麻,调入蜂蜜或食盐,即可食用。芝麻可分为白芝麻和黑芝麻,白芝麻有利肠补肺气的作用;黑芝麻可入肾、强筋骨。
2.栗子粥:
栗子(去皮)50克,大米50克,盐少许。将生栗子用高压锅(少放水)煮熟,去皮,捣碎,放入洗好的大米中,加水煮成粥,再加食盐调味。栗子可补肾,对因肾气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或疼痛有食疗作用。
以上是对冬季养生粥品做出的分析,专家指出冬季养生粥品有很多,大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效果最好的。
中老年人喝了它全身轻松不易生病
随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中老年人的身体也变的越来越弱了,这个时候就需要额外的摄取一些营养物质才能让身体更加健康。那么想要让我们的身体变的更加健康的话,我们就需要从饮食的这个方面来着手了,考虑到中老年人的消化能力比较弱,我们平时可以选择健康又营养的食物,比如养生粥。
中老年人适合喝什么粥?
栗子粥
栗子粥其实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把板栗与粳米一起清洗干净之后直接放入锅中熬粥就可以了,起锅之前可以适当的加入一点点食盐。
这款粥可以养胃健脾,而且还能补肾气,很多人上年纪之后会容易出现腰膝酸软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肾气不足所导致的,板栗可以强肾健脾,滋补效果很强,所以中老年人秋冬季节可以喝一些栗子粥。
山药粥
山药去皮切成小块,放入锅里面熬成糊状,起锅之前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就是山药粥了。
这款粥也是可以健脾固肾的,每天服用一次,能更好的促进身体的健康。
莲子粥
将圆糯米、莲子、冰糖一起熬成粥,有固精气的作用,还能补水养神,止渴去热,养生效果很强。
中老年人喝粥有什么好处
其实,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助于消化吸收,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比较弱,更适合喝粥。
而且还能润肠通便,老年人脏器功能衰退,容易引起肠燥便秘,早餐喝粥可以补充水分,达到通便的作用。
喝粥还能补充体力,因为粥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足够的热量,以补充被消耗的能量,且经过一夜的睡眠之后,早晨喝粥还能消渴润喉。
日常饮食,粥不可代替主食
夏秋季节,人们爱吃粥。食粥养生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粥来养生防病了。不同的粥有不同的作用,顺应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吃法。
气候干燥,就要吃具有润燥、暖体、养肺、益气作用的粥,如:养神固精的莲肉粥、和中补脏的扁豆粥、润肌防燥的核桃粥、润肺益肠的松仁粥、养肺止咳的燕窝粥。绿豆粥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利尿的功效,是夏季粥品的首选。
粥的水分含量高,进入胃里后会起到稀释胃酸的作用,抑制消化过程。另一方面,吃粥不必细嚼,所以又有“喝粥”之说。
与喝粥相比,吃饭和吃其他固体食物如馒头、面条等,必须细细咀嚼咬碎。在咀嚼过程中,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可刺激舌头的味蕾,促进食欲;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在口腔中就开始对碳水化合物进行简单的分解。此外,人在咀嚼过程中,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引起胃、肠、胰、肝、胆囊等消化器官的活动,为在胃肠的消化做好准备。因此粥不能当成主食每天食用。